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叙事文言文复习教案1
初中语文_写人记事文言文阅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写人记事文言文阅读》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写人记事类文言文的特点。
2.掌握此类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做题技巧。
3.了解官职升迁类常见词语。
4.提高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用文言文的基本类型自然导入并课件展示。
二、特点回顾①选文特点:此类文本一般包括史传文、各类文人笔记及小说中的人物传记。
多为短小的浅易文言文,一些疑难生僻的字句都有恰当的处理,或加注释。
所选人物不仅有帝王将相,更有普通的清官廉吏、良母孝子、义士隐士、贩夫走卒等。
这些人的品格,不外乎“忠、孝、仁、义、礼、智、信、勇”。
②语言特点:语言通常凝练概括,间有传神的细节描写③行文特点:结构固定,行文线索明显。
古人的写人叙事或作传,常在文首介绍人物的籍贯、字号、家世、官职以及主要性格特点等。
接着,以时间为序,依次介绍人物何时何地做了何事有何结果,这是文段的主体内容。
结尾一般对人物的逝前身后作一交代,或作“盖棺论定”。
三、官职升迁类常见词语这类词语类型多,词语多,这一环节采用早自习时以预习的方式进行,没有在课堂上呈现,所以讲课视频中只讲了30多分钟,预留出这一大约6分钟的时间。
四、阅读方法第一读:通读。
第二读:细读。
第三读:做题读。
五、答题技巧理解内容吃透题干分清要点完整答案力求简明反复检验六、课内风采•2017年聊城中考文言文阅读(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每小题2分)。
•(一)•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 1.解释下面引号中的词语。
(2分)•①“尝”趋百里外()•②“俟”其欣悦()• 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译文:• 3.宋濂对先达的态度对你有何启示?••答:•七、评测练习•(二)张千载高谊•千载字毅甫,庐陵人,文山友也①。
如何阅读写人记事类文言文教案
如何阅读写人记事类文言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人记事类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培养学生正确阅读写人记事类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写人记事类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写人记事类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叙事要素、人物描写、情感表达等。
2. 写人记事类文言文的结构:引子、主体、结尾等。
3. 阅读写人记事类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抓住叙事要素、理解人物描写、感受情感表达等。
4. 实例分析:选取经典的写人记事类文言文进行分析和解读。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写人记事类文言文故事,引发学生对写人记事类文言文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写人记事类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讲解阅读方法和技巧。
3. 实践:学生自主阅读一篇写人记事类文言文,尝试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
5. 总结:教师点评学生的阅读成果,引导学生总结阅读写人记事类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写人记事类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正确理解写人记事类文言文。
3. 学生能够分析和解读经典的写人记事类文言文。
五、教学资源:1. 经典写人记事类文言文选文。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学生阅读记录表。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一系列写人记事类文言文选文,包括不同风格和时代的作品,确保文本难度适中,适合学生阅读。
2. 课堂导入:通过简短的故事引入新的文言文文本,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不同的文言文文本进行阅读和分析。
4. 分享与展示:各小组轮流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文本分析,其他小组成员可进行提问或评论。
5. 综合讨论:教师引导全班学生就不同文本的共性和特性进行综合讨论,探讨写人记事类文言文的阅读策略。
6. 技巧总结: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阅读写人记事类文言文的有效技巧,如关注人物描写、事件发展等。
写人叙事类文言文复习教案
写人叙事类文言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写人叙事类文言文的基本知识与技巧。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分析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提升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阅读理解:回顾已学过的写人叙事类文言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深入分析。
2. 文言文翻译:练习将文言文翻译为现代汉语,注重对关键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3. 文言文鉴赏:学习评价和欣赏经典写人叙事类文言文,分析其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已学过的写人叙事类文言文,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相关知识点。
2. 阅读理解:选取一篇具有代表性的写人叙事类文言文,学生自主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
3. 翻译练习:教师提供一句文言文,学生翻译为现代汉语,注重对关键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4. 鉴赏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经典写人叙事类文言文的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
2. 阅读理解测试:通过课后作业或课堂小测验,评估学生对选取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3. 翻译练习评价:评估学生的文言文翻译准确性和表达流畅度。
4. 鉴赏分析报告:评估学生的文言文鉴赏能力和对艺术特色的分析能力。
五、教学资源1. 选取代表性的写人叙事类文言文教材或阅读材料。
2. 文言文翻译练习题库。
3. 文言文鉴赏分析指导资料。
4. 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文言文文本和教学内容。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和分享对选取的文言文的理解和感受。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互相解答。
2. 角色扮演:选取一篇写人叙事类文言文,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再现文言文中的场景和对话。
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文言文创作: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作简短的写人叙事类文言文,可以是故事、传记等形式。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运用所学的文言文知识和技巧。
(语文版)写人记事类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修改版)
语文版写人记事类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修改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句式;(2)能够分析写人记事类文言文的特点和结构;(3)能够解读文言文,把握文章的大意和细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讨论和交流的习惯;(3)通过练习题,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3)培养学生诚实、勤奋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1. 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句式;2. 写人记事类文言文的特点和结构;3. 解读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词汇;2.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主题;3. 准确理解文言文中的细节。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学,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阅读技巧;2.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阅读中的问题;3. 练习巩固:学生通过做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五、教学内容:1. 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句式:学生回顾和掌握常用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2. 写人记事类文言文的特点和结构:学生分析写人记事类文言文的特点,如描写方法、叙事顺序、人物关系等;3. 解读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学习如何抓住文章的主题和重点,如何理解文言文中的细节和隐含意义。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掌握本节课的生字词和句式;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阅读中的问题;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重点解析文言文的特点和结构;5. 练习巩固:学生做练习题,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为学生课后复习提供思路。
七、课时安排:本节课共计45分钟,其中自主学习占10分钟,合作学习占15分钟,课堂讲解占20分钟,练习巩固占5分钟,课堂小结占5分钟。
(语文版)写人记事类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语文版)写人记事类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言文中写人记事的基本技巧和特点;(2)能够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和事件发展的关系;(3)能够运用文言文知识,解读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文言文进行分析和评价;(3)培养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提升文化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阅读基础知识:(1)文言文的断句规则;(2)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用法;(3)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2. 写人记事类文言文的特点:(1)人物形象的刻画;(2)事件发展的线索;(3)情感表达的方式。
3. 经典案例分析:(1)《史记》中的写人记事;(2)《左传》中的写人记事;(3)《论语》中的写人记事。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1)回顾已学过的写人记事类文言文;(2)引导学生关注文言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事件发展;(3)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经典案例,理解文章内容;(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言文中的写人记事技巧;(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和事件发展的关系;(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所学内容,巩固基础知识;2. 选择一篇课后文言文,进行分析解读;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3. 单元测试:定期进行文言文阅读测试,检验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文言文案例,使学生掌握写人记事的技巧和方法。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语文版)写人记事类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修改版)
写人记事类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安岳县龙台镇初级中学吴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复习课内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期行》两篇短文的相关内容。
2.指导学生疏通课外文言文大意,并指导学生完成相关习题。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思辨能力与表述能力,让学生掌握写人记事类文言文答题技巧,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从阅读材料中获取对自己有益的人生启示,从中明白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写人记事类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
教学难点:写人记事类文言文答题技巧的掌握。
教师教法:点拨法学生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课型:复习课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2010资阳市高中招生语文试卷文言文试题[甲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文]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
’君遣之。
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①死马而捐②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③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者三。
今王诚⑤欲致士⑥,先从隗始。
隗且见事⑦,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注解]①安事:要……何用②捐:弃③之:指死马④期年:满一年⑤诚:真心⑥致士:纳贤士⑦见事:被侍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1)策.之不以其道()(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3)买其.首五百金()(4)鸣.之不能通其意()2.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说说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喻意是什么。
(2分)3.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的感慨,表达的主题是乙文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购得已死千里马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
(语文版)写人记事类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修改版)
语文版写人记事类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修改版)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写人记事类文言文的基本理解能力。
2. 帮助学生掌握阅读写人记事类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增强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回顾写人记事类文言文的基本特点。
2. 分析写人记事类文言文的主要表达手法。
3. 讲解阅读写人记事类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
4. 提供典型文言文阅读练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写人记事类文言文,分享学习心得。
2. 讲解:讲解写人记事类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表达手法,强调阅读技巧。
3. 练习:提供典型文言文阅读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老师解答疑问。
4. 讨论:分组讨论练习中的难点和要点,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练习题目的正确率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学习效果:课后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文言文阅读练习: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写人记事类文言文练习题。
2.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文言文阅读资料,辅助学生自主学习。
3.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PPT,辅助讲解和展示。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的写人记事文言文案例,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特点。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3. 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提供不同难度的阅读材料和练习题。
七、教学实践1. 课内阅读:安排一定的课堂时间,让学生阅读文言文,培养阅读习惯。
2. 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在课外自主阅读文言文,提高阅读量。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阅读任务和讨论。
八、教学拓展1. 文化讲解:结合文言文内容,讲解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2. 写作练习:鼓励学生尝试写作写人记事类的文言文,提高写作能力。
3. 文艺欣赏:组织学生欣赏和分析优秀的写人记事类文言文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语文版)写人记事类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修改版)
(语文版)写人记事类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修改版)第一章:文言文阅读复习概述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写人记事类文言文的基本知识与阅读技巧。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人物描写和事件叙述的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2. 写人记事类文言文的特点和常见表达方式。
3. 分析人物形象和事件发展的技巧。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挑选经典的写人记事类文言文进行深入分析。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阅读心得和分析方法。
3. 问题引导: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四、教学评估1. 阅读理解测试:设计相关的阅读题目,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和表现。
3. 作文练习:要求学生写一篇写人记事类的文言文,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二章:文言文阅读的技巧与方法一、教学目标1. 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句式、词汇和表达方式的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自信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巧:断句、标注、注释等。
2. 文言文句式的特点和理解方法。
3. 文言文词汇的使用和理解技巧。
三、教学方法1. 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文言文例子讲解和演示阅读技巧。
2. 练习与反馈:学生进行阅读练习,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3. 互动讨论:学生之间分享阅读心得和经验,相互学习和交流。
四、教学评估1. 阅读理解练习:设计相关的阅读题目,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阅读报告: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阅读技巧和方法的报告,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和表现。
第三章:写人记事类文言文的特点与表达方式一、教学目标1. 理解写人记事类文言文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2. 分析人物形象和事件发展的描写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写人记事类文言文的特点:人物描写、事件叙述、情感表达等。
(语文版)写人记事类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修改版)
(语文版)写人记事类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修改版)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掌握写人记事类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方法。
2. 能够分析并评价文言文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3. 能够运用所学的阅读策略,解读并欣赏文言文中的优美句段。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阅读技巧的回顾与总结。
2. 写人记事类文言文常见的人物描写和事件叙述手法。
3. 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回顾和总结文言文阅读技巧,分析写人记事类文言文的特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分析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运用阅读策略解读文言文。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使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文言文实例进行讲解和分析。
3. 运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文言文材料,包括写人记事类的文言文篇目。
2. 制作教学PPT,展示文言文阅读技巧和实例分析。
3. 准备问题讨论指南,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教案内容待补充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简要回顾已学过的写人记事类文言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复习欲望。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提供的文言文篇目,尝试运用已学的阅读技巧进行理解。
3. 实例分析: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言文段落,进行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注意其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互相交流和学习。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对文言文阅读技巧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七、课堂练习1. 提供一些写人记事类文言文段落,学生独立阅读并分析其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 学生根据所学的阅读策略,解读并欣赏文言文中的优美句段。
3. 教师选取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八、拓展延伸1.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选择一篇写人记事类文言文进行自主学习和分析。
文言文复习课教案
文言文复习课教案第一篇:文言文复习课教案文言文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归纳、总结所学的文言文,并依靠考纲与课本找出文言词语的用法与规律,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记忆,以提高文言的阅读能力,作好备考的准备。
二、教学设想:以学生间的互相解答、教师的辅助为主要教学方式,通过复习旧的文言文段中的知识点,以旧带新,总结出文言文学习与记忆的规律,以指导初中会考的复习。
三、教学步骤:1、导入(师生明确复习课的目标、以及共同选点进行文言文的评析)投影文段:“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2、问题设计:在文段中找出所学的文言知识点。
文段中没出现的其他文言知识点。
(学生讨论、师生分析)3、总结规律:初中文言学习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文言实词,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品味其中的变化;一是文言虚词,则需从它们的大致用法、用途着眼。
4、初中会考文言知识点的切入:A、熟读并背诵名篇中有关资料,了解常给人以深刻启迪的名句B、掌握有关文言字句的基本常识:文言实词:注意古今异义的区别、注意辨析一词多义多音的现象、通假字的现象、词性活用的现象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乎”等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式;留、补、删、换、调5、练习引入吾欲之南海顷之,烟炎张天操蛇之神闻之宋何罪之有?其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其真无马耶?以塞忠谏之路以光先帝遗德扶苏以数谏故悉以咨之黑质而白章得而腊之吾恂恂而起人不知而不愠然足下卜之鬼乎?在乎山水之间6、文言虚词的规律的整理。
7、总结。
第二篇:初中文言文阅读复习课教案初中文言文阅读复习课教案复习目标:1、熟悉中考文言文考点。
初中文言文人物描写教案
初中文言文人物描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文言文人物描写的特点、技巧,能够阅读并理解简单的文言文人物描写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体会文言文人物描写的魅力,学会欣赏和评价文言文人物描写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言文人物描写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人物描写的基本特点:简洁、传神、寓意深远。
2. 文言文人物描写的基本技巧: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
3. 选取合适的文言文人物描写作品进行教学,如《史记》、《古文观止》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幅古代人物画作为导入,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激发学生对文言文人物描写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一篇文言文人物描写作品,如《史记》中的《项羽本纪》。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作品中的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技巧,并总结文言文人物描写的基本特点。
4. 对比阅读:让学生阅读其他类似的人物描写作品,如《古文观止》中的《岳阳楼记》。
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文言文人物描写的魅力。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文言文人物描写的基本特点和技巧。
6. 作业布置:让学生选择一篇文言文人物描写作品进行阅读,并撰写阅读心得。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文言文人物描写的基本特点和技巧。
2. 学生能够阅读并理解简单的文言文人物描写作品。
3. 学生能够运用文言文人物描写技巧,进行简单的创作。
五、教学资源:1. 文言文人物描写作品选集。
2. 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料。
3. 古代人物画册。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言文人物描写的技巧和特点。
2. 注重情感教育,让学生感受文言文人物描写的魅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4.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语文版)写人记事类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修改版)
(语文版)写人记事类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修改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言文中写人记事的基本技巧和特点;(2)能够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和事件的发展过程;(3)能够运用所学的文言文阅读方法,解读和欣赏古代写人记事文学作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2)运用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言文写人记事的特点;(3)结合课堂讲解和课后练习,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热爱和自豪感;(2)培养学生对写人记事类文言文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3)引导学生从文言文中汲取智慧,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写人记事类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技巧;(2)理解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和事件发展的分析方法;(3)欣赏古代写人记事文学作品的魅力。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中特殊句式和词汇的理解;(2)分析文中人物形象和事件发展的深层含义;(3)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文言文进行解读和评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已学过的写人记事类文言文,引导学生总结其特点;(2)提问:为什么写人记事类文言文能够流传至今?它们有哪些独特魅力?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写人记事类文言文篇目;(2)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言文中的难点;(3)学生记录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疑问和感悟。
3.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和感悟,进行讲解和解答;(2)教师分析文言文中写人记事的基本技巧和特点;(3)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和事件的发展过程。
四、课堂练习1. 翻译并背诵教材中的写人记事类文言文篇目;2. 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3.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阅读心得,分享对文言文的感悟。
五、课后作业1. 选择一篇课后拓展阅读的写人记事类文言文,进行阅读和理解;3. 结合所学内容,进行家庭作业的完成。
如何阅读写人记事类文言文教案
如何阅读人物传记类文言文一、读文指导 1、传记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
2、分类自传、评传和回忆录。
3、人物传记阅读材料的特点1从体裁上说选文均为史传作品 .所选材料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与官职、法律有关的内容。
2所选文章的内容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般赞扬所记人物弘扬正义贬斥邪恶。
3所选的材料篇幅较短400字左右文后有一定量的注释。
注释往往给阅读提供一定的信息有时是重要的信息。
4涉及到的实词和虚词及考题中的例句越来越贴近教材。
4、阅读人物传记必须要明确的问题1文章写的是什么人一个主要的人物及其他次要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2做了什么事一般是用叙事来表现这个人物的有时候写了几件事。
3这个人怎么样是好人还是坏人一般是好人主要看作者是怎样评价的。
4是思路层次文章是沿着什么思路展开的是总分式、并列式、还是层进式是顺叙还是倒叙有没有插叙分为哪几个层次每层的大致意思是什么等。
5是写作技巧和语言特点这两项内容虽然现在的高考命题很少涉及但对它们有个粗略了解可以帮助理解文本内容。
5、掌握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常见词语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2.表官职变化的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官、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6表恢复的复、还7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归故里3.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4.表主管的知、典、主5.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6.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7.表人物地位贵、贱、卑、官绅、豪8.表人物个性的埂、鲠、耿、仁厚、仁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骨鲠、正直、恺悌平易近人、聪、慧、敏、木讷、奸、佞、诈、狡猾、危坐俨然、阿谀、献媚、谄谗、谲9.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10.跟科举考试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11.表受到诬陷的中、谮zèn 、诬12.表敬重的敬、重、尊、恭13.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14.表内心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15.表宽容的容、贷、恕、宽16.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蹈舞17.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切厉、骂、责、罹、戾、诟、谩18.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 zhé 车裂、刖 yuè 断足、族、仗、流、赭衣、械19.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20.表监狱的囹圄、狱21.表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22.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23.表桌床的案、几、床、塌24.表走的步、趋、遁、亡、逃、徙、25.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26.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晓、辩、问、谢、诘、诉、咨谘27.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28.跟马有关的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29.表害怕畏、惧、惮、骇、患、遽30.表揭发的劾、讦、揭36.表离开某地的去、迁、徙37.表拜访的造、过、访、谒、顾 38.表告别的辞、别、谢39.表暗中的阴、间、密40.表穿戴的纨绔、布衣、结、履、印、绶、冠、冕、巾、弁biàn官帽、弱冠泛指男子20岁、笄礼女子成人礼、免冠、带41.表房舍的宇、舍、馆、宅、第、邸、庑、屋42.跟水利有关的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芜秽43.跟粮食有关的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熟、刈、籴dí、粜tiào 、廪、禀、荒、欠收、44.表粮食丰收的丰、饶、赡、足、佚、45.表食物的糗、馔、肴、膳、羞馐、蔬、果、脂膏46.表饱饥的饱、饥、饿、馁、馑47.表容器的石、斛、觞、樽5、常见的古今异义字课督促劝说去做某件事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逸马脱了缰绳、放纵掾古代属官的统称工工匠、精巧、擅长、官吏僭jiàn 超越本分、过分、虚假不真实孤幼年失去父亲阪山坡狱官司、案件、监牢多赞扬遽急速、就、恐惧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优异突出、特别尤其按追究、考察、调查典主持令美好、县令差病好了执捉拿谢道歉、推辞、告诉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察考察、考察后给予推荐赧因羞愧而脸红竟结束、完坐因……而犯罪、因为甫才寻不久祚大堂前东面的台阶、帝位用财用、因为6、感知方法1通读。
写人文段阅读复习教案
写人文段阅读复习教案1.1 设计背景:1.1.1 写人文段阅读是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复习,学生可以巩固已学的知识,提高理解和运用能力。
1.1.2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写人文段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1.3 适用于初中生,预计教学时间为40分钟。
二、知识点讲解2.1 写人文段的特点:2.1.1 写人文段通常包含一个中心思想和多个支持这个中心思想的观点。
2.1.2 写人文段常常采用一定的逻辑顺序,如时间、空间、重要性等,来组织观点。
2.1.3 写人文段的表达方式包括叙述、描述、解释、论证等。
三、教学内容3.1 复习写人文段的结构和特点:3.1.1 引导学生回顾写人文段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
3.1.2 让学生通过实例分析,了解写人文段的特点和要素。
3.1.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写人文段的理解和体会。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学生能够理解写人文段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4.1.2 学生能够运用已学的知识,分析和理解新的写人文段。
4.1.3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提取和概括文段中的主要信息。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重点:5.1.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写人文段的结构和特点。
5.1.2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提取和概括文段中的主要信息。
5.1.3 学生能够运用已学的知识,分析和理解新的写人文段。
5.2 教学难点:5.2.1 学生对于复杂写人文段的结构和逻辑关系的理解。
5.2.2 学生对于写人文段中隐含信息的提取和理解。
5.2.3 学生对于写人文段的批判性分析和评价。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学用具:6.1.1 教案、PPT、黑板、粉笔。
6.1.2 阅读材料:写人文段文章若干。
6.1.3 学生用具:笔记本、笔、阅读记录表。
七、教学过程7.1 教学步骤:7.1.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问题或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对写人文段阅读的兴趣。
7.1.2 讲解:教师通过PPT或板书,讲解写人文段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写人叙事类文言文复习教案
写人叙事类文言文复习教案第一章:复习目标与方法指导1.1 复习目标回顾和掌握写人叙事类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理解和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翻译能力。
1.2 方法指导阅读和分析经典的写人叙事类文言文作品。
对比和总结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和特点。
进行翻译练习和思考,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第二章:经典作品解析2.1 《史记·项羽本纪》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叙事方式。
探讨作者如何通过描写细节来表现人物形象。
2.2 《出师表》解读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分析作者如何通过写人叙事来表达政治观点。
第三章:写作技巧与实践3.1 写作技巧学习如何通过描写细节来塑造人物形象。
掌握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来增强叙事效果。
3.2 实践练习仿写一篇写人叙事类文言文,模仿经典作品的风格和特点。
进行写作练习,尝试运用所学的技巧和手法。
第四章:错误分析与纠正4.1 常见错误分析分析学生在写人叙事类文言文写作中的常见错误。
指出错误的原因和修改方法。
4.2 错误纠正提供一些错误的示例和修改后的版本,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鼓励学生自我检查和纠正写作中的错误。
第五章:复习评估与提高5.1 复习评估通过阅读和分析一些学生的写人叙事类文言文作品,进行评估和反馈。
指出学生的优点和改进的地方,提供进一步的建议和指导。
5.2 提高策略推荐一些适合学生进一步学习的资源和方法,如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讨论,提高写作水平。
第六章:文言文阅读与理解6.1 阅读策略强调阅读文言文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授学生如何通过上下文推测词义,增强文言文理解能力。
6.2 理解与应用通过小组讨论、问答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让学生尝试将文言文中的故事元素转化为现代汉语,检验理解程度。
第七章:文言文翻译技巧7.1 翻译原则讲解直译与意译的区别,强调准确性与可读性的平衡。
引导学生关注文言文中的省略、倒装等语言特点。
写人叙事类文言文复习教案
写人叙事类文言文复习教案第一章:回顾文言文基础知识1.1 复习文言文的词汇和语法规则1.2 回顾文言文中的虚词和实词的使用1.3 复习文言文中的句式和句型结构第二章:理解写人叙事文言文的特点2.1 分析写人叙事文言文的基本结构2.2 理解写人叙事文言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2.3 掌握写人叙事文言文中的叙事方式和时态运用第三章:解读经典写人叙事文言文案例3.1 解读《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写人叙事文言文段落3.2 分析《世说新语·言语》中的写人叙事文言文特点3.3 解读《红楼梦》中的经典写人叙事文言文片段第四章:练习翻译和赏析写人叙事文言文4.1 练习翻译《史记·孔子世家》中的写人叙事文言文段落4.2 赏析《论语·八佾》中的写人叙事文言文表达技巧4.3 练习翻译和赏析《庄子·逍遥游》中的写人叙事文言文段落第五章:提高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5.1 学习运用写人叙事文言文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5.2 练习编写简单的写人叙事文言文段落5.3 互相交流和点评写作成果,提高写作能力第六章:深入学习叙事技巧与情感表达6.1 分析写人叙事文言文中叙事技巧的运用6.2 理解并掌握寓情于叙的写作手法6.3 学习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第七章:案例分析与模仿练习7.1 分析《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叙事手法7.2 模仿练习《世说新语·文学》中的写人叙事风格7.3 结合自身生活经验,进行小片段创作练习第八章:文言文阅读与批判性思维8.1 阅读《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等经典叙事文言文8.2 学习分析作者的叙事立场和价值观念8.3 培养批判性思维,对文言文内容进行合理推测与评价第九章:文言文写作策略与篇章布局9.1 学习如何规划文言文写作的篇章结构9.2 掌握写作过程中的逻辑顺序和过渡技巧第十章:综合写作与评价10.1 综合运用前述所学,创作一篇完整的写人叙事文言文10.2 学生之间相互交换阅读,进行写作评价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回顾文言文基础知识重点关注点:学生对文言文词汇和语法规则的掌握程度。
写人叙事类文言文复习教案
写人叙事类文言文复习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写人叙事类文言文的基本知识。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回顾和总结写人叙事类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表达方式。
分析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和词汇用法。
阅读和理解一些经典的写人叙事类文言文作品。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写人叙事类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表达方式。
理解和运用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和词汇。
阅读和理解经典的写人叙事类文言文作品。
2.2 教学难点对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和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对文言文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欣赏。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和阅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例句和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点。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提问,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3.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和例子。
提供相关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和练习题,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练习。
第四章:教学安排与步骤4.1 教学安排每节课安排一定的讲解时间、讨论时间和阅读时间。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度,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节奏。
4.2 教学步骤第一步:复习和总结写人叙事类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表达方式。
第二步:分析和讲解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和词汇用法。
第三步:阅读和理解一些经典的写人叙事类文言文作品。
第四步:进行相关的练习和讨论,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理解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练习和考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阅读速度和欣赏能力的提高。
5.2 教学反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提高学习效果。
第六章:教学活动与案例分析6.1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讨论对经典写人叙事类文言文的理解和感悟。
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文言文中的场景和对话,增强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6.2 教学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文言文案例,分析其写人叙事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复习指导课(一)复习的指导思路,“用好教材,突出教材的示范作用”。
以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目作为复习的资源,进行课内到课外的迁移。
首先,将课内的文言文篇目进行重新梳理归类。
分为:(一)写人叙事类,包括《童趣》、《咏雪》、《陈太丘与友期》、《伤仲永》、《木兰诗》、《孙权劝学》、《智子疑邻》、《塞翁失马》、《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愚公移山》、《口技》、《狼》、《核舟记》、《五柳先生传》、《送东阳马生序》、《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邹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庄子〉故事两则》、《公输》,共21篇;(二)写景抒情类,包括《桃花源记》、《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观潮》、《湖心亭看雪》、《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山市》,共12篇;(三)借事说理类,包括《论语》、《大道之行也》、《马说》、《〈孟子〉两章》、《鱼我所欲也》、《陋室铭》、《爱莲说》,共8篇。
其次,将以上篇目分序列进行复习,归纳课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等,夯实基础,突出核心知识的示范作用。
教学目标:1. 熟读课内篇目,引导学生复习课文中重点的实词、虚词等文言知识点;2. 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的训练,进行当堂巩固与反馈;教学重点与难点:1. 帮助学生积累、归纳文中的重点实词解释和虚词的用法;2. 指导学生学习将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练习中。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中考再现。
同学们,今年的中考,文言文考试的篇目为课外浅易文言文。
那我们究竟应该从何处入手来复习文言文的知识点呢?首先,请大家来看一看2009年中考当中江苏省南通市的文言文考题,进而了解考试的考点。
【此处无需做题,只是要求学生了解考试题型即可】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8分)赵普独相凡十年……有立功当迁官者,帝素.嫌其人,不与。
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不与迁官,将奈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
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帝弗听,起,普随之。
帝入宫,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竟从其请。
一日,大宴,雨骤至,良久不止,帝怒形于色.,左右皆震恐。
普因言:“外间百姓正望.雨,于大宴何损!不过沾湿供帐乐衣耳,百姓得雨,各欢喜作乐,适当其时,乞令乐官就雨中奏技。
”帝大悦,终宴。
(选自《续资治通鉴·卷七》)16.用斜线(/ )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4分)①朕不与迁官②良久不止17.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帝素.嫌其人(▲)②良久不去.(▲)③帝怒形于色.(▲)④外间百姓正望.雨(▲)18.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刑以.惩恶A.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B.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C.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1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4分)①帝竟从其请。
▲▲▲②左右皆震恐。
▲▲▲20.课文《赵普》中说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请根据上文回答:赵普这种胸怀天下的精神体现在哪两个方面?(4分)▲▲▲(2009年江苏南通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文言文的考试当中主要的题型有:语句的停顿、实词的解释、虚词的用法、句子的翻译以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其中实词的解释和虚词的用法,其实都来源于我们在课内的学习。
所以,从今天这堂课起,我们就要开始对课内文言文进行分类复习。
只有把课内的知识点掌握扎实了,才能很好地将知识迁移到课外。
二、分类复习。
初中三年,我们共学习了41篇文言文,我们把41篇文言文分成三类,即:写人叙事类、写景抒情类、借事说理类。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的内容是“写人叙事类”的七篇课文,分别为《童趣》、《咏雪》、《陈太丘与友期》、《伤仲永》、《木兰诗》、《孙权劝学》、《愚公移山》。
【布置预习十分重要,因为学生对于以往学习的篇目已经陌生,所以提前布置让学生回家读书,而且应该每一篇都应该多读几遍。
】(一)复习实词。
1. 朗读课文,积累重点实词解释。
安排此环节的方式,让学生按照复习篇目的顺序全班齐声朗读课文。
每朗读完一篇文章,教师将文中需要积累的重点实词打在课件上,让学生在文中用笔标出,然后回答这个词语的解释。
教师再将正确的解释出示,帮助学生识记。
这个教学过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明确课文中的重点实词究竟是哪一些,例如:“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的现象”等。
让学生引起重视,特别关注。
还有一些词语在其它学过的课文中出现过,也可以将典型的例子出示,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
比较重要的句子,可以让学生连句子一起翻译。
在完成关于实词的练习之后,老师引领学生复习关于课文内容和写法部分知识。
由教师将整理好的关键写作亮点,以课件的方式集中展现。
不宜再以回答问题的方式仔细复习。
【重点实词示例】①《童趣》故.时有物外之趣项.为之强.徐.喷以烟方.出神(与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例子有:“故.虽有名马”、“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本文通过对自己童年趣事的追忆,表现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烂漫的童趣。
通过想像和联想描写景物。
全文所选三件趣事,均平淡无奇,但经过作者的奇思妙想,就大为生动了,如将“夏日戏蚊”联想成“如鹤唳云端”,将丛草、土砾、虫蚊视为山川林兽,更另人感到趣味无穷。
其次,生动的语言,准确的用词也是本文的一个重要特点。
如“张目对日,明察秋毫”句既体现了儿童的视力好,又将其好奇、善观察的特点准确地表现了出来。
②《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撒盐空中差可拟.本文叙述谢家子弟冬日咏雪一事,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文章言简意赅。
只有71个字,包含的内容却十分丰富。
如第一句15个字就说明了:人物是“谢太傅”、“儿女”;地点是“内集”;时间是“寒雪日”;事件是“讲论文义”。
四个要素都说到了。
且工于炼字。
如“雪骤”,一个“骤”字,写大雪忽然降落的景象。
“欣然”、“大笑乐”将太傅的神态逼真地刻画出来了。
③《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尊君在不.相委.而去.则是无信.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与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例子有:成语“不期.而遇”、“委.而去.之”、“小信.未孚”、“顾.野有麦场”)本文讲述七岁儿童元方的故事,表现了他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同时告诫人们,做人要讲信用,为人要方正。
文章通过对话刻画人物性格。
元方不卑不亢、据理反驳“友人”,凸显了他不同凡响的品格。
神态描写,一个“怒”字、一个“惭”字,刻画出了人物变化的心态。
④《伤仲永》世隶.耕未尝.识书具父异.焉借旁近与.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邑人奇.之或.以钱币乞.之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能称.前时之闻卒.之为众人固.众人(与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例子有:“尝趋百里外”、“或以为死,或以为亡”、“卒获有所闻”)本文通过叙写方仲永从年幼时的神童到长大后“泯然众人”的变化过程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文章先叙后议,叙议结合,说理自然,引人深思。
⑤《木兰诗》惟.闻女叹息愿为市.鞍马旦.辞爷娘去赏赐百千强.对镜帖.花黄双兔傍地走.出门看火.伴著.我旧时裳这首诗成功塑造了花木兰这个巾帼女英雄形象。
她深明大义,不慕名利,爱国爱家。
这首叙事诗在叙事上详略得当,对木兰准备行装,奔赴战场,回家后的团聚,都写得细致入微,而对十年战争生活只是一笔带过。
这样写很好地突出了主题,也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排比、对偶修辞手法使用较多,既渲染了气氛,又使语言流畅富有韵味。
⑥《孙权劝学》权谓.吕蒙曰蒙辞.以军中多务但.当涉猎自以为大有所益.及.鲁肃过寻阳即更.刮目相待治经为博士邪.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使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文章注重以对话来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
如:孙权的一番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了吕蒙的不争,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现身说法而有说服力。
⑦《愚公移山》方.七百里杂然相许.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寒暑易节..汝心之固.固不可彻.虽.我之死河曲智叟亡.以应惧其不已.也汝之不惠.(与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例子有:“虽.千里不敢易.也”、“肉食者谋.之”、“今齐地方.千里”、“死而后已.”、“时人莫之许.也”)本文是一篇有神话色彩的寓言,塑造了愚公的生动形象。
通过愚公立志移山终于搬掉两座大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我们只要下定决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文章运用对比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智叟与愚公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愚公形象同时具有讽刺效果。
还使用衬托的手法,以山的高大、移山人力缺乏、路途遥远以及神的“惧”与帝的“感”衬托了愚公精神的伟大。
2. 学生自我复习,及时巩固知识点。
对于不同类型的班级,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
程度比较好的班级,适合在将七篇课文复习完之后,给学生一个总体自我复习的时间。
根据复习篇目的长短,时间可以做相应的调整。
而基础比较薄弱的班级,适宜在每复习完一篇课文之后,都留有一些复习的时间,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采取的方式,可以为自己复习,也可以两人小组互相复习的方式。
3.出示练习卷,当堂检测复习效果。
学生完成试卷时,教师注意巡视。
然后请两位同学来回答,其他同学仔细聆听,共同纠错。
1.请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徐.喷以烟果如鹤唳.云端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撒盐空中差可拟.陈太丘与友期.行下车引.之相委.而去.元方入门不顾.世隶.耕不能称.前时之闻卒.之为众人惟.闻女叹息愿为市.鞍马旦.辞爷娘去安.能辨我是雄雌权谓.吕蒙曰蒙辞.以军中多务但.当涉猎及.鲁肃过寻阳即更.刮目相待惩.山北之塞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杂然相许.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寒暑易节..固不可彻.虽.我之死惧其不已.也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2.请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对镜帖花黄尊君在不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始一反焉河曲智叟亡以应汝之不惠治经为博士邪项为之强3.请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项。
()A. 则或.千或百B. 赏赐百千强.或.以钱币乞.之项为之强.C. 方.出神D.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方.其远出海门蒙乃使就.学4. 请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项。
()A. 且.为众人B. 则是无信.年且.九十小信.未孚C. 固.众人D. 自以为大有所益.汝心之固.曾益.其所不能(二)复习虚词。
1.了解重点虚词的意义、用法。
“之、而、于、以、其”“之”①结构助词,可译为“的”;例:水陆草木之花②代词,可译为“他”、“它”;例:愿陛下亲之信之③动词,可译为“至”、“到”;例:辍耕之垄上④助词,用于主谓之间,不译;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⑤助词,提宾标志,不译;例:何陋之有⑥语气助词,作衬字用,起舒缓语气作用;例:怅恨久之、公将鼓之⑦助词,表示前者对后者的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