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三章
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生活指导-第一节-幼儿园一日生活
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生活指导-第一节-幼儿园一日生活[单选题]1.为培养幼儿诚实.不说谎话的习惯(江南博哥),教师向幼儿讲述了《狼来了》的故事,这是运用了()。
A.渗透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评价激励法D.成果欣赏法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利用文艺作品中的鲜明人物形象,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这是运用了榜样示范法。
[单选题]2.下列活动不属于幼儿园值日生内容的是()。
A.整理玩具B.整理图书C.自己洗手.洗脸D.照料自然角.记观察日记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幼儿园值日生的内容不包括自己洗手.洗脸,C选项属于自理能力。
[单选题]3.安排幼儿生活作息制度要(),不同类型的活动要交替进行。
A.动静结合B.循序渐进C.合理D.科学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合理安排各个生活环节的时间.顺序和次数,注意动静结合.组织集体活动与自由活动结合.室内活动与室外活动结合,不同形式的活动交替进行。
[单选题]4.幼儿园日常生活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的合理的常规,坚持()。
A.一贯性、一致性和启蒙性的原则B.一贯性、一致性和综合性的原则C.一贯性、一致性和全面性的原则D.一贯性、一致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在生活活动中坚持一贯性、一致性和灵活性原则,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单选题]5.下列关于幼儿睡眠的说法正确的是()A.3至6岁的儿童白天睡眠时间平均3小时较为合理B.幼儿教师在睡觉前可以给儿童讲引起悬念的故事C.有些幼儿喜欢趴着睡觉,教师不能干预幼儿睡觉姿势的喜好D.睡眠时生长素的分泌有助于幼儿大脑皮层的发育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托幼机构和家庭要引导幼儿在睡眠时不趴卧.不跪卧.不蒙头,这样才能保证幼儿的安全和身体健康。
3至6岁儿童白天睡眠时间平均2至2.5小时较为合理。
幼儿教师在睡觉前给儿童讲引起悬念的故事,会引起儿童的好奇心而不能帮助幼儿入睡。
[单选题]6.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幼儿园教育活动比其他活动重要B.幼儿园保育员的地位低,因为他们的工作不是那么重要C.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应有机联系在一起D.幼儿园里幼儿睡眠.盥洗等活动是次要活动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幼儿园教育活动和保育活动同等重要,不能彼此忽略。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中学教学-第六节-教学组织形式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中学教学-第六节-教学组织形式[单选题]1.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描述和概(江南博哥)括的是()。
A.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B.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C.美国教育家杜威D.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总结前人和自己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出版了《大教学论》。
该书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单选题]2.对班级授课制认识不正确的是()。
A.班级授课制可以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B.班级授课制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C.班级授课制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D.班级授课制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班级授课制中,无论用什么教学方法,都难以适应所有学生,而总是只能适应部分学生。
[单选题]3.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概括。
A.班.课.室B.师.生.课C.师.生.时D.班.课.时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班级授课制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所以突出班.课.时。
[单选题]4.下列哪种教学组织形式主张教师不再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而是辅导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A.复式教学B.分组教学C.个别教学D.道尔顿制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道尔顿制”由美国道尔顿城教育家柏克赫斯特提出并试行。
按照这种形式组织教学活动,班级被打乱,教师不再系统讲授教材,而只指定一些参考书并布置一些作业,学生独立学习教材然后向教师送交作业,通过后再进行下一步学习。
[单选题]5.下列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
A.复式教学就是对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B.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下教学C.复式教学课堂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D.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复式教学是指一位教师在一节课堂上同时向两个及以上不同年级(或不同学科)的学生进行教学,它是适用于人口分布相对稀少地区的一种特殊的教学形式。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第二节(小学)-CS
D.不适度的自尊心
中等生,又叫‚一般学生‛或‚中问生‛,是指那些 在班级中各方面都表现平平的学生。中等生一般有两 个心理特征:信心不足,表现欲不强。
第二节 班主任工作
25.下列不属于后进生的心理特征的是( A.不适度的自尊心 B.学习动机不强 C.意志力薄弱 )。 26 .对班级管理不过多于预,以容忍的态度对待班级 生活中的冲突,不主动组织班级活动。这属于( ) 的班主任领导方式。 A.权威型 B.放任型 C.民主型 D.随意型 题干中描述的是放任型的班主任领导方式。
形成合力,教育效果就会大大增强。
(5)形象素养:形象素养包括身体素养、仪表素养、谈吐素养和教态素养。
第二节 班主任工作
3.提高班主任素养的策略有哪些? (I)自我反思。班主任的反省应首先从观察他自身的实践 活动开始,要尽可能多地记录自己的经验。其次是自 我解读与参与学习。最后是尝试实践新的方案,并重 新记录和评价自己的实践。 4.简述小学班主任的职责。 (1)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 心理学习生活状况。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 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 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 面发展。 (2)认 (2)交流合作。班主任可以在与同事的合作交往中丰富 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 经验和知识。同事是班主任成长的重要伙伴,他们能 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民 为班主任的成长提供智力支持。 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指导班委 (3)阅读。阅读是提高修养的最重要手段。阅读能够为 会和团队工作。 班主任成长提供持续不断的能量,有助于实现终身学 (3)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 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 习。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4)研究与创新实践。班主任研究包括对学生的研究和 (4)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学生认真 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班主任在自我修养的过 记载成长记录,实事求是地评定学生操行,向学校提 程中,思想认识得到提高,要把思想认识转化为能力, 出奖惩建议。 这就要经过实践。作为修养的实践,是创新实践。只 (5)经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沟通,主动与学生 有创新的实践,才有认识水平和能力的新的提高。 家长、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练习-3中学教学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章节练习-3中学教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章节练习第三章中学教学1.我国学校开始普遍实⾏班级授课制的时间是()年。
A.1862B.1903C.1935D.1949答案: B解析:班级授课制在癸卯学制(1903年)中以法令形式确定下来,随之在全国范围内推⼴。
2.()⼜称现场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的和要求,组织学⽣进⾏实地考察、研究,使学⽣获取新知识,巩固、验证旧知识的⼀种教学⽅法。
A.演⽰法B.实验法C.参观法D.实践活动法答案: C解析:题⼲描述的是参观法的概念。
3.“多⼀把尺⼦,就多⼀个好学⽣”,这反映的评价观是()A.评价是促进学⽣发展的“泵”B.评价应该多关注过程C.学⽣是评价的主体D.评价标准应该多元化答案: D解析:“尺⼦”在教学评价中相当于标准,题⼲中这句话的意思就说明了评价标准应该多元化。
4.讲授法的基本⽅式包括()A.讲述、讲解、讲读、讲演B.讲述、讲解、讲读、讲评C.讲述、讲评、讲演、讲读D.讲解、讲演、讲读、讲评答案: A解析:讲授法可分为讲读、讲述、讲解和讲演四种。
5.“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这句话反映的是()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系统性原则答案: B解析:“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的意思是:听说不如⾃⼰亲眼看见,只有⾃⼰亲⾝经历的才是可信的,体现了“直观性原则”。
6.古代教学组织形式主要采⽤的是()A.班级授课B.个别教学C.分组教学D.混合教学答案: B解析:古代教学⼀般采⽤个别教学形式。
7.准备问题、⾯向全体学⽣交流、对过程及时总结是()的运⽤。
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练习法答案: C解析:讨论法是全班或⼩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中⼼问题发表⾃⼰的看法和见解,从⽽进⾏相互学习的⼀种⽅法。
讨论前,教师应提出有吸引⼒的讨论题⽬,并明确讨论的具体要求,指导学⽣收集有关资料;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围绕中⼼,联系实际,⾃由发表意见,并让每个学⽣都有发⾔机会;讨论结束时,教师要进⾏⼩结,并提出需要进⼀步思考的问题。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第三章 中学教学
• 教师不能满足“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强调 教学应该重视( B )(2014下)
• A、传授知识 • B、发展能力 • C、培养个性 • D、形成品德
18
• 简答题(2015上) • 简述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之间的辩证关系。 •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而且要发展学生的
第一节
教学 概述
教学的概念 教学的意义 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 教育活动。它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 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 成全面发展的个性活动。
A.感知与评价 B.理解教材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补充: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 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能力是一种心理特 征,是顺利实现某种心理活动的条件。
• 知识与能力的联系: • 1、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前提,能力的高低会影响到知识
掌握的深浅、难易和水平的高低。 • 2、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掌
• 优点: • 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 • 对学生智力发展有积极作用; • 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教学任务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传授 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和技巧
相互促进
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 审美情趣,奠定学生 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发展学生智力、体力、 能力和创造才能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辨析题:教学的任务就是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
教育历史发展过程中两种 对立的教育理论:
形式 教育
洛克和 裴斯泰洛奇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班级管理例题解析
8. [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小学课外活动的特点。
[名师详解]小学课外活动的特点有:自愿性、自主性、灵活性和多样性。
9. [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课外活动的组织。
[名师详解]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处于启发指导地位。
10.[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班主任开展工作的方法。
4. [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班主任的作用。
[名师详解]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领导者、决策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人员,是班级的核心。
5. [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班主任的作用。
[名师详解]略
6. [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班级管理的模式。
3. 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不包括( )。
A.个人活动
B.文艺活动
C.群众性活动
D.小组活动
4. 在班级管理中,( )是班级的领导者和决策者,是班级的核心。
A.校长
B.班主任
C.老师
D.教导主任
5.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建立学生档案
[名师详解]观察法是班主任在自然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了解和研究的方法。观察法是班主任工作中一种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
二、简答题
11.[参考答案]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分为学期计划、月或周计划以及具体的活动计划。学期计划比较完整,一般包括三大部分:(1)基本情况。这部分内容要言简意明,统帅全局,包括学生基本情况、班主任对班级基本情况的分析和估计、班级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2)班级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措施。这部分是整个计划的中心、主干,包括明确班级的各项内容,明确规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方法完成这些内容。(3)本学期中主要活动与安排。这部分是把计划中的工作和活动,按月、周加以落实,有序地完成工作计划。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第三章教师观(幼儿园习题)
第三章教师观一、单项选择题1.()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
A.教育者B.教师C.校长D.教务主任2.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指出,应该把教师职业视为一种()。
A.独立的社会职业B.非独立的社会职业C.非专门化职业D.专门化职业3.世界上本终身教育专著是()。
A.《终身教育》B.《论终身教育》C.《终身教育导论》D.《终身教育——21世纪的教育改革》4.在我国,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的文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5.教师职业的发展阶段是()。
A.非职业化阶段、专门化阶段、职业化阶段、专业化阶段B.非职业化阶段、职业化阶段、专门化阶段、专业化阶段C.非职业化阶段、职业化阶段、专业化阶段、专门化阶段D.非职业化阶段、专业化阶段、专门化阶段、职业化阶段6.教师作为一门独立的职业早出现于()。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文艺复兴时期D.近代社会7.1681年,法国“基督教兄弟会”神甫()在兰斯创立了世界上所师资训练学校,这是世界上独立的师范教育的开始。
A.福禄贝尔B.培根C.卢梭D.拉萨儿8.教师职业的特点是职业角色的()。
A.示范化B.合理化C.多样化9.(2013年真题)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是()。
A.教学环境B.教师自身的条件C.学习的内容D.学生的能动性10.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维持班级纪律、组织班级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等,这是教师在履行()的角色。
A.课程开发者B.心理医生C.管理者D.传道者11.下列不属于教师劳动复杂性特点的表现的是()。
A.教育任务的多样性B.教育目的的全面性C.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D.劳动对象的差异性12.(2012年真题)每当学生请教课堂上没听懂的问题时,李老师总是批评学生没有用心听讲,而雷老师则会耐心地给学生解答。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知识点
第三章中学教学第一节教学概述命题点1:教学的概念(一)教学的含义教学是指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二)教学的本质1.教学活动即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交往、实践活动。
(三)教学的特点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四)教学与教育的关系1.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教育包括教学,还有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
3.教学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途径。
4.智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教学途径实现。
同时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途径全面实现。
命题点2:教学的模式及任务(一)教学的模式1.形式教育(17世纪)形式教育论以官能心理学为理论依据,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教育家洛克和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
形式教育强调古典语言、文字和古代历史等学科的教学,轻视自然科学知识的教学。
即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无关紧要。
形式教育论的片面性在于设想官能因纯形式训练而得到发展,并使迁移的条件脱离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它所依据的官能心理学把心理理解为独立的精神实体,并且把各种官能看作各自孤立的心理现象,这些都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不符合现代教育心理学和教学论原理2.实质教育(18世纪末19世纪初)实质教育论以联想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代表人物主要有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和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赫尔巴特把在教育中提供给学生的一切知识,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知识,都称为观念。
新观念被已经存在于意识中的旧观念所同化或吸收,赫尔巴特称为“统觉”。
教育就在于观念的获得,促进统觉的过程。
他重视课程和教材,反映了实质教育的立场。
斯宾塞坚决主张实科教育,同时竭力抨击当时英国教育中的古典主义和经院主义,认为一般智力的发展是次要的,强调课程和教材的实用性。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习题3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习题3第三章中学教学一、单项选择题1.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加以论证的是()。
A.卢梭B.洛克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2.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
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分组教学D.道尔顿制3.教学活动中师生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
A.教学组织形式B.教学模式C.教学方法D.教学策略4.教学过程的结构指的是教学进程的()。
A.基本部分B.基本内容C.基本途径D.基本阶段5.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这是()。
A.系统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量力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6.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课上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已经学过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是()。
A.练习法B.实习法C.实习作业法D.实验法二、辨析题7.现代教育的活动中心观点就意味着活动应该成为教学的目的和中心。
8.个别化教学就是个别教学。
9.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三、简答题10.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11.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是什么?四、材料分析题12.一位教师教授“因式分解”这一单元时,发现学生的基础知识差别较大,于是对八位成绩好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到图书馆自学《因式分解及其应用》一书。
经过自学,他们完成了规定的习题作业,集体选编了几十道有代表性的习题。
教师将习题有选择地按程度分别介绍给其他同学练习和讨论,进一步推动了全班的学习,使全班提前五课时完成了“因式分解”单元的教学任务。
指出上面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符合或违背了什么教学原则,并简要解释。
13.对学生来说,由于知识基础的差异和个性品质的不同,对新课程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
比如,新课程提倡的研究性学习,就使很多学生不知所措。
一个班少则有四五十人,多则有六七十人,要进行有效的合作探究,难度很大。
据上课教师分析,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受益最多的是那些主动性强的学生,三分之二的学生是跟着走或跟不上。
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目录
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目录●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由来与定义★单●(一)教育一词的由来●(二)教育的定义●二、教育的本质与社会属性★★★单辨●(一)教育的本质(质的规定性)●(2020下.辨析)母猴带着小猴爬树也是教育●(二)教育的社会属性●(2021上.辨析)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受社会发展的制约●(2018上.辨析)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单●四、教育的基本形态★单●五、教育的基本功能★★单辨●(一)(根据教育作用的对象划分)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二)(根据教育作用的性质划分)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2018下.辨析)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总是积极的●(三)(根据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划分)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六、教育的起源★★单●七、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一)原始社会的教育★简●(二)古代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单简●(三)近代社会的教育★简●(四)20世纪以后的教育★单●第二节教育学及其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一)中国的教育思想★★★单●(二)西方的教育思想★★单●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单●三、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阶段★★★单●四、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单●第三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一、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单简●(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二)教育对生产力的影响(教育的经济功能)●二、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单辨简●(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教育的政治功能)●(2018下.简答)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单简●(一)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二)教育对文化的影响(教育的文化功能)●(2020下/2015下.简答)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四、教育与人口的关系★单简●(一)人口对教育的影响●(二)教育对人口的影响(教育的人口功能)●五、教育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单●(一)自然环境对教育的影响●(二)教育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教育的生态功能)●第四节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单●(一)顺序性●(二)阶段性●(三)不平衡性●(四)互补性●(五)个别差异性。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教师资格考试知识点集锦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整理归纳《综合素质》知识点第一章:职业理念一、教育观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1)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2)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3)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3、素质教育的要求:(1)德育为先(2)能力为重(3)全面发展4、如何开展素质教育(1)素质教育目的融入各教育环节;(落实到每一堂课,乃至教学的每一个环节)(2)构建对接社会现实的课程体系;(与生活、生产实际和社会发展相联系的学科内容)(3)启迪学生自主学习;(全方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4)充分发挥教师的正能量;(5)创新素质教育教学模式;(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二、学生观1、我国所倡导的学生观: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2、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道德、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3、为什么人要全面发展? (基本内容)(1)人的发展与社会生活条件紧密联系;(2)传统分工导致人的片面发展;(3)科技革命为人类准备了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4)社会主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条件;(5)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6)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7)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4、什么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一种肯定人的作用和地位,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价值取向。
5、“以人为本”的具体含义:(1)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满足人的生存需要;(2)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满足人的发展需要;(3)人与人的关系:在维护公平正义的前提下优质优酬、兼顾公平。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速记3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速记3第三章中学教学内容简介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学教学的基本知识,本章内容主要以单项选择题、辨析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考生需理解教学的意义,了解有关教学过程的各种本质观。
熟悉和运用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分析和解决中学教学实际中的问题。
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要求;掌握和运用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了解教学组织形式的内容及要求;了解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势。
高频考点提要1.教学的含义与特点;2.教学的意义;3.教学的任务。
高频考点速记一、教学的内涵(一)教学的定义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二)教学的特点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两方面活动的统一。
其特点有以下几点:第一,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第二,教学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第三,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二、教学的意义(一)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增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三)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三、教学的任务(一)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形式教诲组成于17世纪,代表人物首要有英国教诲家XXX和瑞士教诲家XXX。
形式教诲论者认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等学科发展学生的智力。
实质教育是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出现的,德国教育家XXX和英国教育家XXX是其主要代表。
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
(二)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班级管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班级管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教师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称为( )。
A.课堂管理B.课堂纪律C.课堂规范D.课堂控制2.( )曾在1939年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类型。
A.戴尔B.布鲁纳C.斯金纳D.勒温3.课外活动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C.师生共同参与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4.学生在课堂上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提问时没有人发言等,这样的课堂气氛属于( )。
A.积极的B.消极的C.对抗的D.不能确定5.袁老师中途接手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有几个学生经常缺交数学作业,经过了解,发现只要题目难一点或运算量大一点,这几个同学就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仅如此,在各项活动中会有一些同学叫苦叫累。
如果你是班主任的话,可在全班进行( )。
A.积极的情感教育B.良好性格的教育C.人际交往教育D.意志品质的培养6.班主任首先应立足于增强( )。
A.教学意识B.育人意识C.创新意识D.角色意识7.班集体建设中最关键的因素是( )。
A.班主任B.目标和规范C.学生人数D.班干部8.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是( )。
A.班主任B.班委会C.共青团D.少先队9.班级中能力强的学生常常聚集在一起,而能力差的则组成另一个群体,影响他们结为同伴群体的因素是( )。
A.接近性B.补偿性C.竞争性D.相似性10.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不包括( )。
A.个人活动B.文艺活动C.群众性活动D.小组活动11.在班级管理中,( )是班级的领导者和决策者,是班级的核心。
A.校长B.班主任C.教师D.教导主任12.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建立学生档案C.了解学生D.操行评定13.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作( )。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14.学生“品德差、学习差,几乎没有合作行为,而且谁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这是学生对( )领导方式的典型反应。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中学教学-第七节-教学评价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中学教学-第七节-教学评价[单选题]1.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江南博哥)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报告评价结果的评价是()。
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常模参照评价D.标准参照评价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相对性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
它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单选题]4.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科学方法,对教学进行价值判断,此活动属于()。
A.教学设计B.教学实施C.教学策略D.教学评价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单选题]5.学生成长记录袋的作用不包括()。
A.可提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真实证据B.可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激发学习动机C.非常有助于大型选拔性考试D.有助于因材施教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学生成长记录袋的作用:①能够反映学生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真实信息,让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努力,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有利于培养进一步学习的情感与态度。
②有助于教师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③重视评价过程中的主体性,特别是学生的自我评价与自我反思,这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尤其是学习的内在动机。
[单选题]6.教师对学生个体内部的各个方面进行纵横比较,以判断其学习状况的评价属于()。
A.绝对评价B.个体内差异评价C.甄别评价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指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或者个体内部的各个方面进行纵横比较,以判断其学习状况的评价。
[单选题]7.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使教师的专业水平继续提高,不断获取反馈信息,以便改进教学而进行的系统性评价是()。
A.配置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班级管理-第二节-班主任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班级管理-第二节-班主任[单选题]1.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
A.(江南博哥)建立班集体B.组织学生活动C.抓好学生的学习D.评定学生操行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包括了解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帮助学生搞好学习,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业成绩.做好学生的操行评定.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其中首要任务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故选A。
[单选题]2.假如你是一名班主任,要做好学生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全面了解学生C.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D.培养优良的班风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伴随在整个班主任工作过程之中。
没有对学生的了解,就谈不上对学生的教育。
因此,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单选题]3.建立学生档案的基本步骤是()。
A.整理—收集—鉴定—保管B.保管—收集—鉴定—整理C.收集—鉴定—整理—保管D.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建立学生档案一般分四个环节:收集整理一鉴定一保管。
学生档案有两种:集体档案和个体档案。
[单选题]5.班主任工作计划中比较完整的计划是()。
A.月计划B.学期计划C.具体的活动计划D.周计划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分为学期计划.月或周计划以及具体的活动计划。
其中,学期计划比较完整,一般包括三大部分:基本情况;班级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措施;本学期中的主要活动与安排。
[单选题]6.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是()。
A.级任导师B.班主任C.科任教师D.班委会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
主要由班主任负责。
小学生的操行评定在低年级一般由班主任来做,到高年级可以先由学生小组互相讨论,然后由班主任写出评语。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知识点汇总1.教学的特点2.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两方面活动的统一。
3.学校教育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4.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5.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6.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7.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8.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9.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0.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11.反映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文化与丰富学生感性认识的关系12.直接经验就是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13.间接经验就是指他人的认识成果,如书本知识,电视和互联网14.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15.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能力的发展。
16.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17.能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18.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具有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19.拓展:知识与能力的关系20.能力与知识的联系21.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前提,能力高低会影响到知识掌握的水平22.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掌握系统的知识有利于能力的增长和发挥23.能力与知识的区别24.能力与知识具有不同的概括水平25.在一个人身上,知识的发展是无止境的,而能力的发展则是有一定限度的26.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知识多了,能力不一定高。
27.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28.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注重教师的教,也要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使二者有机结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29.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0.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1.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32.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3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二者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与思想品德等方面进步和发展34.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35.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为积极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36.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有机结合37.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第一,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中学教学知识点考点梳理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中学教学知识点考点梳理《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中学教学知识点考点梳理专题八教学◆考点 1:教学的内涵 1.教学的含义教学是指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地位: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
2.教学与教育的关系部分与整体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3.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智育不仅可通过教学实现;教学是智育的途径之一。
◆考点 2:形势教育与实质教育 1.形势教育(17 世纪)代表人物:洛克、裴斯泰洛齐主张:发展学生的智力;理论基础:官能心理学 2.实质教育(18 世纪末和 19 世纪初)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斯宾塞主张:传授对生活有用的知识;理论基础:联想主义心理学◆考点 3: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首要任务)。
(其他略)◆考点 4:教学的意义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
(其他略)◆考点 5:教学过程的概念教学过程是一种认知过程◆考点 6: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3.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考点 7: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中心环节);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考点 8: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一)备课教好课的前提(二)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三)课外作业的布置与反馈(四)课外辅导个别辅导、小组辅导和集体辅导(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价方法:测验法、观察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
质量指标: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考点 9:教学原则 1. 启发性教学原则- 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 2. 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乡土教材)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 3. 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4. 循序渐进教学原则顺序性5. 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阶段性6.因材施教教学原则个别差异性 7.直观性教学原则(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8. 巩固性教学原则著作教育思想《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惩罚在教育知识与能力的哪一章
惩罚在教育知识与能力的哪一章
在第三章
教育惩戒权(The right of education and punishment)是教师行使教育学生的权力。
确实,教育惩戒与惩罚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育惩戒是教师依据一定的规范,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以制止和消除学生的不当行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为目的,以惩罚为特征的一种教育方式。
教育惩戒是手段与目的的结合,只有符合教育目的的惩罚方式才是教育惩戒。
不符合教育目的,甚至反教育的惩罚方式不是教育惩戒。
以体罚为例,体罚是惩罚方式的一种,它是指通过对身体的责罚,特别是造成疼痛,来进行惩罚的行为。
体罚有损人格尊严,会给学生造成身体和心理的伤害,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且体罚宣扬暴力,不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是反教育的。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第三章学生的权利保护(幼儿园习题)
第三章学生的权利保护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学生的义务的是()。
A.遵守法律、法规B.平等接受义务教育C.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D.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2.下列不属于学生的受教育权的是()。
A.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B.学习权C.隐私权D.公正评价权3.学生在学校各项权利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一项权利是()。
A.受教育权B.生命健康权C.人格尊严权D.人身自由权4.某中学为了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要求六年级各班“民主选差生”,当选者要向学校交500元押金。
如当选者有违反校纪的情况,要么被没收押金,要么被勒令退学。
该学校的行为违反了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第()条的规定。
A.五B.一C.三D.十八5.教师把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关黑屋,侵犯了学生的()。
A.人身自由权B.表达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受教育权6.学校在有裂缝的教学楼中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这侵犯了学生()的权利。
A.安全B.受教育C.受尊重D.生存7.小苏由于在学校一时冲动,犯了错误,学校以安全不能保证为由对小苏停课两日,并且停发了布置作业的短信。
该学校的行为侵犯了小苏的()。
A.人身自由权B.人格尊严权C.参加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D.隐私权8.教师未经学生同意按考分高低排列名次,张榜公布,或让学生分发试卷,这侵犯了学生的()。
A.隐私权B.名誉权C.受教育权D.人身自由权9.所谓受教育权,是指()。
A.在一定的教育机构中,由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活动B.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C.公民有获得知识、技能的权利D.公民均有上学的权利10.为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学生的违法犯罪活动,学校应该()。
A.让司法机关介入学校的教育B.让居委会、街道办事处参与到学校的教育中来C.聘请从事法制教育的专家或教师来学校充当专职或兼职教师D.一律听从上级的安排11.“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三章 练习题(单选、简答、材料分析)
高频考点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是()。
A.教导处B.班级C.学生会D.共青团组织2.()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3.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始于()。
A.癸卯学制B.壬寅学制C.京师同文馆D.壬戌学制4.()是班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条件。
A.共同目标B.一定的组织结构C.共同生活的准则D.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5.在班集体的组建阶段,主要任务是()。
A.组织和团结集体B.建设学生干部队伍C.提出共同目标D.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6.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一定的了解和信任,班级的组织比较健全时,班集体发展处于()阶段。
A.成熟B.组建C.核心形成D.自主活动7.班集体成为教育主体是在班集体的()阶段。
A.组建B.形核C.发展D.成熟8.()是班级管理活动的开始,也是班级管理工作的总的行动指导方案。
A.班级管理目标B.班级管理计划C.班级管理的原则D.班级管理模式9.()是指班主任指导或直接组织的晨会、班会、队会等各种班级教育活动。
A.班级组织建设B.班级日常管理C.班级活动管理D.班级教育力量管理10.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是()模式。
A.班级常规管理B.班级民主管理D.班级平行管理11.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称为()。
A.班级常规管理B.班级平行管理C.班级民主管理D.班级目标管理12.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的“平行影响”教育思想。
A.马卡连柯B.乌申斯基C.苏霍姆林斯基D.加里宁13.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立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属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8.思想性(教育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 这一原则的实质是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把教书
和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2)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
是教育的重要因素。
A.后天学习训练B.遗传素质 C.教师教学水平D.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 3.马斯洛将认知、审美的需要列入下面哪一种需要
之中()
A.生理的需要B.自我实现的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D.安全的需要
4.教学与教育的关系是() A.一般与具体B.部分与整体 C.宏观与微观D.高层次与低层次 辨析题: 教学就是上课。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5.循序渐进原则
该原则在西方常称为系统性原则。 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2)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4)将系统连贯性与灵活多样性结合起来
四、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
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有计划地使学生处 于一种类似真实的活动情境之中,利用其中的教 育因素综合地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一种教学方法。
主要包括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1.欣赏教学法 2.情境教学法 五、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 动而获得知识的方法,主要是发现法。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 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 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 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 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 程。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其所学的知识之间 的矛盾(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这些任 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
依据知道思想不同,各种教学方法可归并为两大 类:注入式和启发式,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教学 方法。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是当代运用教 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三、国外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教学方法★★
(一)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
(二)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鲁纳倡导的发现 教学法(也称“发现学习法”)
(三)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倡导的掌握式教学法
应注意的问题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 规律)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4.贯彻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时
应注意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相统一
(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双边性 规律)
第三章 中学教学
第一节 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 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是教师教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并进而促进学生身心 发展、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 是教与学两方面的统一。
二、教学的特点★★ (一)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二)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 (三)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二)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直接 行和真实性的特点,主要有演示法和参观 法两种。
1.演示法
演示法体现了直观性、理论联系实际的教 学原则。
运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明确演示目的, 演示必须精确可靠、操作规范;演示时要 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运用多种感官去感 知,以发展学生的思考力和观察力;演示 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观察结果以 及各种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对比、 归纳、综合得出正确的结论。
难度
3.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在吸取中外教育遗产的基础上提出的,是教 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自己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4.巩固性原则 贯彻的基本要求是:
四、教学的一般任务★★★ 教学不仅是实现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实现德育、 体育、美育等的基本途径。
(一)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 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二)发展学生的智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三)发展学生的体力
(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 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这一原则的提出是由学生的年龄特征所决 定的。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直观手段的种类: (1)实物直观(2)模像直观(3)言语直观
2.量力性原则 又称可接受性原则。
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
(1)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2)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准确评估教学内容的
(五)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上述五项任务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其中使 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是基础,发展 智能是核心,发展体能是保证,思想品德是方向, 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是理想目标。
1.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B.课外教学 C.现场教学D.课堂教学 2.格赛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充分说明了()
(三)以实际操作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练习法、实验 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四种。
1.练习法 2.实验法
实验法常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的教 学。 3.实习作业法 优点是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培养学生运 用书本知识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4.实践活动法 指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和多方面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与智育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方面,教学也 是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途 径;另一方面,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 等才能全面实现。
(三)教学与上课
上课是实施教学的一种方式。就当前我国 的情况来看,班级上课是教学的基本组织 形式。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
(四)教学与自学
学生的自学有两种。一种是在教学过程内、 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它包括配合教学进 行的预习、复习、自习和作业,它是教学 的组成部分。另一种是在教学过程外,学 生自主进行的自学,其内容广泛,教学不 包括这种学生自主进行的自学。
2.参观法(现场教学)
参观法的优点:能偶使教学和实际生活联 系起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兴趣, 扩大学生的视野;能够使学生接触社会, 并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同时也可以培养 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和习惯。
运用参观法的基本要求:参观前,教师要 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做好准备工作;参 观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做好必 要记录,也可以请有关人员进行讲解或指 导;参观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及时进 行总结。
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A.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3.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 A.教师教育学生的方法B.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C.教师讲授课程的方法D.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
1.教授法
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 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可分为讲读、讲述、讲解和讲演四 种。
劳凯声将讲授法分为三种形式:讲述、讲 读、讲解。
2.谈话法
3.讨论法
4.读书指导法
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其他 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学 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包括指导学生阅 读教科书和阅读课外书籍两个方面。
(四)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倡导的范例式教学法
(五)保加利亚心理学博士罗扎诺夫提出的暗示教 学
(六)前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倡导的纲要信号图式 教学法
(七)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倡导的非指导性教学法
四、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以语言信息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这一类教学方法运用极为广泛,主要包括讲 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四种。
当代外国教学过程理论主要有: 1.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 2.布鲁纳的结构教学理论 3.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 4.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5.斯金纳的程序教学论
三、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特殊认识 过程。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 规律)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3.贯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时
主要是通过学习什么实现的()
A.直接经验B.间接经验 C.生产经验D.生活经验
第三节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概述 1.教学原则的概念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 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 基本准则。 2.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区别★★★
(二)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 1.直观性原则
三、教学的意义★★
教学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 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一)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 要手段
(二)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 和实践
(三)教学是学校教育基本途径,学校工作 必须以教学为主
加: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自学的关系
(一)教学与教育
两个概念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 学,教学只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 径。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 产劳动、社会活动等途径向学生进行教育。
6.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既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 也受我国的教育目的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