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12

合集下载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先秦及其他一、中国哲学史上的人性论总结:1、孟子性善论p552、荀子性恶论p933、董仲舒性三品说p1274、王充人性论p150(次重点)5、韩愈性三品说p2316、李翱性善情恶说p2357、王安石人性论p259(次重点)8、二程、张载、朱熹等人性论:天地之性、气质之性。

P270/280/2949、王廷相人性论p344(次重点)10、王夫之人性论p380二、宇宙观比较:老子p28,周易p87三、墨子宗教观:p46四、公孙龙:离坚白说p75指物论p76白马非马p77五、惠施:合同异p72十命题p73六、中国哲学史上的名实关系总结:1、孔子正名思想p162、墨子取实予名p45,后期墨家以名举实p823、惠施与公孙龙p72/754、荀子正名p99/1005、董仲舒正名p126七、韩非子法家思想p102八、《周易》相关的问题:1、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代表宇宙间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中事物,构成一种宇宙图式或框架。

2、十翼:象传(上下)、彖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文言传。

十篇注释周易古经的文章,相传乃孔子所作,实际乃孔子及其弟子而为。

(注意区分周易古经和易传)3、周易的宇宙论p874、周易的辩证法p885、一阴一阳之谓道6、形而上者之谓道,形而下者之谓器(程朱与戴震p395解释不同)九、荀子对先秦思想的总结历史观、人性论、自然观、认识论p91十、庄子:p661、齐物论:a、齐同物论b、齐物之论2、齐是非3、道通为一4、心斋、坐忘、吾忘我5、逍遥游6、有待、有己、无待、无己7、道论(对老子之继承)十一、老子韩非道论比较p28/108、庄子老子道论继承p28/70、老子易传宇宙论p28/87、辩证法p29/88比较十二、中国哲学史上天人合一论总结:天人合一,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在天与人的关系上。

它认为人与天不是处在一种主体与对象之关系,而是处在一种部分与整体、扭曲与原貌或为学之初与最高境界的关系之中。

中国哲学史 (完整)

中国哲学史 (完整)

中国哲学史主讲人:潘畅和绪论一哲学简介一、哲学的定义“哲学”一词来自希腊文philosophia,由“爱”和“智慧”两词组成,意为“爱智慧”。

汉语“哲”字亦为“智慧”、“明智”的意思。

19世纪日本最早的西方哲学传播者西周首次借用汉语的“哲”、“学”两字指称源于古希腊罗马的西方哲学的学说,1896年前后,中国的学者黄遵宪将这一名称介绍到中国,为中国学术界所接受。

二、西方哲学史上对哲学的三种界定:1.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前古希腊早期思想家们的回答:哲学是爱智。

爱:事物之间的和谐一致、相互适应。

智慧:所有存在的东西(存在者)都在存在之中,都属于存在,都集合于存在之中,存在把存在的东西集合为一。

2.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到黑格尔几千年的传统哲学的回答。

把存在当作对立于人以外的概念来加以追求的学问。

3.黑格尔死后现当代哲学家的回答:哲学是将人与世界交融合一的生活世界的意义的学问。

中国哲学与古希腊早期的爱智慧之学和现当代的“后哲学”有更多的相似之处。

四、哲学的价值哲学之应当学习并不在于它能对于所提出的问题提供任何确定的答案,而是在于这些问题本身;哲学是对世界的关于终极意义的解释,它在解释中使我们了解世界,使世界在我们的意识中合理化,从而为我们提供心灵的慰藉。

中华文明的自然基础幅员辽阔、腹地纵深。

至少到公元前1000多年的周代,便已经形成了东临海,西及沙漠的庞大帝国。

境内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就有1580条,其中仅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等大水系的流域面积就达数百万平方公里。

无论是兴起于尼罗河流域的埃及、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依山傍海的希腊还是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都难以与之相比。

这块内陆基地,提供了完全自足的生存条件,而且蕴藏着雄厚的发展潜能,使他能不断地自我调节和更新。

所以尽管遭受过多次外族的入侵,而终究能保持文化的延续与完整,未曾像其他古老文明那样遭致毁灭或中断。

•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

不仅有上千条巨川大河,也有绵延的崇山峻岭,有塞外的荒漠、北部的草原,中西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广袤无垠的东部平原,四面环山的大盆地和1.8万公里的海岸线……。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笔记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笔记

《中国哲学史》笔记第一篇子学时代第一章绪论一、哲学之内容二、哲学之方法三、哲学中论证之重要四、哲学与中国之义理之学五、中国哲学之弱点及其所以1.中国哲学家之哲学,比西洋以及印度哲学家之哲学,大有逊色。

但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之不为,非尽由于中国哲学家之不能。

1)“吾欲托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故中国人不十分重视著书立说;2)“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中国哲学家,多讲“内圣外王”之道。

内圣:立德;外王:立功。

立言乃为最后不得已而为之。

3)中国古代由于竹简夯重,著述立言务求简短,往往仅写结论,后人虽不受此限,但亦因仍不改。

2.中国哲学家多注重于人之是什么,不重视人之有什么。

更重视内在圣人,不重视外在知识。

3.逻辑在中国亦不发达4.中国哲学家对于宇宙论之研究,亦甚简略。

六、哲学之统一七、哲学与哲学家八、历史与哲学史二者相互影响九、历史与写的历史两回事十、叙述式的哲学史与选录式的哲学史十一、历史是进步的十二、中国哲学史取材之标准第二章泛论子学时代1.子学时代之开始1.中国之文化,至周而初具规模。

孔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而从文哉,呜呼,吾从周”在孔子眼中,周朝的典章制度,实可以“上既往圣,下开来学”。

2.孔子之前,尚无私人著书立著之事。

从前贵族统治,他们是有知识的人,有想法直接就付诸于实施了,无需著书立著。

著书立著乃是后来人想实现自己的想法却不得而不得已为之的事情。

3.孔子一生未作官亦未做他事专以讲学为生,亦是开先河4.孔子的思想是有系统的,在此之前,无有。

所以,中国哲学史可以自孔子讲起5.孔子同时代的没有人可以与孔子的系统的思想和理念6.孔子后,墨学杨学兴起所以百年之后的孟子才力推儒学,距杨墨1.子学时代哲学发达之原因自春秋至汉初,在中国历史上,是为一大解放之时代,于其时,政治制度、社会组织、经济制度,皆有根本性的改变。

具体:1. 贵族政治之崩坏。

2. 贵族政治相连带的经济制度井田制度的崩坏商人阶级亦乘时抢占势力总之,世禄井田制度破坏,庶民解放,营私产,为富豪。

郭齐勇《中国哲学史》-第12章 颜元、戴震[视频讲解]【圣才出品】

郭齐勇《中国哲学史》-第12章 颜元、戴震[视频讲解]【圣才出品】

第12章颜元、戴震[视频讲解]12.1 复习笔记颜元(1635~1704),字易直,又字浑然,自号习斋,河北博野人。

家贫,他父亲与他两代人为朱姓养子。

颜元长期参加“耕田灌园”等农业劳动,后行医、教书,终生不仕。

戴震(1723~1777),字慎修,又字东原,安徽休宁(今安徽屯溪市)人。

戴震出身于小商人家庭,曾随父做过商贩,年轻时师从大学者江永,中年即博通小学(文字、音韵、训诂)、经学、史学、天文、历数、地理,是乾嘉朴学的代表性学者。

一、颜元重“习行”倡“实学”颜元思想的最大特点是以“实学”来批评宋明理学的“虚文”。

中年以后,他发现程朱陆王及其后学“为禅学俗学所浸淫”,虽自诩达到了圣贤境界,然对社会贫弱者却无扶危济难之功,对国家民族不能贡献可相可将之材。

这样的道学不仅无用,而且误国误民。

他认为朱、陆都背离了孔孟的精神,主张回到孔孟。

1.“格物致知”新解(1)颜元从实践的角度解释“格物”,认为“格物”即是“犯手实做其事”。

(2)颜元强调凡事必须亲自动手、付诸习行,反对宋代以来儒者“皆习静”的通病,批评朱熹的“半日读书,半日静坐”,要求儒者亲身投人到实际的、具体的社会活动之中,使知与行紧密地结合起来。

他认为,讲读与习行是不同的,只有通过身体力行,才能取得真知,并有效用。

(3)颜元以知礼知乐为例,指出必须“亲下手一番”,方知礼、乐。

①首先,肯定知的对象物是客观的,此为知之体,即质实、对象。

人的感官和思维必须施加于对象物之上,才算发挥了功能、效用。

②其次,肯定人具有潜在的认识能力,但人的这些能力也是在“玩东玩西”的摸索、考察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

③最后,致知不能只停留在读节、讲问、思辨方面,而必须在感性实践、亲身实行之后才能致其知。

格物不仅是致知的基础,而且贯穿于致知的全过程。

2.经世致用的实学(1)圣学原义尧、舜、周、孔之“圣道”贯穿在三事(正德、利用、厚生)、三物(六德、六行、六艺)中,儒家的正道是“习行”“经济”(经世济民),四书五经是“习行经济谱”,但两千年来,圣学被停留在纸上、口上。

中国哲学史书目

中国哲学史书目

中国哲学史书目其实从整体而言,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都和《易经》有密切的联系。

这和西方哲学史螺旋上升,否定之否定的递进式思辨方法不同,中国哲学从一开始就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核心。

所以很多思想是融合的,包容的,很难分清具体的界限,和易这个统一的核心有很大的关系。

春秋战国时有诸子百家,后儒道释三家发展较大,其他学说势微,但这并不能否定各家思想的延续性,更不能把儒家文化来取代中国传统文化。

此次划分,主要是参考《汉书艺文志》中对各家的划分。

各著作作者可能只是具体参与者,不作详考。

书目以经典为主,但能对此派思想有系统的了解。

主要参考书目如下:班固:《汉书艺文志》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8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2高令印:《简明中国哲学通史》,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11商聚德:《中国哲学名著简介》,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10龚鹏程:《向古人借智慧》,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1南怀瑾:《中国佛教发展史略》、《中国道教发展史略》、《禅话》一、儒家:从掌教化的司徒职官中分离出来,是帮助国君理顺阴阳和人事关系,提倡教育的学派。

后来汉朝尊儒家为正统,(1)春秋时期孔子:《诗》、《书》、《礼》、《易》、《乐》、《春秋》《论语》、《孝经》、孟子:《孟子》子思:《中庸》荀子:《荀子》曾子:《大学》(2)秦汉时期董仲舒:《春秋繁露》、《举贤良对策》(天人感应)班固:《白虎通》(3)玄学何晏:《道德论》王弼:《老子注》嵇康:《难自然好学论》(玄学激进派)郭象:《庄子注》(4)理学韩愈:《原道》、《原性》(道统说)李翱:《复性书》周敦颐:《太极图说》、《通书》(濂溪学派)张载:《正蒙》、《西铭》(关学)程颢:《二程全书》(与程颐合著)(洛学)程颐:《伊川易传》游酢:《易说》、《中庸义》、《论语杂解》杨时:《杨时集》朱熹:《四书集注》、《朱子语类》(5)心学陆九渊:《象山先生集》王守仁:《传习录》、《大学问》许衡:《鲁斋全书》(6)气学王廷相:《王廷相集》罗钦:《困知记》王夫之:《周易外传》、《老子衍》、《尚书引义》、《张子正蒙注》、《思问录》(7)宋学和汉学李光地:《榕村全书》、《榕村全集》、《李文贞公全集》戴震:《戴东原集》二、道家:起源于史官,一一记载成败、存亡、福祸的古今社会的经验教训,然后懂得执政的要点和根本。

中国哲学史(先秦部分)

中国哲学史(先秦部分)

先秦部分原初文明的宗教、政治与道德“上帝”、“帝”、“天”、“天命”亦成为夏、商、周三代的王权之政治合法性的根据。

祖宗崇拜与天神崇拜一样,与王权政治相纽合。

作为附属国的小邦周取代大殷商,其政治合法性仍以上帝、天神之命为根据。

周人把天神与鬼神作为人间政治与道德的立法者、评判者,使人们崇拜的对象有了可以认识的内容,在宗教神学里加入了“尽人事”的理性活动。

《易经》、阴阳、五行、和同《易经》,有六十四卦的卦辞和三百八十四爻的爻辞。

据说伏羲作八卦,文王演《周易》,即重叠八卦成六十四卦而形成了《易经》。

《易经》的符号是卦画,文字是筮辞。

卦画有两个基本符号,即两种爻:“”与“”。

由三爻组成一卦,共有八卦(经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事物的意义。

每卦六爻,自下而上为序,第一爻称“初”,第二爻称“上”,凡阳爻称“九”,阴爻称“六”。

春秋时期用阴阳二气解释星象、气候、灾害、音律、疾病的现象甚为普遍。

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姓孔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

他的祖先是宋国的贵族。

孔子最大的贡献是创造性的奠定了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观。

天命论人之为人,不能没有超越的向往,即终极关怀,亦即支撑生命的信仰信念。

“获罪于天,无可祷也”“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性与天道”孔子强调在人事活动中,特别在道德活动中去体认天命。

在孔子那里,“天”有超越之天(宗教意义的终极归宿)、道德之天(道德意义的秩序与法则)、自然之天(自然变化的过程与规律)、偶然命运之天等不同内涵。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孔子重“仁”重“礼”。

《论语》讲到“礼”(包括礼乐并言)75次,讲到“仁”却有109次。

“仁”的内涵:第一、以“爱人”为“仁”。

孔子主张的“爱”是有差等的爱,“泛爱众”前提是孝,推而广之。

第二、以“克己复礼”为“仁”道德是真正显示人之自我主宰的行为,是自己对自己下命令,是“由己”,而不是“由人”,即不是听任他律的制约或他力的驱使。

中国哲学史笔记范文

中国哲学史笔记范文

中国哲学史笔记范文所谓今昔,无一定之标准。

有点相对论的色彩。

8.9.连环可解也连环方成方毁。

现为连环,忽焉而已非连环矣。

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

“天下无方,故所在为中,循环无端,故所在为始也。

”10.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庄子〃齐物论》曰:“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妖。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问题:从以上可见,惠施与庄子之思想,诸多相同,或言之,后者乃包含前者之思想。

然而,惠施与庄子不同之处在哪里?四、惠施与庄子之不同1)盖惠施只是以知识证明,“万物毕同毕异”“天地一体”之说,而未言若何可以使吾人实际经验“天地一体”之境界。

2)庄子则于言之外,又言无言;于知之外,又言不知,有所谓心斋,坐忘,以实际达到王仁我,齐死生,万物一体,绝对逍遥的境界。

故:庄子之学,始于言,而终于无言,始于辩而终于无辩。

超乎是非之竟,而反于大通。

与辩者始终与“察”“辩”者不同。

然庄子之学,在其“言”与“知”方面,与惠施终有契合。

由是观之庄子之学,乃惠施之又进一步。

五、公孙龙之“白马论”参见书上156页描述六、公孙龙之所谓\指\之意义名有抽象与共相。

汉语中“马”与“白”兼指抽象的共相与具体的个体,七、公孙龙之坚白论石头之坚白,坚与白作为两个石头的特性,不在彼此之中,故曰是两个分离的共相。

八、公孙龙之“指物论”天下之物,都有共相。

然共相不可复分析为共相。

共相之自身,不在时空之内。

然共相联合而现于时空之位以为物,亦是自然的。

非指,即物也。

九、公孙龙之“通变论”共相,不变者也;个体,常变者也;或变或不变,即为通变论讨论之问题。

公孙龙之意在于:共相不变,个体常变。

十、合同异与离坚白名家思想之核心。

或言之:“坚白同异之辩”其实辩者中,当分二派。

一为“合同异”,一为“离坚白”前者以惠施为首领,后者以公孙龙为首领。

换言之,二者一个强调,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后者强调指与非指。

庄子承袭惠施的学说,而不赞成“离坚白”。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第十二章 阴阳家和先秦的宇宙发生论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第十二章 阴阳家和先秦的宇宙发生论

阴阳家和先秦的宇宙发生论
• 本书第二章说过,阴阳家出于方士。《汉书·艺术志》根据刘歆《七略·术数 略》,把方士的术数分为六种: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
12.1六种术数
• 周朝头几百年,封建制全盛的时期,每个贵族的室、家都有这些术数的世袭专 家,以备有大事的时候顾问。可是随着封建制的解体,这些专家有许多人都失 去了世袭职位,流散全国,在民众中继续操业。这时候他们就被称为"方士"。
第四种是蓍龟。
•这是中国古代占卜用的两种主要方法。后一种方法是,管占卜的巫史, 在刮磨得很光滑的龟甲或兽骨上,钻凿一个圆形的凹缺,然后用火烧 灼。围绕着钻凿的地方,现出裂纹。根据这些裂纹。据说可以知道所 问的事情的吉凶。这种方法叫"卜"。前一种方法是,巫史用蓍草的茎按 一定的程序操作,得出 一定的数的组合,再查《易经》来解释,断定 吉凶。这种方法叫"筮"。《易经》的卦辞、爻辞本来就是为筮用的。
12.2《洪范》所讲的五行
• 所谓"庶征"就是各种象征。这些象征是:雨,阳光,热,寒,风。它们都必须及时。这五者如果按正常秩序来得很充足,各种植物就会长得茂盛 而丰饶。其 中任何一种,如果极多,或者极少,就会造成灾害。以下是吉庆的象征:君主的严肃,将随之以及时雨;君主有条理,将随之以及时 的阳光;君主的明智,将随之以 及时的热;君主的谋虑,将随之以及时的寒;君主的圣明,将随之以及时的风。以下是不吉的象征:君主的猖狂, 将随之以连续的雨;君主的越礼,将随之以连续的 阳光;君主的逸乐,将随之以连续的热;君主的急躁,将随之以连续的寒;君主的愚昧,将随 之以连续的风。
第一种是天文。
•《汉书·艺文志》中说:"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以纪吉凶 之象。"

中国哲学史参考资料

中国哲学史参考资料

中国哲学史参考数据王开府92/9/5序论哲学与中国哲学史第一章中国哲学的萌芽第二章孔子哲学第三章墨子哲学第四章孟子哲学第五章老子哲学第六章庄子哲学第七章名家哲学第八章荀子哲学第九章法家与韩非哲学第十章战国至秦之发展第十一章汉代哲学第十二章魏晋玄学第十三章中国佛教哲学第十四章宋明理学第十五章清代哲学序论哲学与中国哲学史1哲学是什么?.1哲学之名义、起因、目的.2哲学有什么用2哲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1哲学与知识「哲学之所以为哲学,就是要了解各种学问之相互关系,及其与人生之关系。

……把各种学问,以种种方式之思维,加以关联起来,贯通起来,统整起来;或将其间可能有之冲突矛盾,加以销解。

这种学问,可以说在各种学问之间,亦可说在各种学问之上,或各种学问之下。

总之,……即名之为哲学。

」(唐君毅《哲学概论》).2哲学与科学.3哲学与信仰、宗教3哲学的一般内容(参考吴康《哲学大纲》).1知识论(Theory of Knowledge or Epistemology)或方法论(Methodology)----关于知识问题a.逻辑(Logic)----知识之形式原理b.认识论(Epistemology)----知识之质料原理,论知识之内容,狭义的知识论.2形而上学(Metaphysics)----关于宇宙问题a.宇宙论(Cosmology)----探讨宇宙之起源等问题2 中国哲学史(新1)宇宙、空间、时间、物质----自然哲学(Philosophy of Nature)生命之起源及其性质----进化哲学(Philosophy of Evolution)b.本体论(Ontology)----讨论宇宙构成之质料,即所谓实体(Reality)或存在(Being)的问题.3人生哲学(Philosophy of Human Life)----关于人生问题a.心灵哲学(Philosophy of Mind)----讨论心灵之本质及其活动程序灵魂问题、心灵与身体、意志自由b.价值哲学(Axiology or Philosophy of Value)讨论人类行为之事实所表现之价值知识价值----知识价值论(Theory of Value of Knowledge)道德价值----道德哲学(Moral Philosophy)审美价值----美学或美之哲学(Esthetics or Philosophy of the Beautiful)宗教价值----宗教哲学(Philosophy of Religion)c.社会哲学(Philosophy of Society or Social Philosophy)----讨论人群生活组织及其行为政治哲学(Political Philosophy)、经济哲学(Philosophy of Economics)历史哲学(Philosophy of History)、法律哲学(Philosophy of Law)文化哲学(Philosophy of Culture)、教育哲学(Philosophy of Education)等4中国哲学的特色5中国哲学的范畴天(道):天、道、元气、精气、五行、阴/阳、无极/太极、理/气、道/器、体/用、无/有、静/动、一/两、清/浊、神/形、心/物、常/变、性/命、健/顺……人(道):人、天/人、心/性、性/情、中/和、理/欲、公/私、义/利、善/恶、名/实、仁/义、知/行、顿/渐、经/权、理/势、能/所、王/霸、末发/已发……6哲学史的目的7研究中国哲学史的方法第一章中国哲学的萌芽1殷周之际的转变----周初的人文精神(徐)周人的忧患意识----敬德、明德周书.多方:「惟圣罔念作(则)狂,惟狂克(能)念作圣。

中国哲学史12-两汉经学

中国哲学史12-两汉经学

到了汉武帝,开始采用董仲舒人副天数—— 天人感应的融合了阴阳家的儒家学说,搞独 尊儒术的大一统,百家隐淡。
但实际上,道家仍是儒家知识分子内心的精 神补充,法家仍是外儒内法的统治者的有力 方法,墨家的平等意识、侠客精神仍然在平 民中影响甚大,兵家在战争中更是不可或缺 ,阴阳、五行加上《周易》之八卦,构成中 国人理解物质世界的基本模式。
历史学家许倬云的《谈枢轴时代》一文认 为,以科技文明为主的当今时代,比轴心时代 更有价值(总第57期);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继往开来 的时代。但我 们还是没有看到新的轴心时代的东西。
先秦诸子的思想奠定了中华民族的迄今为 止的思想基础,也就是,我们迄今为止没 有什么超越了诸子的思想。尽管这个事实 让我们后人有些尴尬,但是轴心时代解释 了这个客观现实。
狭义经学:指经典注疏之学的发展变化。 大致有三个阶段:汉学、宋学、新汉学。
大转变
从先秦到两汉,中国的学术和思想所发生 的巨大变化,就是子学到经学的更替。在 学术环境方面,由百家争鸣、学术自由到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统一的学 术文化专制主义的转变。在思想方式上, 由崇尚个人理性到崇拜经典、权威,也就 是尚失了思想和理性的自由。
闻一多先生说:
“人类在进化的途程中蹒跚了多少万年,忽 然这对近世文明影响最大最深的四个古老 民族——中国、印度、以色列、希腊都在 差不多同时猛抬头,迈开了大步。”
新的轴心时代的提出
2000年伊始,香港中文大学主编的《二十一 世纪》杂志连续两期以“轴心文明与二十 一世纪”为主题的专辑中,集中深入地讨论 了轴心时代和所谓的“第二轴心时代”课 题。
经过诸子百家的激烈争论,在中国这 片文化土壤中儒家和道家发展最为强劲, 后为中国文化之主要枝干,儒道两家也成 为中国知识分子的内心元素,至今要想了 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哲学精神,必须深 刻了解儒道两家的思想,似乎至今尚无哪 一个哲学家能够超越这两派哲学的核心精 神。

哲学:中国哲学史试题及答案

哲学:中国哲学史试题及答案

哲学:中国哲学史试题及答案1、问答题简述老子与庄子道论的异同正确答案:老子首先从抽象的哲学意义把“道”规定为万物的本体。

庄子继承发挥老子思想,以“道”为宇宙的本体。

“道”的特征在于自自然然,毫不造作。

所以它在(江南博哥)一切之上又在一切之中,这正是人所应该崇拜学习的。

一切事物都是生死始终的,都局限在一定具体的时空范围内。

只有这个“道”是超越这一切的。

它无始终,无生死,无喜怒,无爱恶。

它表现为万物的自生自化,它自身也就在这万物之中。

这一点双方一致。

;老子讲“反者,道之动”,“无为”,庄子的“道”论,即庄子的本体论哲学。

庄子讲的“道”并不是自然本体,而是人的本体。

他把人作为本体提到宇宙高度来论说,也就是说,它提出的是人的本体存在与宇宙自然存在的同一性。

在庄子看来,这个人的本体存在,由于摆脱了一切“物役”从而获得了绝对自由,所以它是无限的。

庄子要求人必须仿效自然事物,既无知识又无愿欲、任凭那无目的而又合规律的客观过程运行,庄子认为这样才合乎“道”。

表面上庄老并称,老子讲权术、重理智,确乎不动情感;庄子则道是无情却有情,外表上讲了许多超冷酷的话,实际上却深深地透露出对人生、生命、感情的眷恋和爱护。

这正是庄子的特色之一,他似乎看透了人生和生死,但终于并没有舍弃和否定它。

2、名词解释万法唯识正确答案:亦称一切唯识。

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唯识宗的主要教义之一。

唯识宗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万物,都非独立存在,而是由“识”变现出来。

离心识外,世界上没有任何独立存在的客体。

《成唯识论》卷一:“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

”由识变出见分和相分,亦即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才有宇宙间一切万物。

故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3、名词解释志功正确答案:志即动机,功指效果。

《墨子•鲁问》:“合其志功而观焉”,强调动机与效果的结合。

孟子虽辨名利,但也兼重志功:“子何以其志为哉?其有功于子,可食而食之矣。

且子食志乎?食功乎?”《孟子•滕文公下》后朱熹与陈亮之争,朱尚志,陈崇功。

中国哲学史-12第十二章陆九渊哲学

中国哲学史-12第十二章陆九渊哲学

2020/9/4
5பைடு நூலகம்
江苏大学
• 陆九渊的思想体系是从“心即理”这个命题出发来展开的。 • 据《象山先生行状》记载:陆九渊“年十三……读古书至
宇宙二字,解者曰:‘四方上下曰宇’,忽然大省曰: ‘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已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这就是说,宇宙中的事,就是自己分内之事;自己分内之 事,就是宇宙中的事。
2020/9/4
6
江苏大学
• 从这个观点出发,他进一步发挥说:
• “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 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南海、北海
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
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下
而圣人出焉,同此心也,同此理也。”(《全集
》卷35)
2020/9/4
致。这说明他很善于思考,在学习中能够提出问题,具有
自己的独立思考,不受权威的束缚。这种学习态度和学习
方法,对他后来能够在学术研究中自成一家,有着重大的
2020关/9/4系。
4
江苏大学
一、陆九渊“心即理”的思想内容 在宋明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与朱熹理学对立的心学,始于南 宋时的陆九渊,形成于明代的王守仁。虽然王守仁的学说与 陆九渊有着一定的差异,但他们都以“心”为本体,学术界 统称为陆王心学,该学派的形成不仅有社会思想的大气候, 而且与程朱理学也存在某种相互刺激的关系。因此,我们探 讨陆王心学不能孤立地进行,而应该联系程朱理学一起加以 考察。
2020/9/4
11
江苏大学
• 对于“万物皆备于我”这个主观唯心主义的命题, 陆九渊作了如下发挥:
• 孟子曰:“所以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所以不 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此天之所与我者,我固有 之,非由外铄我也”。故曰“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此语之本心也。”(同上)

哲学类核心期刊12种

哲学类核心期刊12种

哲学(12种)
序号期刊名称主办(管)单位
1 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2 哲学动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3 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4 道德与文明中国伦理学会、天津社会科学院
5 世界哲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6 伦理学研究湖南师范大学
7 自然辩证法通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8 现代哲学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9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山西大学、山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10 系统科学学报太原理工大学
11 孔子研究中国孔子基金会
12 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学会。

哲学:中国哲学史必看考点(最新版)

哲学:中国哲学史必看考点(最新版)

哲学:中国哲学史必看考点(最新版)1、名词解释以辞抒意正确答案:后期墨家指以判断表达思想。

《墨子•小取》:“以辞抒意”。

辞,相当于判断,意,事物的种种关系在人这里形成的思想。

以辞抒意,必须在名实相符的基础上,所下的判断才是正确(江南博哥)的。

《大取》强调:“夫辞,以故生,以理长,以类行者也。

”立不明此三者,必然“妄也”、“困矣”。

荀子也有类似思想:“辞也者,兼异实之名以论一意也”(《荀子•正名》)。

2、问答题简述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的启蒙思想。

正确答案:《明夷待访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地阐述民主主义思想的著作,是17世纪启蒙思潮的代表作。

首先,黄宗羲对封建专制主义的君权展开猛烈的批判。

其次,黄宗羲提出以学校为议政机关的政治理想。

再次,黄宗羲在经济上提出一系列“工商皆本”、重定田赋,改革币制等“富民”的改革方案。

3、名词解释贵无论正确答案:魏晋玄学的一种主要哲学思想。

创始人为何晏、王弼。

主要观点是以“无”作为宇宙的本体,认为万物(有)以无为存在的根据,贵无论促进了中国古代本体论哲学的发展,但错误地以空洞的抽象观念为宇宙万物的本体,故受到后来以裴頠为代表的崇有论的批判。

4、名词解释达道正确答案:人所共由的准则,有普遍真理的含义。

语出《中庸》:“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

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

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朱熹注:“达道者,天下古今所共由之路,即《书》所谓五典。

孟子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

”(《四书章句集注》)5、名词解释通幾正确答案:方以智用语,与质测相对,指研究事物变化的深微根源的学问,即哲学。

原出《易&b ull;系辞上》:“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务。

”方以智《物理小识•自序》:“寂感之蕴,深究其所自来,是曰通幾。

”即“所以为物之至理也。

”并认为通幾与质测的关系是“质测即藏通幾者也”,通幾又“护质测之穷”,两者“不相坏”。

郭齐勇《中国哲学史》-第12章 韩非子[视频讲解]【圣才出品】

郭齐勇《中国哲学史》-第12章 韩非子[视频讲解]【圣才出品】

第12章韩非子[视频讲解]12.1 复习笔记韩非,约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前280),卒于秦王政十四年(前233)。

出身韩国贵族,与李斯同师事荀卿,才华出众,口讷,不擅辞令,而擅长著书。

韩非好刑名之学,亦多受黄老思想影响。

一、以法为教以吏为师韩非的法治思想集中体现在他所提出的一套完整的以“法”为中心,“法”“术”“势”相结合的君主集权思想中。

1.法(1)韩非认为,法是臣民所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2)法的特点①强制性与权威性(“刑罚必于民心”);②普遍性与客观性(“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③稳定性与公开性(“编著之图籍”,“布之于百姓”)。

(3)韩非继承并发展了商鞅关于法治的思想,将法置于群体社会唯一的行为规范与标准的位置上,提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思想,以与儒家(以文乱法)、墨家(以武犯禁)相对抗。

2.势(1)指君主所处之势位,或君主所掌握的统治权力。

(2)韩非认为,治国者必须依凭其君主之势位,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才能禁众抑下。

(3)他认为治国不能凭德与贤。

君主不能将其势位与权力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就是“势乱”。

(4)韩非认为还有“人之所得”的人为的“势”。

他突出了人对于势的主体地位。

韩非认为,君主权力的主要内容在赏罚二柄,生杀大权。

3.术(1)是君主所掌握的驾驭群臣百官的秘术、权术。

(2)术的具体内容为“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

①“因任而授官”,指君主知人善任,因能力大小而授群臣以不同官职,使其职与能相当。

②“循名而责实”,则指“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

其作用在察督群臣之是非功过,审合形名,使其形名相符,杜绝失职擅权的行为。

(3)术虽专以御臣,但实际上是调节君臣间关系的权术。

依韩非的看法,人各自利,君臣利益必然是相互冲突的。

“臣利立”则不免“主利灭”。

君主要善于利用群臣各自不同的利益来控制他们,使其不得不为君国尽力,此即所谓“使人不得不为我之道”。

4.法、术、势的关系(1)法、术、势三者各有其特殊的职能:①法用以裁抑社会群体的全体成员;②术则专用以控制驾驭群臣;③势则保证法术二者的正常运作与君国公利的不被侵害。

《中国哲学史》郭齐勇版部分核心知识点复习计划资料.docx

《中国哲学史》郭齐勇版部分核心知识点复习计划资料.docx

哲学史纲要1.请解释中国古代哲学“以德配天”的含义和意义答:殷周时期,周公等人的观念发生变化,将原来以祖配天发展为以德配天,将原来宗教血缘崇拜发展为政治化道德化的祖宗崇拜,将外在的天神崇拜组建内在化道德化。

周公等人认为,天命不是一成不变的,统治者必须以德配天,才能得到上天的眷顾。

统治者要明德慎刑、勤政爱民,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才能以德配天。

1.请介绍孔子的仁学答:孔子哲学将礼的核心仁做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发挥,仁不仅是孔子哲学核心观点,更是中国哲学中心范畴之一。

微观角度:什么是仁(1)爱人为仁。

爱虽有差等,然推己及人,泛爱众而亲仁。

(2)克己复礼为仁。

一方面肯定克己复礼,以礼修身另一方面也要求内在的自我建立,为仁由己。

(3)忠恕近于仁。

忠强调推己之心,恕强调尽己之心。

是仁道一体之两面。

忠恕未尽仁然而离人不远。

宏观角度:仁的不同层次(4)人的第一境界为圣人,“仁者”,圣与人统一境界为最高人格境界。

第二境界为贤人,“成人”德成于内而文见于外。

第三境界为君子。

贤人和君子都超越自然的道德人。

(5)人道是人文主义价值理想。

孔子所提出的忠恕、仁爱、仁义礼等理想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中国文化可大可久的依据,价值理想成为千百年来中国士人和知识分子的人格典型。

2.老子“道”之用老子哲学体系范畴的核心是道。

老子贡献在于把道抽象出来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哲学形而上的范畴道之用有以下三点:①宇宙生成论:道生养万物②以虚无为用。

创造性来源于虚无,有无相生。

③老子以反向为用:1)老子看到事物之间相互依存,彼此消长的状况2)老子认识到事物发展的极限,主张提前预测设计,避免事物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3)老子主张从细小柔弱的事情做起,观察事物发展的征兆。

以免招来更大的祸患3.墨子“三表法”墨子提出了检验认识的三条标准:有本者,有原者,有用者。

上本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即以古代圣王记载、老百姓亲身体验以及实际运用是否符合国家人民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开始上课吧。

上一堂课我们讲了孟子的政治哲学。

这堂课我们来讲孟子的道德哲学。

孟子的政治哲学的最后一部分,我们是推到了所谓王政的根据、王道的根据。

王道的根据就在于“不忍人之心”。

而这个“不忍人之心”实际上也已经道出了道德在人内心的根据。

围绕着个人如何成德的问题,就有几个层次的讨论。

首先一个层次的讨论就是:成德的根据何在?人为什么是可能有道德的?人为什么可能是善的?成德的可能性何在?善的可能性是没有人能否认的。

那么这里的问题就在于,这里善的可能性,是源自于人的内在,还是源自于人的外在?换句话说,这里的问题所在在于,道德是外在强加的、经由规范慢慢内化的一种习惯或者品性,还是它是人的一种根源性的存在本质?这是问题所在。

这个问题归结起来就是人性的问题。

而对于人性问题的讨论,可以说是孟子思想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他对人性的思考不仅在中国哲学史上,而且在整个世界的文化史上,我都认为是最为深刻的。

孟子在思考人性问题的时候,他所面对的思想境况已经和孔子所面对的境况不同了。

他所面对的已经是这样一个各种邪说滋起的境况了。

他在《公孙丑上》里面其实已经讨论了:“我知言。

”“知言”的意思就是:我理解言论的本性,我知道它的本质何在,我知道它的所得何在,我也知道它的所失何在。

这个大家可以参见《孟子·公孙丑上》。

因此孟子对人性的思考就不是在一种独白的方式中,而是在一种辩论的方式中展开的。

孟子关于人性问题的讨论最精彩的部分集中在《公孙丑上》关于“恻隐之心”的讨论里,接着一段是在《孟子·告子上》,在那篇里主要内容是孟子和告子进行的一个关于人性的辩论。

在那本书里记录的是谁赢了呀?(“孟子。

”)啊对,是孟子赢了。

可能孟子当时确实是赢了,但是孟子赢了那一场辩论,却输了很多年。

孟子输了一千年,然后从宋代以后,由于北宋诸子以及南宋像朱熹、陆九渊这样的人的努力,孟子的思想才重新得到光大。

孟子的关于人性的胜利重新回到了这个世界上。

但清末以来,我们发现告子又一次占了上风。

今天关于人性的讨论,盈满天下的都是告子之言。

而且告子的话是如此地具有影响,根深蒂固。

不信我今天把人性的问题给你拆开了,摆明了和你说,你回头还会跟我说:“食色,性也。

”(“嘿嘿~”)所以……我个人认为告子跟孟子的辩论之后人性的问题本来应该结束了。

可是为什么还不断地在说,为什么我们会不断地忘却那些有真知灼见的东西,而不断地回到那些既没劲又……(手机响。

郁闷地愣了一会,走过去关手机)抱歉啊,我忘了关手机。

唉,讲到哪了?(“嘿嘿~”)方寸大乱,呵呵……(“呵呵……”)那我们今天在这样一个短暂的课堂里,我希望能在一两个小时内,短暂地,帮孟子赢回他的光荣。

至于你们课下忘不忘,以及你们骨子里怎么想,我就不听。

我们来看一看他的四组辩论。

辩论A:告子说:“性如杞柳也。

”“性”好像柳条一样。

告子用了一个比喻:“性如杞柳也,义犹杯棬也。

”“杯棬”究竟是什么,有点不是很清楚了。

读古书时名目是最难了解的。

有的人说这是一种杯子一类的东西,也有人说这是我们小的时候那种——当然你们可能没有啦——我小的时候在农场,有的那种柳条编的筐子。

不管怎么说,就是由柳条做成的某种东西。

这是一个比喻,这个比喻所隐藏的人性的观点是什么?那是说,“义”是根源于人性的,还是对人性的矫正?是后者:“义”是对人性的矫正,不是人内在所固有的东西。

由人的本性、人的本质,或者说由人的才智——在先秦讨论人性的时候,这个“人性”跟“才智”之间的区别并不明显。

这个“才性之辩”是魏晋时期才有的。

这个“才”是什么?人的才能。

“性”是什么?道德品性。

这个在魏晋时期有所谓四本才性之论,这个在我们讲到魏晋时期的时候会讲。

那么告子的这个……其实非常接近于荀子的说法,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人的善是人为的结果、后天的结果,而不是人先验所具有的。

作了这个比喻之后,告子说“以人性为仁义,”以人的本性来做仁义之事,就好象“犹以杞柳为杯棬”一样。

这个比喻内在所包含的人性论是我们非常熟悉的。

——你们都没念过《三字经》吧?你们这代念过吗?可能再先几代会念过吧,要先很多代了……我们这一代都没有,早几代都没有,那要四九年以前了,要不就新文化运动以前,那肯定是念《三字经》、《百家姓》。

《三字经》第一句是什么?(“人之初,性本善。

”)对啊你们都知道。

(“性相近,习相远……”)哦,还能继续背呢。

我都不会呢。

——《三字经》第一句就错了,孟子说的不是这个意思。

什么叫“人之初,性本善”?孟子说的不是这个意思。

但是,它尽管错误,它仍然告诉你,人性本善。

所以那个时候,至少在宋以后将近八百多年来——不是,我们这一百多年不能算。

——将近七百多年来,大家都相信人性是善的。

但是今天,大家都是告子之论。

孟子立刻就问他一个问题,反问他说——通过这个比喻孟子马上就洞见到他没有说出来的人性的论断——孟子问他,你能顺着杞柳的本性来做成杯棬吗?或者要戕害杞柳的本性来做成杯棬?然后孟子把这个比喻一转,说如果你要戕害杞柳的本性才能做成杯棬这样的器皿的话,那你岂不也将要戕害人性才能达成仁义吗?明白这个逻辑吧?这里孟子已经看出他的问题了。

接着我们就可以看出孟子与告子之间的是一场什么样的辩论,是一场不同派别之间的辩论呢,还是儒家内部的辩论。

我们可以看到孟子接下来的一个反驳是:如果你这样看问题的话,会带来这样一个后果。

这里孟子没有展开他自己的人性讨论,而只是说,你这样看待人性会带来这样一个后果:“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

”这个“祸”是什么用法?意动,以仁义为祸。

让天下之人都以仁义为祸。

如果你坚持这样的观点的话你会带来这样的后果。

那这个后果通过这个讨论我们看,告子能不能接受啊?告子也不能接受。

也就是说,告子也同样以“仁义”作为最高的价值。

在这点上,两者是相同的。

因此,我们说,告子跟孟子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是儒学内部的讨论。

他们在一个学派内部的讨论,常常可以通过回溯到这个学派内最高的价值,或者最根源的命题而得到解决。

比方说孟子和告子的第一个辩论,孟子只要指出,你这个论断,在某种意义上会危害我们共同的预设,就好了。

这个辩论就到此。

这个辩论是这四组辩论的一个引子,但是这个引子透露出一些信息和细节,这些细节都蛮重要。

接着一段材料我觉得很有意思。

接下来三组辩论,是孟子在反驳的过程中渐次展开自己对人性的思考。

辩论B。

告子“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说“性犹湍水也”,“性”就好象急流着的水,“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水在哪里流啊?水在河道里流。

河堤的东方决口,就往东方流;西方决口,就往西方流。

这个“东西”分别比喻什么呀?比喻“善恶”。

接着他就直接跳过来,说:“人性之无分于善与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他说人性没有善和恶的倾向,就好象水本身没有朝向东或朝向西的倾向一样。

这里讲的是一个倾向、趋向问题。

这时候孟子……第一组辩论我们可以看到孟子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孟子把一个结论回溯到另外一些根据性的结论上的能力。

第二组辩论我们看到孟子的力量。

孟子说,的确,“水信无分于东西”。

“信”就是“的确”的意思。

水的确无分于东西,水本身没有朝向东或朝向西的倾向,但,他反驳说,水难道不分上下吗?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性之善,或者说得更清楚些,人性之向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水的本性中有一种固有的向下的倾向,而人的本性中有一种固有的向善的趋向。

孟子把这个比喻转过来了,接着他说:“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那么孟子同时又解决了:既然趋向于善是人的本质倾向,那么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之中还有那么多人去做不善的事情呢?他说,如果我们拍水,水会激起来,“搏而跃之”,拍它,让它跳起来,水可以高过我们的头顶。

如果堵住这个水,让它回流的话,这个水甚至会倒流到山上去。

这个……孟子那时候的水利有这样的能力吗?可能有吧。

叫“激而行之,可使在山”,让它向山上流,他说: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这不过是“势”做到的。

也就是说,孟子说,水可以到高处,水可以在高处流,但这不是水的本性,而是“势”——环境,环境使它达到的。

而人之所以能做不善,也是由环境造成的,而不是本性造成的。

这个辩论大家看到这儿的时候,可能还未看出它有多妙。

它有多妙,现在我们先不说,因为孟子的性善论他有“四端说”,一会儿我们结合着“四端说”一块儿讲。

但在这个辩论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孟子至少提出了另外一个关于水的比喻,他发现了另外一个分析的现象。

而且,我提示你们一点的话,说,这两个比喻,哪个更根本呀?水为什么能往东流,能往西流呀?水是往东流,往西流吗?水是往哪儿流呀?还是往下流。

也就是说,水不论是往东流,还是往西流,它的本质都是往下流。

正是因为它往下的这样一个本质趋向,才导致它往东流,往西流成为可能。

所以我们通过这个已经可以看出,孟子这个比喻并不仅仅落实在这个比喻上,还有他更深刻的一个洞见,这个洞见比如说在性善的“四端说”上面来讲。

这个辩论,孟子又赢了!我们来看孟子的第三个辩论是怎么赢的。

告子突然发现,我举那么多例子没有用,不要再跟他来特别花哨的东西了,我干脆图穷匕见吧,我直接把我的命题说出来:“生之谓性”。

——“生之谓性”这个命题呀,它有没有它的歧义和含混性呀?有没有它的多义性呀?还真有它的多义性。

这话可以说是,生命谓之本性,或者是生生谓之本性,这一说起来就有点像《易传》了,生生之谓易呀!拿这好像没错呀,接下来,生生之谓易,所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一下子有过渡到儒家根本的人性论了。

另外还可以说,出生就意味着本性,人最初,刚出生的时候,那个品质就意味着本性,这又是一种呀。

还有一种理解,人的生理特征就意味着人的本性,或者说,人的生理属性就意味着人的本性,这个歧义很多。

孟子的辩论方法是说,这个地方我们看孟子的辩论技巧,孟子是一步一步地把他诱到自己的圈套里来,但是这个圈套本身是有它的深刻道理的。

孟子说:生之谓性,就好像白之谓白。

是这个意思吗?告子也不知道是没想明白,还是一时糊涂,告子说了一个字,说:“然”,然后他就输了,没有办法了,这个“然”是不能随便说的,要想一想再说,跟孟子辩论尤其如此。

接着孟子又进一步,孟子要让他说出第二个“然”,然后再进行反驳,他说:“白羽之白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说白色羽毛的白和白雪的白,以及和白玉的白,这些白是不是相同的呢?告子说:“然。

”告子其实,这个辩论很有意思,提出一个命题,然后说了两个“然”,然后就失败了。

这个字围棋里叫“脆败”,几乎没有抵抗,叫“顽败”。

我们中国棋手遇到李昌镐的时候,往往都是顽败。

孟子用一个反问句结束这个辩论,说:“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说难道狗的性和牛的性一样,牛的性跟人的性一样吗?这个辩论似乎是有点诡辩,这个地方孟子绝对是用了辩论的技术,但是他通过这个技术所展示的问题,却是一个关于人性的根本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