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便秘的合理治疗
最新慢性便秘诊疗指南

一、便秘诊治流程提出的背景便秘主要是指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或不尽感以及排便次数减少等。
便秘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常见病症,包括胃肠道疾病、累及消化道的系统性疾病,许多药物也可引起便秘。
不少便秘无器质性病因,罗马II功能性胃肠疾病(FGID)提出和便秘有关的病症有功能性便秘、盆底排便障碍及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其中,功能性便秘需除外器质性病因以及药物因素。
而盆底排便障碍需符合功能性便秘的标准,并具备盆底排便障碍的客观检查依据。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以便秘为突出表现。
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便秘已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在有些疾病如结肠癌、肝性脑病、乳腺疾病、早老性痴呆的发生中有重要作用;在急性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等症时的便秘甚至可导致生命意外;部分便秘和肛肠疾病,如痔、肛裂等均有密切的关系。
我国北京、天津和西安地区对60岁以上老年人的调查显示,慢性便秘高达15%~20%。
而北京地区对18~70岁成年人进行的一项随机、分层、分级调查表明,慢性便秘的发病率为6.07%,女性是男性的4倍以上,且精神因素是高危因子之一。
因此,预防和及时合理治疗便秘,将会大大减轻便秘带来的严重后果和社会负担,制定适合于我国的便秘诊治流程,必将使整个社会受益。
2001年我国胃肠动力会议(深圳)提出便秘诊治流程,近10个月来在全国各地广泛征求意见,今年8月在北京中国慢性便秘论坛会上,我国200多名消化医师进一步讨论了诊治流程。
二、我国便秘流程的思路和依据:便秘的诊断要点:正常的排便需具备正常的结肠传输功能和排便功能。
如有任何环节的故障,均可以引起便秘。
对慢性便秘的诊断应包括便秘的病因(和诱因)、程度及便秘类型。
如能了解和便秘有关的累及范围(结肠、肛门直肠、或伴上胃肠道)、受累组织(肌病或神经病变)、有无局部结构异常及其和便秘的因果关系,则对制定治疗和预测疗效非常有用。
便秘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度。
轻度指症状较轻,不影响生活,经一般处理能好转,无需用药或少用药。
特殊人群慢性便秘的治疗策略(完整版)

特殊人群慢性便秘的治疗策略(完整版)摘要慢性便秘是门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不仅损害患者的躯体健康,还会诱发精神心理异常、降低生命质量、增加个人和社会的医疗、经济负担。
便秘的疗法包括生活习惯的改变、通便药物、益生菌、生物反馈、精神心理综合治疗等,效果因人而异。
然而,一些特殊便秘人群的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搭配需要个体化制定,以增加疗效、减轻不良反应。
便秘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症状之一。
随着社会生活和环境变化,便秘患病率与日俱增。
我国各年龄段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为16%~20%[1],并且患病率随年龄增长不断升高,60岁以上人群慢性便秘患病率可高达22%。
患者多合并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精神心理问题,生命质量降低。
按照慢性便秘诊治指南,便秘的治疗包括[2]:①调整生活方式:合理膳食、多饮水、多运动、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②药物治疗:通便药、促动力药、促分泌药、灌肠药和栓剂等;③精神心理治疗:针对合并精神心理障碍的患者;④生物反馈治疗;⑤手术治疗;⑥其他:包括益生菌、中医中药、神经刺激等。
但是临床工作中,如何对特殊便秘人群合理用药?现针对6类特殊人群的便秘治疗进行综述。
一、老年人1.病因:随着年龄的增长,结肠肌间神经元总数、胆碱能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数目减少[3],神经元退行性改变。
同时,结肠各段Cajal间质细胞(起搏细胞)数量随着年龄增加而减少[4],结肠传输减慢,缺乏便意,诱发慢传输型便秘。
部分老年患者肛门直肠感觉功能受损,伴有直肠推进力不足、内脏下垂、盆底下降等等肛门括约肌松弛障碍[5],诱发排便障碍型便秘。
另外,纤维素及水分摄入不足、活动量下降、合并多种慢性疾病、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铁剂、钙剂、钙离子拮抗剂、利尿药、镇痛药等)均可导致便秘。
2.处理策略:治疗诱发便秘的原发病,由药物引发的便秘予以调整用药或停药。
生活习惯指导包括:养成每天定时排便习惯、补足水分及膳食纤维、适度运动、增加腹部按摩等。
经调整生活方式仍无法改善的便秘患者,可使用通便药物治疗,首选容积型泻药和渗透性泻药[2]。
老年人慢性便秘中西医结合治疗

老年人慢性便秘中西医结合治疗便秘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该疾病可单独出现,也可伴随临床一些慢性病出现,也能作为其他疾病的诱发原因。
老年人机体功能较弱,经常受到一些疾病影响长期卧床,若老年人情绪不良及饮食结构不合理,也会引发慢性便秘。
临床上对我国6个城市中的8424名老年人进行调查,随着患者年龄增长,发生慢性便秘的概率增高,老年人发生便秘后,腹腔压力增加,在用力排便时易发生心脑血管慢性病,包括心梗、脑梗、心绞痛。
老年人发生便秘也会发生肛裂及痔疮、直肠溃疡,这对老年人生理及心理功能产生严重影响,也会降低患者老年阶段的生活质量。
对此,老年人还需关注慢性便秘,缓解痛苦的同时,也能避免启发并发症发生。
一、老年便秘①中医角度:便秘指的是排便频率次数少,便秘患者一周排便次数在2-3次,存在大便郁结及大便干燥情况,患者在排便后感到头晕及乏力、腹部坠胀。
中医领域中,便秘与患者神志及气血等存在联系,属于人体脏腑器官失调的体现,在具体的症状上,患者表现为气血亏虚、阴阳失调,中医认为患者机体亏虚会导致内热生成,阳虚则导致患者内寒生成,内热对胃肠产生影响,容易导致津液灼热传播,甚至发生传道迟缓情况,患者食用的食品处于凝滞状态,气滞则会发生拥塞,粪便在机体存积。
气血亏虚患者,出现津液匮乏,粪便润滑度不高,最终导致患者排便费力。
部分患者运化功能不全,肺部及大肠互为表里,若机体肺部气壅,在机体上发生气机阻滞、清阳上升情况,这是影响患者肠道功能的关键性因素。
老年患者发生便秘与患者饮食存在联系,若患者过度悲伤,喜怒无常,对排便关注度不高,生活中经常摄入油腻食品,加之患者不运动、进食量少,均容易诱发便秘。
②西医角度:便秘具有鲜明的病理特点,与患者结肠功能损伤相关,与患者肛门括约肌及内分泌功能相关。
在临床诊断便秘过程中,需统计患者排便时间,观察大便性状,观察是否存在口臭及腹痛情况。
西医对慢性便秘的分型中,分为肠道传输功能引发的便秘及直肠前突引发的便秘、盆底痉挛综合征引发的便秘。
慢性便秘中国专家共识意见PPT课件

05
04
03
02
01
促动力药
通过增强肠道动力和协调性,促 进肠道蠕动和排便,如莫沙必利 、伊托必利等。
刺激性泻药
通过刺激肠道黏膜和肠壁神经, 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如比沙可 啶、酚酞等。但长期使用可能导 致肠道黑变病,加重便秘。
容积性泻药
通过增加粪便体积和水分,促进 肠道蠕动和排便,如甲基纤维素 、车前草等。
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长期便秘可能导致肠道内毒素吸收增加,进而对全身健康产 生不良影响。此外,慢性便秘还可能增加结直肠癌、痔疮等 疾病的患病风险。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慢性便秘患者需长期治疗和管理,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沉重的 经济负担。同时,因便秘导致的劳动力丧失和生产力下降也 对社会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02
慢性便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排除标准
在诊断慢性便秘前,需排 除由器质性病变(如肠道 肿瘤、炎症性肠病等)引 起的便秘。
诊断流程
首先详细询问患者病史, 然后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 室检查,最后根据症状标 准和排除标准做出诊断。
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轻度
患者症状较轻,不影响日 常生活和工作。
中度
患者症状较明显,对日常 生活和工作有一定影响。
重度
患者症状严重,明显影响 日常生活和工作,甚至需 要药物治疗。
排除器质性病变
肠道肿瘤
其他器质性病变
通过肠镜、CT等影像学检查排除肠道 肿瘤。
如肠道狭窄、肠梗阻等,通过相应检 查进行排除。
炎症性肠病
通过肠镜、活检等病理检查排除炎症 性肠病。
04
慢性便秘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一般治疗原则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病因和严 重程度,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药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治疗进展

中医药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治疗进展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证[1]。
便秘是消化道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全球有5%~25%的人口受到便秘的困扰。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发生率在10%~15%左右。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占发生人群的18%~23%。
如果把排便困难的主诉作为便秘的评定标准,发病率可以大大超过50%[2]。
现代医学将便秘分为慢性功能性便秘(CFC)与继发性便秘(SC)。
CFC又分为慢传输型便秘(STC)、出口梗阻型便秘(OOC)和混合型便秘(CSOC)。
慢传输型便秘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肠道运动功能障碍、肠内容物传输延迟,具有慢性、原发性、功能性的特点。
其中“原发性”指对其病因及流行病学了解不全面;“功能性”指无全身器质性病因及药物等因素,并经钡灌肠和结肠镜检查除外结直肠器质性病变,而结直肠肛管盆底等动力检查存在与便秘相关的功能异常。
中医学认为,便秘有虚秘、实秘之分,而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大多便意淡漠,甚或无便意、腹胀、大便量少、神疲、纳差、乏力,直肠指检时直肠壶腹内有少量粪便或无粪便,且常因病程迁延以及滥用泻药后,多符合中医虚秘证候。
因此增强肠道动力,促进胃肠运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便秘的关键。
但临床应用中应从整体出发,针对病因辨证施治,合理使用中药,贵在审证求因,据因立法遣方[3]。
1、病因病机的认识中国医学认为便秘的病因较为复杂,气、血、阴、阳的虚损,气滞、热结、寒凝等都可能引起便秘。
功能性便秘最为多见,功能性便秘是指非肠道器质性疾病导致的便秘,是一组以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或排便不尽感,粪便干结、坚硬为主诉的症候群,跟不良的饮食习惯、排便习惯、精神状态等有密切的关系。
便秘的基本病变属大肠传导失常,同时与肺、脾、胃、肝、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
罗先涛[4]认为该症与肺脾肾及大肠等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
因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热下移大肠,或肺虚大肠津液不足则糟粕易滞肠道;脾虚则大肠传送无力,大便艰涩难下;肾主五液,司二便,肾阴虚则肠道干涩,肾气不足则影响肠道传导,上述诸因最终都可形成便秘。
慢性功能性便秘的非药物治疗及预防

便秘 时一种 身心 疾病 ,与心理 因素 有很大 的关 系。 便秘于 紧张 的 工作 , 活环境 、 生 个性特 征和 最近的 不 良情 绪有 密切 的关 系。 应在 医生 的指 导 下 , 采取综 合方 式冶疗 。 建立 良好的 生活 方式 、 注意 心理 卫生 , 节和 控制 自己的情绪 , 调 避免心 理矛盾和 冲突 。 可以到心 里门 也 诊进 行治 疗 ,如放 松治疗 , 生物 反馈疗 法 ,行为治 疗 。
【 图分 类 号 】l一0 中 t 5
【 献标识 码】 A பைடு நூலகம்
【 文章 编号 】 I 7 -0 4 ( 0 8 0 ( ) 0 7 - 2 4 7 22 0 )lb- 0 7 0 6
随 着饮 食结构 的改 变 、心 理 因素和 社会 因素的影 响 ,慢性 功 能 性便 秘逐渐 成为现 代社 会 中十分常 见的 疾病 。功能性 便 秘的治 疗 与 预 防 ,应 以 饮 食 ,排 便 习惯 的调 节 为 主 。
足 , 加大 便量 ( 增 吸水 作用 ) 吸附 及排 出肠 内的有害 物 质; 刺激 肠蠕 动, 有利 于产 生排 便和便 意 。
为 l ri a n以上 。其 优 点是 操作 简单 、方便 、 病人 无痛 苦 ,值得 推 0 广 。 另外 ,还 可到 正 规 医院 按 摩科 接 受 中 医循 经取 穴 按 摩专 业 治
成 良好 的排 便 习 惯 。
良好的排 便 习惯 是 :每 日定时 排便一 次 ,排 便时所 用的 力气 最 小 、 所 需时 间最 短 、排 出 通畅 、便 后 有 轻 松 感 。要 做 到 这 一 步 ,
《慢性便秘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要点(全文)

《慢性便秘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要点(全文)一、概述(一)定义便秘是指一种(组)临床症状,表现为排便困难和/或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
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肛门直肠堵塞感、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以及需手法辅助排便。
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3次。
慢性便秘的病程应≥6个月。
(二)流行病学二、病因及发病机制(一)诱因和病因1. 诱因:(1)低纤维素食物、水分摄入不足可增加便秘发生的可能性。
(2)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环境改变、精神心理因素(如抑郁、焦虑等)。
(3)滥用或不合理应用泻药可加重便秘。
(4)文化程度低、低体重指数(BMI)、女性、人口密集区生活者更易发生便秘。
2. 病因:便秘主要由器质性疾病、功能性疾病及药物3大类病因所致,常见病因及相关因素见表1。
(二)发病机制三、诊断、鉴别诊断与转诊(一)诊断1.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每周排便<3次,排便困难,每次排便时间长,排出粪便干结如羊粪状且数量少,排便后仍有粪便未排尽感,可有下腹胀痛或绞痛、食欲减退、疲乏无力、头晕、烦躁、焦虑、失眠等症状。
部分患者可因用力排硬粪块而伴肛门疼痛、肛裂、痔疮和肛乳头炎。
部分功能性便秘患者可在左下腹乙状结肠部位触及条索状块物。
便秘患者出现报警征象,包括便血、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贫血、消瘦、腹痛持续加剧、腹部包块等以及有结、直肠息肉史和结、直肠肿瘤家族史等情况时,应与器质性疾病鉴别。
2. 辅助检查:(1)粪便常规、隐血试验检查:(2)直肠指检:(3)腹部平片:(4)结肠镜检查:(5)结肠传输试验:(6)排粪造影检查:(7)肛管直肠压力测定:(8)球囊逼出试验:(9)肛门肌电图检查:3. 诊断标准:(1)必须包括以下2项或2项以上:至少25%的排便感到费力;至少25%的排便为干球粪或硬粪;至少25%的排便有不尽感;至少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梗阻感和/或堵塞感;至少25%的排便需手法辅助,每周自发排便<3次。
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慢性便秘的概述 • 慢性便秘的病因学 • 慢性便秘的诊断 • 慢性便秘的治疗 • 慢性便秘的预后 • 慢性便秘的临床实用指南
01
慢性便秘的概述
慢性便秘的定义
症状
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排 便费时费力等。
时间
病程至少为6个月。
病因
功能性疾病为主,少数为器质性疾 病。
增加心理支持
对于严重的便秘患者,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增加 心理支持,缓解症状。
05
慢性便秘的预后
Hale Waihona Puke 性便秘的病程及转归慢性便秘的病程较长,多数患者为间断性发作
慢性便秘的病程较长,患者往往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确诊。症状发作形式以间断性为主,患者症状时轻时 重,呈周期性变化。
便秘的转归与病情有关
患者的生活方式对预后也有影响
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导致便秘症状加重,而保持规律的作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健康生活 方式有助于改善便秘症状。
如何改善慢性便秘的预后
重视生活方式的调整
保持规律的作息、合理饮食、适当 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改善便 秘症状。
积极治疗原发病
继发性便秘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如肠道疾病、糖尿病等,以改善 便秘症状。
慢性便秘的分类
• 功能性便秘 • 慢传输型便秘 • 出口梗阻型便秘 • 混合型便秘 • 器质性便秘 • 肠道疾病 • 神经系统疾病 • 代谢性疾病等
慢性便秘的流行病学特征
年龄
中老年人高发。
性别
女性多见。
地区
经济发达地区发病率较高。
并发症
肛门直肠疾病、心血管疾病、代谢 性疾病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副反应:腹胀、腹痛,少数患者可有过敏事 件发生,如皮疹、荨麻疹、哮喘等。
药物推荐指数----B级
CHENLI
19
其他药物
替加色罗:5-羟色胺-4受体部分激动剂,对 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有较好疗效,推荐指 数为A级。
应用:临床实践常在应用其他刺激性泻剂 或灌肠之后,服用渗透性泻剂,排出在肠 腔内形成的干结粪便。
推荐指数 ---- A级
CHENLI
9
渗透性泻剂
盐类泻剂(硫酸镁):导泻作用较快,且又是 液体剂型,最常用于中毒时导泻。
长期应用易引起电解质紊乱,较少用于慢 性便秘。
CHENLI
10
刺激性泻剂CHENLI14刺激性泻剂
小结:刺激性泻剂仅用于需要尽快排空肠道 内容物的情况,如肠道检查前的清肠准备、 便秘致腹胀难以忍受、便秘致烦躁、急待 排出粪便者。
对慢性便秘者短期应用可能不存在安全问 题。
推荐指数 ---B级
CHENLI
15
润滑性泻剂
机制:软化粪便,润滑肠壁的作用,使粪便 易排出。
常见药物:主要有液体石蜡、甘油、多库酯钠等口服 药;开塞露(山梨醇+硫酸镁+甘油)直肠用药。
用途:口服润滑性泻剂主要用于排便无力者,对于大量粪便
淤积在肛管的便秘,乃至粪石性肠梗阻,有很好疗效。
副反应:为误吸所致的类脂性肺炎,长期应用可致脂溶性 维生素缺乏,肛门溢油,生活不便。
CHENLI
16
病例介绍
专家建议:纤维素日摄入量应达20-25g,同 时饮水2L,才能达到增加粪便量和刺激肠蠕 动的效果。
推荐指数为C级
CHENLI
4
菌藻类食物含纤维素最多。
蔬菜和水果含量相当。
米饭和面制品含量低。
肉类基本不含纤维素。
CHENLI
5
常见食物100g纤维素含量比较表
100g食物 纤维素(g) 100g食物 纤维素(g)
莫沙比利、伊托比利:促动力药物,对结肠的 促动力作用不大,对便秘疗效欠佳。
CHENLI
20
其他药物
微生态制剂:主要含有双歧杆菌、乳酸杆菌 等肠道益生菌的制剂,科降低肠腔内的pH 值,促进肠蠕动,减少肠道内有害物质的 吸收,使粪便软化而利于排出。
注:该类药物对抗菌药物和其他药物引起的 便秘有效,也可用于生活习惯不良,较少 摄入纤维素食物所致的便秘。
病例:病人高某,诊断为:“成人先天性巨 结肠”,钡餐检查后,发现大量粪便淤积 在肠内,横结肠粪便淤积使肠腔内径达 10cm左右,10余天未排便,腹胀难忍,灌 肠后仅少量粪便排出。
治疗:口服石蜡油15ml,每日2次,第2天起 即排出大量软便,3天后含钡剂的粪便基本 排空,患者症状缓解。
CHENLI
慢性便秘的合理 治疗
滨州市中心医院 结防院 孔令华
CHENLI
1
慢性便秘的合理治疗
定义 :
慢性便秘是指慢性功能性胃肠疾病所致的便 秘,是一种常见的症状。
药物方面的发病原因:
1.不合理用药。(广告、他人介绍、食物等) 2.慢性便秘目前缺乏循证医学的证据,治疗
主要是经验用药的范畴。
CHENLI
2
分级
美国消化病学院慢性便秘专题组根据文献 中便秘治疗的循证医学研究的证据,将推 荐药物应用指数定为A B C 三级。
A 极力推荐,B ,C级依次递减。 本文所指的推荐指数即如此。
CHENLI
3
调节生活习惯及训练排便习惯
调节生活习惯一直被视为便秘的基础治疗, 但大多数时候仅强调多摄入纤维素食物 (谷物、蔬菜、水果等)而忽视了水分的 摄入。
香菇 31.6
芹菜 2.2
黑木耳 29.9
豆腐 1.0
杏仁 19.2
葡萄 0.5
花生米 4.3
西红柿 0.5
黄豆 15.5
白菜 0.5
绿豆 6.4
面条 0.5
猕猴桃 2.6
大米 0.5
山楂 3.1
精肉 CHENLI
0.5
6
粗略计算,成 人每日食用750 g 左右的水果和蔬 菜,即可保证每 日所需纤维素含 量。
CHENLI
7
渗透性泻剂
机制:药物具有高渗透性特征,口服后在
肠内形成高渗状态吸收水分,并阻止肠道 吸收水分,致使肠内容物容积增加,催进 肠蠕动,引起排便。
常见药物:聚乙二醇、乳果糖,
盐类泻剂等。
CHENLI
8
渗透性泻剂
聚乙二醇、乳果糖:疗效可靠,副反应少, 服用常规剂量后2—3d后才排出软便。常见 副反应是腹胀。
机制:通过刺激肠黏膜及肌肠间神经,促使 肠蠕动、推进运动增快,同时还使肠黏膜 水和电解质的分泌增加,使粪便变的稀、 软。
常见药物:中药番泻叶、大黄及一些复方 制剂,西药主要是酚酞和比沙可定。
注意
CHENLI
11
注意
此类药物特点时作用快,但副作用多,有 的甚至很严重,目前我国慢性便秘应用最 多,也是应用最不规范的药物。
17
容积性泻剂
作用机制:在肠道内不被吸收,在肠腔内吸 收水分后,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蠕动,且 在结肠内被肠道细菌酵解,进一步增加肠 内渗透压,阻止水分被吸收并刺激肠蠕动 达到导泻作用。
常见药物:甲基纤维素、欧车前、聚卡波非 (polycarbophil)、ispaghula等。
CHENLI
18
容积性泻剂
CHENLI
12
刺激性泻剂
番泻叶、大黄等中草药:起效快、廉价,但副 作用多,最常见是腹痛,服用过量可致腹 泻及电解质紊乱。长期使用可致肠神经损 伤和肠平滑肌萎缩。此类药物汗又蒽醌类 化合物,可引起结肠黑变病致癌。
CHENLI
13
刺激性泻剂
酚酞:起效快,价廉。 1997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根 据在啮齿动物试验中发现酚酞可增加非肠 道肿瘤的发生率,认为该药的安全性尚未 被完全证实,因此FDA撤回了所有含有酚 酞泻剂的批文,直至被充分证明该药安全。
CHENLI
21
CHENLI
22
新药
艾美特达(lubiprostone或amitiza):被美国FDA批 准用于临床的新型治疗便秘的药物。
作用机制:属肠上皮氯离子通道兴奋剂,促进肠道 水分分泌,促进肠蠕动,治疗后排便次数增多, 粪便变软,量增加,排便费力、排便困难缓解。
评价:作用机制完全不同于以往临床用药,疗效肯 定、安全、副作用少。此药开拓了便秘治疗的新 领域,又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我国目前尚无此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