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西南农耕经济与西北游牧经济比较研究
高考历史考前必备主题6 精耕细作——中国古代农业与经济重心的转移
主题6精耕细作——中国古代农业与经济重心的转移1.小农经济:小农经济本质上属于自然经济。
随着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进步以及土地私有制的出现,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鸦片战争后开始瓦解。
2.精耕细作: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
精耕细作是中国小农经济的特点,通过投入更多生产资料和劳动,改进生产工具和技术,在限定的田地里对庄稼作物精心耕植,提高有限土地面积的农作物产量。
3.田庄:田庄是东汉地主阶级经营地产的一种形式,它以大土地所有制为基础,以超经济人身强制的劳役地租或实物地租为剥削形态,有着严密的生产管理体系,是自给自足的一种组织形式和经济实体。
4.均田制:北魏到隋唐时期,为了抑制土地兼并,政府推行均田制。
以北魏的均田令为例,国家按性别、年龄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
这些土地只准使用,不准买卖。
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
均田制使无地和少地农民得到土地,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增加了政府收入,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5.寺院经济: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以发展,寺院僧侣一直享受着国家的免税政策,从而形成以寺院为中心的独特的封建地主经济形式。
南朝时,寺院与经济恶性膨胀,占有了许多劳动力。
寺院与庄园争夺劳动力的矛盾尖锐。
6.田制不立:宋初对土地没有明确地规定所有权,也没有土地政策,没有对土地实行严格管理。
宋代统治者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也导致了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
1.东晋与南朝时期,虽然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但当时我国的经济重心仍然在黄河流域。
南方的经济水平仍然落后于北方。
2.经济重心的南移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生产力发展及政局变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重心南移呈现如下规律: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由内陆向沿海地区逐渐转移。
论中国北方草原地区古代游牧生计的几点认识
论中国北方草原地区古代游牧生计的几点认识对于游牧文化、游牧生计方式,长期以来存在着一种对“异文化”的“误读”,这与我们的学问体系和认知模式是亲密相关的。
我们古代的主要文明国家大多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基于农业文明的学问体系、价值观念、认知模式等始终占据着主流地位,占据着话语权,因此在各种历史文献、笔记小说的记载描述中,对游牧民族的记载描述几乎有着固定的、简洁化、格式化的词语。
在“我们的常识”中,在我们的历史文化的传承中,对游牧生活的熟悉存在着一种“他者”的想象,存在着基于不同文化学问背景的文化“误读”。
当然,这种“误读”或“曲解”是跨文化沟通中的一个普遍现象。
一、对游牧方式的熟悉游牧是我国北方草原地区古代各民族的最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
历史上我国北方草原地区不同时期有着很多民族,如匈奴、乌桓、鲜卑、丁零、柔然、突厥、回鹊、契丹、女真、蒙古等,他们族属各不相同,语言、文化也有差异,但由于生态环境的制约,其经济生产生活方式却基本相同,是一种“逐水草而居”、“转徙无常”、居无定处的游牧生活方式。
〔一〕游牧生活的移动性一一逐水草迁徙我国古代的各类历史文献中对于北方草原地区各民族的游牧生活方式留下了清晰的记载,如匈奴“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史记·匈奴列传》〕;匈奴“逐水草迁徙,无城郭常居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汉书·匈奴传》〕;乌桓“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后汉书·乌桓传》〕;鲜卑“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魏书·序纪一》〕;突厥“弯庐毡帐,随逐水草迁徙,以畜牧射猎为事,食肉饮酪,身衣裘褐”〔《J匕史·突厥传》〕;回给“居无恒所,随水草流移”〔《旧唐书·回给传》〕;契丹“逐寒暑,随水草畜牧”〔《北史·契丹传》〕;蒙古“自夏及冬,随地之宜,行逐水草”〔《元史·兵志三》〕等等。
这些记载虽然简略,却都明确表述了北方草原各民族生活的基本特点一一“逐水草迁徙”的游牧生活。
古代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浅谈
古代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浅谈作者:魏江林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第06期摘要:文章对古代农业的两种形式——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现象进行分析,涉及到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的形成发展,以及经济间的交流,对古代社会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农耕经济;游牧经济一、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的形成无论是农耕经济还是游牧经济,都存在着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产生了种植业与畜牧业的萌芽,在进入新石器时代之后,就产生了原始的农业,特别是在进入父系氏族制之后,农业已经发展成为社会生产活动的主要部门,男子在社会生活中占主导的地位,通过改进农具,革新耕作技术,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基本上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分工,农耕经济在此时已经基本形成。
虽然畜牧业也是萌芽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但在农耕经济形成时,游牧经济还没有形成,而是在农业经济有了相当长时间的发展之后,游牧经济随着游牧部落的形成而发展起来。
这是因为除了直接为狩猎生活服务的若干牲畜外,作为食物来源重要部分的牲畜的驯化,往往要在种植业生产以后所提供的相对安定的环境中才能最后完成,而游牧经济的形成更是以畜牧经济的一定发展为基础的。
游牧人并非完全不需要农产品,在其内部基本上脱离了种植业的游牧部落,要以外部农业部落的存在、因而能通过交换或其他方式获得必要的农产品为其存在的条件,所以只有整个社会的农业经济有了相当的发展才有可能分化出游牧部落来。
二、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的发展从总体上来看,古代中国经济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农耕经济,但从自然环境的角度来看,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中国西部和北部地区主要是草原分布地带,因此,这些地区也就成为了以草原畜牧业经济为主的区域。
一般认为,自我国东北大兴安岭东麓-辽河上游-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东缘及青藏高原以西的广大地区,都属于历史上传统的游牧经济分布地区。
而在此界线以南和以东则属于传统的农耕经济分布地区。
从一定程度上讲,我国的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以及历史上的整个西域地区,都属于历史上游牧民族的主要活动区域。
汉唐西北农牧分界线变迁原因研究
与突厥 、 谷浑 、 纥 、 吐 回 吐蕃 等 文 化 的 融 合 。魏 明 孔 以 茶 叶 为 例 说 明 当时 吐 蕃 被 同 化这 一 文 化 现 象 。朱 宏 斌 和 郭 向 平 认 为 , 由 于 农 区 的强 势 进 逼 , 牧 部 落被 迫 退 出 以前 的 活 动 区域 向 西 向 游 北 迁 徙 , 其 在 中 原 政 权 强 盛 之 时 , 过 一 系列 经 略 之 策 , 占 尤 通 在
领 区 整 个 移 植 农 区 社 会 系 统 。 中 国 古 代 农 牧 分 界 线 的 迁 移 过
程 . 具 体 地 反 映 了游 牧 文 明退 守 的 这一 历 史 趋 势 。 就
总 之 。 化扩 张 影 响 说 认 为 , 民族 融 合 过 程 中 , 文 在 中原 王 朝
将 先 进 的 农 耕 文 化 带 到 了 游 牧 民 族 地 区 , 得 农 耕 文 化 进 一 步 使 向北 方 扩 张 。 文化 因素 是 农 牧 分界 线 向西 向北 变 迁 的 主要 原 因 。 而 生 态 环 境 变 迁 与 自然 灾 害 影 响 说 则 认 为 , 于 长 期 战 乱 由 和 民 族 融 合过 程 中 的 武 力 冲 突 , 大 地 破 坏 了 草 场 植 被 , 极 同时 自然 灾 害 的 发 生 、 候 的 变 化 , 别 是 温 暖 寒 冷 交 替 期 的 出现 气 特 使 得 草 场 退 化 、 漠 景 观 开 始 呈 现 , 区 生 态 环境 发 生 巨 大 改 荒 牧 变 。在 这 些 自然 和 人 力 的共 同作 用 下 , 降低 了 畜 牧 区 域 承 载 能
2 汉唐农 牧分 界变 迁原 因分析
有 关 汉 唐 西 北 农 牧 业 分 界 线 变 迁 的 原 因 , 界 大 体 存 在 这 学
农耕与游牧:古代中国的两大经济文化类型
(二)林耀华在其主编的《民族学通论》一书中,从经济文化类型学说的角度,对整个中国文化做了详细的划分,其中“畜牧经济文化类型组”的分布范围是:“在东起大兴安岭西麓,西到准噶尔盆地的西缘,南到横断山脉中段(云南中甸县)的广大地区内,基本上构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半月型畜牧带。”[2]这一范围划分显然主要是从今天我国草原及草原畜牧业分布的实际情况出发而做出的结论。这种划分对今天各个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确实有许多好处,较多地 考虑到了游牧民族在今天共时性的空间分布。但却忽略了中国历史上游牧文化的历时性演变,即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游牧文化分布的历史演变。例如,按照这一划分标准,历史上的黄土高原的许多地区、河西走廊、古代西域的天山以南地区、东北三省的许多地区等,都被排除在游牧民族传统的活动区域之外。这显然并不符合历史上游牧民族分布或活动的实际情况。而且,按照上述划分方法,今天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从事农业生产的维吾尔族及其文化,也将被视为是一种农耕文化(绿洲农耕),而实际上,从农耕经济文化类型的角度来研究维吾尔族文化显然并不全面,也不会深入。
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多元交汇”
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多元交汇”“多元交汇”的中国传统农业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概括为三点:一、农业技术的主流是精耕细作;二、以种植业为中心、农牧结合、综合经营的广大农区与以游牧为主的广大牧区同时并存和相互补充;三、各地区各民族农业发展的不平衡。
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存在着不同类型的农业文化,我国古代农业是在这些不同类型的农业文化的相互交流和融汇中向前发展的。
一、起源的多源和发展的多元以往人们把黄河流域视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认为我国农业首先发生在黄河流域,然后逐步传播到其他地方。
新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已从根本上推翻了这种观点。
七十年代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了距今近七千年的丰富的稻作遗存,完全可以和同时代黄河流域的粟作文化相媲美,而文化面貌却有明显的差异。
这一惊人发现无可辩驳地证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华农业文化的摇篮。
又从现有材料看,华南地区农业发生也相当早。
这里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洞穴遗址中,新石器时代文化层往往直接叠压在旧石器文化层上,时代则可以追溯到距今近万年甚至一万年以上,其经济生活虽然仍然以采猎为主,但不少地方已经出现了农业的因素。
如适于垦辟耕地的磨光石斧,点种棒上的“重石”,与定居农业相联系的制陶,人工饲养的猪等等。
从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有关民族志的材料看,这里的农业很可能是从种植薯芋等块根块茎类作物开始的。
远古时代不同作物种植区农业有各自独立的起源,这是比较明显的,但同一作物种植区内农业文化的源头恐怕也不止一个。
农业起源和作物起源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当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某种内在要求的时候,当地居民就会从采猎生活逐步转变为农业生活,而他们种植的作物,可能是独立驯化的,也可能是引进的。
因此,同一作物区内也可能有不同的农业源头。
从考古发掘情况看,截至八十年代中,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已发现七千余处,分布在从塞北到岭南、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的广阔地域上。
考古学家把数量众多、内涵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区分为不同的区系类型,各家划分方法虽有差异,但无不承认各地区新石器文化有其自身发生发展的过程,形成区别于其他地区的不可替代的特点,他们不是出自某一中心文化的传播,而是从本地区旧石器文化中发展而来的。
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融合问题(下)
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融合问题(下)作者:管彦波来源:《历史教学》2001年第09期四、影响和促成民族融合的相关因素及民族融合的途径(一)互补互惠的族际经济联系与民族融合经济关系是民族间的基本关系和必然联系,所以,历史上的民族融合,是要受经济发展规律支配的。
在服从经济支配的前提下,民族融合自身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基于生态环境和社会传统的多样性,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传统经济区域呈现为南北三个发展带和农耕、畜牧两个大的经济区。
从南北方向看,秦岭—淮河以南是以汉族为主体经营的水田农业发展带,秦岭—淮河以北至秦长城是以汉族为主体经营的旱地农业发展带,而秦长城以北是历史上以北方民族为主体经营的游牧和狩猎经济发展带。
从经济区来说,西部和西北部游牧民族活动的中心,是传统的畜牧经济区。
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是发达的农耕经济区。
不同的经济类型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一般而言,农耕民族以种植业为主,兼养家畜,经济稳定,基本上能够满足自身的生活需要,但也向往游牧民族优质的畜产品。
游牧民族在茫茫草原上放牧牛羊,畜群为主要的生产资料,产品相对单一,需要与农耕民族进行频繁的交换,换取农产品和手工业品,以补生活之需。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历史发展的任何时期,两大河中下游发达的农耕经济,一直对周边地区各族群起着凝聚和核心的作用,产生出很强的吸引力和“向心力”。
这种农业文明蕴藏的力量,使许多进入汉区农业社会里的民族,不同程度地融入汉族之中。
历史上,我国各民族间的经济交往是多层面、多途径的。
总体而观,至少包括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官方层,如移民实边和屯垦、“马绢互市”和“茶马贸易”。
第二个层次除了跨地区的民间贸易以外,更主要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互助、互惠、互利。
无论在任何时期,即使在分裂和战争年代,在这两个层面上互通有无的经济联系,也未曾中断过。
这是汉族与各民族人民经济联系的纽带,也是各族间相互依存彼此融合的重要经济基础。
(二)思想文化上的相互交融、认同与民族融合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思想文化上的相互交融、认同,从来没有停止过。
浅析游牧与农耕两大文明在中华历史上冲突千年的原因
浅析游牧与农耕两大文明在中华历史上冲突千年的原因浅析游牧与农耕两大文明在中华历史上冲突千年的原因在中华民族的人类发展史上,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冲突与融合是重要特征,民族间的融合是主流,但冲突多是伴随融合而进行的,本文拟对二者冲突的原因做一简单探析。
一、游牧与农耕两大文明的碰撞由来已久在国家形态初步奠定的夏商周时期,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与明确的疆域界限尚未确立,但在黄河中下游流域的农耕民族中,已逐步形成了四夷观念,即东夷、北狄、西戎、南蛮。
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以夷(尸)、狄、戎、蛮等字,作为对四方民族的称谓。
《诗经》中已经有二者对抗的明确记载有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xiǎn yǔn)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1]之语,猃狁为秦汉时匈奴的先民,周时专门驻守军队防范猃狁进攻,这说明游牧民族的入侵已经给农耕民族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威胁,周幽王在位期间,国都为猃狁所破,被迫迁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首次完成了大一统,从此,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完备,国家实力强盛,所控制的疆域也逐渐扩大,游牧文明在民族更替以及同汉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得到更新,实力也大为增强。
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对抗也愈发激烈起来,有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汉武帝北击匈奴、唐太宗击溃突厥、明太祖八征蒙古等汉族帝王的不世之功,也有宋金夏三足鼎立的新三国时代,蒙古族、满族等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建立新王朝,创造丰功业绩。
二、农耕文明难以消弭的千年隐患与农业生产难以逾越的自然界限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对国家的发展形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的东面与西南分别是太平洋与青藏高原两大天然屏障,在传统社会基本上杜绝了外敌入侵的可能,南部的诸多国家,由于开发较晚,文化落后,常常是中原王朝的附庸,很少对中原王朝构成威胁。
而中国的北部,东起白山黑水的东北平原到蒙古高原,西至天山两麓的广袤地带,分布着大量的天然草场,在此环境下孕育出的民众,能征惯战;滋养下的战马,膘肥体壮,他们对中原王朝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历代王朝皆将北方之敌视为心腹大患,雄略圣主都试图消除这一隐患,但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一隐患长期困扰着中原王朝,难以根除。
一部研究我国西北地区经济开发史的新著——《清代西北屯田研究》
清 朝 在西 北 地
, ,
始无 终 北
、
对 后 来影 响 不 大
。
而 清 朝在 西
,
区 统 治的 建 立 和 巩 固 有 一 个较 长 的 过程
,
、
,
前 人 作过 一
区 的 开 发建 设
不 管是 从 范 围
规 模上
,
,
,
特 别 是 近几年
,
在 以 经 济建 设为
还 是 从 取得 的成 绩 和 对 后 来 的影 响上 大大超 越 了 历 史上 的 任 何 时 期
。
都
开 发建 设 边疆地 区 呼 声 日 高 的 情 况
经 过 各族
国 内一 些 从事 边疆地 区 经 济开 发建 设
“
,
其
为 了 最 大 限度 地 榨取 屯 户
,
这 样就把 清 代 在西
,
的剩 余劳 动 以 供 军 用
,
”
( 以 下 引文 未 注
北地 区 的 屯 田 放 在一 个更 为广 阔的 地域 和 历史 环 境 之 中 历 顺治
、
。
明 出 处 者 皆 引 自本 书 ) 因此 屯 田 往往是 有
我 们 知道 雍正
, ,
,
而且 出 现 了 一批
,
伊 古 以来
。
,
中国边 患西 北 恒剧 于 东 南
,
。
对 我国 今天 各民 族 大 家 都打 下 了 坚 实
盖 东 南 以大 海 为 界 功 兵少 固 启戎 心 馈之 烦
, ,
形格 势 禁
, ,
,
尚 易为
。
庭 和西 北疆 域 的最后 形 成
中晚唐农耕经济重心北方新论
中晚唐农耕经济重心北方新论马文军鲁东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264025)E-mail:7011302@摘要:本文针对中晚唐时期南北方农耕经济,从其发展的历史渊源、发展的现实基础、政府在发展农耕经济方面的作为和农耕经济发展的成果等几个方面,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分析,证明了中晚唐时期北方农耕经济远远领先于南方,中晚唐农耕经济重心仍在北方。
关键词:中晚唐;农耕经济;经济重心;北方中晚唐经济重心何在?学术界见仁见智,或坚持北方说,或坚持南方论,观点并不统一。
导致这种情况出现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古代封建社会中经济有农耕经济、手工制造经济和商贸经济三个层次的区分,不同层次经济的发展重心往往并不统一,由于资料缺乏,将重心往往并不统一的三个层次经济融在一块分析整体经济重心所在,往往难以得出信服的结论;二是以往的分析往往运用的是定性分析方法,很少运用说服力更强的定量分析方法。
本文在将经济区分为农耕经济、手工制造经济和商贸经济三个层次的基础上,重点针对农耕经济,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通过南北方的比较,来分析中晚唐农耕经济重心所在。
1.中晚唐南北方农耕经济发展的历史渊源比较据考古资料,北方黄河流域在新石器时代就是我国的主要农耕区了,其中又以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的农业兴起最早1。
到秦汉时期,主要农耕区扩大,涌现出关中平原、关东地区、成都平原三个主要农耕区。
关东地区(大致相当于唐初之河南、河北、河东三道范围)在西汉面积仅占全国的11.4%,人口却占了60.6%,远远领先于其它地区,其生产的粮食不但可以自给,还可西供长安,多时每年可西运四百万石之巨2。
南方江淮流域则相形见拙,“楚越之地,地方人稀,饭稻羡鱼,或火耕而水耨,果有赢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砦窳人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之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3。
相比之下,北方农耕经济占据绝对优势。
其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动荡,南北受影响不同农耕经济发展差距当有所改变。
从考古资料看两汉时期西南地区的农业发展
038Vol.205两汉时期既是中国的大一统时期,也是社会经济繁荣发展、民族融合进程不断加快的时代,更是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西南地区在汉中央王朝有计划、有组织的持续开发中,农业生产取得长足发展。
秦汉时期蜀地已是国家粮仓,西汉初年蜀地生产的粮食就多次用于接济周边地区的饥荒。
《汉书·食货志》载:汉初“民失作业,而大饥馑……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
”①体现这一时期农业发展进步的铁质农具,以及体现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耕作俑、画像砖等,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考古发掘中不断被发现,成为我们了解两汉时期西南地区农业生产发展进步难得的实物资料。
下文通过对这一地区考古发掘出土相关文物进行分析,对两汉时期西南地区农业发展状况做部分还原,一窥其貌。
1 两汉时期西南地区农业发展概况秦统一巴蜀后持续将北方边郡居民②及原六国旧贵族移民至巴蜀地区,以巩固其统治。
两汉时期灾民③、流放罪人④、豪强⑤及部分自发的移民⑥又大批迁入巴蜀地区,使巴蜀地区的农业劳动力大量增加。
据《汉书·地理志》所载,仅成都一县元始二年户口已有7.6万余,人口仅次于长安。
大量北方移民的到来,增加农业劳动人口的同时,也带来了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
此外,东汉时期的军屯也是两汉时期巴蜀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1976年,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四开乡发现了东汉末期至蜀汉时期的屯田遗址,见证了这一历史史实⑦,20世纪80年代,在该乡还发现了东汉初平三年(192)石表,其上的“百人以为常屯”⑧都表明东汉时期在四川地区实行了军屯。
2 农业生产技术进步2.1 牛耕的应用秦汉时期牛耕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
首先,从这一时期开始,制作的铁犁犁铧多呈三角形,锋呈锐角,前高后低,断面中部凸起,较汉以前的犁铧宽大,既能破从考古资料看两汉时期西南地区的农业发展摘 要:两汉时期西南地区农业发展迅速,主要表现在农业劳动力增加、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农田水利事业进一步发展、地主庄园经济兴起四个方面。
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生态文明之比较
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生态文明之比较农耕经济比小农经济的市场依存度高。
农耕经济是小农经济的市场化形式。
农耕经济是一种安定自守的经济。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为基础,完全或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满足自身消费为主的小规模农业经济。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农耕经济与小农经济的区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亦称“个体农民经济”。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为基础,全然或主要靠自己劳动,满足用户自身消费居多的小规模农业经济。
其中,有的以自建土地经营,有的以承租土地经营,亦存有两者并任之。
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在小块土地上进行分散经营;生产力水平低,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经济地位不稳定,在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易于走向贫富两极分化。
二.什么就是农耕经济农耕自然经济是一种安定自守的经济。
产生于原始社会,原始农业产生后,自然经济就存在了。
主要由自耕农经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封闭性、狭隘性、保守性、自给自足中国自古以来鲜有海外贸易,但其政治意义远大于经济利益,在以形式上的政治顺从为前提的朝贡贸易体制之下。
三.二者的区别是什么小农经济:它就是一种集中的,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的,并且生产出的产品都用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以自己消费,而不是展开商品经济的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
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在封建社会时期的社会经济情况都是小农经济占主导,但是近现代以后只有偏远山区的农村,还存在这种经济现象。
特点就是:对市场倚赖大,农民经营规模不大,小农经济十分虚弱,须要强有力的集权政府的提振。
个体农耕是个体经济的一种。
个体经济是指在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私有制经济。
个体经济具备规模大、工具直观、操作方式便利、经营有效率等特点,对市场倚赖稍小,基本上并无奴役。
个体经济存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就是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归属于个人所有;二就是劳动者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
家族视域下的西北土司与西南土司比较研究
家族视域下的西北土司与西南土司比较研究何威摘要:土司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
由于社会发展水平、战略地位、实力大小、历史渊源等不同,在家族统治格局、权力文化网络、家族文化等方面,西北土司与西南土司既体现出共性的一面,同时又各有特点,这为我们现行民族政策的完善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关键词:家族;土司;权力文化网络2015年7月4日,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和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联合代表的中国土司遗产,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中国土司文化受到国际关注和研究的重大事件。
土司制度作为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因俗而治、因地制宜”管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成功案例,为我们今天正确处理民族问题、促进民族地区快速发展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然而,由于社会发展水平、战略地位、实力大小、历史渊源等的不同,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土司制度存在较大差异。
贾霄锋的《元明清时期西北与西南土司制度比较研究》,冯海晓的《明代西南、西北边疆地区土司制度比较研究——以云南丽江府木氏和青海西宁卫李氏为例》,武沐、王素英的《明代甘青土官制度实施原因刍议》等,从自然环境、政治制度、土司来源、民族文化类型等方面比较研究了西北、西南土司制度的异同,并简要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
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家族的视域对二者的异同做进一步的论述。
家族是中国传统社会最基层的组织体系,是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本单位。
宗族性是中国汉族传统家族文化的鲜明特点,它往往被赋予“族谱、族规、族田、宗祠”等文化符号,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成为汉族家族长盛不衰、绵延罔替的支柱和保障。
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同样也出现了诸多类似于汉族家族的、以血缘为基础的民间组织,如苗族的鼓社,瑶族的石牌,满族的穆昆,哈萨克族的阿吾勒,侗族的款,黎族的合亩,等等。
这些民间组织具备家族的各种形态和特征。
他们最初往往是由同一男性祖先的后代组合而成,具备族长、族权、族规、族产等宗法统治的基本内涵,祖先崇拜亦是其维系组织团结的重要精神力量。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分析
区。 所以, 本文以经济重心曾存在于北方为前提, 分析中国的经济 方漕运, 促使人们利用南方漕运解决因黄河决堤带来的麻烦, 促进
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 深入探讨与经济发展相关的产业。
南方商业的发展, 加快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
二、 经济重心南移的发展历程
(二) 政治因素
通过分析学者们的相关理论及查询资料, 可以将重心南移进行
注释: ① 李晓路, 葛壮.隋唐以前中 国经济重心在北方说 商榷———重论
南方经济在中国 古代 史上 的地 位 [ J].华 东师 范大 学学 报, 1988 (1) . ② 全汉升.中国经济史研究 [ M] 上册.新亚研究所, 1976: 270 -271. ③ 李 心 传. 建 炎 以 来 系 年 要 录 [ M ]. 北 京: 中 华 书 局, 1985: 1422. ④ 史记· 货殖列传 [ 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2: 3628.
动商业发展, 拉动经济重心南移。
-252.
(四) 商业发展
[4] 韩茂莉.论北方移民所携农业技术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南方物美价廉的丝织品和瓷器吸引了海内外消费者, 依靠独特
[ J] .中国史研究, 2013 (04) : 117 -138.
的漕运优势, 南方的产品远销海外, 开启海外贸易的先河。 以宋代 [5] 商宇楠.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及其影响分析 [ J].经济视
期, 更是在与外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实现了农业文明的再创造。
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S1) : 122 -123.
罟凿《 四、小结
综上所述, 古代中国在经济中心的划分方面, 始终坚持黄河流 域, 尤其在秦汉以前, 这一地区较为繁华, 也成为政治重要中心。 但是在汉魏朝时期, 重心开始发生变化, 北方地区不再成为经济发 达的主要地区。 在对外交流之后, 经济重心开始难移。 到 南 宋 时 期, 南盛北衰的局面基本不再发生变化。
中国古代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在经济上的互补与非平衡需求
Complementriness and Unbalanced Demand in Economy between the Nomads and the Farmers in
Ancient China
作者: 贺卫光
作者机构: 西北民族学院社会学系,甘肃兰州730030
出版物刊名: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32-38页
主题词: 古代中国;游牧民族;农耕民族;互补关系;非平衡需求
摘要:中国古代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间关系的基础是经济上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关系的形成是由不同文化所分布的自然环境决定的.而不同生态环境下生计方式的差异又决定着互补关系的内容及其发展方向.历史上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间在经济上互补关系的主要内容有朝贡贸易、互市贸易以及战争这种非正常的互补形式.但是,在经济互补关系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双方在产品需求方面是一种'非平衡需求'关系,而这种关系又往往成为互补关系中各种矛盾的诱因.。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比较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比较从人类文化源头上看,不外乎三种类型。
一是游牧文化,二是农耕文化,三是商业文化。
游牧文化发源于高寒的草原地带,农耕文化发源于河流灌溉的平原,商业文化发源于滨海地带以及近海之岛屿。
三种自然环境,决定了三种生活方式,三种生活方式形成了三种文化类型。
然而在古代,由于受到“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中华商业文化受到严重的排挤和打击,使得拥有绵长海岸线的中国失去了发展商业文化的机会。
因此,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才是影响中华文明的最主要因素。
中国历史上所形成的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分布格局是十分鲜明的,就其形成原因而言,最常见的说法就是自然环境方面的原因。
游牧文化主要分布在蒙古高原。
蒙古高原地处内陆半干旱的地带,疏松沙层广泛分布,使这里形成了干旱荒漠的景观,加之雨量奇缺,气候温差大,只能适宜多年生、旱生低温的草木植物生长,千百年来,生聚在这一地域的人们,因地理条件所限,不宜从事农耕,只能依赖游牧、狩猎等生产方式生存繁衍,并逐步形成表现于共同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素质,融合为一个共同体——游牧民族。
人们以游牧生活为主,而游牧生活是一种粗犷而富于冒险的生活,恶劣的自然条件培养了他们极强的与自然搏斗的能力。
他们衣皮被旃裘,食肉饮乳,居毡帐,乘坐骑,衣、食、住、行、用与牲畜须臾不可分离。
正像农民依恋土地一样,牧民则离不开牲畜、草原。
辽阔的草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摇篮,在这块土地上曾经养育过匈奴、乌桓、鲜卑、突厥诸族,同样,它为蒙古族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提供了一个独特的、隔绝的历史地理环境。
独特的生活环境,造就了独特的草原文化系统,作为草原骄子的游牧民族深受环境的陶冶和启迪,经过长期的开拓和实践,创造出灿烂的富有草原色彩的语言、饮食、服饰、建筑、礼仪、祭祀、宗教等等游牧文明。
农耕文化主要分布在气候温和、地势平坦、雨量充沛的长江黄河流域。
湿润的土地,适宜的气候宜于农作物大面积种植。
这里生息着以农耕为生的农耕民族,他们生活在固定的土地上,培养了大量宜于种植的农作物,同时发展了养殖业、酿造业、手工业等等。
浅谈古代西域经济文化
浅谈古代西域经济文化一、西域的地理位置及经济地位西域位于中国的西北边陲,是中国与中亚、中东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地理位置使得西域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之一。
古代西域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其地理位置密不可分。
二、古代西域的农业与畜牧业1. 农业古代西域由于干旱缺水,不适宜大规模农业生产。
然而,通过人们智慧和勤劳努力,他们在有限的水源和土地上开发出了独特而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农业方式。
主要种植作物有小麦、大麦、玉米等耐旱作物。
2. 畜牧业由于干旱缺水,畜牧业成为古代西域人民主要的生产方式之一。
他们以骆驼为主要畜牧动物,在草原上放牧马匹和绵羊等动物。
通过发展畜牧业,人们得以获得肉类和皮毛等宝贵资源。
三、古代西域的商业与贸易1. 商业古代西域商业的发展离不开其地理位置的优势。
西域作为东西方贸易的重要中转站,吸引了大量商人和商队。
他们在西域建立了许多集市和贸易中心,促进了商品交流和经济繁荣。
2. 贸易古代西域以丝绸之路为主要贸易通道,与中亚、中东地区进行广泛的经济交流。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瓷器等奢侈品流向了中亚和中东地区,而来自这些地区的商品如香料、宝石等也进入了中国市场。
四、古代西域的手工业与工艺品1. 手工业古代西域人民以手工业为主要生产方式之一。
他们擅长制作各种纺织品、皮革制品和金属制品等手工艺品。
这些手工艺品在当时具有很高的价值,并成为贵族阶层喜爱的奢侈品。
2. 工艺品古代西域以其独特而精湛的工艺技术而闻名于世。
他们制作的丝织品、绣品、陶瓷器等工艺品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风格而备受推崇。
这些工艺品不仅在当地受到赞赏,也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媒介。
五、古代西域的文化交流与融合1. 文化交流古代西域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吸引了来自不同地区和民族的人们。
这些人们带来了各自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与当地人民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融合。
这种文化交流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丰富了当地人民的精神生活。
河西走廊: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王朝的胜负手
河西走廊: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王朝的胜负手如果只是从古代中原农耕王朝的角度看,河西走廊的经济价值是非常低的。
因为河西走廊大部分地方都是沙漠和戈壁滩,再就是草原,适合农耕的就是很少的几个绿洲地带。
今天我们如果去河西走廊,还会看到这种情况。
有水有河流的地方,就会有村落、城镇,但绝大多数地方仍然是一望无际的沙漠、隔壁和草原。
因此,如果要有效控制这一带,除了必须驻扎军队并且移民进行屯垦开发之外,从内陆大量运输粮食过去也是必不可少的。
从汉武帝时期汉朝占领这个地区,并且设置郡县进行开发以后,先后设置了河西四郡,也就是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其中敦煌郡的辖区是比较大的,向西进入了今天的新疆境内,而不只是今天甘肃境内。
到汉武帝末期,长城烽燧一直向西延伸到了今天的乌鲁木齐一带,就是这个原因。
随后,汉朝一边大规模修筑长城,一边从内陆大量移民进行屯垦和开发。
到西汉末年,河西地区人口达到七十万户,也就是大约三百五十万人。
但是到了西汉末期和新莽末期,中央政权不稳,对边疆控制力下降,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势力就开始提升,而汉人的影响力则开始逐步下降。
经过西汉末期和王莽新朝时期的大规模战乱,汉人在当地的势力有所衰减,羌族,匈奴小部落以及从中亚地区迁徙而来的胡人在河西走廊的影响力逐步增加。
到东汉初期,整个河西走廊的汉人只有不到三十万户了,也就是不到一百五十万人。
之后,羌族在河西走廊的势力越来越大,长期处于不太稳定的战争状态,羌族时叛时服,东汉则一直在不断出兵征讨。
除了羌胡势力对中央政权的离心力越来越强之外,河西走廊的汉人因为远离中央政权的有效支援,只能和其它边疆地区的汉人一样,以宗族为核心纽带,自己组织起来自保,从而形成了地方军阀势力。
所以,汉末曾在历史舞台上翻江倒海的董卓出身官军,但长期在河西走廊地区与羌胡势力作战,而马腾、韩遂则是当地的汉人军阀势力。
还有陇西李氏、天水杨氏等汉人宗族势力,这一时期都已成为地方豪强势力。
一直到五胡十六国时期,凉州地区还出现了五凉和南秦政权,都是在河西走廊这一带兴起又衰亡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 , 以畜牧养 殖 、 冶业 、 辅 矿 商业及 发达 的手 工业 , 一 些 生产力 水平 十分 低 下 的 民族 也仍 然 存 在 采集 、 狩 猎 及 山地垂 直游 牧等 生产 方式 。这 种 混合经 济 的状 况 早在 司马迁 的《 记 ・西南 夷 列 传 》 史 中就 有记 载 : “ 西南夷 君长 以什 数 , 郎最 大 ; 西靡 莫 之 数 以什 夜 其
陈 慧 慧
( 肥师 范学 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 合 安徽 合肥 2 0 6 ) 30 1 [ 摘 要] 中国古代 , 西南地 区以农耕经济为主 , 西北地 区以游牧 经济为主 。它们主要在 产业结构 、 产品供给 结构以及财
富积 累方式等三方面存在 着差异 。这既是人 类适应 自然的选择 , 也是 多民族 交往共 融的物质基础 。 [ 关键词]农耕经济 ; 游牧经济 ; 比较研 究
差异 以及 财 富积累 方式 的差异 。
一
早期 族群生 产力 水平 的高 低 有关 , 时也 是 各 民族 同
在适 应生 态 环 境 , 寻找 合 适 生计 方 式 的一 个 过 程 。
先秦 时期 西南地 区 的族 群 的生计 方 式 , 可分 为 以游 牧经 济为 主的南 迁 氐 、 羌族 后 裔 和 以 稻作 农 耕 为 主 的百 越 民族 。这 两种经 济类 型在 民族迁 徙 和文化交
21 年 7 00 月
合 肥 师 范 学 院 学报
J u n lo ee No ma iest o r a fH fi r l Unv ri y
J1 0 0 u.2 1
V0. 8 No 4 12 .
第 2 卷 第 4期 8
中国古 代 西南 农 耕经 济 与西北 游 牧 经 济 比较 研 究
可数 千里 。 自传 以东北 , 长 以什 数 , 、 君 徙 祚都 最大 ;
自律 以东北 , 君长 以什数 , 胧 最 大 。其 俗 或 土著 , 冉
或移 徙 , 蜀 之西 。 自冉陇 以东 北 , 长 以什数 , 在 君 白 马最 大 , 皆氐类 也 。此 皆 巴蜀 西 南外 蛮 夷 也 。 [ ,1 ,J
由此 可知西 南夷 族群较 多 , 模较 小 , 经济 形式有 规 其 农耕 者 即 “ 田 , 邑 聚 ”1。 游 牧 者 即 “ 畜 迁 耕 有 _1 ]踮, 随
徙 , 常 处 ”1。 毋 [1 ]踮。这种 混合 经 济 的形 成 主要 是 与
农耕 民族 与西 北地 区游牧 民族 在经济 类型方 面 主要 存在三 点不 同 : 即产 业结构 的差 异 、 品供 给结构 的 产
照 叶树林 文 化 带 和 东 西 半 月 弧 稻 作 文 圈 的 中心 地 带 , 作历史 久 远 , 物 品种 较 多 , 种植 业 为 主 的 稻 作 以
农 耕 经济特 色鲜 明 。 西南农 耕 经 济 除 了种 植业 的主体 地 位 外 , 还包 括手 工 业 、 业 、 冶 业 等 产 业 部 门 。手工 业 以 制 商 矿
数, 滇最 大 ; 自滇 以北 君长 以什数 , 邛都பைடு நூலகம் 大 : 皆魅 此
陶、 纺织、 煮盐等为主; 矿冶业则包括铁器 、 青铜的制
作 , 矿 、 矿 、 矿 等 的开 采 。 比如 《 典 》 1 7 银 铜 锡 通 卷 8
“ 松外 诸蛮 ” , 条 录入 贞观 年 问《 洱 河 风 土记 》 段 西 一 文 字 : 自夜 郎 、 池 以西 , “ 滇 皆云庄踽 之余 种也 。其 土 有 稻麦 粟豆 , 种获亦 与 中夏 ( 内地汉 族 ) , 以十二 同 而
[ 中图分类号]K O 23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1 7—2 3 2 1 )40 6—3 642 7 (0 0 0—0 40
历 史上 , 中国西南 与西 北 地 区就 分 布着 既 有 渊 源关 系又相 对独立 的 民族群 体 , 不 同的地 理 区域 在 内形 成 了具 有本 民族传统 特点 的经 济类型 。西南 以 农耕经 济为 主 , 西北 以游牧 经济 为主 , 这是在 不 同环 境下人 类适应 自然 的生计 选择方 式 。它们共 同构 成 了西部 地 区文化多 样 性 的物 质 基 础 , 促进 了 中华 民 族多元一 体格 局 的 形成 。比较 研 究发 现 , 西南 地 区
流 中不断碰 撞 , 步融 合 , 渐 摆脱 了早 期 以游 牧 、 逐 渐 狩猎 、 采集 为主 的生产 方式 , 发展起 以农 耕经济 为 主 的生 产方式 , 形成 了刀耕 火 种 或 者梯 田灌 溉 的 山地
、
产业 结构 的差异
产业 结 构 也 叫 国 民经济 部 门结 构 , 指 国 民经 是
济各产业 的组 合状 态 以及 它们 之间 的相互联 系 和 比
例关系 。总 的来 说 , 西南地 区 以农 耕经 济为 主 , 产业 结构较 为复杂 , 是具 有与其 立体 生态 环境相 呼应 的 、
较强 自给性的复合性结构; 而西北地区以游牧或畜 牧 经济为 主 , 结 构较为 单一 , 产业 这与游 牧经 济 的总
体 特性是 分不 开 的 。
西南 地 区气 候湿 润温 暖 , 森林 植被 覆盖 较好 , 属 于传统 意义 上 的南 方 农 耕 类 型 区 。 以农 业 经 济 为
农业 、 灌溉水 田的稻作农业 以及进行 固定旱地耕作
等几 种农业耕 作 类 型 。总 之 , 南地 区正 处 于东 亚 西
结 , 田 , 邑聚 。其外 西 自同师 以东 , 至揲 榆 , 耕 有 北 名 为高 、 明 , 昆 皆编 发 , 随畜迁 徙 , 常处 , 君 长 , 毋 毋 地方
月为岁 首 。菜 则 葱 韭蒜 菁 , 果则 桃 梅 李 杏 。有 丝 麻
[ 收稿 日 期]2 1 —o 一o OO 5 5 [ 作者简介]陈慧慧( 9 9 , , 1 7 一)女 安徽灵璧人 , 合肥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师 , 法学硕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