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微波传输线 4微带线

合集下载

第三章传输线理论

第三章传输线理论

第三章传输线理论本章的目的是概述由集总电路向分布电路表示法过度的物理前提。

在此过程中,推导出一个最有用的公式:一般的射频传输线结构的空间相关阻抗表示公式。

正如我们知道的,频率的提高意味着波长的减小,该结论用于射频电路,就是当波长可与分立的电路元件的几何尺寸相比拟时,电压和电流不再保持空间不变,必须把它们看做是传输的波。

因为基尔霍夫电压和电流定律都没有考虑到这些空间的变化,我们必须对普通的集总电路分析进行重大的修改。

本章重点介绍传输线理论,首先介绍传输线理论的实质,再介绍常用的几种传输线,其中重点介绍微带传输线,以及一般的传输线方程及阻抗的一般定义公式。

3.1传输线的基本知识传输微波能量和信号的线路称为微波传输线。

本节主要介绍传输线理论的实质以及理论基础3.1.1传输线理论的实质传输线理论是分布参数电路理论,它在场分析和基本电路理论之间架起了桥梁。

随着工作频率的升高,波长不断减小,当波长可以与电路的几何尺寸相比拟时,传输线上的电压和电流将随着空间位置而变化,使电压和电流呈现波动性,这一点与低频电路完全不同。

传输线理论用来分析传输线上电压和电流的分布,以及传输线上阻抗的变化规律。

在射频阶段,基尔霍夫定律不再成立,因而必须使用传输线理论取代低频电路理论。

现在举例说明:分析一个简单的电路,该电路由内阻为R1的正弦电压源V1通过1.6cm的铜导线与负载电阻R2组成。

电路图如下:图3.1 简单电路并且我们假设导线的方向与z轴方向一致,且它们的电阻可以忽略。

我们假设振荡器的频率是1MHz,由公式(3.1)10m/s, rε=10, rμ=1 因此可以得到波长其中是相速度,=9.49×7λ=94.86m.连接源和负载的1.6cm长的导线,在如此小的尺度内感受的电压空间变化是不明显的。

但是当频率提高到10GHz时情况就明显的不同了,此时波长降低到λ=p v/1010=0.949cm,近似为导线长度的2/3,如果沿着1.6cm的导线测量电压,确定信号的相位参考点所在的位置是十分重要的。

微波技术微带相关传输线

微波技术微带相关传输线

偶模(Even Mode):当给两根微带线输入幅度相等、相位相 同的电压 Ve 时,其电场线分布是一种相互排斥的偶对称分 布,如图 2(b)所示。 这种相对于中心对称面具有偶对称 分布的模式就称为偶模,用下标“e”表示。
Vo
Vo
Ve
Ve
图 2
平行耦合带线的奇偶模电场线分布
当给两线输入的是任意电压 V1 和 V2 时,可以把 V1 和 V2 分解成一对奇、偶模分量,使 V1 等于两分量之和,V2 等于两分量之差,即
V1 Ve Vo V2 Ve Vo
由上式可解得相应的奇模电压 Vo 和偶模电压 Ve,即
Vo
Vo
Ve
Ve
图 2
平行耦合带线的奇偶模电场线分布
当给两线输入的是任意电压 V1 和 V2 时,可以把 V1 和 V2 分解成一对奇、偶模分量,使 V1 等于两分量之和,V2 等于两分量之差,即
三、平行耦合微带线的特性参量
从图 2 可以看出,奇模激励时,对称面上电场切向分 量为零,为电壁(Electric Wall); 偶模激励时,对称面 上磁场切向分量为零,为磁壁(Magnetic Wall)。 因此,在奇、 偶模激励时,求其中一根传输线的特性参量时,可将另一 根线的影响用对称面处的电(磁)壁来等效。
Vo
Vo
Ve
Ve
图 2
平行耦合带线的奇偶模电场线分布
与单根微带线一样,在耦合微带线中也引入有效介电 常数的概念。由于有效介电常数决定于场在介质中和在空 气中的相对比值,而奇、偶模的场分布是不同的,故奇、 偶模激励时的相对有效介电常数 eo 和 ee 不同。 因此,奇 模相速和偶模的相速分别由下式确定
(b)微带线的演变过程

微带传输

微带传输
第三章
第3章 微波集成传输线
• 为了适应微波电路小型化、平面化和集成 化的趋势,有许多平面集成传输线,如带 线、微带线、耦合微带线、槽线和共面波 导等。 • 它们都具有平面结构,体积小、重量轻、 可靠性高和成本低等优点。 • 这类传输线传输模式为TEM模式或准TEM 模式,因而传输频带宽。该类传输线的缺 点是传输损耗较大,功率容量小。
The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1) The effective dielectric constant e=C/C0 Where C=capacitance per unit length of the Microstrip line with a dielectric substrate (r1) C0=capacitance per unit length of the Microstrip line with an air dielectric (r=1) (2) Phase velocity
3.2.1 微带传输线的传输模式 由于微带线是由双导线传输线演变而来的,属双导体系统,所 以,若导体带与接地板之间没有填充介质基片,或者说介质就 是空气,或者整个微带线被另一种均匀的介质全部包围着,那 么,它可以传输TEM模,而且是最低模式(主模),截止频率为 零。 然而,实际的微带线是在导体带与接地板之间填充有相对介电 常数>1的介质基片,而其余部分是空气,所以,微带传输线 是部分填充介质的双导体传输系统。在微带线的横截面上存在 着介质与空气的交界面;也存在介质与理想导体的交界面。可 见,在微带传输线中传输的任何模式的场除了应满足介质与理 想导体的边界条件之外,还应满足两种不同介质(空气与介质) 的边界条件。由TEM模场特征和电磁场边界条件可知,纯TEM 模的场不满足这个边界条件,微带线中传输的模式(主模)并非 完全是TEM模,而是由TE摸和TM模组合而成的混合模式,是 具有色散特性的模式,这种模式通常称为准TEM模。

Mw-3-4微波课件

Mw-3-4微波课件

Ch3微带与光波导
微波技术
在导体带上面即 y>h的为空气
导体带下方y < h 区域为介质基片
故场大部分场集中在介质基片内,集中在导体带与接地板 之间;但有一部分在空气中。由于空气和介质中的TEM模
的相速不同(c 和 TEM模不匹配。
c / r),即相速在两分界面上对
Ch3微带与光波导
微波技术
c 3.0 10 m / s

0 r 是所填充介质的介电常数,于是计算特性阻抗 的问题可转化为求电容C 的问题
Ch3微带与光波导
微波技术
(1)中心导带厚度为零(t→0)时的特性阻抗
在导带的厚度t→0的情况下,利用保角变换法可求得特性 阻抗Zc的精确表达式为:
r K k Zc 30 r K k
式中 : K (*),第一类完全椭圆积分 k为模数 : k /为补模数 , k / 1 k 2 其中k与带状线的宽度 和b有关当t 0时 k sec h

2b
一般文献资料中都给出k值相对应的 即可求出Zc。
K k K k 值,根据k
Ch3微带与光波导
微波技术
(2)中心导带厚度不为零时的特性阻抗
微波技术
传输原理: 带状线(Stripline)是微波工程技术上,这一革命 的“过渡人物”,结构如上图所示,属双导体类传输 线。 它可以看作是同轴线的变形,传输的主模是TEM 模。 。
同轴线
扁带同轴线
电力 线
带状线
磁力 线
Ch3微带与光波导
微波技术
同轴线---内外导体变成矩形,外窄边延伸至无限远---带状线。 用途: 替代同轴线制作高性能的无源元件; 特点: 宽频带、高Q值、高隔离度;

微带线理论

微带线理论

在低频,基于准TEM模所计算的Zc、A是相当精确的,但是 在高频端场的纵向分量变得明显,必须予以考虑。高频效应 导致了色散现象,即微带线的阻抗和有效介电常数将随工作 频率的变化而变化。 图3.29是微带线特性阻抗随 W h 变化的曲线(宽带近 似 W h 1 ),图3.30是微带线特性阻抗随 W h 变化的曲线(窄 W 带近似, h 1 ),这些曲线以 r 为参变量,它们是根据惠勒 的精确解计算的。
(0 ) min (0 ) min h min , 2 r 4 r 1 w (0 ) min 0.4h 2 r
(3-2-18)
第3章 微波集成传输线
实际应用中, 常用的基片厚度一般在0.008~0.08 mm 之间,且都用金属屏蔽盒,从而不受外界干扰。金属屏蔽 盒的高度取为H≥(5~6)h,接地板的宽度取为a≥(5~6)w。 目前,混合微波集成电路(HMIC)和单片微波集成电 路(MMIC)中最常用的平面传输线就是微带线。它易于与 其他无源微波电路和有源微波器件连接,也易于实现微波 系统的集成化。 微带线的加工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采用双面聚四 氟乙烯(εr=2.1,tanδ=0.0004)或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 (εr=2.55,tanδ=0.008)敷铜板,光刻腐蚀做成电路。再一 种就是在纯度为99.8%的氧化铝陶瓷(εr=9.5~10, tanδ=0.0003)基片上用真空镀膜技术做成电路。
图3.27微带线结构(a) 微带线结构; (b) 微带线的场结构
第3章 微波集成传输线
微带线是在介质基片的一面制作导体带,另一面制作接地金属 平板而构成。微带线是半开放系统,虽然接地金属板可以帮助 阻挡场的泄露。但导体带会带来辐射。所以微带线的缺点之一 是它有较高损耗并与邻近的导体带之间容易形成干扰。 微带线的损耗和相互干扰的程度与介质基片的相对介电常数 εr有关,如果εr增大,可以减小损耗和相互干扰的程度,所以 常用的介质基片是介电常数高、高频损耗小的材料,例如氧化 铝陶瓷(εr=9.5~10,tanδ=0.0002)。 微带线板的种类: 常用的有99%的氧化铝陶瓷、石英、 蓝宝石、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等。

第三章微波传输线教材

第三章微波传输线教材

线单位长度分布电容为C1, 则
空气微带线传播相速: vp0 c
1 LC0
介质微带线传播相速:vp1
c
r
1 LC1
14:00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三章 微波传输线
引入微带线等效介电常数 c
2
c

vp0 vp1

C1 C0
设空气微带线特性阻抗为
Z
,则实际微带线特性阻抗为
00
Z0
Z00
cr
只要求得空气微带线的特性阻抗
Z
00
及有效介电常数

,
c

可求得介质微带线的特性阻抗。
14:00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三章 微波传输线
工程上常用的一组实用经验公式:
(1) 导带厚度为零时
59.952ln(8h w ) w 4h
( w 1) 4h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三章 微波传输线
第三章 微波传输线
导波系统中的电磁波按纵向场分量的有无,可分为 以下三种波型(或模):
(1) 横磁波(TM波),又称电波(E波):Hz 0, Ez 0
(2) 横电波(TE波),又称磁波(H波):Ez 0, Hz 0
(3) 横电磁波(TEM波):
Ez 0, Hz 0
Z00
119.904
w 2.42 0.44 h (1 12h)2
h
w
w
( w 1) w:导带宽度 h h:基片厚度
e

r 1
2

r 1 (1
2
12

精选微波技术基础知识

精选微波技术基础知识
本课内容
1、第三章、微波集成传输线常用集成传输线的种类和主要特点2、第四章介质波导和光波导
1、传播条件和波型2、特性阻抗3、波长,相速4、功率容量5、衰减
了解
微波集成传输线
微波集成传输线的最大特点是 平面化
五种重要的传输线:带状线(Stripline)微带线(Microstrip line)槽线(Slotline)鳍线(Finline)共面线(Coplanar line)
式中
微波集成传输线-带状线
带状线—优缺点和应用
1、改变线宽一个参数就改变电路参数(特性阻抗)。2、在馈线、功分器,耦合器,滤波器,混频器,开关的设计中,体积小,重量轻,大批量生产的重复性好。3、立体电路的设计,适用于多层微波电路,LTCC等,辐射小。4、封闭的电路,调试难。5、电路需要同轴或波导馈入,引入不连续性,需要在设计时补偿。6、在多层电路设计中,存在不同节点常数的介质之间的连接,介质与金属导体的连接,分析方法非常复杂,尤其对3D电路,尚缺少各种不连续性的模型和相关设计公式,采用全波分析法或者准静态场分析。
毫米波鳍线混频器
介质波导和光波导
当毫米波波段→亚毫米波段→太赫兹波段时普通的微带线将出现一系列新问题1)高次模的出现使微带的设计和使用复杂2)金属波导的单模工作条件限制了其横向尺寸不能超过大约一个波长的范围。这在厘米波段和毫米波低频段不成问题。但到毫米波高频段,单模波导的尺寸就显得太小,不仅制造工艺困难,而且随着工作频率的提高,功率容量越来越小,壁上损耗越来越大,衰减大到不能容忍的地步。因此,对毫米波段的高端及来说,封闭的金属波导已不再适用。于是,适合于毫米波高频段、亚毫米波的传输线 —— 介质波导等非封闭式的传输线(或称开波导)便应运而生
微波集成传输线-微带线

第三章微波传输线平行双线与同轴线

第三章微波传输线平行双线与同轴线
• 对微波集成传输元件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 它必须具有平面型结构, 这样可以通过调 整单一平面尺寸来控制其传输特性, 从而 实现微波电路的集成化。
各种微波集成传输线
① 准TEM波传输线, 主要包括微带传输线和共 面波导等(a)-(c);
② 非TEM波传输线, 主要包括槽线、 鳍线等 (d);
③开放式介质波导传输线, 主要包括介质波导、 镜像波导(e-f);
2 从同轴线到金属波导管
• 金属波导:和同轴线比较,波导管除去内 导体,不仅降低了内导体的损耗而且提高 了传输线的功率容量;
• 其缺点是比较笨重、高频下批量成本高、 频带较窄等。
3 微波集成传输线
• 随着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需要, 对微波 设备提出了体积要小、重量要轻、 可靠性 要高、性能要优越、一致性要好、 成本要 低等要求, 这就促成了微波技术与半导体 器件及集成电路的结合, 产生了微波集成 电路。
1
1
c
vp
L0C0


r r
p

2

vp f

0 r r
当同轴线的截面尺寸与工作波长可比 拟时,同轴线内将出现高次模式。 要使同 轴线工作于TEM模式,则同轴线的内外半径 应满足以下条件:
min

1
2
D

d
3 损耗特性
通常同轴线介质损耗很小,其传输 损耗基本上决定于导体的欧姆损失。 同轴线的衰减常数仍可按下式估算
通频带:0~nGHz,语音信号
在实际中,广泛使用不同型号的电缆连 接接头(Cable Connector)以实现电缆的 连接, 尽管其功能相似, 但结构不同。 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将电缆的内导体和外导 体分别连接起来, 使用时要注意连接头电 气和机械很好的匹配。

微波技术基础第3章

微波技术基础第3章

8h w 59 .952 ln w 4h a Z0 119 .904 6 w w h 2.42 0.44 1 h h w
w 1 h w 1 h
(3-1-26)
1. 带状线 带状线又称三板线, 它由两块相距为b的接地板与中间宽度 为w、厚度为t的矩形截面导体构成, 接地板之间填充均匀介质 或空气, 如图 3 - 2(c)所示。
由前面分析可知, 由于带状线由同轴线演化而来, 因此与同
轴线具有相似的特性, 这主要体现在其传输主模也为TEM, 也存
在高次TE和TM模。带状线的传输特性参量主要有:
α=αc+αd
(3-1-5)
式中, α为带状线总的衰减常数;αc为导体衰减常数; αd 为介质衰减常数。
第3章 微波集成传输线
介质衰减常数由以下公式给出:
27 .3 r 1 ad GZ 0 tan dB/m 2 0
(3-1-5)
式中, G为带状线单位长漏电导,tanδ为介质材料的损耗 角正切。
第3章 微波集成传输线
1 2 2 r 1 r 1 1 12 h 0.0411 w w/ h 1 2 2 w h e 1 r 1 r 1 1 12 h 2 w/ h 1 2 2 w (3-1-27)
vp
c
e
(3-1-22)
这样, 有效介电常数εe的取值就在1与εr之间, 具体数值由 相对介电常数εr和边界条件决定。现设空气微带线的分布电容 为C0, 介质微带线的分布电容为C1, 于是有
c
vp
1 LC0

第三章微波传输线PPT课件

第三章微波传输线PPT课件

Microwave Technology and Antenna
2020/10/1
copyright@Duguohong
16
特性阻抗
有效介电常数εe就是介质微带线的分布电容C1和 空气微带线的分布电容C0之比
v0
1 LC 0
vp
1 LC 1
C 1 eC 0
e
C1 C0
Z0
Z
a 0
e
结论:微带线特性阻抗的计算归结为求空气微带
13
特性阻抗
微带线的特性阻抗
Z0
L 1 C v pC
1 v p LC
Microwave Technology and Antenna
2020/10/1
copyright@Duguohong
14
特性阻抗
空气微带线
Z
a 0
1 v0C0
介质全填充 实际微带线
v0/ r vp v0 C0C1 rC0
2020/10/1
copyright@Duguohong
6
传输模式
边界条件
nˆ (E 2 - E 1 ) 0 nˆ (H 2 - H 1 ) J s nˆ (D 2 - D 1 ) s nˆ (B 2 - B 1 ) 0
Ex1 Ex2,Ez1 Ez2 Hx1 Hx2,Hz1 Hz2
空气与介质分界面上必然存在场的不连续 场沿空气与介质分界面也不均匀
微带线不能传输 纯TEM 模
由于纵向场分量较小 Microwave Technology
an准d AnTtenEnaM模
2020/10/1
copyright@Duguohong
10
传输模式

电磁场课件-第三章微带传输线

电磁场课件-第三章微带传输线
导波速度
在微带线中,导波速度受到介质和导 体材料的影响,不同材料的微带线具 有不同的导波速度。
传播常数与衰减
传播常数
传播常数是描述电磁波在传输线中传播特性的参数,包括相位常数和衰减常数。
衰减
在微带线中,电磁波会因为介质和导体材料的损耗而发生衰减,衰减的大小与传输线的长度和频率有 关。
04 微带线的传输模式
降低介质损耗的方法包括选择低损耗的介质材料、降低介质温度和减小电场强度 等。
色散特性
色散是指不同频率的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具有不同的相速度和 群速度的现象。在微带线中,色散主要与介质的介电常数和 电导率等因素有关。
了解色散特性对于设计高性能的微带线系统和避免信号失真 非常重要。通过优化微带线的结构和参数,可以减小色散效 应,提高信号传输质量。
03 微带传输线的电气特性
电场分布
电场分布特点
在微带线中,电场主要分布在导体和介质之间,而导体内部 电场强度较小。
电场分布与传输模式
电场的分布与传输模式有关,例如在准TEM模式下,电场主 要分布在导体两侧,而在其他模式下,电场分布可能更加复 杂。
阻抗与导波速度
阻抗计算
微带线的阻抗可以通过其几何尺寸和 介质参数计算得出,阻抗值与传输线 的特性阻抗有关。
微带线的宽度通常在几毫米到几十毫 米之间,根据传输信号的频率和介质 基片的电气性能来选择合适的宽度。
厚度
微带线的厚度通常在几微米到几百微 米之间,较薄的介质基片可以减小线 路的介质损耗,提高传输效率。
介质基片
种类
常用的介质基片有氧化铝、陶瓷、聚四氟乙烯等,根据应用场景和性能要求选 择合适的介质基片。
响。
应用场景
01
02
03

第3章 微波传输线汇总

第3章 微波传输线汇总

带单位长度上对地的奇、偶模电容
C0o(1)、C0e(1) 和C0o(εr)、C0e(εr)
εreo
由准静态分析法
εree
C0o (εr ) C0o (1) C0e (εr ) C0e (1)
第三章 微波传输线
“场”的理论
第三章 微波传输线
3―1 引言 3―2 带状线 3―3 微带传输线 3―4 耦合带状线和耦合微带线 3―5 金属波导传输线的一般理论 3―6 矩形波导 3―7 圆波导 3―8 同轴波导
第三章 微波传输线
3―1 引言
“场”的理论
微波传输线是用来传输微波信号和微波能量的传输线。
带状线
w
t
h
er
平行双线 截断平行线 微带线
第三章 微波传输线
3―2 带状线
“场”的理论
中心导带一条:厚度为t,宽度为W的矩形截面 接地板上、下两块:间距为b 中心导带周围媒质:空气或其它介质
线上传输的主模为TEM模,可用长线理论分析
εr
带状线
第三章 微波传输线
“场”的理论
一、特性阻抗 Z0 由长线理论可知,TEM模传输线特性阻抗的计算公式
抑制波导型TE 波 抑制波导型TM 波 抑制TE 型表面波 抑制TM 型表面波
第三章 微波传输线
“场”的理论
3―4 耦合带状线和耦合微带线
耦合传输线:互相靠近的两对传输线彼此产生电磁耦合
耦合带状线和耦合微带线
第三章 微波传输线
一、结构、尺寸、分析方法
“场”的理论
将激励电压U1和U2分解成一对等幅反相的奇模电压 和一对等幅同相的偶模电压 U1 Ue Uo , U2 Ue Uo
第三章 微波传输线 微带线特性阻抗Z0和相对等效介电常数与尺寸的关系

第三章 微波传输线 4微带线

第三章 微波传输线 4微带线

第3章 微波传输线
微带线可由双导体系统演化而来, 但由于在中心导带和接 地板之间加入了介质, 因此在介质基底存在的微带线所传 输的波已非标准的TEM波, 而是纵向分量Ez和Hz必然存在。
下面我们首先从麦克斯韦尔方程出发加以证明纵向分量的 存在。
第3章 微波传输线
为微带线建立如图 3 - 5 所示的坐标。介质边界两边电磁 场均满足无源麦克斯韦方程组:
t )](w / h h
2)
h
2h
2h
第3章 微波传输线
式中, we为t不为零时导带的等效宽度; RS为导体表面电阻。
为了降低导体的损耗, 除了选择表面电阻率很小的导体材 料(金、 银、 铜)之外, 对微带线的加工工艺也有严格的要求。 一方面加大导体带厚度, 这是由于趋肤效应的影响, 导体带越厚, 则导体损耗越小, 故一般取导体厚度为 5~8 倍的趋肤深度; 另一 方面, 导体带表面的粗糙度要尽可能小, 一般应在微米量级以下。
(2) 介质衰减常数αd
对均匀介质传输线, 其介质衰减常数由下式决定:
ad
1 2
GZ0
27.3
0
tan
第3章 微波传输线
式中, tanδ为介质材料的损耗角正切。由于实际微带只有 部分介质填充, 因此必须使用以下修正公式
式中,
q
ad
e
27.3
(q e ) tan
0
r
为介质损耗角的填充系数。
r
一般情况下, 微带线的导体衰减远大于介质衰减, 因此一般
第3章 微波传输线
同理可得
EZ1 y
r
Ez 2 y
j
(1
1
r
)
E
y

第三章微带传输线

第三章微带传输线


t h x
微带线及其坐标
二 微带线的传输模式
1 分布参数 和平行双线同轴线一样,只要微带线工组 模式是TEM波,可以定义微带线的分布参数 单位长度的电阻和电感、电导和电容。 可是由于微带线结构的特殊性很难得到其 简单的表达式。
2 TEM波传输线传输特性 根据平行双线和同轴线的传输特性,当 传输线周围填充同一种介质传输TEM波时, 传输线的传输特性可以概括为:
λmin > 2ω ε r λmin > 2h ε r λmin > 4h ε r 1
五 微带线的工程应用
微带线作为一种导行电磁波的机构, 由于其自身结构特点不能用于大功率传输 系统,而且也不适合用于长距离作为传输 线。前面已经说到,它更适合于构造成各 种微波电路元件,并与其它微波器件、元 件组合,作为小型平面化和集成微波电路 单元。这对于微波电路和设备的小型化、 集成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频带5GHz~15GHz。
微带线Z0和相对等效介电常数与尺寸的关系
5 微带线的工程计算 微带线的工程计算,通常是由给定的高 度、和波阻抗的要求,设计导带宽度。
6 微带线的传输模式 需要明确的是微带线中真正传输的是TE波 与TM波的混合波,称作EH波,其纵向分量 主要是介质与空气界面上的边缘场所引起。 但是由于微带线导行的电磁波,场量主要 集中于介质基片,波的纵向分量比之横向 分量要小的多,因此微带线中的电磁波与 TEM波相差很小,所以称之为准TEM波。 上述采用方法是一种非常好的近似方法。
导体损耗
αd =
Rs
Z 0W
=
π f
1
σ
Z 0W
介质损耗
εr G0 α c ≈ q tgδ , tg δ = 2 ε rc ωC0

第三章微波传输线平行双线与同轴线

第三章微波传输线平行双线与同轴线
• 本章研究几类微波传输线:平行双线、同 轴线、矩形波导、圆截面波导和光波导。
二、几类微波传输线介绍
• 为什么在微波工程中需要各种各样的传输 线?
• 多种多样的微波传输线是针对不同频段和 提高传输线的性能发展起来的,并投入具 体的工程应用。
平行双线 微带线
同轴线
矩形波导
其它微波集成传输线
1从平行双线到同轴线
ln 2D d
2 传输特性
沿平行双线传输的是不均匀的TEM波, 传播方向平行双线的方向。
Z0
L0 120ln 2D 400
C0
d
vp



1 L0C0
1

p

2

vp f
600 .m
3 损耗特性
对于平行双线传输线,线间介质多为 空气或局部优良绝缘支撑物,如果要考虑 传输损耗,则可只计导体损耗而不计介质 损耗。此时平行双线的衰减常数可按下式 估算:
第三章 微波传输线
§3.0 引言 §3.1 平行双线与同轴线 §3.2 微带传输线 §3.3 矩形截面金属波导 §3.4 圆截面金属波导 §3.5 光波导
§3.0 引言
一、微波传输线 二、几类微波传输线介绍 三、传输线研究的问题和分析方法
一、微波传输线
• 微波传输线是用以传输微波信息和能量的 各种形式的传输系统的总称,它的作用是 引导电磁波沿一定方向传输, 因此又称为 导波系统, 其所导引的电磁波被称为导行 波。
通频带:0~nGHz,语音信号
在实际中,广泛使用不同型号的电缆连 接接头(Cable Connector)以实现电缆的 连接, 尽管其功能相似, 但结构不同。 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将电缆的内导体和外导 体分别连接起来, 使用时要注意连接头电 气和机械很好的匹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响程度由介电常数ε和边界条件共同决定。当不存在介质基片
即空气填充时, 这时传输的是纯TEM波, 此时的相速与真空中
光速几乎相等, 即vp≈c=3×108m/s; 而当微带线周围全部用介质
填充, 此时也是纯TEM波, 其相速vp=c/
r
第3章 微波传输线
由此可见, 实际介质部分填充的微带线(简称介质微带)
第3章 微波传输线
3.
耦合微带传输线简称耦合微带线, 它由两根平行放置、 彼此靠得很近的微带线构成。耦合微带线有不对称和对称两 种结构。 两根微带线的尺寸完全相同的就是对称耦合微带线, 尺寸不相同的就是不对称耦合微带线。耦合微带线可用来设 计各种定向耦合器、滤波器、平衡与不平衡变换器等。这里 只介绍对称耦合微带线。对称耦合微带线的结构及其场分布 如图 3 - 7 所示, 其中w为导带宽度, s为两导带间距离。
随着频率变化而变化, 也即具有色散特性。 事实上, 频率升高
时, 相速vp要降低, 则εe应增大, 而相应的特性阻抗Z0应减小。 为此, 一般用修正公式来计算介质微带线传输特性。下面给出
的 这 组 公 式 的 适 用 范 围 为 : 2≤εr≤16, 0.06≤w/h≤16 以 及
f≤100GHz。有效介电常数εe(f)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基片 打孔 蒸发 光刻 腐蚀 电镀 图 23-2 微带工艺
一般地说,微带均有介质填充,因此电磁波在其中传 播时产生波长缩短,微带的特点是微。
第3章 微波传输线
常用的基片有两种:
氧化铝Al2O3陶瓷 r=90~99 聚四氟乙烯或聚氯乙烯 r=2.50左右。
容易集成,和有源器件、半导体管构成放大、混频和振荡。
(2) 介质衰减常数αd
对均匀介质传输线, 其介质衰减常数由下式决定:
ad
1 2
GZ0
27.3
0
tan
第3章 微波传输线
式中, tanδ为介质材料的损耗角正切。由于实际微带只有 部分介质填充, 因此必须使用以下修正公式
式中,
q
ad
e
27.3
(q e ) tan
0
r
为介质损耗角的填充系数。
r
一般情况下, 微带线的导体衰减远大于介质衰减, 因此一般
抗越小。
h
2) 波导波长λg
微带线的波导波长也称为带内波长, 即
g
0 e
第3章 微波传输线
Z0
W/h
图3-6 不同导带厚度时的微带特性阻抗
第3章 微波传输线
与 性阻抗wh显的有然微关,带, 亦微线即带有与线不特的同性波的阻导波抗波导Z长波0有与长关有。。效对介同电一常工数作εe有频关率,,
也就是 不同特
但空气微带的特性阻抗Zα0必须修正。此时,导体厚度t≠0, 可等 效为导体宽度加宽为we。这是因为当t≠0时, 导带的边缘电容增 大, 相当于导带的等效宽度增加。当t<h, t<w/2时,相应的修
正公式为
wc t (1 ln 2h ) w 1
wc h
h h
t h 2
wc t (1 ln 4w) w 1
式中, 下标“1、 2”分别代表介质基片区域和空气区域。 在y=h处,电磁场的法向分量应满足:
Ey2=Ey1
Hy2=Hy1
(3 - 1 - 14b)
先考虑磁场, 由式(3 - 1 - 13)中的第1式得
H Z1 y
H y1 z
jw0r Ex1
H Z 2 y
H y2 z
jw 0 E x 2
由边界条件可得
q值的大小反映了介质填充的程度。当q=0时, εe=1, 对应于 全空气填充; 当q=1时, εe=εr, 对应于全介质填充。 由式(3 - 1 27)得q与w/h的关系为
q
1
[1
(1
12
h
)
1 2
2
w
第3章 微波传输线
(2) 导带厚度不为零时空气微带的特性阻抗Z0当导带厚度不 为零时, 介质微带线的有效介电常数仍可按式(3 - 1 - 27)计算,
t )](w / h h
2)
h
2h
2h
第3章 微波传输线
式中, we为t不为零时导带的等效宽度; RS为导体表面电阻。
为了降低导体的损耗, 除了选择表面电阻率很小的导体材 料(金、 银、 铜)之外, 对微带线的加工工艺也有严格的要求。 一方面加大导体带厚度, 这是由于趋肤效应的影响, 导体带越厚, 则导体损耗越小, 故一般取导体厚度为 5~8 倍的趋肤深度; 另一 方面, 导体带表面的粗糙度要尽可能小, 一般应在微米量级以下。
2
e(f) Nhomakorabear
1
4F
e
1.5
e
式中
F
4h
r 0
1 0.5 [1 2ln(1
w h
)]2
第3章 微波传输线
z0 (
f
)
z0
e( f ) e
1
1
e e( f )
5)
微带线的高次模有两种模式: 波导模式和表面波模式。 波 导模式存在于导带与接地板之间, 表面波模式则只要在接地板 上有介质基片即能存在。
第3章 微波传输线
微带线可由双导体系统演化而来, 但由于在中心导带和接 地板之间加入了介质, 因此在介质基底存在的微带线所传 输的波已非标准的TEM波, 而是纵向分量Ez和Hz必然存在。
下面我们首先从麦克斯韦尔方程出发加以证明纵向分量的 存在。
第3章 微波传输线
为微带线建立如图 3 - 5 所示的坐标。介质边界两边电磁 场均满足无源麦克斯韦方程组:
w/h t/h
t / h )]}(w / h w/h
0.16)
ac z0h RS
8.68 [1
2
wc 4h
2
]1
h wc
h
wc
[ln
2h t
t )]}(0.16 h
w/h
2)
wc
wc
2
8.68
ln[2e( we
[( we 0.94)] h
we
h
]1
0.094
h we
h
we
[ln( 2h t
h h
t h 2
第3章 微波传输线
在前述零厚度特性阻抗计算公式中用
we r
代替
w h , 即可得
非零厚度时的特性阻抗。对上述公式用MATLAB编制计算微带
线特性阻抗的计算程序, 并计算εr=3.78和εr=9.6情况下不同导带
厚度时的微带特性阻抗,如图 3 - 6 所示。 由图可见, 介质微带
特性阻抗随着 w 增大而减小; 相同尺寸条件下, εr越大, 特性阻
第3章 微波传输线
H Z1 y
H y` z
r
(
H Z y
2
HY 2 ) y
设微带线中波的传播方向为+z方向, 故电磁场的相位因子 为e j(ωt-βz), 而β1=β2=β, 故有
H y2 z
jHY 2
H y1 z
jHY 1
代入式(3 - 1 - 16)得
H Z 1 y
r
H z2 y
j (r
1)H y2
c 1 LC0
vp
1 LC1
由式(3 - 1 - 22)及(3 - 1 - 23)得
C1=εeC0

εe
=
c1 c0
可见, 有效介电常数εe就是介质微带线的分布电容C1和空 气微带线的分布电容C0之比。
于是,介质微带线的特性阻抗Z0与空气微带线的特性阻抗Zα0
有如下关系:
z0
z 0
第3章 微波传输线
常数εe
59.952ln( 8h w )( w 1) w 4h 4h
z 0
w
2.42
119.904
0.44 h
(1
12h )2
(
w h
1)
h
w
w
第3章 微波传输线
e
r 1
2
r 1 (1
2
12 h w
1
)2
式中, w/h是微带的形状比; w是微带的导带宽度; h为介质 基片厚度。
工程上, 有时用填充因子q来定义有效介电常数εe, 即 εe=1+q(εr-1)
如图 3 - 3 所示。
第3章 微波传输线
w
t
h
er
图 3 – 3 微带线的演化过程及结构
第3章 微波传输线
微带线与金属波导相比,它的优 点是体积小、重量轻、使用频带 宽、可靠性高和制造成本低等
缺点是损耗稍大,功率容量小。
第3章 微波传输线
微带的特点是非机械加工,它采用金属薄膜工艺,而 不是象带线要做机加工。
的相速vp必然介于c和c/ r 之间。为此我们引入有效介电常数
εe, 令
2
e
c vp
则介质微带线的相速为
vp= c
e
这样, 有效介电常数εe的取值就在1与εr之间, 具体数值由 相对介电常数εr和边界条件决定。现设空气微带线的分布电容 为C0, 介质微带线的分布电容为C1, 于是有
第3章 微波传输线
第3章 微波传输线
同理可得
EZ1 y
r
Ez 2 y
j
(1
1
r
)
E
y
2
可见,当εr≠1时, 必然存在纵向分量Ez和Hz, 亦即不存在纯 TEM模。但是当频率不很高时, 由于微带线基片厚度h远小于
微带波长, 此时纵向分量很小, 其场结构与TEM模相似, 因此一
般称之为准TEM模。
下面我们来分析微带传输线的主要传输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