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心电图讲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复极过程
除极完毕,心肌细胞开始复极(repolarization),膜 两侧离子又逐步变为外正内负,直至完全恢复到 原来的静息状态。
心肌细胞除极和复极过程 示意图
刺激
++++ ---- ---- ++++
静息状态 (极化状态)
电偶方向 --++ ++-- ++-- --++ 除极过程 ---- ++++ ++++ ----
后
右
左
前
第五节 段的组成与命名
R
心脏除、复极与心电图关系示意图
心电图各波的形成
P Q S R T
一、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
心电图各波段
心电活动
最早出现较小的波,心房除极波 心房开始复极到心室开始除极
P波与P-R段合计
P波 P-R段
P-R间期
QRS波群
S-T段 T波 Q-T间期
左、右心室除极全过程
PR间期大于0.12秒
当心率较快时,
P.N.T往往与P.A.T难于区分。 由于二者(房性、结性)均起源于心室之上,治 疗方式一样,统称为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室异位起搏点突然快速发放激动——阵
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V.T),表现为一系 列的P.V.C.。在室性心动过速期间,偶尔有 房性激动传下产生一个正常QRS波,与来 自异位兴奋灶的P.V.C.样的综合波融合,产 生“融合波”,如果能完全传导一个正常 的QRS波,产生一个“夺获波”。
P波代表两个心房收缩的电活动。
窦房结发出激动到达房室结,出现0.1s的暂停 (血液进入心室),房室结激动,兴奋向下进 入房室束,最后到达以普肯 野氏纤维为终点的左右束支 ,引起心室除极。
2、心室激动——QRS环 心室除极时,把各瞬间向量连接 起来形成的环,称QRS环。
后
右
前
左
前
QRS环
QRS波代表从房室结到普肯野氏纤维并进
如果P.V.C.落在T波上,则发生在易激期内, 可能导致异位兴奋灶重复放电。 Watch this patient closely!
正常的起搏点不能在一个或多个周期内发
出冲动,异位兴奋灶兴奋——逸搏。当窦 房结停止起搏——窦性停搏,新的起搏点 开始工作。
心房内—新的起搏 点
房室结—结性逸搏
心室——室性逸搏
R
T
ST段 Q
S
3、心室复极——T环 心室电激动恢复期(复极)各瞬间向 量连接起来形成的环,称T环。 运行方向与方位与QRS环一致。
后或上 右
左
前或下
T环
QRS波群的命名示意图
课堂练习
QS
QS
QR
Qr
Qrs
qRS
QrS
qrS
QRs
R
RS
Rs
rS
R
rsr‘
P波、T波的常见形态
读心电图时,应该检查5个方面:
心率的检测
心率=300÷大格个数= 60 ÷(大格个数*0.2)
心 率 100 次/min
R-R间距为3个大格,心率=300÷3=100次/分
R-R间距为2个大格,心率=300÷2=150次/分
节律
无规律节律 期前搏动和漏搏
快速节律 心脏传导阻滞
无规则节律
无规则节律指P-QRS-T波顺序正常但其节律
心脏的电活动,包括除极(细胞内变为正 的)和复极(细胞内变为负的)波。
除极 复极
当心肌细胞内除极的正波向正的(皮肤)
电极移动时,在心电图上记录下来一个正 的(向上)波。
+ -
位于右心房后壁的窦
房结发出电冲动,并 以波的形式扩散,激 动两个心房。
当除极波通过心房时,产生一个同时发生
的心房收缩波-P波。
异位心房起搏点 75/min 窦房结
如果心房或窦房结的正常激动不能传下来,房室结 的潜在起搏点以60次/分发出激动。 如果没有上面来的正常激动,心室起搏点发出3040次/分的激动。这个独立的心室速率存在时,叫 做心室自身பைடு நூலகம்动。
房室结起搏点
60/min
潜在心室起搏点 30-40/min
在紧急或病理情况下,心房、心室和房室
1860-1927
心电图描记方法在体表任何两处安放电 极板,用导线接到心电图机的正负两极,即形 成导联,可藉以记录人体两处的心电电位差。 常规用12个导联。标准导联又称双极导联(图6 标准导联的连接方式 ),由W.爱因托芬於 1905~1906年首创,在三个肢体上安置电极, 并假设这三点在同一平面上形成一个等边三角 形,而心脏产生的综合电力是一个位於此等边 三角形中心的电偶。
电偶方向
-+-- --++ --++ - +- -
复极过程
++++ ---- ---- ++++
复极完毕 (复极化状态)
除极完毕
起源于窦房结的电冲动,以窦房结为中心,向各方向展 开,如果心房是一个水池,一枚卵石投在窦房结,一个渐大 的环状波将从窦房结扩展开来,这就是心房从窦房结除极的 方式。心房除极是心房肌细胞内正电荷的扩展波。
F′ R + 0 L′ aVF + R′ aVR L aVL +
F
额面肢体导联的六轴系统
R
aVR
Ⅰ
aVL
L
R
aVR
aVL
L
Ⅰ
Ⅱ
aVF
Ⅲ
Ⅱ
Ⅲ F
aVF
F
肢 体与 导其 联六 的轴 导关 联系 轴
胸前导联探查电极的位置
V1:胸骨右缘第4 肋间 V2:胸骨左缘第4 肋间 V3:V2与V4两点连线 的中点 V4:左锁骨中线与第5 肋间相交处 V5:左腋前线V4水平 处 V6 :左腋中线V4水平 处 诊断后壁心肌梗塞还 常选用V7~V9导联: V7:左腋后线V4水平 处 V8:左肩胛骨线V4水 平处 V9:脊旁线V4水平处
房室结异位兴奋灶提前收缩——结性期前收
缩。偶尔该结性兴奋向上逆传激动心房,心 房反向除极,出现逆向P波。但通常QRS波 发生较早一般前面没有P波。
心室内异位兴奋灶提前收缩——室性期前收
缩(P.V.C.) P.V.C.不通过正常的束支传导系统下传,因 此传导较慢(宽大的QRS波)。如出现多个 P.V.C. 形态相同, 可能起源于同一个兴奋 灶。
结三个部位任何一个异位灶均可以150-250 次/分的速率快速放电。
当节律正常时,快于100次/分的速率叫做窦
性心动过速,慢于60次/分的速率叫做窦性 心动过缓。
300 150 100 75 60 50
心电图纸
定标电压1cm=1mV,纵坐标每一小格=0.1mV 横坐标每1大格分为5小格,每小格=0.04sec 每1大格=0.2sec
标准心电图由12个导联组成,6个胸导和6
个肢导。 向上的波为正波,向下的为负波。 横轴代表时间,每小格代表0.04s;纵轴代 表电压。
历史溯源
Einthoven.Willem
1903年出生,荷兰科学家 命名了心电图的波名 研制了心电图检测仪 提出了“爱因托芬”三 角 获得了1924年“诺贝尔生 理学及医学奖”
心房激动时,把各瞬间向量连接起来形成 的环,称P环。
1、心房激动——P环
上 右 左
下
P 环
在静止状态,心肌细胞充电或极化,细胞内
部带负电。当受到电刺激,心肌细胞除极并 收缩,细胞变为正电。这种行进性的激动波 (除极)通过心脏,导致心肌收缩。
+
--
电刺激
+
+ +
收缩
-
-
心电图通过放在人体上的探查电极,记录
室性期前收缩可与一个或多个正常搏动结
合形成二联律、三联律等。心室异位节律 与室上性节律并存,出现多个P.V.C.与一长 系列正常搏动“并存”时,形成并行节律。
一个心室异位兴奋灶发出一系列快速连续
的激动(大于4个)——室性心动过速。多 个室性异位灶兴奋——多源性P.V.C.。
P.V.C.一般在一个正常搏动的T波之后发生。
AVR
AVL
Ⅰ
Ⅲ
AVF
Ⅱ
将正电极放在胸部6个不同的位置,得到6
个胸导联V1-V6。V1、V2导联叫做右胸导 联,V5、V6导联叫做左胸导联,V3、V4对 着室间隔。
- - - + v3 + + v6 v5 + + + - -
v4
v1
v2
第四节 心电向量与心电图的关系
空间心电向量环在立体平面上的投影
(一)心肌细胞的除极与复极
2.心肌除极
当心肌细胞受到刺激时便开始除极(depolarization),此时, 膜外正电荷进入细胞内,使细胞内外的电荷逆转,即细 胞膜外转为负电荷,细胞膜内转为正电荷,产生动作电 位(action potential)。这种极化状态的消失,叫除 极。 此过程中细胞膜外相邻的一个尚未除极的部位仍带有正 电荷(+,电源)与一个已经除极了的负电荷( -,电穴) 构成一对电偶(dipole)。
心房的一个异位起搏点突然快速发放激
动——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P.A.T) P波与窦房结P波形态相异,每个激动通过 房室结下传,产生正常QRS波。
房室结内的异位起搏点突然快速发放激
动——阵发性结性心动过速(P.N.T) 如果房室结异位兴奋逆传激动心房,可 以产生逆向P波,出现在心动过速的每个 QRS波之前或之后,为P.N.T的标志 。
不断变化。包括
窦性心律失常 游走心律 心房纤颤
起搏的冲动起源于窦房结,但起搏的间隔不
一致——窦性心律失常。因此P波形态一致, 而每一个QRS波群形态正常。常由冠状动脉 疾患引起(病窦综合征)。
心房内起搏点的位置不断变化——游走心律。
特点是节律极不规则,P波形态各异。
心房内多个兴奋灶的发放引起——心房纤颤。
QRS 波群终点到 T波起点的一条直线, 代表心室缓慢复极的过程 心室快速复极的过程。 心室开始除极到复极完毕全过程的时间
二、QRS波群的命名原则
R波: 首先出现的位于参考水平线以上的正 向波 Q波: R波之前的负向波 S 波: R波之后的第一个负向波 R’波:S波之后的正向波 S’波: R‟ 波之后的负向波 QS波:QRS波只有负向波 振幅小可称为q、r、s、r’、s’
快速节律
快速节律是指快速发生的规律或不规律的
心律。
阵发性心动过速 心房扑动 心室扑动 心房纤颤 心室纤颤
阵发性心动过速为突发的快速心律,通常
由异位起搏点引起,心律速率范围是150300 250 150 250次/分。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结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入心肌细胞的电兴奋。
QRS
向上的总是R波,在R波之前向下的为Q波,
在R波之后向下的为S波。
2
命名 1: Q波 2: R波 3: S波 4: QS波
4
1
3
QRS波后出现一个暂停(ST段),然后出
现T波。T波代表心室复极,之后心室可以 再次被激动。心房也有复极波,但很小, 通常被QRS波掩盖。P波、QRS波和T波代 表一个心动周期,心脏不断重复此周期。
1.速率 2.节律
3.心电轴
4.肥厚
5.梗塞
速率
阅读心电图,首先应考虑速率。 正常情况下,窦房结决定心搏速率。如果
正常的起搏点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心房、 心室和房室结等潜在起搏点替代并决定心 搏速率。
如果窦房结罢工,心房潜在的异位起搏点
能以75次/分的速率接替起搏工作。与窦结 决定的正常速率非常接近。
没有一个冲动能使两个心房都除极,因此没 有真正的P波,偶尔有一个冲动通过房室结 引起QRS波。
期前收缩
期前收缩是各种异位兴奋灶提前激动形成的
波,在周期中比预期的出现早。漏搏指基线 的空白区域。
期前搏动 逸搏 窦性停搏
心房异位兴奋灶提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
因P波不是起源于窦房结,形态与同一导联 中其他P波不同。
正常 正 常心 心电 电图 图
Electrocardiogram
心脏解剖及生理功能
窦房结 结间束 房室结 希氏束 左右束支 浦肯野氏纤维
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示意图
(一)心肌细胞的除极与复极
1.心肌细胞的静息膜电位——极化状态
此时细胞膜外侧具有正电荷(+),膜内侧具 有负电荷(-),细胞内外存在电位变化,为 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 此时,膜外任意两点间无电位差,没有电流产 生,这种状态称为极化状态。
“爱因托芬”三角
历史溯源
二、导联轴 某一导联正负电极之间假想的联线,称为该导联的 导联轴。
(一)双极肢体导联(标准导联)的导联轴
Ⅰ L
双极肢体导联的导联轴可以画一个等边三角形来 表示。
R
Ⅱ
Ⅲ
F
(二)加压单极肢体导联的导联轴
加压单极肢导联探查电极分别连接在人体的
左上肢、右上肢或左下肢, 负极均连接在零 电位点中心电端(0)(无关电极)。
(一次投影)
空间心电向量环在导联轴上的投影
(二次投影)
(一)第一次投影 心电向量环在立体平面上的投影
心电向量环在立体面上的投影
(二)第二次投影 1.向量环在胸导联轴上投影 2.向量环在肢导联轴上投影
1.二次投影/肢导联
额面向量环与肢体导联心电图的关系
2.二次投影/胸导联
横面向量环与胸导联心电图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