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西欧近代教育思想(1)

合集下载

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西欧近代教育思想

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西欧近代教育思想

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西欧近代教育思想四、西欧近代教育思想(一)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1.论教育目的和作用他对教育目的的看法是矛盾的,从宗教世界观出发,认为世间的生活只是“永生”的一种准备,因此,教育目的也应是使人为来世生活做好准备。

但另一方面,在他的《大教学论》等著作中又渗透着现实性的教育目的,认为人既是上帝“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创造物,人就应该成为理性的动物,要主宰万物,并利用万物来过好现实生活。

在教育作用上,首先,他把教育看作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手段,强调教育对于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意义,但夸大了教育的作用。

其次,高度评价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认为人的天赋发展的如何,关键在于教育。

2.论教育适应自然原则这一原则贯穿他的整个教育体系的一条指导性原则,他认为,在宇宙万物和人的活动中存在着一种“秩序”,即普遍规律。

因此,人的活动应该遵循这些自然的、普遍的“秩序”或规律,他把遵循这一法则称之为教育适应自然原则。

据此把学校划分为四个阶段:母育学校相当于春季;国语学校相当于夏季;拉丁语学校相当于秋季;大学相当于冬季。

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年龄特征进行教育,是他的适应自然原则的又一个重要内容。

这一原则的中心思想是“普遍的秩序”,即客观规律。

实际上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教育工作应该是有规律的,教育工作者应遵循这些规律;二是既然教育工作是有规律的,那么应该努力探明、发现这些规律。

他的这一贡献使以往零散的教育经验加以理论化,引导人们注意遵循教育规律,使教学理论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给人们以教育思想的解放。

3.论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从他的民主主义“泛智”思想出发,提出了普及教育思想,要求“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这一主张无疑是进步的。

为了使国家便于管理全国学校,为了使所有的儿童都有上学的机会,提出这一主张。

他把一个人从诞生到成年分为四个时期:婴儿期(1--6岁)、儿童期(6--12岁)、少年(12--18岁)、青年期(18--24岁),并主张按这种年龄分期设立相应的学校。

外国教育史考点整理

外国教育史考点整理

外国教育史考点整理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平简介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在西⽅哲学史上开辟了从⾃然哲学向伦理哲学转变的新阶段,是西⽅思想史上有长远影响的第⼀位教育家。

在西⽅乃⾄全世界都具有崇⾼的地位。

⼈们不仅把他视作为⼀位伟⼤的哲学家,⽽且把他看成是最可尊敬的教师。

⼆、教育思想(⼀)论教育的意义苏格拉底认为,⼈天⽣是有区别的,但不管这种区别有多⼤,教育可以使⼈得到改进。

只要使⼈可以预测结果的事都是由⼈的智⼒掌控的,是可以学习的。

(⼆)论教育的⽬的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的是培养治国⼈才。

他认为治国者必须有才有德,深明事理,具有各种实际知识。

(三)教育的⾸要任务是培养道德1.为什么?---道德是实践的哲学苏认为哲学应从研究⾃然转向研究伦理、政治等⼈类⾃⾝问题,哲学应当是能够实践的。

(⾃然--伦理,划时代)2.什么是道德?(寻求道德的⼀般定义---提出伦理学)苏格拉底不满智者们的怀疑论和相对主义,要求在真理、道德上探求普遍有效的“⼀般”,研究伦理概念的⼀般定义。

第⼀次提出了伦理学的理论问题,是哲学思维的⼀次飞跃,3.教⼈学会做⼈4.智慧即德⾏正确的⾏为基于正确的判断,所以教⼈道德就是教⼈智慧,教⼈辨别是⾮也就是教⼈道德。

5.⾃制是德⾏的基础6.守法就是正义7.⾝教重于⾔传(四)教育内容⼴博⽽实⽤的知识,除了教授政治、伦理雄辩术以外,第⼀次将凡何、天⽂、算术列为必须学习的科⽬。

同时,还很注重体育锻炼。

(五)教学法---苏格拉底⽅法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法,称为苏格拉底⽅法。

讥讽是就对⽅的发⾔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陷⽭盾,⽆辞以对,终于承认⾃⼰的⽆知。

助产术即帮助对⽅⾃⼰得到问题的答案。

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务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较寻求“⼀般”。

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般的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中世纪⼤学的形成和发展(产⽣原因)西欧封建制度进⼊发展的⿍盛时期之后,王权⽇渐强固,社会趋于稳定,农业⽣产稳步上升,⼿⼯业逐渐成为专门的职业,形成⼀批新兴的市民阶层,提出新的⽂化要求,追求学问成为时尚;同时⼗字军东征使成千上万的基督徒到东⽅,加强了不同⽂化的交流。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0084《外国教育史》2019年12月期末考试指导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0084《外国教育史》2019年12月期末考试指导

0084《外国教育史》2019年12月期末考试指导一、考试说明1、教育史的研究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观念(包括教育思想和教育理想等)的演变,二是教育机构(包括教育制度和教育实际等)的演变,而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变化来认识人类培养下一代的历史。

外国教育史是教育史类课程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主要研究从古代、近代到现代外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实际发展以及二者相互的影响。

2、考试题型和时间:考试题有三种题型组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型一:选择题共20分一般有10道题题型二:简答题共30分一般有6道题题型三:分析论述题共50分一般有两道题二、复习重点内容第一章史前教育和东方古国的教育1.原始社会教育的性质和目的。

·原始社会教育的性质就是一种用“泛灵论”来说明和解释生活的教育;是一种通过实践教育和理论教育的训练,达到敬畏神灵和膜拜神灵的教育;是一种服从、保守和适应生活的教育。

·史前社会的后期,也出现了学校机构的萌芽。

前苏联的学者沙巴耶娃认为史前社会后期的“青年之家”就是教育机构的胚胎形式。

第二章古希腊的教育1.古希腊城邦的一般特征。

·六个特征、产生的影响。

2.古希腊的雅典教育。

·雅典教育的产生、基本特征和评价。

人的身心的和谐发展是雅典人所理解的教育的最主要的内容,也是雅典教育概念的根本含义。

3.斯巴达的教育·斯巴达教育的目的、过程、内容和特征。

4.斯巴达教育与雅典教育比较·斯巴达教育体系最基本的特点是军事体育性质。

表现在教育目的是培养身体骠悍,忍耐苦劳,遵纪守法,勇猛善战的武士;在教育内容方面,忽视智育、美育,主要是军事和体育教育,五项竞技是最基本的体育项目,还有军事游戏和军事训练;教育方法采取锻练主义,十分严酷。

雅典教育的基本特点是要求身心和谐发展。

体现在教育目的方面是培养具有健康的体格,高尚的情操,广泛的文化素养,能言善辩的社会活动家和商人;在教育内容方面不仅重视军事体育,而且重视德育、智育和美育;教育方法虽也注重训练,但比较温和。

外国教育史-13《西欧近代教育思想(卢梭)》

外国教育史-13《西欧近代教育思想(卢梭)》
生平和著述
卢梭(1712~1778)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运动中著名 的思想家和教育家(1712—1778 ) –教育代表作《爱弥儿——论教育 》(1762)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社会契约论》 、《忏悔录》
4
一、哲学、社会政治观
哲学观:自然论者;认识论上相信物质世界
是客观存在的,承认感觉经验是认识的基础
社会恶
良心
改造教育、 回归自然
2、认识论: 感觉论,承认感觉是知识的来源
6
教育目的——培养“自然人” 自然人VS公民 自然人具有以下特征:
–不受传统束缚,按本性发展 –不依附于他人,能够自食其力,具有独立 性 –具有社会适应性,能够承担社会责任 –体脑发达,身心健康,具有独立思考能力
7
哲学、社会政治观和人性观构成 了卢梭教育理论的思想基础
自然的教育、人为教育、事物教育
9
3、教育遵循自然的含义
即要求教育要以发展儿童的“内在自然”或“天性”为 心。 – 首先,人生来是自由的,儿童的天性也是自由的,教育应 是“自由”的教育。教育要注重儿童的权利和自尊,让儿 童有充分自由活动的可能和条件,反对专断和强制 ,反对 严酷的纪律和体罚,排除顺从和命令,还儿童以个性自由 、思想自由和活动自由。 –第二,儿童的自然发展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教育要按儿童 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状况进行。教育要以儿童为出发点,强 调儿童与成人的区别,反对教育中的成人化做法和无法儿 童特点的现象,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特点,适合儿童的接受 能力和需要。 –研究儿童的个别特点。
感觉论 理性 自然教育的基本含义
教育目的:培养自然人 自然教育理论 自然教育的方法原则
教育年龄分期及各阶段的教育
论理想国家的公民教育

中国学前教育史思考题

中国学前教育史思考题

中国学前教育史思考题中国学前教育史思考题上圈中国学前教育史第一编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第一章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一、单项选择题1 我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AA家庭教育B宫廷教育C学校教育D社会教育2 我国封建社会教育是以伦理道德为基本内容的,这种伦理道德的基础是:DA勤俭 B 诚实 C 守信D 孝悌3我国最早记载较为系统的学前教育计划的《礼记?内则》产生在:BA商代 B 西周 C 汉代D 唐代4 我国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手段是:AA言传身教 B 直观教学 C 多媒体教学D 远程教学5 我国古代宫廷挑选女子承担保育和教导王子职责的制度是:CA公育制度 B 保傅制度 C 备三母制度D 保育制度6我国学前教育实行公养公育形式主要是在:AA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D 近代社会7 我国古代较系统的按年龄划分的学前教育计划最早记载于:BA《大戴礼记?保傅》B《礼记?内则》C《尚书?大传》D《大学章句序》8 我国古代宫廷挑选女子承担保育和教导王子职责的制度是:BA公育制度 B 保傅制度 C 备三母制度D 保育制度二、名词解释1、保傅制度:所谓的保傅制度,是指我国古代朝廷内设有专门的师、保、傅官以对君主、太子进行教谕的制度。

2、“备三母”制:所谓的“备三母”制,是指我国古代在后宫挑选女子担任乳母、保母等,以承担保育、教导太子、世子事务的制度。

三、简答题1、我国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主要特征。

第一,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

第二,原始部落的老人是原始社会儿童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

第三,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是与儿童日后将要进行的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

第四,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方法,主要是采取口耳相传,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教育的方法。

2、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

第一,打破了过去奴隶主贵族垄断学前教育的局面,使学前教育成为普通平民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学前教育的内容大为丰富,涵盖了德、智、体诸方面,并出现了许多专为幼儿编写的用于思想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等方面的教材。

第三讲西欧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简介

第三讲西欧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简介
二战期间,英国陆军成立了专事战时思想鼓动的“时事 局”,该局出版的《战争》、《时局》等小丛书,都曾用 作英国军队每周政治学习的材料。德国军队“根据以往的 模式重新建立了一项政治训练计划”,这一计划是通过部 队指挥官定期给士兵讲课,以及报纸、广播和电影开展工 作,“重点是要士兵相信他们的行动是具有历史意义的, 并且对战争的结局负有个人责任。”
一、当代英国的“公民教育”
英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冠以“公民教育” 等名称,“其本意是培养人们做个好公民”, 或者说, “是教育人们做一个合格的为教会 和国家服务的人”。 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 宗教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
“君权神授”说,宣称君主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 万民皆应服从他的统治。
“原始罪恶”说则认定,人有与生俱来的罪过,人 们只有实行禁欲主义,历尽苦难,不断赎罪,死后 灵魂才能得救。这样的宗教说教,给人们套上了宿 命论的精神枷锁,在社会现实生活中起着掩盖阶级 压迫和社会不平等,麻醉人民的主体意识和压制反 抗精神的特殊作用。
也正因为如此,当时西欧各国的统治者都积极支持 教会势力的扩张和教会插手教育的活动。
从历史上看,学校教育达到一定普及之后,学 校就成了统治阶级对年轻一代进行思想政治教 育的主要场所。在中世纪封建时代,几乎所有 学校都掌握在教会手中。那些学校无一不是按 照宗教信条教育青年,并把“上帝的永恒天国 的公民”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目的都在于压 抑人的个性,消磨人的意志,使青年学生对教 会和封建专制达到绝对服从的程度。
罗马帝国时期 随着一连串侵略战争的胜利,罗马的版图不断扩 大。为了便于统治,就得大批地培养忠臣、顺民。 这一时期,罗马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是忠臣和顺 民的教育。
经过长期的统治和教育实践,罗马的统治阶级最 终发现:基督教—有利于维护罗马帝国奴隶制,于 是,他们先是给基督教以合法权利,然后又把它 定为国教。从这时起,基督教思想的传播正式纳 人了西欧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外国近代教育

外国近代教育

第四章外国近代教育本章主要围绕四个大的方面展开:一、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二、启蒙运动与教育三、近代欧美各国教育四、外国近代教育思想文艺复兴(第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14世纪———————————— 17世纪15 16兴起在意大利达到鼎盛,逐渐蔓延到并快速发展在西欧各国整个欧洲广泛传播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第二次资思想解放运动)17世纪后半期———18世纪发端于英国法国成为中心后发展到法、德并波及欧美文艺复兴是14到17世纪大约三百年间发生在欧洲的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古典文化”为旗号的反对封建主义和教会神权的新兴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14世纪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并快速发展,到15世纪达到鼎盛,开始在西欧各国广泛传播。

15世纪末16世纪初逐渐蔓延到整个欧洲。

文艺复兴是欧洲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过渡时期,创造了欧洲继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繁荣后的第二个文化高峰,推动了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

并且引发了北欧的宗教改革运动。

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对抗宗教神学的思想武器,促进了艺术、文学、建筑、宗教、自然科学及社会生活诸领域的变革,人文主义新教育也应运而生。

文艺复兴时期和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是近代教育的开端,包括三种教育类型:人文主义教育、新教教育和天主教教育。

三种教育相互交织,错综复杂。

一、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一)人文主义与人文主义教育1.什么是人文主义复兴的主要思想旗臶,是人文主义教育的精神内核。

对立于中世纪的基督教和经院哲学,以人为中心,以人学、人性、人权反对神学、神性和神权,并肯定追求现世幸福和乐观进取的奋斗精神。

人文主义的主要特征为:(1)歌颂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中世纪教会视人为上帝渺小的创造物、人必须服从神、神的权威至高无上等谬论;主张人的聪明才智与创造潜质,宣扬奋发有为,反对消极被动的人生态度。

(2)倡导理性与智慧,宣扬个性解放与思想自由,反对绝对信仰与盲目服从教会、教义和教规。

第八章 卢梭的教育思想

第八章 卢梭的教育思想

第八章卢梭的教育思想一、生平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著名思想家,反封建的勇猛战士。

卢梭的高祖原是法国新教徒,因躲避宗教迫害于16世纪中期来到瑞士。

卢梭生于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

卢梭出生后十天,母亲逝世,由父亲抚育。

他从4~5岁起就跟随父亲识字读书。

10岁时,父亲因受人陷害逃离瑞士。

卢梭13岁即开始自谋生计。

他当过学徒、杂役,为人抄写过乐谱,做过家庭教师。

寄人篱下所遭受的屈辱和冷遇,长期漂泊不定的贫困生活,培育了卢梭对于“残暴和不正义”的反抗意识。

他有过几起罗曼趣事,其中包括与泰雷兹〃勒瓦瑟的风流韵事,他俩有五个孩子,他把所有这五个孩子都送进了一家育婴堂(他最终到了五十六岁时才与勒瓦瑟结婚)。

华伦夫人是一位年轻的独身贵妇,既有妩媚的风姿又拥有天赋的智慧。

当年仅十七岁的卢梭住进她家后,就受到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令这位自小就失去母爱的年轻人感到无比的温暖和甜蜜,总是亲切地称她“妈妈”。

一切发展的都很自然,卢梭在妈妈这里感受到了真正的幸福和自由自在,并安下心来学习了各种各样的知识,对他以后取得的伟大成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令人意外的是,没多久这位比卢梭大十二岁的“妈妈”竟然成为他生命中的第一个情人,为卢梭传奇般的人生经历添上了最浪漫的一笔。

1749年,法国第戎学院悬赏征文,题目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卢梭在论文中认定,科学与艺术只是为少数人所享有,助长了贵族的骄奢和对弱者的掠夺,因而败坏了社会风气,并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这篇论文被选为首奖,卢梭由此博得声誉。

1754年,卢梭又发表了第二篇应征文章《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在这篇文章里,卢梭明确指出,私有财产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1762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出版,在这部不朽的社会名著中,他进一步阐明了自己的民主主义政治思想,同年,长篇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儿》问世。

外国教育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外国教育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外国教育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教育学大将军一、单项选择题(共25道小题,每题2分,共50分)★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1.古代埃及学校的教育方法十分(C)。

A.生动活泼 B.直观有趣 C.严肃认真 D.简单粗暴2.古代埃及的学校教育除了宫廷学校、职官学校、文士教育之外,还有(A)。

A.寺庙学校 B.教区学校 C.文法学校 D.修辞学校3.在公元前 8 世纪以后出现于古印度的婆罗门学校中,教师被称为(B)。

A.“拉比” B.“古儒” C.“书吏” D.“校父”★古代希腊的教育1.“三艺”为(B)所创设。

A.柏拉图 B.智者派 C.亚里士多德 D.苏格拉底2.古代希腊体育的“五项竞技”是赛跑、跳跃、掷铁饼、(C)和角力。

A.游泳 B.射箭 C.标枪 D.击剑3.雅典的初等学校全由(A)办理。

A.家庭 B.企业 C.国家 D.家庭和国家共同4.斯巴达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强调(D)。

A.智育 B.美育 C.劳动教育 D.军事体育5.“知识助产术”是(C)提出来的。

A.智者 B.昆体良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6.苏格拉底法也称为(C)。

A.相互教学法 B.发现法 C.知识助产术 D.雄辩术7.柏拉图在公元前 387 年建立(A)。

A.阿卡德米学园 B.吕克昂学园 C.雅典大学 D.亚历山大大学8.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代表作是(B)。

A.《理想国》 B.《政治学》 C.《乌托邦》 D.《巨人传》9.在西方教育史上,古希腊智者派所确立的“三艺”是( D ).A.音乐、修辞学、几何学B.文法、辩证法、几何学C.文法、修辞学、天文学D.文法、修辞学、辩证法★古罗马的教育1.《论演说家的培养》是(C)的教育著作。

A.伊拉斯谟 B.斯图谟 C.昆体良 D.西塞罗2.古代罗马帝国时期学校的教学内容日益(B)。

A.联系实际 B.脱离实际 C.丰富多彩 D.适应经济发展3.古代西方第一部专以教育为题材的系统著作是(C)。

A.《理想国》 B.《法律篇》 C.《论演说家的培养》(《雄辩术原理》) D.《政治学》4.夸美纽斯提出并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而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教育家(C)。

2014版学前教育史第八章

2014版学前教育史第八章

第二节
• • • •
文艺复兴时期学前教育
三、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 (四)、论学前教育 2、论学前儿童的智育和德育 关于幼儿初步智力教育的内容,夸美纽斯 把他规定为三个方面:帮助幼儿通过感官 积累对外部世界的初步概念;发展语言能 力;训练手的初步技能。 • 有幼儿进行智育的同时还要进行德育,从 改良社会道德的要求出发,他十分重视儿 童从小打下良好的德行的基础。
第一节 中世纪学前教育
• 2、骑士早期教育
• 训练骑士的首要标准是虔诚上帝。其教育 的方法就是主要由母亲从孩子懂事起就不 断地给其灌输宗教神学的初步概念,并随 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参加一些名目繁多的宗 教仪式和节日活动。
第一节 中世纪学前教育
• 2、骑士早期教育
• 养护身体,也是根据训练骑士的另一条标 准——彪悍勇猛而提出来的。幼儿身体的养 护主要包括合理的饮食,适宜的锻炼,作 息制度和生活习惯的遵守,这些通常都是 母亲来指导和实施的。 • 西欧中世纪的学前教育还不是一个明确划 分的学习阶段。就整个学前教育历史来说, 还是比较粗浅简单的。
第一节 中世纪学前教育
• 2、骑士早期教育
• 因为骑士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培训骑 士的教育也运用而生并成为贵族子弟成长 的必由之路。 • 一名骑士的训练和养成要经历三个阶段: (1)家庭教育阶段,即出生至7岁; • (2)侍童教育阶段,即7岁至14岁; • (3)侍从教育阶段,即14岁至21岁。
第二节
• • • •
文艺复兴时期学前教育
三、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 (四)、论学前教育 3、论学前儿童的教育方法 在初步智力教育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自己 的感官取人是外部世界。他还具有建议运用故事 和寓言来发展幼儿的智力,因为妙趣横生的故事, 深入浅出的寓言,幼儿听起来不但觉得生动有趣, 而且易于理解和记忆。 • 游戏不仅有益于儿童的身体健康,而且有助于发 展肢体活动能力和智力的灵活性。

外国教育史习题(附答案)

外国教育史习题(附答案)

第一篇外国古代教育第一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一、选择1.认为教育是一种无意识的活动,是仅凭观察和尝试成功的方法,经过失败和重复模仿进展学习。

这种观点属于以下哪种教育起源论〔〕2.苏美尔时期出现的及寺庙有关的学校被称为〔A.泥板书社〕3.楔形文字是古代哪个国家创造的〔D.古巴比伦〕4.古代东方文明古国中,在数学上采用10 进位计算法的是〔D.古埃及〕5.主张“教育生物起源说〞的是〔〕6.学校教育最早产生于人类的〔〕7.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C.等级性〕A.无阶级性B.无组织C.等级性D.及生产劳动生活严密联系8.古埃及的学校中,以培养祭司为目的,教授天文、数学、建筑、水利、医学等学科的学校是〔D寺庙或僧侣学校〕A.宫廷学校主要由法老设立,教育皇室成员和朝臣子弟,毕业后成为文士的后备人才,担任国家官吏B.职官学校由政府各机关设立,主要用来训练实用人才。

如管理文档的人员;管理财务的人员C.文士学校主要培养文士。

通常设有书写、计算和有关法律方面的知识。

一般儿童5岁上学,一直到16、17岁。

由学校实行收费,贫民子弟很难进入D.寺庙或僧侣学校是培训祭司或僧侣的学校机构,主要设在寺庙。

由于寺庙是古埃及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替法老办理天文、建筑等专业事务的机构,因此这类学校有很高的地位9.古儒学校是印度〔D.婆罗门家庭教育〕的教育形式10.古印度佛教教育中,推动教育平民化的措施是〔B.强调使用地方语言进展教学,取代“梵文〞教学〕11.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属于〔A.奴隶社会等级教育〕A.奴隶社会等级教育B.原始群众教育C.封建社会等级教育D.资本主义教育12.以下哪一个是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开展的特点〔B.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1.作为世界文化的摇篮,东方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以及学校教育,无论是史料记载或考古开掘都证明了这一点。

2.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学校主要招收奴隶主子弟,并按教育对象的等级、门第而被安排进入不同的学校。

第08课 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教学设计(1)-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08课 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教学设计(1)-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8课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本课是人教版必修下册《中外历史纲要》第四单元第8课《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本课通过四个子目(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的兴起、启蒙运动)讲述了近代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概况。

【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唯物史观的及辩证分析看待历史的有关理论,分析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时代背景,认识其对思想解放的重大作用,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通过《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掌握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核心主张,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了解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思想解放是历史变革的先导,也是社会发展的先导。

理解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1.重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时代背景、内容2.难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兴起、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课堂导入】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大家思考一下,这两幅图片反映的内容有何联系?对!佛罗伦萨工商业的发展为新文化、新思想的滋生提供了沃土。

那么,当时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如何兴起的?又有何影响?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讲授新课】文艺复兴问题情境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含义和历史背景?自主学习1.含义文艺复兴是14 世纪中叶到17 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扬资产阶级新思想的文化运动。

外国教育史-12《西欧近代教育思想(夸美纽斯)》

外国教育史-12《西欧近代教育思想(夸美纽斯)》
4
古代教育理论的集大成者:
教育目的:二重(宗教/现实) 教育作用:社会(改造)/个人(发展) 论教育顺应自然——“秩序”/规律
论普及教育——源于“泛智”(内容泛化;对象泛化

教学原则:直、激、巩、量、系、因 德育 教育教学管理思想 分科教学 P204 论学前教育 P198
5
教育目的:
从宗教中引出其教育目的,即教育的目的是
1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论教学原则——针对教育工作者
– 直观性原则:认为教学应从观察事物开始 ―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都应尽量
地放在感官的跟前,一切看得到的东西 认为知识从感觉而来,人只有通过感觉器官,才
都应放到视觉前,一切听得到的东西都 能获得真实可靠、不会遗忘的知识 应到放到听觉前,……假如一件东西能 直观教学应从观察实际事物开始,在不能进行直 同时在几个感官上留下印象,它便应当 接观察时,则利用图片、模型、标本等 和几种感官去接触。” 要尽可能让学生用多种感官去感知事物
10
教育适应自然——教育根本指导原则之一
万物存在都有“秩序”,教育活动是自然事
物的一部分,因此也要遵循恰当的秩序——“ 教育适应自然”或称自然适应性
所谓适应自然,主要是指遵循自然界的“秩
序”,最重要的是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秩序 ,即教育要以儿童的天性为根据。
依据对学生的实际观察,按性格差异将儿童
6
– 为此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灌输知识,培养道
德和信仰,使人所具备的知识、德行和虔信
的“种子”得到发展,使人完满地过好现世
的生活,从而为来世的永生做好准备。也就
是说,要想为来世的永生做好准备,现实的
人必须使自己在身体、智慧、德行和信仰等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教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教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八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教案➊教学目标一、了解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背景,分析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所包含的阶级政治诉求二、知道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发生的时间、地区和概括➋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自然科学和启蒙运动的概况二、教学难点: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➌教学过程设计一、文艺复兴1、时间:14世纪——17世纪(兴起于意大利)2、背景/原因(1)西欧中世纪晚期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根源)(2)中世纪天主教在西欧建立神权统治,束缚了人们思想,压抑了人性;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思想变革,但自身没有成熟的文化体系来取代基督教文化,于是借助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形式,批判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仅作了解)(3)西欧拥有丰富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又从东方拜占庭帝国汲取大量文化养料,还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坚力量(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4)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文化传播(5)黑死病促使人们反省补充知识:文艺复兴首先发生在意大利的原因(仅作了解)①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②意大利城市主要由工商业者掌权(佛罗伦萨、威尼斯)③意大利保留了大量古希腊古罗马文化遗存,尤其是威尼斯接受了来自拜占庭帝国的文化精髓3、实质: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批判天主教,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4、精神内核:人文主义(1)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2)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理性(3)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世幸福(4)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时间国家代表人物14世纪意大利文学三杰:但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谈》、彼特拉克《歌集》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自由15世纪意大利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运用高超艺术手法,突破中世纪呆板僵化风格,展现人物内心世界15世纪末英国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充分展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标志文艺复兴达到高潮(1)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更加关注人本身和现实世界)(2)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产生了众多精彩的文学艺术,促生了近代自然科学,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思想条件(4)为启蒙运动兴起奠定了基础(5)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对人文主义过分推崇,造成私欲膨胀和社会思想混乱补充知识:市民阶层(仅作了解)①文艺复兴背后是市民阶层的崛起②市民阶层是一种世俗概念,以区别于传统的宗教阶层③市民阶层亦指新兴的早期资产阶级(手工工场主、商人、金融家7、文艺复兴采用借助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方式的原因(仅作了解)(1)资产阶级力量较弱小,无力与天主教神学正面冲突,也没有属于自身的成熟思想体系(2)当时天主教神学占统治地位,不允许其它思想和学术传播,而天主教神学理论体系大多是依据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成果,采用该方式可以减少阻力,扩大影响一、宗教改革1、时间:16世纪——17世纪(以1517年德意志的马丁·路德张贴《九十五条论纲》为标志)2、背景/原因(1)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兴起壮大(根源)(2)西欧正经历着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时期(3)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4)造纸术与印刷术的传播(5)天主教出售赎罪券,剥削中下层人民,尤以德意志最为严重(直接原因)3、新教派别及思想主张(1)德意志的路德教①因信称义:信仰上帝即可灵魂得救,否定天主教会权威②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圣经》是人们信仰上帝的唯一权威,人人都有阅读理解《圣经》的权利,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③建立本民族教会与廉俭教会:运用本民族语言传教,脱离罗马教皇控制(2)瑞士的加尔文教:先定论/预定论注·先定论含义(仅作了解):上帝已经预定了人的永生与永罚、成功与失败、贫穷与富裕,并把人预先分为两类(选民与弃民),但每个人都事先不知道自己是否为选民,必须通过现世奋斗,奋斗成功了就是选民;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3)英国的国教:王权高于教权4、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罗马天主教神权统治的政治社会运动5、历史影响(1)解放了人们思想(尤其是社会中下层),传播了人文主义,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发展(2)使基督教出现了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足鼎立的局面(3)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4)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补充知识: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仅作了解)①相同点A、背景相同:西欧经历着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时期B、斗争对象相同:罗马天主教会C、手段相同:都从古代寻求养料,文艺复兴借助的复兴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而宗教改革借助的是《圣经》中的原始教义D、都得到了世俗贵族和富商的支持与保护②不同点A、范围不同:文艺复兴首先发生在意大利,主要在思想文化领域,局限于社会上层和知识份子;宗教改革首先发生在德意志地区,主要在宗教领域,以社会中下层为主B、对人的认识不同:文艺复兴强调以人为核心;宗教改革还是强调以上帝为核心C、对罗马天主教的态度不同:文艺复兴虽然揭露和批判罗马天主教的丑恶,但还是抱着和解心态;宗教改革主张脱离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自己的新教会D、性质不同:宗教改革不仅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还是一场社会政治运动二、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科学革命1、时间:16世纪——17世纪2、背景/原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促进了人们对自然界认识产生革命性变化3、具体表现(1)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注:1543年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正式提出日心说(仅作了解)(2)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大定律,确立了较为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注:牛顿经典力学(仅作了解):①代表著作为牛顿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②牛顿的运动三大定律指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③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运用开普勒的研究成果和自己创立的微积分基础上发现的,帮助人类成功计算出地球平均密度、解释了潮汐、发现了海王星(3)近代科学在光学、热学、电磁学、解剖学等领域也取得了巨大进步注:解剖学奠基人为英国的威廉·哈维,运用解剖实验方法建立了血液循环理论(仅作了解)4、历史影响(1)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2)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三、启蒙运动1、时间:17世纪——18世纪(17世纪兴起于英国→18世纪以法国为中心→18世纪后期达到高潮并扩展中欧洲其他国家和北美地区)2、背景/原因(1)西欧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根源)(2)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思想束缚(3)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自然科学发展,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3、具体含义:以理性和科学的光芒,驱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热和专制统治带来的黑暗4、精神内核:理性主义(1)强调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主张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的理性(2)相信进步,相信在科学和教育作用下,社会将趋于完美(3)构架资产阶级政治框架,宣扬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民主法制、权力制衡、社会契约国别人物著作(仅作了解)思想主张法国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建立三权分立(立法、司法、行政)下的君主立宪三权相互监督与制衡法国伏尔泰《哲学通信》由开明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宪;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法国卢梭《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社会契约、直接民主、民主共和英国洛克《政府论》建立分权制衡下的君主立宪;依法治国英国休谟《人性论》经验主义哲学怀疑论英国亚当·斯密《国富论》现代经济学之父;劳动是财富源泉和价值尺度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主张自由竞争自由放任德国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启蒙思想集大成者;认为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张科学民主、自由平等(1)进一步解放了人们思想,是对人本身的彻底解放(后期促生了浪漫主义·仅作了解)(2)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3)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4)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5)启蒙思想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们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补充知识: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异同(仅作了解)①相同点A、都是西方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人的价值,批判罗马天主教会,而启蒙运动是对文艺复新的继承与发展B、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思想解放运动,并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不同点A、手段不同:文艺复兴是借助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启蒙运动直接抛弃了宗教外衣,利用无神论思想构建资产阶级自身的民主政治框架B、精神内核不同: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核心C、主要斗争对象不同:文艺复兴主要批判罗马天主教会;启蒙运动主要批判封建君主专制D、性质不同:启蒙运动不仅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更是一场政治革命➍当堂练习1. 下列关于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 都是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B. 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C. 启蒙运动强调“理性”是对文艺复兴“人性”论的继承和发展D. 都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专制统治提供了思想武器2. 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作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因为这场运动()A. 强调自由,主张“因信称义”B. 推动人们去追求自身的发展与现实幸福C. 挑战王权,提高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D. 促进人们运用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3. 西方人文精神得以发展,以下关于人文思想的观点依次是()①认识你自己②人民主权③因信称义④主张以“人的学问”取代“神”的学问A. ①④②③B. ②①③④C. ③④①②D. ①④③②4. 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时,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曾有感而发地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

《外国教育史》第六章 西欧近代教育思想 ppt

《外国教育史》第六章 西欧近代教育思想 ppt







七、论道德教育
八、论教育管理
(Joann Amos Comenius,1592~1670)

一、生平与著述

生平特征: 捷克兄弟会及其流亡特性 《大教学论》,西方近代最早的系统的 教育学著作,创立了教育学的基本体系, 标志着独立的教育学的产生。 《母育学校》,第一部幼儿教育专著 《世界图解》,第一部看图识字课本 《人类事务改进通论》

(三)道德教育的方法

实行、榜样、教训与规则、避免不良社交和惩罚
八、论教育管理

(一)国家应该管理教育 (二)国家应该设置督学 (三)论纪律和规章制度


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意义




(1)堪称欧洲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位教育家,同时也是资产阶级新时 期的最初一位教育家。为近现代资产教育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 (2)教育史上第一位系统地总结教学原则的教育家,他的教学理论 包含了大量宝贵的教学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学工作的客观规 律性,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3)杰出的教育革新家,他的教育思想中具有明显的民主主义、人 文主义的痕迹。呼吁开展普及教育,试图使所有人都能接受普及教育。 泛智论的普及教育思想具有重要历史地位。 (4)详细制定了学年制度和班级授课制度;提出各级学校课程设置, 编写了许多教科书;系统地阐述了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等。 (5) 夸美纽斯在教育工作的一切重要领域都留下了开拓者的足迹以 及辛勤耕耘的丰硕成果。尤其是在近代教学理论方面,他作出了比较 全面的贡献,奠定了近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 (6)夸美纽斯教育思想中也存在着明显缺陷。教育思想中具有浓郁 宗教气息;对科学知识及教育科学认识也不准确。这些缺陷既有他本 人认识上的原因,也有时代本身的局限。

第8课 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导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8课 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导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一、文艺复兴(14 世纪—17 世纪)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背景:商品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壮大、资本主义萌芽发展2.首发国:意大利(文化基础、学者文人、黑死病——有助于新思想的传播)3.实质: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托古改制(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成就)(一方面,资产阶级不断壮大;另一方面,程度不足)(依托、借助宗教题材的作品)反神权(不反神,反对教皇、教会的权力)4.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人性、理性、追求现世生活的幸福)5.主要成就:但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谈》;彼特拉克《歌集》、考古、人文主义之父;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大卫》、《摩西》;拉斐尔《西斯廷圣母像》莎士比亚(英国)6.影响: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人性开始关注人本身和现世世界思想解放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扫清思想障碍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发展进步:从注重基督教的神到注重世俗社会的人,反映了人格意识的觉醒,具有反封建性。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局限:在强调人作用时,往往带有一些个人主义的自私自利的倾向,具有贪婪的一面。

二、宗教改革(16 世纪——17 世纪)1.背景:(1)政治:社会矛盾;天主教会成为欧洲强化王权的障碍(教权、神权与王权)。

(2)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

(3)思想: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

(4)导火线:教皇在德国兜售赎罪券。

根本原因:天主教会的封建统治阻碍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马丁路德改革(德国):(1)1517《九十五条论纲》——拉开宗教改革的序幕(2)因信称义、信仰得救、民族教会、廉价教会、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教会——因行称义(上帝—教会—信徒)3.加尔文改革(瑞士):(1)1536《基督教原理》(2)先定论(为资产阶级财富积累提供辩护)4.性质:在宗教外衣掩饰下的资产阶级反封建反天主教会的思想解放和社会政治运动(反神权)。

第八章西欧近代教育思想

第八章西欧近代教育思想

多的是对自然现象进行简单的罗列和人
为的解释,从而在论证中带有拟人化和提出的正确
的教育教学思想又并非仅仅是从模仿自
然法则得来的,而主要来自他对古代教
育思想和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教育取得
的先进成果他用宗教观保护了他的自然
观,又用自然观保护了他的教育观,这
是他教育思想中自然主义特色的表现。
(二)教育作用 1.教育对国家、社会的作用 通过教育能使国家独立和平,社会繁荣发 展,人 类得救。这些目的需要通过对青年你的教导才能实 现。教导好青年就是对国家和社会最大的贡献。 2.教育对享受“第三重生活”(宗教)的作用 通过教育去培育学问、道德和虔信的种子,从而步 入天堂,反映了他肯定人的价值、地位和能力的; 及教育思想的宗教色彩。 3.教育对“天堂”似的人间生活的作用 通过泛智教育,人学习对现实生活有益的百科全 书式的科学知识,就可以发展其无限的智慧,从而 成为身体、智慧、德行和信仰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 4.不同等级的人受教育的目的有所不同
第八章 西欧近代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卢梭的教育思想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Comenius,1592-
1670),是欧洲从封建社会
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伟大
教育家。他的代表作《大教
学论》的问世,标志着教育
如何研究和进行广泛的知识教育,夸美 纽斯认为,应该研究并总结出一个包罗 万象的知识体系,而且要求人人都应该 掌握这种对于现实生活有益的、有用的 知识。


夸美纽斯的“泛智”思想,反映了文艺 复兴以来反对宗教蒙昧主义,提倡认识 客观世界和发展科学的时代精神,以及 广泛发展教育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要求, 具有反对封建主义的进步意义。“泛智 教育”思想是夸美纽斯一生教育思想与 教育活动的核心。

考点 !西欧近代教育思潮

考点 !西欧近代教育思潮

考点|西欧近代教育思潮西欧近代教育思潮✨✨✨✨✨(考点要求:倒背如流预测题型:论述题)一、自然注意教育思潮自然主义教育思潮源于古希腊,是近代资产阶级重要的教育理论和思潮。

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卢梭、斐斯泰洛奇、福禄培尔都是代表人物。

1.基本观点:(1)教育目的:尊重人的自然本性,反对封建教育的强制性。

重视人的身心和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儿童发展分期论: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和青年期,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标。

(3)泛智课程论:凡是能增进人能力的知识都属于泛智课程。

(4)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顺应自然原则、直观性和连续性原则。

2.历史影响(1)丰富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推动教育理论科学化。

(2)主张解放儿童天性,具有划时代意义。

(3)反封建反宗教,促进教育近代化。

3.局限性:(1)用自然现象类比,缺乏科学依据。

(2)忽视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二、教育心理学化思潮18世纪,欧洲兴起了一场将教育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思想运动。

主要代表人物:洛克、斐斯泰洛奇、赫尔巴特等。

赫尔巴特第一次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概念,主张理论研究建立在儿童的心理发展,提出了要素理论和初等教育的实践方法。

赫尔巴特奠定了理论基础,使教育心理学思想系统化。

(1)教育心理学化思潮的主旨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让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必须真切地尊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进行,以达到最有效的教育效果,促进人的完美发展;二是主张将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使教育学成为真正全面反映教育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化思潮,促进了教育理论的科学化,推动了教育过程与方法的研究,宣告了单纯的以思辨和经验提炼的教育研究时代的终结。

(3)教育心理学化思潮推动了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结合,成为未来训练教师的必修课,提高了教师培训的质量。

三、科学教育思潮科学教育思潮产生于16世纪末17世纪初,兴盛于19世纪后期,是在欧美国家得到广泛传播的一种教育思潮。

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国的斯宾塞、赫胥黎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夸美纽斯认为人人都可以受教育,这种普及教育的思想是其思想的核
心主题,普及教育的核心是“泛智论”。

泛智,即把一切知识教给所有人。

“泛智”思想是夸美纽斯教育体系又一指导原则,也是其教育理论的
核心,是他从事教育实践和研究教育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泛智”思想实际上是使所有的人都竭尽 个人的能力学习和积累所有的知识,其 中有两点宝贵的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只要发展人的智力,给人类以广 泛的知识教育,就会在人心中培育和发 展美德和虔诚的种子。其次,所有的人 都是可以教育的。
2.普及教育的内容 (1)一切人都要受教育。主张在基督教王国的一切 教区、城镇和村落都建立学校,使男女青年都能 接受普及教育。 (2)人人都应该受到一种百科全书式的教育。 3.普及教育的措施: (1)广设泛智学校 (2)采用班级授课制 (3)实行学年制 (4)编写统一的“泛智”教材
(二)统一学制
五、论教学原则
(三)主动性原则 他提出废除强制灌输的方法,多方启发学生学习 的自觉性、主动性。 为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必须激发学 生热爱学习的兴趣,要求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 把孩子们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 儿童学习的主动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关,教师 只有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才能充分调动儿童学 习的主动性。
(二)教育作用 1.教育对国家、社会的作用 通过教育能使国家独立和平,社会繁荣发 展,人 类得救。这些目的需要通过对青年的才能实现。教 导好青年就是对国家和社会最大的贡献。 2.教育对享受“第三重生活”(宗教)的作用 通过教育去培育学问、道德和虔信的种子,从而步 入天堂,反映了他肯定人的价值、地位和能力的; 及教育思想的宗教色彩。 3.教育对“天堂”似的人间生活的作用 通过泛智教育,人学习对现实生活有益的百科全 书式的科学知识,就可以发展其无限的智慧,从而 成为身体、智慧、德行和信仰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 4.不同等级的人受教育的目的有所不同

二是指教育要适应儿童个体的自然发展, 即适应儿童的天性、年龄特征。 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中心思想是教育应 当服从“普遍秩序”,即客观规律。实 际上有两层意思:一是教育工作有规律 可循,教育者应当遵循;二是教育者在 教育过程中应当探求教育的规律。


当然,也应看到夸美纽斯提出的自然法 则并不是对自然规律的科学认识。而更
学科成为独立的教育学科。
内容提要
一、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二、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三、论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 四、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 五、论教学原则、 六、论道德教育 七、教育管理思想 八、意义

一、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一)教育目的 最终目标是超越于现实的人生,皈依上帝, 步入天堂,与上帝共享永恒、来世的永生。 现实目的:学问、道德和虔信。通过教育 使人认识和研究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培养 和发展他们的各种能力、德行和信仰,以 便享受现世的幸福,并为永生作好准备。
第二节 高唱自然教育的卢梭
五、论教学原则
(五)量力性原则 反对经院主义教学的强迫性和不考虑学生的接受 能力。 从教育适应自然的理论出发,在教育史上初次提 出了量力性原则。 评价:就其主张教学不可使学生负担过重,要照 顾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说,一方面切中了时弊,另 一方面在一定范围内反映了教学工作的客观规律, 无疑是有进步意义的,但对儿童的巨大学习潜力 估计不足。
第八章 西欧近代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卢梭的教育思想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Comenius,1592-
1670),是欧洲从封建社会
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伟大
教育家。他的代表作《大教
学论》的问世,标志着教育
班级授课制的具体设想
根据儿童年龄及知识水平分成不同班级, 每个班级一个教室,由一个教师对一个班 的学生岂不是授课。 为每个班级制订统一的教学计划,编写统 一的教材,规定统一的作息时间,使每年、 每月、每日、每时的教学都有计划地进行。 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十人,委 托一个优秀学生做十人长,协助教师管理 学生,考查作业。

(1)应对所有的适龄儿童进行教育,反对过早的教育 分化。

(2)所有的儿童都要先学习国语,为以后学习拉丁语 打下基础。

3、少年期(12-18岁)拉丁语学校的教 育:每个城市应当有个中等学校,在拉 丁语学校教育内容更为丰富。 4、青年期(18-24岁)大学的教育:每 个王国或每省应当有个大学。夸美纽斯 认为大学应该是研究的人类知识专门学 科场所。学生所受到的教育应该是周全 的。

五、论教学原则
(一)直观原则 他提出,教学应该在尽可能的范围内把一切事物放在学生 感官之前,让学生充分运用各种感官 ,通过切实的经验 认识事物。 依据:1.一切知识是从感官开始的。在直观教学中,教师 要尽可能用实物,如果没有也可用图片、模型代替。2.事 物真实性和准确性有赖于感官的检验。3.感官也是记忆可 靠的根源,感觉了的东西能永久印在脑子里。 评价:他提出的直观性原则是建立在唯物主义感觉论的基 础上的,强调感官和感觉的作用。不过,分夸大了直观的 意义和作用,没有认识到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只 有硬性上升到理性,人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二、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

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中根本性的指 导思想。它的提出,主要受到如下几方面的影响:
首先,这个思想的提出是他把文艺复兴以来“引证自然” 的思想在教育中的全面运用,力求探索自然法则对教育影 响的结果。在他看来,自然不仅是发展变化的,而且还 具有一定的发展规律,自然的发展规律就是宇宙万物的 发展的根本规律。 其次,夸美纽斯提出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也是他对教育 进行思考,分析旧教育的问题,试图全面改革教育得出 的合乎逻辑的认识。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表示 了对旧教育的强烈不满。
(二)班级授课制 在夸美纽斯以前,还没有人从理论上论 述过教学的组织形式问题。 针对中世纪学校教学效果低的个别施教 的传统做法,夸美纽斯要求实行班级授 课制,对后来整个世界的教育、教学工 作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班级教学的显著特征是多、快、好省, 它能适应教育的需要,尤其是在教师不 足的情况下,其优越性更是个别教学无 法比拟的。
六、论道德教育
(三)德育方法 尽早开始正面教育 从行动中养成道德行为的习惯 榜样 教诲与规则 择友 强调纪律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七、教育管理思想
1.强调国家对教育的管理权 2.国家应该设立督学对全国的教育进行监督, 保证教育的统一发展。督学的职责包括: 培训教育管理者、管理各级学校人员、检 查学校工作、监督学校规章的执行、指导 社会和家庭教育。他是最早提倡国家设置 督学的教育家。 3.严格规定校长、教师、学生的职责 4.强调规章制度和纪律的作用
五、论教学原则
(二)系统性和循序渐进原则 他根据自然是有机的整体,每个事物的都是循序 渐进发展进来的,为了改变当时凌乱的知识教学, 提出了教学应系统化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系统性原则要求教材的组织有系统性和逻辑性, 把一个学科的知识排成一个整体,不省略和颠倒 任何东西。 循序渐进原则主张教师教学、儿童学习要严格遵 守时间和科目的划分,不能颠倒跳跃,要求练习 应从基本的做起,不能好高骛远,应该从已知到 未知,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由近及远。
五、论教学原则
(四)巩固性原则 强调要使学生获得巩固的知识,即不仅要使学生 领会知识,牢牢地记住知识,并且会应用知识。 首先,他认识理解性的教学有助于知识的巩固, 因为只有理解了的知识才能记住。 其次经常的练习和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方法。 再次,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教给别人,也是一种 好的巩固知识的方法。


总之,夸美纽斯所设想的四级教育体系,
注意到了各级学校的前后衔接和层次的
递进,打破了封建教育的等级制,反映
了民主教育和普及教育的思想。

各国的普及教育及公立学校制度正是在 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四、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
(一)学年制 针对中世纪学校组织十分松散,学生入学或离校 停学的时间没有统一规定的普遍现象,夸美纽斯 提出学校工作应实行学年制的要求。 他把一学年分为四个学季,规定每年秋季(9月1 日)招生,学生同时入学。 每学年举行年终考试,考查学生的进步和他们所 接受的训练的彻底性和广博性。 平时加强对学生的考查和纪律约束,学生入学后 不得擅自离校。 他对每学年、每学季、每月、每周、每日、每时 的时间都作了具体安排,规定了工作、休息、娱 乐、礼拜时间。


在夸美纽斯看来,“教育适应自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教育要适应大自然的发展法则。他认为大自然的
法则是教育的正确法则,教育的法则应依自然的法则得 来。 在论证教育原则时,夸美纽斯一般是把教育现象与其他 自然现象放在一切论述的。这种论证是用一种类推法来 说明教育法则的。正是在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基础上, 夸美纽斯阐述了教学的直观性,教学的巩固性,教学的 循序性和连贯性等原则,初步建立起近代教学论的体系。

八、意义

总之,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尽管还存在 一定的问题,还受一定时代的限制,但 是他的教育思想是一个宏观的,全面的 教育思想。正如一些后来教育家在评价 他时说,夸美纽斯的教育是一个重视知 识的教育,是一个理想和实际相结合的 教育,是一个为了人类的教育。夸美纽 斯的教育思想在人类教育学的发展上占 有重要的地位。
如何研究和进行广泛的知识教育,夸美 纽斯认为,应该研究并总结出一个包罗 万象的知识体系,而且要求人人都应该 掌握这种对于现实生活有益的、有用的 知识。


夸美纽斯的“泛智”思想,反映了文艺 复兴以来反对宗教蒙昧主义,提倡认识 客观世界和发展科学的时代精神,以及 广泛发展教育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要求, 具有反对封建主义的进步意义。“泛智 教育”思想是夸美纽斯一生教育思想与 教育活动的核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