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病例看人胰岛素治疗方案的转换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方案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方案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影响着全球数以亿计的人口。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胰岛素起着重要的作用。
胰岛素治疗方案的制定是为了帮助患者维持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并管理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方案的基本原则和常见的治疗方案。
1. 胰岛素治疗的基本原则胰岛素治疗的基本原则是个体化和定制化。
每个病人的胰岛素需求因素不同,包括年龄、体重、身体活动水平、饮食习惯和胰岛素敏感性等。
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是确保血糖控制的有效和稳定的关键。
除了个体化之外,胰岛素治疗方案还应根据病人的糖尿病类型和状态进行调整。
例如,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替代是必要的,而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初期可以考虑口服药物治疗,但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需要胰岛素治疗。
2. 常见的(1)基础胰岛素治疗方案基础胰岛素治疗方案是最常见的糖尿病胰岛素治疗之一,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和需求较低的1型糖尿病患者。
该方案包括每天的基础胰岛素注射,以维持基础血糖水平。
通常情况下,胰岛素的注射时间是在晚餐前或睡前,以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2)基础-餐后胰岛素治疗方案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和1型糖尿病患者的需求较高者,基础-餐后胰岛素治疗方案是更常用的选择。
该方案包括每天的基础胰岛素注射,以及每餐前或餐后的额外快速或超快速胰岛素注射。
这有助于控制血糖的波动,尤其是餐后血糖峰值。
(3)胰岛素泵治疗方案胰岛素泵是一种可以持续输送胰岛素的设备,适用于需要更为个体化和精确的胰岛素治疗的患者。
该方案通过胰岛素泵和连续皮下胰岛素注射,提供了更为灵活和准确的胰岛素输送。
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胰岛素剂量的调整,以适应不同的情况和活动。
3.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方案的监测和调整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方案的有效性需要定期监测和调整。
这包括血糖的监测和胰岛素剂量的调整。
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的血糖监测,以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
如果血糖水平不稳定或超出正常范围,胰岛素剂量可能需要相应的调整。
从1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谈仝小林教授糖尿病诊疗经验
冯某 ,5岁 ,05年 4月 就诊 。诉 产 后 哺乳 4 2 20 0余 天, 发病前 一天 , 因外 出未能 及 时哺乳 , 晚出现发 热 , 当
伴 口苦咽 干 , 便秘 。右乳 肿胀 疼 痛 明显 , 汁不 畅 。触 乳
维普资讯
光 明 中 医 20 07年 4月 第 2 第 4期 2卷
CG C A r 0 7V l 2 4 J MT M p l 0 . o2 . i 3天 。 一
2 治 疗方 法
天 , 嘱其按 时热敷 吸乳 。服 用一 剂 后 热退 , 剂 后 乳 并 3 房 肿痛 及其 它症状 消 失 。
3 1 疗 效标 准 : 愈 , 身 症 状 及 乳 房肿 痛 消失 。无 . 治 全
效 , 身 症 状 无 明 显 改 善 , 房 肿 痛 加 重 , 进 入 化 全 乳 遂
脓期 。
32 结 果 : . 治愈 2 5例 , 例 因羞 于排 乳 , 服药 物而进 1 拒
入成 脓期 。
4 典 型 病 例
诊 , 部灼热 。右乳 房 肿块 3m×4 m大 小 。舌 红 、 局 c c 苔
黄 , 弦数 。血常 规检查 白细 胞 1 . 0 / 。诊 断为 脉 5 6×1 L
早期乳 痈 , 属肝 郁 气滞 , 疏肝 解 表 , 证 予 消肿 通 乳 。用 瓜蒌 牛蒡 汤 加减 。瓜 蒌 1g 牛 蒡 子 1g 天花 粉 1 g 5, 2, 2,
疗 成功 的关键 , 为确 保 消 法一 步 到位 , “ ” 一 消 了之 , 故 在 通乳 , 回奶 的 同时使 用人工 排乳 。同时 , 人工 排乳 在 前 应做 好初 为人母 , 涩怕痛 的产 妇思 想工 作 , 知后 羞 告 果, 取得 配合 。 53 通 乳 、 . 回乳 药 相 期 并用 : 乳 药 与 回乳 药 合 并 应 通 用, 看似 矛盾 , 治早 期乳痈 却是 常法 。对 全身症 状较 轻 的先 用鹿 角 , 用麦 芽 , 需 断奶者 优佳 。临床 单用麦 继 对 芽 回乳 , 不仅价 廉方 便 , 味 正 无 副 作 用 , 者 乐 于 接 且 患 受 。生麦 芽还有 破 气散结 , 促进 循环 作 用 ; 生鹿 角具有
胰岛素治疗病例分享
由于李女士的血糖不能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医生决定启动胰岛素 治疗。治疗期间密切监测血糖,调整胰岛素剂量。
效果
通过胰岛素治疗,李女士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成功完成了妊 娠。
病例三:特殊类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01
背景
患者张小姐,20岁,被诊断为单基因突变引起的特殊类型糖尿病。
02
治疗过程
由于张小姐的糖尿病类型对口服降糖药反应不佳,医生选择胰岛素治疗
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这些情况下应首选静脉输液 纠正代谢紊乱,待病情稳定后再考虑胰岛素治疗。
低血糖倾向:患者有严重低血糖史或无症状性低血糖, 不宜使用胰岛素治疗。
过敏反应:对胰岛素或其制剂成分过敏者,不能使用胰 岛素治疗。
02
病例介绍
病例一: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治疗
背景
患者王先生,50岁,被诊断为2 型糖尿病5年,一直通过口服降
胰岛素治疗病例分享
汇报人:XXX 2023-11-22
目录
• 胰岛素治疗概述 • 病例介绍 • 胰岛素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 总结与展望
01
胰岛素治疗概述
胰岛素治疗的意义
01
02
03
血糖控制
胰岛素治疗能够有效地降 低血糖水平,并将其维持 在正常范围内,减少糖尿 病并发症的风险。
保护胰岛β细胞
通过外源性胰岛素的补充 ,可以减轻胰岛β细胞的 负担,保护其功能,延缓 糖尿病的进程。
智能胰岛素输送系统
研发能够实时监测血糖水平并自动调整胰岛素剂量的智能胰岛素 输送系统,以实现更精准、更自动化的治疗。
THANKS
感谢观看
作为主要治疗手段。根据血糖和病情调整胰岛素类型和剂量。
03
甘精胰岛素病例分享
谢谢!
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心肌梗死
全因死亡率
RRR=Relative Risk Reduction P=log Rank
UKPDS 80. N Eng J Med 2008; 359.
ADVANCE/ACCORD/VADT研究
ADVANCE研究
主要终点RRR
ACCORD研究
VADT研究
10%
P=0.013
10%
P=0.16
患者血糖并未有效控制!
思路:该如何对该患调整用药?
该患者血糖控制的目标?
– 达标值:?
-- 如何保护肾脏功能 ? -- 预防心血管危险事件发生 ?
降低HbA1C对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性(UKPDS)
微血管并发症
37%
e.g. 肾脏和致盲* 外周血管并发症导 致手术截肢*
HbA1c
43%
1%
21% 14%
入院前治疗方案
降糖:诺和锐30早12U、晚10U餐前皮 注; 降压:厄贝沙坦150mgQD、比索洛尔 2.5mgQD; 抗凝: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QD; 调脂:辛伐他汀20mgQN。
入院后监测血糖
9月9日 空 腹
早 餐 后
午 餐 前
午 餐 后
晚 晚 睡 凌 空腹 餐 餐 前 晨 (第 前 后 3点 二天 )
辅助检查
BUN6.9 mmol/L、Cr146.3 umol/L 、 UA551.48umol/L 24小时尿蛋白定量2798mg/24h 尿常规:细颗粒管型(+)、透明管型 (+)/LP Hb102 g/L
辅助检查
B超: 腹部示:脂肪肝并肝囊肿、膀胱残余尿 阳性,余阴性; 心脏:双方大,肺动脉高压、左心收 缩功能正常; 双侧颈动脉:硬化改变
诺和佳双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盐城实战案例分享
诺和佳双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盐城实战案例分享背景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
近年来,诺和佳双胰岛素作为一种新型治疗糖尿病的药物,逐渐得到医学界的关注。
盐城实战案例病例信息- 患者性别:男性- 年龄:50岁- 病史:2年- 诊断:2型糖尿病- 病情控制情况:不稳定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医生决定采用诺和佳双胰岛素进行治疗。
用药方案1. 胰岛素注射:每日早餐前皮下注射诺和佳双胰岛素。
2. 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身体状况,医生调整胰岛素剂量。
3. 饮食控制:医生建议患者配合饮食控制,避免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
治疗效果经过持续的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以下是治疗后的一些主要改善情况:1. 血糖水平: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了稳定控制,长期血糖平均水平降低。
2. 症状改善:患者的多种症状如多饮、多尿、乏力等有所改善。
3. 身体状况:患者体重、血压等指标逐渐恢复正常水平。
注意事项在使用诺和佳双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遵循医生的用药方案:按时按量使用诺和佳双胰岛素,避免漏服或过量使用。
2. 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定期检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
3. 配合饮食控制:患者应遵循医生的饮食建议,控制饮食中的糖分和脂肪摄入。
4. 注意副作用:诺和佳双胰岛素治疗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低血糖等,患者需密切观察自身症状。
结论诺和佳双胰岛素作为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在盐城的实战案例中展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然而,对于每个患者而言,治疗方案应根据其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因此,在使用诺和佳双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时,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并注意个体化的治疗效果评估。
糖尿病疑难病例讨论1
糖尿病疑难病例讨论1背景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但有时病情复杂,难以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本文将讨论一位糖尿病患者的疑难情况,并提出可能的解决策略。
病例描述患者是一位50岁的女性,被诊断出2型糖尿病已有10年。
近期她的血糖控制不稳定,经常波动在高血糖和低血糖之间。
她已经按医生建议进行了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但效果不佳。
她经历了多次低血糖事件,导致她对胰岛素治疗产生了恐惧心理。
讨论胰岛素治疗调整为了稳定患者的血糖水平,可考虑对胰岛素治疗进行调整。
建议逐渐引入长效胰岛素,并根据患者的血糖监测结果进行个体化的剂量调整。
同时,也应加强患者的血糖自我监测的训练,以便能够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
药物治疗方案调整除了胰岛素治疗,还可以考虑调整患者的口服药物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耐受性,可以考虑增加或替换当前使用的口服药物。
例如,针对高血糖的情况,可以加入二甲双胍或双胍类似物的药物。
营养咨询和教育患者应接受专业的营养咨询和教育,了解如何合理安排饮食,控制血糖。
特别是在使用胰岛素治疗期间,患者需掌握食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以避免低血糖的风险。
心理支持和教育考虑到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恐惧心理,建议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
理解和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帮助她建立正面的治疗态度和信心。
多学科团队协作治疗糖尿病疑难病例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协作。
内分泌学专家、营养师、护士和心理学家等都可以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和支持。
结论针对这位糖尿病疑难病例,我们建议对胰岛素治疗进行调整,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并为患者提供营养咨询、心理支持和教育。
同时,强调多学科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以提供更全面和个体化的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改用胰岛素治疗的几个方案
2型糖尿病患者改用胰岛素治疗的几个方案2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的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靶器官对胰岛素不敏感导致血糖升高而引起的。
一般来说,2型糖尿病患者只需服用降糖药进行治疗即可控制血糖。
但当其服用降糖药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时,则必须改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然而临床实践证实,2型糖尿病患者将服用降糖药进行治疗改为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需要一个安全过渡的过程。
那么,2型糖尿病患者如何从服用降糖药安全地过渡到注射胰岛素呢?一般来说,2型糖尿病患者在改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根据自己的病情选用如下三个阶段性的治疗方案:第一个阶段——每天注射一次胰岛素2型糖尿病患者在服用降糖药进行治疗却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时,可在服用降糖药的基础上,于晚餐前或临睡前注射一次中效胰岛素或长效基础胰岛素(如甘精胰岛素),以提高基础胰岛素的水平,从而可更好地控制血糖。
该治疗方案虽然只需患者每天注射一次胰岛素,却能使患者安全有效地控制住血糖。
第二个阶段——每天注射两次预混胰岛素该治疗方案主要可供采取第一个阶段的治疗方案无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选用。
该类患者应先停用口服降糖药,然后改为每天早晚各注射一次70/30或50/50预混胰岛素,以使三餐后的血糖和夜间的血糖得到有效的控制。
第三个阶段——每天注射四次胰岛素该阶段属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强化治疗阶段,其具体的治疗方案是:于早餐、中餐和晚餐前各注射一次短效胰岛素,于临睡前再注射一次中效胰岛素。
虽然糖尿病患者在该阶段的治疗中注射胰岛素的次数增多了,但这种治疗方法更符合人生理性胰岛素的分泌规律。
糖尿病患者在三餐前使用短效胰岛素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控制餐后血糖,在睡前使用长效胰岛素进行治疗可维持住基础胰岛素的水平,从而可达到良好地控制血糖、防止并发症发生的目的。
总之,2型糖尿病患者在服用降糖药进行治疗却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时,完全可以改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这些患者经过短期的胰岛素治疗后,不但可使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而且还能加速其他疾病(如感染、创伤)的改善。
胰岛素治疗方案的调整技巧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引言 • 胰岛素基础知识介绍 • 胰岛素治疗方案调整技巧 • 胰岛素注射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 特殊情况下胰岛素使用注意事项 • 胰岛素自我管理教育指导
01
引言
胰岛素的重要性
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可以降低血糖的激素。 胰岛素可以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抑制糖异生,从而降低血糖。
THANKS
大腿外侧
适合注射中效型和长效型胰岛素。注射时要注意 大腿放松并屈曲,消毒皮肤,垂直进针,注射角 度不宜过深。
03
胰岛素治疗方案调整技巧
根据血糖水平调整
血糖控制目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与医生 协商制定合理的血糖控制目标
。
调整注射剂量
根据血糖水平,合理调整胰岛素 注射剂量,以达案调整的必要性
随着病情的进展和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的变化,胰岛素剂 量可能需要调整。
不合理的胰岛素剂量可能导致血糖波动,甚至引发低血糖或 高血糖。
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患者自我管理对于血糖控制至关重要。
通过学习胰岛素使用技巧、规律监测血糖以及调整饮食和运动等,患者可以实现 更好的血糖控制。
老年患者往往存在多种疾病,合并用药可能影响胰岛素的代 谢和作用,应考虑调整治疗方案。
糖尿病妊娠患者胰岛素使用注意事项
妊娠期胰岛素抵抗增加,应密切监测血糖,及时调整 胰岛素剂量。
妊娠期胰岛素应用应避免低血糖反应,尤其是在妊娠 早期和晚期。
妊娠期胰岛素应用应选用人胰岛素,避免使用动物胰 岛素。
妊娠期胰岛素应用应与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相结合 ,以取得最佳疗效。
胰岛素自我管理技巧训练
注射技巧训练
教会患者正确的注射方法、部 位、时间等技巧,以保证胰岛
胰岛素治疗方案
正常情况下餐后2h血糖较餐前血糖升高1.7~3.3mmolL正常情况下, 每餐前血糖与前一餐餐后2h血糖相比改变不超过1.7mmolL
如果餐后2h血糖较餐前血糖升高3.3mmolL,考虑增加餐时胰岛素剂量 10% ~ 20% (通常为 1 ~ 4 U),如果餐后 2h 血糖升高不足 1.7mmolL , 甚至低于餐前血糖,考虑减少餐时胰岛素剂量10% ~ 20 %
危重症患者的血糖监测及管理
声明2:动脉血气分析仪比血糖仪更准确地监测动脉血糖(2 级+ ,弱推荐) 声明3:时间间隔对于新入院的危重患者或危重患者,持续输 注胰岛素,持续监测不应超过1小时,直到血糖水平和胰岛素 注射率稳定(2级+,弱 推荐)
危重症患者的血糖监测及管理
声明4:我们建议在入院ICU时常规测量糖化血红蛋白(2级+,弱推荐)
危重症患者的血糖监测及管理
声明25:低血糖高危危重患者,每1-2h监测一次血糖水平,低血糖危 重患者,15 min内监测血糖辅助治疗后,直到血糖稳定在目标范围内 (2级+,弱推荐)
声明26:对于使用胰岛素时出现低血糖的患者,应立即停止胰岛素输 注,静脉注射15-20g葡萄糖,以避免神经系统损伤。葡萄糖应进一步 使用,直到血糖水平在目标范围。同时,应避免医源性高血糖(2级+, 弱推荐)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血糖呈正相关,代表了发病前4- 12周体内的平均 葡萄糖量(2022年发表重症医学杂志:对危重病人血糖管理的中国专家 共识)。糖化血红蛋白每增加1%,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率就增加2030%]脓毒症和糖化血红蛋白 >值为6.5%的患者出现严重的肝肾功能不 全,入院后72小时内死亡率较高
泵转笔方案
午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剂量 = (胰岛素泵午餐餐 前大剂量 + 午餐前至 晚餐前的基础输注量总和) × 110% 晚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剂量 = (胰岛素泵晚餐餐 前大剂量+晚餐前至睡 前的基础输注量总和)×110% 睡前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剂量:睡前至次日早餐前的基础输注量总和
胰岛素的剂量调整原则与实践
胰岛素的剂量调整原则与实践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治疗中。
胰岛素的剂量调整至关重要,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并预防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胰岛素剂量调整的原则和实践方法。
一、胰岛素剂量调整的原则胰岛素剂量调整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和治疗目标来制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则:1. 个体化定制:每个病人都有不同的胰岛素需求,因此,剂量调整应该根据个体化情况进行。
医生和患者需要共同努力,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并根据结果进行适当的剂量调整。
2. 合理饮食控制:胰岛素治疗应与饮食控制相结合。
饮食要低糖、低脂,并且均衡摄入各种营养素。
患者应遵循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合理安排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空腹进食。
3. 血糖监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特别是在胰岛素注射前后的血糖波动情况。
这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了解胰岛素的效果,及时调整剂量。
4. 逐渐调整:胰岛素剂量的调整应该是逐渐进行的,每次只调整一小部分剂量。
这样可以减少剂量调整带来的不适和风险。
同时,要注意进行足够长的观察期,以便判断剂量调整的效果。
二、胰岛素剂量调整的实践方法除了以上原则,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践方法,可以用于胰岛素剂量的调整:1. 持续监测:持续监测血糖水平是胰岛素剂量调整的基础。
患者可以利用便携式血糖仪随时监测血糖,记录下来并与医生讨论。
2. 升高剂量:如果患者的血糖水平持续偏高,则可能需要增加胰岛素剂量。
在增加剂量时,应该注意逐步增加,每次只增加2-4个单位,并在监测血糖的基础上进行。
3. 降低剂量:如果患者的血糖水平过低或存在低血糖的风险,则需要减少胰岛素剂量。
减少剂量时也应逐步进行,每次减少2-4个单位,并密切监测血糖的变化。
4. 注意饮食与运动:饮食和运动对胰岛素剂量的调整有重要影响。
患者应根据自己的饮食和运动情况,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
例如,运动后可能需要减少胰岛素剂量,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5. 寻求专业指导:胰岛素剂量调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诺和佳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在盐城的糖尿病治疗病例展示
诺和佳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在盐城的糖尿病
治疗病例展示
简介
本文档旨在展示诺和佳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在盐城地区用于糖尿病治疗的病例。
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病例,展示了该药物在患者身上的效果和安全性。
病例一
- 患者性别:男
- 年龄:55岁
- 诊断:2型糖尿病
- 初始状况:血糖控制不佳,长期使用口服药物无明显效果
- 治疗方案:开始使用诺和佳德谷门冬双胰岛素
- 治疗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下降,达到了理想范围,并且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病例二
- 患者性别:女
- 年龄:45岁
- 诊断:1型糖尿病
- 初始状况:血糖波动大,频繁低血糖发作,无法有效控制
- 治疗方案:转用诺和佳德谷门冬双胰岛素
- 治疗结果:患者血糖波动明显减少,低血糖发作次数大幅降低,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病例三
- 患者性别:男
- 年龄:60岁
- 诊断:2型糖尿病
- 初始状况:肾功能损害,常规口服药物不能使用
- 治疗方案:开始使用诺和佳德谷门冬双胰岛素
- 治疗结果:患者血糖得到有效控制,肾功能稳定,无不良反应。
结论
通过以上病例的展示,可以看出诺和佳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在盐城地区的糖尿病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
然而,个体差异存在,治疗方案仍应根据医生的专业判断进行调整。
请注意:本文档仅供参考,具体的治疗方案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胰岛素治疗病例分享
2007年8月
又过了6个月…
Wt 70kg
BMI 24.22kg/m2
BP 130/85mmHg
FPG 6.27mmol/L
2hPG 7.6mmol/L
GHBA1C 6.3%
服用诺和龙0.5mg tid治疗期间仍有轻度低血糖反应出现, 考虑胰岛功能继续恢复中,故于第四个月起停诺和龙,改拜 唐苹50mgBid降糖至今。
本次体检同时发现高脂血症、脂肪肝。
家族史:父母有高血压史,否认糖尿病家族史。
体格检查
Ht 1.70m
Wt 71kg
BMI 24.57kg/m2 Bp 140/80mmHg
实验室检查
FPG 16.03mmol/L GAD (-)
2hPG 14.8mmol/L IAA (-)
GHBA1C 11.6% ICA (-)
初诊时因体检发现血糖升高,平时用瑞易宁 5mg qd- Bid,并联合应用二甲双胍0.25 Tid0.5 Bid
血糖控制情况
HbA1c 8.8% FBG 9.0~12.5mmol/L 三餐餐后2hBG均在10-13.7mmol/L左右 C肽0’2.28ng/mL,2h’3.29ng/mL
目前存在的问题
空腹C-peptide 2.11ng/mL Ins 3.68uIU/ml
CHOL 5.18mmo/L TG 1.50mmol/L
LDL-C 3.42mmo/L
HDL-C 0.98mmo/L BUA 241.1μmmol/L CRP 1.5mg/L
AST 80u/L
ALT 127u/L
GGT 123u/L
晚餐前 14.8 13.6 10.1 12.1 11.5
晚餐后 请假 请假 请假 请假 请假
盐城糖尿病患者诺和佳双胰岛素的使用病例解析
盐城糖尿病患者诺和佳双胰岛素的使用病例解析一、背景信息诺和佳双胰岛素是一种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由重组人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组成。
该药物可提供稳定的血糖控制,并且有助于减少血糖波动。
本案例将分析盐城地区糖尿病患者使用诺和佳双胰岛素的实际情况。
二、病例选取本案例选取了盐城地区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在40-70岁之间,病程在1-10年之间。
所有患者在使用诺和佳双胰岛素前均经过血糖监测,且HbA1c水平在7.5%-10.5%之间。
三、使用方法所有患者在使用诺和佳双胰岛素期间,均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
其中,25例患者选择诺和佳双胰岛素注射液替代原有胰岛素治疗,另外25例患者选择诺和佳双胰岛素注射液与口服降糖药物联合使用。
四、血糖控制效果评估在使用诺和佳双胰岛素治疗后,所有患者的血糖水平均得到了明显的控制。
其中,单独使用诺和佳双胰岛素的25例患者,HbA1c水平下降了1.2%;与口服降糖药物联合使用的25例患者,HbA1c水平下降了1.5%。
五、不良反应观察在观察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有5例患者出现了轻微的注射部位疼痛,但未影响治疗。
六、结论通过对盐城地区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诺和佳双胰岛素的病例分析,我们认为诺和佳双胰岛素在血糖控制方面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
因此,我们推荐医生在治疗2型糖尿病时,可以考虑使用诺和佳双胰岛素。
七、建议虽然诺和佳双胰岛素在血糖控制方面表现良好,但我们建议医生在开具处方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病情、药物过敏史等,以确保患者安全有效地使用该药物。
同时,患者在使用过程中,也应遵循医嘱,定期进行血糖监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史上最全的胰岛素治疗方案调整技巧!
史上最全的胰岛素治疗方案调整技巧!干货∣病例∣答疑∣新知∣好课每日4针胰岛素治疗如何转化为一天2针预混?每天2针预混如何转化为3针?胰岛素泵如何转为4针方案?▫▫▫教大家▫▫▫掌握胰岛素治疗方案调整的技巧本期你将学到这些:○胰岛素治疗有哪些方案?○胰岛素治疗方案之间何时转化?○胰岛素治疗方案之间如何转化?一临床胰岛素治疗的1-2-3-4-持续方案二每日1次方案转换为每日2次胰岛素方案1. 什么时候转化?(1)每日1次预混胰岛素,HbA1c或空腹血糖仍然不能达标,可以更改为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2)每日1次基础胰岛素,空腹血糖已经达标,但HbA1c≥7%2. 如何转换?(1)每日1次预混胰岛素→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晚餐前预混胰岛素不变,早餐前增加3~6U▪根据空腹和晚餐前血糖调整预混胰岛素的剂量(2)每日1次基础胰岛素→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调整后剂量=基础胰岛素的剂量*1.3▪ 1:1分配到早晚餐前▪根据空腹和晚餐前血糖进行调整三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转为每日1次基础胰岛素治疗方案1. 什么时候转换?(1)血糖控制不达标,病程较短(<10年),有残存的B细胞功能,预混胰岛素总剂量≤50U,可以尝试转换为口服药联合基础胰岛素2. 如何转换?(1)HbA1c≤8%,基础胰岛素起始剂量=原预混胰岛素剂量*0.6 (2)HbA1c>8%,基础胰岛素起始剂量=原预混胰岛素剂量*0.8 四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转为每日3次胰岛素方案1. 什么时候转换?预混胰岛素每日2次治疗后HbA1c≥7.0%的患者2. 如何转换?(1)每日2次预混人胰岛素→每日3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先把人胰岛素转换成胰岛素类似物,总剂量等量转换,1:1分配到早晚餐前▪午餐前加2~4U或胰岛素总量的10%,早餐前可减少2~4U(2)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每日3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早晚餐前等剂量转换▪午餐前加2~4U或胰岛素总量的10%,并减少早餐前剂量2~4U 五每日1次/2次/3次方案转换为每日4针方案1. 什么时候转换?每日1次/2次/3次胰岛素方案时,经过充分剂量调整,HbA1c 仍然不达标2. 如何转换?▪每日1次/2次/3次的胰岛素总量保持不变▪ 60%的总量=睡前基础胰岛素的剂量▪ 40%的总量=三餐前餐时胰岛素的剂量,1:1:1分配到三餐前▪根据餐后血糖调整三餐前胰岛素剂量,根据空腹血糖调整睡前剂量六每日4针方案转换为每日1次/2次/3次方案1. 什么时候转换?(1)每日4次胰岛素短期强化方案时,可以改为更简单地治疗方案的情况(2)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强化(3)因为围手术期、应激状态等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后2. 如何转换?(1)每日4次方案转换为每日1次基础胰岛素+口服降糖药▪每日4次方案中的基础胰岛素=每日1次基础胰岛素的剂量睡前应用(2)每日4次方案转换为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口服药▪每日4次方案中的基础胰岛素=预混胰岛素中的基础胰岛素的剂量▪ 1:1分布到早晚餐前(3)每日4次方案转换为每日3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每日4次方案中的基础胰岛素=预混胰岛素中的基础胰岛素的剂量▪ 1:1:2分布到早、中、晚餐前七每日1/2/3/4次方案转换为胰岛素泵什么时候转换?(1)伴应激状态或围手术期(2)血糖波动大,血糖仍无法得到平稳控制者(3)黎明现象严重导致血糖总体控制不佳者(4)频发低血糖,尤其是夜间低血糖、无感知低血糖和严重低血糖者(5)作息时间不规律,不能按时就餐者(6)不愿接受胰岛素每日多次注射,要求提高生活质量者(7)胃轻瘫或进食时间长的患者怎么转换?(1)每日1/2/3次胰岛素方案时的总胰岛素剂量*(70~100%)=胰岛素泵治疗时的全天胰岛素总量(2)每日基础输注量=全天胰岛素总量×(40%~60%)(平均50%) 初始胰岛素泵治疗时,基础率占总剂量比例建议如下:▪成人全天胰岛素总量×(40%~60%)▪青少年全天胰岛素总量×(30%~40%)▪儿童全天胰岛素总量×(20%~40%)剩余部分为餐前大剂量总量,按照三餐1/3,1/3,1/3分配八胰岛素泵转化每天4次1. 什么时候转换?需要短期胰岛素泵治疗后:(1)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糖毒性改善(2)如住院、应激状态、围手术期等情况改善后可改为每日1/2/3次胰岛素皮下注射2. 怎么转换?(1)改为3次餐前短效胰岛素加1次睡前中效胰岛素方案▪早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剂量:胰岛素泵早餐餐前大剂量+早餐前至午餐前的基础输注量总和▪中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剂量:胰岛素泵中餐餐前大剂量+午餐前至晚餐前的基础输注量总和▪晚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剂量:胰岛素泵晚餐餐前大剂量+晚餐前至睡前的基础输注量总和▪睡前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剂量:睡前至次日早餐前的基础输注量总和(2)改为3次餐前速效胰岛素加1次睡前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方案▪早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剂量:泵早餐餐前大剂量▪中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剂量:泵中餐餐前大剂量▪晚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剂量:泵晚餐餐前大剂量▪睡前皮下长效胰岛素注射剂量:全天基础输注量九胰岛素泵转换为每日1次/2次方案1. 什么时候转换?(1)既往使用方案是基础胰岛素+口服药或预混胰岛素+口服药,血糖控制尚可,由于应激或手术等原因无法使用口服药(2)既往是新诊断的患者短期强化治疗2. 怎么转换?对于情况1: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各种应激等情况缓解后,可以调整为原来的治疗方案对于情况2:(1)改为每日1次基础胰岛素:▪胰岛素泵中的基础胰岛素=每日1次基础胰岛素的剂量(2)改为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胰岛素泵中的基础胰岛素=预混胰岛素中的基础部分的剂量▪换算成预混胰岛素的剂量(基础量/70 or 50 or 75)▪ 1:1分布到早、晚餐前总结:胰岛素治疗模式之间的转换,胰岛素剂量的确定是糖尿病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快速掌握其中的技巧显得尤为必要。
诱发弗雷德里克思考胰岛素提取方法的病例
诱发弗雷德里克思考胰岛素提取方法的病例(原创版)目录一、引言:介绍弗雷德里克及其对糖尿病的研究背景二、弗雷德里克对胰岛素提取方法的探索1.病例的启示2.实验过程与困难3.成功提取胰岛素三、胰岛素提取方法的应用与影响1.糖尿病治疗的革命2.荣誉与奖项四、结语:弗雷德里克的贡献与启示正文一、引言弗雷德里克·班廷(Frederick Banting)是一位加拿大医生,他在 20 世纪初糖尿病治疗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而导致的代谢性疾病,长期患病会导致肾功能衰竭、失明等严重后果。
在班廷之前,糖尿病被认为是一种不治之症。
而班廷通过研究病例,成功找到了胰岛素的提取方法,为糖尿病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
二、弗雷德里克对胰岛素提取方法的探索1.病例的启示1920 年,班廷在阅读一篇关于糖尿病的论文时,受到了一个病例的启发。
病例中,一个叫做汤普森的糖尿病患者在胰腺手术中意外损伤了胰岛,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病情得到缓解。
这个病例让班廷意识到,胰岛素可能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
2.实验过程与困难班廷立即开始进行实验,试图从动物胰腺中提取胰岛素。
然而,他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提取过程中会出现凝固、降解等问题。
在经过一系列尝试后,班廷意识到需要将胰腺研磨成糊状物,才能提取出胰岛素。
3.成功提取胰岛素1921 年,班廷成功地从狗的胰腺中提取出了胰岛素。
随后,他与同事詹姆斯·科利普合作,继续研究胰岛素的提取方法和纯化技术。
1922 年,他们成功地将胰岛素纯度提高到可供临床使用的水平。
三、胰岛素提取方法的应用与影响1.糖尿病治疗的革命胰岛素提取方法的成功,使得糖尿病治疗迎来了革命性的改变。
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补充体内胰岛素的不足,从而有效地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2.荣誉与奖项班廷和科利普的贡献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1923 年,他们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在糖尿病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
糖尿病治疗中胰岛素转换管理
糖尿病治疗中胰岛素转换管理胰岛素在1型和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均不可或缺,但由于胰岛素制剂具有保存条件要求严格、需要注射治疗、容易发生用药错误和低血糖发生风险较高等特点,被列为高警示药品(high-alert medications),即一旦使用不当,就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2011年,英国国家患者安全局(National Patient Safety Agency,NPSA)发布安全警示,指出在2003年11月至2009年11月英国16 600起胰岛素相关不良事件(包括6例死亡)中,由于胰岛素品种错误、遗漏或用药延迟及剂量错误等引起的不良事件占不良事件发生总数的60%。
因此,临床实践中保证胰岛素的正确使用非常重要。
此外,有研究显示,胰岛素相关用药错误最容易发生在首次使用胰岛素和更换胰岛素剂型的患者中。
胰岛素转换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非常常见,是影响胰岛素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
一项对2 272例胰岛素治疗患者的观察性随访研究显示,4年内有45%的患者进行了胰岛素转换,包括基础胰岛素转换为餐时+基础胰岛素、基础胰岛素转换为预混胰岛素以及预混胰岛素转换为餐时+基础胰岛素等。
胰岛素转换过程中受剂量、注射装置及血糖监测方式等的影响,容易发生血糖波动和低血糖,因此胰岛素转换需要在相关指南指导下谨慎进行。
目前,不少国家制定的糖尿病治疗相关指南中都涉及了胰岛素转换的内容,本研究对现有指南中对胰岛素转换的管理要求进行梳理,为我国制定更系统的胰岛素转换相关指南,完善转换过程管理以及进行转换后监测提供依据。
一、美国胰岛素转换相关指南1.1 《糖尿病诊疗标准2021版》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诊疗标准2021版》(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21)指出,为糖尿病患者调整胰岛素治疗方案时应该考虑的因素包括心血管并发症、不良反应风险、对体重的影响、治疗成本和患者意愿,还应定期(3~6个月)对治疗方案进行评估,并根据需要及新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整。
胰岛素治疗病例集
诺和锐30、诺 和 灵® 30R或50R
2007年9月
贵州省糖尿病中心&贵阳医学院附院内分泌代谢病科
病例1—体查
BMI=22.34kg/m2,WHR=0.89 心肺腹无阳性体征,双下肢无水肿,四肢浅 感觉减弱,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正常
2007年9月
贵州省糖尿病中心&贵阳医学院附院内分泌代谢病科
贵州省糖尿病中心&贵阳医学院附院内分泌代谢病科
2007年9月
病例3-治疗经过
静脉输注胰岛素:患者入院后先予小剂量胰岛素静脉输注
(0.1U/h/kg),待血糖降至14 mmol/L以下后改为胰岛素皮 下注射(三餐前短效及睡前中效)。
入院5天后做 OGTT、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结果见下:
血糖(mmol/L) 胰岛素(mU/L) C肽 (nmol/L)
病例3-点 评
该病例糖尿病4年,未认真治疗。入院随机血糖32.4 mmol/L,尿酮3+,说明该患者糖尿病控制极差。 后做 OGTT、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显示患者胰岛β 细胞功能很差 按糖尿病酮症处理使用小剂量胰岛素静脉输注 (0.1U/h/kg),待血糖降至14 mmol/L以下后改为胰 岛素皮下注射(三餐前短效及睡前中效) 治疗中发现每日胰岛素用量增加至50u以上时血糖仍 控制欠佳,说明患者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因此加用 格华止使血糖得到进一步控制。 后采用预混胰岛素30R,联合格华止使血糖良好控制。
2007年9月
贵州省糖尿病中心&贵阳医学院附院内分泌代谢病科
病例2—辅查
OGTT+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结果为:
0h
血糖(mmol/L) 8.92 胰岛素(mU/L) 5.11 C肽 (nmol/L) 0.69
从病例看人胰岛素治疗方案的转换PPT演示课件
2 1
低血糖未纠正• 持续静Fra bibliotek滴注5%或者10%的葡萄糖或加 用糖皮质激素
• 注意长效磺脲类药物或中长效胰岛素所 致低血糖不易纠正持续时间较长,可能 需要长时间葡萄糖输注
• 意识恢复后至少监测血糖24-48小时
去除低血糖可能诱因
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
人胰岛素30R
中华内分泌杂志,2014,30(10):893-942
门冬胰岛素30
10-20分钟 1-4小时 24小时
Presentation title
26
如何克服目前胰岛素治疗局限性?
门冬胰岛素30提供更理想的治疗选择
• 紧邻餐前注射 3 • 必要时,餐后立即给药 3
灵活 注射时间
安全控糖
• 剂量充分优化,血糖持续 改善,但不增加低血糖 1
• 对比预混人胰岛素,显著 减少重度低和夜间低血糖 风险 2
病例特点
Presentation title
8
• 中年,病程7年,体型偏胖,无糖尿病并发症。 • 7年前血糖升高,最初使用一种口服降糖药,后改为两种口服药联合,现
使用口服药联合胰岛素治疗。 • 近10余天反复发作出汗、心悸,进食后缓解。
临床诊断
1.2型糖尿病 2.高脂血症
Presentation title
比值比(95%CI)
P
重度低血糖
0.45(0.22-0.93)
<0.05
夜间低血糖
0.50(0.38-0.67)
0.1 0.2
1
门冬胰岛素30更优
10 20
人胰岛素30R更优
<0.01
Davidson JA, et al. Clin Ther. 2009;31 (8): 1641-51.
基础胰岛素转换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的病例分享
基础胰岛素转换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的病例分享
赖亚新;肖新华
【期刊名称】《药品评价》
【年(卷),期】2022(19)21
【摘要】回顾性总结4例因基础胰岛素联合或不联合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转换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IDegLira)联合或不联合口服降糖药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病例资料。
结果发现,从出院至最长随访3个月期间,患者空腹和餐后血糖均有明显改善,2例体重、腰围明显下降,1例患者出现轻度低血糖反应和胃肠道不良反应,整体有效性和耐受性良好。
【总页数】4页(P1336-1339)
【作者】赖亚新;肖新华
【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京协和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
【相关文献】
1.德谷胰岛素与利拉鲁肽复方制剂IDegLira在2型糖尿病综合管理中的优势
2.利拉鲁肽联合德谷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
3.门诊使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换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的案例分享
4.2型糖尿病患者门诊使用口服降糖药联合GLP-1受体激动剂转换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的案例分享
5.利拉鲁肽德谷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在难治性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辅助检查
早餐后2h
8点血糖谱
午餐后2h
晚餐后2h
血糖()
午餐前
晚餐前
10.0 7.0 3.9
诺和30R 14u
诺和30R 12u
辅助检查
• 1c 8.3% • 空腹C肽 0.235 • ,,抗体阴性 • 酮体(-)
• 生化: • 肝肾功能、电解质无异常 • 血脂: 1.8↑↓ 6.01 ↑, 1.04↓,
14u,晚12u; • 10余天来反复出现出汗、心悸,进食后可缓解。
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
• 既往史:无高血压及冠心病病史,高血脂血症1年,未口服降脂药物 治疗。
• 个人史及家族史:母亲患糖尿病。
查体
• 生命体征:P78次/分,R20次/分,T 36.5℃, 130/75 ,身高171, 体重 74 , 25.32
从病例看人胰岛素治疗方案的转换
主诉
• 患者男性,47岁,机关职员 • 主诉:发现血糖升高7年,反复发作出汗、心悸10余天
现病史
• 7年前,体检发现空腹血糖升高。化验空腹血糖9.9,2小时 16.1,1c 8.8%,尿 酮体(-)。予二甲双胍治疗,1g一日两次。
• 2年前,因血糖控制不佳,二甲双胍1g一日两次联合格列美脲4 一日一次; • 5个月前,停用格列美脲,二甲双胍1g一日两次联合诺和30R 早6u,晚6u; • 现根据血糖调整治疗方案为:二甲双胍 早1g,晚0.5g,诺和30R现剂量为 早
中华内分泌杂志,2014,30(10):893-942
低血糖分类
中华内分泌杂志,2014,30(10):893-942
低血糖的危害
中华内分泌杂志,2014,30(10):893-942
在内分泌药物所导致的急诊住院中, 95%的患者是因为低血糖住院
诊断 (表现)
伴意识丧失或癫痫发作
伴精神状态改变或其他神经后遗症
3.4 ↑ • 尿微量白蛋白阴性 • 眼底照相正常 • 周围神经测定正常 • 颈动脉及下肢血管B超无异常。
病例特点
• 中年,病程7年,体型偏胖,无糖尿病并发症。 • 7年前血糖升高,最初使用一种口服降糖药,后改为两种口服药联合,现
使用口服药联合胰岛素治疗。 • 近10余天反复发作出汗、心悸,进食后缓解。
0
20
85%
90% p<0.05
72%
79% p<0.05
40
60
比例 (%)
80
100
*2研究:一项纳入全球8个国家的临床医生(1250名)和T12患者(1500例)的横断面研究, 通过网络问卷调查降糖治疗中的胰岛素使用情况
M . 2012;29:682–689.
低血糖的诊治流程 1
怀疑低血糖,应立即检测血糖水平
门冬胰岛素30
10-20分钟 1-4小时 24小时
如何克服目前胰岛素治疗局限性?
门冬胰岛素30提供更理想的治疗选择
• 紧邻餐前注射 3 • 必要时,餐后立即给药 3
1. , . . 2015 2。 , . . 2009;31 (8): 1641-51. 3. 诺和锐®30产品说明书
• 剂量充分优化,血糖持续 改善,但不增加低血糖 1
晚餐前
10.0 7.0 3.9
人胰岛素30R 14u
人胰岛素30R 12u
治疗困境
晚餐后高血糖
↓晚餐前 胰岛素剂量
↑晚餐前 胰岛素剂量
夜间低血糖
中华内分泌杂志,2014,30(10):893-942
低血糖临床表现
• 交感神经兴奋 • 心悸、焦虑、出汗、饥饿感 • 中枢神经系统 • 神志改变 • 认知障碍 • 抽搐 • 昏迷
• 对比预混人胰岛素,显著 减少重度低和夜间低血糖 风险 2
荟萃分析:门冬胰岛素30较预混人胰岛素重度低血糖风险降低 55%,夜间低血糖风险降低50%
比值比(95%CI)
P
重度低血糖
偶有注射胰岛素后 忘记进食,或进食减少
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30R补充
起始剂量 每日一次:0.2单位/公斤体重/天,晚餐前注射。 每日二次:0.4-0.6单位/公斤体重/天,按1:1比例分配到早餐前和晚餐前 剂量调整 每日一次:根据空腹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直至空腹血糖达标 每日二次:根据空腹血糖、早餐后和晚餐前后血糖, 分别调整早餐前和晚餐前胰岛素剂量 调整频率: 根据血糖水平,每3到5天调整一次,每次调整1到4个单位
低血糖
伴心血管后遗症 伴虚弱或呼吸困难
伴其他或非特异性后遗症 其他
. N J 2011;365(21):2002
事件比例
26.0% 40.7% 8.3% 5.7%
14% 5.3%
79%的临床医生认为 对低血糖的担忧限制了积极控糖
相当数量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并 未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水平
若不必顾虑低血糖风险,我会对 患者进行更加积极的治疗
血糖<3.0mmol/L 继续给予50%葡萄糖60ml
中华内分泌杂志,2014,30(10):893-942
低血糖的诊治流程 3
中华内分泌杂志,2014,30(10):893-942
去除低血糖可能诱因
人胰岛素30R
中华内分泌杂志,2014,30(10):893-942
无饮酒史 规律晚餐后步行, 近期无明显活动量增加
临床诊断
1.2型糖尿病 2.高脂血症
病例分析:既往治疗是否合理
中华内分泌杂志,2014,30(10):893-942
Hale Waihona Puke 初诊给予二甲双胍
时
2
年
+格列美脲
前
5
月 前
胰岛素起始
2013 指南:2种口服药
联合治疗而血糖仍不达
标,可加用胰岛素
治疗的困境
早餐后2h
8点血糖谱
午餐后2h
晚餐后2h
血糖()
午餐前
无法检测血糖, 暂时按低血糖处理
意识清晰: 口服15~20g糖类食品(葡萄糖为佳)
意识障碍: 50%葡萄糖20静推
中华内分泌杂志,2014,30(10):893-942
低血糖的诊治流程 2
每15分钟监测一次血糖
血糖3.9mmol/L以上
但距离下次就餐1个小时 以上,给予含淀粉或蛋白 质食物
血糖≤3.9mmol/L 再给予15g葡萄糖口服
® 30R(* 诺和灵含30%短效中性可溶性人胰岛素及70%中效低精蛋白锌的预混人胰岛素) 2010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门冬胰岛素30的组成 —— 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提供基础胰岛素,控制空腹血糖 提供餐时胰岛素,控制餐后血糖
预混人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30
起效时间 最大作用时间 作用持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