2019届高考历史课时检测:(二十二)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9届高考历史(通用版)一轮复习第22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作业】

2019届高考历史(通用版)一轮复习第22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作业】

第22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赣州模拟)图片往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也往往能反映重大的历史事件与史实。

观察图1和图2,与之相符合的主题是()图1伟大的创举图2列宁参加义务劳动A.“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B.“不给临时政府任何支持”C.“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D.“废除了余粮收集制”解析:图片突出斯大林和列宁在劳动,国家领导人带头参与义务劳动,说明当时情况危急,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国内外敌人的联合绞杀,需要集中一切来战胜敌人,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答案:A2.(2018·张家口模拟)1920年末至1921年初,农民暴动席卷西西伯利亚、坦波夫省和沃罗涅日省、伏尔加河中游地区、顿河流域、库班、乌克兰和中亚等地。

到1921年有50多起大规模农民起义发生,几乎没有一个省份不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所谓的“盗匪”。

材料所述现象的原因是()A.苏维埃政权面临敌对分子的进攻B.苏俄国内战争加剧了社会矛盾C.不明真相的群众受到反动派蛊惑D.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解析:1920年底苏俄内战基本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推行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因此导致农民起义不断,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答案:D3.(2017·河南六市联考)撒切尔夫人说:“你不能通过剥削强者来增强弱者……你不能不断通过包揽一切来帮助那些自己能够做到也应该做到的人。

”与撒切尔夫人以上执政理念最相似的是() A.美国罗斯福新政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福利国家”政策C.苏俄新经济政策D.中华人民共和国合理调整工商业解析: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对苏俄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调整,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C项正确;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撒切尔夫人主张削减社会福利,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美国罗斯福新政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故A项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福利国家”政策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故B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理调整工商业也是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故D项错误。

高考历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专题练习(二十二)有答案

高考历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专题练习(二十二)有答案

高考历史专题练习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 分)1.(2016 •湛江调研)1919年,俄国兴起了“背口袋活动”。

人们背着口袋往城市运粮,解决自己的粮食问题或工业品短缺问题。

莫斯科居民所需粮食的2/3是这些人解决的。

这说明()A•“背口袋”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B .苏俄政府支持这种交换活动C. “背口袋”暂时填补了市场的缺失D •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弊端显露2.下表是1913~1928年苏联农业生产对比表,对表格中数据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 . 1928年谷物收获量低于1913年收获量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需求C.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D •集体农庄的建立发挥了社会主义优越性3•列宁说:“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

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从‘强攻’转为‘围攻’。

”这里的“退到国家资本主义”重点是指()A •进一步发展国营经济B.国营经济与民营经济同步发展C.恢复和发展私营经济D •国家政权积极干预国民经济4•“我(赫鲁晓夫)还记得那段时间,在经济崩溃和大饥荒之后,城市忽然恢复了生机,涌现出了各种产品,价格开始回落。

这当然是一种退却,但它却帮助我们从国内战争的后遗症中恢复过来,积蓄了力量。

下列对“积蓄了力量”的理解,正确的是()A .使俄国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B .为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C.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奠定了物质基础D .为夺取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5.“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该材料所描述苏(俄)联的一项经济政策是()A .余粮收集制 B .实行粮食税C.农业集体化 D .义务交售制6.“商业正是我们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我们居于领导地位的共产党‘必须全力抓住的环节',否则就‘建不成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

2019高考历史试题分类解析考点20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019高考历史试题分类解析考点20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019高考历史试题分类解析考点20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考点20】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1、〔2018年广东文综历史,22〕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

”据此可知该学者〔〕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考点】斯大林模式【解析】此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

题干引用观点型材料认为“苏联的制度”虽然存在弊端,但使得苏联快速地实现了工业化,结合所学可知学者所指的是斯大林模式的作用,应选C项。

【答案】C2、〔2018年福建文综历史,22〕表1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C、斯大林农业政策的推行D、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实施【考点】斯大林模式【解析】此题考查知识的运用和图表分析能力。

从统计表格的时间“1925—1937年”可知此时期是斯大林执政,从表中信息苏联的粮食产量一直呈现下降趋势,这与斯大林以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的政策有关,应选C项。

【答案】C3、〔2018年江苏历史,17〕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

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

”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考点】新经济政策【解析】此题考查知识再现、理解及材料解读能力。

根据所学及材料信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可知“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应选D项。

2019年备战高考历史专题训练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28解析版全国通用

2019年备战高考历史专题训练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28解析版全国通用
差别的作用,故C项错误;苏联在斯大林时期已经建成了集体农庄,走上了
集体化道路,故D项错误。 A
解析
关闭
答案
-9命题规律 考题扫描
6.(2017课标全国Ⅱ,35)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 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 关闭 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 ,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 ,作者记 ) 回忆录虽是亲闻、亲见、亲历的第一手资料 ,也会因作者时间久 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 忆不清或个人利害得失,出现有意无意的疏漏、讹误,不一定能够准确记 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述作者的事迹,故A项错误;同样作为历史资料,回忆录和相关研究著作各 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有优劣 ,可相互印证,不能直接断定可信度的高低,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因 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故B项错误;20世纪二 三十年代,苏联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迅速成为工业强国,故C项错误;题
干没有涉及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D项错误。 A
解析
关闭
答案
-7命题规律 考题扫描
名师点评“斯大林模式”在短期内的高效运作使苏联迅速实现了 国家工业化,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它也存在着生产关系超越 生产力的严重缺陷。课标全国卷对“斯大林模式”的意义和缺陷的 考查,有助于帮助考生认识到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确立,都必须与 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树立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力 重要手段的正确观念。
故本题选A项。 A
解析向二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原因 4.(2015课标全国Ⅱ,34)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 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 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做出奉献 关闭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从1930年、1931年苏联的粮食产量与出口量分析,苏联为了积累资金,从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农民身上拿走太多 ,可知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故A项正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2019届高三历史复习 第22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019届高三历史复习    第22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3.内容
农业 工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
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商业
分配
取消自由贸易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4.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色。






研究Leabharlann 课时跟踪检测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结 束
5.评价
(1)积极: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财力、物力,保证了军事 上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1)管理方法手段: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经济体制方面: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 式存在。
分 点 突 破 高 考 研 究 课时跟踪检测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5.实质
结 束
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利用市场和商 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对生产关系的局 部调整。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结 束
探究主题——评价新经济政策
说明战时共产 一战前 1913 年的 20%……叛乱席卷了全国, 甚 主义政策激化 了各种矛盾, 导 至连十月革命的中坚分子喀琅施塔得水兵也打 致严重的经济 出了 “要苏维埃,不要共产党的苏维埃” 的口 和政治危机。 号参与叛乱。为此而震惊的列宁曾说:“ 我们
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 为的是前进两步”。
分 点 突 破 高 考
—— 《全球通史》
研 究 课时跟踪检测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结 束
[思考]
根据史料二,指出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前提
是什么?并指出“后退一步”和“前进两步”的含义。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资料第22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案)含解析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资料第22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案)含解析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资料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2.斯大林模式。

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一、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1.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必要性要想透彻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则需要全面认识其实施的背景和积极影响。

(1)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严峻形势看,国内外敌对势力非常强大;从苏俄的力量看,苏俄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再加上一战的破坏,这一时期苏维埃政权的经济、军事力量都非常薄弱。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府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为适应国内战争的需要而采取的非常措施,它的实施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财力、物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站住了脚。

2.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构想:新经济政策(1)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并不是社会主义的一种经济模式,而是一个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战略政策。

实施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在于巩固工农联盟,对小农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把小商品生产纳入到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之中。

(2)新经济政策是受社会主义经济计划的规定、指导和调节的。

列宁是把新经济政策中的商品经济因素作为资本主义来看待的,其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初衷就是要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

尽管列宁最终并没有完全突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大思路,但是新经济政策对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仍有着巨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3.斯大林模式下的国家投资和罗斯福新政中国家投资的比较(1)流向不同:斯大林模式下,苏联国家资金流向与国防相关的重工业领域。

罗斯福新政中,美国国家资金流向惠及民生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工程。

(2)影响不同:斯大林模式下,一方面,国家投资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为二战中击败法西斯国家奠定了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和产品单调;经济粗放型发展,效益低下,国家资源大量消耗和浪费。

罗斯福新政中,“以工代赈”扩大了生产资料市场,刺激了消费和生产;增加就业机会,稳定了社会秩序,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湖北新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28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湖北新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28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课时规范练28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选择题1.(2019湖南永州一模,20)1919年3月,列宁在《俄共(布)纲领草案》中提到,“俄共将力求尽量迅速地实行最激进的措施,来准备消灭货币”,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用有计划、有组织的产品分配来代替贸易”。

这一认识()A.适应了当时战时经济体制的需要B.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C.直接导致苏俄政权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D.为新经济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了依据2.(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34)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40年间,一段时间内注册的私人工业企业数量增加了1倍,国有经济成分在大工业中占优势,而小工业中私人资本占大多数。

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是()A.十月革命的胜利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市场体制的建立D.工业化运动的开展3.(2019福建漳州三模,34)1929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30%,1932年占到50%,而且是择优、低价购买。

这表明苏联的工业化()A.提升了苏联综合国力B.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C.借助了有利国际环境D.减少了社会制度对立4.(2019四川宜宾三模,34)1953—1964年,苏联农业生产增长了70%,工业生产增长了1.8倍,工人平均工资增长了约40%。

这说明当时苏联()A.苏联模式尚有影响B.工业化推动了农业集体化C.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D.摒弃了重工业优先的政策5.(2019广东茂名二模,34)20世纪80年代,在大城市研究所工作的苏联科研人员因为工作出色享有盛誉,但对为地方消费品工业应用研究提供支持则很少感兴趣,后来有学者说,他们只不过是“把他们发表的文章从窗户扔出去”。

该学者意在批评苏联()A.政治体制制约了科技进步B.科研人员日益增长的功利化倾向C.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脱节D.经济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6.俄国历史学家德米特连科评述道:“这样,到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的极权体制事实上在社会上失去了支持,不再有合法性。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课时训练(2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含答案)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课时训练(2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含答案)

课时训练22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1920年瞿秋白到苏俄考察,其后在《俄乡纪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里’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即刻可以显出‘社会主义的化合物’。

”这则材料是(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客观描述B.对新经济政策的客观认识C.否定了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主张学习俄国十月革命解析: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共产主义实验室”“社会主义的化合物”等,可以判断为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但材料并没有否定其政策,也未提及学习十月革命的问题,只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客观描述,排除C、D,选A。

新经济政策是1921年开始实施的,排除B。

答案:A2.列宁曾说:“我们承认自己对农民是负了债的。

我们用纸币从他们那里换来粮食,我们向他们借的,我们应当偿还这笔债务,恢复了我们的工业以后,我们一定要偿还。

”这段材料反思的政策是( ) A.余粮收集制B.粮食税C.农业集体化D.人民公社化运动解析:据题干材料,说明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强行征收农民粮食,忽视商品货币关系,侵犯了农民的利益,故正确答案是A。

答案:A3.“我们在夺取政权后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

……我们必须根据试验作出判断。

”以下哪一项是属于列宁最早“试验”的内容( )A.用固定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B.取消自由贸易C.全盘农业集体化D.按劳分配解析:本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根据题干中“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说明该方法不是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方法。

取消自由贸易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非常时期的特殊政策,不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A属于新经济政策,C属于斯大林建设时期的内容,D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但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江苏专版):(二十二)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江苏专版):(二十二)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时检测(二十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苏联问题专家郑异凡指出:“‘粮食征收制’一般译作‘余粮收集制’,不过俄文本身并无‘余粮’的意思,而是指征收(摊派)粮食。

所谓余粮实际上由国家和军队的需要确定,国家先确定所需要粮食数量,然后分配给各省、县和村。

”据此,郑异凡认为() A.“余粮”指农民口粮之外的多余粮食B.政府“征收”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C.政府“征收”措施在苏俄一直延续D.政府“征收”考虑了农民的基本生活解析:选B本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余粮实际上由国家和军队的需要确定,严重超出农民承受范围,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故A项错误,B项正确;余粮收集制后来被固定粮食税取代,故C项错误;“国家先确定所需要粮食数量,然后分配给各省、县和村”说明政府没有考虑农民的基本生活,故D项错误。

2.一名老俄共(布)党员曾说,之前所建立起来的那种制度是美好的。

但当听到要把石油以及其他许多企业都要租让给外国资本家去经营的时候,觉得十月革命的“大厦”正在摇摇欲坠。

这反映出当时的苏俄()A.经济发展出现衰退迹象B.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C.经济政策推行遇到阻力D.国家走上工业化发展道路解析:选C据材料可知新经济政策在一定限度内恢复了资本主义,有些人不能理解,说明新经济政策推行时遇到阻力,故C项正确。

3.(2018·海门一模)一位俄共领导人抱怨说,经济政策中已没有留下什么“社会主义因素”。

列宁解释说,政策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去建立……通往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用非共产党员的手来建设共产主义”。

该政策()A.保证了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B.利用经济危机推动工业化建设C.开创了新型的工业化模式D.促进了农业的迅速恢复和发展解析:选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保证了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而不是新经济政策,故A项错误;工业化建设属于斯大林模式,故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并没有开创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故C项错误;据材料“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去建立……通往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促进了农业的迅速恢复和发展,故D项正确。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4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4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含解析新人教版

课时达标(二十四)、选择题1. (2019 •惠州调研)俄国理论家司徒卢威1894年指出,“让我们承认我们缺乏文化,让我们转向资本主义接受它的教导吧”。

列宁当时极力反对这种观点,但十月革命后,列宁却多次肯定司徒卢威的话。

这说明当时()A. 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是偶然的B. 社会主义制度不适应俄国国情C.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势在必行D. 苏俄遭遇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D 解析十月革命后,苏俄遭遇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列宁开始借鉴西方的一些经济政策来缓解经济危机,故选D项。

十月革命爆发具有偶然性与必然性,排除A项;社会主义制度是适应俄国国情的,只是当时苏俄对社会主义尚处于探索阶段,排除B项;计划经济是斯大林时期的措施,排除C项。

2. (2019 •贵阳摸底)苏俄国内战争胜利后,暴动频繁出现。

有的暴动者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口号,还有人认为,这些暴动是对正义的胜利丧失了任何希望的劳动居民的暴动,为此,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是()A. 实行义务劳动制B. 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C. 取消了自由贸易D.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由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多地剥夺了农民的利益,引起农民的暴动,为此苏维埃政权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故选D项。

义务劳动制是苏俄国内战争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A项错误;农业集体化运动是苏联斯大林模式的措施,B项错误;取消自由贸易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C项错误。

3. (2019 •南宁二中模拟)列宁通过新经济政策所揭示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思路,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时期对苏联的影响,它对于一切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具有普遍深远的意义。

这一观点认为新经济政策()A. 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必要前提B. 利于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经济近代化C. 为经济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走向近代化提供经验D. 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C解析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新经济政策实行的前提,故A项错误;由材料新经济政策所揭示的社会主义建设思路对于一切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具有普遍深远的意义可知,新经济政策为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走向近代化提供了经验,故C项正确;材料中体现不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故D项错误;材料说的是对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而不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故 B 项错误。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经济史单元测评:(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经济史单元测评:(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含解析)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俄国历史上某时期出现“农民生产的粮食比通常少了……新政府则要求农民定期交纳,并要求工会派出军队到农村以武力采办粮食”。

这一时期应是( )A.农奴制改革时期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C.新经济政策时期D.苏联解体时期2、1918年,苏俄进入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时期,苏维埃政权控制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1/4,失去了粮食和煤炭的主要产地。

针对这种困难情况,苏俄采取的措施是( )A.征收固定的粮食税B.实行余粮收集制C.扩大集体农庄规模D.大规模开垦荒地3、有学者把苏联某一时期的社会主义模式归纳为:在国家计划范围内,为了劳动者的利益利用价值规律和商品货币; 根据劳动的质和量付给报酬的原则;允许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存在。

符合这一特征的政策是( )A.战肘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赫鲁晓夫改革D.勃列日涅夫改革4、普京时期的《总构架大纲》中说“30年代初同新经济政策时期相比,(苏)用赶超的速度发展了军事工业,以及同军事相关的科学。

以此奠定了1945年的胜利以及战后在宇宙和原子技术等方面成就的基础”。

据此可知该文件( )A.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所取得的成就C.否认了列宁经济改革的必要性D.从现代化角度对工业化做了肯定5、张建华教授所著《红色风暴之谜》载:“1927年苏联政府在经济管理方面加大了行政干预和国家计划的力度,工业方面越来越广泛地控制新建企业的审批权,某些商品的出厂价格也由国家控制。

农业方面实行农产品合同预购制。

1928年两次用行政命令强制收购农村余粮。

“这表明当时苏联政府( )A.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逐步取消了新经济政策的一些做法C.建立起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D.加大力度推进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6、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国家控制经济命脉B.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C.利用市场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调整发展经济D.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7、“(20世纪)30年代中期或者说末期的苏维埃社会,……建筑在三个基本原则下的非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工业化、国家管理经济、社会主义国家”。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课时训练(2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含答案)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课时训练(2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含答案)

课时训练22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1920年瞿秋白到苏俄考察,其后在《俄乡纪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里’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即刻可以显出‘社会主义的化合物’。

”这则材料是(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客观描述B.对新经济政策的客观认识C.否定了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主张学习俄国十月革命解析: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共产主义实验室”“社会主义的化合物”等,可以判断为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但材料并没有否定其政策,也未提及学习十月革命的问题,只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客观描述,排除C、D,选A。

新经济政策是1921年开始实施的,排除B。

答案:A2.列宁曾说:“我们承认自己对农民是负了债的。

我们用纸币从他们那里换来粮食,我们向他们借的,我们应当偿还这笔债务,恢复了我们的工业以后,我们一定要偿还。

”这段材料反思的政策是( ) A.余粮收集制B.粮食税C.农业集体化D.人民公社化运动解析:据题干材料,说明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强行征收农民粮食,忽视商品货币关系,侵犯了农民的利益,故正确答案是A。

答案:A3.“我们在夺取政权后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

……我们必须根据试验作出判断。

”以下哪一项是属于列宁最早“试验”的内容 ( )A.用固定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B.取消自由贸易C.全盘农业集体化D.按劳分配解析:本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根据题干中“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说明该方法不是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方法。

取消自由贸易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非常时期的特殊政策,不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A属于新经济政策,C属于斯大林建设时期的内容,D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但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高三人教版历史总复习 第22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时)Word版含解析

高三人教版历史总复习 第22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时)Word版含解析

第十单元第二十二讲课时跟踪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4·宁波模拟)列宁在《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一文中指出:人类实现了共产主义后,黄金就失去了意义,只能用来修建一些公共厕所。

苏俄(联)在以下哪一时期对黄金的认识与之相同?()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B.新经济政策时期C.农业集体化时期D.工业化建设时期解析:选A材料中描述的时期是共产主义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时期。

2.(2014·武汉调研)苏俄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状况:“自制造火车头至开公众浴室、自供应面包至蘑菇,企图全部由国家主持。

积习既久,则索性由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

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政策的目的在于巩固苏维埃政权B.该状况出现于斯大林执政时期C.该政策促进了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D.苏俄形成了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解析:选A材料反映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农业方面余粮收集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使苏维埃政府能够在残酷的战争条件下,最大限度的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军事胜利,巩固苏维埃政权。

B、D项是斯大林模式,C项是新经济政策的影响,故答案应为A。

3.(2014·广东六校联考)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俄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

他认为1921~1927年是苏俄历史上的“退却年代”。

你认为属于“退却时代”苏联实施的经济政策是()A.实行余粮收集制B.恢复私人小企业C.实行单一公有制D.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解析:选B由题干“1921~1927”时间限定判断该时期的经济政策是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于1918~1920年,A、C、D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只有B符合要求。

4.(2014·郑州模拟)下表是苏联1933年农业方面的有关数据。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人民版)11.27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人民版)11.27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解析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1.(2019·长春模拟)列宁说:“……共产党员和同情分子应当更加鞭策自己,从休息时间内抽出一小时,也就是把自己的工作日延长一小时,将这些时间集中起来,在星期六这天进行一次六小时的体力劳动,以便立即创造出实际的价值。

”文中省略号部分的内容应该是( )A.“鉴于国内外形势的严重,为了对阶级敌人取得优势”B.“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实现苏联工农业的现代化”C.“为了支援国际反法西斯,早日实现世界的和平安定”D.“迫于国内政治经济危机,解决普遍的物资匮乏问题”【解析】选A。

依据标题和题干内容表述可知,该景象发生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当时苏俄进行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的国内战争。

B是斯大林时期,C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D是新经济政策的背景。

故答案选A。

2.《现代世界史》描述苏俄(联)某经济政策:“一个特征是对土地、银行、对外贸易和重工业国有化。

另一个特征是强行征用供养士兵和城市居民所必需的剩余农产品。

”该政策( )A.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卫了新生政权B.允许自由贸易促进了商品经济迅速发展C.实现了苏联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D.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解析】选A。

从“国有化”“强行征用……剩余农产品”,可以判断该政策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满足了调动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应付战争的需要,保卫了新生政权,故A正确。

3.(2019·晋冀豫三省联考)苏俄实行的粮食税,就是国家用税收的方式向农民索取粮食。

但是用这种方式取得的粮食,连勉强维持军队和工业企业都不够。

为了解决不足部分,列宁的做法是( )A.增加了粮食税税额B.借助了商品交换手段C.大力推动农业集体化D.恢复实行余粮收集制【解析】选B。

实行粮食税是苏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其目的就是减轻农民负担,缓解矛盾,若是增加税额,则会增加农民负担,重新激化矛盾,故A错误;恢复商品贸易也是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其目的就是解决粮食增收不足的问题,故B正确;农业集体化运动是在苏联时期,故C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并没有恢复余粮收集制,故D错误。

高考历史一轮达标检测【2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含答案)

高考历史一轮达标检测【2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含答案)

课后达标检测22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选择题1.(2018·四川成都模拟)瞿秋白在1921年旅俄日记中写道:“一友人告诉我,俄国现在无物不集中,消费者都是以团体为单位,个人名义很难领到需要物品。

……消费者凭劳动券领取,劳动券以工作高下为标准分为几等,每等可得若干,十日以前在消费公报登载。

”这段材料显示了苏俄(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情况B.实行新经济政策带来的新变化C.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场景D.扩大政治“公开性”的尝试2.(2018·来宾模拟)“为什么不是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而是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呢?因为要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就需要有粮食和燃料。

从整个国家经济的角度来看,现在最大的‘阻碍’正是这方面引起的。

”这则史料作为背景材料可用于研究(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苏俄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戈尔巴乔夫改革3.(2018·江苏盐城调研)十月革命后,一位俄共元老直截了当地对列宁说,“实行新经济政策就是对十月革命的背叛”。

列宁遭受指责的主要原因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B.采取固定的实物税C.实行国家资本主义D.试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4.(2018·安徽黄山模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在一次会议上对自己做出剖析:“我们过去所受的教育,只知道对资产阶级要怀有刻骨的仇恨,所以新经济政策一来,我们便认为是反革命。

其实党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新形式。

”保尔的这一剖析说明当时他已真正认识到( )A.实行粮食税有利于农业生产恢复B.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反革命的经济政策C.新经济政策促进国内战争的胜利D.新经济政策能加强工农联盟并能巩固政权5.(2018·广东惠州调研)有学者认为,“莫斯科的模式,不仅在本质上比底特律或曼彻斯特模式为佳(因为它正代表着反帝国主义的精神),事实上也更为适宜,尤其适合那些缺乏私有资本及大量私人企业的国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检测(二十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苏联问题专家郑异凡指出:“‘粮食征收制’一般译作‘余粮收集制’,不过俄文本身并无‘余粮’的意思,而是指征收(摊派)粮食。

所谓余粮实际上由国家和军队的需要确定,国家先确定所需要粮食数量,然后分配给各省、县和村。

”据此,郑异凡认为( )
A.“余粮”指农民口粮之外的多余粮食
B.政府“征收”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C.政府“征收”措施在苏俄一直延续
D.政府“征收”考虑了农民的基本生活
解析:选B 本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余粮实际上由国家和军队的需要确定,严重超出农民承受范围,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故A项错误,B项正确;余粮收集制后来被固定粮食税取代,故C项错误;“国家先确定所需要粮食数量,然后分配给各省、县和村”说明政府没有考虑农民的基本生活,故D项错误。

2.一名老俄共(布)党员曾说,之前所建立起来的那种制度是美好的。

但当听到要把石油以及其他许多企业都要租让给外国资本家去经营的时候,觉得十月革命的“大厦”正在摇摇欲坠。

这反映出当时的苏俄( )
A.经济发展出现衰退迹象B.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
C.经济政策推行遇到阻力D.国家走上工业化发展道路
解析:选C 据材料可知新经济政策在一定限度内恢复了资本主义,有些人不能理解,说明新经济政策推行时遇到阻力,故C项正确。

3.(2018·海门一模)一位俄共领导人抱怨说,经济政策中已没有留下什么“社会主义因素”。

列宁解释说,政策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去建立……通往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用非共产党员的手来建设共产主义”。

该政策( ) A.保证了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
B.利用经济危机推动工业化建设
C.开创了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D.促进了农业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解析:选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保证了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而不是新经济政策,故A项错误;工业化建设属于斯大林模式,故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并没有开创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故C项错误;据材料“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去建立……通往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促进了农业的迅速恢复和发展,故D项正确。

4.1921年4月,列宁在《论粮食税》中明确提出“重新审查和修正关于投机倒把活动的一切法令。

这样才能做到把某种程度上不可避免的、而且为我们所必需的资本主义发展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

据此判断,列宁( ) A.肯定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作用
B.主张集中人力物力保障战时需要
C.赋予了一切投机倒把活动的合法性
D.以计划经济形式改造资本主义制度
解析:选A 1921年新经济政策实施,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与材料中“1921年4月,列宁在《论粮食税》中明确提出”相符,故A项正确。

5.(2018·扬州调研)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
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

”这句话实际揭示了新经济政策是( )
A.工农联盟的政治革命纲领B.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C.理想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D.斯大林模式的最初的萌芽
解析:选B 材料说明新经济政策有利于工农联盟,这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故B项正确;新经济政策属于经济纲领,故A项错误;该政策并不是最理想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故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完全不同,故D项错误。

6.(2018·扬州调研)关于新经济政策,学者郑异凡提出:“斯大林认为新经济政策并不新,只是1918年春政策的继续;斯大林和季诺维也夫等人强调新经济政策仅仅是退却,是对农民的暂时让步,要求转入进攻。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 )
A.新经济政策与1918年春政策具有相同特点
B.新经济政策的“退却”是指退回到资本主义
C.“对农民的暂时让步”是指实行余粮收集制
D.“转入进攻”的办法包括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解析:选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因此1921年决定调整政策,实施新经济政策,故A项与史实不符;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恢复经济,最终向社会主义过渡,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并非“仅仅是退却”,故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决定以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故C 项错误;随着斯大林领导地位的逐步确立,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开创了“斯大林模式”,故D项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