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7年秋季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无丑不成戏,无丑亦不成班。
然世人以为丑角不入行,连配角都算不上,不过插科打诨、卖弄噱头、说说荤话、逗观者发笑而已。
其实不然。
丑角的唱念做打皆有一套功夫,譬如步法、指法、水袖、褶子、袍带均有讲究,诸如坐则八字形,蹲则丁字步,还有屈膝、蹲裆、踮脚、耸肩,以及出场亮势、避风势、叹息势、蹬足势、躺眠势、坐惊势、下轿势,无不有绝妙的特定程式。
至于丑角的意义,司马迁在《史记》中专写“滑稽列传”,认为俳优“不流世俗,不争势力,上下无所凝滞,人莫之害,以道之用”,故而“谈言微中”、“谈笑讽谏”进而“合于大道”,体现了古之“优谏”精神。
丑角的历史恐怕要比“正角”久远得多,在中国可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八百年。
这是因为戏曲的雏形来自西周乐舞和秦汉百戏,其中包括民间杂耍。
所谓秦之“侏儒”,汉之“俳优”,唐之“苍鹘”,宋之“副末”,元明之“净丑”,皆显现了“丑角”演变的迹线,其中,丑角戏在盛唐才渐至巅峰。
这是因为唐明皇李隆基多才多艺,洒脱好玩,亲自操刀写曲本,如著名的《霓裳羽衣曲》,即为玄宗对“胡部新声”加以润色而成;还时常充做鼓手琴师,更喜欢粉墨登场,嗜演丑角。
唐代的“梨园”,原为长安光化门北禁苑中与枣园、桃园、樱桃园并存的果园,李隆基常在此请李龟年、雷海青、黄幡绰、公孙大娘、李仙鹤等名伶演戏,剧种有全能戏、歌舞戏、参军戏和傀儡戏,兴之所至少不了也“客串”一把,后来干脆创办“梨园”戏班,开教坊,封伶宫,设“坐部伎”“立部伎”,自称梨园“崔公”,“梨园”遂成戏曲的代称并风行起来。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7年秋季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命题学校:大悟一中命题教师:张友明尹胜英刘丽审题学校:天门中学审题老师:魏飞飞考试时间:2017年11月23日下午14:00-17:00 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考号、班级、姓名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
在实用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对于人的厉害,心理活动偏重意志;在科学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间的互相关系,心理活动偏重抽象的思考;在美感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理活动偏重直觉。
真善美都是人所定的价值,不是事物所本有的特质。
离开人的观点而言,事物都混然无别,善恶、真伪、美丑就漫无意义。
真善美都含有若干主观的成分。
就“用”字的狭义说,美是最没有用处的。
科学家的目的虽只在辨别真伪,他所得的结果却可效用于人类社会。
美的事物如诗文、图画、雕刻、音乐等等都是寒不可以为衣,饥不可以为食的。
从实用的观点看,许多艺术家都是太不切实用的人物。
然则我们又何必来讲美呢?人性本来是多方的,需要也是多方的。
真善美三者具备才可以算是完全的人。
人性中本有饮食欲,渴而无所饮,饥而无所食,固然是一种缺乏;人性中本有求知欲而没有科学的活动,本有美的嗜好而没有美感的活动,也未始不是一种缺乏。
真和美的需要也是人生中的一种饥渴——精神上的饥渴。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起点考试试卷及答案-打印版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起点考试试卷及答案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新高三起点考试命题人:四十九中审题人:武汉中学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宋词中的帘,品种繁多,状态各异,就前者言,有珠帘、绣帘、画帘、翠帘等等;就后者言,有卷帘、开帘,低帘、高帘,下帘、上帘,疏帘、重帘,等等。
帘的原始功能在于遮蔽和阻隔,但这种“遮”和“隔”又有其特殊性,它既不像“侯门一入深如海”那样遥不可及,也不像“墙里秋千墙外道”那样难以逾越。
可以说,帘之妙处正在于它的隔未全隔,而通未全通,也可以说是隔犹未隔,通犹未通,只看当事人的心态和感觉如何,这便预示帘的阻隔功能具有喜剧性与悲剧性的双重内涵。
以词人常用的“隔帘看未真”一句为例,就可以产生两种感受截然相反的心理。
第一,乐观的视角:虽然隔帘看未真,但毕竟是看到了,这是何等的幸福和慰藉;第二,悲观的视角:虽然隐隐约约看到了,然而毕竟得不到真切实在的接触,这又是何等的痛苦和折磨。
当人与人(通常是帘内的女子和帘外的男子)隔帘相对时,二者就入了一种微妙的情境中。
帘内的世界对帘外人言,就成了一种神秘幽深的存在,但这一存在对他而言又是那样的近在咫尺却不可接近,那样地引人入胜却不可触摸。
而帘外的世界对帘内人而言,则隐喻着一种美丽然而难以预测的诱惑,一种与当下生存不同的别一样的激情与热烈。
在她内心深处,不管是接受还是抗拒,那样一种隐密的渴望已经被点燃。
此时的帘,不仅隔开两个人的身,似乎也隔开了他们的心,至少帘外的人是这样认为的。
帘内的人对这帘外人的态度是不很明朗的,道是无情又似声声呼唤,道是有情又似诸多推拒。
有时候,帘内人虽然在场,却未出场,即她只是作为一种现实的存在,却未表现出任何情感的波动,这对帘外人来说,似乎更成为一种“多情却被无情恼”的惆怅。
如舒亶《减字木兰花&蒋园口号》,帘内的她,既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曾经装点过他春日的记忆,也不知道自己的离去触动了一份敏感的心情。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高三语文试卷命题学校:武汉外国语学校命题教师:张灿军、赵文清审题教师:李亮考试时间:2017年1月19日上午9:00-11:30 试卷满分:150分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西南商道的嬗变:从南方丝绸之路到茶马古道杜韵红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与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日用器皿等,在横断山的高山深谷间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趋繁盛,形成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
现在的人们对于西南早期商道的开通时间已难以考证,然而从中外资科中不难查阅到相关记载。
英国人哈维的《缅甸史》、霍尔的《东南亚史》等著作中谈到,公元前二世纪以来,中国经缅甸的商业通道有:循伊洛瓦底江为一道,循萨尔温江为一道,尚有一道循亲敦江经曼尼坡至阿富汗.商人以中国丝绸等名产换取缅甸的翡翠、木棉,印度的犀角、象牙和欧洲的黄金等珍品.学者方国瑜据战国楚墓出土的“料珠两件”推断,此类物品应是从道由印度传来,古道最迟于公元前4世纪已开通。
南方这些早期的商道,主要以丝绸贸易居多,因此,学界习惯称之为“南方丝绸之路”.当然,南方丝绸之路不只是一条运输丝绸的商贸通道.晚期,南方的商道则更多以茶叶、马匹等贸易为主。
在民间,“茶马互市”雏形约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唐代形成了特定规则,互市的情形也多见于史书记载.唐宋时期,喝茶之风日盛,茶叶也逐渐进入藏区及周边地区人们的生活。
因康藏属高寒地区,平均海拔在三四千米以上,人体需要摄入大量高脂食物以补充热量,藏民主要以糌粑、奶类、酥油、牛羊内为主食,蔬菜极少,肉食的消化成了很大的问题,且糌粑性燥热。
而茶叶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茶叶既解油腻,又防止燥热,在长期的生活中,藏民形成了喝酥油茶的习俗。
宋初沿边州郡“市马”成为定制,大规模的茶马交易形成,西北藏族地区成为宋朝马源的主要基地,北宋前期先在成都,秦州(今甘肃天水)各置榷茶司、买马司,后合为茶马司,其后又在成都设都大提举茶马司。
湖北省高三上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湖北省高三上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7高一上·高邮期中)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梁山小石湖风景区,将真山真水与花园洋房相结合,让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感受在石湖旁花园里的惬意。
②他深深地知道,他在心中想念的那个家,只是由家的温馨与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罢了。
③如今,时代发生了巨变。
我们依然要研讨经典,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经受了千百年的时间考验,其传达的很多道理依然,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
A . 徘徊安谧牢不可破B . 徜徉安宁颠扑不破C . 徘徊安宁颠扑不破D . 徜徉安谧牢不可破2. (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成功存在于输赢胜败的关系中,,,,,,这些成功的时刻,却并不是我们感受到人生幸福的时刻。
①就会产生成功经验②这样的时刻可能会让我们感到自豪③例如当老师成功的戳穿了学生的谎言,在竞赛活动中超过了同行,在晋级评审中超越了同事,在矛盾争吵中令对方哑口无言等④但却不太可能让我们感到幸福⑤当我们在竞争或战斗中击败了别人A . ⑤①②④③B . ③④①②⑤C . ⑤②①③④D . ③①②④⑤3. (2分)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 . 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
B .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女,…C . 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
D . 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挑瓣,目若秋波。
4. (2分)对《相信未来》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诗写于1968年。
从诗中不难看出,在那个史无前例的狂热年代,食指和当时许多年轻人一样陷入了迷惘和失望,但年轻、热情、执著,又让诗人挣扎着摆脱现实的羁绊,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B . 诗中的“我”是一个虚构的形象,不是作者自己。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扫描版)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扫描版)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高三语文试卷答案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1.【答案】C。
信息见原文第二段。
以偏概全。
第二段是举《缅甸史》和《东南亚史》作为依据来推断西南早期商道的开通时间的。
《缅甸史》等书中内容作为个例不能证实西南早期商道必须通过缅甸,也不能证实最远只到阿富汗。
2.【答案】D。
张冠李戴。
信息见原文最后一段。
“成为定制”的是雍正时期云南茶法中的茶引制,清代茶马司的“茶引制”曾在“相关政策上进行过重大改革”。
3.【答案】B。
强加因果。
“范围的缩小”因素很多,并不能表明印度等国家不需要茶叶,康藏地区不需要丝绸。
贸易区域“范围在缩小”也缺乏依据,丝绸和茶叶是主要贸易品,文中列举的是主要贸易区域,但其他贸易品可能遍及各地。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4.(4分)【答案】选AC。
(A项说林同济是一个“以学问自娱”的人错误。
研究莎士比亚寄托着他“促进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而努力”的愿望,参加研讨会的题诗也表达了他终于能够和国际专家等“群贤”共同探究学问、实现平生志愿的愉悦心情。
C项中林同济对记者称他为专家“小心翼翼”地更正,说法不对。
这个例子表现的是他的耿直和不满,表现的是直率的个性。
他的“谨慎”之处主要是指平时面对大家称他“专家”时,这是他谦逊的表现。
C项将不同情境的表现弄混了,属于移花接木。
)(答对一个给2分。
)5.(4分)【答案】①政治运动迫使他放弃政治学和文化史方面的研究,转而研究莎士比亚戏剧;②研究寄托着他为促进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而努力的愿望(对民族文化的忧虑与使命感)并不能被大家理解;③打为右派时,在身心受到双重重创的困难条件下兀兀穷年致力研究,处境孤独;④研究成果难以在国内发表。
(答对一点1分。
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6.(4分)【答案】①为理想鞠躬尽瘁:处境艰难时不放弃理想与与追求,坚定执着;②勤勉、温厚,富有使命感:宣传中国文化不遗余力,致力于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和交流;③有谦逊的情怀:面对“专家”的称谓觉得汗雨湿背;④耿直敢于直言:演讲中呼吁温和的改革,放弃暴力革命。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1.下列各句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党的十九大是凝心聚力、振奋人心、万众期待的盛会,会上,各位与会代表推心..置腹..,提出了许多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好建议。
②但人们谁会想到,他们为了争那么一点无聊的名声,竟然肯如此钩心斗角....,无所不至呢!③此文打着科学的幌子,实际上宣传的是封建迷信,这样一篇不刊之论....,竟然公开刊登在一家省级大报上,真是令人费解。
④在第十三届全运会赛程过半时,我省运动健儿已经夺取10枚金牌,消息传来,整个武汉市几乎万人空巷....,人们纷纷走上街头,欢欣庆祝。
⑤县长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大放厥词....,总结回顾了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县反贫困斗争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成功经验。
⑥依格宣布停止制作象《灰姑娘2:梦想成真》这样狗尾续貂....的低劣作品,这些作品对迪斯尼来说就好比《料理鼠王》中那些速冻食品一样。
A. ①④⑤B. ①③⑤C. ②④⑥D. ②③⑥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会议听取了鄂州市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沙洋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落实情况,审议通过了《湖北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分类考核评估办法》。
B.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眼前却分明浮现出了那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亲切得不能再亲切的人和他们的感人事迹。
C. 要深化“放管服”改革,破除条条框框制约,进一步为企业减负,加快民营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充分发挥中国(湖北)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政策。
D. “师德标兵”的动人故事刊登在《烛光耀眼》上,成为广大教师暑期学习的典范。
我们知道,他们能获得样的荣耀,靠的是他们对教育的一颗爱心所取得的。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今天,同学小王到我家做客,父亲也高兴地与我一同出来迎接.小王一见,问道:“这是家父?”我点点头介绍:“这是令尊.”B. 我校学生会主办的《青晨报》征稿启事中说:“由于我们的思想水平有限,本报难免有缺点和错误,恳切希望老师和同学们帮助我们,为办好《青晨报》尽一点绵薄之力.”C. 在莜风砚的再三邀请下,我朗笑出声,对他拱拱手,说道:“那在下就恭敬不如从命了!”D. 暑假,他独自一人背上一个简单的背包,就出门游历了.他仅靠一双腿,走遍了东南五省.回来后把这一路见闻诉诸文字,请语文老师拜读.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4.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数学】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题12小题,每题5 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卷中。
)1.已知命题对任意,有,则( )A .存在,使B .对任意,有C .存在,使D .对任意,有 2.抛物线x 2=y 的焦点坐标为( )A .(,0)B .(0,)C .(,0)D .(0,) 3.设a ,b ∈R ,“a=0”是“复数a+bi 是纯虚数”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已知复数z 满足,则复数z 等于( )A .1+iB .1-iC .2+iD .2-i5.20,40分别表示样本的( )A .容量,方差 B. 容量,平均数 C .平均数,容量 D .标准差,平均数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动点满足,则点的轨迹是( )A .椭圆B .双曲线C .双曲线的左支D .双曲线的右支7.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为正数,且,,则( )A .B .C .D . 8.若实数满足条件,则的最小值为( ):p x R ∈cos 1x ≤:p ⌝x R ∈cos 1x >:p ⌝x R ∈cos 1x >:p ⌝x R ∈cos 1x ≥:p ⌝x R ∈cos 1x ≥(3)42i zi +=-xOy )0,5(1-F )0,5(2F P 821=-PF PF P {}n a 25932a a a =22=a =1a 212222,x y 120y x y x y +≤⎧⎪-≤⎨⎪≥⎩2z x y =-A .-1B .-2C .D . 9.已知双曲线,则的渐近线方程为( )A .B .C .D . 10.已知正方形,则以为焦点,且过两点的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 B . C .D .11.甲、乙两位同学在5次考试中的数学成绩用茎叶图表示如图,中间一列的数字表示数学成绩的十位数字,两边的数字表示数学成绩的个位数字.若甲、乙两人的平均成绩分别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比乙成绩稳定B . <,乙比甲成绩稳定C .>,甲比乙成绩稳定 D .>,乙比甲成绩稳定12.若函数在(0,1)上单调递减,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本题6小题,每题5 分,共30分。
2017届高三语文期中联考试题及答案
2017届高三语文期中联考试题及答案2017届高三语文期中联考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春节民俗艺术感人的艺术氛围和铭心的审美经验,强化着国人对春节这一“文化空间”的审美期待。
这种普遍而持久的社会心理,使“春节”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构成。
在春节这个“全民欢动员”的狂欢时节,民俗艺术的文化功能、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民族文化的凝聚力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
春节习俗促进了民间艺术的发展,而各具地域特色的节俗艺术也在生活中发挥着比审美欣赏更为广泛的社会作用。
比如南方许多地区都有耍“板凳龙”的习俗,其每一节“龙身”由每家每户来制作,当龙灯耍到家门前时,这家人便将自己制作的一节“龙身”接上,龙灯如此越接越长,越耍越威风。
这种全民参与的“行为艺术”既调动了人们过春节的积极性,也增进了村社邻里间的和睦与团结。
民间艺术特别能反映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其创作构思充满想象,极富浪漫色彩。
比如人们会以谐音方式把“鲇鱼”与富裕之意联系在一起,以之寄托“年年有余”的美好理想。
民间艺术的造型无意模仿客观事物的自然特征,而强调物象所承载的人文观念,以至其表现形式自由而奔放,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将中国“写意”艺术精神作了极致的发挥。
民间艺术的整体格调清新质朴、刚健明朗,凸显着乐观主义的精神品格和美学气质,不像现在一些极端个人主义的艺术创作,极力表现焦虑、寂郁或惆怅等消极情绪。
有人说现在“年味淡了”。
的确是这样。
以前过年,人们会自己写春联、剪剪纸、扎灯彩、塑面花,自发而热情地参与节俗艺术创作。
如今,这种审美兴趣和相关的习俗观念已越来越淡化,年节的文化空间已为批量化生产的“民艺商品”所充斥。
现在的春节不如以前热闹了,真正的民间创作也随节俗的淡化而日益缺乏,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已越来越不屑于民间艺术。
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个中原因当然很复杂。
现在的生活节奏加快了,社会格局、经济格局、家庭格局以及价值观、审美观也和以往大有不同,许多有特色的节俗活动和相关的艺术形式要在城市里展开确有一定的难度。
2017年秋季重点高中联考高三语文答案
2017年秋季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 B(A“形象丑陋”错。
C《滑稽列传》改为《太史公自序》。
D“更因为他……”错,原文为“其胸襟、气度,无不与博大包容的盛唐精神相匹配”。
)2. A(无“过程”)3. B(原文为“丑角的历史恐怕要比‘正角’久远得多”。
)4.A(“妻子在家强势”,原文无依据。
)5.(1)愤怒:因老头儿不注意生活小节而吵架后,老头儿的行为让她十分气愤:“离婚,马上离婚。
”(2)伤心和委屈:老头儿的离家让她想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
(3)担心:两小时后,她冷静下来,又开始担心老头儿,于是外出寻找。
(4)感到幸运:想到老头儿的好处,甚至觉得老头儿可爱了。
(5)甜美温暖:回到家,夫妻又开始默契的互相帮助。
(每点1分。
)6.(1)情节方面: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妻子的担心,出门寻老头儿,又引出下文对“恋爱”“新婚”往事的回忆。
(答“推动情节发展”也可)(2)人物描写方面:“雪下得紧”烘托了妻子内心的烦乱、忐忑不安的心绪。
(3)情感表达方面:下雪的世界“顷刻变得雄浑、静穆、高洁,充满鲜活的生气”,又很好地暗示妻子对丈夫的宽容理解。
7.C(偷换概念。
)8.AC(B里德豪森的研制成果还没有批量生产。
D“无可替代”表达绝对。
E夸大了味精的作用)9.①食材混搭煮制高汤提鲜②用猪油“炼”制“蟹油”提鲜③磨制鲜美的食品原料成粉,撒在菜肴中以增鲜10.D11.A这里伍为“同伙之人”12.B因谋反而招致杀身之祸13.①韩信说,陛下不擅长带兵,却善于驾驭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俘虏的原因。
(“将”“将”“所以”各1分,句意2分。
)②韩信说,“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竟然被妇女小子欺诈,这难道不是天意吗!”于是诛杀了韩信三族。
“为……所”“儿女子”“夷”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韩信知道汉王畏忌自己的才能,常常托病不参加朝见和侍行。
从此,韩信日夜怨恨,在家闷闷不乐,和绛侯、灌婴处于同等地位感到羞耻。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合协作体2017届高三语文期中试题(扫描版)
这是陈草庵写的调寄[中吕]山坡羊的二十六首小令中的第二十二首。该曲起笔就用两个精工的对偶句,画出两个著名的历史人物的醉睡图:一个是贪图酗酗大醉的陶潜,一个是贪图昏昏大睡的陈抟。“图醉”和“贪睡”,互文见义,极力渲染出他们醉了即睡、睡醒又醉的狂态。他们 这种放浪形骸的狂态,是无法为元代那些追名逐利之徒所理解的。“此时人”,指作者所处的元代社会中那些为名利而角逐的人;“当时意”,指陶潜、陈抟当时那样做的用意。“此时人”与“当时意”用“不解”二字勾连起来,形成对比强烈的的句中对。这就使读者急于知道何以“不解”,“当时意”又是指何而言,从而吸引读者往下看。
8.(1)对现实不满而又无力变革,表现出隐居避世的心境。(3分)作者以渊明、陈抟起笔,互文见义,暗示出个人志趣与现实的矛盾,只好走隐居避世的道路。(3分)
(2)揭露出当世的贤愚不分,正邪颠倒。(3分)“今日”后几句,写出昔不可堪,何况今不如昔,表现出作者对混乱世道的极度愤慨。(2分)(言之成理即可,其它答案只要合理,正常给分)
“志相违,事难随”,这两个句短音促的对偶句,不加雕饰地对上述问题作出了答案。原来那位被锺嵘《诗品》称之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任彭泽令时,由于郡遣督邮至县,县吏谓应束带见之,而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印去职,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志,家居安贫乐道,以诗酒自娱,终生不再出仕。而那位自号扶摇子的后唐失意举子陈抟,先后隐居五当山、华山学道,一睡常百余日不起,自后晋、后汉以后,每闻一朝兴亡,就心有不悦而攒眉蹙额好多天。等到赵匡胤登帝位,方笑道:“天下自此定矣!”后被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道家称之为陈抟老祖。渊明图醉,乃在于他那高洁的志趣与世俗的现实相矛盾,只好有如昭明太子所说“寄酒为迹”(萧统《陶渊明集序》);陈抟贪睡,乃在于他登上仕途之事难以在政治污浊的乱世实现,只好走他隐居避世的道路。他们既对现实感到不满,而又无力变革现实,所以“不由他醉了齁齁睡”就事在必然了。“他”,此指“他们”,合写陶潜和陈抟;“齁齁”(hōùhōu),形容鼻息声。这里不仅用“醉”和“睡”照应开头两句,为他们洁身自好而甘于寂寞合写一笔,而且用“不由”二字将志事不合的必然情态一语道尽,从而点明了“当 时意”的内涵,解开了“此时人”从追名逐利的角度无法 理解“当时意”之谜。
【推荐必做】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
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2017年秋季期中联考高三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Ⅰ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工智能,新起点上再发力去年出尽风头让人惊叹的谷歌围棋人工智能“阿尔法狗(AlphaGo)”,5月将来到中国,在浙江乌镇与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棋手柯洁上演人机大战。
黑白子此起彼落之间,柯洁探寻的是已有几千年历史的围棋“真理”,而对“阿尔法狗”和它的发明者来说,比赢得比赛更重要的,是寻找人工智能的科学真理。
人工智能称得上是当前科技界和互联网行业最为热门的话题。
无论将其称作“下一个风口”“最强有力的创新加速器”“驱动未来的动力”,还是关于它会不会比人更聪明甚至取代人的各种争论,都在说明,人工智能又一次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与以往几十年不同的是,这次人工智能的高潮,是伴随着生活和工作的应用而来,它是科技进步的水到渠成,也嵌入了十分广泛的生活场景。
因此也有科学家认为,“我们或许是和人工智能真正共同生活的第一代人”。
对大众来说,人工智能充满着科幻色彩;对科学家来说,人工智能可能是最受内心驱动、最具理想色彩的一门科学。
从1956年的美国达特茅斯会议算起,明确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并开始科学上的研究,到现在已有61年的历史,并经历过至少两个“冬天”。
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人工智能仍然走不出实验室。
人工智能遭遇的技术瓶颈,一方面有着时代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人们对它的期待太高,一直梦想着的是创造出类似科幻电影《人工智能》中那个小机器人的形象——会找寻自我、探索人性,想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这也是一些人对人工智能既向往又恐惧的原因之一。
在脑科学尚未取得重大进展时,受益于互联网和计算机新一代技术创新,人工智能从更加实用的层面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互联网大数据、强大的运算能力,以及深度学习模式的突破,被认为是人工智能赖以突破的三大要素,它们造就了语音、人脸识别准确率的惊人提升,人机对话像人与人一样更加自然,乃至可以像“阿尔法狗”一样去找寻规律、自我决策。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2017年秋季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联考高一语文答案1.D.【解析】A.由文章可知“理据”往往指的是生活事实的验证和古圣先贤的经典论述。
B.章太炎的说法只是一个例子,说明中国人具象思维,而不是他的说法影响了中国人的说话方式。
C.“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应为“具象思维”。
2.D【解析】D.并不是所有成语都完全符合均衡对称的审美要求。
从末段可看出,均衡对称的审美其思维特点是“二元对待”,外在形式特点是“常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词表达相同、相反或相关的意思”,显然不是所有成语都符合这个特点;再者,原文说“成语中运用对偶、互文、双关、借代,就是这种均衡对称的审美情趣的体现”,没有运用的就不一定符合均衡对称的审美要求。
3.C.【解析】原文说“在语言表达时,常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词表达相同、相反或相关的意思。
成语中运用对偶、互文、双关、借代,就是这种均衡对称的审美情趣的体现”,可见“四个字两两相对”不是判断语言是否符合均衡对称审美要求的标准。
4.A【解析】B“这些描述流露出作者强烈的反感,批评强拆乱建的做法”错,C.根据上文可知,老根生叹气流泪,是故土难离的情结,不能像大雁一样飞走了还能再飞回来。
D.“华美典雅”改为“清新淡雅”。
5.(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2)描绘夕阳晚景,渲染凄清、冷寂的氛围;(3)烘托(或暗示)老根生内心的苦闷与惆怅。
(答出其中一点给2分,答出其中两点给5分。
意对即可。
)6.(1)勤劳、能干。
种了一辈子地的他要抢在夕阳西沉之前多犁几趟。
(2)疼爱孩子。
担心累着孩子,多次让孩子休息。
(3)生活冷清、孤单。
老伴去得早,儿子儿媳打工去了,家里只剩爷孙俩,孙子是他孤单心灵的一点慰藉。
(4)留恋家园、热爱故土。
(或者“安土重迁”)别人拿着拆迁费走了,可他执意要种完最后一季庄稼,当想起不能再回到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时,不禁潸然泪下,因为他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每答出一点给2分,给满6分为止。
湖北省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2017年秋季湖北省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论狂狷徐怀谦狂狷不是什么时髦的东西,“至圣先师”孔子对此早有论述。
他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在孔子的心目中,中庸是最好的,狂狷是逼出来的。
但他对狂狷没有丝毫的贬义,为什么?因为他本人就是一个狷者的形象。
他的那一套仁、义、礼、智、信虽然被后世的统治者尊为国教,但他生前周游列国时,饿得脸上呈菜色,“累累如丧家之犬”,是一个彻底的现状下的失败者,于是退而教书育人,不再求仕。
除伯夷、叔齐之外,较早的狷者还有不要尧的天下的许由,逃避晋文公的封赏、隐居绵山的介之推等,但总起来说,这样的狷者并不多,而且上面提到的这些人都缺少狂的一面。
既狂且狷,是后世出现的阮籍、嵇康、李白、李贽、徐渭等人。
当代称得上狂狷的,一个是大陆的钱钟书,一个是台湾的李敖。
狂狷如此之少,原因有二:一是需要本钱,二是要付代价。
清人叶燮论诗,说诗人须具才、胆、识、力。
做一个狂狷者,同样需要这些本钱。
第一个本钱就是才,而且须是大才。
古人说“恃才傲物”,这是有道理的,没有才,想狂也狂不起来。
咳唾珠玉的钱钟书则说,即使司马迁、韩愈住隔壁,自己也懒得去拜访。
李敖更是脸不红心不跳地说:“李敖是五十年来五百年内中国人写白话文的前三名包办者。
”“609年的唐宋两代才不过出了八大家,但是60岁不足59岁有余的李敖却是以一当八,早已超过古人今人。
”光有才,若没有胆、识和力,不过是个才子而已。
真正的狂狷者,都是要有一身铮铮傲骨的。
这身铮铮傲骨便是由才、胆、识、力经多年磨砺、淬火、凝铸而成。
当年,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疯狂的红卫兵闯进钱府抄家时,一介书生钱钟书居然据理力争,最后与红卫兵以拳相向,大打出手。
这与许多儒生的嗫嚅、萎缩是迥乎不同的。
今天,我们饭后闲谈或写文章论及狂狷的时候,当然觉得痛快淋漓,但狂狷者所处当世却是并不轻松的,有时要付出相当高昂的代价,甚至是一条生命。
2017.3七市(州)高三联考语文试题
2017年3月湖北省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高三联合考试语 文命题单位:襄阳教研室恩施教科院审题单位:十堰教科院 荆门教研室 宜昌教科院本试卷共10页,22题,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生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贴好考号条形码或将考号对应数字凃黑。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答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清洁。
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收回。
第Ⅰ卷 阅读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品和人品肖瑞峰我们经常说两句话,“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中国古代传统诗论习惯于将诗品与人品相联系,以为人品决定诗品,诗品出于人品,因而总是强调“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才有第一等真诗”。
考察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流程,“文如其人”确实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是一种史实,但我要向大家揭示的另一史实是,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也不难找到“言非心声”的例证,在一些诗人那里,诗品和人品其实是割裂的,背离的,永远无法契合的。
如果坚持认为“诗品醇者,人品必正”,显然是一种罔顾文学史实的想当然的误判。
提及“诗品”, 熟悉中国文学史的很容易联想到梁代钟嵘和唐代司空图的两部同名著作,所谓“品”,是就区分诗歌的不同风格、境界而言的,可以理解为类别。
今天我们讨论的“诗品”,有别于钟嵘、司空图的指称,指的是诗的品质、品格和品味;与此相应,所谓“人品”指的是人的品行、品性、品德。
人们常常将诗品与人品相提并论。
二者之间确实有密切的联系,但却不能等同,也无法对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命题学校:襄阳五中襄州一中命题教师:徐德强杨长荣审题学校:汉川一中审题教师:蔡利萍考试时间:2016年10月27日9:00 -11: 30 试卷满分:150分★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考号、班级、姓名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意境,是当今艺术评论与批评中常用的词语,在各类艺术批评语境中,意境是一项评价标准和工具概念。
一般来说,有意境为优,无意境则劣。
经过几代学者在美学、诗学方面的研究与阐发,意境备受瞩目,并成为当代使用频率高且深入人心的思想文化术语。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诗学的核心范畴”.这种论断作为很多论文、论著的理论起点,生发出更多层面的理论阐释,在当代美学及艺术理论研究中,意境理论俨然已经体系化了。
中国古代,意境的地位并不突出,自近现代以来,却成为如此重要的审美术语。
对此亦有学者提出质疑,认为所谓“意境”理论不过是一种“学说神话”。
对于“意境论”这种先入为主的理论范式提出质疑:“相较于‘言志“缘情“比兴’,‘境“意境“境界’等观念在中国诗学史上并不具有今天人们赋予它的那种重要的思想地位和历史影响,更不是中国美学和诗学的‘中心范畴’。
”“意境”产生于唐代,佛经翻译事业发达助推了这个术语在唐代出现。
唐代各类艺术的繁荣兴盛又为理解“意境”提供了天然的材料,艺术成就辉煌的诗歌,更是可靠的文学阐释基础和语料。
“意境”首先就是一个诗学术语,而且是以唐诗为论述对象的。
后代人对于意境所做的种种理解,以唐诗的艺术特点为意境的基本内涵,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可以说,“意境”令后人信服,正是因为它产生在一个创作与理论两相适宜的年代,为后人的阐释提供了坚实的作品基础和想象升华的空间。
“意境”一词,在目前所见的诗学文献中,是唐代王昌龄《诗格》的首次运用:诗有三境。
一日物境。
二日情境。
三曰意垸。
物境一。
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
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
情境二。
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
意境三。
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其中的关键字,一是“境”,二是“思”,三是“意”。
“境”字大约出现于汉末,是“竞”字的引申,表示“界”。
南北朝至唐代的佛经翻译过程中,以境对应佛学观念,如玄奘译:“言五境者,即是眼等五根境界。
”即色、声、香、味、触为五境,境为识造,即境是由人的意识观想营造出来的,虽然没有实质形体,却可感可知。
唐代诗论采纳佛学概念的意蕴,也多用“境”字形容诗意空间。
诗歌是思维创造的产物,从感觉、意识、体验中产生,唐人以“境”来比拟诗歌的审美天地,还是很恰当的。
再说“思”字,思即构思,是有意而为的想象。
刘勰:“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思接千裁。
”王昌龄话中作诗需经过“用思”“驰思”“思之于心”,最后成篇,正说明了构思是作诗为文的关键步骤。
“意”字同样继承了前代用法,远有《易传》“立象以尽意”,近有陆机“恒患文不逮意,意不称物”,刘勰“意翻空而易奇,语征实而难巧”。
在这些语境中,意相当于意识、意念、想法。
王昌龄《诗格》中频繁使用“意”字,皆不出此范围。
以上三个关键字的含义大体已明,再来看王昌龄的三境说。
物境指描写具体的物,比如山水诗创作,以真实的自然山水为基础,作山水诗是在心中重新描画山水,以思绪提炼山水的美丽,从而在诗中绘出山水之形。
情境,则是抒发欢乐悲愁的感情或情绪,先有所认知,再设身处地去想象,感同身受,就能深刻地传达出这些情。
意境与物垸、情境并列,也说明意与物、情是并列关系。
只不过,物、情的所指非常明确,意的涵指范围却有些模糊,此处约等于物、情之外的意识活动。
仅从这一段话来看,物境是对实有的山水进行艺术化描写,侧重于景。
情境是对情感或情绪的描写,侧重于情。
意境传达的是思索,侧重在事理,要求真实不虚。
它们是根据诗歌抒写的内容来命名的,此处的意境确实不能统摄物境和情境,与后二者相比,意境并无明显的优越性。
“意境”从唐代发展至今,一直被建构,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塑造这个术语,最终形成了系统化的理论体系。
如果以王昌龄三境说中的“意境”为核心语境,那么,构成意境系统的语词单元,以及被意境整合了的同类词汇,都属于外延语境,是“意”与“境”的合理延伸与充分发挥,而被后人归入了一体化的“意境”。
当代学者们在建构意境理论史的时候,多数是六经注我的态度,按照自己对于意境的理解进行材料的取舍与归纳,经常把意境的源头上溯至先秦,并串联起魏晋六朝文论。
本文的关注重点则放在“意境”产生时的唐代,考察唐代诗人及文论家如何应用相关的语词和表达方式,进而判断后人采纳并推崇“意境”的合理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评价标准和工具概念的“意境”,在当今的艺术评论和批评中,是一个常见的词语。
B.在当代美学及艺术理论的研究中,“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诗学的核心范畴”,这一论断经常被作为很多论文、论著的理论起点。
C.有学者对意境理论的地位提m过质疑,认为“境”“意境”“境界”等观念在中国诗学史上并不具有今天人们赋予它的那种重要的思想地位和历史影响。
D.“境”字,在南北朝至唐代的佛经翻译过程中,以境对应佛学观念,如玄奘译:“言五境者,即是眼等五根境界”,当时并没有进入诗学评价的领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意境”一词是唐代王吕龄《诗格》中首次运用的,经过历代的阐释、多方面的因素,最终共同形成了系统化的理论体系。
B.佛学认为,境是由人的意识观想营造出来的,虽然没有实质形体,却可感可知。
这与诗歌是思维创造的产物是一致的,所以被唐人用来比拟诗歌的审美天地还是很恰当的。
C.“境”“思”“意”三个方面,各有所指,其含义差别明显;同时王吕龄《诗格》中的“三境”,也各有侧重。
D.王吕龄认为山水诗的创作,先是自然山水“神之于心”,然后,再以思绪提炼,最后再在诗中描绘。
诗中的白然山水,并不等同于原先的白然山永。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意境”的地位在中国古代并不突出,一些学者提出的“意境”理论不过是“学说神话”的质疑,作者从“意境”产生的时代人手,力求分析出“意境”在今天被人们推崇的合理性。
B.“意境”在当今的艺术批评中是一个重要的标准,是衡量作品优劣的主要标尺之一,一般来说“有意境则优,无意境则劣”。
C.“意境”产生于唐代是有其特殊的背景,佛教翻译事业的发达、各类艺术的繁荣兴盛、诗歌艺术成就的辉煌,为“意境”的出现、理解及阐释提供了保障。
D.在构建“意境”理论时,应该把意境的源头上溯至先秦,并串联起魏晋六朝文论,全面准确的对“意境”加以理解,对相关材料进行材料的取舍与归纳。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柬之传张柬之,字孟将,襄州襄阳人。
(1)少涉经史,补太学生。
祭酒令狐德棻异其才,而以王佐期之。
中进士第,始调清源丞。
永昌元年,以贤良召,时年七十余矣。
对策者千余,柬之为第一。
授监察御史,迁凤阁舍人。
时突厥默啜有女请和亲,武后欲令武延秀娶之。
柬之奏:“古无天子取夷狄女者。
”忤旨,出为合、蜀二州刺史。
故事,岁以兵五百戍姚州,地险瘴,到屯辄死。
柬之力陈其弊,疏奏不纳。
俄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
长安中,武后谓狄仁杰曰:“安得一奇士用之?”仁杰曰:“陛下求文章资历,今宰相李峤、苏味道足矣。
岂文士龌龊,不足与成天下务哉?”后曰:“然。
”仁杰曰:“荆州长史张柬之虽老,宰相材也。
用之必尽节于国。
”即召,为洛州司马。
它日又求人,仁杰曰:“臣尝荐张柬之,未用也。
”后曰:“迁之矣。
”曰:“臣荐宰相而为司马,非用也。
”乃授司刑少卿,迁秋官侍郎。
后姚崇为灵武军使,将行,后诏举外司可为相者,崇曰:“张柬之沉厚有谋,能断大事,其人老,惟亟用之。
”即日召见,拜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进凤阁侍郎。
诛二张也,柬之首设其谋。
以功擢天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汉阳郡公,实封五百户。
不半岁,以汉阳郡王加特进,罢政事。
柬乏既失权,愿还裹州养疾,乃授裹州刺史。
(2)临行,中宗为之赋诗祖道,又诏群臣饯于定鼎门外。
至州持下以法虽亲旧无所纵贷会汉水涨啮城郭柬之因垒为堤以遏湍怒阖境赖之。
又恳辞王爵,不许。
俄及贬,又流泷州,忧愤卒,年八十二。
景云元年,赠中书令,谥曰文贞,授一子官。
柬之性刚直,然邃于学,论次书数十篇。
4.下列对文中面曲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至州持下/以法虽亲旧无所纵贷/会汉水涨/啮城郭/柬之因垒为堤/以遏湍怒/阖境赖之B.至州/持下以法/虽亲旧无所纵贷/会汉水涨啮城郭/柬之因垒为堤/以遏湍怒/阖境赖之C.至州持下以法/虽亲旧无所纵/贷会汉水/涨啮城郭/柬之因垒为/堤以遏湍怒/阖境赖之D.至州/持下以法/虽亲旧无所纵/贷会汉水涨啮城郭/柬之因垒为/堤以遏湍怒/阖境赖之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顼是()(3分)A.补、授、擢均为古代官员的任命方式,补:补充空缺官职。
授:授给、给予官职。
擢:在原官上提拔。
B.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中进士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
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
C.谥号、古人死后,朝廷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
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及其它有名望的人,谥号由朝廷赐予。
有美谥、恶谥之分。
D.经史:“经”是指古代社会中的政教、纲常伦理、道德规范,主要是儒家的典籍,如《四书五经》;史,即正史,是由皇帝钦定的,以纪传体为体例的二十四部史书,如《资治通鉴>等编年体。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柬之,唐代进士,在朝廷征试贤良时,他以年过七旬的高龄参试,并在千人的应试大军中,脱颖而出,高中榜首。
B.武则天求才,狄人杰、姚崇举荐张柬之,使之最终得到赏识,并受到重用。
C.诛杀二张,张柬之功高至伟,中宗得以继位。
因此提拔张柬之为天官尚书,加封汉阳郡公,实封五百户,又授予襄州刺史之职。
D.张柬之回襄州后,执法严明,又兴修大堤,造福百姓。
但不久,却被贬泷州,忧愤而死。
死后却又得到了朝廷的封谥。
7.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