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导学设计完成
咬文嚼字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咬文嚼字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第三单元文艺评论和随笔第八课咬文嚼字【本节要点】1.划分文章的结构。
2.运用事实论据进行论证的方式。
【教学过程】☆温故知新☆【自主学习】1.给文中的下列字注音婵娟()茗烟()胸襟()斟酌()尺牍()焚香()清沁()付梓()蕴藉()咬文嚼字()锱铢必较()深恶痛绝()岑寂()2.分别用下列形似字组词。
澡藻燥躁噪镞簇族婵蝉殚肆辑揖缉楫3.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咬文嚼字:(2)锱铢必较:(3)援例:(4)学富五车:(5)推陈翻新:(6)不即不离:(7)点铁成金:【反馈矫正】1.给文中的下列字注音婵娟(chán)茗烟(míng)胸襟(jīn)斟酌(zhēn zhuó)尺牍(dú)焚香(fén)清沁(qìn)付梓(zǐ)蕴藉(yùn jiè)咬文嚼字(jiáo)锱铢必较(zī zhū)深恶痛绝(wù)岑寂(cén)2.分别用下列形似字组词。
洗澡/辞藻/枯燥/急躁/噪音箭镞/簇拥/民族婵娟/蝉联/殚精竭虑/肆无忌惮编辑/揖让/通缉/舟楫3.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咬文嚼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现在多用于讽刺、死抠字句不领会文章精神实质的人,有时用于讽刺当众讲话时爱卖弄自己学识的人。
(2)锱铢必较: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
锱、铢,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
(3)援例:引用成例。
援,引用。
(4)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识渊博。
五车:书多。
(5)推陈翻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
(6)不即不离:指对待别人的态度不太接近,也不太疏远。
即:接近;离:远离。
(7)点铁成金:原意是指使石头变成黄金,比喻把别人不好的文章改为好的文章。
☆课堂探讨☆要点一:探究文章的结构。
【探究活动】探究文章的结构层次。
【教师释疑】议论文的结构大致是两种:横向展开和纵向展开,横向展开就一个问题在一个层面展开论述,比如谈时间可以谈时间的价值问题、人对时间不同感觉的实质问题、有限的生命与无限的时间之关系问题、时间的公正与否问题、时间的品格问题等;纵向展开就是就一个问题纵向延伸,主要的方式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咬文嚼字导学案
第四节《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导学案华县铁中张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消灭错别字的意义,了解错别字的类型和消灭错别字的方法,能够改正一些常见的错别字。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上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认识错别字类型,了解避免写错别字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学生正确书写、使用汉字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产生错别字的原因,杜绝写错别字,做练习巩固知识。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读准字音教学关键: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 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学生漫画赏析。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找一找:给城市洗把脸------生活中的错别字(组图)1、学生分别找出图片中的错别字。
2、语言专家声音:文字的规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城市而言,规范、优美的文字招牌、标语、广告牌是街头文化的组成部分,建设文明城市,要坚决反对错别字和不规范用字。
3、《考试大纲》对汉字字形考查规定:考查范围:由“识记现代汉语的字形”改为“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形”考查对象:三常错别字:常见字、常用字、常混字4、学生纠错,并总结出错原因:①“组金”“招骋”“专痤”()②“侯车”“资询”“排挡”“罐饼”()③“蓝球”“隐行”“招聘启示”“裤存”()④“形像”()⑤“髪型”“休閑服”()⑥“宫爆鸡丁”“三八”国际劳动节()5、想一想:广告中的错别字集锦:(幻灯片出示)讨论:有人说这是“妙用”,有人说这是“篡改”,你怎么看?明确:词语妙用固然好,误人子弟不得了字形句意别改跑,家喻户晓记得牢6、说一说:学生列举生活中错别字笑话。
教师补充:生活中的错别字案例。
7、作文中错别字例举:四、做一做,课堂活动:怎样消灭错别字?1、语音辨识法(a、区别同音字b、借助声旁区别不同的字)2、字形辨识法3、语意辨识法学生看题,判断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分别用的是哪一种方法:(1)、在调查过程中,陈又将大批脏款转移至岳父处,专案组找他谈话时,他依旧装得若无其事。
咬文嚼字_导学案(教师版)
《咬文嚼字》第一课时导学案编写人:焦庆平审核人:高二语文组时间2015年10月15日【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熟习课文,把握结构,分析评价课文观点,注意筛选重点语句。
2、能力目标: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启示,学会在写作中“咬文嚼字”。
3、情感目标: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借鉴吸收其中精华。
【预习案】一、了解有关常识文艺随笔: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的批评样式。
随笔很注重内容的知识性,它不像规范的论文那样,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而且选用富有趣味性的材料做铺垫,从中引出对某种观点和哲理的议论,再与文学领域的有关话题联系起来加以评论。
随笔的行文很讲究文采,笔调轻松活泼、亲切随意,深入浅出。
二、作家作品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和《诗论》。
解放后一直是北大教授。
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迄今为止无人敢取代它的地位,无作品敢替代此书。
文革中,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
三、整体感知1.什么叫“咬文嚼字”?明确:咬文嚼字:过分的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儿而不注重精神实质)、由上看出,“咬文嚼字”本是贬义词,文中朱光潜先生又赋予它什么意思?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明确: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
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有时是一个坏习惯”,“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 2.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咬文嚼字( ) 锱铢( ) 斟酌( )镞矢( ) 胸襟( ) 剥啄( )岑寂( ) 王嫱( ) 付梓( )尺牍( ) 下乘( ) 憎恶( )3.解释下列词语。
锱铢必较:岑寂: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付梓:尺度:下乘:4.理清文章思路第一层(1至4)通过三个例子,说明文字与思想之间的关系,强调“咬文嚼字”实质上就是_思想和情感的调整。
(完整版)咬文嚼字_导学案(教师版).docx
《咬文嚼字》第一课时导学案编写人:焦庆平审核人:高二语文组时间2015年10月15日【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熟习课文,把握结构,分析评价课文观点,注意筛选重点语句。
2、能力目标:从课文内容, 写法上获得启示,学会在写作中“咬文嚼字”。
3、情感目标: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借鉴吸收其中精华。
【预习案】一、了解有关常识文艺随笔: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的批评样式。
随笔很注重内容的知识性,它不像规范的论文那样,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而且选用富有趣味性的材料做铺垫,从中引出对某种观点和哲理的议论,再与文学领域的有关话题联系起来加以评论。
随笔的行文很讲究文采,笔调轻松活泼、亲切随意,深入浅出。
二、作家作品朱光潜( 1897--1986 ),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和《诗论》。
解放后一直是北大教授。
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迄今为止无人敢取代它的地位,无作品敢替代此书。
文革中,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
三、整体感知1.什么叫“咬文嚼字”?明确:咬文嚼字:过分的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儿而不注重精神实质)、由上看出,“咬文嚼字”本是贬义词,文中朱光潜先生又赋予它什么意思?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明确: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
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有时是一个坏习惯”,“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 2.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咬文嚼字 ()锱铢 ()斟酌 ()镞矢 ()胸襟 ()剥啄 ()岑寂 ()王嫱 ()付梓 ()尺牍 ()下乘 ()憎恶 ()3.解释下列词语。
锱铢必较:岑寂: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付梓:尺度:下乘:4.理清文章思路第一层( 1 至 4)通过三个例子,说明文字与思想之间的关系,强调“咬文嚼字”实质上就是 _思想和情感的调整。
咬文嚼字导学案
《咬文嚼字》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清作者写作思路2、理解作者所提出的“咬文嚼字”的实质3、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学习重难点:1、理解作者所提出的“咬文嚼字”的实质2、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知识链接:作者介绍:朱光潜,安徽桐城人。
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笔名孟石、孟实。
代表作品:《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史的著作)等。
文体知识:随笔:亦称杂文,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
通常篇幅短小,形式灵活,写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讽刺。
随笔按题材与内容可分为文艺随笔、思想随笔、国际随笔等。
导学过程一、预习检测1、字词积累,解释下列成语的意思咬文嚼字:锱铢必较: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举不胜举:索然无味:2、写准下列形近字字形,并组词。
蒙()()职肆无忌()尺()疲()()精竭虑()武()端()食壶浆3、读准下列字字音咬文嚼()字晕()倒屡见不鲜()晕()船咀嚼()寡廉鲜()耻4:咬文嚼字有哪些含义,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二、合作探究1:速读全文,提炼出作者的观点,并找出作者的中心论点。
在原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2:通读课文,整体感知,梳理文章思路三:巩固提升,阅读下列诗歌,完成后面的练习(一)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句则经过多次修改,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据洪迈《容斋续笔》)试说说为什么用“绿”字最好?课堂总结: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一些写作启示2:把握课文观点,分析论据的意义。
预习提示:反复阅读课文1-5段,找出作者运用了哪些例子来说理,一:合作探究1:文章举了哪几个“实例”?说明了哪些道理?2:每一个实例各从什么角度说明这些道理?3:你分别受到怎样的启发?二、课堂练习1、口语练习任选一组词口头说一段话,表达出自己主观感受:(1)、太阳、云、天空、人们、路(2)、树林、我、飞、鸟、风2、请根据特定的情景增加词语,使下面的文字表现出特定的内容。
《咬文嚼字》导学案
《咬文嚼字》导学案学习目标:1.感知:语言的锤炼功夫;2.了解:文字的思想感情;3.探讨:字词的联想意义。
学一学,我很聪明1、了解作者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
文艺理论家,我国现代美学奠基人之一。
先后就读于6所大学。
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
193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硕士学位。
1933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博士学位。
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等职。
他是一位国学根基深厚,西学素养圆润的博学大家。
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文学》《西方美学史》等。
本文是一篇文艺随笔。
朱光潜的三此主义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
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
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
2、阅读文章,扫清字词障碍炼字:写作时推敲用字。
倒涎xián:捣出口水。
援例:引用旧例。
锱铢zīzhū必较: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是否可行恰当。
斩截:斩钉截铁的简说,坚决果断意。
玩索:品读探求意。
岑cãn寂:寂静。
搅扰:打搅使乱。
迷离:模糊难辨。
晕yùn:光四周模糊的部分。
意蕴:内在的意义。
蕴藉jiâ:文字等含蓄不露。
生发:指联想展开。
俗滥:平庸而无节制。
乞灵:获取灵感。
下乘chãnɡ:下等。
咬文嚼jiáo字:过分地斟酌字句。
这里指阅读或写作,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索然无味:形容枯燥,没有趣味。
不即不离:不亲近也不疏远。
点铁成金:喻把平庸的作品改好。
才高八斗:一石为十斗,极言才学之高。
学富五车:形容书读得多,学问渊博。
自鸣得意:自感得意;鸣,表示。
陈言务去:务必去掉陈词滥调。
推陈翻新:去掉旧的,创造新的。
3、再读课文,理结构,明层次。
点读本文从实例(郭老改台词)入手,引入论题(第1、第2段),然后以静态例(李广射虎)与动态例(贾岛苦吟)初步论证中心论点(第3~5段),再以正面例(东坡诗句等)与反面例(“套板反应”现象),说明“咬文嚼字”之难,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第6、第7段),最后水到渠成,加以总结(第8段)。
《咬文嚼字》导学学案
《咬文嚼字》导学学案学习目标1 了解咬文嚼字的基本方法和作用。
2 从课文内容和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诊断补偿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斟酌(zhēn)词藻(cāo)倒涎(xián)索然无味(suǒ)B.婵娟(chán)尺牍(dú)付梓(zǐ)咬文嚼字(jiáo)C.凝练(yínɡ)下乘(chénɡ)胸襟(jīn)锱铢必较(zī)D.岑寂(cén)蕴藉(jí)圆晕(yùn)清沁肺腑(xìn)2.下列解释有误的是()A 援引:引用不求甚解:很深刻咬文嚼字:比喻斟酌B 尺牍:书信一川烟草:一片平地付梓:刻字C 蕴藉:含蓄拘礼:限制游离:不确定的3.辨析词语:①斤斤计较——锱铢必报②顺畅——通畅③简洁——简练学习导航解题:“咬文嚼字”的“嚼”是斟酌的意思,这个成语的含义是: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
②形容掉书袋或买弄才学。
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题目的含义则是: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一)阅读分析第一层(1、2段),并思考:1.用“这”和“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启示?2.作者列举改字不当之例,常常用怎样的写作方式?作用何在?3.所句举例子的共同点是什么?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二)阅读分析第二层(3.4段),并思考:1.为什么我们在咬文嚼字时,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2.修改后的句子为什么不好?给你怎样的启示?3.由此例改文得到怎样的启示?(三)阅读分析第三层(5段), 并思考:1.用“推”或用“敲”各自不同的意境是什么?2.世人与钱钟书就“推敲”的用法是否一致?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3.与前面例比较,此事例从什么角度要求咬文嚼字?知识总结《咬文嚼字》一文,第一个值得借鉴的是这篇文章就具有“简要清通”的特点。
咬文嚼字导学案
《咬文嚼字》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明确“咬文嚼字”的真正含义。
(重点)2、归纳概括文章所用的材料,品味妙语佳句。
3、理清全文思路。
预习案1、朱光潜,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当代著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的《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2、咬文嚼字这个成语在《汉语大词典》中列有三个义项: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
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
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
“咬文嚼字”在文中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的批评样式。
随笔很注重内容的知识性,它不像规范的论文那样,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而且选用富有趣味性的材料做铺垫,从中引出对某种观点和哲理的议论,再与文学领域的有关话题联系起来加以评论。
随笔的行文很讲究文采,笔调轻松活泼、亲切随意,深入浅出。
预习中遇到的疑难,请写下来:探究案1、作者在文中举的例子分别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试分别加以概括,填写下表。
2.阅读全文,理清整体思路第一部分: (段至段),意味不同。
阐明和的密切关系,意味不同。
,意味不同。
第二部分:(段至段)正面:讲的使用:负面:第三部分:(段)当堂检测1、注音:锱铢..()没.镞.().尺牍()下乘.()蕴藉..()付梓.( )2、解释词义:蕴藉:推敲:学富五车:锱铢必较:才高八斗:3、本文的中心沦点是什么?A.必须“惟陈言之务去” B.推敲文字是为—厂语句通晓漂亮C文学是艰苦的事 D.无沦阅读或写作,都必须有——字不肯放松的谨严训练案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文后问题。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5篇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咬文嚼字》教学设计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咬文嚼字》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2.明确字词意义有词典义和联想义的区别。
能力目标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2.借鉴吸收课文的写法。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要“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
●教学重点了解文章结构,确定中心论点,评价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学习揣摩本文透辟例析的方法,克服写作中习惯性流弊。
●教学方法1.指导学习,讨论归纳,共同评析;2.制作卡片,整理文章内容,进行专题讨论;3.练习巩固,提高写作。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胶片或多媒体设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掌握文章内容,理出作者观点,结合练习题进行评价。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今天,我们一同学习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一篇谈文章的文章——《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是个成语,它在平时的语言运用中是什么意思?明确:指过分地斟酌字词或死抠字眼,讽刺不必要地抠住字眼不放,不领会文章精神,或者当众讲话时炫耀自己的学识。
好!同学们的回答非常正确,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词典中是如何解释的。
投影或多媒体显示以下内容:《汉语大词典》中列有三个义项: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
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
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
同学们,这三个义项,可以这么说,没有一个褒扬的。
那么,这个成语出自何处呢?元代无名氏写的剧本《杀狗劝夫》的第四折,有这样一句台词:“哎,使不得你咬文嚼字。
”这便是它的出处。
无论是出处,还是词典的解释,这个词都没有褒扬的意思,而朱光潜先生却把它作为文章的标题,大书特书。
《,咬文嚼字》导学案,答案 咬文嚼字导学案
《,咬文嚼字》导学案,答案咬文嚼字导学案预习zī zhū zú cén dú chéng yùn jiè zǐ二1、(1)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咬文嚼字,表面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2、全文一共8段,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5)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
共有三个例子,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论述。
第二部分:(6-7)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语言要想跟着情感走,就要“惟陈言之务去”。
这一段共有两个例子,一正一反。
第三部分:(8)在论证“咬文嚼字”道理的基础上,指出只有“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美”。
三、1、(1)“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答:语言表达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
所以,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咬文嚼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
答:斟酌文字,实际上是调整思想和感情,所以文字一增一减,意味就随着变了。
(3)“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
答:推敲文字,就是推敲思想感情,也是推敲作品的意境。
不同的字眼表现不同的意境,使用什么字眼,要由表现的意境来决定。
(4)《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
答: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字的联想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的,迷离不易捉摸、难以控制的,既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
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可以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富,达到艺术的妙境。
(5)“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答:字的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容易滑向套板反应,袭用套话滥调。
文学创作要克服惰性,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做到思想新,感情新,语言新。
2、这一小节是总结作用。
让读者再次明白①咬文嚼字的目标(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②咬文嚼字的要求(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互相吻合)③咬文嚼字的方法(以谨严的态度,留心玩索,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轻易自满,要刻苦自励,推陈出新。
(完整版)咬文嚼字_导学案(教师版)
《咬文嚼字》第一课时导学案编写人:焦庆平审核人:高二语文组时间2015年10月15日【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熟习课文,把握结构,分析评价课文观点,注意筛选重点语句。
2、能力目标: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启示,学会在写作中“咬文嚼字”。
3、情感目标: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借鉴吸收其中精华。
【预习案】一、了解有关常识文艺随笔: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的批评样式。
随笔很注重内容的知识性,它不像规范的论文那样,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而且选用富有趣味性的材料做铺垫,从中引出对某种观点和哲理的议论,再与文学领域的有关话题联系起来加以评论。
随笔的行文很讲究文采,笔调轻松活泼、亲切随意,深入浅出。
二、作家作品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和《诗论》。
解放后一直是北大教授。
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迄今为止无人敢取代它的地位,无作品敢替代此书。
文革中,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
三、整体感知1.什么叫“咬文嚼字”?明确:咬文嚼字:过分的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儿而不注重精神实质)、由上看出,“咬文嚼字”本是贬义词,文中朱光潜先生又赋予它什么意思?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明确: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
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有时是一个坏习惯”,“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 2.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咬文嚼字( ) 锱铢( ) 斟酌( )镞矢( ) 胸襟( ) 剥啄( )岑寂( ) 王嫱( ) 付梓( )尺牍( ) 下乘( ) 憎恶( )3.解释下列词语。
锱铢必较:岑寂: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付梓:尺度:下乘:4.理清文章思路第一层(1至4)通过三个例子,说明文字与思想之间的关系,强调“咬文嚼字”实质上就是_思想和情感的调整。
咬文嚼字 消灭错别字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导学案(一)编写人:王新翠审定:高二语文组教师寄语:生活是一本精深的书,别人的注释代替不了自己的理解,愿你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学习目标】1.认识消灭错别字的意义,了解错别字的类型和消灭错别字的方法。
2.能够改正一些常见的错别字。
3.养成正确书写,努力做到不写错别字。
【学习重点】了解错别字的类型和消灭错别字的方法【学习难点】能够改正一些常见的错别字【知识链接】高考指导在高考识记现代汉字字形的试题中,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有四点:①形近字致误;②音同或音近致误;③音形都接近致误;④音同义近致误。
要避免重蹈以上误区,并准确解答字形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据义定形”,即根据词语意义来确定答案应是诸多同音字或形近字中的哪个字。
如2001年全国高考试题中“融汇贯通”应为“融会贯通”(“会”是融合之意);“凋蔽”应为“凋敝”(“敝”为破旧衰败之意)。
第二,利用汉语的构词规律来分析错别字。
汉语构词有一个规律,一个词常常是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如“貌合神离”中的“貌”和“神”相对,“合”与“离”相反,在这里若将“合”写作“和”就讲不通了。
第三,平时养成勤查字典、词典的习惯,搞清楚某些成语、的来源、出处,遵照成语的一些固定写法。
如“再接再厉”的“厉”,是“磨砺”(引申为“奋勉”“努力”)的意思,但成语沿用古字(“厉”是“砺”的本字,二者在这一意义上为古今字),不能写作“砺”,更不能写作“励”。
【学习过程】一.阅读“错字百出”和“工具箱“一节,填空。
(A级)1.错别字形式“各有千秋“,一般有三种现象2.写错别字包括写和两种错误3.产生错别字的原因主要有汉字的,,三个方面。
④消灭错别字都有,,的规律和特点二.当堂检测(B级)1.找出错别字并改正,用错别字组词。
A.将黄硫璃砖坛面改换为艾青石坛面B.董善元的著作《闻匮纪胜——东安市场八十年》C.手工精致服装D.泓扬江西赣文化E.大红灯茏F.腱身俱乐部G.华公馆按装队H.工众满意的茶楼I.蓝球场J.买卖公平,童瘦无欺2.下列各组词语全都是乱造简化字的一组是()A E想天开小MM 白才IT行业B WC MAN 我I你风流周党C 九菜修么托鸡旦扦座D 监介个人CV DV大赛5203.下列各组词语划横线字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轻舟已过万重山渭城朝雨浥轻尘青山郭外斜B 独创然而泣下曾经苍海难为水抢榆枋而止C 海上升明月池塘生春草见不贤而内自醒也D 自古逢秋悲寂寥怅廖廓辽阔江天万里霜三.小试身手(B级)1.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写错词语。
咬文嚼字学案导学设计课件
制定教学计划
根据教学目标,制定详细 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内学计划,设计学案, 包括学习任务、学习资源、 学习指导和评估标准等。
学案的执行阶段
发布学案
将学案提前发布给学生, 以便学生提前预习和准备。
组织学习
展望未来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语言学习课件将更加智 能化、个性化和高效化,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
化需求。
输入 多元标化题学习
资源
未来的课件将更加注重学习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包括视频、音频、图像和游戏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 供更加生动有趣的学习体验。
技术进步
社区化学习
未来的课件将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成果的评估 与反馈,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推荐等技术,为学生提
方法多样
学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 手段,包括讲解、示范、练 习、互动等,以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评价科学
学案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 有机结合,及时反馈教学信 息,调整教学策略。
咬文嚼字学案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红楼梦》中的语言文字运用: 通过分析《红楼梦》中的语言文 字运用,引导学生探究古典文学
学案涵盖了语言文字的多个方面,包括语 音、词汇、语法、阅读、写作等,有助于 学生全面提高语言素养。
咬文嚼字学案的设计原则
目标明确
学案的目标应明确具体,与 课程大纲和学生实际需求紧 密结合,确保教学目标的实 现。
内容丰富
学案的内容应涵盖语言文字 的各个方面,注重知识的系 统性和完整性,同时融入趣 味性和实用性。
评估效果
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反馈意见,对 学案的效果进行评估。
《咬文嚼字》导学案
检测案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跻(jī)身敷(fū)衍 媲(pì )美 饿殍(piǎo)遍野 B.娉(pīng)婷寒碜(chen) 谙(ān)熟 提纲挈(xié )领 C.震慑(shè )服膺(yīng) 鞭挞(tà 踽踽(yǔ)独行 ) D.炫(xuà n)耀逮(děi)捕 缜(zhěn)密 栉(zhì )风沐雨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斡旋 互相推诿 交插学科 望风披靡 B.脉搏 不可思议 不揣冒昧 进退维谷 C.焦燥 草菅人命 哗众取宠 青春永驻 D.怠慢 未雨绸缪 察颜观色 沽名钓誉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1]陈老师说,这部著作虽语言直白,但内容 ,中学生现在还难以理解。 [2]睡前适量的运动可以分散注意力,使紧张的精神 下来,有利于睡眠。 [3]昨晚,湖北武当山突发大火,有着千年历史的遇真宫主殿 化为灰烬。 A.艰深 松弛 顿时 B.艰涩 松弛 马上 C.艰涩 松懈 马上 D.艰深 松懈 顿时 4. 《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闹‟字而境界全出。”从下列诗词 中找出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选出判断正确的项( )
2
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仍未解决的问题 ②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一定写下来, 通过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各种途径解决。 ④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A.①润 ②点 ③火 ④笑 B.①潜 ②翻 ③蓝 ④笑 C.①润 ②翻 ③蓝 ④春 D.①潜 ②点 ③火 ④春 答案:1.A(B“挈”应读qiè ;C“踽”应读jǔ;D“逮”应读dà 2.B(A“交插 i) 学科”中“插”应为“叉”; C“焦燥”中“燥”应为“躁”; D“察颜观色”中“颜”应为“言”。 ) 3.A(艰深—(道理、文词)深奥难懂;艰涩——(文词)晦涩,不流畅,不 易理解。松弛——不紧张;松懈——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抓紧。顿时——立 刻(只用于叙述过去的事情、局面) ;马上——立刻。 4. A ) 二、语言表达 下面8个句子的语序打乱了,请思辨后,选出排列得体的一项 ①文学是艰苦的事 ②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 ③你不能懒,不能粗心 ④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 ⑤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 ⑥只有刻苦自励,推陈出新 ⑦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美 ⑧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 A.①②④⑤③⑥⑦⑧ B.②④③⑤①⑥⑧⑦ C.①③⑤④②⑥⑦⑧ D.②①③④⑤⑥⑧⑦ 【我的收获】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咬文嚼字》导学案
《咬文嚼字》【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归纳概括文章所用材料,从而体会作者的观点。
2、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3、“咬文嚼字”精神与方法的课内向课外的迁移——培养学生掌握古诗炼字鉴赏题的答题步骤和答题技巧。
4、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人生态度。
【学习内容】一、复习上堂课内容:1、“咬文嚼字”本是贬义词,在本文中该如何理解?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2、1——4段作者列举了哪些例子?说明什么道理?二、合作探究:(课文第五段)1、思考:这一段举了什么例子?2、你认为用哪个字好?为什么?3、作者认为用哪个字更好,请找出文中作者的理由和解释。
4、与前面例子比较,此事例从什么角度要求咬文嚼字?三、欣赏品味,能力提高。
运用咬文嚼字这一标准,对下面的诗句进行赏析,学着朱光潜先生的做法,咬一番,嚼一番,咬出感情,嚼出味道来。
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__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问题:比较下列词语:“到”“过”“入”“满”“绿”,哪一个更精彩,更生动?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问题:“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劳停驿欧阳修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
劳停驿,驿站名。
问题: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
4、牛刀小试下面我们就试着写一写,看下面的故事。
传说有一天,苏小妹、苏东坡和黄山谷三人在一起谈论诗句。
苏小妹说“轻风细柳,淡月梅花。
两句中间各加上一个字,作为诗的‘腰’,成为五言联句。
”苏东坡:“轻风细柳,淡月梅花。
”黄山谷:“轻风细柳,淡月梅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咬文嚼字》导学设计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脉络结构,明确本文咬文嚼字的真正含义。
2、归纳文章所用材料,品味佳句,从而概括作者观点,并在品味语言时,培养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能力。
3、培养学生阅读、写作时“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养成严谨的学习、人生态度。
学习重难点:品味佳句,从而概括作者观点,并在品味语言时,培养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能力。
导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方法:1、诵读法。
2、讨论法。
3、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预习提纲:1、查词典理解咬文嚼字的含义,那本文的观点是什么?在文中勾画出来。
2、分析文章的结构,概括各部分的内容导学过程及方法第一课时:一、明确学习目标1、研读1——5段,归纳文章所用材料,品味佳句,从而概括作者观点2、并在品味语言时,培养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能力。
二、导入揭题1、导入我们看看古人是如何咬文嚼字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唐·贾岛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唐·卢延让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顾文炜看来,古代很多诗人作诗时都有咬文嚼字的精神,都在炼字、炼句、炼意上下了一番苦功,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为什么要“咬文嚼字”?2、作者介绍找同学介绍作者。
(《导与练》p65 )3、检测预习(1)关于“咬文嚼字”,《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个解释: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
B.形容卖弄才学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原来的意义是贬义的,朱先生在文中却反其道而行之,大胆的提出了新的观点。
即:①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②咬文嚼字,表面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2)文章共分8自然段。
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5)强调咬文嚼字的实质是思想和感情的调整。
第二部分:(6——7)强调咬文嚼字务必要唯陈言之务去。
第三部分:(第8段),点咬文嚼字的方法、目的。
三、学生自学、师生互动、教师精讲点拨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朱先生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呢?1—5段中,作者都举了哪些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郭老改字、若虚改“李广射虎”、韩愈“推敲”(研读第1、2段)1、自学指导一(1)找出郭沫若改台词的例子:“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你这革命家的风度”思考:“你是个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个没有骨气的文人”好在何处?(让同学们大声的读这两句,体会不同)(2)对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作者是怎样评价?(3)朱先生想告诉我怎样的道理?2、学生自主学习3、以学定教,精讲点拨明确:(1)“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任何感情色彩,“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增强了语气。
所以是什么发生了改变?情感才随之而变。
(2)①“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绝,在赞美时并不适宜。
②“是”在逻辑上是联接词,相当于等号;“有”的性质全不同。
(3)语言表达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
所以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咬文嚼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精神。
(研读第3、4段)1、自学指导二:(1)翻译《史记》李广射虎一段,和改动以后的两段。
(2)改动前后有什么变化?2、学生自主学习3、以学定教,精讲点拨明确:(1)原文——见到草中有大石,误以为是虎就射它,射中了石头,箭头进入石中,走近一看,原来是石头。
就又再射大石,最终也未能再射入石中了。
(2)原文属于细节描写,比较生动;改动以后,优点是变得简洁,缺点是没有了细节描写,只是简单的叙述,缺乏生动的感觉。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其中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更是开“史家之绝唱”,比如学过的《鸿门宴》对樊哙的描写,怒发冲冠,非常形象,仿佛就在我们的面前。
古人有“用墨如泼”和“惜墨如金”两种用笔方法,所以什么时候惜,什么时候泼,大家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自信斟酌。
(研读第5段)1、自学指导三(1)结合诗句,分析用“推”或用“敲”各自不同的意境是什么。
评一评“僧推月下门”好,还是“僧敲月下门”好。
再读朱先生的分析,你同意他的分析吗?你有什么感想?僧推月下门僧敲月下门(2)思考: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学生自主学习3、以学定教,精讲点拨(1)明确:“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抓住了万籁俱寂中,老僧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这一转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以闹衬静,有了敲门的动作和声响,更显出四野的静谧荒寂。
而“推”字自掩自推的冷寂,不仅让“鸟宿池边树”显得无理,意蕴也浅得多。
作者不盲从,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他认为“推”字写的是独自步月归寺的冷寂场合,而“敲”写的是月夜访友的热闹场合。
“推”固然显得鲁莽些,而“敲”就显得拘礼些。
所以选“推”还是“敲”,重要的是“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和全诗调和的”。
(此处可引导学生明白品味语言要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看法,只要合情合理就可以)由此可见,文章中字眼不同,意境也就不同,我们锤炼文字不能光从字面上着眼,重要的是捕捉,把握自己要表达的感情。
(2)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小结:写作过程中文字的斟酌,只要符合想要表达的情感就可,这种选择没有最好只有更适合。
类比训练:下面两种意境,你比较喜欢哪一种?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苏小妹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苏轼【解释】因为“扶”字和苏轼的和“舞”比起来使无形的风仿佛有了知觉,使其人格化了,而且与细的搭配别出心裁。
用“失”比和“隐”又好在何处呢?因为“失”字表现出了特定情境中(月下)的物(梅花)的特征,具有不映不隐的朦胧美。
第二课时:一、明确学习目标研读6——8段,明确咬文嚼字的重要性、方法、目的。
二、导入:我们知道文学是感性的,它需要我们有一颗敏感的心,更需要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力,敏感可以让我们发掘文学的契机,而想象却可以让我们飞翔。
三、学生自学、师生互动、教师精讲点拨自学指导:课文第6、7两段写了什么内容?用其中的关键句来回答。
第6段首先指出“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并举了一个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
第七段则指出“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一件事情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他们,并且自鸣得意。
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这两段从正反两面讲文字联想意义的作用。
(研读6、7两段)1、自学指导一找出6、7两段所举例子,品味分析。
(1)课文对《惠山烹小龙团》“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两句进行了剖析,作者想通过对诗句的分析来说明什么?(2)对“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引用了一系列例子,想说明什么?2、学生自主学习3、以学定教,精讲点拨明确:(1)对这两句诗的分析是为了说明善用联想意义,会使文章增色。
联想的意义比直指的意义更意蕴丰富,更适合文学的语言。
“天上小团月”其实就是小龙团茶,苏轼善用字的联想意义,把“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感觉联起来,而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两句是诗句想象当时那种场景;夜晚,月影朦胧,在山间泉水旁,诗人和好友在那品茶、赏月,怡然自乐。
如果直接写“独携小团月,来试惠山泉”就显得很平庸,不会有这样的想象了。
(2)这些例子都是为了说明联想意义的误用会造成流弊。
联想意义如果进入习惯,就会让你只想起一些套语滥调,而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最近就会形成“套板反应”,与艺术无缘。
“套板反应”的弊端在于他束缚了语言的创新,也束缚了思想感情的鲜活表现,是文学创新的最大仇敌,就读者来说,他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
(研读第8段)1、自学指导二齐读归纳:(1)什么是咬文嚼字?(2)为什么要咬文嚼字?(3)怎样咬文嚼字?(4)咬文嚼字的目的是什么?2、学生自主学习3、以学定教,精讲点拨明确:(1)咬文嚼字就是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2)因为文字和文章的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所以我们要咬文嚼字。
(3)咬文嚼字要有谨严的态度,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出新。
(4)咬文嚼字的目的是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类比训练:思考:运用本课咬文嚼字的方法,推敲下列诗句中用哪个字更好?(1)春风又“到”江南岸(2)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浓”(3)“眼”看朋辈成新鬼4)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忍”看朋辈成新鬼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1)明确:“绿”字较之“到”,写活了江南的勃勃生机,又流露出喜悦兴奋的心情。
(2)明确:刘公勇在词话里称“一闹字卓绝千古”。
非一“闹”字不能形容其杏之红,其红之浓,且将无“声”的景象附着了有“声”的意味。
它准确、鲜明、生动,带有动态地刻画春天的蓬勃生机,并把作者对春天这样一个万物萌发,生机盎然的季节的到来的欣喜用一个“闹”字表达了出来。
作者的感情态度尽含于一个闹字之中。
(3)明确:“眼看”有冷眼旁观之意,少了“忍看”一词中“强忍着”的悲愤意味。
(4)明确:“一枝”乃画龙点睛之词,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此梅不同寻常,写出了诗人因突然发现这奇丽的景象而产生的惊喜之情。
小结:通过本文学习,我们欣喜地发现,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如作一番咬文嚼字的推敲,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可以说,文学的深刻魅力就在于此。
作业布置:完成《导与练》相应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