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微波平面传输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带状线:带状线有上下两块接地板,中间的导体带位 于上下板间的对称面上,导体带与接地板之间可以是空 气或填充其它介质;带状线可以看作是由同轴线演化而 来的;它传输的主模是TEM模;在无源微波集成电路中 普遍应用带状线,带状线更适合于微波的低频段. 五、耦合传输线(简称耦合线):当两对非屏蔽的传输线 互相靠得很近时,彼此会产生电磁耦合,这种传输线(或导 行系统)称为耦合传输线;两类重要的耦合线为耦合带状 线和耦合微带线,耦合带状线和耦合微带线常用来构 造定向耦合器、功率分配器、移相器、匹配网络和滤 波器等微波元件。 六、其它平面传输线(略)
第3章 微波平面传输线要求
Fra Baidu bibliotek一、知道目前常用的平面传输线和两种近似分析方法 二、了解平面传输线的特点
第3章 微波平面传输线
一、微波集成传输线的简史及特性:在20世纪50年代以 前,所有的微波设备几乎都采用金属波导和同轴线电路 (也即采用由金属波导传输线及其元件构成的立体型微 波电路).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要求微波电路和系 统做到小型、重量轻、性能可靠.首当其冲的问题是要 有新的导行系统,使微波电路和系统能集成化.50年代出 现了第1代微波印制传输线-带状线,在有些场合,它可取 代同轴线和波导,用来制作微波无源电路.60年代初出现 了第2代微波印制传输线-微带线.随后又相继出现了鳍 线、槽线、共面波导和共面带状线等平面型微波集成 传输线.(各种平面传输线见本章图,不仅限于图3-1)
采用这些平面型传输线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所实现的平 面型的微波集成电路与立体型微波电路相比,具有体积 小、重量轻、价格低廉、可靠性高等优点.与波导和同 轴线相比,也存在损耗较大、Q值较低和功率容量小,因 此适用于中小功率的微波系统中. 二、两种近似方法:静态或准静态方法,动态或全波分 析法;对TEM模由静态法得到的传输参量,理论上仅 适用于直流,但在实际中其结果被应用到较高的频率, 在较高的频率,尤其是毫米波,动态法将更为准确, 而静态法确较为简单;在静态法中将用TEM表示纯 TEM和准TEM两者,或用静态表示静态和准静态,静 态分析产生的传输参量与频率无关,静态法归结为对 传输线结构求拉普拉斯方程的解,即静态场的问题; 动态法是求解标量电场与磁场的波动方程。
三、微带线:微带线是由沉积在介质基片上的金属导体 带和接地板构成的一个特殊传输系统;微带线可以看作 是由双线传输线演化而来的;它传输的主模也是TEM模; 是人们最熟悉和在微波集成电路中应用最普遍的传输 线,但其工作频率不能太高.
(一)微带线的几何参数(教材图3-5) (二)微带线的分析公式(教材71页) (三)微带线的设计方法(公式法和图解法)例3-1 注意:1、微带线中线内波长的公式(教材图 3-5)2、当导带的厚度不为0时,要修正导带 宽度 (四)微带线的色散、屏蔽、损耗、最大工作频率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