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7致空气课件新版语文版 (4)
合集下载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致空气》(45张ppt) 课件(共45张PPT)
学习目标:
• ①指导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 朗读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 能力。 • ②把握诗的内容,理解诗的象征 意义。
整体感知:
在这首诗中所赞颂的空气, 有人说它象征着友谊,有人说它 象征着理想,有人说它象征着信 念,更有人说它象征着真理,你 认为呢?谈谈你的看法。在生活 中你有没有发现这种无处不在的 东西呢?谈谈你的发现。
你读这两节诗产生了 怎样的联想?
哪怕那污浊的地牢 使你也染上污浊 但你轻轻嘘着我的面颊 许我以湿咸的海风 森林草野的青气 直到走上自由的街头 路灯照着垂拂的柳丝 我还疑是布景和道具 你把丁香的芬芳吹送给我 这才是真的,真的春天的气息
自学指导Ⅰ
(1)内容:阅读全诗,整体感知。试说说 这首诗歌在结构上的特点? (2)方法:先教师作朗读指导, 然后学生 自读,再让学生在小组内朗读,同学互相 评价,以读促理解。 (3)要求:6分钟后抢答,说出这首诗歌的 结构。
高兴与感激 悲伤与后悔 向往与期待
再
见
7)第六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 明确:内容上是对全诗的总结。 因为再次强调踪迹难寻又无所 不在所以与第1节遥相呼应, 形成一种工稳的结构。
8)第六节内容是不是第1节简 单的重复?为什么?
• 明确:不,它只是重申了第1节空气 的特点“踪迹难寻又无所不在”。除 此之外它还概括了空气与人的关系: “厮守身边却默无一语”。最后两句, 诗人直接抒发了人类与空气永不分离 的感慨。“永不分离,永不分离,到 最后一息”,这既是诗人对空气的赞 美,同时也是诗人真诚的希望。
4.诗中还借助了哪些事物,它们有 什么象征意义?
地牢 海风 街头
青气 柳丝
丁香
险恶的禁锢人的处境 关怀、希望、信念、理想 自由 幸福 美好的生活
致空气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精品PPT教学课件
9)作者写这首诗就是为了赞美空气
吗?为什么? 2020/12/8
7
1)第1节中“我”指谁,
“你”指谁?为什么把“你”
称做“我的……朋友”?
明确:我是诗人自己,你是空气,
诗歌以第二人称你开头,把空气当
作我的朋友来称呼,奠定了全诗的
叙述角度和抒情方式-述说和直抒
胸臆。全诗就像诗人面对知心朋友 在真诚述说。
致空气
2020/12/8
1
学习目标:
①指导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 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 歌的能力。
②把握诗的内容,理解诗的象 征意义。
2020/12/8
2
邵燕祥
(1933--- )
1933年出,195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歌唱北
京城》。1955年出版《到远方去》,在当时的
青年和诗歌爱好者中有广泛的影响。上世纪80
2020/12/8
14
8)第六节内容是不是第1节简 单的重复?为什么?
明确:不,它只是重申了第1节空气
的特点“踪迹难寻又无所不在”。 除此之外它还概括了空气与人的关 系:“厮守身边却默无一语”。最 后两句,诗人直接抒发了人类与空 气永不分离的感慨。“永不分离, 永不分离,到最后一息”,这既是 诗人对空气的赞美,同时也是诗人 真诚的希望。
2)第1节中诗人总括了空气的那 些特点?
3)请用一句话概括第2、3节的 内容。
4)你觉得第2节中那两个词用得 最巧妙?为什么?
2020/12/8
6
5)2、3节中是紧扣空气的哪种属性 来写的?
6)4、5节中有哪些意象,你是怎样 理解的?
7)第六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8)第六节内容是不是第1节简单的 重复?为什么?
八年级语文下册《致空气》课件 语文版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五十分。
诗歌朗读技巧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五十分。
现代诗歌鉴赏
(一)诗歌的语言
(二)诗歌的形象
(三)诗歌的情感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五十分。
• 语言是一切文学作品的根本材料,诗歌尤其讲究语言的 运用,其艺术形象的塑造,意境的营造以及情感的传达, 都要借助语言。由于体裁的特点,诗歌的语言要求能用 最简洁的词句来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就形成诗歌 语言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相对来说,新诗采 用白话文写作,较少用典,从字面上较旧体诗容易把握, 但要能正确评价一首诗,还是要反复朗诵,尽力揣摩, 抓住饱含作者深情的词语来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
➢你觉得这一节诗中, ➢你读这两节诗产生
哪个字用的巧妙?为 了怎样的联想?
什么?
➢ 动词“沉〞字用的 巧妙。这两个字写出
➢患难见真情,真情 帮助我们度过人生的
了黑暗之深,孤独之 难关。
深和‘我“被黑暗孤 ➢坚强的信念。它支
独包围的绝望。
持我们的精神,让我
们走出困境。
➢永不放弃的理想。 理想是精神的光辉,
致空气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五十分。
邵燕祥
(1933--- )
1933年出生,195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歌唱北京 城?。1955年出版?到远方去?,在当时的青年和 诗歌爱好者中有广泛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出版 诗集多种;1990年起主要从事随笔杂文写作,有 组诗?五十弦?、?金谷园?发表。近年来时有新诗 见诸报刊,总题?母语写作?。 文革期间遭到迫害 后被平反,这首诗就是作者在平反之后,有感而 发,抒写而成的。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五十分。
• 诗歌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的。 鉴赏诗歌必须准确把握诗歌中的艺术形象。
诗歌朗读技巧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五十分。
现代诗歌鉴赏
(一)诗歌的语言
(二)诗歌的形象
(三)诗歌的情感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五十分。
• 语言是一切文学作品的根本材料,诗歌尤其讲究语言的 运用,其艺术形象的塑造,意境的营造以及情感的传达, 都要借助语言。由于体裁的特点,诗歌的语言要求能用 最简洁的词句来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就形成诗歌 语言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相对来说,新诗采 用白话文写作,较少用典,从字面上较旧体诗容易把握, 但要能正确评价一首诗,还是要反复朗诵,尽力揣摩, 抓住饱含作者深情的词语来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
➢你觉得这一节诗中, ➢你读这两节诗产生
哪个字用的巧妙?为 了怎样的联想?
什么?
➢ 动词“沉〞字用的 巧妙。这两个字写出
➢患难见真情,真情 帮助我们度过人生的
了黑暗之深,孤独之 难关。
深和‘我“被黑暗孤 ➢坚强的信念。它支
独包围的绝望。
持我们的精神,让我
们走出困境。
➢永不放弃的理想。 理想是精神的光辉,
致空气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五十分。
邵燕祥
(1933--- )
1933年出生,195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歌唱北京 城?。1955年出版?到远方去?,在当时的青年和 诗歌爱好者中有广泛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出版 诗集多种;1990年起主要从事随笔杂文写作,有 组诗?五十弦?、?金谷园?发表。近年来时有新诗 见诸报刊,总题?母语写作?。 文革期间遭到迫害 后被平反,这首诗就是作者在平反之后,有感而 发,抒写而成的。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五十分。
• 诗歌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的。 鉴赏诗歌必须准确把握诗歌中的艺术形象。
致空气 ppt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优质课件PPT
2021/02/01
15
9)作者写这首诗就是为了赞 美空气吗?为什么?
明确:不是,借歌咏空 气,赞美了人世间的真 情。
2021/02/01
16
自学指导Ⅲ
1、内容:①这首诗最突出的表 现手法是什么?用什么象征什么? ②有事物有固定地象征义,你能 举一些例子吗?
2、方法:独立思考,有困难的同 学也可讨论。
年代出版诗集多种;1990年起主要从事随笔杂
文写作,有组诗《五十弦》、《金谷园》发表。
近年来时有新诗见诸报刊,总题《母语写作》。
文革期间遭到迫害后被平反,这首诗就是作者
在2021平/02/0反1 之后,有感而发,抒写而成的。
3
在新中国霞光满天的清晨,他曾唱出一首首 真诚的恋歌;在共和国阴霾密布的季节,他 曾写出一篇篇违心的文字;十年浩劫中,面 对“红色恐怖”的灭顶之灾,他一次又一次 用写赞美诗的笔鞭挞自己的心灵,进行着一 次又一次的灵魂挣扎;当我们的民族从恶梦 中醒来,他又开始了对极左路线、对自己人 生、对社会痼疾的冷峻而犀利的思考与剖析。
9)作者写这首诗就是为了赞美空气
吗?为什么? 2021/02/01
7
1)第1节中“我”指谁,
“你”指谁?为什么把“你”
称做“我的……朋友”?
明确:我是诗人自己,你是空气,
诗歌以第二人称你开头,把空气当
作我的朋友来称呼,奠定了全诗的
叙述角度和抒情方式-述说和直抒
胸臆。全诗就像诗人面对知心朋友 在真诚述说。
2021/02/01
14
8)第六节内容是不是第1节简 单的重复?为什么?
明确:不,它只是重申了第1节空气
的特点“踪迹难寻又无所不在”。 除此之外它还概括了空气与人的关 系:“厮守身边却默无一语”。最 后两句,诗人直接抒发了人类与空 气永不分离的感慨。“永不分离, 永不分离,到最后一息”,这既是 诗人对空气的赞美,同时也是诗人 真诚的希望。
八年级语文致空气PPT优秀课件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PPT文档·教学课件
一 朗读诗歌,把握感情。 1 试读诗歌。 2 听录音朗读
诗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感情基调
亲切 真挚 低沉 伤感 激昂 感激 悲愤 感激
激动 兴奋 感慨 亲切
语速
舒缓 稍慢 慢中有快 缓慢 慢中有快 中等稍慢
•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 1、 自由朗读诗歌,把握结构. • 2、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赞美空气的?
(5)听了第2、3节的内容,你会 联想到什么?
患难中的真情(亲情、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爱情), 坚强的信念,永不放弃的理想。
象征: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借助某 一具体事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 思想或感情。
3、自由读诗歌4—5节,诗中还借 助了哪些事物,它们有什么象征意 义?
地牢
—— 险恶的禁锢人的处境
诗节
内容
第一节 空气的特点
第二节 帮我战胜黑暗、孤独
第三节 陪伴我呼吸,给我生命
第四节 给我关怀和希望
第五节 给我自由和朝气
第六节 总结全诗,抒发感情。
结构 总
分 总
三.合作探究,提炼主题.
1、快速读课文第一节和第六节,思考: 你能找出几个概括空气特点的词语吗?
2、齐读课文2—5节,思考: (1)从诗中找出暗示作者人生经历的词。 在这样的境遇的,空气是怎样对待他的? (2)你认为诗中哪个词语最能体现空气对 作者的关怀?
海风 青气
—— 关怀、希望、信念、理想
街头 柳丝 丁香 —— 自由 幸福 美好的生活
四 赏析诗歌,品味语言
朗读诗歌,找出你最喜欢的诗句赏析。
演讲人: XXX
PPT文档·教学课件
一 朗读诗歌,把握感情。 1 试读诗歌。 2 听录音朗读
诗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感情基调
亲切 真挚 低沉 伤感 激昂 感激 悲愤 感激
激动 兴奋 感慨 亲切
语速
舒缓 稍慢 慢中有快 缓慢 慢中有快 中等稍慢
•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 1、 自由朗读诗歌,把握结构. • 2、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赞美空气的?
(5)听了第2、3节的内容,你会 联想到什么?
患难中的真情(亲情、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爱情), 坚强的信念,永不放弃的理想。
象征: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借助某 一具体事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 思想或感情。
3、自由读诗歌4—5节,诗中还借 助了哪些事物,它们有什么象征意 义?
地牢
—— 险恶的禁锢人的处境
诗节
内容
第一节 空气的特点
第二节 帮我战胜黑暗、孤独
第三节 陪伴我呼吸,给我生命
第四节 给我关怀和希望
第五节 给我自由和朝气
第六节 总结全诗,抒发感情。
结构 总
分 总
三.合作探究,提炼主题.
1、快速读课文第一节和第六节,思考: 你能找出几个概括空气特点的词语吗?
2、齐读课文2—5节,思考: (1)从诗中找出暗示作者人生经历的词。 在这样的境遇的,空气是怎样对待他的? (2)你认为诗中哪个词语最能体现空气对 作者的关怀?
海风 青气
—— 关怀、希望、信念、理想
街头 柳丝 丁香 —— 自由 幸福 美好的生活
四 赏析诗歌,品味语言
朗读诗歌,找出你最喜欢的诗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