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转专业学生补修课程方案
高校课程补考、重修管理办法
高校课程补考、重修管理办法一、补考(一)补考对象每学期课程考核不合格者(包括重修考核不合格者)、缓考者、学位课程不达标者,可以参加下学期初学校组织的补考。
学生应按时参加补考,如果没有参加当次补考的,则视为放弃补考机会。
(二)组织管理1. 全校性的公共课补考,教务处负责统一协调安排补考的时间和试卷印制分发;二级学院负责安排考场、监考教师、出卷、批阅试卷并负责通知学生。
2.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等其他课程由开课二级学院按照考核要求组织安排。
(三)补考安排补考时间原则上安排在下学期开学初进行。
(四)成绩规定补考成绩计算方式与原来课程计算方式一致,平时成绩按原修读时的平时成绩计算。
补考成绩不计入学生学分绩点,只作为课程合格、学位课程达标的依据。
二、重修(一)重修对象修读课程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均可申请重修:1.补考不及格者、学位课程经补考后仍不达标者;2.旷考或未参加补考者;3.因缺、旷课或缺交作业(实验报告)等原因而被取消考试资格者;4. 对首次修读取得的成绩(或绩点)不满意者。
(二)重修方式:1.跟班重修学生按规定申请办理选课有关手续后,跟班听课,并参加期末考试。
如重修时间与正常教学时间相冲突,无法听课时,学生可以根据本人对重修课程的掌握程度申请课程(理论部分)免听课,免听课经任课教师同意、报所在学院批准,在完成实践性环节学习任务后可参加该课程的期末考核。
二级学院组织任课教师对教学内容难点、重点内容进行答疑、辅导和布置作业。
未经同意批准,未参加听课者不得参加该课程考核。
2.组班重修凡累计补考不及格人数达15人以上的专业课程,经教务处批准可开设重修课程班,由开课二级学院组织重修班。
重修班的任课教师应按规定的授课时数安排教学内容,需要开设重修班的课程,由开课学院排定。
重修班实际授课学时不少于该课程计划学时的50%,教学任务完成后由开课学院组织考核。
(三)返校重修未毕业学生可申请返校重修与考核。
申请重修课程原则上应与学期开出的课程对应,如遇培养方案调整、专业招生变化等其他特殊情况,可由二级学院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报教务处审核同意后执行。
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细则
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校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工作,根据《XX工业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我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
第二章转专业原则与条件第三条转专业工作应以转入专业的师资力量、实验设备等教学资源能够满足本专业教学要求为基本依据。
第四条在校本科学生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可以在学校规定范围内申请转专业:(一)一年级第二学期末,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相应学期规定的全部课程。
其中第一学期必修课第一次考试成绩(不计算补考成绩)平均学分绩达到75分以上,且在本专业排名前30%,获得转专业资格;第二学期通过接收专业考核且必修课一次性合格的;(二)一年级第一学期末,必修课成绩平均学分绩在本专业排名前50%的学生,在某一学科方面有特长,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并经专家组鉴定后,确认其确有特长的;(三)在校期间患有、发现某种疾病或因生理缺陷,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其它专业学习的;(四)我校保留学籍应征入伍本科生退出现役后复学,符合上级关于转专业的有关规定的;(五)在校期间通过相关考核,进入学校规定的国际交流项目班,根据培养方案要求需转入指定专业学习的。
第五条学生存在下列情形之一,不能申请转专业:(一)由外校转入我校的;(二)在校修读已满三年的;(三)招生时确定为定向、委托培养的;(四)受过警告及以上处分的;(五)在我校学习期间已转过专业的;(六)正在休学、保留入学资格、保留学籍期间的;(七)已达到退学条件的;(八)招生时学校规定不可转入转出的专业(艺术类不同录取方式专业间、软件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我校与其他学校联合培养的专业、专科起点本科专业、通过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招生录取专业等);(九)其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禁止转专业的情形。
第六条各学院应根据各专业的办学条件及就业状况,研究确定各专业转专业的接收名额、接收标准及考核方式,并以院发文件形式报教务处备案。
转专业学生课程补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转专业学生课程补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总则第一条按《学生转专业实施细则》规定,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14周受理新生转专业申请。
学生转专业后对于所未修的新专业必修、选修课程的学分,须补修齐。
即经批准转专业的学生,原所学课程与转入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的课程相同者,其所得学分予以承认,而对其所未修新专业的必修课、选修课程,应按转入专业教学计划补修齐,并取得学分方可毕业。
补修课程的确定第二条在新生入学的第二学期初,教务处统一通过教务系统处理相关数据,并导出转专业学生补修课程(《转专业补修课程统计表》)。
由教务处安排公共课程补修后,发各系安排其他课程的补修。
第三条转入系先审核补修课程中可以免予补修或以类似课程替代学生的课程。
确定好学生最终应补修课程后填写《学籍异动学生课程补修计划表》反馈到教务处,教务处根据计划表在系统内修改有关数据。
补修方式及考试转专业补修课程主要有两种形式:跟班补修、自修。
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种方式进行。
具体说明如下:第四条“跟班补修”:转入系根据本系开课情况组织转专业学生的跟班补修。
原则上安排在下一年级第一学期跟同专业班级补修,但如果当前学期有开出相同课程,系亦可以自主安排学生在当前学期跟班补修。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学,与上课时间不冲突时跟班听课,并完成作业、练习、测试、实验等教学环节,期末随班参加考试,总评成绩合格即可取得该课程学分。
学生在开学前三周内向所在系提出申请,由所在系安排听课计划,并下发《跟班补修联系单》,学生持单参加课程学习及考试。
第五条“自修”:如果跟班补修确有困难,由学生提出申请课余时间自修,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自学,直接参加该课程的考试,考试成绩合格即可取得该课程学分。
申请该种方式补修的学生应在《学籍异动学生课程补修计划表》中标注自修并经系批准后反馈到教务处,自修考试一般安排与当前学期相同课程的期末考试同时进行。
第六条学生应在考试前及时向教务处提出补修考试申请,如考试时间有冲突的,应提前向教务处提出调整要求。
关于2013级转专业同学重修课程的说明
关于2013级转专业同学重修课程的说明第一篇:关于2013级转专业同学重修课程的说明关于转专业同学补修课程的说明我校2013级共有204名同学进行转专业,按照《河北师范大学全日制本科学生转专业管理办法》(校教字[2013]6号)文件要求,所有转专业学生应按转入专业教学计划学习,必须补修转入专业第一学年未修读的必修类课程,主要包含大类平台课程及学科平台课程。
鉴于目前我校部分专业的教学计划有所调整,导致转专业学生无法正常补修部分课程,相关事宜说明如下:1、学生已修读原专业教学计划中的课程,由学院负责进行认定,原则上对于相同或相近的课程可直接代替,学生可免补修。
2、转入专业中不能由原专业教学计划中代替的课程,学生必须进行补修,补修课程时遵循以下原则:(1)教学内容基本相同,只是学时、学分、课程名称或课程性质不同,学院可安排学生直接补修新课程,学生修读后,按转入专业教学计划中的要求进行记载。
(2)由于教学计划调整,而导致学生不能正常补修的,学院可指定2014级教学计划中的某课程,让学生代替进行修读。
3、对于学生已获得的转入专业计划外的学分转为通识选课课程学分。
4、各学院需对转专业学生补修课程做好备案,待毕业审核时上报教务处,以便顺利进行审核。
教务处2014年9 月18日第二篇:运管系2014届课程重修说明关于运管系重修工作的说明按照教务处《关于做好2014届毕业生课程重修工作的通知》,结合我系教学的实际情况和2014届学生当前的实际状态,我系于2014年4月1日起采取非跟班的形式组织我系开设课程的重修工作,重修任务主要参考各学生原任课教师和我系各教师开课的情况综合分配(具体重修教学任务及学生名单见重修群共享文件)。
具体工作要求如下:1.督导处、教务处将加强对院(系、部)重修工作的检查与监控。
2.院(系、部)将加强对任课教师和重修学生的督促和管理。
3.重修时间为2014年4月1日至4月30日。
4.非跟班重修的学生必须加入指定的重修群。
大学普通本专科学生课程补考工作实施办法
大学普通本专科学生课程补考工作实施办法大学普通本专科学生课程补考工作实施办法为了加强普通本专科学生课程考核管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课程补考工作,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根据《xx农业大学学生管理规定》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一、补考课程的范围1、各学期新开课程第一次考核不合格的课程(旷考、考核违纪、取消考核资格的课程除外)。
2、按规定办理了缓考手续的课程。
3、转专业、转学、专升本学生须补修的课程。
二、课程补考工作的时间安排1、开课单位在每学期放假前通过教务管理系统报送下学期初拟参加补考监考人员名单。
2、各有关任课教师在期末考试结束后5天内将当学期所有课程考核成绩通过教务管理系统报送完毕。
3、教务处在每学期放假1周后通过教务管理系统公布补考学生名单及相应补考课程,在每学期开学前1周做好考试安排。
4、开学后1周内举行补考课程考试,考试结束后3天内通过教务管理系统报送补考成绩。
5、补修学生可通过教务管理系统申请参加毕业前任一学期的补修课程考试。
6、缓考课程考试、补修课程考试只能随各学期的补考工作同时进行。
三、课程补考工作的组织(一)开课单位1、检查、督促本单位任课教师及时通过教务管理系统报送课程考核成绩,同时将试卷电子文档(含水平相当的A、B两套试卷及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由教学秘书汇总后统一报送教务科。
如有课程考核不及格者,任课教师必须及时出好补考试卷并随同课程考核成绩一起报送教学秘书。
经开课单位同意,课程期末考试尚未使用的试卷(A卷或B卷)可用于下学期开学初的课程补考(含补修、缓考),任课教师可不再另行出补考试卷。
相关单位和人员必须做好试卷的安全保密工作。
2、放假前,开课单位务必通过教务管理系统报送拟参加下学期课程补考监考人员名单。
3、开学前一周,开课单位应通过教务管理系统查看或下载本单位所属课程的考试安排,并负责通知本单位有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监考。
4、补考课程试卷、考场情况登记表、参加补考的学生名单(考生签名登记表)由开课单位负责发放到相应考场,并负责回收及保管。
天津医科大学2018年本科生转专业课程补修方案
学分 3 2.5 5 4 1 1 2 2.5 2.5 2.5 3 2.5 2 2.5 5 2.5 5 2.5 2 2 2 5 2.5 4 2 4 5 4 5 2.5 2
学时 51 45 90 72 18 18 36 45 45 45 54 45 36 45 90 45 90 45 36 36 36 90 45 72 36 72 90 72 90 45 36
麻醉学
药物制剂
组织胚胎学 医学发展史 限选 4 临床医学导论(网络) 医学遗传学 线性代数与概率论 必修 2 医用物理学 ※早期接触临床实践训练
麻醉学
预防医学 限选 4
医学发展史 临床医学导论(网络) 医学遗传学 线性代数与概率论 第 3 页,共 7 页
转入专业
原专业
课程属性
门数
须补修课程名称 ※早期接触临床实践训练 医用细胞生物学
必修
5
医用物理学 医学有机化学
临床医学
临床药学
组织胚胎学 医学发展史 临床医学导论(网络) 限选 4 医学遗传学 线性代数与概率论 医学数据处理及其MATLAB实现 必修 2 ※早期接触临床实践训练 医学发展史 限选 2 医学遗传学 ※早期接触临床实践训练 医学数据处理及其MATLAB实现 高等数学 必修 7 医用物理学 医学基础化学
临床医学
基础医学(朱宪 彝班)
临床医学
康复治疗学
医用细胞生物学 医学有机化学 医学发展史 临床医学导论(网络) 限选 4 医学遗传学 线性代数与概率论 医用物理学 必修 2 ※早期接触临床实践训练 医学发展史
临床医学
预防医学 临床医学导论(网络) 限选 4 医学遗传学 线性代数与概率论
第 2 页,共 7 页
必修 麻醉学 生物医学工程
关于转专业降级、重修课程对应办法
体育与运动学院学生转其他院系专业,所修学科基础、专业方向体育类课程 可转化为“家国情怀与价值理想”模块体育健康课程 4 学分;多出的课程可认定 为自由选修课学分。
关于转专业降级、重修课程对应办法 ——2015 版培养方案与 2009 版培养方案
一、高年级学生转系降级至 2015 级
1、学校平台课程
2009 版课程
学分
2015 版课程
学分
备注
形势与政策Ⅰ
0.8
形势与政策Ⅰ
0.5
形势与政策Ⅱ
0.8
形势与政策Ⅱ
0.5
大学美育
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模块
视为该模块学分通
2
三、此办法中未涉及的情况、未详尽的问题,由有关院系、教务处协调解决、 解释。
微积分 I
微积分 II
高等代数
代数学基础 I 代数学基础 II 代数学基础 III
数学分析 I 数学分析 II 数学分析 III
数理统计 普通物理学 I 普通物理学 II 基础物理 AⅠ 基础物理 AⅡ 基础物理 BⅠ 基础物理 BⅡ 普通物理实验Ⅰ 普通物理实验Ⅱ 基础物理实验
基础物理实验
无机与分析化学
社会科学模块
社会发展与公民责任
数学与自然科学模块
数理基础与科学素养
教育与心理学模块
社会发展与公民责任、数理基础与科学素养
其它
视课程确定
二、高年级学生重修课程 高年级学生重修大一课程,2015 版中没有相同课程,则参考上述课程对照
表,选课重修。因现开设的课程学分低于原课程学分的,造成学生毕业学分不足, 毕业审核时可予以减免、认定。
专业衔接课实施方案
专业衔接课实施方案在当前教育体系中,专业衔接课是指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使其更好地适应专业学习和未来工作需求而设置的一门重要课程。
专业衔接课的实施方案对于学校和学生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一套完善的专业衔接课实施方案。
一、课程设置。
专业衔接课的课程设置应围绕学生的专业需求和职业发展方向展开。
首先,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和未来就业市场的需求,确定专业衔接课的主要内容和课程目标。
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实际能力,合理安排专业衔接课的课程设置,包括课程名称、课程内容、学时安排等,确保专业衔接课能够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能力。
二、教学方法。
专业衔接课的教学方法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要注重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
三、评价体系。
专业衔接课的评价体系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价。
评价内容应包括学习态度、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实际操作能力等多个方面,采用考试、作业、实践操作、综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同时,要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评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四、师资队伍。
专业衔接课的实施需要具备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学校应加强对专业衔接课教师的培训和引进工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同时,要注重激励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新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
五、学校支持。
学校应给予专业衔接课充分的支持和重视。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专业衔接课的建设和实施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为专业衔接课的教学改革提供保障。
同时,要加大对专业衔接课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学生和社会对专业衔接课的认知度和认可度。
学校学生转专业实施办法
学校学生转专业实施办法一、总则1. 为充分尊重学生兴趣和个性发展,规范学生转专业工作,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2. 本办法适用于我校全日制本科生。
二、申请条件1. 学生应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2. 学生已修满一年级课程,且成绩排名在本专业前30%。
3. 学生转专业前,应充分了解所申请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就业方向等,确保转专业是基于自身兴趣和发展需求。
4. 学生应具备转入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
5. 学生在原专业就读期间,无纪律处分记录。
三、申请程序1.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向所在学院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学生转专业申请表》。
2. 学生所在学院对学生进行初审,包括审查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转专业理由等,签署意见后报教务处。
3. 教务处对学生的转专业申请进行审核,必要时可组织专家进行面试或考核。
4. 教务处公示转专业名单,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5. 公示无异议后,学生办理转专业手续,包括变更学籍、调整宿舍等。
6. 学生转专业后,应按照转入专业的培养方案补修相关课程,补修课程的成绩计入学生总成绩。
四、其他规定1. 学生转专业后,不再享受原专业的奖学金、助学金等荣誉和资助。
2. 学生转专业原则上只能申请一次,转专业成功后不得再次申请转专业。
3. 特殊情况下的转专业,如学生身体原因、家庭原因等,由学校相关部门审批。
4. 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五、附则1.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实施细则不一致的,按照本实施细则执行。
2. 本办法的修改和废止,由学校教务处提出,报学校批准后实施。
大学转专业实施方案
大学转专业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个人兴趣的不断变化,许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会面临转专业的情况。
而大学转专业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决定,需要经过慎重的考虑和详细的实施方案。
下面将就大学转专业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
首先,大学转专业需要学生充分了解目标专业的情况。
学生应该对目标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就业前景等方面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便更好地确定自己的转专业方向。
同时,学生还需要了解目标专业的转专业条件和程序,包括是否需要通过考试、是否需要进行面试等等。
其次,学生需要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咨询。
在确定了转专业的目标之后,学生应该及时与学校的教务处、目标专业的教学管理部门等进行沟通,了解转专业的具体流程和要求。
同时,学生还可以向学长学姐、老师或者其他已经转专业的同学进行咨询,获取他们的经验和建议。
接下来,学生需要准备相关材料并进行申请。
根据学校的规定,学生需要准备好转专业申请表、成绩单、个人陈述、推荐信等相关材料,并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和流程进行申请。
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认真对待,确保材料的完整和准确。
最后,学生需要做好心理准备并接受可能的结果。
转专业是一项需要勇气和决心的决定,学生需要做好接受可能的结果的心理准备,包括被批准转专业和被拒绝转专业两种情况。
无论结果如何,学生都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安排和计划。
综上所述,大学转专业是一项需要慎重考虑和详细实施的决定,学生需要充分了解目标专业情况、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咨询、准备相关材料并进行申请,以及做好心理准备并接受可能的结果。
希望学生们在转专业的过程中能够理性思考,积极准备,做出正确的决定。
学生课程免听、免修、补修、重修管理办法
学生课程免听、免修、补修、重修管理办法根据《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规左,为规范我院学生课程免听、免修、补修、重修管理,特制左本办法。
一、课程免听第一条学生因转学、转专业、降级、复学等原因需要补修相应课程造成课程冲突的,可申请免听部分课程或者免听课程内的部分内容。
第二条申请课程免听的学生应在开课后1周内向所在分院提交《学生课程免听申请表》,经所在分院会同开课分院审批后,报教务部备案,由开课分院通知任课教师。
第三条在课程免听期间,学生必须根据主讲教师的要求按时提交自学该课程的有关材料(含作业、笔记等),参加并完成该课程的所有实践教学环巧及各项考核。
第四条学生免听课程期间,如果多次未能按时提交作业或其他相关材料的,主讲教师可以随时向开课分院提岀终止学生课程免听的建议,经学生所在分院复核后报教务部备案。
二、课程免修第五条成绩优秀或学有所长的学生认为通过自学可以掌握某门课程,且该生历年平均学分绩点在2.0及以上,同时未受到过学业警诫的,可申请免修。
转专业或转学学生,已学过相同课程或已学课程学分和要求髙于转入后应学课程,且成绩在合格以上的,可以申请免修,经开课分院审核报教务部备案,课程成绩可以根据已修成绩宜接认泄。
依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参军入伍的学生,退出现役后复学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退役士兵安置条例》(第608号令)相关规泄,可以免修公共体冇、军事技能和军事理论等课程,直接获得学分,成绩记为70分或合格。
第六条申请课程免修的学生应在开课后1周内向所在分院提交《学生课程免修申请表》,经所在分院会同开课分院审批后,直接参加该课程的期末考试。
课程成绩80分及以上者,获得该课程相应学分:课程成绩低于80分者,须参加补考并达到80分,否则须重修。
三、课程补修第七条学生复学、转专业、转学、降级等学籍异动后,执行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分院应指导学生在认真比对新旧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填写《免、补修课程处理表》,经所在分院审核后进行课程免补修处理。
天津医科大学2019年本科生转专业课程补修方案(适用于
天津医科大学2019年本科生转专业课程补修方案(适用于2018级本科生)转入专业原专业课程属性门数须补修课程名称学分学时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必修2※早期接触临床实践训练351医用物理学472限选4医学发展史118临床医学导论(网络)118医学遗传学236线性代数与概率论236临床医学眼视光医学必修2※早期接触临床实践训练351医学数据处理及其MATLAB实现118限选4医学发展史118临床医学导论(网络)118医学遗传学236线性代数与概率论236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必修2※早期接触临床实践训练351医学数据处理及其MATLAB实现118限选4医学发展史118临床医学导论(网络)118医学遗传学236线性代数与概率论236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技术必修4※早期接触临床实践训练351医学数据处理及其MATLAB实现118医学细胞生物学 2.545医学有机化学 2.545限选4医学发展史118临床医学导论(网络)118医学遗传学236线性代数与概率论236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必修2※早期接触临床实践训练351医学数据处理及其MATLAB实现118限选4医学发展史118临床医学导论(网络)118医学遗传学236线性代数与概率论236临床医学药学必修5※早期接触临床实践训练351医学数据处理及其MATLAB实现118医用细胞生物学 2.545医学有机化学590组织胚胎学472限选4医学发展史118临床医学导论(网络)118医学遗传学236线性代数与概率论236临床医学药物制剂必修5※早期接触临床实践训练351医学数据处理及其MATLAB实现118医用细胞生物学 2.545医学有机化学590组织胚胎学472限选4医学发展史118临床医学导论(网络)118医学遗传学236线性代数与概率论236临床医学护理学必修7※早期接触临床实践训练351医学数据处理及其MATLAB实现118高等数学 2.545医用物理学472医学基础化学 3.563医用细胞生物学 2.545医学有机化学590限选4医学发展史118临床医学导论(网络)118医学遗传学236线性代数与概率论236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必修7※早期接触临床实践训练351医用细胞生物学 2.545医学基础化学 3.563医学有机化学590系统解剖学590体育2236组织胚胎学472限选2临床医学导论(网络)118医学遗传学236麻醉学临床药学必修5※早期接触临床实践训练351医学数据处理及其MATLAB实现118医用物理学472医学有机化学590组织胚胎学472限选4医学发展史118临床医学导论(网络)118医学遗传学236线性代数与概率论236麻醉学药学必修5※早期接触临床实践训练351医学数据处理及其MATLAB实现118医用细胞生物学 2.545医学有机化学590组织胚胎学472限选4医学发展史118临床医学导论(网络)118医学遗传学236线性代数与概率论236。
学校补充课程设置与实施方案
学校补充课程设置与实施方案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学校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化科目,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设立补充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的目的、内容、实施方式等方面,探讨学校补充课程的设置与实施方案。
一、课程设置的目的学校补充课程的设置有多个目的。
首先,补充课程可以提供学生更多丰富的学习机会,让学生在兴趣和特长领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例如,学校可以设置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身体素质。
其次,补充课程可以填补传统课程的不足之处,弥补学生在基础学科上的薄弱环节。
例如,开设数学、英语、科学等补充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相关学科的学习水平。
此外,补充课程还可以开设一些新领域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比如,可以增设编程、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类课程。
二、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学校补充课程的内容应该具有丰富性,既要满足学生的学术需求,又要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
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特长和个人发展需要,开设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性的内容。
例如,补充课程可以设置音乐鉴赏、美术创作、体育竞技等方面的课程,以满足学生在艺术和体育领域的需求。
此外,还可以设置科技实验、科学研究、创意设计等内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补充课程的内容应当与传统课程有所区别,既能让学生在学术上得到补充,又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有所体验。
三、教师队伍的建设为了有效地实施学校补充课程,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
这些教师应具备相应的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教授补充课程的内容。
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情怀,能够积极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学校可以通过培训、引进等方式,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补充课程教师队伍。
四、课程实施的方式学校补充课程的实施方式多样。
一种方式是课内补充课程,即将补充课程融入正常的课程体系中,在课表中设置专门的时间。
这种方式可以确保学生对补充课程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并且可以形成学校整体的学习氛围。
转专业应补学分对照表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应删除课程:
20—20
20—20
20—20
20—20
转出系教务员签字盖章:
转入系教务员签字盖章:
转专业学分对照表
学分对照说明:①补修学分达到35学分须降级转专业。②应补修课程必须在毕业前补完,否则不能毕业。③转入专业和转出专业相同的课程,成绩直接转入,如果成绩不及格,应参加重修。④已修课程中与转入专业无关的课程,成绩不合格的进行删除。⑤补修课程在补修完之前不计入学籍处理范围。
以下已修课程由学生本人填写,转出专业教务员核实盖章
以下内容由转入专业教务员填写、盖章
学号:姓名:年级:
转入年级:转入班级:
应补修课程学年学期来自课程名称学分成绩
学年
学期
课程名称
学分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培养方案调整、转专业,跨类别”等原因导致的重修重考问题的规定
关于“方案调整、分流培养转换”后重修等问题的规定鉴于我校近年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改革,当前有多套培养方案在同时执行,因此出现学生在重修(补修)时遇到原方案的课程与新方案课程不一致的情况,以及成绩抵顶时出现的问题,现制定如下管理办法。
第一条:本办法适用于重修(补修)学生不满足开设重修班条件,只能随低年级(或其他专业)重修的情况。
如果满足开设重修(补修)班条件,仍重修(补修)学生本人培养方案的课程。
重考则均参加原方案的考试。
第二条:本办法涉及如下几种类型:类型1:高年级的学生需要重修(补修)本专业低年级培养方案中的课程;类型2:重修(补修)其他专业培养方案中的课程;类型3:2011级和2012级学生中途转变适用型和研究型班级后涉及的重修(补修)问题;类型4:学生从卓越班级中途退出后的重修问题;转专业后的重修(补修)问题。
第三条:对于类型1、类型2的学生,当原所修课程在本专业后续方案或其他专业方案中存在同名课程时,可以选择该同名课程参加重修(补修)。
不考虑该同名课程的学时、学分与考核方式是否与原课程相同。
上课方式和考核方式按该同名课程执行,学分和重修费用按原所修课程执行。
第四条:对于类型1、类型2的学生,当原所修课程在本专业后续方案或其他专业方案中不存在同名课程,但存在内容60%以上相同、学分上下相差不超过1学分的相近课程,可选择该相近课程进行重修。
上课方式和考核方式按新修的课程执行,学分和重修费用按原所修课程执行。
此种情形下,相似课程由学院认定,但需要报教务处审批备案。
第五条:对于类型1、类型2的学生,在不满足第二条和第三条的规定时,可参考如下两种情况:情况1:若原所修课程在后续方案(或其他专业方案)中被拆分为多门课程,则可以重修(补修)拆分后的一门或多门课程(保证重修的学分不能低于原所修课程)。
上课方式、考核方式、重修费用均按新方案一门或多门课程执行,若重修(补修)多门课程,则多门课程均重修合格后才算原课程合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级转专业学生补修课程方案
按照《南昌大学本科学生转专业实施办法》要求,转专业学生一年级所修各门课程成绩必须全部及格,转入新专业后应按照转入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学习,毕业时应达到转入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毕业所需最低总学分要求,并应根据转入专业要求适当补修第一学年课程。
现依据你在原专业一年级所修课程具体情况和转入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确定必须补修以下一年级应修课程:
学生可根据学习要求和课程开课情况自行确定补修时间,填写《南昌大学补修课程申请表》,于领取转专业录取通知书后半个月内到教务处学籍科办理手续。
教学管理办公室制表签名:学生确认签名:
教学院长意见:签名:学院盖章
注:一式三份,一份交教务处学籍科,一份存学生所在学院,一份学生本人留存。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