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中的音乐美学——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音乐浅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方音乐Northern Music
听觉中的音乐美学
——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音乐浅探
王 伊
(上海音乐学院,上海 200031)
【摘要】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音乐音响现已无从考究,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那一时期的社会制度、音乐美学文献、乐器形制、律学等方面入手,对那一时期的音乐音响有一些大致的轮廓印象和揣测。
以下文章将通过音乐发展背景、主要的音乐类型、主要乐器、律制、以及记载文献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礼乐制度;律制;乐器;《国语》;《荀子》;《左传》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一、这一时期的音乐发展背景
(一)西周——礼乐制度
西周是奴隶制发展到顶点的时期,统治者以礼、乐、刑、政四术作为统治臣民的手段。
礼乐制度就是以礼仪和音乐的等级化为核心的一种文化制度。
各级奴隶主必须根据自己的身份地位,按不同场合举行礼乐,以体现君臣、父子、兄弟、朋友等相互间的关系。
音乐的等级化主要体现“乐悬”制度。
“乐悬”其本意是指必须悬挂起来才能演奏的钟磬类大型编悬乐器。
不同等级的贵族在钟磬乐悬种类的配置方面享有不同待遇。
如王归为天子,因而享用的乐器是四面悬挂,然后依照等级顺次为三面、两面、一面。
“乐悬”的音列制度是:宫、角、徵、羽,不用商音。
(二)春秋战国时期——“礼坏乐崩”
这一时期是奴隶社会的转型时期,社会的大动乱和大变革,彻底打乱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秩序,音乐的等级制度也失去了约束力。
这种变动促进了当时音乐的发展,使得这一时期的音乐文化较以前更为发达。
但能够使用音乐的还都是王公贵族,主要用于宴请宾客、祭祀宗教、也用于娱乐场所。
二、主要的音乐类型及其特点
(一)宫廷音乐
六代之乐——据说是由黄帝开始历代流传下来的六部代表性乐舞。
特点是规模宏大,有歌有舞,声调平淡,节奏缓慢。
大都表现一种中庸平和的情绪,严肃静穆;颂乐——重大典礼用的乐歌。
以速度缓慢为特色,但音调可能比六乐要清越一些;雅乐——有大雅小雅之分。
大雅的内容与颂相似,小雅比较接近于民歌;房中乐——后妃们在内宫侍寝时唱的,在娱乐性方面要求较多。
(二)民间音乐:郑卫之音
又被称为“商之遗声”,是一种带有浓郁巫文化特点的、宗教狂热意识的音乐。
表演者多为女性、倡优,舞蹈动作夸张,以娱乐性为主。
三、这一时期的主要乐器
敲击乐。
钟(分为甬钟、扁钟、钮钟等)磬(分为特磬、编磬)柷、敔、鼓(分为县鼓、应等)。
吹奏类:埙、笙、竽、箫(排箫)、管等。
弹拨类:琴、瑟、筝等。
周代的乐器见于记载的已有70种左右。
《诗经》中明确提到的也有29种,以上仅列出较为常见的代表性乐器。
四、这一时期的律制
(一)三分损益法
最早在《管子》一书中对这种律制有详细的记载。
即如要出五音,首先求得一个标准音“黄钟”,把它作为宫音。
然后以此为标准,弦长增加三分之一得下方四度音高,减去三分之一得上方五度音高。
(二)十二律
在《吕氏春秋》中记载,根据三分损益法推算出了十二律,且在《国语》中对十二律的名称有详细记载: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这十二律分别对应现在的音名即1、#1、2、#2、3、4、#4、5、#5、6、#6、7。
(三)旋宫理论
十二律律名确定以后,又与宫音相结合产生了“旋宫”理论:可以在十二律中任选一律作宫音,其它各音级与律位相对应,形成十二种不同调高的音阶,一个音阶以某律为宫音就称为某宫。
例如以黄钟为宫音的音阶就称为“黄钟宫”。
《国语》中记载:“大不逾宫,细不过羽,夫宫,音之主也,第以及羽。
”
《荀子》中记载:“故乐者,审一以定和者也,比物以饰节者也,合奏以成文者也。
”
五、通过这一时期的音乐美学文献揣摩其听觉效果
《国语 周语下》:夫政象乐,乐从和,和从平。
声以和乐,律以平声。
金石以动之,丝竹以行之……革木以节之。
认为音乐的特征是“和”。
“乐从和”,音乐的美在于和谐。
用五声协和音乐,用六律平正五声。
用金石来发动,用丝竹来演奏……用革、木来节制。
但人们对于“和”的认识有一个过程。
西周末的史伯认为“和”是
34 Northern Music
national music 民族音乐
“以他平他”,即异物相杂,所以“声一无听”,单一的声音不可能动听,而要“得六律以聪耳”,以高低不同的乐音组成和谐的旋律,以不同乐器的配合组成丰富而和谐的音效,用金石类打击乐(钟、磬)作乐曲开始的序,用木、革类打击乐作节奏控制。
《国语·周语下》:臣闻之,琴瑟尚宫,钟尚羽,石尚角,匏竹利制。
大不逾宫,细不过羽。
大意是臣听说,琴瑟主发宫音,钟主发羽音,石主发角音,匏、竹所发之音视需要而定。
但不管哪种乐器,它们所发的声音,大的都不能超过宫音,小的都不能超过羽音。
通过以上资料,可以推测,弹拨乐即琴、瑟多用作主音及低音乐器,钟(编钟)敲出较高频率的乐音,节奏打击乐在中频控制速度与律动,匏竹(笙、竽、笛等吹管类)乐器作和音穿插其中。
《左传》:先王之乐所以节百事也,故有五节,迟速、本末以相及。
中声以降,五降以后不容弹矣。
其大意为先王的音乐史用来节制各种事物的,所以五声都要有节制,快慢本末要互相调节中声交互演奏,前声退罢以待后声。
五声既降,中声止息,便不得再弹。
此文形容的是宫廷音乐的一贯审美风格,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乐曲的节奏是较为稳定,而且速度适中的。
段落间交替有序。
快结束之时先后有序的逐渐结束,一旦结束便不可再贸然奏乐。
《吕氏春秋》:夫音亦有适:太巨则志荡,以荡听巨则耳不容,不容则横塞,横塞则振;太小则志嫌,以嫌听小则耳不充,不充则不詹……黄钟之宫,音之本也,清浊之衷也。
衷者也,适也,以适听适则和也。
大意为乐音也有适中与否的问题……所以太大、太小、太高、太低都不是适中。
那么什么是适中呢?音的适中就是衷。
乐器大不出一钧,重不过一石,这是大小轻重的衷;黄钟律的宫音是乐音的根本,就是高低的衷。
用适中的心情听适中的音调,就平和而快乐了。
从这里可以了解,这一时期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让人听上去舒适而安宜。
音量不大不小,音高不高不低,速度不快不慢。
然而反过来看,也缺少一定的发展与张力,在这一时期多少会阻碍音乐发展的进程。
除了上述在音乐美学角度对这一时期音乐的描述以外,还有一些文章是直接对音乐表演场景的描述,同样值得推敲。
《荀子》:声乐之象:鼓大丽,钟统实,磬廉制,竽、笙肃和,莞、籥(yue)发猛,埙、篪(chi)翁博,瑟易良,琴妇好,歌清尽,舞意天道兼。
鼓,其乐之君邪!
大意为乐舞的各种具体表现是鼓声宏大而壮丽,钟声丰满而浑厚,磬声清晰而有节制,竽、笙肃穆而柔和,管、籥振奋而昂扬,埙、篪舒缓而宏大,瑟声和平,琴声柔婉,歌声清越完美,舞意和于天道,能表现万物万事。
鼓是乐舞中的君主吧!
《仪礼》:工四人,二瑟;……乐正先升,……工入……工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笙入堂下磬南,北面立,乐《南陔》《白华》《华黍》。
乃间歌《鱼丽》,笙《由庚》;歌《南有嘉鱼》,笙《崇丘》……
文中所列曲目,除周南、召南系南方民歌外,其余都属小雅,其中所说“间歌《鱼丽》,笙《由庚》……”等就是歌唱和器乐间做的意思。
六、结语
根据以上的历史文献以及理论总结,对西周——春秋战国这一时期的音乐可以有一些粗浅的了解,对这一时期的音乐听觉也做了一些主观的揣摩。
尽管,也许离真实的效果有相当大的出入,但是通过这样的研究还是让我们认识到了这一时期的音乐背景现状。
将以上资料加以总结,可以得到一些共性的特征,就是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是宫廷音乐与民间音乐并存,但仍以宫廷音乐为主导。
这时的音乐以“和”为中心,认为音乐能够平人心,教人善。
统治阶级突出了音乐的政治性,儒家认为音乐应该“仁”,诸子百家也都有不同的定义。
但这时期的主流音乐从听觉上来讲,还是以中正平和为主。
音乐中打击乐占主导地位,琴瑟为辅,管乐和之。
音乐宏大庄重,和声以四、五度的和谐音程为主,少有二度及七度的尖锐音效。
乐器相互配合,人声、诗歌、舞蹈视场合配合音乐表演。
到了春秋战国后期,由于生活富实,民间音乐也得到发展,“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音乐活动十分普遍。
出现了许多优秀的音乐家及音乐作品。
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韩娥;“声振林木”的秦青;晋平公的乐师师旷;鼎鼎大名的伯牙与子期。
笔者期望通过对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美学、礼乐制度以及听觉上的梳理与研究,追溯中国民族音乐的初始形态,以古探今,为当下的民族音乐发展提出一些参考,并提出一些审思。
当下的民族音乐美学之于远古时代的发展如何?应该怎样看待当今的民族音乐演奏?在经历蓬勃发展之后的方向去向何处?回归自然是否为必然所趋?
参考文献
[1]蔡仲德注译.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释上、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2]夏野.中国古代音乐史简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
Northern Music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