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导论
中医学导论(8版)
2013-9-28
第三节 中医学的认知方法
(三)心法和顿悟 心法——“神会”(心领神会) 对某些问题反复琢磨、终于心领神悟。 源自儒家的内省法。(逐渐的) 顿悟——(禅悟),“慧然独悟”、 “彻悟”(豁然开朗、豁然贯通)。对 某问题突然大彻大悟。(灵感) 均为非逻辑思维,并非深奥莫测,也非 胡思乱想。
2013-9-28 11
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
恒动观念
恒动观念的主要内容: 2. 病理上:从病因作用于肌体到疾病的发生发 展、转归均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如“三阳 证”到“三阴证”、“卫气营血”的传变等。 3. 疾病防治上:不断掌握新的情况,全面考虑, 不拘泥一方。如“未病先防”、“中病即止” 等。
2013-9-28 13
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 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分析综合,去粗取精,辩清 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发展阶段、邪正关系、最后 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疾病的过程。 论治——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的 过程。 关系:辩证是制定治则治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在辩 证的基础上选择治疗的手段,并加以实施,检验辩证的 正确与否。
2013-9-28
10
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
恒动观念
恒动观念的主要内容: 1. 生理上: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在运动,也包括 人,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 “生命在于运动”就是指: 生命活动的全过程(生、长、壮、老、已)是运 动的: 生命活动中的某个过程也是运动的,如:气的运 动,血的循环,人体对饮食物的吸收过程等。
2013-9-28
14
第三节 中医学的认知方法
(一)司外揣内 “揣”有(揣测、揣度、揣摩)推测、反复思考、 推求和估量的意思 “司外揣内”指通过事物外在的表象,以推测分 析其内在变化的一种认知方法——“以表知里”。 原理: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有诸内必形诸 外”,如肺主皮毛、肾主骨。
中医学导论
五、中医学的主要特点
• 中医学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的认 识,以及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均 有许多特点。最主要的是整体观念、恒动 观念和辨证论治。
• (一)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 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 1、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 生理方面: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配合六腑, 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 也是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 病理方面:一旦某一局部发生病变,将影响到相 关部位甚至整体功能的失调;临床诊断上可以通 过五官、形体、舌、脉等外在变化,了解和判断 内在脏腑的病变;治疗上,局部的病变常须从整 体出发,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中医学导论
泸州市中医医院ICU 张志鸿
概述
• 中医学的概念: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医疗、生活实践中, 逐步形成并发展成为具有独特理论和丰富 临床经验的医学体系,同时也是富有中国 传统文化特色的医学,属生命科学范畴。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 先秦以前:中医学理论的萌芽时期 • 先秦两汉: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主要著作:《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伤寒论》、《金匮要略》)
• (二)恒动观念 • 恒动观念是指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静 止则是相对的、暂时的和局部的观点。 • 中医学认为,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包括生命 活动、健康、疾病等都是物质运动的表现 形式。 • 1、生理上的恒动观:人体脏腑器官的生理 功能活动都处于永恒无休止的运动中。
• 2、病理上的恒动观:中医学以“动”的观 念,从病因作用于机体到疾病的发生、发 展、转归,对整个疾病的全过程进行动态 观察,发现疾病的病理处于不停地发展变 化之中。 • 3、疾病防治的恒动观:疾病过程是一个不 断运动变化的过程。治病必求其本,治疗 应以扶正祛邪,调整阴阳的动态平衡为基 本原则;中医学主张“未病先防,既病防 变”的思想。
中医学导论 ppt课件
(二)气的基本特征
1.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 (1) 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 (2) 气的存在状态即弥散和聚合(无形与有形): 气的弥散状态,指不占有固定空间、不具备稳定 形态的存在形式。 气的聚合状态,指气以聚合方式形成的各种占有相 对固定空间。 (3) 气无形与有形相互转化。
2.气是运动不息的物质
阴阳日光向背示意图
阴阳象形文字示意图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 的概括。
阴阳既可代表相互关联而性质相反的两种事物或现 象,又可代表同一事物或现象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二) 阴阳的基本特征
事物、现象阴阳属性归类表
(三) 阴阳属性的特点
1.阴阳的抽象性 阴阳代表的是事物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的
1. 气者,人之根本也。 2. 气充沛、协调、运行正常,则产生机体的物质 代谢和所有的机能活动。 3. 气虚实之变,或运行失常,则整体或局部组织 脏器的机能活动异常,出现病理表现。 4 .注重调气,常有助于机体的康复。
第二节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就是以对立统一规律认识世界一切 事物和现象运动变化规律的学说。阴阳学说认为 世界是在阴阳二气的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的。
1. 万物(包括人类)的本原为气。 2. 气维持着生命活动的全过程。 3. 气的运动参与了精神、意识、思维等心理活动。
(二)说明人体的整体性和联系性
1. 气构成了人体各个有形的组织器官。 2. 气维持各部分,形成统一整体。 3. 通过气的中介,人体与自然界万物表现出统一性。
(三)说明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过程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 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完整版)1-中医学基础第一章
陕西中医学院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李翠娟
第一章中医学导论
一、医学与中医学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四、中医学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医学与中医学
医学?
1. 医学的定义
医学是研究人体的结构、生理机能、病 理变化以及疾病诊治、养生和康复的一门 知识体系。
中医学?
2 .中医学的定义
中医学是指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下 形成的研究人体的结构、生理机能、病 理变化以及疾病诊治、养生和康复的一 门知识体系。
二、中医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
以自然科学为主体,蕴涵着浓郁的人文 社科特征的医学体系。
中医学具有二重性。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 春秋-西汉
人体任何一个症状都是整体生理功能失 调在局部的表现。
(4)诊断上的整体性
察外知内,以候全身:任何一个症状都 是整体生理功能失调在局部的表现,因而 在诊察疾病时,可通过观察分析形体、官 窍、色脉等外在的病理表现,推测内在脏 腑的病理变化。如舌尖生疮→心火上炎
“有诸内必形诸外” “司外揣内”
舌诊、脉诊和面部色诊都是中医学整体 诊病思想的具体体现。
隋·巢元方等编著的《诸病源候论》—— 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唐·王焘《外台秘要》 唐·苏敬、李勣负责编撰《新修本草》 唐·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2、宋金元时期
宋·陈言(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 论》 —— 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
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现存最早的 儿科专著,总结了儿科的临床经验
(5)治疗上的整体性
探求病源,整体调节:中医学强调在整 体层次上对局部病变进行调节,如从肝 治疗眼疾,从肾治疗耳疾等。
第一章中医学导论
大全》《诸病源候论》《刘涓子鬼遗方》《世医得效方》《外科正宗》 《小儿药证直决》《洗冤录》
❖ 药物学:《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开宝本草》《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拾遗》
❖ 方剂学:《五十二病方》《肘后备急方》《太平圣惠方》《圣济总
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普济方》《医方集解》
❖ 晋.王叔和《脉》: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伤寒论》(外感病)
《金匮要略》(内伤病)
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
《神农本草经》: 现存最早药物学专著
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整体观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辨证论治 辨 证
论治
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 症状和 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 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 为某种证。
❖ 针炙学:《黄帝内经•灵枢》《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针灸大成》
❖ 《黄帝内经》(先秦至两汉时期)
现存最早的中医学专著;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 分《灵枢》《素问》两部分,18卷、162篇
主要特点: 注重整体观念 将古代哲学思想如精气、阴阳、五行学说引入医学 构建了藏象经络理论
❖ 扁鹊《难经》:脉学 命门 三焦
第一章:中医学导论
知识要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简史 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古代哲学理论
长期对疾病的认 识与治疗经验
中医学理论体系
社会科学、自然 科学知识渗透
中医学导论
中医学导论,阴阳五行四大经典:《黄帝内经》(素问、灵枢)《难经》《伤寒杂病论》(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主要贡献:系统总结了许多常见病症的诊断要点、治则和有效方药,概括中医四诊、八纲及八种治疗方法,理、法、方、药齐备。
创造出辨证论治法则,确定了临床诊治的基本原则和大法,对后世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中医药近现代的贡献:砒霜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青蒿素的发现活血化瘀治疗冠心病针刺镇痛的原理通下攻里治疗重症胰腺炎中医学的特点(理念):1.整体观念: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统一性,完整性,相互联系性①人体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形态结构:人的机体是脏腑器官所组成,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联系,脏与腑构成表里关系生命基本物质:精、气、血、津液运行全身,以维持生理功能活动。
机能活动:各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之间是密切联系②人与外界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区方域环境③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社会因素: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法律、婚姻、人际关系等2.恒动观念①生理上的恒动观:生命过程,物质代谢、交换②病理上的恒动观: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③疾病防治的恒动观: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正邪虚实、阴阳盛衰,调整治疗方案3.辨证论治辨证:中医四诊收集来的资料,辨明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发展阶段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确定疾病证候证,“证候”(古代五天一候),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总的病理概括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而言:阳山之南,水之北阴山之北,水之南阴阳的基本特征:1.阴阳的普遍性2.阴阳的相关性(阴阳属性的划分,一定要在对相关事物或现象的范畴之内)3.阴阳的相对性阴阳属性互相转化: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因比较对象变化而变化:若比较的对象发生了改变,那么事物的阴阳属性也可以发生改变4.阴阳的可分性阴阳之中复有阴阳:阴阳中的任何一方又可以再分阴阳,即所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5.阴阳相互对立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或现象在特定的条件下,均存在着截然相反的两种属性,其属性的双方是相互对立的、相互排斥的。
中医学导论
返回本节
二、恒动观念——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观点分析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
⒈生理上的恒动观 ⒉病理上的恒动观 ⒊疾病防治上的恒动观
三、辨证论治 (一)辨证与论治
⒈证 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是相对固定、内在联系的一组症状和体征。
——现存第一部验舌专著 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脏腑辨证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六气皆从火化
张从正——攻邪派-邪去正安 李杲——补土派-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朱震亨——滋阴派-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3.明清时期-汇通综合、深化发展 明·赵献可、张景岳-命门学说 明末清初·李忠梓-脾为后天之本——藏象理论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瘀血致病理论 温病学派——明·吴有性——创“戾气”说 清·叶桂——创立卫气营血辨证 清·吴瑭——创立三焦辨证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药物学之大成
⒉辨证 四诊→中医理论 分析→辨 病因→概括为“证” 综合 病性 病位 正邪关系
⒊论治 辨证结果→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 因证立法 随法选方 据方施治
4.如感冒-肺炎。
(二)辨证与辨病 ⒈辨病——确诊疾病——总体的认识 ⒉辨证——确立证候——阶段或类型 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先辨病,再辨证 以辨病为先,以辨证为主
二、中医学的展望
Success keeps you glowing, But, only Friends keep you going.
Thank You !
(三)辨证与论治 ⒈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 ⒉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对辨证准确与否的检验。
1重点:①整体观念的基本概念;②辨证论治的概 念和思维过程;③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中医学导论复习提纲
中医学导论复习提纲一、中医学的起源和发展A. 中国古代医学的起源B. 中医学的发展历程C. 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比较二、中医学的理论体系A. 五行学说1. 五行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 五行与人体生理、病理的关系B. 阴阳学说1. 阴阳的概念和相互关系2. 阴阳与人体健康的平衡C.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1. 望诊:舌诊与面诊2. 闻诊:气味的诊断价值3. 问诊:病史询问的重要性4. 切诊:脉诊的应用与分析D. 辨证论治1. 辨证的概念和分类2. 中医药治疗的原则和方法E. 中药学与中药治疗1. 中药学的基本理论2. 中药的药性分类与应用三、中医学流派与名家A. 黄帝内经1. 内经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性2. 内经对中医学的影响与贡献B.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1.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概述2. 临床应用中的意义与突出特点C. 温病学派与名家1. 温病学派的理论基础2. 温病名家与其代表作品D. 其他流派与名家的简要介绍四、中医诊断与常见病症A. 中医诊断的方法与特点B. 中医对于常见病症的诊治原则1. 感冒与上呼吸道感染2. 消化系统疾病与调理3. 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观察与调理4. 神经系统疾病的中医辨证与治疗5. 妇科疾病与中医治疗6. 皮肤病与中医特色诊治方法五、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结合A. 中医药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B. 中医药与西药的互动与补充C. 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的案例分享六、中医学的前景与发展A. 国际中医学的发展与推广B. 中医学对于健康产业的贡献与影响C. 中医学的未来发展方向结语: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治疗方法。
通过深入了解其起源、发展、理论体系、流派与名家、诊断与常见病症、药物应用和与现代医学的结合,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中医学的独特之处,为其未来的发展和推广提供更多的支持与可能性。
中医学导论
中医学理论体系
精
整
气
体
阴
观
阳
念
五
行
指
导
哲
思
学
想
思
想
脏
辨
腑
证
精
论
气
治
血
津 液
诊
治
核
特
心
点
理
论
第一节 中医学的历史沿革
一.中医学的起源
上古时代——起源和孕育 一、源于本能
远古的原始社会。自从有了人类,就有疾病 相伴随,可以说疾病是与生俱来的。古人类化石 和干尸上留下的骨折、骨瘤、佝偻病、梅毒、寄 生虫等疾病的痕迹,说明远祖们深受疾病的困扰。 出于自救伤病的本能,一有人类,就有了应对疾 病的医疗自救活动。
它和肇源于西方的近代或现代科学相比,有 着自身的某些独到之处, 中医学是世界医学科 学的一大派别,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西方近 代或现代医学一样,都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着重 探讨人的健康、疾病及其防治问题。因此,在学 科属性和特点上,中医学和西医学既有不同之处, 又有相同的地方 。
中医学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产物
(1) 中医学既认识到人的生理功能差异的生 物基础,又着重探讨了这种差异的社会背 景。如《灵枢·根结》指出:“夫王公大人, 血食之君,身体柔脆,肌肉软弱,血气慓 悍滑利”。“故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 人者微以徐之,此皆因气慓悍滑利也”。
(2)中医学揭示了许多疾病的社会根源。 (3)研究人际关系,研究个人在社团、家庭
中医学
导论
直面中医
张功耀(中南大学科学发展研究所)、方 舟之(生物学博士)促使中医退出医疗体 系
卫生部认为是对历史的无知、对中医药在 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的无知
《中医学》导论课件
中医学是一门古老而深奥的医学体系,它融合了千年的经验和智慧,以人体 的整体观念为基础,注重平衡和和谐。
中医学的定义
中医学是一种基于传统观念和理论的医学体系,包括针灸、中草药和其他治疗方法,旨在修复和平衡人体的能 量流。
中医学的起源和历史
中医学起源于几千年前的中国,它源于古人对生命和健康的观察和总结,经 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
中医学的重要性及发展前景
中医学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和接 受中医学,并探索其在健康和疾病管理中的独特价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包括气血理论、阴阳平衡、五行学说和经络系统等,这些 理论为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指导。
中医诊断方法
望
观察患者的外貌、舌苔和脉搏等情况,以获取诊 断信息。
问
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和生活习惯等信息,以建 立全面的诊断。
闻
通过闻患者气味来判断身体状态和疾病表现。
切
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评估身体的能量状态和疾 病表现。
中医治疗方法
针灸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和平 衡身体的能量流,以治疗和预防 疾病。
拔罐疗法
通过在皮肤上制造负压,促进血 液循环和淋巴排毒,缓解肌肉紧 张和疼痛。
中草药
使用植物的根、茎和叶等部分制 作药物,以调理身体的机能和恢 复内在平衡。
中医药物与药方
中医药物包括中草药、矿物药、动物药,它们通常以复方形式使用,以达到更复杂的疗效和效果。
中医学导论的心得体会集合3篇
中医学导论的心得体会集合3篇【篇一】中医学导论的(一)深究医理,循序渐进祖国医学浩如烟海,必须持之以恒,勤奋苦读,才能学到中医的真髓。
要从浅处起步,妙在浅而易知,从易处入门,从基础开始,逐步由低向高、精、尖发展,要有计划地学习经典著作,如《内经》、《难经》、《伤寒》、《金匮》、《温病条辨》等,先是粗读、泛读,了解全貌,找出重点,然后更精细地将诵、释、体会三者互用,深谙医理,探求经旨,最后客观地将所学的知识融汇贯通,施于临床,指导实践。
这种由浅入深,从源到流,呈阶梯式递增的学习方法,深为任氏所推崇,他说:“循序渐进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个不能违背的客观规律,遵循一规律,则必有所获,若反之则欲速而不达。
”(二)熟读精思,妙识通圆医乃活人之术,学不熟何以知医?术不精何以活人!故熟精,是对医者最起码的要求。
任氏强调,医者对医理要博熟精深,对医技要熟练精湛,运用要灵活、准确、精当,因此,要求我们要精勤不倦,深入钻研,对中医重要的理论和经典著作的精辟之处,要熟读背诵,首先在“熟”字上下功夫,“熟能生巧”。
只有熟,才能心领神会,窥其奥旨;只有熟,才能抓住要领,妙识通圆。
不熟何以精思,不熟何以圆活!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索生智,才能应常变而法不穷,明其理而更显其妙。
坚持读书,虚心学习,字斟句酌,熟读精思,医理精熟,医技精湛,我们是我们的追求,凡事要尊重科学,每于临证之中,常根据实际病例,熟练准确地引经据典。
如有一患者每夜发烧二小时许,历经数医,久治不愈。
然任继学诊毕,曰:“此有瘀血。
”并明确指出《医林改错》有记载,遂遣方投药,一药而愈。
事后,经查阅,才深为其准确无误而惊叹。
对中医的重要理论和经典著作的精辟之处,已能熟练的成诵和正确的解释,这只是登上了一个阶梯,尚需进一步努力,刻苦钻研,不断强化,并强调坚持反思,总结规律,才能巩固。
他说:“读书最忌不求甚解,博杂不精,随学随忘,不加总结。
”他主张:温故而知新。
温故就是逐句玩味,反复研讨,有所得辄记之,并验之于临床,只有这样,才能由熟而精,妙识圆通,有所创见,推陈出新。
中医学导论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和方法
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一)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
1、先秦、秦汉——初步形成时期
2、魏晋隋唐时期——中医理论体系进一步发展
五行制化(调平)
要点
一脏配一腑、一体、一窍
以五脏为中心
以心为主宰
互根——相互依存
互用——相互资助
互根互用→消长与转化
当归补血汤:黄芪—补气—阳 黄芪:当归 5:1(三)阴阳消长—阴阳平衡
阴阳互为消长 正常范围内的波动
阴阳皆消皆长
(四)阴阳转化
“极”“重”“盛”的阶段
事物的整体属性发生了改变
四、阴阳学说运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二)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三)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
分析病理变化的规律
二、五行的概念
——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三、五行特性
——《尚书•洪范》
四、五行学说基本内容。
中医学导论--中医课件
二、中医学与西医学各自的优势及互补
中医学的优势 医哲交融的整体观念;安全有效的自然疗法; 同中求异的个体化治疗;治与养的有机结合。
中西医学的互补性 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 西医善于祛病,中医长于治中调理; 急则西治为主,缓则中调见长; 单靶点取效与多因素协调; 科技文明与返朴归真。
导论
薛霁
单击画面翻页
前言:
中医药学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我国优秀传 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 土壤之中,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与生产实践中, 逐渐积累不断发展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丰富 诊疗经验的医学体系。已经越来越引起世界医学界的 重视,形成学习和研究中医药学的热潮。
综合汇通深化发展 温病四大家
突破性进展 金元四大家
魏晋隋唐
宋金元
近现代 明清
先秦两汉
继承、发展、创新 中医学是开放系统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三、中医学摄生及预防医学思想
中医学的养生学说,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体现, 养生又称“摄生”,它主要阐述人体要顺应自然规律、 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及病后调理、防病复发,而达 到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
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选择和确立相应的治疗原 则和治疗方法的过程,也是研究和和实施治疗的过程。
“症”、“证”、“病”的区别
“症”,包括症状和体征两部分。 “证”,又叫证候,是对疾病处于某一阶段的病位、
病因、病性以及邪正盛衰等情况的病理概括, “病”,是指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引起的具有一定发
病特点和发展规律的病理过程,总体的认识。
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的含义: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 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连;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 这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 称为整体观念。
中医学导论
五脏
营化 养生
精、气、血、津液
共同完成机体内统一的功能活动
(3)机能活动之间的联系 ◆相互为用、相互协调
(二)病理上: ◆ 相互影响、相互传变。
(三)诊断上:“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 ◆舌诊、脉诊
2、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 人与天地相应 •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二、恒动观念
• 指生命运动处于永恒不息的思想 (一)生理:
1、阴阳的对立制约
• 相反—相互对立,相互排斥 相合—相互制约,平衡统一
阴阳的对立制约
太极图
黑鱼尾
黑小眼
白鱼头
黑鱼头
白小眼
白鱼尾
2、阴阳的互根互用
• 相互依存 • 相互为用 • 相互资生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中有阴(阴依存于阳)
阴中有阳(阳依附于阴)
例:人体内
双方各自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
1.运动不息是脏腑的生理特点 2.生、长、壮、老、已是生命活动的 全过程。
(二)病理:功能亢进(实证)或低下(虚证) 脏腑就会出现病理变化
五脏
亢低 进下
功能失常
三、辨证论治
是中医学的精华,是中医对疾病进行诊 断、治疗的一种特殊研究方法,是中医 临床全过程的概括。
• 1、辨证
辨:辨别、判断
证:证候(症状+体征),是机体在疾 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性
功能活动 (阳)
化生 供给
营养物质 (阴)
互根互用,资长对方
3、阴阳的消长平衡
• 阴阳运动的形式: 阴 消阳长 阳 消阴长
• 有规律、有限度的交替涨、落。 • 超出限度则阴阳失衡。
阴阳的消长和平衡
阳消阴长(阳少阴多)
中医学导论
(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人体的各个部分是有机联系的,这种联系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沟通和联系,将人体各脏腑、孔窍以及皮毛、筋肉、骨骼等组织紧密地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如心合小肠,主血脉,开窍于舌;肺合大肠,主气,开窍于鼻;脾合胃,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肝合胆,主筋,开窍于目;肾合膀胱,主骨,开窍于耳等。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学理论是在以古代解剖知识为基础;长期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的积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的渗透;古代哲学理论的影响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形成的,《黄帝内经》、《难经》、 《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其形成的标志。了解每个历史发展阶段中医理论体系发展的特点。
1《黄帝内经》是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医典,奠定了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
这种整体性,表现在生理、病理以及诊断治疗等方面,临床上就是根据这种联系和影响来指导辨证论治。
(2)人和自然的关系 人生活在大自然中,昼夜阴阳的消长,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居住条件、生活习惯等,都直接影响人的生理活动。在一般情况下,人能适应自然界有规律的变化。一旦气候环境条件的变化,超过人体的适应能力,或者由于人体的调节机能失常,不能对外界变化作出适应的反应时,就会发生疾病。
运用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收集病人的症状、体征以及病史有关情况,进行分析、综合、辨明病理变化的原因、性质、部位、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何种性质的“证候”,这个过程就是“辩证”。“论治”,就是在辨证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因此辨证是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亦为辨证的目的,又是对辨证正确与否的检验。
中医学导论、阴阳、五行精
中医学导论、阴阳、五行(精)中医学导论、阴阳、五行(精) 中医学第一章导论绪论:人类最早形成体系的三大传统医学:中医学与古巴比伦医学、印度医学。
中医学是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医学,属生命科学范畴;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医疗、生活实践中,积累总结而成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丰富诊疗经验的医学体系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官方中药本草辞典中收录的药物。
草药(medicinal herbs; herb medicine ):民间散在的本草药物。
中草药(Chinese herbal medicine):中药与草药合称为中草药。
中成药(prepared Chinese medicine):根据中药药典制剂规范、处方手册等所载的方剂或新近研究的成果,用不同的方法将原料药物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可以直接用于防病治病的药品,包括膏、丹、丸、散等多种中药制剂一、中医学的起源------- 生产生活实践。
二、孕育中医学术的人文背景1 / 31中医学导论、阴阳、五行(精)(一)中国农耕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世界文化原型:农耕文化、游牧文化、航海文化农耕文化的特点:注重实用,注重实践;敬仰天地,服从自然;长于体察,注重微细;追求统一,强调范式。
(二)人文地理的隔绝状态对中医学的影响积极影响:确保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消极影响:自身较为封闭,易排斥外来先进科技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一)秦汉——中医理论体系奠基阶段(中医学的四大经典著作完成)《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医学专著。
《神农本草经》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药物学专著《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临床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和大法。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
《伤寒论》一外感热病的六经辨证论治。
《金匮要略》一内伤杂病的脏腑辨证论治2 / 31中医学导论、阴阳、五行(精)(二)晋隋唐---理论充实与系统化王叔和《脉经》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世界现存最早的病理学专著。
医学类-中医理论基本知识-中医学导论教材教学课件
量力而行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避免 过度运动导致损伤。
持之以恒
长期坚持适量运动,才能收到良 好的保健效果。
常见疾病的中医预防与保健措施
感冒
注意保暖避风,适当锻炼增强 体质,可按摩迎香穴等预防感
冒。
高血压
保持情绪稳定,饮食清淡少盐 ,可按摩太冲穴等辅助降压。
结合点
在临床实践中,中西医结 合治疗可发挥各自优势, 提高疗效。
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中西医 结合将在更多领域实现深 度融合和创新发展。
02 中医基础理论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
阐述阴阳对立统一关系,解释人 体生理病理现象及疾病诊断治疗 。
五行学说
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 特性及其生克制化规律认识世界 ,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及疾病 诊断治疗。
腑、气血阴阳的平衡。
天人合一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顺应四 时阴阳变化进行养生。
预防为主
注重未病先防,通过饮食、起居、 运动等方式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中医饮食调养原则与方法
饮食有节
因人而异
遵循定时、定量、定质的饮食原则, 避免过饥过饱。
根据不同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制 定个性化饮食方案。
平衡膳食
合理搭配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肉类 蛋类等食物,确保营养均衡。
中药的禁忌
包括配伍禁忌、妊娠禁忌、服药时的 饮食禁忌等。如“十八反”、“十九 畏”是中药配伍禁忌的重要内容。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方剂的组成
包括君药、臣药、佐药、使药四个部分 ,称为“君臣佐使”。君药是针对主病 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药是 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或是针对 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有 佐助药,佐制药,反佐药三种意义;使 药有引经和调和两种意义。
中医学导论.
分析解释题1请画出五行相生相克的五角星图,并在各顶点标出对应的五行和脏腑名称、2请连线,正确标明下面人体在疾病状态时的面部颜色与所主病的对应关系。
青色主虚寒证,血虚证黄色主湿证、虚证赤色主肾虚证、水饮证、寒证、痛证及瘀血证白色主寒证、痛证、瘀血证、惊风证、肝病黑色主热证3将下列临床表现合理辩证,给与寒证、热证、虚证、实证、表证、里证结论。
1)面色淡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心悸气短,形寒肢冷,自汗,大便滑脱,小便失禁,舌淡胖嫩,脉虚沉迟,或为五心烦热,消瘦颧红,口咽干燥,盗汗潮热,舌红少苔,脉虚红数。
2)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兼有鼻塞、流涕、咳嗽、喷嚏、咽喉痒痛等证。
3)恶热喜冷,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吐血衄血,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数等。
4)壮热恶热或微热潮热,烦躁神昏,口渴引饮,或畏寒肢冷,倦卧神疲,口淡多涎。
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或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腹痛呕恶,苔厚脉沉。
5)恶寒喜暖,面色晃白,肢冷蜷卧,口淡不渴,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润滑,脉迟或紧等。
6)发热,腹胀痛拒按,胸闷,烦躁,甚至神昏谵语,呼吸气粗,痰涎壅盛,大便秘结,或下利,里急后重,小便不利,淋沥涩痛,脉实有力,舌质苍老,舌苔厚腻。
结论:1)虚证 2)表证 3)热证 4)里证 5)寒证 6)实证阳证发热、口渴、脉数(快)等。
阴证不发热,口不渴、手足冷、脉迟(慢)等。
2阳代表事物的具有动的、活跃的、刚强的等属性。
3阴代表事物的具有静的、不活跃、柔和的等属性。
简答题1“证”与“症”的概念有何不同?“症”是症状,如头痛、恶寒、咳嗽、胸痛等;“证”是证候,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各种症状的概括,包括病变部位、原因和性质,以及致病因素与抗病能力相互斗争情况等,它深刻、全面、正确地的映了疾病的本质。
2八纲是指什么?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3阴证是指什么?凡符合“阴”的一般属性的证候,称为阴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
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 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
体
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系
施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
的
法。
特
点
三、辨证论治
中
中医诊病主要不着眼于“病”的异同,
医
而是将重点放在“证”的区别上
理
感冒
论
体
风寒感冒
系
风热感冒
的
暑湿感冒
特
体虚感冒
点
中
三、辨证论治
医
同病异治:对同一疾病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
中医教研室 李宗信
1
中
奠基于秦汉
医
学
理
《神农本草经》
论
总结了汉以前的药物知识,载药365种
体
麻黄治喘、黄连治痢、海藻治瘿
系
《伤寒杂病论》
的
确立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形
成
中
阐发于晋唐
医
学
理
《诸病源候论》
论
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
《针灸甲乙经》
体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种针灸专书
系
《唐本草》
的
论
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的整体
体
诊治疾病时,可以通过面色、形体、
系
舌象、脉象等外在的变化,来了解和 判断其内在的病变
的
特
点
中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医
六腑
理
五体
论
五官
体
经络
系
九窍
的
四肢
特
点
一、整体观念
中
人与外界环境相统一
医
季节: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
理
人体: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
基
础
谢谢!
基
础
阳光的向背: 向日为阳,背日为阴
阴阳学说
中
医
引申: 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 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
学
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的 哲
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学
基
础
阴阳的特征
中
医
阳:剧烈运动的、外向的、
学
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
的
哲
阴:相对静止的、内守的、
学
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
中国古代由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 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形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成
在营养缺乏性疾病防治方面成就突出
中
深化于金元
医
学 理
“金元四大家”
论
刘完素 “寒凉派” ;张从正 “攻下派”
体
李杲 “补土派” ;朱丹溪 “养阴派”
系
的
形
成
中
成熟于明清
医
学
《本草纲目》
理
收载药物1892种,附方一万多个
气的基本特征
中
医
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
学
的
气是运动不息的物质
哲
气是感应现象的中介
学
基
气化和形气转化
础
元气论对中医学的渗透
中
医
说明生命过程的物质性和运
学
动性
的 哲
说明人的整体性和联系性
学
说明生理现象和病理过程
基
础
中
医
学
阴阳学说
的
哲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
学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 对立双方的概括
理
论 西医:偏重于结构还原、解剖分析
体
和实验比较,属微观分析医学。
系
的
比
较
中
中医临床知识及技能
医
学
中药方剂知识与经验
主 要
养生保健技能及生活科学
学
术
内
容
中
元气论
医
学
的
阴阳学说
哲
学
五行学说
基
础
中
元气论
医
学 气:构成自然界万物的、十
的
分活跃的微细物质
哲
“元者犹原也”
学 基
“元者为万物之本”
础
理
证型,采用不同的治法。
论
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性 质相同的证型,因而可以采用
体
同样的治疗方法。
系
的
特
点
中医思维的三个层次
中
医
初层——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
学
中层——形象思维
思
维
高层——灵感思维与特异思维
方
法
中
宏观认识与微观认识
西 医
中医:偏重于功能联系、整体综合 和动态改变,属宏观整体医学。
论
体
治疗温病(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 的成就 叶桂《温热论》; 薛雪的《湿热条辨》
系
吴瑭《温病条辨》;王士雄《温热经纬》
的
形
成
中
医
《医林改错》
学
理
根据尸体解剖和临床经验写成
论
改正了古代医书在人体解剖方面的错误
体
强调了解剖知识对医生的重要性
系
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与治疗方法
的
形
成
中
辉煌于现代
医
学
理
论
中医药学历数千年而不衰
体
显示了自身强大的生命力
系
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特色和优势。
的
形
成
著
扁鹊 “起死回生”
名
医
张仲景 “众方之宗,群方之祖”
家
华佗 “麻沸散” “五禽戏”
及
葛洪 “炼丹术”
其
陶弘景 “诸病通用药”
学
孙思邈 “大医精诚” “药王”
术
成
就
一、整体观念
中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医
理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 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
论
体
昼夜:晨昏的变化过程
系
人体:必须与之相适应
的
特
点
二、恒动观念
中
1.自然界是恒动的
医
2.人体生命是恒动的
理 论
生理:气:“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体
血:“流行不止,环周不休”
系
病理:虚实,寒热,表里,阴阳的转化
的
特 点
三、辨证论治
中
证: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的某一阶段,多方
医
面病理特性的概括
理
辨证:把四诊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