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徽割圆术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千古绝技割圆术ppt课件

千古绝技割圆术ppt课件
13

刘徽是怎样割圆的
割之弥细 失之弥少 割之又割 以至于不可割 则与圆合体 而无所失矣
14

深邃的极限思想

古希腊人在精神上对“无穷” 怀有恐惧
阿基米德的著作总是谨慎地回 避“取极限”

“割圆术” 涵盖大学高等数 学教材中 有关数列极限的 基本知识 诸如 极限的定 义 收敛性的判别 无穷 小量概念等
“中国的牛顿”?
千古绝技 “割圆术”
刘徽的大智慧
苏翃
重庆工学院 2008.6.4
1

给 我 一 个
支 点 , 我
就 能 撬 动
地 球 。

西方古代数学之神 阿基米德

2

观 阴 阳 之 割 裂 , 总 算 术 之 根 源 。
东方古代数学之神 刘徽 3

中华文明难道是可“忽略” 的 吗

M.Kline 《古今数学思想》被 誉为“古 今最好的一部数学史”
这份报告旨在说明 刘徽在1800年前提 出的“割圆术”达到了古今难以逾越的学 术高度
 扑朔迷离的千古疑案  博大精深的千古奇文  神奇玄妙的千古绝技  刘徽:古代数学之神
5

数学史上一道千古难题
圆是最基本 最常见的几何图形 大小不同的圆中 存在具有普适意义的“不变量”

数学家刘徽PPT优选版

数学家刘徽PPT优选版
• 分均数输理 等论章及已其有之完了整相间的当)算详法备,,的比叙是例述代和。比表例分圆配周算法长,面和积直和体径积算的法比,以值及各。类它应用是问题一的个解法无,在理书数中的,方田即、无粟米限、衰不分循、商环功、
小数。 在分析学里,π可以严格地定义为满足sin x = 0的最小正实数x。
面积与体积理论:用出入相补、以盈补虚的原理及"割圆术"的极限方法提出了刘徽原理,并解决了多种几何形、几何体的面积、体积计
• 《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之初,共有246个问题的解法。在许多方面:如解联立
方程,分数四则运算,正负数运算,几何图形的体积面积计算等,都属于世界先 进之列。但因解法比较原始,缺乏必要的证明,刘徽则对此均作了补充证明。在 这些证明中,显示了他在众多方面的创造性贡献。他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进小数 概念的人,并用十进小数来表示无理数的立方根。在代数方面,他正确地提出了 正负数的概念及其加减运算的法则,改进了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在几何方面,提 出了"割圆术",即将圆周用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穷竭的一种求圆面积和圆周长的方 法。他利用割圆术科学地求出了圆周率π=3.1416的结果。他用割圆术,从直径为 2尺的圆内接正六边形开始割圆,依次得正12边形、正24边形……,割得越细,正 多边形面积和圆面积之差越小,用他的原话说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 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他计算了3072边形面积并验证了这个 值。刘徽提出的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奠定了此后千余年来中国圆周率计算在 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割圆术_精品课件

割圆术_精品课件

新知导学
1.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 (1)辗转相除法. ①算法步骤:
第一步,给定两个正整数m,n. 第二步,计算m除以n所得的余数r. 第三步,m=n,n=r. 第四步,若r=___0___,则m,n的最大公约数等于m;
否则返回 第___二___步.
②程序框图如图所示.
③程序: INPUT m,n DO r=m MOD n m=n n=r LOOP UNTIL __r_=_0___
f(x)=anxn+an-1xn-1+…+a1x+a0
=(anxn-1+an-1xn-2+…+a1)x+a0
=((anxn-2+an-1xn-3+…+a2)x+a1)x+a0=…
=设(v…1=((_a_na_xn_x++__aa_nn_--_11_)x,+an-2)x+…+a1)x+a0.
v2=v1x+an-2,
PRINT ___m____ END
(2)更相减损术.
算法步骤:
第一步,任意给定两个正整数,判断它们是否都是 ___偶_数____.若是,用___2___约简;若不是,执行第二 步.
第二步,以较大的数___减____去较小的数,接着把所 得的差与较小的数比较,并以__大____数减__小____ 数.继续这个操作,直到所得的差与减数相等为止, 则这个数(等数)或这个数与约简的数的乘积就是所求 的最大公约数.
B.基本步骤是用较大的数m除以较小的数n得到除式 m=nq+r,直至r<n为止

刘徽数学成就PPT课件

刘徽数学成就PPT课件
16
.
三、刘徽的重差术
重差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测量方法,用以测量不 可到达的距离.刘徽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总结和提高, 写出重差术专著---《海岛算经》(即《重差》).他在 序言中说:“凡望极高、测绝深而兼知其远者必用重 差.”全书只有九道题,但很有代表性.
例如第一题(译为今文):为测量海岛,立两根3丈 高的标杆,前后相距1000步,令后杆与前杆对 齐.从前杆后退123步,人眼着地看岛峰,视线正好 过杆顶.从后杆后退127步,人眼着地看岛峰,视线 也过杆顶.问岛高和岛离杆的距离各是多少?
刘徽在研究开方不尽的问题时,认为求出的位数越多,就 越接近真值,但永远不会达到真值,只能根据需耍,求到 “虽有所弃之数,不足言之也”的程度.刘徽正是在这种 极限观念的基础上创立十进分数的.他在征明有关体积的 定理(如阳马定理)时也用到极限,并深刻地指出,极限问 题“谓以情推,不用筹算”,就是说研究极限靠思维和推 理而不靠具体计算.
“牟合方盖”. (图4.18)根据刘徽原理,球体积与牟合
方盖体积之比等于圆的面积与外切正方形的面积体积,只
要求出牟合方盖整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刘徽没有成功,
只好“以俟能言者”.但他的思路正确,为后人解决这一
问题打下了基础.
14
.
4.刘徽的极限观念 从《九章算术注》可以看到,刘徽具有
明确的极限思想.他把极限用于代数和几何 研究,取得重要成果.这说明极限思想从春 秋战国时期萌芽以后,到这时已有较大发 展.

刘徽与割圆术

刘徽与割圆术

BG
4
②刘徽原理
在《九章算术•阳马术》注中,他在用无限分割的方法解决锥体体积时, 提出了关于多面体体积计算的刘徽原理。
③“牟合方盖”说 在《九章算术•开立圆术》注中,他指出了球体积公式V=9D3/16(D为球直径) 的不精确性,并引入了“牟合方盖”这一著名的几何模型。“牟合方盖”是 指正方体的两个轴互相垂直的内切圆柱体的贯交部分。
BG
6
▪ 刘徽断言“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
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其思想与古希腊穷竭法不谋而合。割 圆术在圆周率计算史上曾长期使用。1610年德国数学家柯伦用 2^62边形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35位。1630年格林贝尔格利 用改进的方法计算到小数点后39位,成为割圆术计算圆周率的最 好结果。分析方法发明后逐渐取代了割圆术,但割圆术作为计算
BG
5
割圆术介绍与发展
▪ 割圆术(cyclotomic method)
利用圆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求圆周率近似值的方法,其原 理是当正多边形的边数增加时,它的边长和逐渐逼近圆周。早在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学者安蒂丰为了研究化圆为方问题就设计 一种方法:先作一个圆内接正四边形,以此为基础作一个圆内接 正八边形,再逐次加倍其边数,得到正16边形、正32边形等等, 直至正多边形的边长小到恰与它们各自所在的圆周部分重合,他 认为就可以完成化圆为方问题。到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科学家 阿基米德在《论球和阅柱》一书中利用穷竭法建立起这样的命题: 只要边数足够多,圆外切正多边形的面积与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 之差可以任意小。阿基米德又在《圆的度量》一书中利用正多边 形割圆的方法得到圆周率的值小于三又七分之一三又七十分之十 而大于 ,还说圆面积与夕卜切正方形面积之比为11:14,即取 圆周率等于22/7。公元263年,中国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注》 中提出“割圆”之说,他从圆内接正六边形开始,每次把边数加 倍,直至圆内接正96边形,算得圆周率为3.14或157/50,后人称 之为徽率。书中还记载了圆周率更精确的值3927/1250(等于 3.1416)。

《刘徽割圆术》课件

《刘徽割圆术》课件

刘徽割圆术对未来科学发展的影响
推动数学史研究
刘徽割圆术作为中国古代数学的瑰宝,对于 推动数学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刘徽 割圆术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数学 的成就和发展历程,为现代数学的发展提供 借鉴和启示。
促进跨学科研究
刘徽割圆术的思想和技巧可以应用于多个学 科领域中,促进跨学科研究的发展。例如, 在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经济学等领域中, 可以利用刘徽割圆术的思想来探索新的理论 和方法,推动这些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形状,从而方便计算和推导。
割圆术与极限思想的关系
极限思想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 概念,它描述了当某量变化时 ,其极限的存在性。
割圆术体现了极限思想的应用 ,即通过不断增加多边形的边 数,使得多边形的周长无限接 近于圆的周长。
这种极限思想的应用使得刘徽Baidu Nhomakorabea能够利用有限的手段来逼近无 限的数值,从而得到圆周率的 近似值。
对世界数学的影响
刘徽割圆术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它也对世界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例如,刘徽的割圆术被欧洲数学家所采用,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新的数 学方法和理论。
02
刘徽割圆术的基本原理
割圆术的数学原理
割圆术基于圆内接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多边形的周长无限接近圆的周长的原理 。
刘徽通过不断割圆,将圆分割成更多的小弧,利用这些小弧的长度来逼近圆的周长 。

刘徽割圆术

刘徽割圆术
刘徽割圆术
•一、刘徽首先指出利用π=3这一数值算得的 结果不是圆面积,而是圆内接正十二边形的 面积,这个结果比π的真值少.
•二、他由圆内接正六边形算起,逐渐把边数 加倍,算出正12边形、正24边形、正48边形、 正96边形……的面积,这些面积会逐渐地接 近圆面积.
三、已知正6边形一边(恰与半径等长)即
圆周率是指平面上圆的周长与直 径之比。早在一千四百多年以前, 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 就精密地计算出圆的周长是它直 径的3.1415926---3.1415927倍之 间。这是当时世界上算得最精确 的数值----圆周率。
“圆周率”是说一个圆的周长同它的直径有一个固定的比例。我们的 祖先很早就有“径一周三”的说法,就是说,假如一个圆的直径是1尺, 那它的周长就是3尺。后来,人们发现这个说法并不准确。东汉的大科 学家张衡认为应该是3.162。三国到西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经过计算, 求出了3. 14159的圆周率,这在当时是最先进的,但是刘徽只算到这里 就没有继续算。祖冲打算采用刘徽“割圆术”(在圆内做正6边形,6 边形的周长刚好是直径的3倍,然后再做12边形、24边形……边数越多, 它的周长就和圆的周长越接近)的方法算下去。 在当时的情况下,不但没有计算机,也没有笔算,只能用长4寸,方3 寸的小竹棍来计算。工作是艰巨的,这时祖冲之的儿子也能帮助他了。 父子俩算了一天又一天,眼睛熬红了,人也渐渐瘦了下来,可大圆里的 边形却越画越多,3072边、6144边……边数越多,边长越短。父子俩 蹲在地上,一个认真地画,一个细心地算,谁也不敢走神。 最后,他们在那个大圆里画出了24576边形,并计算出它的周长是 3.1415926。 俩人看看摆在地上密密麻麻的小木棍,再看看画在地上的大圆里的图形, 高兴地笑了。 后来,祖冲之推算出,49152边形的周长不会超过3.1415927。所以, 他得出结论,圆周率是在3.1415926和3.1415927这两个数之间。 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计算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的人,比欧洲人 早了1000多年,这是多么了不起的贡献啊!

《刘徽割圆术》课件

《刘徽割圆术》课件

刘徽割圆术在中国数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为后来 的数学家提供了研究圆周率的方法,而且对整个数学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刘徽割圆术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 的高度,为后来的数学家提供了研究数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
01
刘徽割圆术的数学 原理
圆周率的定义
圆周率:圆的周长与其直径的比值,记作π。 圆周率在数学和科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具有广泛的应用,是研究圆和其他几何图形的基础。
几何图形的性质研究
通过刘徽割圆术,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研究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例如圆的面积 、球的体积等,以及它们与圆周率的关系。
在天文学中的应用
天体轨道的计算
在天文学中,刘徽割圆术可以用于计 算天体的轨道,例如行星或彗星的轨 道。通过精确的圆周率值,可以更准 确地预测天体的位置和运动轨迹。
天文仪器的制造与校准
01
刘徽割圆术的影响
对中国数学的影响
推动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
01
刘徽割圆术的出现,为古代数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激发了后来的数学家们对圆周率研究的热情。
促进了中国数学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02
刘徽割圆术不仅是一种数学理论,也是一种实用技术,被广泛
应用于天文、历法、水利等领域。
提升了中国数学在国际上的地位
02
刘徽割圆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周髀算经》中的“圆出于方”的 思想,即圆可以由正方形不断分 割产生。

刘徽数学成就PPT课件

刘徽数学成就PPT课件
在刘徽之前,计算中遇到奇零小数时,就用带分 数表示,或者四舍五入.刘徽首创十进分数,用 以表示无理根的近似值.这种计数与现代
刘徽用忽来表示,但a后各位就不必再命名了, 刘徽称它们为“微数”,说:“微数无名者以为 分子,其一退以十为母,其再退以百为母.退之 弥下,其分弥细.”这种方法,与我们现在开平 方求无理根的十进小数近似值的方法一致,即
.
刘徽在研究立体几何时,发现“邪解堑堵,其一为阳马,一为鳖臑,
阳马居二,鳖臑居一,不易之率也”.即“过对角面分割堑堵为一个
阳马(图4·16中ABCDE)和一个鳖臑(图4·16中DEFC),则阳马与鳖臑的体积
之比恒为二比一.”为叙述方便,我们称之为阳马定理.刘徽从长方
体体积公式出发证明了这一定理,然后用它证明了各种多面体的体积
感 谢 阅
感 谢 阅
读读
刘徽还著有《重差》一卷,专讲测量问题.他本来把《重 差》作为《九章算术注》的第十卷,唐代初年改为单行本, 并将书名改作《海岛算经》,流传至今.
从刘徽著作来看,他学风严谨,实事求是,而且富于批判 精神,敢于创新,理论研究相当深入,堪称数学史上的一 2 代楷模.
.
二、《九章算术注》
3
.
1.算术 (1)十进分数
这种方法可以求得任意精度的圆周率近似值,刘徽对 这一点是很清楚的.不过,他根据当时的需要,运算 中只取到两位小数. 割圆术的创立是数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古希腊的阿基 米德(Archimedes,公元前287---前212)也曾用割圆术 求圆周率,他的方法是以圆内接正多边形和外切正多 边形同时逼近圆,比刘徽的方法麻烦一些.刘徽的成 就晚于阿基米德,但是独立取得的.

刘徽与割圆术

刘徽与割圆术

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创见。这方面主要体现为以下几项有代表性的
创见: ①割圆术与圆周率 他在《九章算术•圆田术》注中,用割圆术证明了圆面积的精确公式,并 他在《九章算术•圆田术》注中,用割圆术证明了圆面积的精确公式,并 给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他首先从圆内接六边形开始割圆,每次边数 给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他首先从圆内接六边形开始割圆,每次边数 倍增,算到192边形的面积,得到π=157/50=3.14,又算到3072边形的面积, 倍增,算到192边形的面积,得到π=157/50=3.14,又算到3072边形的面积, 得到π=3927/1250=3.1416,称为“徽率”。 得到π=3927/1250=3.1416,称为“徽率”。
刘徽断言“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 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其思想与古希腊穷竭法不谋而合。割 圆术在圆周率计算史上曾长期使用。1610年德国数学家柯伦用 圆术在圆周率计算史上曾长期使用。1610年德国数学家柯伦用 2^62边形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35位。1630年格林贝尔格利 2^62边形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35位。1630年格林贝尔格利 用改进的方法计算到小数点后39位,成为割圆术计算圆周率的最 用改进的方法计算到小数点后39位,成为割圆术计算圆周率的最 好结果。分析方法发明后逐渐取代了割圆术,但割圆术作为计算 圆周率最早的科学方法一直为人们所称道。

刘徽数学成就PPT课件

刘徽数学成就PPT课件

若译成现代数学语言,这两条即:方程个数必须与未 知数个数一致,任意两个方程的系数不能相同或成比 例.
刘徽还认识到,当方程组中方程的个数少于所求物个
数时,方程组的解不唯一;如果是齐次方程组,则方
程组的解可以成比例地扩大或缩小,即“举率以言
8
之”.
.
对于方程组的性质,刘徽总结出如下诸条:“令每 行为率”,即方程各项成比例地扩大或缩小,不改 变方程组的解;
.
刘 徽 的 数 学 成
1

.
刘徽是三国时代魏国人,籍贯山东,生卒年不详,约死于 西晋初年.刘徽出身平民,终生未仕,被称为“布衣”数 学家.
刘徽在童年时代学习数学时,是以《九章算术》为主要读 本的,成年后又对该书深入研究,于公元263年左右写成 《九章算术注》,刘徽自序说:“徽幼习《九章》,长再 详览.
刘徽还著有《重差》一卷,专讲测量问题.他本来把《重 差》作为《九章算术注》的第十卷,唐代初年改为单行本, 并将书名改作《海岛算经》,流传至今.
从刘徽著作来看,他学风严谨,实事求是,而且富于批判 精神,敢于创新,理论研究相当深入,堪称数学史上的一 2 代楷模.
.
二、《九章算术注》
3
.
1.算术 (1)十进分数
其中a1,a2,…,an是0至9之间的一位整数.
4
Leabharlann Baidu

刘徽的割圆术

刘徽的割圆术

割圆术的主要内容是:一、在圆内作内接正六边形,每边边长均等于半径;再作正十二边形,从勾股定理出发,求得正十二边形的边长,如此类推,从内接n边形的边长可推知内接2n边形的边长。二、从圆内接正n边形每边边长,可求得内接2n边形的面积。如图正十二边形的一部分(四边形OADB)的面积,等于正六边形边长AB乘以半径OD的一半,这样,即使边数极多的内接正多边形面积也可以一步步求解。三、圆的面积介于两个可求得的值之间。

依据极限观念,刘徽指出:随着圆内接正多边形边数的增加,它的周长和面积越来越接近圆周长和圆面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将这种极限思想和上述不等式结合起来,通过不断增加多边形边数,就可以从不足近似值和过剩近似值两个方面逼近圆周率的真值。这两个数据的精确度是当时世界上前所未有的。

与刘徽类似的是,古希腊的阿基米德也用正多边形法去求圆周率。但是阿基米德是用归谬法证得这一结果的,避开了极限概念,而刘徽却大胆地应用了以直代曲、无限趋近的思想方法;且阿基米德的方法需另外计算圆外切正多边形面积,刘徽的方法则只需求内接正多边形面积。与阿基米德比,刘徽的割圆术可谓事半功倍。

刘徽是中国数学史上最先创造了一个从数学上计算圆周率到任意精确度的迭代程序。他自己通过分割圆为192边形,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024 与 3.142704之间,取其近似,

并以表示。这个数值准确到三位数字,比前人的圆周率数值都准,但他自己次承

认这个数值偏小[3]。后来刘徽发明一种快捷算法,可以只用96边形得到和1536边形同等的精确度,从而得令他自己满意的π = 3.1416。

刘徽与割圆术ppt课件

刘徽与割圆术ppt课件
圆周率最早的科学方法一直为人们所称道。
▪ 刘徽由正六邊形開始,不斷倍增正多邊形的邊數。
正6邊形
正12邊形
正24邊形
邊數愈多,正多邊形愈接近圓形。 最後,劉徽求得π≈ 3.1416。
正48邊形
7
谢谢观看
8
刘徽与割圆术
主讲人:李慧
▪ 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班 ▪ 12号
1
总纲
▪ 刘徽生平简介 ▪ 割圆术的介绍与发展
2
刘徽生平简介
▪ 生平
▪ 刘徽(生于公元250年左右),三国后期魏国人,是中国古代杰
出的数学家,也是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者之一.其生卒年 月、生平事迹, 史书上很少记载。据有限史料推测,他是魏晋时代山东邹平人。 终生未做官。
4
②刘徽原理 在《九章算术•阳马术》注中,他在用无限分割的方法解决锥体体积时, 提出了关于多面体体积计算的刘徽原理。 ③“牟合方盖”说 在《九章算术•开立圆术》注中,他指出了球体积公式V=9D3/16(D为球直径) 的不精确性,并引入了“牟合方盖”这一著名的几何模型。“牟合方盖”是 指正方体的两个轴互相垂直的内切圆柱体的贯交部分。 ④方程新术 在《九章算术•方程术》注中,他提出了解线性方程组的新方法,运用了 比率算法的思想。 ⑤重差术 在白撰《海岛算经》中,他提出了重差术,采用了重表、连索和累矩等 测高测远方法。他还运用“类推衍化”的方法,使重差术由两次测望,发展 为“三望”、“四望”。而印度在7世纪,欧洲在15~16世纪才开始研究两次 测望的问题。

割圆术 课件

割圆术 课件

01
起源
起源于我国南北朝时期,祖冲之父子对割圆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改进,将其应用于圆周率计算。
02
方法和目的
通过不断割圆,将圆分割成更多的小扇形,从而逼近圆周率,提高计算精度。
应用领域
在现代,割圆术的应用领域已经不再局限于数学领域,而是拓展到了计算机图形学、物理、工程等多个领域。
应用方法和目的
通过计算机编程和图形学技术,将割圆术应用于计算机图形学中,实现各种几何形状的高精度绘制和模拟。在物理和工程领域,割圆术则被用于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如流体动力学、结构力学等。
成果
在现代,割圆术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推动了各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
04
CHAPTER
割圆术的挑战与展望
割圆术涉及大量的数值计算,需要高精度和高效的计算方法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计算量大
割圆术缺乏系统的数学理论支撑,导致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
理论支撑不足
割圆术主要应用于几何学和数值计算等领域,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尚待进一步拓展。
圆周率的计算
利用割圆术得到的圆周率,可以计算圆的面积和体积,进一步研究几何学中的相关问题。
圆的面积和体积计算
割圆术的应用可以帮助研究圆的性质,如圆心角与圆周角的关系、弦与直径的关系等。
圆的性质研究
三角函数的性质
利用割圆术得到的三角函数定义,可以进一步研究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奇偶性、单调性等性质。

割圆术 PPT

割圆术 PPT
割圆术
圆周率的历史
The history of PI
无论怎样改变
车轮的大小, π
周长/直径 = K
实测法
工具:细线、直尺
任务:测量3个圆片的周长和直径, 并求出它们的比值。
历史纪实
点击请替换文字内容
邢云路
邢云路是中国明代天文学家, 著有《古今履历考》72卷,他通过 36年冬至时刻的实测工作,算出了 回归年长度值为365.24219日,与 理论值之差仅为2秒,是中国古代、 亦是当今世界上的最佳值。
hn )
割圆术 用圆的外切正多边形的面积逼近圆的面积
割圆术
平面图形的面积为: S6 2 S12 S6
Sn 2S2n Sn S2n S2n Sn
小结
化圆为方 内外夹逼
谢谢观看
刘徽的割圆术

正六边形
正十二边形
用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无限逼近圆的面积
割圆术
E
H
A
B
F
1
O
割圆术
E
A
x2n
xn
B
F
hn
1
O
设圆内接正n边形边长为 xn ,面积为 Sn ,
你能表示出圆内接正2n边形的面积 S2n吗?
hn
1
xn 2
2
x2n
xn 2
2

刘徽割圆术

刘徽割圆术
百度文库
后来.刘徽就用割圆术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
刘徽割圆术
•一、刘徽首先指出利用π=3这一数值算得的 结果不是圆面积,而是圆内接正十二边形的 面积,这个结果比π的真值少. •二、他由圆内接正六边形算起,逐渐把边数 加倍,算出正12边形、正24边形、正48边形、 正96边形……的面积,这些面积会逐渐地接 近圆面积.
三、已知正6边形一边(恰与半径等长)即求得正12边 形边长,…….由正12边形求正24边形一边之长时, 刘徽反复地应用到勾股定理(或称商高、勾股定理), 如图二:
割圆术。不断地利用勾股定理,来计算正N边形的边长。
刘徽先将直径为2的圆分割 为6等分,再分割成12等分, 24等分,...,这样继续下 去,并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其 面积,从而求出圆周率的近 似值,他一直计算到圆内接 正192边形的面积。
《九章算术》注文明白写着: “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 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 体而无所失矣 ,这段注文充分 说明了刘徽对极限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计算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的人, 比欧洲人早了1000多年,这是多么了不起的贡献啊!
祖率(密率)是圆周率十分精确的近似值,且又很好 记,只要将113355一分为二,便是它的分母和分子了。 张景中院士在《数学家的眼光》一书中指出:它与π精 确值的误差不超过0.000000267。在数学家看来,好 的近似分数,既要精确,分母最好又不太大。现今数 学上己不难证明,在所有分母不超过16500的分数中, 密率355/113是当之无愧的冠军。
(二)“割圆术”的含义
所谓“割圆术”,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 的周长去无限逼近圆周并以此求取圆周率的 方法。这个方法,是刘徽在批判总结了数学 史上各种旧的计算方法之后,经过深思熟虑 才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方法。
(三)刘徽“割圆术”的主要 内容和根据
第一,圆内接正六边形每边的长等于半径。
第二,作正十二边形,从勾股定理出
发,求得正十二边形的边长。根据勾股 定理,从圆内接正n边形每边的长,可以 求出圆内接正2n边形每边的长。
第三,从圆内接正n边形每边的长, 可以直接求出圆内接正2n边形面积。如 图所示,四边形OADB的面积等于半径 OD和正n边形边长AB乘积的一半。
第四,圆面积S满足不等式 S2n<S<S2n+(S2n-Sn)。
在当时的情况下,不但没有计算机,也没有笔算,只能用长4 寸,方3寸的小竹棍来计算。工作是艰巨的,这时祖冲之的儿子也 能帮助他了。
父子俩算了一天又一天,眼睛熬红了,人也渐渐瘦了下来, 可大圆里的边形却越画越多,3072边、6144边……边数越多,边 长越短。父子俩蹲在地上,一个认真地画,一个细心地算,谁也 不敢走神。
最后,他们在那个大圆里画出了24576边形,并计算出它的 周长是3.1415926。 俩人看看摆在地上密密麻麻的小木棍,再看看画在地上的大圆里 的图形,高兴地笑了。
后来,祖冲之推算出,49152边形的周长不会超过3.1415927。 所以,他得出结论,圆周率是在3.1415926和3.1415927这两个数 之间。
(二)圆周率的定义
指平面上圆的周长与直径之比。早 在一千四百多年以前,我国古代著名 的数学家祖冲之,就精密地计算出圆 的周长是它直径的3.wk.baidu.com415926--3.1415927倍之间。这是当时世界上 算得最精确的数值----圆周率。
(三)圆周率的发展
“圆周率”是说一个圆的周长同它的直径有一 个固定的比例。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有“径一周三” 的说法,就是说,假如一个圆的直径是1尺,那它 的周长就是3尺。后来,人们发现这个说法并不准 确。东汉的大科学家张衡认为应该是3.162。三国 到西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经过计算,求出了3. 14159的圆周率,这在当时是最先进的,但是刘徽 只算到这里就没有继续算。祖冲打算采用刘徽“割 圆术”(在圆内做正6边形,6边形的周长刚好是直 径的3倍,然后再做12边形、24边形……边数越多, 它的周长就和圆的周长越接近)的方法算下去。
结果,并且得出更精确的圆周率值
π=3927/1250=3.1416
(四) 刘徽“割圆术”的意义
刘徽的割圆术,为圆周率研究工作奠定了 坚实可靠的理论基础,在数学史上占有十分重 要的地位。他所得到的结果在当时世界上也是 很先进的。刘徽的计算方法只用圆内接多边形 面积,而无须外切形面积,这比古希腊数学家 阿基米德(前287—前212)用圆内接和外切正 多边形计算,在程序上要简便得多,可以收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为解决圆周率问题, 刘徽所运用的初步的极限概念和直曲转化思想, 这在一千五百年前的古代,也是非常难能可贵 的。
(一)祖冲之简介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 字文远,范阳郡遒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涞 水县)人,是我国南北朝时代一位成绩卓 著的科学家。他不仅在天文、数学等方面 有过闻名世界的贡献,而且在机械制造等 方面也有许多发明创造。他的发明为促进 社会生产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受到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尊敬。
(一)刘徽简介 (二)“割圆术”的含义 (三)刘徽割圆术的主要内容和根据 (四)刘徽“割圆术”的意义
(一)刘徽简介
刘徽(约公元225年—295年),汉族, 山东临淄人,魏晋期间伟大的数学家,中国古 典数学 理论的奠基者之一。是中国数学史上一 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 和《海岛算经》,是中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 刘徽思想敏捷,方法灵活,既提倡推理又主张 直观.他是中国最早明确主张用逻辑推理的方 式来论证数学命题的人.刘徽的一生是为数学 刻苦探求的一生.他虽然地位低下,但人格高 尚.他不是沽名钓誉的庸人,而是学而不厌的 伟人,他给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刘徽根据割圆术从圆内接正六边形
算起,边数逐渐加倍,相继算出正十二边
形,正二十四边形,……以至于正九十六
边形每边的长,并且求出正一百九十二边
形的面积。
这相当于求得
π=3.14 1024。他在实际计算中,采用了
π=157/50=3.14 ,
不仅这样,刘徽还继续求到圆内 接正
三千零七十二边形的面积,验证了前面的
因为《缀术》失传了,祖冲之究竟是用什么方法将π算 到小数点后第七位,又是怎样找到既精确又方便的密 率的呢?这至今仍是困惑数学家的一个谜。
祖冲之曾写过一本数学著作《缀术》,记录了他 对圆周率的研究和成果。但当时“学官莫能究其 深奥,是故废而不理”,以致后来失传。
很多人都知道用密率355/113表示π的近似值,是 一项了不起的贡献。密率355/113传到了日本后, 1913年日本数学史家三上一夫建议将祖冲之圆周 率的密率数值命名为“祖率”,得到一致赞同。 祖冲之对圆周率的求索,超过了世界水平整整 1000年!直到16世纪德国人V·奥托和荷兰人A·安 托尼斯才发现了圆周率的密率355/113。 但是 “祖率”的妙处,和给今人留下的困惑,不少人 却说不出来。
如图所示,四边形 OADB的面积和△OAB 的面积的差等于以AD和 DB为弦的两个直角三角 形面积,而OADB的面 积再加上这样两个直角 三角形的面积,就有一 部分超出圆周了。
第五,刘徽指出:“割之弥细,所失 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 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九章算术》 方田章圆田术刘徽注)这就是说,圆内 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的时候,它 的周长的极限是圆周长,它的面积的极 限是圆面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