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初一上册生物: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学案设计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第二章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学案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学习目标】 1、说出什么是生态系统及生态系统的组成;(重点)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3、认同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难点)【学习过程】◆前情回顾1、说出环境因素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2、举例说出几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自主探究互助研讨一、生态系统(请阅读教材P19—20,10分钟)导学提示:1、什么是生态系统?2、用大括号的形式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
3、什么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二、食物链和食物网(请阅读教材P21—23, 10分钟)导学提示:4、观察与思考,说出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作用是什么?5、资料分析,说明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越多?三、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请阅读教材P26—27,10分钟)导学提示:6、什么是生态平衡?说明了什么?◆知识梳理◆巩固拓展(基础达标:1—5 能力提高:6)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黄河中的鲤鱼B、洞庭湖中的所有生物C、内蒙古草原上的所有羊D、泰山林区2、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A、草→蚱蜢→食虫鸟→蛇→鹰B、蚱蜢→草→食草籽的虫鸟→鹰→狐C、狐→鹰→食虫鸟→蚱蜢→草 D、草→蚱蜢→食虫鸟→鹰→蛇3、对于一个生态系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缺少分解者B、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少就越稳定C、不能缺少消费者D、自动调节能力与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有关4、对于生态平衡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相等B、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C、随着生产者的数量锐减,消费者也大量死亡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数量保持平衡5、在植物→雷鸟→猛禽中,若捕捉了全部猛禽,雷鸟的数量会A、缓慢上升B、迅速上升C、保持相对稳定D、先迅速上升后急剧下降6、下图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鼠与狐的数量变化曲线图,有关的食物链是草→鼠→狐。
(1)鼠的变化曲线是图中的。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导学案
生态系统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描述什么是生态系统。
(2)学生能够说明生态系统的组成。
(3)能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4)学生能认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2、过程与方法多举实例,如根据录像引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通过著名的有毒物质富集----日本的水俣事件等,明白人类的活动会通过食物链而影响生态系统。
等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学习,培养保护生态系统的情感。
(2)通过举例(草原沙漠化、水俣症),使学生明确人类的生产活动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以达到教育学生爱护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系统的目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生态系统的组成。
2.食物链和食物网。
难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三、课前准备:教师:课件《生态系统.ppt》学生:记录自己昨天在家中所吃的食品,列出目录以备上课时用。
四、教学设计:(一)、复习(师)前面我们学习过环境影响着生物,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又影响着环境,那么生物与环境有什么关系呢?(生)它们是一个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
(二)、引入下面我们观看一段录像是有关环境与生物的,我们一起看看录像中讲了什么。
(三)、授新课教师播放课件《生态系统.ppt》中的《美丽的大森林的》录像。
(师)我们在录像中都看到了什么?(生)树木、草、牛、猴子、无机环境……(师)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师)那么,生态系统由什么组成的呢?教师播放课件《生态系统.ppt》中的《生态系统的组成》的录像。
(生)生态系统中有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等生物和非生物部分。
(师)在自然界中,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摄取到体内转变为有机物,同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并贮存在有机物中。
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为自己所需,而且还为很多动物提供食物,因此植物被称之为生产者。
而动物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物,在摄食过程中,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随之流入动物体内,因而叫消费者。
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详案)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课时安排:2课时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教材版本:人教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所属单元: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一、教材分析:《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是九年义务教育生物学七年级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安排为两课时。
本节是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基础上,主要引导学生建构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理解生态系统所具有的自动调节的特性等内容。
其中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而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的特性。
可见这部分内容依次是:概念、组成、结构和特性,阐明的问题依次是:什么是生态系统或者生态系统为什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组成和结构是怎样的,既怎样组成一个整体;它又是如何维持这种整体性的呢,都具有哪些内在的机制?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在探索生态系统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生态系统的认知。
二、学情分析:生态系统的知识,初一学生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中已经有一定的基础,生态系统概念的精髓是生物与环境的整体性。
学生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对此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至少已经认识到生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但是,上一节的内容还不足以让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由于初中学生习惯于线性思维缺少整体性思维,但是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好动、好问、好学,对周围事物反应灵敏,学生听的多,见的少。
因此,通过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到生物与环境之间有着非常复杂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引导学生通过理论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新知,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为铺垫,通过列举别的生物生长生存所需条件,逐渐渗透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整体性;通过案例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迁移并拓展;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引导他们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师生共同参与构建食物链汇集成食物网最终形成一个生态系统,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激发学习兴趣,理解新学知识,形成抽象整体思维,建构新的认知。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通用6篇)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篇1一、设计说明1、教学内容分析《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是新人教版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了解生物圈”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位置属于一级主题“生物和生物圈”下的二级主题“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食物链和食物样”该教学片段是“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这一节中的一个重难点内容,本节的核心概念是生态系统,由此概念又衍生出了食物链和食物网等概念,该片断的教学关键是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基础上,能将各个概念联系起来。
2、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回答问题,师生共同探讨,描述出食物链和食物网,并让学生认识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人类是自然界的一员,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周围生物,树立保护环境意识。
二、环节教学目标1、描述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2、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三、教学手段、方法1、使用多媒体辅助2、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四、环节用时:10分钟五、环节的教学过程1、提问导入通过刚才我们对生产者、消费者和分析者的关系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形成了一定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2、授课过程(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观察与思考”’,尝试完成食物链的链接图,并写出所有的食物链。
2、教师用课件展示正确的食物链连接图。
3、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食物链书写方法。
提问:食物链由什么组成,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4、食物链的起点是什么?箭头由什么指向什么?能不能倒过来?为什么?5、在掌握食物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出食物网的概念。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一、概念解析本节的核心概念是生态系统,由此概念又衍生出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食物网等概念。
生态系统就是生物与环境的统一,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的有机结合,而生产者和消费者又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相互联系的,所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就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生态系统的各个成分的相互制约和影响使得它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又是有限度的。
不同的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不同的,这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有关。
本节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能将各个概念联系起来,这样他们学会的不仅是知识而是一个知识体系。
二、教材分析《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是新人教版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了解生物圈”一章第二节的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位置属于一级主题“生物和生物圈”下的二级主题“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本节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生态系统,由此概念又衍生出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和食物网这些名词。
而生态系统又与我们目前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息息相关,因此本节课是本章乃至本学期的重点。
三、学情分析从知识方面来看,学生对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已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没有形成生态系统的概念。
从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来看,七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和活动感兴趣,乐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且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四、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3)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2.技能目标:(1)能将前面所学概念与本节概念联系起来;(2)通过讨论与“分角色扮演与辩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对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能力3.情感目标:确立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六、教学难点:将各个概念联系起来。
七、教学方法:教师主导,学生自主,探讨和交流相结合八、教学设计思路:基于新课标对概念教学的要求,为使学生能深层次理解概念,并会将各个概念联系起来,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特作如下设计。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
另一同学作为小老师上讲台指图说明各箭头的意义,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共同完善结论。
角色?
2.课本21页图Ⅰ-16说明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三、食物链和食物网
1.怎样书写食物链?在食物网中怎样数食物链?
2.图中假设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怎样变化?
尝试连接图中的食物链,数一数共有多少条?并写出所有的食物链。然后与课件展示的正确食物网比较,进行补充、修正。再讨论:
学生进行“进一步探究”,发现自己处在食物网中的最高位置。
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怎样的特点?
2.同样是一片草原,人们过度放牧牛羊,草原会有什么变化呢?这个例子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观看课件,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最终会威胁人类自身,所以为了我们自身的生存,我们一定要珍惜环境!
拓展
运用
迁移
升华
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请据图回答:
(1)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属于消费者的有。
(2)在该生态系统中,鹰与兔的以及昆虫与兔的关系分别是。
(3)图中有条食物链,请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生物链:。
自主
探究
见【自主学习】
出示自主学习题,指导学生自学。
阅读课本,勾画重点,填写答案。
合作
交流
精讲
悟疑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1.蒙山森林公园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吗?为什么?
2.该公园内所有的松树可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吗?
提出问题,组织学生交流,分析生态系统的概念,板书。强调关键词,指导学生记忆。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学案
第三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学案【复习目标】1、说明生态系统的概念;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理解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及特点,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4、阐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复习过程】任务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复习方法: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5-26,完成下列知识点后,小组内核对并提出疑问)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区域内,与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它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部分 ----动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物)生态系统 ----细菌和真菌(分解动植物遗体或粪便中的有机物为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环境中,供植物重新利用)部分----- 3、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之间的关系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友情提示(1)生产者:主要是各种绿色植物,也包括一些化学合成细菌与光合细菌,它们都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2)分解者:以各种细菌和真菌为主,也包括蚯蚓、白蚁等动物,它们都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巩固提升1.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
下列各项能表示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 黄河的水B.黄河中所有的生物C.黄河中的所有鱼类D.整条黄河2. “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在落叶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3.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水稻”和“青蛙”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分别扮演什么角色 ( )A.生产者、生产者B.消费者、生产者C.生产者、分解者D.生产者、消费者4.生态系统一般都包括()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生产者和非生物部分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D.消费者和非生物部分任务二:食物链和食物网(复习方法: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6-27,完成下列知识点后,小组内核对并提出疑问)1.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描绘了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_____________。
2018-2019年初一上册生物: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学案设计
质最,最末端个体数量、有机物和能量最,有毒物质最。
(除有毒物质增加,其余都减少)。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反
馈
五、小结:
想想:我在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1.识记生态系统、食物链和食物网等重要概念。
2.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
3.学会正确书写食物链和食物网,并分析相关问题。
六、拓展:
1.下面可以成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森林中所有的树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C、一片麦地D、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空气
2.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占数量关系如图。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则可能引起()
A、乙和丙数量增加..
B、丙和丁数量减少
C、乙、丙和丁数量减少
(3)在生态系统中,虽然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在
不断变化的,但在一般情况下,各种生物
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能力;图
中,如果大量捕捉野生青蛙和鸟类,一段
时间内,会导致蝗虫的数量,使水稻减产。
D、乙和丁数量增加
3.下列属于森林生态系统食物链的是( )
A、狐→鼠→树B、树→昆虫→啄木鸟
C、阳光→树→昆虫→啄木鸟D、啄木鸟→树→昆虫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成语从食物链的角度看,缺少的成分是( )
A、非生物部分B、生产者C、消费者D、分解者
5.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
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
二、互学:
1.归纳生态系统的组成:
七年级上册生物: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2课时)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参考以下问题回答:
1、我扮演的是什么成分?
2、“我”在生态系统中发挥什么作用?
3、没有“我”会怎么样?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吃与被吃的关系)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和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写法:
1、先找出植物(生产者)—食物链的起点。
2、再找到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
3、再找食草动物的天敌(一个找完后,再找下一个)
4、一直到找不到天敌的动物为止(—食物链的终点)
5、标箭头:起点
终点
练习画食物链:小组合作画出大屏幕上所有的食物链
小组汇报
讨论:假如兔子数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
第二课时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对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动性较强,教学目标基本完成。
但是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有待加强。
人教生物七年级上册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
第二节《动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单位:兴业县洛阳初中姓名:李莉
一、教材分析和设计思路
学生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为总体思路来建构知识系统。
在教学中利用好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料,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结合多媒体,联系贴近生活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及难重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能力目标:1、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增强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生态系统的组成
2.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难点:
1、增强爱护动物和保护动物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2、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是有限的,人类必须保护生态平衡.
三、教学方法:
分析法、讨论法、问题教学法
四、教学用具:课件及有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
2019年七年级生物上册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一、教学目的(一)知识方面1、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2、了解生态系统各组成的作用(二)能力方面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三)情感方面1、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的组成。
2、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难点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2、食物链书写三、教学过程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的概念生产者:绿色植物生物部分消费者:各种动物二、生态系统的组成分解者:腐生的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三、食物链的概念检测案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D )A . 池塘中的水草 B. 池塘中的鱼C.池塘中的所有生物D. 一个池塘2、维持生态系统的存在,下列不是必需成分的是 ( B )A.生产者 B.消费者C.分解者 D.阳光、水、空气等3、在“草→兔→鹰”这个食物链中,如鹰被大量捕杀,则草的数量会( C )A . 增加 B. 减少 C.先少后多 D. 先多后少4、捕杀森林中的全部肉食动物后,鹿、兔等植食动物的平均奔跑速度将会( A)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先减后增5、某地大量捕捉青蛙,以至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生态平衡失调,原因是破坏了生态系统的( D )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食物链反思与补充:2019-2020学年七上生物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器官的是A.番茄果肉 B.蚕豆的叶 C.血液 D.洋葱表皮2.以下各项中,哪项不属于雪松生存的基本条件()A.人工修理枝叶 B.适宜的温度 C.稳定的营养供给 D.阳光、空气、水3.某研究小组要进行“包头市市民红绿色肓发病率的调查”,采取的措施不当的是A.可以选择患红绿色盲的家族作为调査对象B.可以随机选取一部分样本进行调查C.可以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最后进行汇总D.可以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对调査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4.在自然界中,孔雀开展属于什么生命活动?()A.美化环境 B.生物 C.获取营养物质 D.繁殖5.下列对各种生物间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小丑鱼和海葵属于种内互助关系B.田间的杂草和庄稼是寄生关系C.蜜蜂采集槐花蜜,所以蜜蜂和槐树是捕食关系D.繁殖季节,雄鹿之间的角斗属于种内斗争6.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嫦娥三号发射了,月球也是生物圈的范围B.生物圈包括整个大气圈、水圈、岩石圈C.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D.生物圈中的各个生态系统彼此独立7.新鲜牡蛎体内锌元素含量远远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起主要作作用的是细胞中()A.细胞质 B.细胞膜 C.液泡 D.细胞壁8.今测得某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体内的DDT(一种有毒化学物质)含量如下图。
2019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章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生态系统
3.出示鱼缸生态瓶,让学生分析讨论,能否看做一个生态系统?为什么?
4.组织“角色扮演”活动:如果没有我,生态系统会怎样?
5.组织学生归纳总结生态系统的组成,建构知识框架。
自由阅读,讨论,交流。
吃与被吃(或捕食)关系。
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细菌和真菌将树桩和苹果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所以最终会消失。
2.引入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隔的整体。我们把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片草地、一个湖泊、一条河流、一个池塘、一片农田等等,都可以看做一个个生态系统。
观察、思考、回答。
生物因素(图中的动物)和非生物因素(阳光、水、土壤、空气等)。
阳光、空气、水、土壤提供草必需的生存条件;蝗虫吃草,鸟吃蝗虫,兔吃草等,生物间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2)树桩腐烂是由哪些生物引起的?腐烂的树桩和苹果最终会消失吗?
(3)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有什么作用?各自扮演什么角色?
辨析:工人生产产品,农民生产粮食,他们属于生产者还是消费者。
2.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示意图”,组织讨论。
(1)三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各种生物以外,还有哪些成分?是不可缺少的吗?
导入
提问旧知: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生态因素可分为哪两类?每类因素中分别有哪些?
回忆第一节课所学的内容知识,并回答。
生态系统的概念
1.组织学生观察“想一想,议一议”的插图,出示思考题。
(1)图中影响草生存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2)这些环境因素是如何影响草生存的?
七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案【DOC范文整理】
七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案【教材分析】0xx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内容。
在学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明确了“什么是生物生活的环境”、“环境中有哪些因素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生物能适应环境”等问题后,随之自然转入到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的学习,对生态问题的学习和探究就水到渠成。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之一,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三大部分。
其中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是重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是难点,教材通过资料分析、观察与思考突出重点,通过具体事例突破难点,旨在培养学生对于生物圈这个所有生物的家的认识和爱护,从情感上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以及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说出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为什么说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能力目标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教师提供生态系统图片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推理能力,表演及形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认同人类是生物圈中的一员,只有保护生物圈才能使我们的生存环境更加美好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和食物链的特点。
难点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传递的特点,食物网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设计思路】本节课通过情境创设,进入生态系统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课上组织一系列的学生活动,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充分体现课改的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从身边的事情谈起,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的情操。
本届课采取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即按照“情境导入—目标展示--自主学习—巩固小结—任务探究—达标检测”程序设计教学流程。
【教学准备】课前准备好几种生物头饰,包括树、兔、狐狸、老虎、细菌、真菌,六位同学各自扮演一个角色;收集生态系统相关资料,小组分工合作做好汇报准备。
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精品教案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目标】①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②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③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④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①生态系统的组成。
②食物链和食物网。
③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解法【教学过程】: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生态系统的概念①通过观察家庭水族箱,分析问题,寻找答案。
②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思考: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什么关系。
①教师列举生活中常见实例,如家庭水族箱。
②教师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朗读一段充满诗情画意的文章,创造一个愉悦的氛围。
生态系统的组成①学生进行资料分析(教材提供的资料),找出生态系统的组成,并且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
②分组扮演动物、植物、细菌和非生物,并寻找四者之间的关系。
①教师引导:下面大家分析一下书中的资料,看看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②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扮演角色,并且帮助他们寻找其中的关系。
食物链和食物网①把最近一段时间所吃的食物,通过一系列箭头连接成食物网,观察自己在食物网中的位置。
②学生观看录像,讨论分析动物、植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探究。
②教师播放一段录像,其中有动物和植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学生进行资料分析,通过分析了解食物链中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同时了解营养物质在食物链中的流动。
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学生分析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并且讨论:a、如果这些积累了很多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b、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越多?环保教育学生观看课件,分析环保意义。
作者留言: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为了提高文档质量,欢迎您点赞或留言告诉我文档的不足之处,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完善优化,在此本人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学案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能力目标:1.初步具有搜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尝试通过分析图文资料提高学生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2.学会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环境、社会等实际问题相联系,并运用到生活中去。
情感目标:1.鼓励学生通过分析活动自己找出答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了解生态保护的紧迫性,认识到提高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爱护我们的家园——生物圈。
3.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学习重点:生态系统的组成。
学习难点:食物链和食物网。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在书上划出)1、什么是生态系统?2、绿色植物为什么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3、动物为什么被称为消费者?细菌、真菌为什么被称为分解者?4、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5、你能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吗?6、什么是食物链?7、食物链和食物网之间有什么关系?8、你能举例一条食物链吗?9、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怎样流动的?10、你能结合教材说说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吗?11、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会造成什么后果二、合作探究(一)生态系统的组成观察分析第23页课本插图,并讨论其中的思考题:1.(1)树、昆虫幼虫和啄木鸟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2)树桩最终会消失吗?(3)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真菌分别扮演什么角色?2.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3.写出生态系统的组成图解(二)食物链和食物网1.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是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2、形成食物链的条件(1)表示的是________与_________之间的关系,与分解者没关系。
(2)食物链的起点必须是_____________,终点是_____________。
七年级生物: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学案
阳光学校“三案合一,主动学习”讲堂教课模式七级生物课例课题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构成生态系统主备人:李健初审:审查:姓名:班级:时间:学习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构成2.描绘生态系统中食品链和食品网学习过程:一、创建学习情形,明确学习目标。
(2 分钟)二、指导学生独立学习,初步达成目标。
( 10 分钟)自学方法: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19— 58 页,先边读边独立思虑,读完后达成自学检测题,并在课真相应地点做好标志。
三、指引小组学习,落实学习目标。
(10 分钟)1、生态系统的观点:在必定地区内,_____与_____所形成的一致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丛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能够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构成:生物部分:____、____、____非生物部分:____、____、____、____3、植物能够经过____制造____,储藏____的能量;所以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_____为食,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细菌和真菌能够将有机物____成为无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
4、_____和_____沿着_____和_____流动的。
能量跟着食品链逐级减少,但有毒物质则渐渐_____。
5、生态系统拥有必定的_______。
在一般状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目和所占比率是相对稳固的。
但这类自动调理能力有必定限度,超出则会受到损坏。
6、食品链的书写:食品链的书写,只书写______和_____两部分,从____开始书写,_____结束。
四、议论( 10 分钟)1.为何食品链开始于植物?2.什么样的生态系统不简单损坏,自动调理能力强?五、实时训练,加强学习目标(13 分钟 )1.生态系统的构成成分包含()。
A.生产者和花费者 B .全部的生物 C .阳光、空气和水 D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2.以下各项中,不可以称为生态系统的是()。
A.一个植物园B.一片草原C.一块农田D.一条金鱼3.在生态系统中,能够制造有机物的是()。
初一生物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 (1)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一、教材分析“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是生物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的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的第二节内容。
传统的学科体系侧重讲述植物、动物和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重视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其中有些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新教材编写框架突出了人与生物圈,教材的知识体系也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构建的,即突出人类活动的内容,突出生物圈,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
因此新教材把“生物和生物圈”编排在第一单元,说明它在教材中的位置非常重要。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认识生物和生物圈与人类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通过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有利于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学生分析初一学生形象思维发达而抽象思维欠缺,在教学中应多采取观察思考、资料分析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学生由于受以前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的影响,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能力差,因此本节课课前强调学生回去搜集和交流“超过调节能力而使生态系受到破坏的实例”的资料。
由于本节课内容比较多,平时上这一节课时我都要留下一点内容,因此我选用特长班来上,尽量完成本节课的内容,保持内容的完整性。
根据特长班学生认知的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法。
三、教法设计1.多媒体教学法:采用课件以增大教学容量,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学生所画的食物链。
2.启发式教学法:学生自学讨论、抢答相结合,使课堂气氛活跃,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通过教师点拨、指导、提问,实现一定的能力梯度,让一般学生都能通过努力达到教学目的,而优生也有思考的余地,体现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3.搜集和整理资料:为解决教学难点,发动学生去搜集“生态系统被破坏的事例”的资料,让学生在搜集和整理的基础上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凋节能力是有限的,从而突破难点。
四、师生活动设计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组成的共同的活动过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内因,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是外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互学:
1.归纳生态系统的组成:
2.完成p22观察与思考中的讨论1、2。
展
示
三、质疑:
1.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
2.生物实验室的水族箱,翠屏山的所有鸟能否看做一个生态系统?为什么?
四、点拨:
1每条食物链从开始,到结束,食物链中没有非生物和分解者,箭
六、拓展:
1.下面可以成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森林中所有的树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C、一片麦地D、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空气
2.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占数量关系如图。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则可能引起()
A、乙和丙数量增加
B、丙和丁数量减少
C、乙、丙和丁数量减少
关系,学科王那么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 )
生物种类
A
B
C
D
E
单位体积农药含量(毫克)
0.054
0.033
0.002
0.161
0.010
A、A→B→C→D→E B、E→D→C→B→A
C、D→A→B→E→CD、C→E→B→A→D
6.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
(1)生态系统是学科王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和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一
头方向向右。食物链的起始端生物个体数量、有机物和能量最,有毒物
质最,最末端个体数量、有机物和能量最,有毒物质最。
(除有毒物质增加,其余都减少)。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反
馈
五、小结:
想想:我在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1.识记生态系统、食物链和食物网等重要Hale Waihona Puke 念。2.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
3.学会正确书写食物链和食物网,并分析相关问题。
(3)在生态系统中,虽然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在
不断变化的,但在一般情况下,各种生物
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能力;图
中,如果大量捕捉野生青蛙和鸟类,一段
时间内,会导致蝗虫的数量,使水稻减产。
D、乙和丁数量增加
3.下列属于森林生态系统食物链的是( )
A、狐→鼠→树B、树→昆虫→啄木鸟
C、阳光→树→昆虫→啄木鸟D、啄木鸟→树→昆虫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成语从食物链的角度看,缺少的成分是( )
A、非生物部分B、生产者C、消费者D、分解者
5.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
3.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交错连接,形成。生态系统中的和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4.进入生态系统的有毒物质可能会通过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最终威胁自身。
5.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的和所占的是
学习
方法
问题学习法、归纳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法
预
习
一、独学:
熟读课文p19-23,然后关上书完成以下题目。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与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
2.生态系统的组成: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动物不能自己制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为食,因而叫做。和常常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学案设计
学习
目标
1.说出生态系统、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2.描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3.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4.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学习
重点
重点: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难点: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片森林、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等,都可以看作一个个生态系统。如图要构成一
个生态系统还需要阳光、水分、空气等部分,以及。图中有机物含量最多
的生物是,它是生态系统中的。
(2)图中共有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了。如果图中生物
所在的这个生态系统被有害农药污染,那么,生物体内含有的农药浓度最高的生
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