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
富贵不能淫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富贵不能淫教案优秀教学设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孟子两章教案,希望你们能喜欢。
富贵不能淫教案优秀教学设计一目标定向:1、熟读本文,争取背过。
2、讲解本文。
3、深入讨论什么样的人才是大丈夫,并举例说明。
教学过程:一、导语: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么是不是只要是男人就可以是“大丈夫”呢?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
二、读诵本文。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三、解释本文。
【注释】广居、正位、大道:朱熹注释为: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
【译文】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
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
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
这样才叫做大丈夫1四、讲解本文。
富贵不能淫教案优秀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熟读文本,背诵精彩片段。
2识记重点字词并翻译文章3小组互助学习,理解本文意思,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一、导入复习孟子相关常识出示学习目标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对照朗读和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注意:断句、正音)2、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四、小组合作交流并展示1、小组代表展示。
(形式:以学生为主解答,老师适时更正)2、老师提出重点字词句,要求学生作答。
3、学生结合所讲再次翻译文章。
五、课文分析(具体见ppt)富贵不能淫教案优秀教学设计三【教学目标】1.准确翻译和背诵全文。
2.品味孟子的论辩艺术,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
【课前预习】1.根据课下注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2.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孟子的思想。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能用普通话准确而流畅地朗读课文。
2.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准确翻译全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阅读 21 《孟子》二章 富贵不能淫》优质课教案_0
《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致读懂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孟子善用比喻、类比手法和对举、排比句式说理的特点。
3、背诵课文,积累并运用课文中的名言警句。
4、感受孟子的智慧和胸襟,提升自己的精神品格。
教学重点: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致读懂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孟子善用比喻、类比手法和对举、排比句式说理的特点。
教学难点: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孟子善用比喻、类比手法和对举、排比句式说理的特点。
2、感受孟子的智慧和胸襟,提升自己的精神品格。
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么是不是只要是男人就可以是“大丈夫”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孟子流传千古的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曾经激励了千百年来的仁人志士奋发有为,成为了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那么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
二、出示学习目标请大家齐读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带着学习目标进行这节课的学习活动。
三、展示自学成果同学们,课前你自主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问呢?现在,请大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示你们的自主学习成果吧!一个小组展示一个知识点,其他小组根据展示情况进行补充或纠正。
教师点拨下面重点知识:1、简介作者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与孔子并称“孔孟”。
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被称为“亚圣”。
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而没有得到实行。
2、文学常识《孟子》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阅读 21 《孟子》二章 富贵不能淫》优质课教案_9
《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授课人:一、教学目标1、熟读文本,背诵精彩片段。
2识记重点字词并翻译文章3小组互助学习,理解本文意思,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识记重点字词并翻译文章难点: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三、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二)了解作者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邹国人。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三)你读我读,疏通文意1、诵读本文。
(自由读课文,推荐读得好的同学,班级展示,点评)2、疏通文意。
(先对照课文自主学习,小组交流疑难,教师点拨)(四)你思我想,理解精髓1景春眼中的“大丈夫”是怎样的?2 孟子为什么否定了他的观点?3孟子眼中的大丈夫又是怎样的标准?(五)你讲我讲,感受英雄思考: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
(六)写作特色1.语言含蓄幽默,讽刺深刻尖锐。
2.运用排比,增强文章气势和感染力(七)教师寄语愿大丈夫的高尚情操永远流淌在你我心间,让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做一个德才兼备的大丈夫。
(七)板书设计景春:位高权重大丈夫孟子:1.仁、礼、义/ 2.有原则/3.不为外因所动。
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优秀8篇)
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优秀8篇)《富贵不能淫》教学反思篇一本篇课文教学在文意的理解上花费时间较少,课下注释非常全面,教学中有效的利用课本资源。
为避免文言文教学枯燥乏味,本节课从诵读入手,引导学生反复读,在读中明确作者观点,在读中明确作品论证思路,在读中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
拓展延伸部分补充朱自清对公孙衍、张仪的评价,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本节课主要用到的读的方法有:自由读,齐读两种,如果形式能再多样一些,学生读的兴趣会更高,更利于熟读成诵。
本节课结束时由课内到课外迁移部分如果能让学生以孟子的标准选出具有大丈夫品格的古今名人,本节课的生成会更加具体。
《富贵不能淫》教学反思篇二《富贵不能淫》是《孟子二章》中的第一篇,这一章主要探讨“何谓大丈夫”的观点,景春提出观点,孟子反驳,有破有立。
首先景春对于公孙衍、张仪是歆羡甚至崇拜的,然而孟子针锋相对,用了一个反问句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并且用“妾妇之道”作比,指出了公孙衍、张仪的本质,他们只不过是顺从君王的意志,就像当时出嫁的女子完全顺从丈夫的意志一样,他们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然后,孟子提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大丈夫的标准: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这节课的思路比较简单,难度不大,重难点不多,学生又刚刚从家里回来,有点疲惫,如果直接讲授的话,可能效果不是很好。
然后,在早读的时候,我就安排了任务,分小组分解任务,从字词、注释、翻译、文言现象、问题探究、一词多义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划分,然后课堂上按照一定的顺序由学生来讲解。
学生的讲解非常棒,提前板演了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然后在过关检查的环节,专门检查有可能出现错误的学生,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读正确。
后面的学生则把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用卡片的方式整理好,然后又用投影的方式给同学们讲解、检查。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1《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优质课教案_1
《孟子》二章之富贵不能淫【教学目标】1、理解“大丈夫”的含义,学习“大丈夫”精神。
2、理清孟子的论证思路。
3、指导学生读出文章的情味。
【教学重点】理解“大丈夫”的含义,学习“大丈夫”精神。
【教学难点】理清孟子的论证思路。
【教学课时】一课时【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文言文学习的基础和能力,在了解文章主要内容之后,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情态,直至熟读成诵的问题应该不大。
但是学生对孟子的生活时代不了解,对孟子为什么鄙视公孙衍、张仪可能会产生疑问,需要借助背景资料加以了解。
从学生现有的人生经验看,要让他们从孟子对“大丈夫”的定义中了解孟子的精神追求,从而受到孟子精神的感染比较困难,需要老师花大力气引导。
还有一个难点在于学生对议论文的知识不熟悉,对孟子的文章特点也不熟悉,需要在老师带领下通过反复诵读,加以体会。
【课前准备】布置预习作业:1、课前搜集关于孟子、公孙衍、张仪等人的生平资料,了解人物的生活时代。
2、印发关于“仁”“义”“礼”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儒家的一些基本思想。
3、通读课文,了解大意。
【教学流程】一、读文明义(一)导入课文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有一位夫子继孔子之后,高举儒家“仁政”大旗,辗转奔波于各诸侯国之间,大力宣扬自己“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虽历经千难万苦而不悔,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他被后世尊称为“亚圣”,他就是伟大的孟子。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孟子,去聆听孟子的教诲。
(二)朗读课文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一遍课文。
(学生读完,老师简要评价,指导朗读。
)(三)整体感知提问:本文讨论了一个什么核心问题?关于什么样的人是“大丈夫”的问题。
追问:你是从文中哪里看出来的?文中三处提到了“大丈夫”。
方法点津:用“关键词法”读文章可以迅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是在文中反复出现的词。
什么是“大丈夫”呢?我们先用追本溯源法,探究一下这个词的本义。
大的甲骨文,篆文造字本义:顶天立地的成年人。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阅读 21 《孟子》二章 富贵不能淫》优质课教案_15
《富贵不能淫》教案一、三维目标(一)知识能力:1、熟读文本,读准断句。
2、识记重点字词并翻译重点句。
3、理解大丈夫的含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过程方法:3、小组互助学习,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熟读文本,背诵精彩片段。
2、识记重点字词并翻译文章。
3、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三、教学用具:希沃一体机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俗语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到底哪样的人是大丈夫呢?我们伟大的思想家孟子也谈了自己的观点。
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的看法。
我们一起进入到21课《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的学习。
请学生介绍孟子及《孟子》相关常识1、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
他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
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重视人民的作用;宣扬“仁政”“王道”,并将这一希望寄托在统治阶级发“仁心”上。
2、《孟子》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合著的,记录了其治国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属儒家经典著作,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二、出示学习目标三、书声琅琅品情韵1、对照朗读和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注意: 正音)2、听读课文,听准读音、断句(注意:断句)3、三读:读出气势、情感,品味景春和孟子语气的异同。
(注意:情感、气势)四、重点词语过关(游戏环节)五、课文分析1、景春对公孙衍、张仪持什么态度?理由是什么。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补白:纵横家出现于战国至秦汉之际的策辩之士,中国五千年来最早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
他们凭辩才进行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一派,是战国时诸子百家之一。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阅读 21 《孟子》二章 富贵不能淫》优质课教案_7
《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小组互助学习,理解本文意思2、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3、以客观的眼光看待经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学习重点:1、小组互助学习,理解本文意思2、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学习难点:以客观的眼光看待经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么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作“大丈夫”呢?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
二、检查预习(一)你能流利朗读课文吗?(二)说说你了解的孟子(生活时代、身份、思想、故事、名言等)三、你读我读,疏通文意先对照课文注释及手头工具书自主学习,疑难之处做标记,然后组内交流,不明白的地方班内交流,互助学习。
四、当堂检测解释词语:1、往之女家丈夫之冠也2、安居而天下熄。
居天下之广居3、往送之门往之女家4、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翻译句子: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五、你思我想,理解精髓1、文中景春的观点是什么?用陈述句表达。
支撑这个观点的理由是什么?你认为景春评判大丈夫的标准是什么?2、孟子对景春的观点持什么态度?从哪些话语可以感受出来?3、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哪三句话能概括其精髓?你觉得孟子评判大丈夫的标准是什么?六、你说我说,畅所欲言1、你心目中的大丈夫是什么样的?联系历史或现实说一段话。
(可以和孟子的观点保持一致,也可以有自己的见解。
)2、在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也隐藏着某些封建主义的糟粕,本文也不例外,请把这样的地方找出来,谈谈你的看法。
3、时代发展到今天,试想,在你的成人礼上,你的父母会对你说什么?七、结束语:愿大丈夫的铿锵音韵永远萦绕在你我耳畔,愿大丈夫的高尚情操永远流淌在你我心间。
2023最新-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精选9篇
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精选9篇在平日的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你知道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下面是牛牛范文为大伙儿带来的9篇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熟读文本,背诵精彩片段。
2、小组互助学习,理解本文意思,积累重点文言字词。
(重点)3、感受和培养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难点)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准备预习本课,理解本文大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俗语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到底哪样的人是大丈夫呢?我们伟大的思想家孟子也谈了自己的观点。
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的看法。
我们一起进入到21课《孟子二章》的学习。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介绍孟子及其思想。
四、你读我读,疏通大意。
1、诵读本文。
(小组内以喜欢的形式读文章,推荐读得好的同学,班级展示)2、解释文本。
(先对照课文自主学习,再进行小组交流,有不明白的问题班级内进行互助学习)3、展示活动成果。
推荐学生诵读本文,请学生点评诵读。
4、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疏通文意,解决学生预习留下的问题。
并对重点字词强调。
五、你想我想,感受精髓。
1、理解:景春提出了什么观点?为何会提出此观点?孟子提出了什么观点?他是如何提出这一观点的?2、孟子并不认同景春的观点,他的反驳可以分为几个层次?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明确:驳论文就是争锋相对的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有破有立。
孟子先驳斥,表示不认同的'态度,接着以妾妇之道作比戳破景春的观点,再正面提出自己心中大丈夫的标准。
六、你讲我讲,感受英雄。
思考: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
明确:不是说只有那些具有雄才大略、建立丰功伟绩的仁是真正的“男子汉”,也不是说只有那些具备崇高品德、拥有坚定心志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我们生活当中还有很多的普通平凡的“大丈夫”需要你用慧眼去发现。
《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熟读文本,识记重点字词,背诵精彩片段。
过程与方法:1、理清文章观点和思路。
2、通过反复诵读,大致读懂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重点难点】理解并恰当运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白杨礼赞》,茅盾说:“白杨树,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同学们,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是大丈夫呢?(学生回答)每个人心中都有大丈夫的定义,在孟子的眼里什么是大丈夫呢?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富贵不能淫》。
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1、学生个读公孙衍(yn)丈夫之冠(uàn)妾妇之道(qiè)不能淫(yín)2、教师范读3、学生齐读三、读懂大意1、小组合作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疑难问题小组代表提出。
2、课堂讨论3、及时巩固通假字:女词类活用:冠,淫,移,屈古今异义:安居,熄,正,命翻译句子: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四、读出理解1、从景春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对公孙衍,张仪持什么态度?你是如何看出的?这两句话应该用什么语气读?2、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呢?背景介绍战国纵横家(出示ppt),公张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判断善恶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在迎合君主的喜好,极端个人主义。
妾妇之道。
3、孟子首先对景春的观点进行了反驳,接着正面提出了何谓大丈夫的标准。
孟子提出的大丈夫标准的内容是什么?4、古往今来,你认为哪些人算的上是“大丈夫”?五、读出感悟1、在你的心中大丈夫的标准是否有新的认识?并谈谈其的现实意义。
2024年八年级上册语文《富贵不能淫》教案
2024年八年级上册语文《富贵不能淫》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富贵不能淫》。
理解《富贵不能淫》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分析并理解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通过文章传达的思想和道德观念。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提问等方式,深入探究文本内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学习能力。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道德自律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文言文词汇、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文章主旨的把握和作者思想的体会。
教学难点:文言文阅读方法的掌握和实践。
对文章中深层次道德观念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与“富贵不能淫”相关的历史典故或现实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讨论“富贵与道德”的关系,为课文学习做铺垫。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注不理解的词汇和句子。
学生通过查阅字典、小组讨论等方式,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深化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提炼文章主旨,理解作者意图。
互动讨论:学生就课文内容提出疑问,教师和其他学生共同解答。
学生分组讨论文章中的道德观念,分享自己的见解和体会。
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讨论如何在现代社会践行“富贵不能淫”的道德准则。
学生通过写作、演讲等方式,展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讲解,提高教学效果。
实物展示:通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历史文物、图片等实物,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六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富贵不能淫”和“仁义礼智信”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富贵和道德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这个活动将演示在面对富贵时,如何坚守道德原则。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践孟子的富贵观”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突破方法:通过逐句翻译、对照注释、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逐步理解文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b.孟子思想与当代价值观的结合:如何将孟子的道德观念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形成符合当代社会的价值观,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突破方法:通过案例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将孟子思想与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联系起来,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c.古今异义词的识别:文言文中的某些词汇在古今用法上存在差异,容易造成学生的理解困惑。
-举例:如“淫”字在古代文言中表示沉溺、迷惑,而在现代汉语中多指放纵、不正当的性行为,需向学生明确指出。
-突破方法:通过对比分析、词义辨析等方法,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古今异义词。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然而,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文言文和孟子思想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的需求,采用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如加强个别辅导、组织课外阅读等,帮助他们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对孟子思想的理解。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富贵不能淫》教案教学设计
富贵不能淫教案教学目标1.熟读文本,背诵精彩片段。
2.识记重点字词并翻译文章。
3.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1.识记重点字词并翻译文章。
2.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课前准备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2.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晋惠帝昏聩无知,朝纲旁落。
名士鲁褒曾作《钱神论》以讥讽世风。
戏称钱“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
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
此文一出,“孔方兄”一词成了“钱”的同义语。
作者简介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现山东省邹城市)人,有人认为邹国是鲁国的附属国,也有人说孟子是鲁国人。
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思想主义流派。
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
三、写作背景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的战国中期,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一统天下。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
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他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
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
其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四、文学常识——《孟子》《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录孟子、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关于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方面问题的论争。
文章说理透彻,气势磅礴,语言流畅,且富于感彩。
五、常考文言知识积累1.古今异义子未学礼乎(古义:尊称对方,你。
今义:儿子)以顺为正者[古义:准则,标准。
今义: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跟“歪、偏”相对)]富贵不能淫(古义: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
今义:放纵)2.一词多义(1)得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能够,可以得志,与民由之实现(2)戒戒之曰告诫必敬必戒谨慎3.词类活用丈夫之冠也(名词用作动词,行冠礼)富贵不能淫(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迷惑)贫贱不能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动摇)威武不能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服)4.通假字往之女家,必敬必戒(同“汝”,你)六、研读课文请学生快速阅读一遍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孟子》二章教学设计(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孟子》二章教学设计(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过程与方法】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做一个大写的人。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第1课时《富贵不能淫》一、导入新课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那么是不是只要是男人就可以是“大丈夫”呢?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
二、疏通文意1.生词注解(1)居天下之广居(前一个“居”为“居住”的意思,动词;后一个“居”为“住所”的意思,名词)(2)富贵不能淫(使昏乱)(3)贫贱不能移(使改变)(4)威武不能屈(使屈服)2.翻译句子(1)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
这样才叫做大丈夫!三、整体感知1.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哪三句话能概括其精髓?①富贵不能淫——高官厚禄不能乱我心。
②贫贱不能移——家贫位卑不能改变我志向。
③威武不能屈——威力相逼不能使我卑躬屈膝。
2.怎样才能做到有大丈夫之道呢?①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贯彻儒家倡导的仁义礼)②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立身处世态度)3.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并举例说明。
富贵不能淫——方志敏。
1935年1月29日,方志敏在江西省玉山县怀玉山区被俘,囚于南昌国民党驻赣绥靖公署军法处看守所,严辞拒绝了国民党的劝降,实践了自己“努力到死,奋斗到死”的誓言。
《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79]
《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致读懂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2、理解文意,并背诵课文;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学习文章的说理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和思考辩论能力。
【过程与方法】1、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流畅雄辩的说理风格。
2、通过点拨和合作探究,理解孟子的思想,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明白“大丈夫”的含义,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孟子的思想。
难点:学习文章的各种说理方法。
明白“大丈夫”的含义。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有没有同学知道“大丈夫”是什么意思呢?(学生回答)两千多年前孟子对此做过非常详细的,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孟子去了解他笔下的大丈夫。
二、走近孟子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邹国人。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南宋朱熹把《孟子》和《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成为此后读书人的必读书。
三、梳理字音四、自由朗读全文,注意语音与停顿景春曰:“公孙衍(yǎn)、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guàn)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rǔ)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五、再读课文,疏通文意1、全班朗读课文。
2、翻译课文。
小组讨论交流,对照课文及工具书自主学习,派代表翻译。
六、总结归纳重点文言字词(1)通假字:往之女家(“女”同“汝”,你)(2) 词类活用①丈夫之冠.也(名词作动词,行冠礼) ②富贵不能淫.(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迷惑) ③贫贱不能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改变) ④威武不能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服)(3)一词多义①道行天下之大道.(道路)妾妇之道.也(原则,行为准则)②得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能够)得.志,与民由之(实现)③戒必敬必戒.(谨慎)戒.之曰(告诫)④正以顺为正.者(准则,标准)立天下之正.位(正确)⑤居居.(居住)天下之广居.(住宅)(4)古今异义①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丈夫古义:指有志气,有作为的成年男子今义:已婚女子的配偶②父命.之命古义:教导,训诲今义:生命;命令③与民由之由古义:遵循今义:由于(5)虚词:之①丈夫之冠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父命之(代词,他)③往送之门(动词,去,到)④居天下之广居(助词,的)七、通读全文,深入探究1、景春和孟子各是如何看待公孙衍、张仪这类人的?明确:景春认为他们能够左右诸侯,挑起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是了不起的大丈夫。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
《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孟子相关的文学常识和公孙衍、张仪所处的时代背景。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致读懂课文,积累课文中常见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
3.通过反复诵读,领悟“妾妇之道”的讽喻意义,体会景春和孟子对待公孙衍、张仪的不同情感态度。
深入体会“大丈夫”含义,学习“大丈夫”的优秀品质,感受孟子的精神品格,提升自己的精神品质。
4.学习孟子善用比喻、类比手法说理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反复诵读,领悟“妾妇之道”的讽喻意义,体会景春和孟子对待公孙衍、张仪的不同情感态度。
深入体会“大丈夫”含义,学习“大丈夫”的优秀品质,感受孟子的精神品格,提升自己的精神品质。
2.学习孟子善用比喻、类比手法说理的方法。
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测,读准字音和停顿。
出示没有标点的文段,检查学生的预习。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1)请一位学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有不对之处(字音与停顿),指出并纠正。
(2)总结:A、字音强调:公孙衍.()丈夫之冠.()往之女.家()B、停顿古文一般不加标点,因此需要‘明句读’,如果不懂句读,往往会造成误读、误解原意。
一般来说我们是根据文意的理解来明确停顿与标点的,那么除了文意理解,你还发现了哪些停顿的词语标志?例如:对话的标志:曰,景春曰、孟子曰句末语气词:哉、乎、也人称代词及名词:子、母、父句式:者……也(3)出示有标点的文段,齐读。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富贵不能淫》教案
《富贵不能淫》教案一、原文和译文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生气,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孟子说:‚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成年举行冠礼时,父亲教导他;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女儿出嫁时,母亲教导她,送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小心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是妇女之道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住在天下最宽敞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在天下最光明的大路‘义’上;得志的时候和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二、背景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期。
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面对这样一种社会现实,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主张。
孟子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思想,指出‚民贵君轻‛,劝导统治者重视人民。
同时他反对诸侯互相攻伐,以武力相兼并,提出‚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的观点。
他极力主张‚仁政‛,恢复井田制,省刑薄赋,确保‚黎民不饥不寒‛。
三、常识孟子(约前372年~约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 (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尊称孟子为‚亚圣‛。
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他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
富贵不能淫优质课教案
富贵不能淫优质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式和语法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言文翻译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式和语法知识。
2.难点:理解文中大丈夫的君子美德和高尚人格,以及富贵不能淫的内涵。
三、教学方法
1.教法:采用问题导入法、串讲法、评点法、研读法等教学方法。
2.学法:采用情感体验法、合作探究法等学习方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故事导入,引出本文的主题“富贵不能淫”。
2.知识讲解:讲解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式和语法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
3.文本研读: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体会大丈夫的君子美德和高尚人格。
4.课堂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富贵不能淫”的理解和认识。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强调大丈夫的君子美德和高尚人格的重要性。
6.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是否积极参与了课堂讨论?
4.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何改进?。
九年级上册语文《富贵不能淫》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富贵不能淫》教案九年级上册语文《富贵不能淫》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九年级上册语文《富贵不能淫》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上册语文《富贵不能淫》教案篇1一、学前导引【预习目标指引】1、知识目标: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意;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驳论文的写作能力。
3、情感目标: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拓展资料】二、作者作品简介: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今山东邹县东南部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
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
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
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
而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孟子》一书主要记录了孟子的语言和政治观点,是儒家的经典之作。
其文章气势充沛,说理畅达,并长于论辩。
孟子也终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汇编(一)古今异义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2.母命之3.以顺为正者4.富贵不能淫(二)词类活用1.富贵不能淫2.贫贱不能移3.威武不能屈(三)特殊句式1.省略句戒之曰。
省去主语“母亲”2.判断句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者,……也”,表判断)“大丈夫”的标准。
(1)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2)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3)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施加因素都不能使之迷乱、动摇、屈服;主旨《富贵不能淫》通过景春与孟子对于“大丈夫”的不同解释,明确了孟子关于真正的“大丈夫”的标准。
激励人们要坚持正道、不畏强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
新塘民族初级中学曾娣教学目标:1、熟读文本,背诵精彩片段。
2、小组互助学习,理解本文意思,积累重点文言字词。
(重点)
3、感受和培养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难点)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准备:预习本课,理解本文大意。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俗语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到底哪样的人是大丈夫呢?我们伟大的思想家孟子也谈了自己的观点。
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的看法。
我们一起进入到21课《孟子二章》的学习。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介绍孟子及其思想。
四、你读我读,疏通大意
1、诵读本文。
(小组内以喜欢的形式读文章,推荐读得好的同学,班级展示)
2、解释文本。
(先对照课文自主学习,再进行小组交流,有不明白的问题班级内进行互助学习)
3、展示活动成果。
推荐学生诵读本文,请学生点评诵读。
4、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疏通文意,解决学生预习留下的问题。
并对重
点字词强调。
五、你想我想,感受精髓
1、理解:景春提出了什么观点?为何会提出此观点?
孟子提出了什么观点?他是如何提出这一观点的?
2、孟子并不认同景春的观点,他的反驳可以分为几个层次?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明确:驳论文就是争锋相对的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有破有立。
孟子先驳斥,表示不认同的态度,接着以妾妇之道作比戳破景春的观点,再正面提出自己心中大丈夫的标准。
六、你讲我讲,感受英雄
思考: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
明确:不是说只有那些具有雄才大略、建立丰功伟绩的仁是真正的“男子汉”,也不是说只有那些具备崇高品德、拥有坚定心志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我们生活当中还有很多的普通平凡的“大丈夫”需要你用慧眼去发现。
总结:愿大丈夫的铿锵音韵永远萦绕在你我耳畔
愿大丈夫的高尚情操永远流淌在你我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