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复习之形象类考点一轮复习
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超级讲义)——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学一站通关
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考点1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诗歌创作的目的是抒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借助诗中的形象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来的。
因此,鉴赏古代诗歌,首先必须把握古代诗歌的形象。
所谓形象就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者浓郁主观情感的意象。
它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种。
题型1 鉴赏人物形象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为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二是诗歌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1.鉴赏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古代诗歌是作者主观情感的产物,必然带有作者的痕迹。
作者以此表达自己的爱憎、价值和人生追求,因此,抒情主人公形象往往实际上就是作者自己的形象。
鉴赏古代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是把我们在阅读这首诗歌时所感悟和想象的作者的形象用语言准确形象地描述出来。
2.鉴赏古代诗歌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在偏重叙事或作者隐身的古代诗歌作品中,作者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
方法突破一、鉴赏古代诗歌人物形象技巧1.审清题干,找准形象。
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看题干是要求分析抒情主人公形象(即作者自己)还是诗歌刻画的人物形象。
2.知人论世,总体把握。
根据诗歌标题、注释及平时积累的作者作品常识,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或与作者有关的其他方面的信息,如政治主张、所处时代特征、常见写作风格等,总体上把握抒情主人公形象的性格、心态、情感等。
3.抓住关键,深入分析。
概括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包括外貌仪表、性格品质等,要抓住诗歌中有关人物描写的诗(词)句(如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以及反映人物品格志趣的诗(词)句。
4.关注环境,理解形象。
关注环境描写,特别是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环境或者大的社会环境等,这些对人物形象、思想情感会有陪衬、烘托的作用。
5.结合形象,明确效果。
结合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把握人物形象的意义,理解人物形象所寄寓的情感,明确塑造该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高三第一轮复习:古典诗歌鉴赏--事物形象分析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 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 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临 江 仙 〔宋〕侯 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3、答题步骤
(1)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
(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 (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
性等)。
4、答题示例
【例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马 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金络脑,金子做的马笼头
问题1: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艺术形象? 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
问题2:抒写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
白鹭图 (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花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问:这是一首题画咏物诗,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 个怎样的形象?
【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 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⑴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
①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 别人的嘲讽。②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 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 ③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 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 ⑵《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 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 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
考点23:诗歌鉴赏之赏析形象(解析版)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版)
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考点微专题考点23 诗歌鉴赏之赏析形象【命题趋势】赏析诗歌形象是诗歌鉴赏考核的重点内容,主要考核人物形象、物象特征及其作用、诗歌的画面、意境等内容。
【真题再现】【2020新高考全国1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别郑炼赴襄阳杜甫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①,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
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
[注]①把:握,执。
②岘首山,在襄阳。
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
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
B. 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
C. 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
D. 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2. 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1. B2. ①峨眉山位于蜀地,岘首山位于襄阳,二者相距遥远;②以两山相距之远代指自己与朋友远离,不舍之情见于言外。
【解析】1. B项,“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有误,“念此”的“此”应结合首联中“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一起理解,诗人不是为离别“心惊神伤”,而是想到在此战乱时期,自己又年老多病,一别将再难相见,故此“心惊神伤”。
故选B。
2.“峨眉”是诗人的居住地,“岘首”是襄阳庞德公隐居的地方,也是郑炼将要前往之地。
上句“峨眉晚”,写出离别之际因天色薄暮,而诗人不得不与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下句想象友人到达襄阳,正是春光明媚之时,表达对友人一帆风顺抵达目的地的美好祝愿;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情。
用“地阔”“天高”刻画出峨眉与岘首两座山相距遥远,借景抒情,抒发离别之后两人分居两地,相隔遥远的孤独寂寞之情。
【考点详解】一、诗歌意象鉴赏的分析方法:意象,作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被认为是作者内在抽象心意的外在寄托,理解了意象所蕴含的情感内涵,诗词的寓意也就迎刃而解。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人物形象)
抒情诗大多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如《梦游
天姥吟留别》中,诗人运用奇特的想象,为我们描绘 了一个神游无极的形象。
(2)景物形象。(自然景象或意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
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 “意象”。
人
A、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
一
物
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偏
切
形 重抒情的诗歌)
景 语
诗 歌 形 象
象 B、主人公。(偏重叙事的诗歌)皆
情
景
语物Biblioteka 诗人借以表达主 观感情的载体形
意象(山川草木等客观物象)------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
象 (偏重写景诗)
事
物 形
咏物诗中描绘的形象或带有诗人主观色彩的物象, 或以物曲折表现诗人的品格情操和思想感情。
典题示例(二)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4分)
陆鸿渐是一个高洁不俗、寄情山水的隐士形象。
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清静)、高雅的隐居之地 的景物描写,衬托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 陆鸿渐往山中去了,经常要到太阳西下的时候才回来的行 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寄情山水的潇洒疏放。
作者自己。这首词是作者代一位妇女赋的。) ①这首词塑造了一位内心充满“离恨”的思妇形象 。 ②她“眼底”充满了“离恨”,心中肝肠寸断,明知视线
已被青山遮断,心上人是看不到的,但仍要情不由己地、一次 又一次地倚靠着楼上的阑干(栏干)远望,足见其离恨之深、 相思之切 。
一轮复习:高考诗歌三大形象鉴赏方法(简单实用型)
析)
派孤傲狂放的气概;三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中
葡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3)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
时社会的傲视和嘲弄。
形象的意义
(思想内容或观点态度)
人物形象类鉴赏题的答题步骤
明特点——析特征——明意义(感情)
1、形象是什么(概括形象) 2、形象的特征(结合诗句分析) 3、形象的意义(思想内容或观点态度)
一、人物形象的鉴赏
人物形象鉴赏题目类型
人物形象鉴赏题目类型有以下几种:
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试概括这首诗中人物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 3、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题示例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题葡萄图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 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 《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 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 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 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诗的前两句选取晚秋、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等意象,描
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 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 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 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微点精析》考向27 诗歌鉴赏之语言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
考向27 诗歌鉴赏之形象一、(2022·河南安阳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张谷田舍储光羲县官①清且俭,深谷有人家。
一径入寒竹,小桥穿野花。
碓②喧春涧满,梯倚绿桑斜。
自说年来稔③,前村酒可赊。
【注】①县官:陪作者巡视的县令。
②碓(duì):用来舂米谷的器具。
③稔(rěn):庄稼成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田园诗。
诗人在一个丰收的秋日里,去拜访深山谷中的农家。
首句“县官清且俭”,指出了这个县的长官清廉正直、节俭爱民。
B.中间四句是景物描写。
这四句顺着诗人的游踪,描写田舍的美丽风光与农民们的劳动生活,写得绘声绘色,曲折有致,引人入胜。
C.颈联诗人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展现了农人舂米与采桑的场景,对仗工整,形象生动,反映出一幅忙碌而喜悦的劳动画面。
D.尾联的“自说”是农人说,写今年的收成将会不错。
2.诗歌颔联哪两个字运用精当?请简要赏析。
二、(2022·吉林长春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唐多令林黛玉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
一团团逐对成毬①。
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②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③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①毬,即球。
②本诗是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时创作并寄与际遇相同的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的一首七律。
③飐,即吹动。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多令》首句融情于景,写出林黛玉站在燕子楼上,看到暮春时节,柳絮堕枝飘残的场景,引发心中愁绪,这两句自况之意明显。
B.《唐多令》上阙中“缱绻”即“缠绵”,暗指情好而难分。
“风流”,一指柳絮随风飘流,一说才华风度,小说中多称黛玉风流灵巧。
C.《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颔联中的“芙蓉”“薜荔”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它们在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不禁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
诗歌鉴赏第一轮复习
诗 歌 的 形 象 人物形象 景物形象
诗 歌 鉴 赏 形 象 ——
事物形象 考点: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 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 意义。
第一节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一)人物形象的含义 诗歌作品的人物形象指的是诗歌创造出来的生动 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人的 艺术形象。 (二)人物形象分类 1、诗歌中的诗人形象: 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2、作品中其他人物形象: 诗人在诗歌中塑造的诗人以外的人物形象。
练习3(2012湖南卷) 度破讷沙①(其二)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䴙鹈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䴙鹈泉:泉水名 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全诗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 诗中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 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 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光, 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 生活的艰辛。 本诗借此意境抒写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
分析意境题的答题步骤
步骤一:总括——简要概括景物的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 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 物的特点和情调) 步骤二:分析——展开联想、想象,运用优美语句来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先抓住各个意象,再分析各个意象的特点) 步骤三:总结——分析作者表现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 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
①行为洒脱 ②情趣高雅 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 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②“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 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 创作的高雅情趣。
考点19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高考专用)
考点19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中的形象,是指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寄寓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就是把握其特征,品味其内涵,探寻其象征意义或社会意义,进而理解作者融注在特定形象中的思想感情。
复习中,考生应首先强化读懂训练,读懂就能得到80%的分数,其次强化主观答题规范训练,向规范要满分。
这里的规范包括审题解题思路规范,更包括答题模板规范。
【考点精讲】意象(景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像湖光山色、田园桑植、大漠孤烟之类,只要灌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均可叫意象。
意象有单个的,也有群组的。
意象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即熔铸了诗人主观思想感情的客观事物,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
分析理解意象的含义和作用是诗歌鉴赏中一种重要的考查形式,这类题型命题方式单一,要求指出诗中某种意象的含义(内涵)然后简要分析某一意象的作用等(或考查其中一项)。
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其主观情感的流露,“月”“雁”“笛”“落花”等传统意象更是因沉淀了特定的文化内涵而显得意蕴丰富。
简单地说:(1)意象=物象+情思;(2)意境=意象+氛围。
古诗常见意象内涵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
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
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鉴赏意象内涵【考点小练】下面诗句中的意象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固定的内涵。
请根据理解填出下表。
“柳”“留”二音相谐,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以柳相留④也叫“雁书”“雁足”“鱼雁”等,是书信、音讯的代称⑤寄托物是人非的感慨⑥象征凄凉哀伤【技法点拨】[即时训练](2020·北京)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任务。
寄东鲁二稚子①李白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②田。
《微点精析》考向26 诗歌鉴赏之形象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
考向26 诗歌鉴赏之形象一、(2022·全国乙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画眉禽文同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
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欧诗和文诗题目大体相同,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对象的咏物诗。
B.欧诗所写的画眉鸟在花木间自由飞行,文诗中的画眉鸟则在笼中饲养。
C.欧诗认为鸟笼内外的画眉鸟,其鸣叫声有差别,而文诗对此并未涉及。
D.欧诗中的“林间”与文诗中的“千岩万壑”具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含意。
2.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
请简要分析。
二、(2020·全国2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苦笋陆游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①藜藿:藜和藿。
泛指粗劣的饭菜。
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
B.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
C.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
D.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炼。
4.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三、(2022·安徽合肥高二期末)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各题。
鹧鸪天贺铸重过阊门①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注】①阊门:苏州城西门,词人旧居。
江城子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七 诗歌鉴赏第02讲 诗歌形象类鉴赏练习(解析版)
第02讲诗歌形象类鉴赏(基础题和拔高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题泉州王梅溪先生祠堂①戴复古堂堂大节在朝廷,名重当时太华轻。
乾道②君臣千载遇,先生议论九重惊。
人歌黄霸③思遗爱,我颂朱云④有直声。
一瓣清香拜图像,英风凛凛尚如生。
【注】①原题后尚有“徐竹隐直院谓梅溪古之遗直,渡江以来一人而已”二句。
王梅溪:名十朋,号梅溪,南宋大臣。
②乾道:孝宗年号。
③黄霸:西汉著名循吏,为政外宽内明,力劝耕桑,推行教化,治行为当时第一。
④朱云:汉成帝时人,以直臣闻名于世。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先直接赞美王梅溪先生的志节,后用衬托手法表现他的名声之大。
B.颔联意谓君臣际遇是千载难逢的,梅溪先生议论国家大事,令帝王惊叹。
C.颈联用典,意在表达作者对循吏黄霸和直臣朱云的赞美之情,感情真挚。
D.尾联点题,诗人瞻仰拜祭梅溪先生的遗像,感觉他英风凛凛,一如生前。
2.在作者的心目中,王梅溪先生是怎样的形象?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C 2.王梅溪先生是一位立朝正直、德高望重、赤心为国、深受君主器重的大臣形象。
他在朝为官,正直端方,有着远大志节,名声之重简直盖过华山,深受孝宗赏识,议论国事君主极为重视。
去世多年,仁爱还留于后世,百姓仍然歌颂怀念他。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分析概括诗人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意在……之情”错误,颈联赞颂循吏黄霸和直臣朱云,意在表达对梅溪先生的称颂与赞美。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通过分析诗句内容可知,王梅溪先生应该是一位大臣。
“堂堂大节在朝廷,名重当时太华轻”,第一句直接赞美王梅溪先生有着远大志节,第二句用“重”“轻”形成对比,名声之重简直盖过华山,衬托王梅溪先生的名声之大。
“乾道君臣千载遇,先生议论九重惊”,结合注释内容“乾道:孝宗年号”分析,这样的君臣际遇是千载难逢的,也就是说王梅溪先生深受孝宗赏识。
王梅溪先生关于国家大事的议论、观点等,令帝王惊叹,他的观点深受君王重视。
备战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易错题31诗歌鉴赏之形象理解偏颇含解析
易错点31 诗歌鉴赏之形象理解偏颇【典例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济渎①[宋]文彦博导沇②灵源祀典尊,湛然凝碧浸云根.远朝沧海殊无碍,横贯黄河自不浑.一派平流滋稼穑,四时精享荐蘋蘩③。
未尝轻作波涛险,惟有沾濡及物恩。
[注]①1073年冬,文彦博奉旨前往济渎庙求雪,作此诗。
济渎,济水;济渎庙,为祭祀济渎神之所.②沇,音yǎn,济水的别称。
③蘋蘩,两种可食用的水草,古代常用于祭祀。
此处泛指祭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交代济水源头,“灵”字饱含崇敬之情,“尊”字则突出了济渎庙特殊的地位。
B.次句诗人视线由近及远,济水清澈,而一个“浸”字写出深山云起之处的烟波浩渺。
C.后面三联重在写景,诗人在对沧海、黄河、波涛等描写中,表达对济水的由衷赞叹。
D.诗人奉旨前往祭祀求雪,有感而发,既在题咏济渎,也在抒写自身的一片赤诚丹心。
2.结合全诗,归纳济渎的品格。
【答案】1.C2.远赴大海,无惧阻碍的百折不挠之坚韧精神;横贯黄河,依旧清澈的扬清远浊之高洁品质;滋养稼穡,润泽千里的仁爱天下之博大情怀;不作险波,未尝泛滥的温文尔雅之柔性涵养。
【解析】1.C项,“重在写景”“在对沧海、黄河、波涛等描写”错误。
根据后三联的诗句的内容,尤其是最后一句“惟有沾濡及物恩”是重在抒情,既是对济渎坚韧高洁的由衷赞叹,也是对自身一片赤诚丹心的写照。
故选C。
2.“远朝沧海殊无碍”的意思是:远赴大海,一点儿也不畏惧阻碍。
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济渎具有百折不挠、无所畏惧的精神。
“横贯黄河自不浑”的意思是:济水横贯浑浊的黄河却不受污染。
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济渎自身清澈不受污染,至清远浊的精神。
“一派平流滋稼穑,四时精享荐蘋蘩”的意思是:济水流经一带平原,滋养着千里庄稼,养育着千万人民;一年四季享用着人们虔心准备的祭品。
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济渎滋养稼穡,润泽千里的仁爱天下之博大情怀。
“未尝轻作波涛险,惟有沾濡及物恩”的意思是:济渎不曾轻易地兴起险浪波涛,总是平波流动,护佑万物的恩泽。
新高考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9分)复至裴明府①所居李商隐伊人卜筑自幽深,桂巷杉篱不可寻。
柱上雕虫②对书字,槽中瘦马仰听琴③。
求之流辈岂易得,行矣关山方独吟。
赊取松醪一斗酒,与君相伴洒烦襟④。
注①裴明府:即姓裴的县令。
②雕虫:鸟虫篆,鸟虫书,也简称鸟虫。
③槽中瘦马仰听琴:语出《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④烦襟:烦闷的心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点明裴明府居住的位置、环境,即桂树、杉篱掩映的小巷。
B.颔联写“所居”柱上是鸟虫书对联,屋内传出的是优美的琴声。
C.颈联表达了主人将远行,无法与诗人一起吟诗听琴的遗憾。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洒”字表现了尽兴饮酒。
(2)请结合有关诗句,谈谈你对裴明府形象特征的理解。
(6分)2.(河北保定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9分)答刘季孙①王安石偶著儒冠敢陋今②,自怜多负少时心。
轾轩③已任人前后,揭厉④安知世浅深。
挟策有思悲慷慨,负新无力病侵淫。
愧君绿绮⑤虚⑥投赠,更觉贫家报乏金。
注①刘季孙:北宋诗人。
嘉祐年间任饶州酒务,但他很不满意,以酒解忧。
后因苏轼荐知隰州,仕至文思副使,不久病故。
博通史传,禄赐尽于藏书之费,家中贫困。
与王安石、苏轼等文人雅士相知。
②陋今:苛责现今。
③轾轩:指高低、轻重、优劣。
车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轾。
④揭厉:高举而扬厉之。
⑤绿绮:古琴名。
⑥虚:白白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题中“答”字点明本诗的写作原因和类别,“刘季孙”则表明了酬答的对象。
B.颔联后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刘季孙不知世事艰难的乐观态度。
C.颈联情感深沉,用词贴切,一个“悲”字凸显诗人对刘季孙人生际遇的怜惜。
D.尾联着眼于诗人与刘季孙的交往,写自己得到了其馈赠,但是无力回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重点讲练-专题02--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ppt课件)
【答题规范】
①概括画面要素 ( “xx图”式短语,常见要素为时间、地点、事件、主 要景物等,通常4~6字)
②点出画面氛围 (常用四字短语)
③分析蕴含情感
【参考答案】
①描绘了汉江奔流的景象,汉江萦纡万里,九条支流就如同九条巨龙盘 踞。江水四溢,泛滥于中国,波涛汹涌迅疾奔流, 营造了浩瀚磅礴、气 势宏大的氛围; ②渲染了汉江汹涌浩大的气势,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 统、国运兴盛蓄势,突出了歌颂盛世伟迹的主题。
关注,提高自己的发现能力; ②“析”
掌握基本答题模式,在审清题干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 合理的解读。
24
【真题直击】
(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春日秦国怀古 【唐】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 ,泾水③ 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20
三、情景关系类
21
示例:
①哀景写乐
②乐景写哀
• 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
•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 客舍青青柳色 新。 劝君更尽一 杯酒, 西出阳关 无故人。
22
【题型解析】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 注: 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阙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 析。
32
【答题规范】
①指出作用; ②结合作用,紧扣文本进行分析; 如果有多种作用,则按题干要求,逐条归纳,分点作答。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之古代诗歌鉴赏知识技巧梳理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之古代诗歌鉴赏知识技巧梳理一.人物形象类型形象举例1.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3.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4.矢志报国、慷慨激昂的形象。
5.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6.归隐田园、寄情山水的形象。
7.旷达自适、淡泊孤高的形象。
8.送别友人、思念故乡的形象。
9.爱恨情长、迷惘惆怅的形象。
10.孤单寂寥、闺怨相思的形象。
词汇储备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送别友人思家念亲、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建功立业、悯农怜农人世飘零、世事变迁、历史沧桑吊古伤今、物是人非、昔盛今衰二、鉴赏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1)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所处时代的特征等,尤其是具体的创作背景。
(2)从人物的肖像(外貌)、语言、行动(动作)、心理、神态等角度入手分析,抓住反映感情的词语。
(3)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三、思想感情类型(1)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反映离乱的痛苦。
同情百姓的疾苦。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2)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
保家卫国的决心。
报国无门的悲伤。
山河沦丧的痛苦。
年华逝去,壮志难酬的悲叹。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抒发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
对大好河山的讴歌。
(3)思乡怀人,羁旅愁思。
思亲念友。
边关思乡。
闺中怀人。
(4)离愁别绪依依不舍的留恋。
情深意长的勉励。
坦陈心志的告白。
(5)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昔盛今衰的感慨。
借古讽今的情怀。
青春易逝的伤感。
仕途失意的苦闷。
告慰平生的喜悦。
四、诗歌风格类型整体风格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夸张手法,语言热情奔放想象瑰丽神奇。
现实主义:注重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精确细腻地描写想象。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
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抒情婉转缠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鉴赏之诗歌形象
人物形象
考题类型
1.性格特点(概括分析) 2.证明题(分析) 3.作用题(意义、情感)
答题技巧P223
1.抓 关键词(能暗示人物情感或境况的词语) 2.抓意象 3.抓正侧面描写(5种人物描写、关注环境描写) 4.抓典故(正用或反用)
答题步骤
①形象(特征+身份) ②分析(意象、关键词、手法等) ③意义(感情、哲理 )(作用/效果)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2022·全国甲卷)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
请简要分析,
——分析意象的作用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或景象)?
——分析意境
请分析这首诗的景情关系。
——分析手法
壹
借代义、象征(比喻)义、情感义
1.外在特征——结合语境(情感)进行联想——内涵
2.积累常见意象的文化内涵 (速查速记P117)(知识清单P40)
• 概括“杨柳”“飞絮”意 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
表达的情感。
杨柳,代指初春季节,暗寓男女离 别; 飞絮,代指暮春季节,暗寓青春 流逝。 这首词表达的是伤春伤别之愁, 怀人怨独之情。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 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 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 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 诗人,河南洛阳人。
日暮、月亮;长亭、南浦;孤帆、驿路 五柳、东篱、三径、松、菊花、采薇、扁舟、采药 战具;地名和民族名;边塞之景;乐器
对点训练
• 江城子 秦 观
•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来自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
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 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
2020高考一轮复习之诗歌形象小测
5、阅读诗歌,回答下面的问题 近试上张水部 (唐)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诗歌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 本诗表面上塑造了一位新婚燕尔、拜见公婆之前紧张
不安的少妇形象,实际上是一位渴望金榜题名的学子形 象。 题目“近试”交代学子临近考试的状态,说明本诗为行卷 诗,“上张水部”表明了本诗的写作目的,征求张籍的意 见。诗中用“洞房”、“红烛”写新婚洞房环境,“妆罢低声 问夫婿”写新娘精心梳妆打扮完,担心地问丈夫她所画的 眉毛是否合宜,能否讨得公婆的欢心。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 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 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 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 许多愁。
这首词的上阕描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表达出作 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这首词的上阕描述了往昔送别的场景:暮春 时节,杨柳依依,行舟远去,江水空流,表达 出作者送别时依依不舍、无限惆怅的情感。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之
形象
1、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 [唐]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 洒脱放达的高人逸士形象。(特点+身份) 2、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 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 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对其不以 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襟怀气度的赞美,以及诗人对 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意义或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诗歌鉴赏形象考点之
人物形象
A、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即诗人自我形象
人物形象
诗 歌 形 象
B、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即他人形象
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
(主要是咏物诗)
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
景物形象
(偏重写景的诗歌)
1. 人物形象类诗歌的鉴赏方法 2. 人物形象诗歌鉴赏的答题模式 3.人物形象类诗歌中常见的形象 类别及常用“形象特点用语”
(2)分析形象具有这些特点的依据;
(3)总结指出形象的意义(或作者的情感)。
古典诗词中常见人物形象类型
(1)英雄:既可以描写客观的人物形象,又可以 塑造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美人:除了指代相思恋人外,美人的形象一 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 (3)羁人、游子:主要是写羁旅在外的乡思之情。 (4)宫女:主要是写宫女百无聊赖的生活和精神 状态。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 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物 的 特 征
外在特征:
生长在荒僻之处,寂寞 开放,无人欣赏,备受 风雨摧残
内在特征:
不慕虚荣、淡泊名利、始终 保持芬芳高洁的品质,终生 不渝。
表达了诗人虽遭排挤打击,但仍然坚 寓意: 持操守,终生不渝的心志。
答案: ①诗人笔下的“梅”生长在僻静荒远处,“ 寂寞开无主”,孤独寂寞愁苦,还时常遭受 风雨摧残,但它“无意苦争春”不慕虚荣, 淡泊名利,始终保持芬芳高洁的品质,至死 不渝。 ②诗人借梅自喻,表达自己虽然备受排挤打 击,但仍坚持操守,终生不渝的心志。
③表现了词人李清照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和对自由的渴望
【解析】: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 斗生活:“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 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 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 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 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 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答案】: ①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 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③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 报国无门的感慨。
③表现了词人李清照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和对自由的渴望
方法二:借助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 围景物)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 理解这些景象所承载的内容。
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 2014山东卷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2013辽宁卷 《竹轩诗兴》 《阮郎归》
张镃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常用于人物形象的重要词语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 李白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 杜甫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 (隐士) 陶渊明 王维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英雄、悲士) 陈子昂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英雄、征人) 陆游 辛弃疾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羁人、游子、思妇) 李白 王维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征人) 王翰、王昌龄 8.爱恨情长 (思妇) 柳永 9. 建功立业 (英雄) 陆游 辛弃疾 10.悯农怜农 11.热爱山川 李白 12.哀叹昔盛今衰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 三两联的不同时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 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第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角度 描写了秋雨之后落叶的情态,而第二联中 “思”与“信”的主体是落叶,使落叶人 格化。第二联插入一、三两联之间,使得 全诗富于变化,别具情致。
古代诗歌鉴赏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如何读懂古代诗歌 古代诗歌形象考点专题训练 人物形象(1) 事物形象(1) 景物形象(2) 古代诗歌语言考点专题训练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专题训练 古代诗歌观点态度专题训练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 生动具体的、表达或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 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1、分析思路 欣赏这类诗时,一要注意物象的特 点,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 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二要 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 情感,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 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其中“物的特征”又包括外在特征和 内在特征。图示如下: 外在特征:外表状态,处境际遇 物 的 特 征
【高考真题】
2014山东卷 2013辽宁卷 2012湖北卷 2012安徽卷 《寻诗两绝句》 《竹轩诗兴》 《送邹明府游灵武》 《最爱东山晴后雪》 陈与义 张镃 贾岛 杨万里
【模拟题】
《阮郎归》《沉醉东风·渔夫》
方法一: 从人物的身份、穿着、神态、 动作、语言、心理、处境等角度入手 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情语)。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 ( 陆羽 ) 是怎样的 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高洁不俗、洒 脱放达的高人隐士形象。
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 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 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 托了陆鸿渐的潇洒。
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 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ຫໍສະໝຸດ 表现了他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指出意义(情感)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分析李清照的《点绛唇》中女主人公形象。
①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 少女形象。 ②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少女的 神态,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 第四句在“走”与“回首”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 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含羞、好奇、爱恋等)。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 .贾岛
诗中邹明府(对县令敬称)是一位清正廉洁的 官吏。
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伴 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 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
作者通过细节的刻画,展现了对 邹明府的赞美之情。
分析形象的技巧及答题步骤
(1)用两三个词概括形象特点(性格+身份)
设题方式:
分析诗中描写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② 诗(词)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或者概况诗中的人物具有怎样的特点? 请做简要分析。
①
1/概括特点性格+身 份
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高洁不俗、洒 脱放达的高人隐士形象。
2/分析依据
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 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 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 托了陆鸿渐的潇洒。
3、答题步骤 (1)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 物象的基本特征; (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 合表现手法); (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 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事物形象鉴赏方法
诗人托物寓意
诗人笔下的 诗中描绘的 诗中的 诗人借物喻人 +物+ 物的 特征+ 表达诗人……情 感(追求、理想 )
用几个词语(多为形容词)概括主人公是 个什么形象,即主人公是哪一类人,如少 女、劳动妇女、贫苦人民;思妇、游子、 隐士;英雄、爱国者、诗人)。
(2)分析形象具有这些特点的依据;
(3)总结指出形象的意义(或作者的情感)。
掌握人物形象鉴赏题规范答题的模式
答题三步骤:
(1)用两三个形容词概括形象特点
(性格+身份);
方法三: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典型例题】
例1、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 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 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 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解析】: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 斗生活:“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 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 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 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 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 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答案】: ①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 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③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 报国无门的感慨。
内在特征:精神品格、思想性 格 、志趣追求
分析物象的社会属性(从物人一体角度抓物与 志的相似点、契合点,分析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2、鉴赏方法 ①鉴赏的依据——事物形象的自然属性 (事物特征)。 ②鉴赏的角度——事物形象的社会属性 (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表现的寓意 等)。 鉴赏流程:物的外形特征——物的神韵、 品格——诗人的理想情操
(5)思妇:主要描写思念丈夫的少妇形 象,这类诗歌中思妇思念的对象一是为 博取功名而远游,一是为征战而远征等。 (6)隐士:多描绘隐居田园的人物形象, 体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7)征人:这类形象多在边塞诗中出现, 有写得慷慨激昂,也有写得怨恨不平, 反战思归的。 (8)悲士:多是写功业难成,报国无门 的感慨。
人物形象类诗歌鉴赏常用方法 1.从人物的肖像、神态、行动、语言、心理等角 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 2. 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 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 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3. 知人论世,了解释人的生平、思想、所处时代 的特征等,尤其是具体的创作背景。
诗人以物自喻
诗人托物明理 诗人托物象征
+寓意
表明了……生 活哲理 象征了……人物 或精神
❀归纳答题步骤:诗人笔下物+特征+结 合诗句+诗人托物言志+表达了什么感情 (表明了什么哲理/象征怎样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