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总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主要是对本册所学内容的梳理和巩固。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一系列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基本计算方法,但对于一些复杂图形的计算,还需要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此外,学生对于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之间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新课讲解:讲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3.练习巩固: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4.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之间的关系。

5.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板书,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7 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苏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荣幸为您提供这份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主题是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使用的是苏教版教材。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在这一节课中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具体包括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图形的模型,以及一些实际的例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通过一些实际例子,让学生回顾一下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 讲解:我会详细讲解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并提供一些例题进行讲解。

3. 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我会进行讲解和解析。

4. 应用:我会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六、板书设计我会根据讲解的内容,进行板书设计,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一节课的复习,我发现学生们对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有一些学生存在困难。

在课后,我会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讲解和指导。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进行一些拓展延伸的学习,例如查阅一些相关的资料,参加一些数学竞赛等,以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对于教学内容的把握,我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计算作为复习重点。

这是因为,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在教学目标上,我强调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南京力学小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教案

南京力学小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教案

南京力学小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是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本章内容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和应用的知识点。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初步知识,对于一些基本的计算方法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践操作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

3.问题驱动法: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和课件,以便进行教学。

2.学生准备笔记本和文具,以便记录和整理学习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你们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的形状是平面图形吗?它们的长、宽、面积又是如何计算的呢?”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3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丨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3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丨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3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丨苏教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这节课我们将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总复习。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数学,复习的第7.2.3节内容,主要包括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独立计算常见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并理解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周长和面积的概念,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在黑板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然后提问学生:“请问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怎么计算?”2. 讲解:我会利用粉笔和黑板,为学生讲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3.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几个典型的例题,为学生讲解如何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并解释其中的原理。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学生一些随堂练习题,让他们独立完成,然后我会进行讲解和解析。

5. 作业布置:我会布置一些有关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进行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长方形周长 = (长 + 宽)× 2正方形周长 = 边长× 4长方形面积 = 长× 宽正方形面积 = 边长× 边长七、作业设计(1)长方形:长 6cm,宽 4cm;(2)正方形:边长 5cm。

答案:(1)周长:20cm,面积:24cm²;(2)周长:20cm,面积:25cm²。

(1)长方形:长 8cm,宽 3cm;(2)正方形:边长 4cm。

答案:(1)周长:22cm,面积:24cm²;(2)周长:16cm,面积:16cm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六年级下册《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教案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教案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复习平面图形的基本知识,包括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的定义和性质。

2.能够正确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复习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定义和性质。

2.计算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周长和面积。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园内走道的长度、房间的面积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2.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学生听讲。

2.组织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组织学生进行游戏、竞赛等形式的活动。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利用平面图形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回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定义和性质,同时强调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2. 计算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10分钟)教师通过具体的练习题,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方法与技巧。

3. 计算三角形的周长与面积(10分钟)教师通过具体的练习题,引导学生掌握计算三角形周长和面积的方法与技巧。

4. 计算圆形的周长与面积(10分钟)教师通过具体的练习题,引导学生掌握计算圆形周长和面积的方法与技巧。

5. 综合练习(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综合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1. 解决实际问题(15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掌握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计算复杂图形的面积(20分钟)教师通过具体的练习题,引导学生掌握计算复杂图形的面积的方法与技巧。

3. 活动体验(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或游戏,在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巩固所学内容。

第三课时1. 复习及巩固(20分钟)教师通过对所学内容的复习,巩固学生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2. 课堂(10分钟)教师通过对本课的,引导学生思考所学知识与之间的联系,建立知识框架。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总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总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总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前言在数学学习中,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数学教学中难度不大但是需要注意的一个知识点。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和常见错误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复习。

教学内容在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中,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涉及到如下教学内容:•矩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平面图形的简单变形对周长和面积的影响。

•实际问题中对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矩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熟练掌握平面图形变形对周长和面积的影响的计算方法。

•掌握在实际生活中对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应用的方法。

教学难点•平面图形变形对周长和面积的影响的理解和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对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应用教学方法•通过直观的画图和实物模型的演示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公式。

•引导学生通过演示实际生活场景的方法,学会在实际中应用数学知识。

常见错误•计算过程中粗心导致关键数字计算错误。

•在计算周长面积时,因为不清楚数据几何形状的类型而导致使用错误的计算公式。

•在使用计算公式时,基于记忆揣测计算公式导致计算错误。

总结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在数学学习中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掌握它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图像等方式直观生动地展示平面图形的特点和计算方法,这样能够更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虽然这一知识点难度不大,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存在许多细节需要注意,尤其是在实际操作时容易出现粗心错误。

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细节和实际应用,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取得更好的成绩。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一篇教学设计。

本节课主要对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和复习,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包括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不同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实际应用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基本知识,能够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但部分学生对复杂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还不够熟练,对实际应用题目的解决能力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理解还有待深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计算不同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计算不同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2.教学难点:对复杂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以及实际应用题目的解决。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2.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实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列举实例,分析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4.练习法:学生通过做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练习题:准备不同难度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用具:准备直尺、三角板等教学用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六年级数学下册平面图形周长与面积的复习教案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平面图形周长与面积的复习教案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平面图形周长与面积的复习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熟练运用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2)能够理解并解释生活中有关周长和面积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公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平面图形的周长公式: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底+腰)×2圆的周长=πd(d为直径)2. 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圆的面积=πr²(r为半径)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2)能够运用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理解并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2)解决实际问题时,正确选择合适的公式并进行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2)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关的周长和面积问题。

2. 新课讲解:(1)讲解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2)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课堂练习:(1)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评价。

4. 拓展与应用:(1)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生活中有关的周长和面积问题。

(2)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解答并展示。

五、课后作业(1)正方形:边长为5厘米(2)长方形:长为8厘米,宽为6厘米(3)平行四边形:底为10厘米,高为8厘米(4)圆:直径为14厘米2. 选择一个生活中有关的周长和面积问题,进行解答并简要说明解题过程。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苏教版 (3)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苏教版 (3)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回忆巩固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清各种平面图形公式之间的联系;2.能力目标:能应用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对数的亲切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回忆巩固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及公式的由来,能应用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能理清各种平面图形公式之间的联系,知道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平面图形纸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师:唐僧取经回来后,想把一块土地奖给三个徒弟,唐僧拿出三条一样长的绳子,叫三位徒弟用绳子各围一块地。

猪八戒说,我要围成长方形的,沙僧说我要围成正方形的,孙悟空说,我要围成圆形的。

(课件演示)师:请你猜一猜谁围成的面积比较大?生:长方形、圆形、正方形(学生发言)师:学了今天的知识相信你们就能猜对了。

师:我们还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生回答: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出示图片)师:你们会计算这些图形的什么?生:周长、面积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回顾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板书课题)二.创设问题背景,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1、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师: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你看到什么?能说说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师:(课件出示)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师:你们看现在在每个图形里涂上蓝色,(课件演示)涂蓝色的部分就是什么会说出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师:(课件出示: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平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公式。

师:我们知道了周长是一周的长度,面积是表面或平面的大小。

(板书)师:接下来请小组长从信封里随意抽取一个图形。

让小组每个同学都说说这个图形的周长怎么算?(小组活动)生展示抽取的图形,师再(课件出示)六个平面图形。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1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整理与复习|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1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整理与复习|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1 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整理与复习|苏教版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1 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整理与复习|苏教版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章第二节第一部分的内容: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整理与复习。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和整理。

我们将回顾和巩固之前学过的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复习和整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和掌握不同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白板、粉笔、平面图形的模板、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在白板上画出一个任意的三角形,然后提问学生们如何计算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

通过这个实践情景的引入,让学生们回顾和巩固之前学过的知识。

3. 练习:在讲解完每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后,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当场进行练习。

我会鼓励学生们积极思考,并及时给予他们指导和解答。

六、板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我会使用板书来展示和整理每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我会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图示,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1. 一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2. 一个底边长为8厘米,高为6厘米的三角形;3. 一个长为10厘米,宽为4厘米的长方形;4. 一个半径为3厘米的圆。

答案:1. 周长:20厘米,面积:25平方厘米;2. 周长:19厘米,面积:24平方厘米;3. 周长:28厘米,面积:40平方厘米;4. 周长:18厘米,面积:28.26平方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对于拓展延伸部分,我可以在下一节课中引入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数学下册 平面图形周长与面积的复习教案 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 平面图形周长与面积的复习教案 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平面图形周长与面积的复习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探究,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勇于思考、善于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

2. 运用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难点:灵活运用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知识,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探究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

(2)学生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课堂讲解:(1)讲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

(2)讲解如何运用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课堂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互相讨论,解答练习题中的疑问。

5. 拓展应用:(1)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实际问题进行探究。

(2)学生代表分享探究过程和结果。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知识。

2. 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知识进行解答。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作业,评价学生对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

2. 运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过程。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平面图形的面积总复习》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平面图形的面积总复习》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平面图形的面积总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平面图形的面积总复习》这一章节,主要是对小学阶段所学的平面图形面积知识进行总结和复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面积的基本计算方法,但对一些特殊图形的面积计算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三.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掌握。

2.难点:对一些特殊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案例。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准备练习题和测试题。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平面图形,如教室的地面、电视屏幕、报纸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形的面积是如何计算的。

学生分享各自的想法,教师总结并板书。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几种特殊的平面图形,如圆环、梯形等,让学生尝试计算它们的面积。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巡回指导。

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

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强调解题思路和方法。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题目。

教师对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和奖励。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12册第100页《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整理和复习”、“练习与实践”的第1-8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公式推导中的基本数学方法。

2.让学生在操作、讨论等活动中,进一步整理学过的有关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知识,并能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系统复习的过程中,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以及获取知识的乐趣,增进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明确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熟练的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探索计算公式间内在联系,体会公式推导中的数学方法。

教学设想:数学源于生活,本节课从生活原型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复习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让学生回忆起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为学生今后的再学习奠定基础。

拓展练习,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老师出示一幅镶边的画,提出:要想知道边框的长度就是求什么?要想知道配多大的玻璃就是求什么?师:你们能不能用学过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描述身边的事物呢?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交流。

指名学生回答,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复习长度和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2.引入课题:我们已经复习了长度和面积单位,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是怎么计算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板书课题: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3.自主学习。

教师谈话: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00页的内容。

思考:怎样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周长?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各是怎样推导的?二、交流讨论,梳理知识师提问: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1.梳理周长的意义和公式。

提问: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请同学们用笔描出书上图形的周长,并思考周长的计算方法。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总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总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总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一、知识回顾1.1 平面图形平面图形是指所有点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包括三角形、矩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圆等。

1.2 周长周长是指平面图形边界上的长度,通常用符号L表示。

对于不规则图形,可以通过分解为若干个小形状计算周长。

1.3 面积面积是指平面图形所覆盖的区域大小,通常用符号S表示。

对于三角形、矩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等规则图形,可以使用相应的公式计算面积;对于其他不规则图形,可以通过分解为若干个小形状计算面积。

二、教学重点2.1 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需要了解主要的平面图形的周长公式,主要包括:•三角形的周长公式:L=a+b+c,其中a、b、c分别为三角形的三边长。

•矩形的周长公式:L=2(a+b),其中a和b分别为矩形的长和宽。

•正方形的周长公式:L=4a,其中a为正方形的边长。

•梯形的周长公式:L=a+b+c+d,其中a和c分别为底边,b和d分别为上底,a,b,c,d为梯形的四条边长。

•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公式:L=2(a+b),其中a和b分别为平行四边形的邻边。

•圆的周长公式:$L=2\\pi r$,其中r为圆的半径,$\\pi$ 可以取3.14。

2.2 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需要了解主要平面图形面积公式,主要包括:•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frac{1}{2}bh$,其中b为三角形的底,ℎ为三角形的高。

•矩形的面积公式:S=ab,其中a和b分别为矩形的长和宽。

•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2,其中a为正方形的边长。

•梯形的面积公式:$S=\\frac{1}{2}(a+b)h$,其中a和b分别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ℎ为梯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bℎ,其中b和ℎ分别为平行四边形的邻边和高。

•圆的面积公式:$S=\\pi r^2$,其中r为圆的半径,$\\pi$ 可以取3.14。

三、教学方法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方法,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3.1 理论讲解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向学生讲解平面图形的定义、周长和面积的概念以及相应的公式,让学生明确概念并牢固掌握公式。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苏教版

《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总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能熟练的应用公式进行计算;能灵活运用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探索平面图形的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构建平面图形的知识网络,从而加深对平面图形知识的理解,并从中领会整理知识的方法。

3、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转化”、“推理”等思想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1、系统整理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公式的推导,区分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不同点。

2、熟练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并能灵活运用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回忆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探索计算公式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设计:一、直接导入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1、提前板书课题及贴好图形: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整理与复习二、分部梳理、引导建构、形成印象。

1、小组交流课前整理的作品。

(教师出示预习表格)2、展示学生作品(2—3人),学生评价指出更正。

3、平面图形的周长的意义及相关计量单位的回顾与再认识。

师: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生:…………师:你能举个例子说明吗?(如:长方形)生:……………师:(教师小结并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周长,指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这些没有周长公式的怎么算?)围成平面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是一个图形的周长。

所以,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是……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是……圆的周长公式是……可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这些没有公式的你会计算吗?你有什么高招吗?生:……………4、平面图形面积的整理与推导过程的回顾与再认识。

全班交流汇报,课件再现。

(引导学生从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开始,之后随意学生选择一个图形来进行回顾,让学生体会剪拼法与扩拼法的区别)5、平面图形面积计算之间的关系。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教学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教学设计及反思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教学设计(校内展示课)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89—90页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能熟练的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2.过程性目标: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学习整理知识,领会学习方法。

3.情感性目标: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转化”等思想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复习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能熟练的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探索计算公式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内容:一、引入复习主题。

1.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整理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看到这个复习主题,你想到哪些问题?2.生自由提问 (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什么是周长?什么是面积?怎样计算图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图形的周长等)二、整理复习1.刚刚同学们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屏幕显示)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怎样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面积单位有哪些?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周长公式?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我们依次进行回顾:(1)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指名(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三角形、梯形);(2)怎样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指名(可以指一指、摸一摸,或者举生活中的例子说明);(3)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面积单位有哪些?(4)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周长公式?(5)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2.引导学生按学习顺序说一说每种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及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请同学们小组里交流一下。

要求:(1)同组的每位同学至少选一种图形说推导过程;(2)组长安排一下本组的发言顺序;(3)一个同学说,其他人要认真听,有疑问提出来,有不同意见要及时补充。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通过刚才的回顾,你发现什么图形是推导其他图形面积的基础?(长方形)长方形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哪个组带着大家回顾一遍?通过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我们推导出了哪些图形的面积公式?(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呢?圆呢?还剩下哪两个图形的面积公式?梯形、三角形。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平面图形面积复习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平面图形面积复习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平面图形面积复习一、知识点回顾1.1 面积的概念面积是平面图形所占用的面积大小,用单位面积的图形(如正方形)来计量平面图形的大小。

1.2 平面图形的计算公式•正方形面积公式:S=a2,其中a表示正方形边长。

•长方形面积公式:$S=a\\times b$,其中a、b分别表示长方形的长和宽。

•三角形面积公式:$S=\\dfrac{1}{2}\\times b\\times h$,其中b、ℎ分别表示三角形底边和高。

•梯形面积公式:$S=\\dfrac{1}{2}\\times (a+b)\\times h$,其中a、b分别表示梯形上下底边,ℎ表示梯形高。

•圆的面积公式:$S=\\pi\\times r^2$,其中r表示圆的半径,$\\pi$ 表示圆周率,取近似数值3.14。

1.3 面积的单位国际制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我国传统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等。

二、教学重点1.掌握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熟练运用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灵活运用面积计算公式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1.面积计算公式的应用。

2.不同形状图形面积的计算较混淆,需要练习区分各种平面图形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通过讲解和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面积概念和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实际问题,积累面积计算的经验和技巧。

3.注重课堂互动和合作学习,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五、教学过程设计5.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忆面积的概念,教师通过对画的几何图形进行提问和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先让学生在历史的长河中回忆、感受和体会面积这个概念的来源和意义。

2.给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并带领学生发现面积公式的规律,引导学生通过自发地讨论、探索和试错发掘面积公式规律。

5.2 温故知新1.复习本学期所学过的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给学生提供不同形状的图形,让学生根据所提供的信息运用相应公式计算出相应图形的面积。

六年级下册《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教案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教案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教案苏教版1、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提高学生对平面图形的理解和周长与面积的计算。

2、教学重难点: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计算与应用,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一、知识点一:理解平面图形周长、面积的意义。

①、周长意义:。

②、面积意义:。

二、知识点二:整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想想说说怎么进行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换算。

①、我能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分别把长度单位、面积单位排一排,并用双箭头把它们连起来。

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②、我能写出相邻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③相应练习60h2=207h2=234d=26d2=20=40d2=2三、知识点三:平面图形周长计算方法。

①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是(),用字母表示是()。

②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是(),用字母表示是()。

③圆周长的计算方法是(),用字母表示是(),圆周率是()。

④试一试整理成知识网络图理解记忆平面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四、知识点四: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①说说学过的平面图形面积公式有哪些?②想想这些平面图形面积公式是怎么样推导出来的?并根据这些公式的推导过程进行整理成知识网络图。

正方形:③三角形:④平行四边形:⑤梯形:⑥圆形:小结:本89页思维导图,熟读本公式。

四、达标测评1一个平行四边形,底是6厘米,高是8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和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2、一个梯形茶园,上底24米,下底30米,高18米。

如果平均每棵茶树占地0平方米,这个茶园一共有多少棵茶树?3、如图,把一个圆剪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已知长方形周长是3312,求斜线部分面积?归纳总结:说说你的收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总复习:平面
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能熟练的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2、过程性目标: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学习整理知识,领会学习方法。

3、情感性目标: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转化等思想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复习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能熟练的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探索计算公式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准备:六个平面图形的纸片,关于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始动,生活引入
1、出示学校操场照片。

提问:这是哪儿?漂亮吗?对操场,你能提出哪些有意义的问题?
2、引入课题:要想计算操场的周长和面积,我们先要复习相关的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板书课题)
3、引导学生讨论本课学习任务,明确目标:
①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②各种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是怎样?
③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怎样推导出来的?
[简析:由学校照片引入,感受学校的美,激发了学生爱校爱学习的情感;又引出操场问题,贴切、自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需要。

学生只有在这样的求知欲望驱动下,讨论学习任务,自主确定目标,复习才能更有效,才能把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
二、梳理,引导建构
提问: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随学生回答一一贴在黑板上)
(一)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
1、提问: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指着图形描一描,说一说。

(教师出示结语)计量周长要用什么单位?
2、提问: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指着图形摸一摸,说一说。

(教师出示结语)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3、想想议议(1):分别比较下面各组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你有什么发现?(第128页,图略)
(二)复习周长的计算。

1、提问:这些平面图形,哪些可以用公式来计算周长?(学
生说,教师对应板书)
2、思考:其它3个图形能不能也用公式来计算周长呢?你有什么高招?
3、想想议议(2):老师家有一块菜地宽45米,长比宽的3倍还多5米。

老师要给菜地四周插上篱笆,至少准备多少米长的篱笆?
[简析:让学生给没有规定周长计算公式的图形出高招,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探究精神;通过老师的菜地问题,营造了生活画面,学生很乐于去帮助教师去解决,除了知识上的自豪感,还有更多的师生互动的情感收获。

](三)复习面积的计算
1、提问: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已学过,请在练习纸上写出来。

(学生写完后,教师抽样展示,并对应板书。


2、想想议议(3):这些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3、根据学生回答,逐一电脑演示其推导过程。

[简析:多媒体一其特有的优势,形象直观地演示了每个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图形的剪拼、移动,通过声音的评判、鼓励,体现了CAI的直观性、趣味性、启发性、交互性,达到了传统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

]
三、沟通,构建网络
1、摆图形:从这些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

你们能把这些图形来重新摆一摆吗?(小
组合作摆网络图)
2、学生汇报并说明:为什么这样摆?怎样摆更合理些?
3、教师出示网络图。

根据这幅关系图,你可以发现些什么?小结:我们每学习一个新的图形计算公式,通常是把它转化成一个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推导的。

(板书:转化)
[简析:平面图形的面积的复习,从自主回忆概念和计算公式入手,紧紧抓住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自己动手摆网络图,实现对旧知的重新组织和建构,沟通之间的联系,同时有机渗透了转化等数学方法。

只有这样使数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理清知识,学生才容易记忆。

]
四、应用,提高能力
1、基础练习: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只列式,不计算。

(第128页,图略)
2、火眼金睛。

(判断对错)
①一个三角形,底6分米,高5分米,它的面积是30平方分米。

()
②一个边长5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20平方米。

()
③一个圆,直径是2厘米,它的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 )
3、对号入座。

①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
A周长面积B 周长面积C周长面积D 周长和面积无法比较
②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那么三角形面积是()平方厘米。

A5 B12.5 C 25 D 50
4、走进生活。

老师要给锅口直径是0.95米的锅子做一个木盖,木盖的直径比锅口直径大5厘米。

木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在木盖的边沿钉一圈铁片,铁片长多少米?
[简析:练习设计既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又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几个层次的练习抓住了学生的几种常见错误,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有趣的标题,学生乐于参与这样人文化、趣味性的练习,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有效性。

] 五、总结,注重体验
再次出现知识网络图。

1、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复习了什么?怎样复习的?有没有什么不太明确的地方?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
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
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2、回顾:现在你能解决操场问题了吧?课余,小组为单位动手测量有关数据,去算算看,下午把结果告诉我,好吗?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
“院长、西席、讲席”等。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
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六、作业,留有回味。

开放题:下边的两条线段互相垂直,上面一条长2厘米,下面一条是上面的2倍,你能根据这两条线段,想象出哪些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能分别计算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