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
课文《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天游峰的景色及扫路人的工作情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想象和感受天游峰的美景。
(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的能力。
(3)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询问等方式,了解和探究事物的背后故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尊敬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天游峰的景色及扫路人的工作情况。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中所描述的景色的想象与理解。
(3)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
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想象和感受天游峰的美景。
2. 提问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回答相关问题。
3.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四、课时安排:本节课时为2课时,第一课时用于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和理解课文大意,第二课时用于深入分析和讨论课文内容。
五、教学过程:1. 第一课时:(1)导入:展示天游峰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和感受其美景。
(2)朗读课文: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发音和语气。
(3)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教师辅导。
(4)理解课文大意:学生简要复述课文内容,教师补充和讲解。
2. 第二课时:(1)深入分析课文: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讨论,分析课文内容。
(2)推理和想象: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回答相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如绘制天游峰的景色、编写扫路人的工作情况等。
(4)总结与反思: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教案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天游峰的景色及扫路人的生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地图等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天游峰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分析扫路人的人物形象及其生活状态。
(3)学会通过描绘景物的方法,来表现人物的心情和性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
(3)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内容,了解天游峰的景色及扫路人的生活。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通过描绘景物的方法,来表现人物的心情和性格。
三、教学准备1. 课件:天游峰的图片、地图、生字词卡片等。
2. 教学用具:黑板、粉笔、录音机、课文文本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天游峰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天游峰的了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分析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补充。
(2)引导学生分析扫路人的人物形象及其生活状态。
5. 描绘景物,表现人物心情和性格:(1)学生分组讨论,选取课文中描绘景物的句子进行分析。
(2)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描绘一幅天游峰的景色画。
2. 课堂作业:(1)完成生字词练习题。
(2)以“我眼中的扫路人”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课文《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
课文《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天游峰的地理位置和特点,以及扫路人的工作情况和精神风貌。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所提到的景点和人物背景。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学会欣赏自然景观,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培养对自然景观的热爱。
(2)学习扫路人勤奋、乐观、自信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3. 扫路人性格特点的把握。
三、教学难点1. 课文细节的理解与分析。
2. 扫路人性格特点的深入探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天游峰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自然景观。
(2)简要介绍天游峰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注意抓住关键词。
(2)教师辅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理解扫路人的工作情况和精神风貌。
5. 分析扫路人的性格特点(1)学生讨论扫路人的性格特点,注意从课文细节中分析。
6. 欣赏自然景观(1)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其他自然景观,进行交流。
(2)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自然景观,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7. 课堂小结(2)学生表示本节课的收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8.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观的短文,培养欣赏能力。
六、教学拓展1. 引入其他类似的人物故事,如《愚公移山》、《庖丁解牛》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勤劳、智慧和坚持精神。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教案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天游峰的扫路人》的主要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意思。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够感受到扫路人勤劳、乐观的精神品质,培养自己的阳光心态。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意思。
2.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到扫路人勤劳、乐观的精神品质。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天游峰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4.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查字典理解字词意思。
4.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本课的理解和感悟。
4.4 朗读感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扫路人勤劳、乐观的精神品质。
4.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扫路人勤劳、乐观的精神品质。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作业内容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内容,练习生字词书写。
5.2 作业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讲述课文内容,字迹工整。
5.3 作业评价家长签字确认,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目的通过评估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朗读能力,以及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6.2 评估方法采用课堂问答、朗读展示和生字词测试等方式进行评估。
6.3 评估内容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朗读技巧和生字词的拼写能力。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反思内容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考虑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参与度,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7.2 改进措施根据反思结果,教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
天游峰的扫路人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使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
2.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教育学生学习扫路人的精神品质,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难点:学习扫路人的精神品质,联系实际生活,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四、教学准备:课文《天游峰的扫路人》全文、多媒体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文章,提问:“天游峰的扫路人”是谁?引发了你的哪些思考?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并对课文进行解读。
3. 学习课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扫路人的精神品质,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文章的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总结扫路人的优秀品质。
4. 拓展延伸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扫路人的日常工作,体会扫路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师对各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5. 小结课堂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扫路人的优秀品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
6. 布置作业请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如何向扫路人学习,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作业形式可以是作文、心得体会等。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参与度来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吸收程度。
2.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够体现出扫路人的精神品质,如敬业精神、乐观态度等。
3.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以及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力。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教师也应考虑如何更好地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和吸引力。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访问当地的清洁工人,了解他们的工作环境和日常生活,进一步体会扫路人的工作艰辛和无私奉献精神。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10篇(天游峰的扫路人课件)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10篇(天游峰的扫路人课件)下面是收集的《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10篇(天游峰的扫路人课件),供大家参阅。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1【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文中的主要词语。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朗读体会一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
2、小黑板。
3、课文录音磁带。
【教学时间】二课时线》提供的文章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
今天,我们要一起游览著名的风景区——武夷山,去欣赏那天游峰的险峻,在途中,我们还会认识一位老人呢!板书:天游峰的扫路人二、检查预习情况1、生字词。
出示:攀登精瘦运动鞋气喘吁吁瘦削眉毛慈善宿鸟⑴同桌互读检查⑵指读,互评⑶这些生字中,你们认为哪几个字比较难写,需要讨论的?⑷完成课后练习2。
2、指名朗读课文(可分小节读)。
提问:课文主要写什么?3、理清文章脉络。
这篇课文是从几个方面来写天游峰的扫路人的?第一段(第1、2节):武夷山天游峰的险峻,以及“我”登上山顶时的喜悦。
第二段(第3节):“我”下山在小溪边散步时发现了天游峰的扫路人。
第三段(第4—12节):“我”在与扫路老人的.交谈中,感受到老人对生活充满自信。
三、精读课文第一段。
1、听读第一自然段。
(播放磁带)⑴听读。
⑵听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一些什么?板书:天游峰2、齐读第一自然段。
3、天游峰是一座怎样的奇峰?你知道吗?请你用笔把有关的语句画下来,读一读。
4、说话练习。
出示:天游峰5、文章怎样来写天游峰的险?出示: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
⑴指名读。
这一句告诉我们什么?板书:九百多级石梯⑵这一句用什么方法来写天游峰的险?⑶怎么打比方的?从这个比喻,我们可看出石梯怎样?(高、陡、窄)⑷情景创设教者把一根棉线拎在手上,让线飘悠,感知石梯的险。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8篇)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8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天游峰扫路人喜爱大自然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3、学习老人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透过文中人物的外貌。
神态。
语言。
动作的描写,感受“天游峰扫路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教学难点:品尝文中老人话语中所蕴涵的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一、回忆复习、进入文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依据答复板书)二、品读课文、理解文本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学(1)、自读课文,用“-----”画出描写天游峰的语句,想想天游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用“”画出描写扫路人的语句,反复品读,说说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2、全班沟通(天游峰)(1)、指名读第2自然段理解“一根银丝”(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这句话形象生动的说明白天游峰石梯的陡峭和攀登的困难)理解比方句、飘飘悠悠出示天游峰的图片课件,直观感受其险。
天游峰是如此险峻,你能读出这种险峻来吗?登上顶峰时又是多么喜悦,你能从朗读中表达吗?(2)、指名读第7自然段出示有关重点句子:“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
那层层叠叠的石阶,经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
”(1)抓住“顶天立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这些词句,体会天游峰很高。
这么高的天游峰一天要扫两次,应当是很累的。
谁能把天游峰的“高”读出来呢?(2)理解顶天立地、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却步、半途而返。
从这些词语中体会游客们登山很累。
指导朗读3.全班沟通。
(扫路人)“我循声迎了上去……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
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登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
”(1)抓住“精瘦”体会老人的勤劳,抓住“褪色”体会老人的节省。
(2)指导朗读。
“瘦削的脸,面色乌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教案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天游峰的地理位置和特点,以及扫路人的工作内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天游峰的地理位置。
(2)分小组讨论,探讨扫路人工作的艰辛和意义。
(3)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描述景物和人物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的意识。
(3)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天游峰的地理位置和特点,以及扫路人的工作内容。
2. 教学难点:(1)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2)描述景物和人物的英语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天游峰的扫路人》课文文本。
2. 图片:天游峰的图片和地图。
3. 卡片:生词和短语的卡片。
4. 录音设备:用于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天游峰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天游峰的了解。
2. 朗读课文:(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学习生词和短语:(1)教师出示生词和短语的卡片,学生跟读。
(2)学生分组讨论,用生词和短语描述课文中的景物和人物。
4. 探讨课文内容:(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扫路人工作的意义。
(2)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强调扫路人工作的艰辛和意义。
(2)学生自由发挥,用英语描述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观。
五、课后作业1. 抄写生词和短语,并造句。
2. 绘制天游峰的地图,标注出课文中所提到的景点。
3. 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观的短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小组活动等。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天游峰的地理位置、特点以及扫路人的工作状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天游峰的自然风光。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思考,理解扫路人工作的艰辛和乐观精神。
(3)学会通过抓关键词、句子,分析课文主题和作者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尊敬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3)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3. 扫路人工作状况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风光。
2. 分析作者通过课文表达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天游峰的图片、生字词卡片等。
2. 课文录音带。
3. 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天游峰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其自然风光。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天游峰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听课文录音,感受课文的语气和情感。
(2)学生跟读课文,注意发音和语调。
(3)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意境。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
(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3)让学生组词、造句,巩固生字词。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补充。
(2)讨论:扫路人为什么能够在天游峰扫路?他们的工作状况如何?(3)分析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5. 总结与拓展(1)学生分享对本节课的收获。
(2)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给予鼓励。
(3)布置课后作业:抄写生字词,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是否能够主动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
2. 生字词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天游峰的扫路人公开课教案
天游峰的扫路人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本课程以天游峰的扫路人为主线,通过讲解扫路人的工作内容、生活状态以及面对的困难,让学员了解扫路人的辛勤付出和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对扫路人的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学员尊重劳动、关爱他人的品质,激发学员积极面对困难的勇气。
第二章:扫路人的工作内容2.1 扫路人职责介绍扫路人日常的工作内容,包括清扫道路、维护公共卫生等。
2.2 扫路人工作特点分析扫路人工作的艰辛,如长时间户外工作、恶劣天气等,让学员感受到扫路人的不易。
第三章:扫路人的生活状态3.1 生活环境介绍扫路人居住的生活环境,以及他们如何在工作与生活中找到平衡。
3.2 社交圈子第四章:扫路人面对的困难4.1 工作压力分析扫路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如道路拥堵、环境污染等,让学员了解扫路人承受的压力。
4.2 心理挑战探讨扫路人如何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激发学员面对挑战的勇气。
第五章:尊重劳动,关爱他人5.1 尊重劳动引导学员认识到尊重劳动的重要性,学会珍惜他人的辛勤付出。
5.2 关爱他人本章节为课程的基本内容,后续章节将结合实例进行深入讲解和讨论。
希望这份教案能帮助您进行课程的准备和实施。
如有需要,请随时向我提问,我会尽力提供支持。
第六章:扫路人的工作装备与技术6.1 工作装备介绍讲解扫路人工作时所使用的工具和装备,如扫把、铲子、垃圾车等,以及这些装备的重要性。
6.2 现代技术应用探讨现代技术如何帮助扫路人提高工作效率,如智能垃圾回收系统、机械化清扫设备等。
第七章:扫路人职业素养7.1 职业道德分析扫路人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以及他们如何践行职业道德,如诚实守信、敬业爱岗等。
7.2 职业成长介绍扫路人如何通过职业培训和自我提升,实现职业成长和生涯发展。
第八章:社会对扫路人的关爱8.1 政策支持讲解政府和社会各界如何关心和支持扫路人,如关爱基金、社会保障等。
《天游峰的扫路人》精彩教案
《天游峰的扫路人》精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天游峰的景色及扫路人的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及人物形象。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和性格特点。
(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自然风光的美好,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2)学习扫路人乐观、自信、勤奋的品质,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 分析描写手法及人物形象。
难点:1. 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和性格特点。
2. 理解扫路人乐观、自信、勤奋的品质。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
2.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人物形象和描写手法。
4. 朗读教学法:注重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天游峰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分析讨论(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及人物形象。
(2)分组讨论,分析扫路人的人物形象及品质。
(3)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朗读训练(1)让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教师指导并点评,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意境。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强调扫路人乐观、自信、勤奋的品质,引导学生学习。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15篇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15篇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1教学目标: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朗读体会一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到天游峰的扫路人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人物的语言感悟课文所蕴涵的深刻哲理。
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去玩天游峰时,途中遇到一位可敬的老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跟着作者面对面地去认识这位老人。
一、讲读课文引述:那天下了山已是傍晚时分。
我游兴未尽,便踏着暮色,沿着小溪散步。
在一片寂静中,我隐约听见哗哗的声音,颇有节奏地从岭下的竹丛中传来。
这声音由远而近,一声比一声分明。
我循声迎了上去,这时,我看到一位老人,(出示图片)你们看这位老人正向我们走来,谁来说说他的样子。
(先自己看图介绍)1、现在请大家打开书,用笔划出有关老人外貌描写的句子。
交流:(1)介绍这位老人(有两处)(2)每说到一处,分别出示(这段话)看到这样一位老人,他给你初步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理解:炯炯有神)(有精神、身体好、简朴)真可以用什么词来表达一下(如:精神焕发、老当益壮等)2、能把你体会到的融入到朗读中去吗?(在介绍的时候,出示的话里,有些词换成红色)3、师述:这位老人就是游览区的扫路人,他每天负责打扫登天游峰的台阶。
老人非常热情,他引我进了他的小屋,为我沏了一杯茶。
茶很热,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把我们俩的心灵沟通了。
理解心灵沟通吗?说说看。
4、现在就让我们与这位老人面对面聊聊,来体会心灵沟通吧!请看下面的要求:(1)请你们自己默读(412)小节,用()括出与这位老人的对话。
(2)读读对话部分,从老人的语言中,你对老人有了怎样的认识?师:自己思考完小组讨论,讲清要求,小组组员在发言的时候,其他人要认真听,听完补充。
5、交流:师:与这位老人聊好了吗?与老人的对话一共有几处?现在我们大家来交流一下。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天游峰的景色及扫路人的生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景色和人物。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尊重劳动的情感。
学会从身边的事物中发现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景色和人物,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培养学生从身边事物中发现美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天游峰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扫路人的了解和印象。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给予指导。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所描绘的景色和人物。
5. 感受与欣赏: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中景色和人物的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从细节描写中感受人物性格特点。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结合课文,想象一下自己游览天游峰的场景,写一篇短文。
2. 拓展作业: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课堂参与度、发言积极性。
学生朗读、表达能力的提升。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学生拓展作业的创新性和实际意义。
3. 学习效果: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学生对生字词的运用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天游峰的景观视频,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实地,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利用图片、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对扫路人生活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课文《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
一、教案简介课文《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共分为十个章节,本节课为前五个章节。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并掌握天游峰的扫路人这一特殊职业的相关知识,感受作者对扫路人的敬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天游峰的扫路人这一职业的特点,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扫路人生活和工作状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扫路人的敬意,培养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品质。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游峰的扫路人这一职业的特点。
2. 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扫路人生活和工作状态。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品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天游峰的扫路人》,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扫路人吗?扫路人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的?”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扫路人的敬意。
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注意课文中对扫路人生活和工作状态的描述。
3. 合作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如:“天游峰扫路人,世代相传”,“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他总是按时上峰扫路”等。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扫路人这一职业的特点,以及作者对扫路人的敬意。
引导学生培养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品质。
5.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总结课文中所学的扫路人特点,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尊重劳动者。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通过课后的阅读与思考,进一步了解扫路人的工作环境和艰辛程度,加深对扫路人的敬意。
2. 鼓励学生进行采访或调查,了解身边不同职业劳动者的工作状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七、课堂实践1. 分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劳动者,并将讨论结果进行分享。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1一、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品味,感悟作者对这位天游峰的扫路人的敬佩之情。
2、读写结合,迁移训练,指导学生写一段话。
二、教学重点:课文第3节至第12节的内容,如何指导学生很好地朗读,并体会作者内心的敬佩之情。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完成“写”的迁移训练。
四、教学过程:(一)从“天游峰”入手,抓住一个“险”字指导学生朗读。
(二)由“峰”到“人”,在朗读训练中完成对天游峰扫路人的清晰认识,体会作者内心的敬佩之情。
1、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这个扫路人是个什么样的人?2、抓住作者对人物外貌的两次描写,在比较中,指导读好第6节、第7节。
⑴学生读两次外貌描写。
⑵启发提问:从这两次外貌描写上,你觉的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⑶思考:两次外貌描写有什么不同?⑷是什么原因让作者“仔细”打量这个扫路人的?⑸指导读好第6节、第7节。
①读出“轻轻松松、自在悠闲”的语气。
②抓住“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在朗读中感悟作者对扫路人的佩服。
3、指导读好第10节,深化对扫路人的认识。
通过反复读书,感悟“悠然”的含义。
并在读、悟后,认识到作者对扫路人的敬佩。
4、齐读11、12节。
(三)读写结合,迁移训练回到住地的作者,对偶然相遇的扫路老人念念不忘,他会在心里叨念些什么呢?1、相互议一议。
2、个别发言、交流。
3、写写。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2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理解词义3、通过朗读训练,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扫路人那种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扫路人那种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
(2)集体交流。
A.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
作者用比喻的写法,将石梯比作了一根银丝,突出了天游峰的“险”。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体会“银丝”“飘飘悠悠”“断掉”这些词语给人的感觉,从而真切体会“险”。
3、学生默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4、指名读三至十二自然段。交流汇报。
(1)、作者通过对扫路人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来写这位老人的。
外貌:“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朴实、健康、慈善、有精气神的老人)
动作:“引我进了他的小屋,沏了一杯浓茶”。(热情好客)
4.点评预习情况,并过渡。
三、感受天游峰的特点
1.对于天游峰,你们了解吗?谁来介绍一下?
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补充介绍。
2.那么在作者笔下,天游峰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用“——”划出描写天游峰的语句。
(1)学生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
(2)指名交流。
3.默读这几句话,你感受到了天游峰的什么特点?
B.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
用了列数据的方法写出了天游峰“高”的特点。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词语“顶天立地”,想象九百多级台阶大体上有多高。
C.那层层叠叠的石阶……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
通过游人的表现,从侧面写出了登天游峰时的不易,从而衬托出天游峰“高”和“险”的特点。
第三组:老人的外貌特点
第四组:老人是个爽朗的人
第五组:游人登山时的样子
(6)再次齐读。
2.句子
(1)你认为自己在预习的过程中,哪些句子读得比较好的,可以读给大家听听。一个同学读好后,如果其他同学认为自己能读得更好,也可以挑战。
(2)指名读。(3)指名评价。
3.课文
指名逐节读课文,及时纠正,提醒文中破折号和省略号的停顿时间。
二、感知天游峰的高和险。
1、天游峰是什么样的峰?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应的描写段落,读一读。
2、百闻不如一见,让我们来看看天游峰。出示天游峰的图片。图文对照理解感受天游峰的高和险。
3、有感情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在我们眼中,天游峰又高又险,游客们登山时常常(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而我们文中天游峰的扫路人,却是位——(70岁的老人)
引导学生说说平时自己爬楼梯的感觉,从而体会游人的感觉,理解天游峰的“高”和“险”。
(3)教师相机指导感情朗读。
指导学生注意重点词语,读出天游峰的特点。
4.归纳写法:
(1)这些句子在描写上有什么特点?
运用了比喻、列数据、侧面衬托的方法来突出天游峰的特点。
(2)我们平常在写作文的时候,也要像这样,把事物的特点用多种方法来描写。
(板书课题,齐读)
扫路人也就是清洁工人,他们为了人们能有一个清洁的环境,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课题。
【设计说明:课题的朗读看似简单,然而真正能读好并不简单,带着感情去读,对学习整篇课文都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因此这里指导学生“带着崇敬的心情”去读。】
3.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天游峰的扫路人给你的初步印象是怎样的?
四、总结,设疑
在又高又险的天游峰面前,许多游客是望而却步,半途而返,可是这位老人却每天扫一个来回,还说“不累”。这是怎样的一位老人呢?下节课我们再仔细探讨。
修改
板
书
设
计
【板书设计】
天游峰的扫路人
险
高
比喻
列数据
侧面衬托
第课时教学流程
修改
。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十五课,齐读课题。上节课同学们就课题提了哪两个主要问题?
(2)齐读。
(3)这些词语里有些字比较容易写错,你认为有哪些要提醒大家的?引导学生注意“黝”“褪”“炯”“豁”等字的写法。
(4)通过预习,你理解了这里面的哪些词语的意思?
你还知道了课文中哪些词语的意思?
(5)再读读这五组词语,想想每一组词让你想到了什么?
第一组:天游峰的特点
第二组:扫天游峰的老人正在打扫
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天游峰“高”和“险”的特点,并感知描写方法。
重
难
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天游峰的特点,并感知描写方法。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在以前学习过的课文中,我们认识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哪些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今天我们随着作者章武去认识一位普通的老人,这个普通的老人有一份非常普通的工作——扫路。
神态、语言:“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摇摇头,伸出七个指头,然后悠然地说:“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朗声大笑。(自在悠闲、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老人)
教学内容
15天游峰的扫路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教
材
分
析
《天游峰的扫路人》写的是作者在攀登天游峰时遇到一位扫路的老人,通过与老人交谈,深刻地体会到了老人热爱生活、热爱工作、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对老人的深深敬爱之情
三
维
目
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这是大家对他的初步了解,相信学习课文之后,大家对他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二、检查预习情况
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1.词语(小黑板出示)
武夷山飘飘悠悠险峰
扫帚颇有节奏石阶
精瘦褪色瘦削面色黝黑炯炯有神
自信朗声大笑豁达开朗
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却步半途而返
(1)指名读,及时请其他同学纠正读错的地方。重点指导“颇”“削”“黝”“吁”等字的读音。
二、感受老人的自信、豁达、开朗。
1、生活中,七十岁的老人已经退休,在家安度晚年了,可是这位老人每天还要在高而险的天游峰中爬上爬下,扫那一千八百多级台阶。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位老人,瞧,老人来了。(出示图片)看图,说说你知道的信息。
通过观察,得出对老人的第一印象:勤劳、朴素。
2、看,给了我们初步的印象。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老人,与作者、老人进行对话。请同学们默读三——十二自然段,思考: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划出文中的相关词句,并写下自己的阅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