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整合功能_孙存良
转型期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整合功能
转型期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整合功能及其实现【摘要】本文概述了中国政党制度实现社会整合的体现,阐述了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整合功能表现为利益整合、组织整合和意识形态整合三个方面;分析了在当前社会转型期,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整合功能面临的严峻挑战。
提出要有效实现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整合功能必须做到:一要深化对中国政党制度的认识;二要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整合过程中的核心作用;三要不断提升民主党派的社会整合功能;四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社会整合作用。
【关键词】中国政党制度;社会整合;转期型社会转型是指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变。
社会转型必然引起社会系统内在结构的变迁,引起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心理结构、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深刻变革。
社会整合是指按照特定的价值规范和程序规则,对社会中既相对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各方面要素进行调整或协调,使之关系和谐稳定有序,以形成社会统一体的过程[1]。
社会整合的基本功能是保持社会的秩序化、规范化,其目的是防止社会结构的各个部分因缺乏亲和力而导致发展失控,引起整个社会的混乱和无序[2]。
任何社会都存在整合问题,而政党是现代社会实现社会整合的重要工具。
在社会转型期,政党的社会整合功能尤其重要。
一、中国政党制度社会整合功能的具体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中国的政党制度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智慧的结晶,其形成与发展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整合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利益整合功能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利益矛盾是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利益整合也就成为社会整合的基础。
在我国现阶段,社会利益的整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
党政是人民中特殊的阶层和政治组织。
是特定阶级、阶层利益的集中代表。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自成立之日起,就具备了作为一定阶级、阶层利益代表的属性,发挥着代表这些阶级、阶层参政的功能。
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的百年探索与基本经验
百年辉煌与经验启示刘子平I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的百年探索与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的百年探索与基本经验文/刘子平社会整合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党功能,在中国共 产党的功能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中国共产党社会 整合是指屮N共产党为推进社会一体化,通过一定的方 式、方法或机制对社会子系统及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进行 协调,进而提高社会良性运转与发展能力的过程和状态。
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推进过程,中国共 产党对社会的整合不可能仅仅依靠某一手段来进行,需要 统筹各种社会整合资源,形成具有一定规律的社会整合模 式或机制,进而有效发挥社会整合功能。
总体来看,中国 共产党社会整合机制主要包括利益整合机制、价值整合机 制、制度整合机制和组织整合机制总结中国共产党社会 整合的百年探索历程与历史经验,对于进一步深刻把握社 会整合的基本规律、推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机 制的优化与创新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 意义。
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的百年探索中_共产党社会整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史,也是一部社会整合的探索与优化 史。
深入认识和推进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不能 仅仅局限于现实维度,还要有历史思维、系统思维与发展 思维,全面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的百年探索历 程,从屮厘清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的历史脉络。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的 起步与探索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 纲领,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 自己的初心与使命。
尽管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是一个 为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性政党,但十分重视对社会整合理 论与实践的探索,不断提高社会整合能力,进而团结与凝 聚全国各族人民,着力建立一套有利于夺取革命胜利、结 束国家分裂与实现民族独立的社会整合机制。
首先,在利 益整合方面,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关注民生,切实解决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整合功能_孙存良
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整合功能孙存良(国防大学,北京100091)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多元社会已经形成。
社会整合是多元社会中的重要问题。
协商民主是解决社会整合问题的有效方式。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协商民主在制度层面比较成熟的载体和形式,对我国社会整合发挥着重要作用。
完善中国政党制度,激发社会整合功能对增强中国社会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政党制度;协商民主;多元社会;社会整合中图分类号:D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911(2010)01-0033-04收稿日期:2009-10-25作者简介:孙存良,男,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政治学博士。
中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既不同于两党或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一党制。
这一制度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政党制度以“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为基本特征,以合作和协商为基本原则,它既体现了民主,又实现了集中,从而形成强大的社会整合力,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
一、多元社会中的冲突与整合多元社会面临的最大问题或许是社会分裂与冲突。
在当代社会,由于人们利益、价值、种族、民族、兴趣等差别,社会越来越多元化,由此也带来了社会分裂和整合力的下降。
戴维·米勒指出,“现代国家的文化信仰的差异,使得社会变得分裂。
在许多国家中,人们由于种族关系、宗教信仰、个人道德观、生活价值观、艺术品位、音乐口味的差异,其公民认同正在变得千差万别。
在这些领域里,人们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存在着一致性了。
”[1]在西方自由民主条件下,因强调个人利益和竞争选举,又加剧了这种社会的分裂和冲突。
自由民主以自由主义为基础,而自由主义的核心是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强调个人是目的,社会和国家应该为实现个人价值服务。
权力结构理性化: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作者: 孙存良
作者机构: 国防大学,北京100091
出版物刊名: 党政干部学刊
页码: 22-26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3期
主题词: 权力结构 理性化 政治体制改革 路径
摘要:当代中国政治体制的“总病根”仍然是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
医治政治体制的弊端,必须解决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
推动权力结构理性化,确保公共权力科学、高效、公正履行职权,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政治体制权力过分集中的基本路径。
本文认为应该从党政关系、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关系、中央与地方关系、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关系以及建设法治国家等方面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实现权力结构理性化。
转型期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整合功能及其实现
立 以来 , 国共产 党不 断在总 结历 史经验 和实验 创新 的基础 上发 展 中 马 克思 列亍 主义 , 在指导 思 想上 逐 步将 马 克思 列 亍主 义 、 毛泽 东 思 想 发展 到邓小 平理 论和 “ 个代 表 ” 三 重要 思 想 , “ 国特色 社会 主 以 中 义理论 ” 富了社 会 主义 意 识 形 态 的 内 涵。 同 时 , 国 以来 , 别 丰 建 特 是改革 开放 以采 社会主 义现代 化建 设 的巨大成 功 , 撑和 强化 了各 支 民主党 派和广 大 国民对 “ 中国特 色 社会 主义 理论 ” 念 。建设 有 中 信 国特色 的社会 主义 , 把我 国建 设 成 为富 强 、 主 、 明 、 谐 的社 会 民 文 和 主义现 代化 国家 , 已经成 为包 括各 民主党 派在 内的我 国各族 人 民现 阶段的 共同理 想 。中国各 政 党在 意 识形 态 上 的团 结一 致 形成 强 大
的社会 凝聚 力和号 召力 , 前中 国社会 整合提供 了强有力 的思 想 为当
保障。 二 、 型期 中国政 党制度 社会 整合功 能所 面临 的挑战 转
、
中 国政党 制度社 会整合 功能 的具体 表现
中 国共产 党领导 的多 党合 t  ̄政 治 协 商制 度 作 为中 国 的政 党 qO z 制 度是马 克思 列亍 主义与 中 国实际相 结合 的产物 , 中国共 产党 和 是
整 合 三 个 方面 ; 析 了在 当前 社会 转 型期 , 国政 党 制 度 的 社 会整 合 功 能 面 临的 严 峻 挑 战 。 提 出要 有 效 实现 中 国 政 党 制 度 的 社 会 整 合 功 能 必 分 中 须做 到 : 要 深 化 对 中国 政 党 制度 的认 识 ; 要 充分 发 挥 中 国共 产 党在 中 国 社 会 整 合 过 程 中 的 核 心 作 用 ; 一 二 三要 不 断 提 升 民 主 党 派 的 社 会 整 合
当代中国政党制度整合功能新论
力”[2)整合是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政党已普遍 ,
成为社会整合结构的构成部分,但对中国的特定情 形来说 ,政党还是社会整合结构的主导性部分。在 应对国家的存亡危机和超大社会的现代化变迁的压 力中所形成的中国政党制度,在机构、体制、意识 形态等方面都具备高度的社会整合功能。
52
原则组建的政党 ,它的组织网络 ,涵盖了整个中国 社会,中国共产党的基础组织 (支部) 深人到了中 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的每个角落。由此可 见 ,当代中国执政党的结构在社会中形成了一个由
核心向边缘逐渐扩散且相当周密的组织网络,这个 网络的结构是非常有利于发挥政治整合功能的。 任何社会整合最有效也是最有根本的方式和途 径就是使某意识形态社会化。就当代中国而言,社 会主义意识形态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这个名词实际上在中国已成为合法性的符 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中国社会的整合作用还表 现在它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不断丰富 自己的内涵。这不仅可以使意识形态本身获得适应 性发展,还能够强化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能力 , 此外, 邓小平理论和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 国社会的整合过程中,在社会整合的结构中有其特 殊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执政党的 政策是实现社会整合的重要源泉。就政策的角度来 看,社会整合的根本问题就是各种利益,尤其是相 互冲突利益之间的协调。通过政治体系的政策过 程,各种利益之间形成妥协或协调一致的关系。因 此,社会整合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体系吸 收、同化、消解和融合社会各种利益和要求的能 力。就此来看,我国政治体系的政策过程基本上是 能够满足社会整合的一般要求的。就目前政策的实 际情况来看,执政党的政策在总体上是能够融合不 同利益群体的利益的。中国共产党长期形成的有关 工人、农 民、知识分子、民族,统战等方 向的政 策,也是有利于社会整合的。
新型政党制度是社会良性运行的稳定器
摘要:新型政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充满生命力的受人民群众拥护并且体现社会主义特征的先进政党制度,具有西方政党制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它避免了政党间互相倾轧,有利于维护政治稳定;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能够整合社会不同群体利益,有利于凝聚社会共识。
了解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有助于我们在新时代更好地坚持和发展这一制度。
关键词:新型政党制度社会运行稳定器新型政党制度是社会良性运行的稳定器文/李鹏飞崔素娟宋志春新型政党制度是随着中国社会变迁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于维护政治稳定,实现社会和谐起着重要的作用。
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
”[1]一、新型政党制度避免了政党间互相倾轧,有利于维护政治稳定新型政党制度是领导与合作及执政与参政的关系。
一方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多党进行合作。
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2]在新型政党制度体系中,中国共产党起着核心领导作用。
通过制度安排,中国共产党能够把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在其周围。
在新型政党制度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扮演着主心骨角色,始终是国家发展的领导者、组织者、掌舵者,能够代表、维系、整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
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执政与参政的亲密友党。
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参政。
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荣辱与共,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合法政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这种新型政党制度关系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它既能保证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又能保证各民主党派长期参政议政;既可以排除多党竞争、互相拆台、轮流执政造成的混乱,又可以克服一党专政、缺少监督、权力滥用导致的弊端;不但可以集中统一领导,而且可以实现广泛的政治参与;既有利于避免政党之间的互相倾轧,又有利于形成和谐稳定的政治局面;既能够造成拥护核心、向核心看齐,又能够形成各党派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氛围,跳出了旧式政党关系“互黑恶斗”的历史怪圈。
提升政党制度的社会整合效能——基于政治社会化视角的结构功能分析
中 央 社会 主 义 学 院学 报
J OURNAL OF THE CENTRAL I NSTI TUTE OF S O CI ALI SM
Fe b, 2 01 3
第 1 期( 总第 1 8 1期)
NO. 1 ( Ge 1 . 1 8 1 )
合效 能
在 现代 政 治体 系 中 , 是 多种政 治 社会 化 的方 式 共 同发挥 作用 。然 而 , 在 普遍 的政 党 政 治 体 制 下 , 政 党
命 团体都 聚 合起 来 。为 了更 好 地 奋 斗 , 承受牺牲 , 人
们需 要 意识 形态 的激励 , 他们 需 要某些 东 西成 为 信仰
诉 求基 础上创 造一 定 的利益 分配规 则 , 既具 有 广泛 的 群众代 表性 , 又完 成 了社会 成员 自下 而上制 度 化 的利
益表达 , 从 而实现 利益 整合 。
( 三) 组织 整合 : 以组 织 网络 充 实政 治 资 源
的核 心价值 能 够凝 聚力 量 , 达 成 共识 , 为政 党 赢 得 合
方式 和途 径 就 是 使 某 种 意 识 形 态 社 会 化 。 ” _ 5 政 治 社会 化过 程是工 具而 不是 目的 , 这个工 具悄 然 为 目的 所用 就成 了一 个 政 党基 调 的扩 音 器 。现代 政 党 制 度 是政 治合 法性争夺 的主战场 , 也 是政 党意识 形 态扩 大 化 的主 战场 。任何 政 党 都 渴望 通 过 自上 而下 的政 治
会 认 同 的过程 。政 治社 会 化 与 社 会 整 合 是 一 对 实 质 相近 的概 念 , 分 别 以政治 学 和社会 学 的不 同学 科 范 式
理所 当然 地成 为政 治社 会化 的最 强 主体 , 在政 治社 会
中国政党制度的再解释——现代化视野下中国政党制度的必然性
作者: 肖存良[1]
作者机构: [1]复旦大学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统战基础理论上海研究基地
出版物刊名: 岭南学刊
页码: 43-48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6期
主题词: 现代化;中国;政党制度;必然性
摘要:中国政党制度形成的过程是中国革命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在外力驱动下进行现代化的过程。
党建国家是当代国家建设的客观逻辑。
这种客观逻辑反映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体现了中国政治逻辑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革命成功之后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地位。
现代化的客观逻辑决定了现代化发展中所引发的社会分化必定会产生多元的政治力量,执政党要实现有效领导必须与民主党派进行政治协商和多党合作。
中国的政党制度必须在现代化进程中发展和完善。
中国共产党社会模式的理性化进路
作者: 孙存良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北京100872
出版物刊名: 理论与改革
页码: 5-8页
主题词: 社会模式;理性化;政治挂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科学发展观
摘要:社会模式是一定政府在组织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时所提倡的理念和所采取的体制、政策等。
中国共产党在取得政权之后,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模式。
在探索过程中.先后经历了苏联模式、政治挂帅社会模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模式和科学发展观社会模式.这种进路不仅体现了中国社会模式的理性化进路,而且还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提高。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与政治参与_孙存良
但群众最终却必须学习和领会领袖们的思想, 他们自己对构 筑一个系统化的理论体系是无能为力的, 中国共产党必须为 整个 社 会 提 供 思 想 指 导 。 ”[10](p286)正 如 邓 小 平 所 说 , 中 国 共 产 党“ 不 仅 要 当 群 众 的 学 生 , 还 要 当 群 众 的 先 生 , 党 不 是 要 发 展群众运动中的自流性, 而是要使党的方针在群众运动中获 得 实 现 。 ”[3](p72)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群众路线; 群众运动; 党的领导; 政治参与 中图分类号: D2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8477( 2006) 10- 0014- 03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过程中逐渐形成 的, 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 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宝贵 经验。政治参与作为民主政治的一种重要形式, 是利益表达 的重要途径。虽然群众路线与政治参与不同, 但是二者之间 有很强的相关性, 政治参与是群众路线中应有之义, 党的群 众路线也为中国扩大政治参与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
国家治理的中国智慧
作者: 孙存良[1]
作者机构: [1]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
出版物刊名: 前线
页码: 32-36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8期
主题词: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国传统文化;公平正义
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在保持有序稳定与激发社会活力、坚持民主集中制与发挥两个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与促进公平正义相结合方面,体现了国家治理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尽管我们在这些方面做得还不是尽善尽美,但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高度重视并兼顾平衡这几对矛盾关系,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中国方案"。
多元社会、公共协商与转型期中国的社会和谐
作者: 孙存良
作者机构: 国防大学,北京100091
出版物刊名: 党政干部学刊
页码: 52-54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2期
主题词: 多元社会 公共协商 转型中国 社会和谐
摘要:如何实现社会和谐,是多元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
20世纪后期兴起的协商民主理论,主张共同体中的公民通过公共协商整合社会差异、化解社会矛盾,以实现社会和谐。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多元社会逐步形成,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问题和矛盾不断增多,实现社会和谐也是中国面临的重大课题。
公共协商为解决转型期中国的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提供了重要启示和借鉴,以公共协商制度化促进社会和谐成为当今中国应有的选择。
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制度逻辑
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制度逻辑孙存良(教育部社科中心,北京㊀100080)[摘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㊂这一新型政党制度是民主型政党制度,是国家治理合法性的制度保证;是合作型政党制度,是国家治理高效性的制度支撑;是协商型政党制度,是国家治理科学性的制度安排㊂[关键词]国家治理㊀新型政党制度㊀制度逻辑㊀制度自信[中图分类号]D665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1-2803(2019)01-0017-04㊀㊀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国家治理取得了巨大成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㊂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力的集中体现,中国国家治理成功的密码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获取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制度逻辑㊂一㊁新型政党制度是民主型政党制度,是国家治理合法性的制度保证合法性是政权获得广大人民自觉认同和拥护的程度,是一个政权持久运行的关键所在㊂哈贝马斯指出: 任何一种政治系统,如果它不抓合法性,那么,它就不可能永久地保持住群众(对它所持有的)忠诚心,这也就是说,就无法永久地保持住它的成员们紧紧地跟它前进㊂ [1](P264)国家治理要顺利推进,必须得到人民的认同㊂民主是合法性的重要来源,是人民对国家治理认同和拥护的重要途径㊂新型政党制度是一种民主型政党制度,能够有效代表广大人民利益,反映人民声音,回应人民诉求㊂民主的基本内涵是人民的统治和管理,它的本质是国家㊁集体的重大决策能够反映人民的意愿和利益㊂作为新型政党制度主体,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虽然性质㊁地位㊁所代表的群体有所不同,但都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都积极反映人民的利益和诉求㊂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不断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㊂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㊁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㊃71㊃[收稿日期]2018-09-12[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选举民主与美国政治极化研究 (16B K S083)的阶段性成果㊂[作者简介]孙存良,教育部社科中心副研究员㊂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各民主党派都有着各自联系的群众基础,其成员大都是各行业的杰出代表,一般都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社会影响力,在反映社情民意和各阶层的利益诉求方面有着特殊的优势,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建言献策㊁表达意见,畅通和拓宽社会利益表达渠道,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民主的实现㊂可以说,新型政党制度不同于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㊁少数利益集团的利益,能够真实㊁广泛㊁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㊁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是一种民主型政党制度㊂国家治理合法性,需要把社会各群体的利益充分反映到公共决策中,充分代表㊁照顾和协调不同群体的利益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阶层日益分化,利益更加多元,不同群体㊁不同阶层㊁不同地域㊁不同行业都有着特殊的利益诉求,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也存在着具体利益的差别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㊂这一性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首先要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其次要代表作为工人阶级最可靠同盟者农民的利益㊂同时,中国共产党又是与时俱进的政党㊂在中国社会阶层发生重大变化的当今时代,作为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作为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还要代表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㊁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㊁自由职业人员㊁新媒体从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和新的社会群体的利益,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㊂当然,最广大人民与全体人民的外延是不同的,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不等于代表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且对不同阶层代表的程度也是不同的㊂作为相关社会阶层利益的代表,民主党派发挥着重要作用㊂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有所偏重,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就不代表新的社会阶层的利益,民主党派就不考虑工人㊁农民的诉求㊂事实上,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代表各个阶层㊁各个群体的利益,而民主党派的很多提案也重视反映工人㊁农民的利益和诉求㊂在中国,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相互协调㊁相互配合,找到了最大公约数,画出了最大同心圆,统筹兼顾了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有效实现和发展了中国人民的利益,为国家治理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㊂二㊁新型政党制度是合作型政党制度,是国家治理高效性的制度支撑国家治理高效性,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㊂国家治理高效率㊁有能力,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社会危机㊂新型政党制度是一种合作型的政党制度,有利于减少国家治理的相互掣肘,确保国家治理的高效性㊂新型政党制度,新就新在它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有效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㊁恶性竞争的弊端㊂现代政治是政党政治,政党在政治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㊂就政党制度而言,世界上主要有一党制㊁多党制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三种政党体制㊂一党制由于缺乏监督,往往导致腐败,影响经济发展㊁民生福祉,难以长期执政㊂多党制是一种竞争型政党制度,虽然有利于相互监督,但是各政党把党派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党派竞争沦为政治恶斗,反对党往往为了反对而反对,导致政治决策效率低下㊂一个好的政治制度,应该尽量促进社会合作,粘合不同的社会阶层,而不是制造社会分裂和对抗㊂以美国为例,共和党和民主党恶性竞争导致的政治极化,已经成为美国政党政治的一大弊端㊂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㊃福山认为,美国为防止出现过于强大的行政权力而设计的权力制衡体制,已经变成一种否决政治,当今美国两大政党从来没有如此两极分化过,当极化遇到美国麦迪逊式的制㊃81㊃衡体系,结果就是灾难性的㊂[2]新型政党制度,既区别于一党制的 包打天下 ,也不同于多党制的 零和博弈 ,而是一种 和谐共生 的政党制度,强调执政党与参政党合作共事㊂新型政党制度植根于中华民族一贯倡导的天下为公㊁兼容并蓄㊁求同存异等优秀传统文化,以 共产党领导㊁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㊁多党派参政 为基本特征,以 长期共存㊁互相监督㊁肝胆相照㊁荣辱与共 为主要方针,以 团结而不对抗㊁合作而不对立㊁和谐而不冲突 为重要原则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处在总揽全局㊁协调各方的地位㊂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㊂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㊁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党总揽全局㊁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形象地说是 众星拱月 ,这个 月 就是中国共产党㊂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 帅 ,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㊂ [3](P31)中国共产党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把民主党派㊁无党派人士乃至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自己周围,心往一处想㊁智往一处谋㊁劲往一处使,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动员力,使中国国家治理具有高效性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㊂40年来,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9.5%;以美元计算,中国对外贸易额年均增长14.5%㊂高速增长使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名不断靠前,现今,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㊁第一大工业国㊁第一大货物贸易国㊁第一大外汇储备国㊂我国高速增长期持续的时间和增长速度都超过了经济起飞时期的日本和亚洲 四小龙 ,创造了 中国奇迹 ,产生了 中国震撼 ㊂ 中国经验 中国模式 中国之治 背后体现的是中国的制度优势,而新型政党制度是制度优势的重要支撑㊂新型政党制度在作出重大决策㊁处理重大事务㊁应对重大危机方面,更能体现出其治理的高效性㊂近些年来,中国能够有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战胜汶川特大地震㊁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以及高质量推进灾后恢复重建,成功举办北京亚运会㊁北京奥运会㊁上海世博会㊁广州亚运会等大型活动,有效应对亚洲金融危机㊁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顺利推进脱贫攻坚任务等,办成了一系列大事㊁办好了一系列喜事㊁办妥了一系列难事,充分彰显了新型政党制度在国家治理高效性方面的巨大优势㊂三㊁新型政党制度是协商型政党制度,是国家治理科学性的制度安排国家治理不仅要有能力㊁有效率,而且要有质量㊁有效益,这就要增强国家治理的科学性㊂新型政党制度,通过制度化㊁程序化㊁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㊁阶级利益㊁区域和集团利益而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㊂新型政党制度主要特征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就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㊁经济㊁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㊁国家重要领导人人选等,与各民主党派进行协商,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㊂政党协商这个民主形式和制度渠道,创造了有事多商量㊁遇事多商量㊁做事多商量的协商民主新形态,有利于凝聚共识㊁凝聚智慧㊁凝聚力量,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㊂中国政党协商主要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直接协商,比如在中央层面的民主协商会㊁小范围谈心会㊁座谈会等,这种协商形成的意见被吸收到执政党和国家的决策和立法之中,是制定政策和立法的重要社情民意的来源㊂二是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政协同各民主党派进行的政治协商,比如政协全体会议㊁常务委员会会议㊁主席会议㊁常务委员专题座谈会㊁各专门委员会会议等,这种协商往往通过政协的决议和提案等向执政党和国家机关提出,作为制定政策和法律的重要依据㊂政党协商的重要目的在于,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凝聚社会共识,作出科学决策,为国家治理提供坚实基础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㊃91㊃的: 人民内部各方面广泛商量的过程,就是发扬民主㊁集思广益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㊁凝聚共识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㊁民主决策的过程,就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㊂这样做起来,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才能具有深厚基础,也才能凝聚起强大力量㊂ [4](P73-74)相对而言,政党之间就国家重大问题进行协商,要比简单选举投票的决策更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科学化㊂一方面,各民主党派在重大决策中提出各种建议和意见,便于广开言路,汇集民智,集中民意,能够更加系统㊁综合反映社会各方面意见㊁愿望和要求,有利于消除公共决策中信息局限或偏见的束缚,为公共决策提供更多㊁更全面的信息㊂另一方面,政党之间以公共利益为导向,就重大公共问题进行理性讨论,相互沟通和辩论,不仅能集中各种现有意见和建议,而且还能反映出更高层次的集体智慧,揭示出更多的信息,也就是真理越辩越明,有利于提高协商讨论的质量,提高公共决策的质效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在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下,通过多种形式的协商,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广泛接受批评和监督,可以广泛达成决策和工作的最大共识,有效克服党派和利益集团为自己的利益相互竞争甚至相互倾轧的弊端;可以广泛畅通各种利益要求和诉求进入决策程序的渠道,有效克服不同政治力量为了维护和争取自己的利益固执己见㊁排斥异己的弊端;可以广泛形成发现和改正失误和错误的机制,有效克服决策中情况不明㊁自以为是的弊端;可以广泛形成人民群众参与各层次管理和治理的机制,有效克服人民群众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治理中无法表达㊁难以参与的弊端;可以广泛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的智慧和力量,有效克服各项政策和工作共识不高㊁无以落实的弊端㊂这就是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所在㊂ [4](P76)说新型政党制度是协商型政党制度,并不是说它不要选举投票,而是把协商贯穿融入到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是选举与协商的结合㊂两种民主形式相结合,可以扬长避短㊁取长补短,既有效吸收各方面意见,又不陷入无休止的争论,体现了新型政党制度的优越性㊂正如李维汉所指出的: 政治协商是我国实现人民民主的重要方法㊂我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内部关系是经过协商来调整的,国家事务中的重要问题是协商成熟而后决定的,国家的选举也是经过协商提名的㊂正是由于在协商过程中反复地交换了意见,展开了争论,从而辨明了是非,达成了协议,在进行选举和通过议案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常常出现最大多数一致以致全体一致的赞同和决议㊂ 政治协商的好处在于既能实现最大多数人民的民主权利,又能尊重占少数地位的人民的民主权利,在经过充分协商之后,使各方面的政见在基本上达成适当集中和统一㊂ [5](P320-321)四㊁结语政党制度来源于西方,但政党制度类型绝不仅限于西方竞争型多党制㊂新型政党制度作为中国共产党㊁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㊁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体现了国家治理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智慧,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政治文明做出的重大贡献㊂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治理的巨大成就,说明新型政党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这打破了西方竞争型多党制才能有效治理的神话,为我们坚定制度自信提供了底气和勇气㊂参考文献:[1][德]尤尔根㊃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M].郭官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美]弗朗西斯㊃福山,安桂芹.美国政治制度的衰败[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05).[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六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A].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C].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5]李维汉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责任编辑:肖建平㊃02㊃。
试论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结构与功能
是指没有参加任何党派、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 其主体是知识分子。
这里所说的无党派人士,是指作为新世纪新阶段12 个方面统战对象之一的无党派人士, 2000 年颁发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决定》已对此加以规定。
这部分人除了与党外知识分子、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有交叉外,一般不与其他方面统战对象交叉。
《意见》提出,发挥无党派人士的作用, 是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的重要方面。
2. 内容结构。
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内容结构包括两个大的方面,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多党合作”。
一谈到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内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人们就总习惯于把这种领导理解为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领导。
笔者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应包括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政权) 的领导和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的领导两个方面。
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是通过提出立法建议并经人大通过和向政权机关选派干部执掌政权实现的, 而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的领导是通过中国共产党提出符合时代潮流的主张和中国共产党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现的。
两者之间不是割裂的, 而是密不可分的关系, 即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的领导是其对国家的领导的基础, 而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能够促进其对社会领导的实现。
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地位, 在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中得以间接确认。
“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1 ] ( P193) 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地位,后来在我国宪法中得以确认。
政党与政权关系应是政党制度中最为重要的内容。
我国目前关于政党制度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对参政党与政权关系的内容涉及较多, 对中国共产党与政权关系的内容只提到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而关于中国共产党如何执政的内容没有涉及。
这主要因为规范中国共产党与政权的关系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也是正处于探索中的问题, 目前还没有成熟的定论,还不宜用规范性的文件来制度化。
社会整合功能:中国共产党政党功能调适的主要现实内容
般是指 通过多种方 式 , 以社会公正 为准绳 。 以保证社会各
阶级 、 阶层 、 团和群 体利益为基 础 , 集 组合 社会各个 部分 , 使
之构成一个利益共 同体。[1- 社会整合 能力 , 1 3-  ̄ t , 是指政党 通 过各种方 式把各种社 会群体 的不 同利益表达 转化为政治 意
制。党和政府通过编制把单位构建成隶属关系 网络 , 基层单
的社会 因素组合成为一个统一 的、 协调共生 的整体 的过程及 结果 ; 其外延则包含 了利益整合、 思想整合 、 组织 整合 等等 内 容。 执政党 的社会整合 , 就是 指执政党通过法定程序 。 把代表
阶级 的意志转化为 国家 的法律与公共政策 , 并通 过强 化执政
改革开放前 , 中国共产党发挥社会整合 功能的主要运 行 方式表现为 : 组织整合 、 政治整合 、 思想整合 。
1 . 组织整合。 在农 村 , 国共产党 主要 通过 由其领 导的农会 、 中 生产 合
见或公 民的制度化支持 , 从而使得社会各个部分组合成 为一
个利益共 同体 的能力 。
基金 项 目: 广西高校优 秀人才 资助计 划项 目( 目编号 :0 8 2 ; 项 20 3 ) 高层 次人 才科研 启动基金项 目( 目编号 : 2 0 0 0 ; 项 G 0 94 )
广 西哲 学社会科 学规 划项 目( 目编号 :8 Z 0 3 。 项 0 B Z 0 )
・
21 ・
在各种单位和组织 中 , 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广 泛建 立和 完善 了自己的基层党组织 , 并使基层党组织在 这些单位 和组 织 中处于核心和领 导地位 .通过党 的这些基层组织 网络 , 执 政的中国共产党实现 了对整个社会进行全方位的整合。
《天中学刊》第25卷(2010)总目次(总第160~165期)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 ……… …………………………………… 王世军 ( -1 ) 30 3
农村 义务 教育 经 费效率 缺 失 问题研 究 … … …… … … … … … … … … …… … … … … … … …・王世 军 ( -1 ・ 40 0)
河南省 2 1-2 2 年高等教育发展规模预测 ………………………………………………・ 0 0 05 陈道明 ( —1 404)
论生态马克思主义对科学发展观 的价值启示………………………………………………… 史小宁 ( -5 ) 1 0 0 军事管制与建 国初期我 国城市政权建构 …………………………………………・李世 源,孙 ・
试 析刑讯 逼供 的成 因和应对 策 略 …… … … … … … … …… … … … …… … … … … …… … … ”李
f f
第 2 5卷 第 6期 21 0 0年 1 2月
天 中 学 刊
J u a f a z o g o r l nhn n o Ti
VO _ 5 No 6 l2 .
D e 201 c. 0
《 中学刊 》第 2 天 5卷 ( 0 2 1 )总 目次 0
( 总第 10~15期 ) 6 6
近年 马克 思世 界历 史理 论研 究述 评 … … … … … … …… … … … ・ … …… … … … 颜 ・ … 旭 ,张 汝朵 ( -4 ) 10 1
试析 马克 思 主义 的人性 观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刘 自美 ( -4 10 7)
我 国省域 问小学教 育发展均衡性 分析一 基于 19 -2 0 99 08年小 学生均 经 费的 实证研 究 … … ・ 王传毅 ( .0 ) 60 1
中国政党制度是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平台
中国政党制度是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平台
孙存良
【期刊名称】《四川统一战线》
【年(卷),期】2012(000)011
【摘要】政治参与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渠道、制度和程序,而且渠道越畅通、制度越完善、程序越规范,公民政治参与就越有序。
中国政党制度为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提供了制度化平台,是公民进行利益表达和诉求的重要渠道。
【总页数】1页(P4-4)
【作者】孙存良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助理研究员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082
【相关文献】
1.统一战线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路径探析——基于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视角[J], 刘国普
2.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和制度创新研究 [J], 朱建华;
3.公民意识对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意义——一种非制度条件的分析视角 [J], 罗建平;梁纪毅
4.中国政党制度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J], 孙存良;祁一平
5.“浙江模式”的一种政治阐述--读《让公民来当家: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和制度创新的浙江经验研究》 [J], 赵光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整合功能孙存良(国防大学,北京100091)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多元社会已经形成。
社会整合是多元社会中的重要问题。
协商民主是解决社会整合问题的有效方式。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协商民主在制度层面比较成熟的载体和形式,对我国社会整合发挥着重要作用。
完善中国政党制度,激发社会整合功能对增强中国社会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政党制度;协商民主;多元社会;社会整合中图分类号:D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911(2010)01-0033-04收稿日期:2009-10-25作者简介:孙存良,男,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政治学博士。
中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既不同于两党或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一党制。
这一制度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政党制度以“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为基本特征,以合作和协商为基本原则,它既体现了民主,又实现了集中,从而形成强大的社会整合力,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
一、多元社会中的冲突与整合多元社会面临的最大问题或许是社会分裂与冲突。
在当代社会,由于人们利益、价值、种族、民族、兴趣等差别,社会越来越多元化,由此也带来了社会分裂和整合力的下降。
戴维·米勒指出,“现代国家的文化信仰的差异,使得社会变得分裂。
在许多国家中,人们由于种族关系、宗教信仰、个人道德观、生活价值观、艺术品位、音乐口味的差异,其公民认同正在变得千差万别。
在这些领域里,人们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存在着一致性了。
”[1]在西方自由民主条件下,因强调个人利益和竞争选举,又加剧了这种社会的分裂和冲突。
自由民主以自由主义为基础,而自由主义的核心是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强调个人是目的,社会和国家应该为实现个人价值服务。
自由主义强调个人利益至上,但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个人对国家和社会责任、正义的缺失。
正如本杰明·巴伯所强调的,自由主义“更多地关注促进个人自由,而不是保障公平正义,……将人们安全地隔离开来,而不是使他们富有成效地聚合在一起。
其结果是,自由主义民主可以强有力地抵制针对个人的任何侵犯———对个人的隐私、财产、利益和权利的侵犯———但是,它却无法有效地抵御针对共同体、正义、公民性以及社会合作的侵犯。
”[2]若说个人主义使社会分歧和冲突隐藏于社会内部,而竞争选举则是使社会冲突和矛盾外显化。
当下社会,民主价值和平等观念已深入人心,竞争性选举成为衡量一个政治共同体是否民主的标志之一,甚至许多人把民主和竞争性选举划等号。
选举民主以一人一票,等票等值为基本原则。
在竞争性选举中,为了在选举中获胜,必须赢得多数选民支持。
那么参与竞争者必须对社会群体进行分析,搞清楚敌我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朋友,这是选举的首要问题。
为赢得相对多数或绝对多数的支持,必须巩固基本选民,拉拢中间选民。
这种对社会的区隔就是把具有不同利益的社会群体的矛盾公开化,甚至对立化。
提高社会整合程度,加强共同体的团结成为当今人们关注的问题。
自由主义者斯蒂芬·麦西多呼吁,我们建立的共同体的特点应当是和平、互敬、开明和负责的自由,是建立公民友善与合作,而不是排他,也就是说没有人因为基于肤色、性别、种族、性趋向而遭到排斥[3]。
但自由民主的内在局限性,它无法有效地找到社会整合的有效之道。
民主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改进民主来解决。
人们试图从协商民主找到因应之道,以弥补自由民主之不足。
协商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是西方的一种理论流派,它旨在弥补自由民主的缺陷,强调公民应积极参与到社会共同体中,通过对公共事务的理性对话、平等交流以培育公民责任,完善公民美德,提升民主质量。
在解决公共事务时,它强调通过讨论、沟通、协调,达到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形成共识。
协商民主是“一种具有巨大潜能的治理形式,它能够有效回应文化间对话和多元文化社会认知的某些核心问题。
它尤其强调对于公共利益的责任、促进政治话语的相互理解、辨别所有政治意愿,以及支持那些重视所有人需求与利益的具有集体约束力的政策。
”[4]相对竞争性选举民主,协商民主能够有效地弥补社会裂痕,达到社会整合。
因为,协商民主形成的最终决策不是某个人的观点,而是集体反思的结果,每个人都对较佳论证(better argument)做出了贡献,每个参与者都对最终决策负责,对公共利益负责。
同时,公民在参与协商讨论的过程中看到了人们之间利益的一致性,只有理解和包容不同利益,才能实现个人利益和共同利益。
因而,在协商讨论过程中也就增强了对社会共同体的认同,有利于社会整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重大变化。
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快速推进,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既给国家发展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带来各种矛盾和问题。
贫富分化、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社会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以及国家分裂势力等严重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有效整合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
有效整合各群体和力量,是当今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
改革开放前由于社会的单一性,国家通过人民公社制和单位制的社会结构,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以及意识形态对个人利益进行批判和压制,达到了社会高度整合。
但这种整合以社会封闭和僵化为前提,结果窒息了社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在多元社会条件下,只有让人们参与共同体中,才能增加对共同体的认同,增强共同体的团结(solidarity)。
从各个领域、各个层次扩大公民的有序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这已经得到执政党的认同和支持。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基层社会开始推进直接选举以来,虽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民主法治意识,但也出现了贿选、宗族操纵、甚至暴力事件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通过走强化党和政府控制的回头路,只有通过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以提高社会整合。
在当代中国,各级政府和组织为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建立和完善了听证会、民主恳谈会、政治协商会议等各种协商民主形式。
这一协商民主制度,尤其是比较成熟和完善的各级人民政协组织在中国社会整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整合功能2007年中国政府发布的《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中指出,“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一大特点。
在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
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做出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
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拓展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深度和广度。
”尽管以中国政党制度为载体和主要形式的协商民主有着自身特点,且从理论基础、产生条件和运行机制等都不同于西方协商民主的理论和实践,但它所追求和体现的原则与西方协商民主的基本精神相一致。
同时,中国政党制度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政治优势,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结构和运行机制对社会整合发挥了重要价值和功能。
在中国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和执政地位,这是实现中国社会整合的根本保证。
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近代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只有将全国人民组织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其它各种组织中,才能克服散漫无组织状态。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通过一套有效的组织网络和领导体制,实现了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我国公民社会逐渐成熟,社会自治能力逐渐增强。
但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对国家的领导能力和社会的动员能力并没有减弱,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也不断得到彰显。
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要集中人民的力量和智慧建设社会主义,如果没有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能成功的。
“中国由共产党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由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
”[5]这并非是危言耸听,而是中国近代以来发展事实所证明的。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意志的根本保证,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是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保证。
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积极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把不同群体吸纳到体制中,充分照顾到不同群体的利益是社会整合的基本要求。
各民主党派作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属于人民的范畴,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参政,是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
各民主党派是各民族、各团体、各阶层的代表,他们在人民政协或通过各种渠道建言献策、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了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整合了不同的社会力量。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和分配结构的变化,经济利益主体也呈现出多元化,因而,全体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也存在着具体利益的差别和矛盾。
在政治协商中,各民主党派的利益、愿望、诉求和意见都得到了有效表达。
经过充分协商,既尊重了多数人的意愿,又照顾了少数人的合理要求,保障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民主,从而整合了不同的社会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中国政党制度强调的是和谐而不是冲突,是协商而不是竞争,是合作而不是对立。
中国政党制度既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又有各民主党派的广泛参与,能够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增强社会整合,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
三、中国政党制度的完善与其社会整合功能的激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这就意味着它不是某个方面、某个领域的制度,而是指在一个国家政治制度中关系全局、具有长远战略地位,在国家政治、社会各个领域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的制度。
中国的政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整合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这种制度还不太成熟和完善,它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因此,必须完善中国的政党制度,激发其社会整合功能。
第一,中国共产党必须加强执政党建设,提高社会凝聚力,充分发挥社会整合的作用。
政党建设是政党制度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要发挥社会凝聚力的核心作用,一方面要保证党内团结,做到自身内部的有效整合;另一方面要确保党领导的正确,能够制定出符合人民利益的路线、方针、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