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第四单元
2018_2019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大江东去第11课鸿门宴学案语文版必修2
第11课鸿门宴学习目标 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了解“鸿门宴”的时代背景。
2.积累课文中出现的活用词、古今异义词及其他重点文言字词,能够翻译重点语句。
3.学习作者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行动来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美姬.( ) (2)鲰.生( )(3)飨.士卒( ) (4)按剑而跽.( )(5)樊哙.( ) (6)卮.酒( )(7)瞋.目( ) (8)目眦.尽裂( )(9)玉玦.( ) (10)参乘.( )(11)切而啗.之( ) (12)不胜杯杓.( )(13)刀俎.( ) (14)彘.肩( )(15)戮.力而攻秦( ) (16)欲王.关中( )答案(1)jī(2)zōu(3)xiǎnɡ(4)jì(5)kuài(6)zhī(7)chēn(8)zì(9)jué(10)shènɡ(11)dàn(12)sháo(13)zǔ(14)zhì(15)lù(16)wànɡ二、识记文中基础知识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旦日..飨士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沛公居山东..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皆为.龙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谁为.大王为.此计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君安.与项伯有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孰与..君少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公为.我献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度我至军中,公乃.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明天,第二天(2)指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地区(3)动词,是(4)动词,去(5)介词,替;动词,献出 (6)怎么;形容词用作名词,交情 (7)表示比较,就两项的高下进行询问 (8)替 (9)才2.写出下列通假字及意义(1)距关,毋内诸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要项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令将军与臣有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因击沛公于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秋豪不敢有所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距”通“拒”,据守;“内”通“纳”,使进入,允许进入 (2)“要”通“邀”,邀请 (3)“倍”通“背”,违背 (4)“蚤”通“早”,早些 (5)“卻”通“隙”,嫌隙,隔阂(6)“坐”通“座”,座位 (7)“豪”通“毫”,毫毛3.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最新学习]2018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大江东去第11课鸿门宴学案语文版必修2
第11课鸿门宴这看似只是一场小小的聚会,大家在战场上打累了,暂时抛开血雨腥风,一起坐下来品品美酒、尝尝美味、赏赏歌舞,彼此间交流一下这些年抗秦路上的作战心得。
觥筹交错声、笑语声,声声入耳,刀光剑影被披上了一层和谐的面纱,千年第一宴在友好和平的气氛里进行着。
各种的较量,心智的比拼,最终因刘邦的成功脱逃,很快地进入了尾声。
鸿门宴帷幕的落下,意味着一个历史的拐点正在缓缓走来。
曾有人问哲学家:“一滴水怎样才不会干?”哲学家回答说:“把它放到大海里。
”这句简短的话揭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个人离不开集体,只有团结互助的集体才会有无穷的力量;反之,如果没有团结,即使有再大的力量也会枯竭。
“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人心齐,泰山移”,无不说明团结的神力。
团结是淝水之战用八万抵挡一百万大军的神话,团结的兵力是谢安最后的底牌,同时也是苻坚最后的终结者,因为团结一致是实现宏伟目标的源泉。
他主动请缨,为民请命,用十七颗无赖士卒的头颅,使一方百姓得到安宁;又以其大智大勇,使军事统帅郭晞口服心服。
他爱民如子,代民偿租,以其大人大量,让焦令谌惭愧汗颜。
他见财不贪,清正廉洁,远见卓识,察人准确,谦逊和善,是非分明。
在朱泚称帝时,他义薄云天,视死如归,用鲜血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了一个悲壮的句号。
他,就是高风亮节的段太尉。
史官注重史德,不拘于儒家教义的约束,对史实总是细加考证,秉笔直书,不妄加赞美,也不隐其恶行,这是不容易的。
泛黄的书卷里,有他们为真实而留下的热泪;真实的事件中,有他们为真实而洒下的鲜血。
用生命捍卫史册的尊严,是史官的天性,是史官血管里奔流的精神基因。
崔杼可以杀一个,两个,三个,他能把所有人都杀掉吗?他用死亡来堵住史官的嘴,史官却用自己的坚持让他屈服,他们在历史还没有写就的时刻就已经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美姬.( ) (2)鲰.生( )(3)飨.士卒( ) (4)按剑而跽.( )(5)樊哙.( ) (6)卮.酒( )(7)瞋.目( ) (8)目眦.尽裂( )(9)玉玦.( ) (10)参乘.( )(11)切而啗.之( ) (12)不胜杯杓.( )(13)刀俎.( ) (14)彘.肩( )(15)戮.力而攻秦( ) (16)欲王.关中( )二、识记文中基础知识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旦日..飨士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沛公居山东..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皆为.龙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谁为.大王为.此计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君安.与项伯有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孰与..君少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公为.我献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度我至军中,公乃.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通假字及意义(1)距关,毋内诸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要项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令将军与臣有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因击沛公于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秋豪不敢有所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鸿门宴》说课稿10篇
《鸿门宴》说课稿10篇《鸿门宴》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及该课所处的地位作用:《鸿门宴》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节选自《史记》。
所选情节描写的是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争夺天下而进行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
鸿门宴是项羽在新丰鸿门设下的一个富有杀机的宴会,是刘、项之间政治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化的表现,是长达五年的楚汉相争的序幕,名为宴会,实则是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
作者以娴熟的艺术技巧,生动地刻画了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描绘了众多富有戏剧性的令人难忘的场面,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鸿门宴一文充分展示了刘、项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生动地对比了双方的高下,并预示了胜负的必然结局。
因此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如何通过本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和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是一个关键所在。
2、教学目标: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根据课文特点,结合大纲要求,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作家作品及相关史实,积累文言词句知识,学习创造性阅读。
(2)过程和方法目标:利用人物个性化语言,分析人物性格,学习作者运用对照的方法和在矛盾斗争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习一分为二地评论历史人物,树立正确的读史观。
(3)情感和价值目标:①感受司马迁隐忍发愤的著书精神,从容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②认识项羽悲剧的原因,吸取“骄兵必败”的历史教训。
高一阶段,学生文言知识体系尚待完善,对汉代历史散文接触不多。
因此,教学中要进一步增加文言知识积累,并通过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欣赏汉代历史散文的能力,养成思辨的习惯。
据此,本课的教学重点为:①积累文言词句知识。
②学习一分为二地评判人物。
本课的教学难点为:学习创造性阅读,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2019年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目录(最新)
2019年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目录(最新)2019年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目录(修订版)必修一第一单元文学阅读与写作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2.天狗(郭沫若)红烛(闻一多)峨日朵雪峰之侧(昌耀)致云雀(雪莱)3.百合花(茹志娟)哦,香雪(铁凝)单元学习任务:少年情怀的表达——学写新诗第二单元文学阅读与写作4.短歌行(曹操)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5.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登高(杜甫)琵琶行并序(白居易)6.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声声慢(李清照)单元学习任务:心灵对话,思想撞击——学写文学短评第三单元实用性阅读与交流7.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8.别了,“不列颠尼亚”(周树春、胥晓婷、杨国强、徐兴堂)《落日》——记日本签字投降的一幕(朱启平)9.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新华社记者穆青冯健周原)“探界者”钟扬(《中国青年报》)单元学习任务:用言语直抵听众心灵——学写演讲稿第四单元当代文化参与:家乡文化生活第一节记录家乡的人和物第二节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第三节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古诗诵读:涉江采芙蓉秋兴八首(其一)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第六单元思辨性阅读与表达10.劝学(节选)师说(韩愈)11.反对党八股(节选)12.拿来主义(鲁迅)13.读书:目的和前提(赫尔曼·黑塞)上图书馆(王佐良)单元学习任务:明确对象,有的放矢——议论要有针对性第七单元14.故都的秋(郁达夫)15.我与地坛(节选)16.赤壁赋(苏轼)登泰山记(姚鼐)(以前试用过马第伯的《登泰山》)单元学习任务:真景描绘,真情表达——学写写景抒情散文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第一节丰富词语积累第二节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第三节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古诗诵读:静女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幕遮(燎沉香)青玉案·元夕---------------------以下为送审版目录:必修一第一单元现代诗歌(现代诗的韵律和节奏,诗歌语言的独特性)1.毛泽东诗词二首沁园春·长沙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2.中国现代诗四首再别康桥/徐志摩雨巷/戴望舒春/穆旦在哈尔盖仰望星空/西川3.外国诗三首西风颂/雪莱老虎与黄金/博尔赫斯树与天空/特朗斯特罗姆延伸阅读:我的记忆/戴望舒写作:诗歌试作第二单元思辨类文章(了解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把握论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4.劝学/《荀子》5.秋水/《庄子》6.师说/韩愈7.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8.病梅馆记/龚自珍写作:论说文——如何立论第三单元实用类文选(学习新闻类文本和演讲词,在社会活动中有效运用)9.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10.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11.新闻二则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杨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罗森塔尔整本书阅读:《堂吉诃德》12.寻找时传祥——寻访精神高原/孙德宏第四单元语言规律与语用规则专题1:遵循语言的秩序专题2:学会交流与对话专题2:让你的言辞打动人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诗词(古代诗歌的源流与脉络,诗词格律的主要特点)1.《诗经》与楚辞采薇离骚(节选)/屈原2.唐诗四首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登高/杜甫琵琶行并序/白居易锦瑟/李商隐3.宋词四首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念奴娇(大江东去)/苏轼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整本书阅读:《杜甫传》第二单元现代散文(现代散文的情感与思辨,叙事、抒情、议论的综合运用)4.记念刘和珍君/鲁迅5.荷塘月色/朱自清6.钓台的春昼/郁达夫7.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写作:散文试作第三单元实用类文选(学习科普读物和社科类读物,把握复杂说明文的主要特征)8.中国建筑物的特征/梁思成9.说“木叶”/林庚10.人们如何作出决策/曼昆11.宇宙的未来/霍金12.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俞孔坚写作:说明文(知识小品)第四单元当代文化参与专题1:家书、家史、家训专题2:口述实录专题3:家乡的名片必修三第一单元古代散文(古代散文记言与记事的传统,写景抒情及文言常识)1.烛之武退秦师/《左传》2.鸿门宴/司马迁3.滕王阁序/王勃4.赤壁赋/苏轼5.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第二单元现代小说(小说的叙述方式、叙述视角等,小说结构的常与变)6.祝福/鲁迅7.边城(节选)/沈从文8.山地回忆/孙犁9.变形记(节选)/卡夫卡写作:小小说试作第三单元思辨类文章(把握审辩式思维,反思和评价文章的观点和论证方式)10.六国论/苏洵11.原君/黄宗羲12.人应当坚持正义/柏拉图13.过秦论/贾谊14.哲学是什么/陈嘉映写作:论说文——如何论证第四单元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专题1:认识多媒介专题2:多媒介信息检索与运用必修四第一单元古代小说(古代小说客观和主观结合的视角,本土与异域元素的融合,古代小说语言的独特性)1.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2.柳毅传(节选)/李朝威3.促织/蒲松龄4.草船借箭/罗贯中整本书阅读:《红楼梦》第二单元戏剧(理解戏剧性—戏剧冲突、舞台性,多样的戏剧文体与风格)5.古代戏曲两篇窦娥冤(节选)/关汉卿牡丹亭(节选)/汤显祖6.哈姆莱特(节选)/莎士比亚7.雷雨(节选)/曹禺写作:材料综述第三单元思辨类文章(准确理解相关概念,把握论者的观点)8.反对党八股/毛泽东9.拿来主义/鲁迅10.高尚生活/罗素11.获得教养的途径/赫尔曼·黑塞12.中国文化的既往与开来/邓广铭写作:论说文——如何驳论第四单元逻辑思维规则的梳理与运用专题1:识别谬误专题2:进行推理专题3:构建论证备课资料高一备课资料。
高一语文课文
高一语文课文1.必修一:1.第一单元:1.《沁园春・长沙》:作者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豪情。
2.《雨巷》:戴望舒的诗作。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诗歌营造了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哀怨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3.《再别康桥》:徐志摩的经典作品。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诗歌语言优美,节奏轻盈,抒发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和依依惜别之情。
4.《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创作。
诗人通过对自己的保姆大堰河的回忆与追思,表达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赞美、感激和深切同情。
2.第二单元:1.《烛之武退秦师》:出自《左传》。
讲述了烛之武凭借智慧和口才,劝退秦国军队,化解郑国危机的故事,展现了烛之武的勇敢和智慧以及高超的外交辞令。
2.《荆轲刺秦王》:源自《战国策》。
文章描写了荆轲受燕太子丹之托,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的悲壮故事,塑造了荆轲这一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刺客形象。
3.《鸿门宴》:司马迁的《史记》名篇。
叙述了刘邦和项羽在秦朝末年为争夺天下而进行的一次政治斗争,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
3.第三单元:1.《记念刘和珍君》:鲁迅的文章。
是为纪念在“三一八” 惨案中遇害的刘和珍等青年学生而作,表达了对烈士的哀悼和对反动势力的愤怒批判。
2.《小狗包弟》:巴金的作品。
通过叙述作者家中的小狗包弟在“文革” 期间的悲惨遭遇,反思自己的行为,表达了对人性的拷问和对“文革” 的批判1。
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写的回忆性散文。
文章生动地描写了梁启超先生的一次演讲,展现了梁任公先生的学识、风采和人格魅力。
4.第四单元:1.《短新闻两篇》:包括《别了,“不列颠尼亚”》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鸿门宴》说课稿_3
《鸿门宴》说课稿《鸿门宴》说课稿1教学目的:1、理解刘邦、项羽的不同性格。
2、了解课文安排情节曲折,完整的特点。
3、学习课文语言的生动性,掌握古汉语常识及字义。
教学重点:1、课文的结构与情节。
2、文言实虚词的含义,字、词、句常识。
教学难点:1、人物的形象。
教学安排:四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用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一诗中对项羽“人杰”“鬼雄”的评价,引导学生进入文本《鸿门宴》,展开与项羽、司马迁的心灵对话。
二、历史背景秦末,“天下苦秦久矣”,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
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项分南北两部,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
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退驻霸上。
后项羽率军西来屯军新丰鸿门,扬言同刘邦交战。
就在这样的剑拔弩张形势下,出现了公元前206年12月,在新丰鸿门举行宴会——“鸿门宴”。
这场激烈的政治斗争在秦末农民战争及楚汉战争皆发生重要影响,被认为间接促成项羽败亡以及刘邦成功建立汉朝。
三、引导学生概括文本内容。
(8分钟)1.学生再次速读课文,自主概括故事情节。
(3分钟)2.分四人小组讨论,合作概括故事情节。
(3分钟)3.学生代表陈述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归纳并板书故事情节。
(2分钟)四、理清故事情节1、__中心:鸿门宴__线索:杀不杀刘邦__顺序:时间顺序__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尾声2、宴前(幕后活动):无伤告密范增献计项伯夜访张良献计刘项约婚项伯游说宴中(明争暗斗):沛公谢罪项王留饮范增举玦项庄舞剑项伯翼蔽樊哙闯帐樊哙力斥宴后(脱身除患):沛公逃席张良留谢项王受璧范增愤骂诛杀无伤五、研讨第二部分1、第二部分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是情节的高潮。
此部分情节有“三起”“三落”,请在文中找出。
2、小结曹无伤告密开端范增献计项伯夜访发展刘项约婚刘邦谢罪范增举玦项庄舞剑高潮项伯翼蔽樊哙闯帐刘邦逃席结局张良留谢六、探究人物性格1、刘邦出身农家,不务正业,贪财好色,一心称王。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之《鸿门宴》课件 语文版必修2
司马迁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 描写的,他有英雄的气魄和行为,但
更重要的是,他的“自矜功伐”导致 了他“乌江自刎”的悲剧。既有赞叹,
又有惋惜。
第二十七页,共57页。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雄的赞美和敬仰。
第二十九页,共57页。
1、关于这两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 一项是
A.杜诗第一句中“事不期”的意思是胜败乃兵
家常事,不能预料。
B.杜诗第二句强调只有:“包羞忍耻”才能算 做“真男儿”,实际是批评项羽不应该灰心丧 气,含羞自刎。 C.王诗第一句中的“壮士”和第四句中的“君 王”都是指乌江自刎的项羽。 D.王诗第二句中“势难回”指的是项羽垓下失
正音:
飨xiǎng(犒劳) 鲰zōu(短小、浅陋)
卮zhī(酒器)
郤xì(同隙)
玦jué(半环形有缺口的玉器)
桮bēi(同杯)
哙kuài(咽下去)
戟jǐ(长柄兵器) 瞋chēn(瞪,怒生气)
眦zì(上下眼睑的接合处)
跽jì(双膝着地上身挺直) 彘zhì(猪)
俎zǔ(砧板) 芷zhǐ(多年生草本植物)
⑷项羽性情: 率直粗豪,胸无城府; 刘邦性情:
机警圆滑,虚伪狡诈 多谋善断,能屈能伸。
第二十二页,共57页。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
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
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 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示能 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高中语文必修《鸿门宴》说课稿
高中语文必修《鸿门宴》说课稿高中语文必修《鸿门宴》说课稿高中语文必修《鸿门宴》说课稿1一、说教材《鸿门宴》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的第六课。
本文是一篇发人深省的古代记叙散文,在内容上,作者通过把巨大的历史事件与丰富的细节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从人物的性格、语言以及人物冲突等几个方面,将刘邦虽贪财好色,但有勇有谋;和项羽虽气拔盖世,但有勇无谋的人物性格进行鲜明对比,揭示了项羽失败和刘邦胜利的原因,发人深省,给后人以启示。
在语言上,作者在传记文学著作上,具有独创精神叛逆情感,所以他能自觉地靠拢人民向民间语言学习;受有明显的影响。
许多民间传说与歌谣谚语,都成为作者创作思想与创作语言的重要来源,构成作品的新鲜血液。
使它的语言艺术,推进到中古时期散文文学的一个新的高峰:浅切、明白、活泼、朴实。
二、说学情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概括和归纳的能力,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
本文是一首古代记叙散文,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展现刘邦、项羽、项伯、张良、樊哙等人的人物性格。
但是学生对于评价人物还只存在片面的评价,不能够一分为二的评价历史人物,没有科学的历史观,所以应多加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从课程标准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家、作品及相关史实,积累文言常识,学会辩证性地分析人物,评价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和人物对照的方式,体会鲜明的人物性格,树立正确的读史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司马迁隐忍发愤的著书精神,从容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困难;理解项羽失败和刘邦胜利的原因,领悟性格决定命运的人生道理。
四、说教学重难点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教学重点:诵读全文,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教学难点:学习司马迁隐忍发愤的著书精神,从容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困难;理解项羽失败和刘邦胜利的原因,学会辩证性地评价历史人物,领悟性格决定命运的人生道理。
《鸿门宴》原文及翻译
《鸿门宴》是《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一篇,记载了秦朝末年,刘邦和项羽在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
这次宴会是楚汉争霸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斗争事件。
以下是《鸿门宴》的原文及翻译:原文: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
急击勿失!”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许诺。
翻译:刘邦的军队驻扎在霸上,还没有能和项羽相见。
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刘邦想要在关中称王,让子婴做丞相,珍宝应有尽有。
《鸿门宴》说课稿
《鸿门宴》说课稿《鸿门宴》说课稿1说教材(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鸿门宴》节选自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课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既可以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又可以欣赏和借鉴叙事的艺术;学生在反复朗诵中体会古代叙事散文特有的简洁美,在抓住关键词语概括叙事脉络中,提高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材目标及确定依据根据课程标准,围绕“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标要求确立三维目标:1、掌握司马迁和《史记》的知识,了解故事发生的相关背景。
2、了解文言实词活用(包括使动、意动)的一些规律,理解古汉语中句子成分省略的一些知识。
3、学习本文紧凑地安排故事情节、生动地刻画人物的写法。
4、感受作者隐忍发愤的著述精神,树立正确的读史观,学习一分为二地评论历史人物。
(三)教学重难点及确定依据高一阶段,学生文言知识体系尚待完善,对魏晋历史散文接触不多。
因此,教学中要进一步增加文言知识积累,并通过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欣赏魏晋历史散文的能力,养成思辨的习惯。
据此,本课的教学重点为:1.积累文言词句知识。
2.学习一分为二地评判人物。
这也是本科教学的难点所在。
说教法新课程观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积极体验。
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共享资源,创设互动平台,从而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决定本文教学中主要采用三种方法,即:目标导学、自主合作、迁移创新。
“目标导学”即根据相应的学习内容设立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如关于朗读、积累的教学。
“自主合作”在本文教学中主要体现为分组归纳和小组讨论交流等。
“迁移创造”是将阅读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如让学生创编课本剧《鸿门宴》等。
为了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我设计运用录音带、多媒体等手段辅助教学,并印发课文翻译等文字资料。
说学法(一)学情分析刚入高中的学生,不少还延续初中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只满足于盲目背诵,只顾扫清课本中的文字障碍,无法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到考试前只是盲目做题,考试时全凭猜测,越是这样越是缺乏兴趣。
粤教版必修2020年编课件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文言文:鸿门宴
【文本总结】 一、脉络梳理
二、主旨提示 本文描写了项羽、刘邦两大政治集团在鸿门宴上的
一场激烈的斗争,反映了项羽集团由主动变为被动、刘 邦集团则由被动变为主动的斗争过程,从而预示着项羽 集团开始由强转弱、由胜转败,刘邦集团则由弱转强、 由败转胜的必然趋势,表现了楚汉之间复杂尖锐的矛盾。
阅读课文第1~5自然段,梳理重点文言词句。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归类·记一记]
一、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 2.张良出,﹒要项伯 3.秋﹒豪不敢有所近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6.令将军与臣有﹒郤 7.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二、一词多义 1.举 (1)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动词,举起、抬起) (2)杀人如不能举 (副词,尽) (3)南取汉中,西举巴蜀(《过秦论》) (动词,攻取)
41
描写人物,要注意选取典型事例,写出人物特征。那么,什 么是典型事例呢?典型事例是指那些特征独特,最有代表性,能 有力刻画人物,能集中表现主题的事件。简言之,所选的事例必 须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以千字左右的篇幅写一个 人,要让读者对人物有印象,比较好的办法,是选取典型事例, 勾勒人物形象,反映他的主要性格和品格。写袁隆平就要突出他 孜孜以求的精神,写他坚持真理、不断创新的研究历程。写钟扬, 则通过他长期在西藏采集种子的事迹和他有关生命意义的言论, 表现他火一般的生命激情。
第14课 鸿 门 宴
【助读博览】 一、作者简介
史学鼻祖——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字子长,西汉夏阳 (今陕西韩城南)人。10岁在长安求学,20岁开始漫游, 足迹踏遍全国,考察风俗,采集传说。
后任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 并奉命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时继承父职做太史 令,得以博览皇家图书典籍。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 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李陵事件入狱,翌年遭受宫刑。 出狱后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倾注毕生精力完成了《史 记》(又称《太史公记》)。
第四单元 第14课 鸿门宴
返回
返回
一、背景链接 秦末,反秦武装起义风起云涌,秦王朝濒于灭亡,
反秦力量中的两大主力项羽、刘邦分别向秦的首都咸 阳进军,临行时,怀王与诸将约定,谁先入关,便封 谁为关中王。结果,刘邦于公元前206年破关入秦,抢 先占领咸阳,并与民约法三章,废秦苛政严刑,颇得
返回
民心。项羽一路与秦精锐部队苦战,大破秦军主力, 乘胜向咸阳进发。听说刘邦已破咸阳,想称王关中, 勃然大怒,率四十万大军破关直入,屯兵鸿门,准 备消灭刘邦。“鸿门宴”的故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 发生的。
②为: 动词,献,出
(12)距.关,毋内.诸侯 ①距: 通“拒”,把守
②内: 同“纳”,接纳
(13)固.不如也
固: 副词,本来
(14)君安.与项伯有故. ①安: 疑问代词,怎么 ②故:形容词作名词,交情
返回
(15)臣活.之
活: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活
(16)吾得兄.事之
兄: 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太初元年(前104),
与唐都、落下闳等进行历法改革,共订太初历。此后,
开始撰写《史记》,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
受腐刑。
返回
简 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的官职),发愤著书, 历 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
《史记》。全书共130篇,50余万字,是我国第一 作
返回
二、主旨领悟 《鸿门宴》通过描写刘邦、项羽在鸿门宴上展开的一
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斗争,在宴前形势、宴上的斗争和宴 后余事中,生动地刻画了项羽“优柔寡断、自矜功伐、 为人不忍”的性格,展现了刘邦机敏善断、能屈能伸、 审时度势、狡诈多端的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张良的老练、 范增的深谋、樊哙的率直,并揭示了刘、项争霸的胜败 根源。
统编版新教材《鸿门宴》教学课件1
统编版新教材《鸿门宴》教学课件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统编版新教材《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文言文阅读与欣赏》中的《鸿门宴》一篇。
该篇文章详细记载了秦末楚汉争霸时期,项羽在鸿门设宴款待刘邦,意图杀害他的一番惊心动魄的故事。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章的背景介绍、生僻字的读音与释义、文言文句式特点、文章主题思想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鸿门宴》的故事情节,理解其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2. 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 通过分析文章,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言文的句式特点和生僻字的释义。
2. 教学重点:文章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分析和文言文阅读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语文》必修二、《文言文阅读与欣赏》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楚汉争霸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鸿门宴》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文章的生僻字词、句式特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人物性格和关系。
4. 例题讲解:针对文章中的难点,给出例题并进行分析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文章《鸿门宴》2. 人物关系图:项羽、刘邦、范增、张良等。
3. 文章结构:起承转合。
4. 主题思想:权力、智谋、忠诚、背叛。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关系和性格特点。
(3)谈谈你对文章主题思想的理解。
答案:(1)宴:宴会;诡:狡猾;辩:辩解;篡:篡夺;篡:篡改。
(2)文章中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项羽、刘邦、范增、张良等人物性格鲜明。
项羽勇猛果断,但刚愎自用;刘邦机智过人,善于把握时机;范增忠诚正直,有远见;张良智谋过人,善于策划。
(3)文章主题思想为权力、智谋、忠诚、背叛。
通过鸿门宴这一事件,展示了古代政治斗争的残酷和复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课内复习(四)
《鸿门宴》,第四单元
一、文学常识
1、司马迁, 字。
(朝代)史学家、文学家。
2、《史记》是体史书,全书体例包括,共
一百三十篇。
《鸿门宴》选自。
3、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说到:“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
际,。
”鲁迅对《史记》的评价:。
4、《未有天才之前》是一篇,鲁迅先生针对当时文坛上一些空喊缺乏
天才,实际做法却在时时扼杀天才、戕害天才的怪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提出了“必先有泥土,才可能产生天才”的观点,呼吁大家甘做泥土,为天才的培育做点基础性工作。
二、字词解释
(一)重点词语解释
1、旦日飨.士卒
2、素.善留侯张良
3、料大王士卒足以
..当项王乎
4、不如因.善遇之
5、臣与将军戮力
..而攻秦
6、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7、再拜
..献大王足下
8、会.其怒
9、沛公不胜.杯杓
(二)词类活用
1、素善.留侯张良
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3、范增数目.项王
4、常以身翼.蔽沛公
5、道.芷阳间行
6、间.至军中
7、沛公军.霸上
(三)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
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3、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4、要.项伯
5、令将军与臣有郤.
6、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四)古今异义
1、沛公居山东
..时
2、约为婚姻
..
3、将军战河北
..
三、翻译下列句子
1、为之奈何
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5、吾属今为之虏矣。
6、大王来何操
答案
一、文学常识
1、司马迁,西汉(朝代)史学家、文学家。
字子长。
2、《史记》是纪传体史书,全书体例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共一百三
十篇。
《鸿门宴》选自《项羽本纪》。
3、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说到:“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
变,成一家之言。
”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未有天才之前》是一篇演讲稿,鲁迅先生针对当时文坛上一些空喊缺乏天才,
实际做法却在时时扼杀天才、戕害天才的怪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提出了“必先有泥土,才可能产生天才”的观点,呼吁大家甘做泥土,为天才的培育做点基础性工作。
二、字词解释
(一)重点词语解释
1、旦日飨.士卒用酒食款待,犒劳
2、素.善留侯张良向来
3、料大王士卒足以
..当项王乎足够来
4、不如因.善遇之乘机
5、臣与将军戮力
..而攻秦合力
6、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尽杀
7、再拜
..献大王足下拜两次
8、会.其怒适逢,恰巧
9、沛公不胜.杯杓经得住,能承受
(二)词类活用
1、素善.留侯张良交好
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从
3、范增数目.项王用眼睛示意
4、常以身翼.蔽沛公象鸟张开翅膀一样
5、道.芷阳间行取道
6、间.至军中从小路
7、沛公军.霸上驻军
(三)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同“拒”,把守; 同“纳”使……进入
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同“背”,背叛
3、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同“早”
4、要.项伯同“邀”
5、令将军与臣有郤.同“隙”,隔阂,嫌怨
6、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同“否”
(四)古今异义
1、沛公居山东
..时崤山以东
2、约为婚姻
..儿女亲家
3、将军战河北
..黄河以北
三、翻译下列句子
1、为之奈何对这件事怎么办
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现在人家是切肉的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还辞别什么呢?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
4、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
5、吾属今为之虏矣。
我们将要被他俘虏了!
6、大王来何操大王拿了什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