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课时提能训练生态系
【红对勾】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37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及稳定性 新人教版
课时作业37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及稳定性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B.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C.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只有以上三种作用解析:本题考查了信息的作用,难度层次为中等题。
信息的作用除了题目所述三种外,还有很多作用。
有的甚至肉眼看不到,需进一步研究。
答案:D2.下列生产实践措施不是利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是( )A.人工合成性外激素,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B.控制日照时间长短从而控制开花时间C.利用“黑光灯”集中捕杀棉铃虫D.基因工程培育的抗虫棉能杀死棉铃虫解析:本题结合实际考查了信息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难度层次为中等题。
基因工程培育的抗虫棉不是利用信息的作用。
答案:D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B.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C.并非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D.信息传递的作用与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一样,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并且有调节系统稳定性的作用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生态系统的功能、信息作用等知识,难度层次为中等题。
信息传递有调节系统稳定性的作用,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C项错误。
答案:C4.2012·济宁模拟以下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谈不上对环境的适应,就不可避免地要被大自然所淘汰B.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可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C.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生长期,提高麻皮产量,这是对行为信息的合理利用D.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问题处于不可侵害的密切相关状态解析: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即为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生态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利用信息,吸引大量的传粉动物,就可以提高果树的结实率,从而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也可以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提能训练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新人教版
2013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课时提能训练:群落的结构和演替(人教版)(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B.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是不同的C.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就是研究群落的丰富度D.任何一个群落中的物种,都不可能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2.(2011·海南高考)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 ℃~4 ℃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
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
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群落D.-2 ℃~2 ℃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3.(易错题)在某自然保护区中,A物种与B物种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物种与B物种的相互关系是捕食关系,B为捕食者,A为被捕食者B.A物种种群数量受B物种种群数量影响,但B物种种群数量不受A物种种群数量的影响C.A物种种群数量变化受出生率和死亡率因素的影响,还受迁入和迁出等因素的影响D.A物种和B物种各自种群内均会出现种内斗争4.如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
(纵横坐标分别表示M、N两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A.曲线不重叠时,M与N不存在竞争B.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能力越弱C.d<b时,M与N竞争激烈D.M、N将呈现“J”型增长5.(2011·全国卷)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6.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D.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7.(2012·宣城模拟)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B.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C.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8.(2012·安徽名校联考)一场大火将某地的森林彻底烧毁,在以后漫长的时间中,在原林地上形成了杂草地、灌木丛、最后形成了以白桦为主的阔叶林。
【红对勾】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35生态系统的结构 新人教版
课时作业35 生态系统的结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森林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一般能够长期处于较稳定的状态B. 草原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常会发生剧烈的变化C. 农田生态系统总是朝着对人类有益的方向发展D. 整个地球上的海洋可以看作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解析: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较大,能长期处于稳定状态;草原生态系统则相反。
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单一,抵抗力稳定性小,一旦失去人的控制,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并非只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发展。
人们必须不断地从事播种、施肥、灌溉、除草和治虫等活动,才能够使农田生态系统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发展。
答案:C2.下列关于生物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池塘中的所有动植物和它们生活的无机环境构成了池塘生态系统B.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其增长率达到最大值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正常进行有利于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D.在群落和种群内部大都可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解析:池塘中的所有生物(包括动植物、微生物)和它们生活的无机环境构成了池塘生态系统。
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增长率为零。
在群落内部大都可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种群内部多是种内斗争或互助。
答案:C3.2012·豫南九校联考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解析:图示中包括了无机环境(光、CO2等)、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蝉等)和分解者(细菌),它们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蝉是消费者,细菌是分解者,两者之间不构成竞争关系。
蛇属于四级消费者。
答案:A4.2012·广东湛江模拟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同化量是指( )A.消费者摄入食物中的所有能量B.被消费者消化吸收的所有能量C.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所有能量D.消费者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所有能量解析:中等题。
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2章课时知能训练2 必修2
课时知能训练一、选择题1.(2012·大连模拟)现有AaBb和Aabb两种基因型的豌豆个体,假设这两种基因型个体的数量和它们的生殖能力均相同,在自然状态下,子一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A.1/2 B.1/3 C.3/8 D.3/42.将基因型为AaBbCcDD和AABbCcDd的向日葵杂交,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应为( )A.1/8 B.1/16C.1/32 D.1/643.(2011·上海高考)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F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B. 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C.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可能自由组合D. F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4.南瓜的扁盘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和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现将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7株扁盘形、89株圆形、15株长圆形南瓜。
据此推断,亲代圆形南瓜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 )A.aaBB和Aabb B.aaBb和AAbbC.AAbb和aaBB D.AABB和aabb5.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F2植株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
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
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 A.1/8 B.3/8C.1/16 D.3/166.下表为3个不同小麦品种杂交组合后子代各表现型的植株数:据表分析,下列推断错误的是(双选)( )A.6个亲本都是杂合体B.抗病对感病为显性C.白种皮对红种皮为显性D.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二、非选择题7.(2011·福建高考)二倍体结球甘蓝的紫色叶对绿色叶为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
201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提能演练(5) 新人教版
课时提能演练(五)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上的( )A.磷脂含量B.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C.糖的种类D.水含量2.取两种不同的水绵,使其细胞分散成单个,再将它们掺在一起培养,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结合。
那么与此现象有关的结构是( )A.细胞核B.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C.细胞膜D.细胞膜上的糖蛋白3.(2012·合肥模拟)将酶、抗体、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或小分子药物用磷脂制成的微球体包裹后,更容易运输到患病部位的细胞中,这是因为( )A.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允许对细胞有益的物质进入B.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微球体能将生物大分子药物水解成小分子药物D.生物膜具有半透性,优先让生物大分子物质通过4.取细胞膜上糖蛋白成分相同的两种海绵动物,将其细胞都分散成单个后混合培养,发现这两种细胞能够结合在一起,但将细胞膜上糖蛋白成分不相同的两种海绵动物的细胞分散后,混合培养,会发现这两种细胞不能结合在一起。
这一实验现象说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 )A.细胞间的相互识别有关B.细胞间的免疫作用有关C.细胞的分泌作用有关D.细胞间物质交流有关5.(2012·蚌埠模拟)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上的糖被识别运输K+B.细胞膜对膜两侧物质的进出不都有选择性C.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D.载体蛋白是镶在细胞膜内外表面的蛋白质6.美、英研究人员相继宣布,“去除排斥基因”的猪已经降生。
人们可以利用这种猪大量“生产”适用于移植手术的器官。
在此之前如果把猪器官移植给人体,人体的免疫系统能识别猪细胞上的X物质,从而发生强烈的排异反应。
X物质所处的位置和化学成分分别是( )A.细胞膜类脂B.细胞膜糖与蛋白质的复合物C.细胞核脱氧核糖核酸D.细胞质蛋白质7.(2012·黄山模拟)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内的核仁被破坏,会影响到胰岛素的合成B.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一切性状C.所有分子均可通过核膜上的核孔D.细胞核内所需的能量在细胞核内产生8.大量事实表明,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常有较大的核仁。
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提能训练 生态系统的结构(人教版
2013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课时提能训练:生态系统的结构(人教版)(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各项中,包含非生物因素的是( )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物种2.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A.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B.生产者和非生物部分C.原始生命的诞生和生物的死亡D.生产者和分解者3.最近科学家在水深约3 200米的太平洋底部的一副鲸的骨架上,发现了两种新型蠕虫。
这些蠕虫没有消化器官,它们通过附肢里的细菌摄取营养。
像树根一样的附肢可深入到死鲸的骨髓里“挖掘”营养,其中的细菌可将骨中的脂肪转化为糖,供给蠕虫进行生命活动。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这些蠕虫与细菌都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B.蠕虫与细菌的关系在生物学上属于互利共生C.这种细菌在繁殖时不可能发生有丝分裂D.可创造一个富含有机物和氧气的人工环境培养这种细菌4.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和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B.乙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乙2的能量就越少C.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D.丁的含量增加将导致臭氧层破坏5.(2012·宿州模拟)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气候、食物、天敌和传染病都将影响到大熊猫的种群密度②在弃耕农田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③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要高于森林生态系统④荒漠中,食草昆虫→青蛙→蛇→鹰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农田生态系统中,假设有两条主要的食物链(如图),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A.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B.水稻虫害严重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D.鼠的数量迅速增加7.(易错题)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和消费者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硝化细菌再利用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D.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分解者一定是微生物8.(2012·阜阳模拟)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食草鸟、蜘蛛、蟾蜍、猫头鹰B.猫头鹰占有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共四个营养级C.蜘蛛和蟾蜍只是捕食关系D.如果昆虫突然减少,食草鸟数目将不发生变化9.(预测题)根据图示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10.(预测题)某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
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提能训练 生态环璄保护 新人教版
2013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课时提能训练:生态环璄保护(人教版)(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1.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指出: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总人口将不会超过16亿,顺利实现人口零增长,然后缓慢下降。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B.优生优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C.禁止近亲婚配可以减少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D.我国人口增长符合“J”型曲线,K值为16亿2.(2012·黄山模拟)造成我国野生生物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生存斗争的激烈化B.物种退化C.外来物种的入侵D.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3.(2012•合肥模拟)下列选项中,由温室效应所产生的影响是 ( )A.永冻土融化,造成冻土区域内公路的破坏B.水体富营养化,对近海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C.酸雨加剧,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D.臭氧层破坏,使全球皮肤癌患者数量增加4.现在的气象预报中有“紫外线指数”的内容,提醒人们注意避免紫外线伤害。
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 )A.臭氧层破坏B.水体污染C.冰川融化D.滥伐森林5.(预测题)如图表示某河流随生活污水的流入,其溶解氧量(DO)、生物耗氧量(BOD)、无机物(富含N、P)的浓度变化情况。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A地有机物浓度低于B地B.生活污水对无机物(N、P)的浓度变化无影响C.在A、B两地间,DO值的增加是因为水体的稀释使植物数量增加的结果D.湖水中藻类等浮游植物将大量繁殖6.(2012·聊城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态与保护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态的重要条件B.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C.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环境容纳量D.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负反馈调节7.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使用价值的是( )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灵感B.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生态系统的稳态C.科学家根据苍蝇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研制了新型的导航仪D.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8.(2012·兖州模拟)大型水利工程在很大程度上要改变当地原有生态环境,对生物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201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稳态与环境 5.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
5.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时训练1(本溪一中、庄河高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及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物理信息只能来源于无机环境B.孔雀开屏和蜜蜂舞蹈均属于行为信息C.信息在食物链中的传递是单向的D.信息只能在同种生物之间进行传递2(滁州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南部,山坡上生长着一种灌木,这种灌木释放出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被雨淋溶到土壤中去,能抑制其它植物种子的萌发和草本植物的生长。
当火灾烧尽了此类灌木,其它草本植物便乘机生长繁盛,直到灌木再次出现时,这种化学抑制作用又再次出现。
请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灌木释放出的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B.灌木释放的化学物质调节的是种内关系C.灌木与它抑制草本植物之间是竞争关系D.农业生产上可利用信息传递控制有害动物3(枣庄市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为积极落实《山东省2011年美国自蛾防控方案》,我市采用飞机喷洒农药、引进美国白蛾天敌—周氏啮小蜂等多种方法来对抗虫害。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美国白蛾属于外来物种,之所以能在我国大量繁殖是因为产生了适应性的变异B.美国白蛾的种群只是由其成虫组成的C.消灭和控制美国白蛾的最有效方法是飞机喷洒农药D.引进美国白蛾的天敌一周氏啮小蜂可以有效控制美国白蛾的种群数量4(枣庄市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一般稳定在5:1左右,这样的性别比是由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的。
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轰”、“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
当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山凹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则孵出较多的雌鳄。
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A.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调节生物内环境的稳态C. 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D.对后代进行自然选择,促进生物进化5(枣庄市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右图不能用来准确表示哪一组概念之间的关系A.1表示生态系统信息种类,2—4分别表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生物信息B.1表示可遗传的变异,2—4分别表示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C.1表示免疫系统,2—4分别表示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D.1表示细胞外液,2—4分别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6. (2012广东珠海第二次六校协作联考,11)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和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C.“S”型增长曲线一般表示种群数量停止增长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是单向的7.(2012河南开封第一次定位测试)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提能训练 微生物的利用(人教版
2013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课时提能训练:微生物的利用(人教版)(30分钟 50分)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配制的培养基成分是:纤维素粉、NaNO3、Na2HPO4、KH2PO4、MgSO4、KCl、酵母膏、水解酪素,该培养基能使下面哪种微生物大量繁殖( )A.酵母菌B.自生固氮菌C.各种细菌D.纤维素分解菌2.细菌培养过程中,分别采用了高压蒸汽、酒精、火焰灼烧等几种不同的处理方法,这些方法可依次用于消灭或杀灭哪些部位的杂菌( )A.接种针、手、培养基B.培养基、手、接种针C.手、接种针、培养基D.培养基、接种针、手3.(易错题)下列关于微生物分离和培养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消毒B.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菌落计数法C.分离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D.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惟一的氮源4.(2012·黄山模拟)实验测定链霉素对3种细菌的抗生素效应,用3种细菌在事先准备好的琼脂平板上画3条等长的平行线(3条线均与图中的链霉素带接触),将平板置于37 ℃条件下恒温培养3天,结果如图所示。
从实验结果分析,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链霉素能阻止结核菌的生长B.链霉素对结核菌比对霍乱菌更有效C.链霉素对结核菌比对伤寒菌更有效D.链霉素可以用于治疗伤寒病人5.(2012·阜阳模拟)下列对刚果红染色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B.可以在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C.既可以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也可以在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D.可以将刚果红与培养基中的其他物质混合后再灭菌倒平板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30分)6.(12分)微生物在生物技术的运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请你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在生物技术中运用的问题。
(1)微生物的培养和接种等环节都需要严格做好无菌操作,包括灭菌和消毒两种方式,下列所列举的实验材料和用具中,需要灭菌的是________(填数字),需要消毒的是________ (填数字)。
2013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课时提能训练孟德尔
2013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课时提能训练: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人教版)(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12•蚌埠模拟)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定律模拟实验。
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
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
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两种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必须相等,但Ⅰ、Ⅱ桶小球总数可不等C.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D.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2. (易错题)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产生的纯合子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 )A.3/4B.1/4C.3/16D.1/163.已知玉米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现用两个纯种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F1,再用F1与玉米丙杂交(图1),结果如图2所示,分析玉米丙的基因型为( )A.DdRrB.ddRRC.ddRrD.Ddrr4.(2012•合肥模拟)下列几种情况中,产生的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的是( )①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杂交得到F1,F1自交后产生的F2植株②纯种红果皮番茄(♂)与纯种黄果皮番茄(♀)杂交所得的F1植株上所结番茄③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杂交所得子代④取基因型为AaBb植物的花药(AB)→单倍体→二倍体→二倍体自交的子代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某种鼠中,黄鼠基因Y对灰鼠基因y为显性,短尾基因T对长尾基因t为显性,且基因Y或t纯合时都能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分配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 A.2∶1 B.9∶3∶3∶1C.4∶2∶2∶1D.1∶1∶1∶16.(预测题)如图表示不同基因型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这两对基因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从理论上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乙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1∶1∶1∶ 1B.甲、丙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1∶1∶1C.丁植株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2∶1D.正常情况下,甲植株中基因A与a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分离7.(2011·海南高考)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杂交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产生的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A.1/32B.1/16C.1/8D.1/48.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 可以使黑色素的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
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9单元-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学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考纲要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
复习要求1、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过程与特点。
2、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基础自查一.能量流动的概念二、能量流动的过程1.起点:。
2.总量:。
3.流动渠道:。
4.特点:(1)单向流动:。
(2)①。
②。
③传递效率为(形象地用能量金字塔表示)。
三、能量流动研究意义1.。
2.。
课堂深化探究一.分析能量流动过程图(以初级消费者为例),完成下列问题1.(1)大方框代表。
(2)大粗箭头表示,即。
(3)能量流动的方向(以箭头表示) 。
(4)箭头由粗到细表示流入。
(5)方块面积越来越小表示(6)分解者体内的能量及呼吸产生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系统外,成为不能再利用的能量。
(7)能量流动特点:。
(8)能量传递效率:。
计算式为:。
2.对能量流动的理解“起点源头相关生理过程能量输入总能量能量的传递传递形式:传递渠道:相关生理过程能量的散失形式能量流动特点能量传递效率2.简述能量流动的意义及提高能量利用率的措施。
思维拓展1.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的含义是指一个营养级的总能量大约只有10%~20%传到下一营养级。
如果按20%这一最高效率计算,若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为100%,第二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20%,第三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20%×20%=4%……,第n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是第一营养级能量的15n-1(若按传递效率10%计算,公式为110n-1),由此可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传递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
2.确定食物链中的营养关系。
据能量传递效率20%计算,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差值也在5倍左右,若能量差值远比五倍小,则应位于同一营养级。
3.提高能量利用率的措施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4.极值计算:(1)设食物链A→B→C→D,分情况讨论现实问题思路求解D营养级净增重M 至少需要A营养级多少N×(20%)3=M 最多需要A营养级多少N×(10%)3=MA营养级净增重N D营养级最多增重多少N×(20%)3=M D营养级至少增重多少N×(10%)3=M(2)在某一食物网中,一个消费者往往同时占有多条食物链,当该消费者增加了某一值时,若要计算最少消耗生产者多少时,应选最短的食物链和最大传递效率20%进行计算,这样消费者获得的能量最多;若要计算最多消耗生产者多少时,应选最长的食物链和最小传递效率10%进行计算,这样消费者获得的能量最少。
2013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课时提能训练通过神经系统调节(人教版)
2013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课时提能训练:通过神经系统调节(人教版)(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11·广东高考)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B.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C.该反射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D.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程度2.(易错题)在一定浓度的Na+溶液中,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
图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接受刺激后,由a变为c是K+不断进入膜内的缘故B.由c到e的过程只消耗由线粒体提供的能量C.c点的大小与膜外Na+浓度直接相关D.受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只能向轴突的方向传导3.(2011·海南高考)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4.(2012·揭阳模拟)大多数有机磷农药、蝎毒都属于神经毒素。
其中有机磷能使分解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酶活性受抑制,蝎毒的作用是破坏膜钠离子通道,从而抑制动作电位的产生。
据图回答,如果分别使用有机磷或者蝎毒,引起的后果正确的是( )A.使用有机磷,在a点给予刺激,b点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B.使用有机磷,在a点给予刺激,c点保持静息电位C.使用蝎毒,在a点给予刺激,b点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D.使用蝎毒,在a点给予刺激,c点产生动作电位5.(2012·安庆模拟)如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C为组织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A端相连接的效应器指的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B.兴奋在反射弧上传递时,C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不能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D.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6.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
201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堂练兵选修44
课时知能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态工程是生态学与系统工程学的结合B.生态工程追求经济与生态的双赢C.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D.生态工程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2.城市生活垃圾要做到分类、回收、利用,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所遵循的生态工程原理是()A.协调与平衡原理B.整体性原理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物种多样性原理3.如图为生态养猪模式。
从图中可知该生态工程属于()A.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工程B.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C.节水和废水处理与应用的生态工程D.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组合利用的生态工程4.下列关于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治理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B.该生态工程运用了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以及工程学原理C.该生态工程针对不同的地形采取不同的措施D.该生态工程做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5.下列关于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双选)()A.该工程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B.要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C.对湿地的恢复,只注意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可以D.湿地的恢复只能利用生物工程手段二、非选择题6.“四位一体”(人居-种植-养殖-沼气)生态农业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以沼气为纽带,将沼气池、猪禽舍、蔬菜栽培与日光温室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下图是该系统物质循环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有几条食物链?___。
沼气的产生依赖该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___。
(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能否循环利用?__________。
(3)“四位一体”应用了__________等原理,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它的抵抗力稳定性__________(高/低)。
(4)举例说明“四位一体”农业有哪些生态效益?7.(2011·广州测试)利用植物修复技术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实质是将某种特定的植物种植在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上,植物收获后进行妥善处理,就可将重金属移出土壤。
201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选3-5解析
课时作业三十七一、选择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北·京海淀期中设计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时,应遵遁的基本原则是.充分利用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尽量减少有害生物的种类.提高沼气池的转化效率答案解析良性生态农业是最大限度提高物质和能量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
当追求经济最大化的时候,环境的污染情况不能保证,提高沼气利用率是物质利用方面。
.“低碳生活”和“低碳经济”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成为人们所期待的最为主导的生存和发展方式,以下关于“低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低碳生活”和“低碳经济”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无关.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大容易导致地球出现温室效应.尽量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量,遏制白色污染是转向“低碳生活”的途径之一.“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答案解析低碳生活或低碳经济指的是在维持个体生存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的排放,减少能量的损耗;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大是导致温室效应的根本原因。
.·苏州模拟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逐渐受到重视。
人工湿地是将污水、污泥有控制地投放到人工建造的湿地上,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
为提高人工湿地净化功能,下列相关措施不合理的是.合理搭配植物建立优化的植物群落.尽量使用本地物种以减少外来物种的入侵.选择合适的人工介质,有利于好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增大引入湿地的污水的总量以提高湿地净化效率答案解析人工湿地作为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它能完成对污水的净化处理,但它对污水处理也存在调节限度,盲目超过这个限度,生态平衡会打破,湿地被破坏,因此项是错误的。
.我国在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这一工程属于.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答案解析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主要针对控制我国西北地区大范围的荒漠化的发展和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提出的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
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种群特征和种群数量变化课时提能训练 新人教版
2013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课时提能训练:种群特征和种群数量变化(人教版)(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1.(2012·皖南八校联考)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②种群是繁殖的基本单位③种群是群落的基本单位④种群是物种的存在形式⑤种群可以作为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单位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2.(2012·黄山模拟)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B.2003年,某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C.橡树的植株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D.由于薇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3.(2012·聊城模拟)将若干只雌、雄鼠放在一定大小的笼子中饲养,让它们自由交配繁殖,并且给予足够的饲料和水,则笼内鼠的数量和饲养时间之间的关系最可能是图中的( )A.aB.bC.cD.d4.某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种群开始增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
在停止增长时( )A.增长速率大于零B.成年个体数量最多C.出生率及死亡率均为零D.种群密度最大5.(易错题)科研人员对某草原一种野生动物的种群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物的种群增长曲线呈“J”型B.死亡率增加的原因是食物、空间和天敌等因素C.要合理利用该种动物资源,应将种群密度始终控制在D点D.B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达到环境容纳量6.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种群开始呈“J”型增长,达到K值后呈“S”型增长B.图中种群在时间相对值为2时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草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D.因为植物群落有分层现象,所以种植玉米时要合理密植7.(2012•安师附中模拟)如图表示某一种群在有限环境中增长的曲线。
(广东专用)2013版高中生物 生态工程课时提能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全程复习方略】(广东专用)2013版高中生物生态工程课时提能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30分钟 5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5题,共20分)1.“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中注意了以下两个问题:(1)考虑到树种的生态适应性问题;(2)考虑到树种多样性问题。
这分别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哪些原理( )A.系统学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B.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C.整体性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D.物种多样性原理与整体性原理2.下列措施不属于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工程类型是( )A.利用蚯蚓等处理城市生活垃圾,蚯蚓粪便残渣作肥料B.在干旱地区开展雨水和地表水的收集C.把人畜粪便转化为复合肥D.农作物秸秆的“过腹还田”3.我国西北土地沙化非常严重,原因有多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退化。
试分析上述事实主要违背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A.整体性原理B.协调性原理C.循环性原理D.再生性原理4.关于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应用的原理,不正确的是( )A.整体原理B.协调与平衡原理C.工程学原理D.少消耗高产出原理5.(双选)有位农民在自家庭院里搞了一个小型生态农业,使0.25亩的庭院创收了几万元。
其物质和能量流动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系统中,人的因素非常关键,其中生产者是葡萄B.该系统体现了物质、能量的多级利用C.该系统内蚯蚓为消费者D.该生态系统的优点之一是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30分)6.(15分)如图是我国南方尝试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它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鸭不间断的活动产生中耕浑水效果,刺激水稻生长,用作物养猪、养鸭,用稻秆培育蘑菇、生产沼气,猪鸭粪、沼渣肥田,生产出无公害的大米与蛋肉类。
请据图回答:(1)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们建立图示的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课时提能训练:生态系统的结构(人教版)(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各项中,包含非生物因素的是( )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物种2.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A.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B.生产者和非生物部分C.原始生命的诞生和生物的死亡D.生产者和分解者3.最近科学家在水深约3 200米的太平洋底部的一副鲸的骨架上,发现了两种新型蠕虫。
这些蠕虫没有消化器官,它们通过附肢里的细菌摄取营养。
像树根一样的附肢可深入到死鲸的骨髓里“挖掘”营养,其中的细菌可将骨中的脂肪转化为糖,供给蠕虫进行生命活动。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这些蠕虫与细菌都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B.蠕虫与细菌的关系在生物学上属于互利共生C.这种细菌在繁殖时不可能发生有丝分裂D.可创造一个富含有机物和氧气的人工环境培养这种细菌4.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和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B.乙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乙2的能量就越少C.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D.丁的含量增加将导致臭氧层破坏5.(2012·宿州模拟)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气候、食物、天敌和传染病都将影响到大熊猫的种群密度②在弃耕农田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③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要高于森林生态系统④荒漠中,食草昆虫→青蛙→蛇→鹰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农田生态系统中,假设有两条主要的食物链(如图),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A.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B.水稻虫害严重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D.鼠的数量迅速增加7.(易错题)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和消费者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硝化细菌再利用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D.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分解者一定是微生物8.(2012·阜阳模拟)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食草鸟、蜘蛛、蟾蜍、猫头鹰B.猫头鹰占有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共四个营养级C.蜘蛛和蟾蜍只是捕食关系D.如果昆虫突然减少,食草鸟数目将不发生变化9.(预测题)根据图示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10.(预测题)某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
在某一时间确定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总量的比值如图所示。
在一段时间内,如种群乙的有机物总量的比值增大,则引起的变化应是图示中的( )11.(2012•安庆模拟)某水塘内有一条由三种不同生物形成的食物链:硅藻→虾→小鱼。
图中的曲线分别表示该食物链中各生物在水塘中不同深度的分布状况。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物种C表示小鱼,该种群营养级最高,所含能量最少B.硅藻、虾、小鱼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C.物种B的数量突增,短时间内C的数量会增加D.物种A、B、C之间一定存在生殖隔离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5分)12.(15分)(2011·四川高考)图A为小岛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
有人向小岛引入一定数量的卷尾鬣蜥(主要以沙氏变色蜥和较大的地面节肢动物为食),跟踪调查该生态系统及其对照组的变化,发现沙氏变色蜥和网蜘蛛的数量变化较大(见图B),而其他生物数量变化相对较小。
请回答下列问题:(1)沙氏变色蜥处于第________营养级,其与卷尾鬣蜥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引入卷尾鬣蜥后,沙氏变色蜥的主要活动范围从树基部向上转移,而网蜘蛛的织网位置略有下降,此现象表明生态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________发生改变。
(3)引入卷尾鬣蜥后,网蜘蛛的数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
结合其他生物的数量变化信息可以看出,小岛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表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________能力。
13.(14分)图1表示一个人工白杨林中层食物网简图。
苔类与物种C、G和I生活于白杨树中层的树枝表面,物种A、E和F则在白杨林中部来回飞行寻找食物。
(1)图1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次级消费者是___________;两者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是____________。
(2)如果因某种原因,物种E突然大量减少,而较长时间内发现A的数量无明显变化,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种A的食物中各种类所占比例如图2所示。
若除去全部物种A一年后,与对照地区相比,该地区物种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__________将成为优势种,而物种E和F数量大为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6分)(探究创新题)(1)某兴趣小组根据调查到的生物类群绘制出碳循环图解(如图所示)。
①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C、D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中为异养生物的是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2)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和开放性,某小组为验证生态系统具有开放性,设计如下实验。
“√”表示具备的生物和条件①装置可以看做一个小型生态系统,其中_________是生产者,_________是分解者,__________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②a、b对照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c对照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小鱼存活时间上看,预测可能的结果及原因。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1.【解析】选C。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无机环境包括阳光、温度、水、土壤等非生物因素。
2.【解析】选D。
生产者能够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流入生态系统中,所以生产者是生态系统存在的基石,是为生态系统提供物质和能量的保证,缺失生产者,生态系统将无法存在。
分解者能把动植物的遗体、排泄物和残落物等所含有的复杂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没有分解者,生态系统就会崩溃。
3.【解析】选D。
蠕虫与细菌都是利用鲸的遗体作为能量来源,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蠕虫与细菌的关系为互利共生;水深约3 200米的太平洋底部是一个无氧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生存的细菌是厌氧型生物,培养时不需要氧气,否则会抑制其生命活动。
4.【解题指南】1.知识储备(1)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及关系。
(2)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2.解题关键:根据双向箭头判断甲、丁名称,然后判断出乙、丙分别为消费者和分解者。
【解析】选C。
根据图示可知,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丁为无机环境。
生物群落包括其中各种生物(甲、乙、丙);乙1的同化量越大,乙2通过食物链得到的能量越多;分解者可以是营腐生生活的动物或细菌、真菌;无机环境中CO2可以导致“温室效应”,它不能导致臭氧层破坏。
5.【解析】选A。
气候、食物、天敌和传染病都将影响到大熊猫的数量变化从而影响种群密度;在弃耕农田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物种越来越多,丰富度逐渐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较低,对太阳能的利用率低于森林生态系统;一条食物链要从生产者开始,所以食草昆虫→青蛙→蛇→鹰,不能构成食物链。
6.【解析】选B。
在此食物链中,若大量捕捉蛙,就会使害虫失去天敌限制而大量繁殖,造成稻田虫灾,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时由于蛙减少,蛇捕食鼠增加,鼠数量减少。
7.【解析】选B。
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如硝化细菌)和消费者(如寄生细菌),而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是分解者;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生产者(如绿色植物、硝化细菌等)再利用;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不能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光合细菌是生产者),分解者也不一定是微生物,如营腐生生活的动物(蜣螂、秃鹫、蚯蚓等)。
【误区警示】忽略了生产者利用光能、化学能进行有机物的合成,而不能利用由分解者释放出来的能量,错选C项。
8.【解析】选B。
在食物网中,食草鸟属于初级消费者;猫头鹰分别占有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共四个营养级;蜘蛛和蟾蜍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如果昆虫突然减少,食草鸟可从草中获取的能量变多,所以数目会增多。
9.【解析】选A。
生物群落不包含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蛇是四级消费者;细菌为分解者,与蝉不是竞争关系。
10.【解析】选D。
由图中信息可知四种生物的食物关系为丙→甲→乙→丁,如果乙种群数量增加,则丁的食物增加,丁种群数量会增加,甲的天敌增加,所以甲种群数量要减少,即丙的天敌减少,故丙会有所增加。
11.【解析】选B。
根据三种生物的特点以及图中所显示的数量关系可知,物种A、B、C分别表示硅藻、虾、小鱼。
小鱼所处的营养级最高,含能量最少。
虾的数量增加,小鱼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加。
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生物群落除以上三种生物外,还包括微生物等其他生物。
12.【解析】(1)据食物网,沙氏变色蜥处于第三、四营养级。
卷尾鬣蜥捕食沙氏变色蜥,同时卷尾鬣蜥与沙氏变色蜥都捕食较大的地面节肢动物,因此二者是捕食与竞争关系。
(2)沙氏变色蜥向上转移、网蜘蛛活动区域下降,说明群落垂直结构发生了变化。
(3)由坐标图可知,有卷尾鬣蜥跟无卷尾鬣蜥比较,网蜘蛛数量先增多,后减少。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相对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答案:(1)三、四竞争和捕食(2)垂直结构(3)先增加,后减少一定的自我调节13.【解析】(1)由图分析可知,图中共有7条食物链,分别为:苔类为第一营养级的2条,白杨树为第一营养级的5条,次级消费者有I、D、A,其中A与D有共同的食物G、C,且D是A的食物,因此,两者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