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 12.2 熔化与凝固学案(无答案)(新版)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12.2熔化与凝固学案(无答案)沪科版
第2节熔化与凝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是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象表示出来.【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同学们,请帮我解决一个问题上:黑龙江省北部一月份的平均气温在负30℃以下,漠河镇的最低气温达到过负52.3℃,在这样冷的地区测气温应该用水银温度计还是酒精温度计?根据什么来选择?有同学说对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研究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的知识.(引出课题)【自主预习案】1、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是:、、。
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
像上面的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叫做 .我们在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后水结成冰,再把冰块放入饮料中后冰又变成水。
生日上的蜡烛受到高温变成蜡液,一部分蜡液落在桌上后变成固体。
路桥施工中工人们把块状沥青放在炉内加热成液体,液体的沥青洒在路面上以后变成变为固态.....上面的过程中可以分为两类:2、熔化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凝固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中哪些属于晶体?哪些属于非晶体?4熔化热,凝固热【课堂探究案】一、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1、提出问题(1)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2)是不是每一种物体熔化时温度都相同?2、猜想和假设你的猜想是什么?请大胆写出你的猜想:实验中注意的事项:(1)温度计要完全浸入被测物体中。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与凝固教案(新版)沪科版
第二节熔化与凝固【设计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从生活中的现象引入熔化和凝固概念,通过实验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总结规律,及时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应用。
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固体熔化时的特点,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利用实验数据绘制图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应用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物态变化,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体三种形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2)了解有没有固定的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重点难点】1.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本质区别,进一步总结出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
2.让学生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绘固体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教学仪器】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大烧杯、温水、大试管、粉末萘、石蜡、温度计、搅拌器、火柴。
【教学模式】实验探究模式【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教师讲述:我们在小学科学中学习过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但是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
动画展示:铁矿石在高炉中熔化为铁水,从高炉中倒出的铁水凝固成铁板;低温度实验室在低温状态下制得液态氧、氮和固态氧氮;不同季节、气候下的水的状态变化。
引导归纳: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12.2熔化与凝固学案
第二节熔化与凝固教材解读用学生熟悉的水的熔化和凝固引入新课。
然后说明固体、液体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状态的变化,并举例以激发学生兴趣。
再说明熔化和凝固的物理含义,强调熔化和凝固都是过程,完成每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前强调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
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体验探究科学知识的乐趣,还要求学生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结合学生从实验中得到的熔化曲线,得出“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的结论,用有没有一定的熔点来鉴别晶体和非晶体是一种重要的鉴别方法。
会看数据表、会查数据是学生应掌握的一种技能。
给学生提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到数据表中找答案。
通过对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
对于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重点说明这些现象的应用,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使他们了解如何应用学过的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认识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体三种形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②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及它们的吸放热情况。
③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④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②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③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实验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点拨,教给学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的方法。
难点根据实验总结熔化和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并用图像表示。
作好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图像,对比分析找出异同点,并进行总结。
创新探究改进方法:利用浓食盐水冷却使水结冰探究熔化实验。
步骤:①将浓食盐水放入冰箱冷冻室,一夜温度可达-22℃;②课前准备小试管,放入适量水,并将温度计放入水中,只要将温度计的液泡浸没即可;③将小试管放入盐水中冷冻,几分钟后即可进行实验。
九年级物理全册 12.2 熔化和凝固(第2课时)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二节熔化与凝固第2课时凝固及其应用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物态的物资及其应用。
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资的熔点、凝固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2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介绍了凝固点的概念,指出凝固过程会放热的特点。
最后,教材介绍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人们对熔化、凝固过程吸热、放热现象的应用。
3中招考点熔化和凝固图像的分析与判断,利用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的知识对生活和自然中的现象进行分析以及在这些领域的应用。
4学情分析对于本节教材涉及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实践中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是不能用理论的加以解释和说明,所以对于本课教学要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主,突出实验探究,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问题,鼓励学生从自己的实验得出结论,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问题。
不宜让学生死记教材中的概念、规律和结论。
学习目标1.能够表达凝固点的概念。
2. 能够读懂物体的凝固图像,通过对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理解,能够解释一些相关现象。
.评价任务1. 通过提问,学生能准确说出凝固点的概念2. 通过举例分析,学生能准确说出凝固图像包括的相关信息。
教材图12-25的“自制玩具”让学生感受到熔化吸热、凝固放热,为冰和石蜡在凝固过程中温度降低现象及原因。
评价过程学习目标二:能够读懂物体的凝固图像,通过对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理解,能够解释一些相关现象。
自学指导21.内容:P14迷你实验室自制玩具2.时间:【2分钟】。
3.方法:带问题看书4.要求:独立完成自学检测题自学检测1.如图,分析晶体和非晶体凝固的图像,完成下列问题(1)相同点:晶体和非晶体凝固时都。
(2)不同点:①晶体凝固时,有一段时间温度,非晶体凝固时,温度一直。
②晶体有固定的,非晶体没有固定的。
“某固体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九年级物理全册12.2熔化与凝固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沪科版
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一、学习目标: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体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二、 学习重点、难点:1、 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本质区别.................,进一步总结出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2、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绘固体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三、自主学习: (一)物态变化自然界物质存在的状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 物态变化 。
(二)熔化和凝固熔化: 物质从________变成________的过程叫做熔化.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凝固: 物质从________变成________的过程叫做凝固.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提出问题:不同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如图所示,是观察固体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分别取适量的海波和蜡(碎块)放入试管中,将试 管放入盛热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烧杯。
用水浴法加热的好处:_________。
进行实验:待温度上升至40℃左右时开始,每隔1分钟要读一下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海波或蜡的状态;记在下面的表中。
在海波或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
分析和论证:描点画图象:(画在课本83页)总结:海波和蜡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特点1.给海波加热,海波的温度不断,当温度上升到℃时,开始熔化。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2.2熔化与凝固-学案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2.2 熔化与凝固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的第十二章第二节,主要讲述了熔化与凝固的概念、特点以及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具体内容包括:1. 熔化和凝固的定义: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
2. 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熔化过程中,物质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凝固过程中,物质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3.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点。
2. 能够区分晶体和非晶体,并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3. 通过对熔化和凝固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特点,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难点:对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热量变化的的理解,以及晶体和非晶体在生活中应用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室用熔化和凝固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熔化和凝固现象,如冰块融化、水结冰等,引导他们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
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教材中的插图和实验,讲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特点,以及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熔化和凝固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晶体和非晶体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水晶灯的制作、液晶显示屏的原理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现象,如冰雪融化、玻璃破碎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熔化与凝固的概念、特点,以及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通过板书,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形成清晰的学习结构。
七、作业设计1. 请描述一下生活中你见过的熔化和凝固现象,并解释背后的原理。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学案新版沪科版
第二节熔化与凝固学点1 熔化与凝固的概念阅读教材P9第1自然段,完成下列填空:熔化:物质从__固态__变为__液态__的过程称为熔化,例如__铁变成铁水__。
凝固:物质从__液态__变为__固态__的过程称为凝固,例如__铁水变成铁铸件__。
学点2 探究物质的熔化提出问题:冰在什么情况下会熔化?冰在熔化过程中与其他固体(如石蜡)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是否相同?猜想与假设:你的猜想是:__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可能保持不变,其熔化过程可能与石蜡的熔化过程不同__。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实验装置如图12-2-1所示。
图12-2-1问题1:实验过程中采用“水浴加热法”,其目的有两个,一是__使碎冰受热均匀__,二是__方便控制碎冰受热熔化的速度,便于记录温度和观察现象__。
问题2: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__碎冰的状态__和__温度计的示数__。
问题3: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收集的数据如下表所示:(1)请分别在如图12-2-2所示的坐标系中描点,然后将这些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即作出冰和石蜡熔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像)。
图12-2-2[答案] 图略(2)由上述实验数据和图像可以看出: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__碎冰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__;石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__石蜡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不断升高__。
学点3 熔点阅读教材P11~P13“熔点”部分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问题1:由上述实验可知,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在0℃时会熔化,而且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其温度__保持不变__;而石蜡则不同,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其温度__不断升高__。
问题2:像冰那样,有确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称为__晶体__;像石蜡那样,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称为__非晶体__。
问题3:物理学中将__晶体__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__晶体__有熔点,__非晶体__没有熔点(以上三空均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教案新版沪科版
个帅哥帅哥的 ffff第二节消融与凝结【教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1.理解气态、固态和液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2.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能够互相转变的.3.理解消融的含义,认识晶体和非晶体的差别.4.理解凝结的含义 .5.知道消融曲线和凝结曲线的物理含义.二、过程与方法1.经过研究固体消融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2.认识有无固定的消融温度是差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3.经过研究活动,使学生认识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教课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怀,产生乐于研究自然现象的感情.【教课要点】经过实验研究消融、凝结的规律.【教课难点】1.对消融的理解 .2.对凝结的理解及晶体与非晶体观点和性质的理解.3.晶体、非晶体消融与凝结图像的差别.【教具准备】学生实验,六人一组. 每组装备消融实验仪器: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两支、试管两支、白腊、冰、火柴、坐标纸、多媒体课件等.【教课课时】2课时【稳固复习】教师指引学生复习上一节所学内容,并解说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精选部分难题解说),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稳固.【新课引入】师教师演示蜡烛“哭泣”小实验,指引学生察看思虑这里发生的物态变化是什么.生:消融 .师教师播放炼钢厂炼钢的有关视频,指引学生察看思虑这里发生的物态变化是什么.生:消融、凝结.师同学们真棒!下边,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消融与凝结”.【预习指导】阅读课本 P9-14 文字内容和插图,把基本观点、规定、规律,以及晶体、非晶体的不同点等用红色笔做上记号,并达成对应练习册中“课前预习”部分,而后,各小组内部沟通讨论,提出预习疑问,组长做好记录,准备展现.【沟通展现】1. 各小组代表举手讲话,报告“课前预习”答案,教师评论校正.2.学生怀疑,教师指导释疑 .【拓展研究】消融一、学生小组内部议论沟通,回答以下问题.师举例说明什么是消融?什么是凝结?生:冰冻的黄河解冻;固态的铁、锡等金属丝在高温下变为了液态等是消融,我们把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消融 . 冬季到了,气温降落,湖面上的水结成冰;工厂的锻造车间里,工人将铁水浇在模型里,冷却后,铁水变为了固态的铸件等,这些都是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 我们把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结.二、学生疏组实验,研究固体消融时温度变化规律.教师提出问题,指引学生思虑:(1)冰在什么状况下由固体变为液体?(2)冰在消融过程中与其余固体(如白腊)在消融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状况同样吗?学生提出假定与猜想:( 1)在消融过程中物质温度应当不停上涨;( 2)每一种物质消融时温度应当不同.教师组织学生疏组设计实验论证 . (为了让学生发挥团结协作且更好地达成研究实验,教师将整个班级的同学分红 6 个科学研究组,每个小组推选一个小组长)组长组织议论:( 1)如何设计实验,实验中需要哪些实验装置?(2)如何组装这些实验装置,实验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3)实验过程中如何分工使实验井井有条地进行?小组议论并汇总,每个小组派代表登台演示组装实验装置的过程,叙述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①先调整石棉网的高度,再调整铁夹高度,使温度计完整浸入被测物体中;②实验时为了让物体受热平均要不停搅拌;③注意酒精灯的使用安全;④实验过程中分工要求一人报时,一人报温度值,一人搅拌,一人报物质状态,一人记录,一人照料仪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研究冰与白腊消融时温度变化状况. (实验参照示例,教师可用多媒体展现并解说)实验研究冰与白腊消融时温度变化状况(实验参照示例)A.设计并进行试验:①我们利用冰和白腊进行实验研究. 用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在两个分别盛有冰和白腊的试管中各插入一支温度计,再将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这样能够使试管平均受热.②用酒精灯对烧杯迟缓加热,注意察看冰和白腊的变化状况,并认真察看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③待被测物质的温度升到 40℃时,开始每隔 1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固体完整消融,再过 3min 后,停止加热 .④设计一个记录表格,将测温时间和测得的温度记录在表格中.如下图,在方格纸上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用纵坐标表示所测温度,将全部记录的各组数据分别用点标在方格纸上,而后再将这些点用光滑曲线连结起来,就获得了冰与白腊消融的两个图像.提示:此实验成功的要点是保证冰受热平均,注意采纳以下举措:(1)试管应选择较细的,进而增大冰的受热面积;( 2)冰不宜过多;( 3)加热应迟缓,使试管内外温差保持在2℃~3℃ .B.剖析论证:①从描述出的图像简单看出,冰经过迟缓加热,温度渐渐上涨(如AB 段图像,此过程中冰还是固态);当温度达到48℃时,冰开始消融,在消融过程中,固然持续加热,但冰的温度保持不变(如 BC段图像,此过程中冰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当冰完整消融完后,温度持续上涨(如 CD段图像,此时冰处于液态) .②白腊的消融过程则不同,由图像能够看出,跟着不停加热白腊的温度不停上涨. 在此过程中,白腊由硬变软变稀,最后消融为液体(如白腊消融图像中AB段所示) .C.研究概括:①物质在消融过程中要汲取热量;②不同物质的消融状况不同样,有些物质拥有固定的消融温度,即在消融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③有些物质没有固定的消融温度.学生实验时,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实时记录实验数据,并依据所测数据描述冰、白腊消融图像 .【师生互动概括总结】:①冰在消融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要不停汲取热量;②石蜡在消融过程中,温度不停高升,需要汲取热量.三、学生小组内部沟通议论,解答以下问题:师什么是熔点?能不可以用锡锅消融铁?生:物理学中将晶体消融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锡的熔点是232℃,低于铁的熔点1525℃,故不可以用锡锅消融铁.师察看以下物质消融时的温度—时间图像,回答以下问题.(1)晶体消融时, ____热,温度 ____ ;非晶体消融时, ____热,温度 ____.(2)常有的晶体有冰、钻石、水晶以及各样金属;常有的非晶体有玻璃、塑料、沥青、白腊 .(3)我们能够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差别晶体和非晶体:①晶体 ____固定的熔点,非晶体____熔点 .②晶体在消融过程中温度,非晶体在消融过程中温度.③非晶体消融时由硬渐渐变软,最后变为液体,晶体没有由硬变软的过程,而是在固定的温度下消融为液体 .生:( 1)吸保持不变吸不停高升( 3)①有无②保持不变不停高升凝结一、学生小组内部议论沟通,回答以下问题:师什么是凝结点?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结点有如何的关系?生:晶体凝结时的温度叫凝结点,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结点同样.师晶体和非晶体溶液的凝结有什么特色?为何北方冬季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菜不致冻坏?生:晶体在凝结过程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凝结过程中放热,温度不停降低 . 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水在凝结过程中,放出热量,使菜窖的温度不至降得太低,进而防止菜被冻坏 .师 48 ℃的海波,是消融,还是凝结?生:48℃既是海波的熔点也是它的凝结点,此时海波是消融还是凝结,要点要看海波是吸热还是放热 . 固态海波在温度抵达熔点时,吸热则消融;液态海波在这一温度时,放热则凝结 .【讲堂训练】教师指引学生做对应练习册中的题目.【讲堂小结】教师指引学生概括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达成课本 P15 作业 1234.2.请同学们达成对应练习册中的题目.【课后作业答案】1. 由于高峰上终年气温低,大部分时,其气温在0℃以下,低于雪的熔点,故终年雪不化.2.C3.C4. 晶体 80 吸热1. 本节课经过对冰和白腊学生疏组实验研究,存心识地培育学生的合作能力、着手能力以及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教课过程中,有三个易错点要让学生理解:①处于熔点温度的晶体,有哪几种存在的状态;②熔解和消融、消融的差别;③物质吸热温度不必定高升,放热温度也不必定降低.3.关于凝结过程中的特色,我在教课过程中没有详细睁开,为学生留下了持续研究的空间,教课中可采纳实验推理的方法,指引学生沟通议论自己得出结论.。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12.2 熔化与凝固教案 (新版)沪科版 (I)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12.2 熔化与凝固教案(新版)沪科版 (I)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3、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用图像法研究物理量变化的优点。
2、通过对比,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和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奥秘的情感。
教学重点:探究晶体、非晶体的熔化过程教学策略:让学生亲自做实验,获取感性知识;利用图像法可较为直观地分析得出熔化的特点。
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总结来加深理解。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并能用图象表示出来。
突破策略:在实验中观察要细致认真,尽可能用纯净的碎冰,不用酒精灯加热,在常温下熔化。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和讨论归纳法、演示实验、分组实验。
教学器材:铁架台烧杯温度计酒精灯铁圈及石棉网冰烛蜡秒表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演示实验: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个角度,让烛油滴在一张白纸上。
教师提问:你所观察到现象说明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教师总结:固态的蜡烛和液态的烛油可以相互转变。
结论:物质从态变为态的现象叫熔化物质从态变为态的现象叫凝固图片演示:⑴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雪山、滔滔长江之水;⑵冰山(二)探究冰、烛蜡的熔化特点活动一[提出问题] 冰和烛蜡在什么温度下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猜想与假设] (1)冰熔化一定的温度,烛蜡熔化一定的温度?(有/没有) (2)冰熔化时温度,烛蜡熔化时温度 (升高/降低/不变)[设计实验] 为了检验你的猜想与假设,你需要哪些器材?请同学们结合教材P10页内容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步骤,同组之间讨论一下。
九年级物理全册 12.2 熔化与凝固导学案 (新版)沪科版
§12.2 熔化与凝固【学习目标】1.通过对冰和石蜡的熔化现象的科学探究,熟悉科学探究全过程的各个环节。
2.从科学探究过程中,能描述熔化现象,举出生活中的熔化现象,说出熔化的产生条件,能从不同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学会对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了解常见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3.认识熔化是吸热过程,凝固是放热过程,能分析熔化、凝固图线的物理意义。
4.能利用熔化、凝固过程的规律解释相关的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
【课堂导学】(一)熔化与凝固1、阅读课本9页,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思考、回答:(1)熔化:物质从 态变为 态的过程 (2)凝固:物质从 态变为 态的过程 (二)实验探究:熔化的规律 1.实验探究:冰和石蜡的熔化 2.认真观察,记录数据,小组内交流下自己的发现。
3.分析、归纳:冰在熔化过程中的规律是: 石蜡在熔化过程中的规律是:4.熔点固体根据熔化时的特点可分为: 和 。
冰、各种金属、水晶属于 。
熔点: 的温度(三)凝固阅读课本第13—14页,回答以下问题1.熔化时,物体要不断 热量,凝固时,物体要 热量。
2通常情况下,冰的熔点是 ,那水的凝固点是 ,由此可见: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 。
非晶体既没有熔点,也没有凝固点。
【课堂练习】1. 如图1甲所示,是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
器材有:冰、蜡、热水瓶、试管、烧杯、铁架台(带铁夹)、搅棒、秒表、温度计、水。
(1)图乙是 (选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
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
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 冰雪化成水是物质由 变成 ,这是熔化现象,吸热过程;水结冰是物质由 变成 ,这是 现象, 过程。
乙 图1甲 丙 时间 温度 03. 如图2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A. 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B. 冰的熔点是0℃C. CD段该物质处于气态D. 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图24. 家庭使用的白炽灯在发光时灯泡内的细钨丝温度会高达2000金属钨,原因是。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2.2熔化与凝固教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2.2熔化与凝固教案熔化与凝固【教学目标】1.组织学生探索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2.会用图线描述熔化和凝固的过程。
通过对海波、蜂蜡熔化过程的探究,知道判断固体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与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3.描绘和理解熔化凝固图像。
【教学重难点】1.组织学生探索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2.描绘和理解熔化凝固图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师]春天来了,河面上的冰开始熔化成水。
炎炎的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
想了解这是为什么吗?我们从这节课开始学习。
在你们小学《自然常识》中学过自然界的物质,还记得吗?[生甲]自然界的物质常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存在着。
[生乙]冰是固体,水是液体,水蒸气是气体。
[生丙]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
当物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也往往发生改变。
[师]大家回答地很好。
确实是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通常是固态的铝、铜、铁等金属,在很高的温度时也会变成液态、气态;通常是气态的氧气、氮气、氢气等,在温度很低时也会变成液态、固态。
那么,水结成冰和冰熔化成水属于什么过程?[生甲]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melting)。
[生乙]冰熔化成水属熔化过程。
[生丙]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solidification)。
[生丁]水结成冰是凝固过程。
[师]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与什么因素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变化规律。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melting),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solidification)。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师]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生甲]应该不相同。
[生乙]固态的铝、铜、铁等金属,在很高的温度时才会变成液态。
冰熔化成水不用很高的温度。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学案:第十二章 第二节熔化与凝固
第二节熔化与凝固〔导学案〕诊断补偿:1、什么是温度?2、温度计是根据什么原理制造的?3、试叙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导学思考题一、物态变1.结合上图可知自然界中的物质通常以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状态存在着。
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___________。
2.物态变化:〔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______ ,此过程需要_____热;〔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______ ,此过程需要_____热。
二、熔化〔探究海波、石蜡的熔化特点〕〔1〕实验器材及其作用:〔1、采用水浴法,能使固体均匀受热;2、试管中的固体颗粒越小,越容易熔化;〕〔2〕设计实验:在两个分别盛有海波和石蜡的试管中各插入一支温度计 ,再将试管先后放在盛水的烧杯中 ,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 , 分别记录海波和蜂蜡的温度变化和对应的物质状态情况。
〔3〕进行实验: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同时注意观察杯中状态的变化 ,直到海波和蜂蜡全部熔化后为止。
记录实验数据 ,填入下表试在坐标系内画出海波石蜡的熔化图像 ,〔1〕在绘制的图像拐点出标出A、B、C、D并分析:AB段,海波是态, 热量,温度;BC段,海波是态, 热量,温度;CD段,海波是态, 热量,温度。
在绘制的图像拐点出标出A、B、C、D并分析:AB段,海波是态, 热量,温度;BC 段,海波是态, 热量,温度;CD段,海波是态, 热量,温度。
〔2〕并根据图像归纳:海波熔化时 ,温度_________ ,需要_________〔吸热/放热〕;石蜡熔化时 ,温度_________ ,需要_________〔吸热/放热〕归纳小结:1、物质的分类:有些固体在熔化时 ,虽然受热 ,但_________保持不变 ,即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这一类固体叫晶体。
晶体熔化时的_______叫熔点。
常见的晶体有。
另一类固体在熔化时 ,温度不断 ,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这种固体叫做非晶体。
12.2熔化与凝固学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12.2 熔化与凝固学案 20232024学年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一、教学内容1. 熔化与凝固的定义: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凝固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2. 熔化与凝固的条件:熔化需要吸热,凝固需要放热。
3. 熔化与凝固的特点:熔化过程中,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称为熔点;凝固过程中,物质的温度也保持不变,称为凝固点。
4. 熔化与凝固的实例:冰熔化成水,水凝固成冰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熔化与凝固的概念,掌握熔化与凝固的条件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熔化与凝固的概念、条件和特点。
难点:熔化与凝固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冰、水、温度计等)。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冬天冰雪融化、夏天水结冰的现象,引导他们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规律。
2. 概念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熔化与凝固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熔化与凝固的本质。
3. 条件与特点讲解:讲解熔化与凝固的条件和特点,让学生明白熔化需要吸热,凝固需要放热,以及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凝固过程中温度也保持不变。
4.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熔化与凝固的实例,如冰熔化成水,水凝固成冰等,让学生加深对熔化与凝固的理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一些与熔化与凝固有关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6. 实验演示:进行熔化与凝固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体验熔化与凝固的过程。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2.2 熔化与凝固概念:熔化(固态→液态)、凝固(液态→固态)条件: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特点: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熔点),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凝固点)实例:冰熔化成水,水凝固成冰等七、作业设计1.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熔化与凝固的概念。
2. 列举生活中两个与熔化与凝固有关的实例,并简要说明。
九年级物理全册 12.2 熔化与凝固六助教学法实施教案 沪科版
学生活动
说明
学生听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生看书、思考后 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分析问 题的能力
听讲、记忆、思考
组装仪器,进行实 验
由学生完成实验, 可以培养学生的 实验能力
理解物理模型的 意义
学生回答 学生实验
问:课本图 10-19 中包含了哪些科学道理? 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知道沸腾的过程需 要吸热,那么蒸发需不需要吸热呢? 请同学们举出生活中的实例予以说明。 请同学们完成图 10—21 实验,实验的结论 说明了什么? 问蒸发和沸腾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 教师补充完善。 三、升华与吸热 请同学们阅读第一自然段回答什么是升华。 讲述:自然现象中有许多是升华现象, 同学们能够列举三例升华现象吗? 讲述:同学们从上面的实验可以看出, 演示 图 10-23 所示的实验。 升华需要热量,这个特点在生活和生产中有 着广泛的应用,图 10-24 就形象地描述了这 一点,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态变化过程吸热。
难
点:用分子动理论对物态变化过程进行初步解释。
教学方法:六助教学法(备助、自助、求助、互助、补助、读助)
教学过程: 一、导课: 炎热的夏天,有的同学为了凉快就在地上洒些水;有的同学喜欢吃冰棍来解热;也 有的同学用扇扇子来解热;还有的同学用水洗脸来解热。这里面有什么科学道理呢? 二、教师重点讲、讲重点,提问设疑(补助 15 分钟左右)
熔化与凝固
备课补充 材料
课题
12.2 熔化与凝固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认识熔化是吸热过程。学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学会根据实验数据作 出物理图像的方法。能分析图线的物理意义。 2、认识汽化是吸热过程,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3、理解升华是吸热过程。 4、能利用熔化、汽化、升华吸热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5、能用分子动理论初步解释熔化、汽化、升华的吸热过程。 重 点:通过对海波和石蜡熔化过程的实验探究,掌握熔化、汽化、升华三个物
九年级物理全册12.2《熔化和凝固》导学案(无答案)沪科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物理全册 12.2《熔化和凝固》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12.2《熔化和凝固》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物理全册 12.2《熔化和凝固》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物理全册 12.2《熔化和凝固》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1 / 8112。
2 熔化和凝固学习目标:1。
借助日常生活经验,认识熔化和凝固。
2.通过探究冰、烛蜡熔化特点,学习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训练动手能力。
3.通过分析实验数据,理解熔点、凝固点和晶体、非晶体.一、自主学习(认真阅读书中P9—P14 页的内容,填空解题)1.雪、冰等物质由态变为态过程叫做熔化,从态变为态的过程叫凝固2.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加热(吸热),但它的温度,我们把这类具有固定的温度的固体称为晶体;举两个晶体的实例、.3。
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加热,它的温度,我们把这类没有温度的固体称为非晶体;举两个非晶体的实例:、。
4。
晶体熔化时的叫熔点,冰的熔点是℃;液体凝结成晶体时的叫凝固点水的凝固点是℃ ;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
非晶体既没有点, 也没有点。
5。
根据物体熔化时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点),可将固体分为和.6.寒冷的冬天,北方的菜农在储藏蔬菜的地窖里放几桶水,这样做得原因是当温度降到℃以下时,桶里的水会,放出大量的,使地窖温度不会过低,避免冻坏蔬菜。
2 / 82二、合作探究3 / 831 如图1 所示,是探究烛蜡的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2.2 熔化和凝固-学案(无答案)
熔化与凝固【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通过探究固体在熔化时温度和状态的变化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了解熔化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通过探究,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用图像法研究物理量变化的优点;并知道有没有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一种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通过比较及图像等科学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和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奥秘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1.试验探究熔化、凝固的规律。
2.正确得出熔化、凝固的规律。
【学习过程】一、课前测评:1.温度是用来描述物体__________的物理量。
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 性质制成的,把_______________规定为0℃,把___________ 规定为100℃。
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根据待测物体温度变化范围,选择_________合适的温度计。
(2)使用时应把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________,不要碰到容器的_______,待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后方可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__________,视线必须与温度计的___________相平。
3.用一支原来示数为38℃的体温计,未经下甩,便去测量一个正常人的体温,如果当时气温是35℃,那么体温计的示数为()A.38℃B.37℃C.36℃D.35℃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你知道物质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可以转化?1.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熔化:物质由___态变成___态。
凝固:物质由___态变成___态。
2.合作探究:(1)海波熔化过程中需要不断地_______热量,并且温度__________。
(2)石蜡熔化过程中需要_____________热量,但温度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熔化与凝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是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
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象表示出来.
【导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同学们,请帮我解决一个问题上:黑龙江省北部一月份的平均气温在负30℃以下,漠河镇的最低气温达到过负52.3℃,在这样冷的地区测气温应该用水银温度计还是酒精温度计?根据什么来选择?有同学说对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研究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的知识。
(引出课题)
【自主预习案】
1、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是:、、。
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
像上面的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叫做。
我们在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后水结成冰,再把冰块放入饮料中后冰又变成水。
生日上的蜡烛受到高温变成蜡液,一部分蜡液落在桌上后变成固体。
路桥施工中工人们把块状沥青放在炉内加热成液体,液体的沥青洒在路面上以后变成变为固态.....上面的过程中可以分为两类:
2、熔化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凝固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中哪些属于晶体?哪些属于非晶体?
4熔化热,凝固热
【课堂探究案】
一、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
1、提出问题
(1)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
(2)是不是每一种物体熔化时温度都相同? 2、猜想和假设
你的猜想是什么?请大胆写出你的猜想: 实验中注意的事项:
(1)温度计要完全浸入被测物体中。
(2)验时让物体受热均匀要不断搅拌。
(3)注意酒精灯的使用安全。
3、设计并进行实验:
参照课本图4.2-1所示组装好实验装置,并用酒精灯加热。
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将观测结果填人表中)
根据实验数据,分别作出海波和石蜡的熔化曲线图像 4、分析和论证
(1)从图像可知,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这3个阶段的温度特点? 海波在熔化前温度 ,熔化中温度 ,熔化后温度 石蜡在熔化前温度 ,熔化中温度 ,熔化后温度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海波温度/℃ 状 态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石蜡温度/℃ 状 态
时间/min 温度时间/min
温度
(2)根据海波和石蜡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结合实验分析,海波和石蜡在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从中可以找出什么规律?
给海波加热,海波的温度不断,当温度上升到℃时,开始熔化。
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海波的温度却保持℃不变,直到完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换句话说:海波在一定的温度下,在熔化过程中热量,温度保持 )。
给石蜡加热,在整个过程中石蜡的温度不断(换句话说:石蜡没有一定
的,在熔化过程中热量)。
(3)根据以上实验海波和蜡熔化过程中有什么不同点?有什么相同点?我们可以把固体分为_______和_______。
像海波这样的固体叫做晶体
晶体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石蜡这样的固体叫做非晶体
非晶体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熔点和凝固点
1、晶体在时的温度叫做。
晶体熔点(选填有或没有),非晶体______熔点
2、晶体除熔化时有一定的温度,在凝固时也有一定的温度,晶体在时的温度叫做。
晶体凝固点(选填有或没有),非晶体凝固点。
熔化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凝固需要。
思考:如何区别晶体和非晶
体?。
三、熔化凝固的应用
(1)指导学生阅读图2-31至图2-34,回答熔化、凝固的应用
(2)学生列举熔化、凝固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秦王的水晶宫;在我国寒冷的北方,为防止冬天地窖里的蔬菜被冻坏,常在地窖内放几桶水等。
(3)讨论熔化、凝固对我们产生的不利影响,应如何避免?
三、知识总结
§2.3 熔化和凝固
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
达到熔点
熔化晶体吸收热量
熔化时温度不变
吸收热量
熔化和凝固非晶体
熔化时温度升高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达到凝固点
凝固晶体放出热量
凝固时温度不变
放出热量
非晶体
凝固时温度下降
【当堂训练案】
1、下列现象属于什么物态变化?
⑴春天,冰雪消融是:______;⑵铁水浇入模子铸成铁件是:______。
2、固体分晶体和________两类。
在松香、萘、冰、玻璃、铁、蜂蜡中,属于晶体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都有固定的________。
3、一同学做某种物质熔化的实验。
当这种物质的温度达到36℃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得到下面一组记录数据:36℃、39℃、42℃、45℃、48℃、48℃、48℃、51℃、54℃、57℃,这种物质是:______体,这种物质是:________。
4、夏天喝饮料常加些冰块,这种做法用到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
5、人们用钨做灯丝,是因为钨具有:_________________。
6、有甲、乙两盆水,里面都有没有熔化的冰块,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阴凉处,在冰块未熔化完以前,甲盆水的温度______乙盆水的温度。
7、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
A、-40℃的水银变成0℃的水银
B、冰变成水
C、食盐放入水中化成盐水
D、玻璃在高温状态下变成液态玻璃
8、萘的熔点是80℃,则80℃的萘:()
A、一定是固态
B、一定是液态
C、一定是固液共存的状态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9、水结成冰的条件是:()
A、水和周围的温度都是0℃
B、水和周围的温度都低于0℃
C、水的温度是0℃,周围的温度低于0℃
D、水的温度可以高于0℃,周围的温度必须不高于0℃
10、用质量相等的水或冰冷却食品时:()
A、用水效果好,因为水容易流动
B、用冰效果好,因为冰温度低
C、用水和冰的效果一样
D、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熔化时吸热
11、在寒冷的北方,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使用水银温度计,是因为:()
A、酒精的熔点高
B、酒精的沸点低
C、酒精的凝固点低
D、酒精可染成红色
12、水的凝固点是0℃,如果把0℃的冰放在0℃的房间里,则:()
A、冰一定会熔化,但不会全变成水
B、冰一定不会熔化
C、冰可能会熔化也可能不会熔化
D、冰将全部熔化
13、下列属于熔化的是:()
A、糖放在水中逐渐化成了糖水
B、露水的形成
C、夏天放冰棒的杯子外壁的小水珠
D、冰棒变成糖水
14、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B、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凝固点
C、各种晶体的熔点相同
D、非晶体熔化要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15、纯净的48℃的海波是:()
A、液态
B、固态
C、固液混合
D、以上状态都可能
16、在铅的熔化过程中:()
A、铅的温度升高,同时吸热
B、铅的温度降低,同时放热
C、铅的温度不变,不吸热也不放热
D、铅的温度不变,同时吸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