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正投影基础

合集下载

第二章 正投影作图基础

第二章  正投影作图基础

二、直线的投影
1.直线的投影特性:
直线对投影面的位置有三种情况:
(1)直线平行于投影面(图2-21a)
(2)直线垂直于投影面(图2-21b) (3)直线倾斜于投影面(图2-21c)
2.直线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
1)投影面平行线——只平行于一个投影面,与另外两 个投影面倾斜的直线。

水平线 正平线 侧平线
称为圆柱面的素线。
图2-23 圆柱的三视图
四、圆锥
圆锥是由圆锥面和底面围成。圆锥面可看做是
由一条直母线绕与其相交的轴线回转而成。
图2-24 圆锥的三视图
五、圆球
圆球的表面可看做是由一条圆母线绕其直径回
转而成。
图2-25 球的三视图
六、基本体的尺寸标注
视图用来表达物体的形状,物体的大小则要由视图上 标注的尺寸数字来确定。
图2-23 判断直线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
三、平面的投影
1.平面的投影特性
平面对投影面的位置有以下三种情况: (1)平面平行于投影面 (2)平面垂直于投影面 (3)平面倾斜于投影面
2.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
1)投影面平行面——平行于一个投影面,垂直于另外 两个投影面的平面。

正平面


水平面
2)投影面垂直线
投影面垂直线——垂直于一个投影面,与另外两个 投影面平行的直线。

铅垂线 正垂线 侧垂线
3)一般位置直线
一般位置直线——既不平行也不垂直于任何一个投 影面,即与三个投影面都处于倾斜位置的直线。
三个投影均不反映实长;与投影轴的夹角不反映空间直 线对投影面的倾角。
【例2-5】分析正三棱锥各棱线和底边与投影面 的相对位置。

第2章 正投影基础

第2章 正投影基础

第2章正投影基础本章提要本章主要介绍投影法的基本概念和构成物体的基本几何元素点、线、面的投影特性、作图原理和方法;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相对位置关系。

为解决求直线的实长和平面的实形的问题,还介绍了点、线、面的变换投影面的方法。

2.1投影法及三视图的形成2.1.1投影法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注意到,当太阳光或灯光照射物体时,墙壁上或地面上会出现物体的影子。

投影法就源自这种自然现象。

如图2-1所示,平面P为投影面,不属于投影面的定点S为投影中心。

过空间点A由投影中心可引直线SA,SA为投射线。

投射线SA与投影面P的交点a,称作空间点A在投影面P上的投影。

同理,点b是空间点B在投影面P上的投影(注:空间点以大写字母表示,其投影用相应的小写字母表示)。

由此可知,投影法是投射线通过物体向预定投影面进行投影而得到图形的方法。

图2-1投影法图图2-2中心投影法2.1.2投影法的分类投影法一般分为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两类。

1、中心投影法投射线从投影中心出发的投影法,称为中心投影法,所得到的投影称为中心投影,如图2-2所示,通过投影中心S作出△ABC在投影面P上的投影:投射线SA、SB、SC分别与投影面P交于点a、b、c,而△abc就是△ABC在投影面P上的投影。

在中心投影法中,△ABC的投影△abc的大小随投影中心S距离△ABC的远近或者△ABC 距离投影面P的远近而变化。

因此它不适合绘制机械图样。

但是,根据中心投影法绘制的直观图立体感较强,适用于绘制建筑物的外观图。

2、平行投影法投射线相互平行的投影法,称为平行投影法,所得到的投影称为平行投影。

根据投射线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平行投影法又分为:斜投影法和正投影法。

(1)斜投影法投射线倾斜于投影面时称为斜投影法,所得到的投影称为斜投影,如图2-3所示。

(2)正投影法投射线垂直于投影面时称为正投影法,所得到的投影称为正投影,如图2-4所示。

绘制工程图样主要用正投影,今后如不作特别说明,“投影”即指“正投影”。

机械制图第2章正投影基础

机械制图第2章正投影基础

为比原形状小的类似形。
E
L K
F
M
α
f
e
H
在该面上的投影长度 变短,ef=EFcosα。
l k
m H
在该面上的投影 △klm面积变小。
2.2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关系
2.2.1 视图的基本概念 2.2.2 三视图的形成 2.2.3 三视图之间的关系 2.2.4 三视图的作图方法与步骤
2.2.1 视图的基本概念
(3)投影面垂直线
投影面垂直线 投影特性:
正垂线 ——与V面垂直的直线
铅垂线 ——与H面垂直的直线
侧垂线 ——与W面垂直的直线
① 在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一点。
② 在另外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平行于投影轴 (与直线相平行的投影轴),且反映实长。
(3)投影面垂直线
正垂线
投影特性: ① a’b’积聚成一点。
(1)两点相对位置的确定
例2-3 如图所示,试判断点B相对于点A的空间位置 。
yA
yB
zB
zA
xA
xB
X坐标值确定两点的左右位置 大者为左,小者为右;XA<XB Y坐标值确定两点的前后位置
大者为前,小者为后;YA<YB
Z坐标值确定两点的上下位置 大者为上,小者为下;ZA>ZB 结论:
B 点在A点的左、前、下方。
直线按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不同分为三类: 一般位置直线
不平行于任一投影面的直线。
投影面平行线
与 的一 直个 线投 。影面平行,与特另殊二位个投置影直面线倾斜
投影面垂直线
与一个投影面垂直,与另二个投影面平行 的直线。
直线与H面、V面、W面的倾角,分 别用α、β、γ表示

第2章正投影法基础

第2章正投影法基础

W
Y
2.三视图的形成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⒉ 三个投影面的展开及投影规律

主视
上 右

主视

左视 前
下 后 左
俯视
下 右
俯视

基本投影面的展开方法:V面不动,其它各投影面按图 中箭头所指方向转至与V面共面位置。
主视俯视长相等且对正 俯视左视宽相等且对应 主视左视高相等且平齐
长对正 宽相等 高平齐
a k● b a

k
b
a k● b
因k不在a b上, 故点K不在AB上。
还可应用定比定理来解答此题
二、 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投影面平行线
统称特殊位置直线 平行于某一投影面而 与其余两投影面倾斜
投影面垂直线
垂直于某一投影面而 与其余两投影面平行
一般位置直线
与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直线
b YH
投影面垂直线
铅垂线
a
b

正垂线
c(d)

侧垂线
e f e(f)

a b
d c
d c e f
a(b)
投影特性:
① 在其垂直的投影面上,投影有积聚性,积聚 为一个点。 ② 另外两个投影,反映线段实长;且垂直于相应的 投影轴。
例5:试过已知点A,作一长度为15mm的侧 垂线。
8
5 a
2.4
直线的投影
一、直线的投影特性 1.直线的投影
a ●

a

一般情况下,直线的投影仍为 直线。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将两 点的同面投影用直线连接, 就得到直线的投影。
a●

第二章 正投影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的基本知识

投影面平行面: 平行于某一个投影面的平面。
一般位置平面: 对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平面。
图2-33 平面相对于投影面的位置
c′
Z a″
c″ b″
(2)、投影面垂直面
a′ X a b b′
铅垂面
正垂面 侧垂面
YW
c
YH
投影面垂直面的投影特性
•在其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与该投影面内的 两根投影轴倾斜的直线;该直线与相邻投影轴的夹 角反映该平面对另两个投影面的倾角。 •另外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均为空间平面的类似形。
xA<xB
yA>yB
,
故A点在右,B点在左 ,
YW
故B点在后,A点在前
zA>zB
,
YH
故A点在上,B点在下
2.重影点 空间两点在某一投 影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 点时,则称此两点为该 投影面的重影点。 被挡住的投 影加( )
A、C为H面的重影点
a
● ●
a
c
c●

a (c )

A、C为哪个投 影面的重影点 呢?
d”
c”
d
结论:两直线不平行
2.相交 如果空间两直线相交,则它们的同面投 影必定相交,且交点符合点的投影规律;反之, 如果空间两直线的同面投影相交,且交点符合点 的投影规律,则这两直线在空间一定相交。
[例2-5]
判断两直线是否相交?
z
d'
可用两种方法判断: 方法一 分割线段成定比 方法二 画第三投影
Y
YH
2.投影面上的点
到某个投影面的距离(一个坐标值) 为零。
YW YH
Y
3.投影轴上的点 到某两个投影面的距离(二பைடு நூலகம்坐标值)

第二章 正投影基础

第二章 正投影基础
答案1 答案1 答案2 答案2 a’ e’ 10mm c’ d’ d1 b2 YBD /2 f’ b’
X
O
a
d2
b1
注:BD的实长=AC的实长。 BD的实长=AC的实长。 的实长=AC的实长
YBD /2
e
c
第二章 正投影基础
直线的投影( 12页 2-2 直线的投影(第12页)
c’ b’ ZAB ZAC
c(d) ( ) c(b、d) ( 、 ) d’ 60° 60° a’
X
a
O
第二章 正投影基础
直线的投影( 11页 2-2 直线的投影(第11页)
5、在直线段MN上取一点A,使其距H面为15mm, 在直线段MN上取一点A 使其距H面为15mm, MN上取一点 15mm 作出点A的两面投影。 作出点A的两面投影。
m’ ZMA a’ 15mm n’ m a n ZAN ZMA ZAN
X
O
第二章 正投影基础
直线的投影( 12页 2-2 直线的投影(第12页)
6、已知正方形 ABCD的对角线AC的 的对角线AC ABCD的对角线AC的 两面投影,且顶点D 两面投影,且顶点D 距H面为10mm,试完 面为10mm, 10mm 成正方形的两面投影 两个答案)。 (两个答案)。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13页 2-3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第13页)
2、已知点M的正面投影,作直线MN∥AB, 已知点M的正面投影,作直线MN∥AB, MN 且使端点N 面和V面的距离均为20mm 20mm。 且使端点N距H面和V面的距离均为20mm。
a’ 20mm c’ n’
b’
m’
X
b 20mm c m n
4、已知ABCDE共面,试完成五边形的水平投影。 已知ABCDE共面,试完成五边形的水平投影。 ABCDE共面

第2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2章 正投影法基础
正投影法基础
第2章正投影法 基础
正投影法基础
§2-1 投影法的基本概念
一、中心投影法 二、平行投影法 三、正投影法中平面和直线的投影特点
正投影法基础
一、投影方法
物体在投影面上的影像称投影, 获得投影的方法称投影法。
投射线
S
投射中心
A
空间点
投影
b
a 投影
空间点
B
投影面
正投影法基础
二、投影法的种类
V
水平投影面(简称水平面或H面) 侧立投影面(简称侧面或W面)
X
O
投影轴
OX轴 V面与H面的交线
OY轴 H面与W面的交线
Y
OZ轴 V面与W面的交线
正投影法基础
将物体置于三个相互垂直的投影面内
V
正投影法基础
二、三视图的形成
视图的概念
视图就是将物体向投影面投射所得的图形。
在V面中的投影称为正面投影—主视图;
正投影法基础
§2-3 立体表面几何元素的投影分析
一、立体上点的投影 二、立体上直线的投影
三、立体上平面的投影
正投影法基础
一、立体上点的投影
1.点在一个投影面上的投影 P
a A
点在一个投影面上 的投影不能确定点的空 间位置。
P
b B1 B3 B2
正投影法基础
一、立体上点的投影
2. 点的三面投影 V Z a●
b

YH
B点在A点之前、 之右、之下。
重影点
A、C为H面的重影点
a
● ●
空间两点在某一投 影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 点时,则称此两点为该 投影面的重影点。
a c
c ●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例题:判断下列直线的位置
a' b' a'
b' a b
b a
2、直线上点的投影
(1)点在直线上,则点的各个投影必定在该直 线的同面投影上;并且符合点的投影特性。 (2) 点在直线上,分割线段成定比。 ac:cb = a‘c‘:c‘b‘ = a‖c‖:c‖b‖ = AC:CB b‘ a‘
X Z
b‖
c‘
a
b
重影点:
A、C为H面的重影点
a
● ●
空间两点在某一投 影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 点时,则称此两点为该 投影面的重影点。
被挡住的投 影加( )
a c
c●

a (c )

A、C为哪个投 影面的重影点 呢?
二、直线的投影
1、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作直线的投影实际上就是作直线两端点的投影。
正平线(∥V面)

O
X
ax

A
O
a
Y

H
Y
点的投影规律:
① aa⊥OX轴 ② aax=y=A到V面的距离 aax=z=A到H面的距离
4、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在V、H两面系基础上增加侧立投影面W,构成了三面投影系。 不动
Z
向右翻
Z
V
V
a

az

a

az
O

a
W
X
ax
A O

a W
X
ax a

ay
Y
a 向下翻
斜三棱锥
1.棱柱 ⑴ 棱柱的组成
由两个底面和若干侧棱面 组成。侧棱面与侧棱面的交线 叫侧棱线,侧棱线相互平行。

第2章—正投影法基础

第2章—正投影法基础
25
本书由vince上传于世界工厂下载频道
(1)水平线
Z
z
b a b
a
a
A X
b

a

X
O
YW
B
O
b
a

a b
Y
b
YH
投影特性:1) ab = AB 2) ab OX ; ab OYW 3) 反映、 角的真实大小
26
本书由vince上传于世界工厂下载频道
Z
3
本书由vince上传于世界工厂下载频道
1、显实性:若线段和平面图形平行于投影面, 其投影反映实长或实形。
4
本书由vince上传于世界工厂下载频道
2、积聚性:若线段和平面图形垂直于投影面, 其投影积聚为一点或一直线段。
5
本书由vince上传于世界工厂下载频道
3、类似性:若线段和平面图形倾斜于投影面, 其投影短于实长或小于实形,但与空间图形类似。
第2章 正投影法基础
2.1 投影基本知识 2.2 形体的三面投影图 2.3 点的投影
2.4 直线的投影
2.5 平面的投影
1
本书由vince上传于世界工厂下载频道
第2章 正投影基础
2.1 投影基本知识
2.1.1 投影的概念 2.1.2 投影法的分类 1、中心投影法 2、平行投影法 (1)斜投影法 (2)正投影法 2.1.3 正投影的基本性质 1、显实性 2、积聚性 3、类似性
33
本书由vince上传于世界工厂下载频道
[例题2.3] 已知线段AB的投影图,试将AB分成 2 :1 两段, 求分点C 的投影。 b c
a X b c
a
34
本书由vince上传于世界工厂下载频道

第二章 正投影基础 2.1 投影法.

第二章 正投影基础 2.1 投影法.

一、三视图的形成 1、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 正立投影面 用V表示 水平投影面 用H表示 侧立投影面 用W表示
OX轴 V面和H面的交线 左右长度 OY轴 H面和W面的交线 前后宽度 OZ轴 V面和W面的交线 上下高度
2、三面投影的形成
如下图所示,首先将形体放置在我们前面建立的 V 、 H 、 W 三投影面体系中,然后分别向三个投影面作正投影
第二章 正投影基础
2.1 投影法 2.2 三视图 2.3 点的投影 2.4 直线的投影 2.5 平面的投影 2.6 换面法
2.1 投影法
一、投影法概念 1、投影法:投射线通过物体,向选定的面投射,并在该面上得到
图形的方法。 2、投影:根据投影法所得到的图形 3、投影面:投影法中得到投影的面
2.1 投影法
二、投影法分类 1、中心投影法:投射线汇交于一点的投影法 优点:较强的直观性,立体感好。 缺点:不能反映物体表面的真实形状和大小。 2、、平行投影法:投射线相互平行的投影方法 (1)斜投影法:投射线与投影面相倾斜的平行投影法 (2)正投影法:投射线与投影面相垂直的平行投影法 优点:真实反映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度量性好,作图简便 缺点:直观性差
一、点的三面投影
2.3 点的投影
将 A 点置于三投影面体 系中,自 A 点分别向三 个投影面作垂线,交得 三个垂足即:a、a ′ 、 a ″ 分别为 A 点的 H 、 V 及 W 面投影
规定:空间点用大写字母Α, B , C ……标记;
H 面上的投影用同名小写字 母 a , b , c ……等标记;
绕 OX 和 OY 轴旋转,使 H 面和 W 面均与 V 面处于同一平面内, 即得如图所示的形体的三面投影图
由于视图的形状和投影面的大小,物体到投影面的距离无关, 所以工程图中通常不画投影面的边框和投影轴。

第二章 正投影基础

第二章  正投影基础

两平行直线的投影仍平行
3.从属性不变 3.从属性不变
属于直线的点, 属于直线的点,其投影仍属于直线的投影
4. 简单比不变
AC/BC = ac / bc 点分线段之比, 点分线段之比,投影后保持不变
5. 类似性
平面图形的投影形状总与原形类似, 平面图形的投影形状总与原形类似,即平 投影形状总与原形类似 面投影后,其投影形状与原形的边数相同 边数相同, 面投影后,其投影形状与原形的边数相同, 平行性相同,凸凹性相同. 平行性相同,凸凹性相同.
看得见的线画实线 看不见的线画虚线
表面平齐, 表面平齐, 应无线. 应无线.
本 章



主视图反映: 主视图反映:上,下, 俯视图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俯视图反映:前,后, 左视图反映:上,下, 左视图反映:
左,右 左,右 前,后
例:画出所给叠加体的三视图. 画出所给叠加体的三视图.
立板 肋板
分解形体 叠加方式 底板和立板右面平齐叠加 肋板与底板和立板对称叠加
底板
投影作图 分块画图 ①底板 ②立板 ③肋板
单一正投影不能完全确 定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两个正投影不能完全确定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三投影面体系
投影面
水平投影面(H 水平投影面( 正面投影面( 正面投影面(V 侧面投影面( 侧面投影面(W 面) 面) 面)
投影轴
V H V ∩ ∩ ∩ H W W
= = =
OX OY OZ
轴 轴 轴
三个投影面 互相垂直
2.轴测投影图 2.轴测投影图
利用平行投影法, 利用平行投影法,把物体连同它所在的 平行投影法 坐标系一起投射到一个投影面 一个投影面上 便得到轴 坐标系一起投射到一个投影面上,便得到轴 测投影图. 测投影图

第二章-正投影基础

第二章-正投影基础

● a
O
W
X
ax
a●
H
O
YW
ay
ay
YH
a●
ay
H
Y
向下翻
在投影时,投影的大小不受限制, 通常不必画出投影面的边框。
a ●
X
ax
a●
Z
az
●a
O
YW
ay
ay
YH
2.2.2 点的投影规律
1、V、H两投影都反映横标,且投影连线垂直X
轴;aa⊥OX轴。
2、V、W两投影都反映
高标,且投影连线垂直
ZHale Waihona Puke a ●影法称为平行投影法。
S
S
H
正投影法 投射方向S 垂直于投影面H
H
斜投影法 投射方向S 倾斜于投影面H
平行投影的投影特性:
投影大小与物体和投影面之间的 距离无关。度量性较好。
工程图样大多数采用平行投影法 的正投影法。
1.3 平行投影的基本性质
1.同素性 2.从属性不变 3.平行性不变 4.简单比不变 5.相仿性
cz ● c
cx o X
c●
cyH
YH
cyw Yw
通过作45°转 宽线使
ccz=ccx
2.3 点的投影和坐标
点的每个投影反映两个坐标: V 投影反映高标和横标(a′aX 和a′aZ ), H 投影反映纵标和横标(aaX 和aaYH ), W 投影反映高标和纵标(a″aYW 和a″aZ)。
2.5 两点的相对位置和重影点
A
如改变△ABC与投 射中心或投影面之间
B
C
的距离,则其投影 投影面H
a
投影
△abc的大小也随之改 变,度量性较差。

第二章(正投影基础)

第二章(正投影基础)

第二章正投影基础第一节投影法的基本概念[教学目的] 1、了解投影法的基本概念2、掌握正投影的基本性质[教学重点] 正投影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 对正投影法的理解[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1、投影法:投影线通过物体,向选定的面投射,并在该面上得到图形的方法。

2、投影:根据投影法所得到的图形。

3、投影面:投影法中,得到图形的面。

要获得投影,必须具备投影线、物体、投影面这三个基本条件。

二、分类1、中心投影法:投影线为从一个点发出的射线的投影法。

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常用于建筑工程的外形设计,在机械图样中较少使用。

2、平行投影法:投影线为相互平行的投影法。

按投影线是否平行于投影面分为斜投影法和正投影法两种。

斜投影法:投影线与投影面相倾斜的平行投影法。

根据斜投影法得到的图形称为斜投影或斜投影图。

正投影法:投影线与投影面相垂直的平行投影法。

根据正投影法得到的图形称为正投影或正投影图。

由于正投影具有作图简便,便于度量的优点,故大多数工程图都采用正投影法绘制。

三、基本性质对物体进行投影时,要将物体放在观察者(投影方向)与投影面之间,即始终要保持:人---物体----投影面这种位置关系1、显实性(真实性):平面图形(或直线)与投影面平行时,其投影反映实形(或实长)的性质。

2、积聚性:平面图形(或直线)与投影面垂直时,其投影积聚成一条直线(或一个点)的性质。

3、类似性:平面图形(或直线)与投影面倾斜时,其投影为原形的相似形的性质。

第二节三视图及其对应关系[教学目的] 1.了解三视图的形成2.明确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教学重点] 三视图的位置关系[教学难点] 三视图的对应关系[教学内容]一、三视图的形成过程<用示教板讲解>1、三面投影体系的建立它由三个相互垂直的投影面组成,分别是:正立投影面,简称正面,用V表示水平投影面,简称水平面,用H表示侧立投影面,简称侧面,用W表示相互垂直的三个投影面之间的交线称为投影轴,分别是:OX轴,是V面与H面的交线,它代表长度方向,简称X 轴<同样可理解为在H面上它是V面的投影,在V面上它是H面的投影>OY轴,是H面与W面的交线,它代表宽度方向,简称Y轴<同样可理解为在H面上它是W面的投影OYh,在W 面上它是H面的投影OYw>OZ轴,是V面与W面的交线,它代表高度方向,简称Z 轴<同样可理解为在V面上它是W面的投影,在W面上它是V面的投影>原点O,三个轴的交线2、物体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用模型举例>将物体放在三投影面体系中,按正投影法向各投影面投影,即可分别得到物体的正面投影、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

机械制图-正投影基础

机械制图-正投影基础

第二章
第一讲
投影法及三视图
第二讲
点、直线、平面的 投影
平面内的点和直线
第三讲
绘制三视图举例
四、三视图的形成
将物体放入由V、H、 W面组成的投影体系中,用 正投影的方法分别得到物体 的三个投影,在V面上的投 影称为主视图,在H面上的 投影称为俯视图,在W面上 的投影称为左视图。将三个 视图面展平到一个平面内, 并调整三个视图的相对位置, 即得到物体的三视图。
第二章
第一讲
投影法及三视图
第二讲
点、直线、平面的 投影
平面内的点和直线
第三讲
绘制三视图举例
五、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因为主视图反映了物体长度方向(方向)和高度方向(Z方向)的尺寸;俯 视图反映了宽度方向(Y方向)和长度方向的尺寸;左视图反映了高度方向和宽 度方向的尺寸。又因为俯视图绕X轴向下旋转90°左视图绕Z轴向后旋转90°,所 以三个视图存在如下规律:(1)主、俯视图长度相等----长对正;(2)主、左视图 高度相等----高平齐;(3)俯、左视图宽度相等----宽相等。“长对正、高平齐、 宽相等”反映了三个视图的内在联系,不仅物体的总体尺寸要符合上述规律,物 体上的每一个形体、平面、直线、点都遵从上述规律。
第二章
第一讲
投影法及三视图
第二讲
点、直线、平面的 投影
平面内的点和直线
第三讲
绘制三视图举例
分析管子各段对投影面的位置
第二章
第一讲
投影法及三视图
第二讲
点、直线、平面的 投影
平面内的点和直线
第三讲
绘制三视图举例
三、平面的投影
1.投影面平行面
空间平面对投影面有 三种位置关系:平行、垂 直和一般位置。若空间平 面平行于一个投影面,则 必垂直于其他两个投影面, 这样的平面称之为投影面 平行,对平行于V、H、W 面的平面分别称之为正平 面、水平面和侧平面。投 影面平行面在其平行的投 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形, 其他两个投影面上投影积 聚成一条直线。

工程图学第二章正投影法基础.

工程图学第二章正投影法基础.

第二章基本体和切割体2 - 1点的投影点在一个投影面上的投影过空间点A的投射线与投影面P的交点即为点A在P 面上的投影。

点在一个投影面上的投影不能确定点的空间位置。

聲决办法?釆用多面投影。

1、点的两面投影■■点的两面投影体系・点在第一分角内的投影・点在其他分角内的投影・点在特殊位置的投影投影面♦正立投影面(简称正面或V 面)♦水平投影面(简称水X平面或H面)投影轴OX轴V面与H面的交线向下翻点的两面投影规I①輪丄0X轴® aa,= A到V面的距离a A a9= A到H面的距离三、点的三面投影L・'投影面♦正立投影面(简称正面或V 面) ! ♦水平投影面(简称水平面或公H 面)♦侧立投影面(简称侧面或W面)投影军由OX 轴OY 轴OZ轴 V 面与H 面的交线H 面与W 面的交线V 面 与W 面的交线空间点A 在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丫―点A 的侧面投影 厂/空间点用大写字母 ( 表示,点的投影用 V 小写字母表示。

a 」点A 的正面投影 a —点A 的水平投影②aa A= a H a产y=A到V面的距离a々x= a H a产z=A到H面的距离aay= a A a A=x=A到W面的距离向右翻Va1: 弧W XX D Vz^^av■Va YII__________投影面展幵向下翻I点的投影规律:V31A①"a丄ox轴a'a"丄OZ轴洌:已知点的两个投影,求第三投影。

四个分角中点的投影点在四个分角屮的投影D点在特殊位置的投影O7、两点的相对位置两点的相对位置指两点在空间的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尖系。

判断方法:▲ X坐标大的在左坐标大的在前坐标大的在上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将两点的 同名投影用直线连接,就得到直线 的同名投影。

一、直线的投影特性1 .直纟戋对一不地彭商钦1地彭炖吐* •> A —重影点:A ・C 为H 呼勺重影点]空间两点在某一投影 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 时,则称此两点为该投影面的重影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通过作45° 线使aaz=aax
a● ax az

a● 解法二: 用圆规直接量 取aaz=aax
a
a●
四、点的直角坐标与三面投影的关系
Z V a az
y
X ax
A
z a
x O
a W
ay Y
1. aaz = aay =Aa = xA 2. aax = aaz =Aa =yA 3. aax =aa y = Aa=zA
B
A●
● ●
b

B
A● M● B●
A●
a●
α b

b
a●
a≡b≡m

直线倾斜于投影面 投影比空间线段 ab=AB cos a
直线平行于投影面 投影反映线段实长 ab=AB
直线垂直于投影面 投影重合为一点 ab=0 积聚性
⒉ 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正平线(平行于V面)
投影面平行线 侧平线(平行于W面) 平行于某一投影面而
4、 一般位置线段的实长及其与投影面的夹角
四、作图
1. 求直线的实长及对水平投影面的夹角a角 2. 求直线的实长及对正面投影面的夹角角
3. 求直线的实长及对侧面投影面的夹角角
例题1
1). 求直线的实长及对水平投影面的夹角a角
AB
|zA-zB|
|zA-zB|
ab
a
a
|zA-zB |
a
AB
AB |zA-zB| ab
C A
b
B
b a c H
定比定理
例6:判断点C是否在线段AB上。
① a b c b ② a c

b
c a c b
a
点C在直 线AB上
点C不在 直线AB上
例7:判断点K是否在线段AB上。
a k● b a

k
b
a k● b
因k不在a b上, 故点K不在AB上。
还可应用定比定理来解答此题
a
γ
侧平线
a b a b a
a 实长
β
α
b
a 实长
β
γ
b
b
a
b
投 影 特 性:
① 在直线平行的那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长,并 反映直线与另两投影面的倾角。 ② 在另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
2、投影面垂直线
ab A
a B ab z a b
b
正 垂 线
X
a
O
重影点
空间两点在某一 投影面上的投影重合 为一点时,则称此两 点为该投影面的重影 点。
被挡住的投 影加( )
Z
V
b(a’)

az
A O

X
ax

a W a y b’’
B a

H
b
Y
A、B为V面的重影点
例2:已知各点的两个投影,求其第三投影。
(1)
b’ c’ a’ a’’ b’’
(2)
a’
a’’ b’ c’
Z
H面与W面的交线
W
V面与W面的交线
H
o
X
Y
Z
O
W
Y
水平投影面 ---- H 正面投影面 ---- V 侧面投影面 ---- W
H∩V ---- OX V ∩W ---- OZ H∩W ---- OY
空间点A在三投影面体系上的投影
a 点A的正面投影
a
点A的水平投影 点A的侧面投影
X
Z V
a ●

a b
d c
d c e f
a(b)
① 在其垂直的投影面上,投影有积聚性,积聚 为一个点。 ② 另外两个投影,反映线段实长;且垂直于相应的 投影轴。
投影特性:
3、一般位置直线
b
b B a b X b a O b Y Z a
a
A a
b
a a
Y 投影特性:1. a b、 a′b′、a b 均不反映实长且小于实长 2. a b、a′b′、a b 均倾斜于投影轴 3.不反映 a 、 、 实角
(3)侧平线—只平行于侧面投影面的直线
a a A b
Z
a

a
b X O a b
a
b
a
a
YW
B b
b YH
投影特性: 1. ab OZ ; ab OYH 2. ab =AB 3.反映 a、 角的真实大小
投影面平行线
水平线
a b a b
实长
b
α
正平线
例9:判断图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a
b c
d
a
b
c
d
对于一般位置 直线,只要有两个同 名投影互相平行,空 间两直线就平行。 AB//CD
例10:判断图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② 对于投影面平行线,只有
两个同名投影互相平行,空间 直线不一定平行。 求出侧面投影后可知 AB与CD不平行
c c
三等关系
长对正 宽相等 高平齐

3.三视图之间的方位对应关系
上 左 右 后


下 后 左
前 右

主视图反映:上、下
、左、右
俯视图反映:前、后 、左、右
左视图反映:上、下 、前、后
பைடு நூலகம்· 点的投影 3
一、点在一个投影面上的投影
P P
a

A

B3

B2

B1


b
点在一个投影面上的投影不能确定点的 空间位置。 采用多面投影,可确定点的空间位置。
|zA-zB|
AB |zA-zB| ab a
a
ab
5、各种位置直线的判断:
例3:判断下列直线的位置
a' b' a'
b' a b
b a
例4:已知立体上直线 AB、CD 的空间位置, 在投影图中标注其投影位置,并填空。
a’ c’ d’
a’’
b’
b’’
(c ’’ )
(d ’’ )
a
b
c ) (d
一般位置 铅垂
a
d
a b d
b c
b d a
要用两个投影判断空间两直线是否平行时, 其中应包括反映实长的投影。
⒉ 两直线相交
V a c k C b d K D d k c c B a b
交点K是两直 线的共有点
b k d
A a
H
a c k
d b
投影特点
若空间两直线相交,则其同名投影必相交,且交 点的投影必须符合点的投影规律。
(3)侧垂线— 垂直于侧面投影面的直线
a
a
b
Z
ab
b ab A B
X
O
YW
a a
b YH
b
投影特性: 1. ab 积聚 成一点 2. ab OYH ; ab OZ 3. ab = ab =AB
投影面垂直线
铅垂线
a
b

正垂线
c(d)

侧垂线
e f e(f)
点A的水平投影 —— a
点A的正面投影 —— a
4、两面投影图的画法
V
a
z
X a H
ax y a
x
O
H
5、两面投影图的性质
1) aaxOX
2) a′ax =Aa ,
aax =Aa′
通常不画出投影面的边界
三 、点的三面投影
投影轴
OX轴 OY轴 OZ轴 V面与H面的交线
V
三面体投 影体系
投影中心 投影大小 随物体位 置改变
物体 投影
投射线
P
P
投射中心、物体、投影面三者之间的相对 距离对投影的大小有影响。
平行投影法
P
P
正投影 斜投影 投影大小与物体和投影面之间的距离无关。 度量性较好 工程图样多数采用正投影法绘制。
教学楼(透视图)
机械零件—箱体(轴测)
齿轮(轴测)
机械零件图——轴(工程图)
a
2). 求直线的实长及对正面投影面的夹角 角 AB b


|yA-yB| X
a b
|yA-yB|

ab
AB
a AB
|yA-yB|

|yA-yB|
ab
3). 求直线的实长及对侧面投影面的夹角 角
b
B
a
b

b a
A a
|xA-xB|
[例题]
已知 线段的实长AB,求它的水平投影。
b’’(c’’)
c’’
b
a(c)
a b c
[例题3] 已知点A在点B之前5毫米,之上9毫米,之右8 毫米,求点A的投影。
a 9 a
8
5 a
2.4
直线的投影
a ●
● ●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将两点 的同名投影用直线连接,就得到 直线的同名投影。
a

b
b
一、直线的投影特性

a●
⒈ 直线对一个投影面的投影特性
水平线(平行于H面) 统称特殊位置直线 正垂线(垂直于V面) 投影面垂直线 侧垂线(垂直于W面) 垂直于某一投影面 铅垂线(垂直于H面)
与其余两投影面倾斜
一般位置直线
与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直线
1、投影面平行线
水平线 正平线 侧平线
与H面的夹角:α 与V面的角:β 与W面的夹角: 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