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为。
3.西方大国想将祸水东引,把德国侵略矛头引向。因此对法西斯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以牺牲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人们把这种政策称
为,慕尼黑阴谋把这种政策推向顶峰。
4. 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发动突然袭击。英法对德国宣战,第二次
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5.1940年四、五月,德军又向欧洲西部发动大规模进攻,很快占领了包括国在内
的西欧和许多国家,国也遭到轰炸。在此期间,(国)也加入德国一方参战。
6. 1941年6月,德军发动了对的侵略战争。苏联军民在的领导
下,英勇抗击侵略者,使德军占领的企图没能得逞。
7. 年12月7日凌晨,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第二天,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学习要点一、慕尼黑阴谋
1.背景:
(1)希特勒上台以后,吞并奥地利,侵略野心膨胀,把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2)英法希望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求得一时太平。
2.时间:1938年9月
3.参与国:德、意、英、法
4.内容: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日内把苏台德等地割给德国。
二、绥靖政策
1.目的:想将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2.内容: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安抚侵略者。
3.表现: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是其重要表现。
4.影响:绥靖政策的影响极其恶劣: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膨胀。
三、战争的爆发和扩大
1.全面爆发:
(1)时间:1939年9月
(2)标志:德军突袭波兰
2.初级阶段:
(1)1940年四、五月,德军占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许多国家。
(2)德军空袭不列颠,英国军民在丘吉尔的领导下进行顽强抵抗。
(3)意大利加入德国一方参战
3.战争的扩大
(1)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规模扩大。苏联军民在斯大林领导下,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2)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同步达标A级基础训练(小试牛刀)
一、选择题: 1.参加慕尼黑会议的英国首相是
A.达拉第
B.张伯伦
C.希特勒
D.墨索里尼
2.慕尼黑阴谋的直接受害国是
A.波兰
B.苏联
C.捷克斯洛伐克
D.德国
3.英、法等西方大国采取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这种政策达到顶峰的表现是
A.纵容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
B.慕尼黑阴谋
C.纵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
D.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4.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 慕尼黑阴谋
B. 德军突袭波兰
C. 日军偷袭珍珠港
D. 德军突袭苏联
5.二战中领导苏联军民英勇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是
A . 列宁 B. 丘吉尔C. 罗斯福 D. 斯大林
6.苏联卫国战争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
A. 德军突袭苏联
B. 不列颠之战
C. 日本偷袭珍珠港
D. 卢沟桥事变
7.珍珠港事件发生于 A.1939年9月 B.1940年5月 C.1941年6月 D.1941年12月
8.德军在二战中惯用的战术首推
A.闪电战
B.持久战
C.运动战
D.阵地战
B级能力检测(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最先被法西斯德国吞并的国家是
A.捷克斯洛伐克
B.波兰
C.奥地利
D.法国
2.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B.经济危机的打击
C.德、日法西斯的扩张
D.英法等国实行绥靖政策
3.慕尼黑协定的主要内容是
A.重新划定德国东部和西部国界
B. 同意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C. 承认德国与奥地利合并
D. 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给德国
4.1940年12月,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时说:“过去两年的经验已无可怀疑的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有以彻底投降为代价才能与纳粹和平”。下列哪个国家的史实证明了这一论断
A.英国
B.法国
C. 波兰
D. 苏联
5.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的标志是
A. 德国突袭波兰
B. 德国进攻西欧
C. 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略中国
D. 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6.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共同点是
A.都受绥靖政策的影响
B.法西斯军队实行突袭
C.决定了法西斯失败的命运
D.使世界人民受到极大鼓舞
二.材料解析题7. 阅读下列材料我们对于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的使整个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如果我们不得不进行战斗的话,那也必须为了比这更大的问题。
回答:(1)讲这段话的张伯伦是什么人?这段话发表于哪一年?
(2)材料中的“强大邻邦”和“小国”分别指哪两个国家?当时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
3)张伯伦讲这段话是为他的什么政策进行辩护?
(4)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此政策的教训。
三.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