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外国教育思想
斯宾塞的教育思想
第7单元斯宾塞的教育思想(近代外国教育思想)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是19世纪后期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
在教育史上,他以社会学和哲学为基础来论证教育,提出了新的教育目的论、课程论和科学教育思想,对近代各国实科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一、斯宾塞的生平及思想基础斯宾塞出生于英国的德贝郡一个教师的家庭。
幼年身体多病,主要在家中养护。
斯宾塞童年时代没有受过系统的学校教育,但通过自学获得了广博的知识。
13岁时,他被送到叔父家中学习语文、物理、化学、数学、机械学和土木建筑等实科知识。
17岁,在铁路上做工程技术人员。
1842年,他为一些杂志撰稿。
1848年以后,开始从事学校研究,并担任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编辑,以后几十年,他对英国社会政治、经济和伦理等各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形成了他的哲学、社会学和教育学思想。
1851年,他出版了《社会静力学》一书。
1852年,他写了《演进假说》等社会学著作。
1854~1859年期间,斯宾塞先后在杂志上发表了《智育》、《德育》、《体育》和《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等教育论文。
1861年,他又将这些论文汇编成册,出版了《教育论》,系统地论述了智育、德育和体育等问题,该书成为他的教育代表作。
从60年代至90年代,斯宾塞写了一系列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和生物学等著作,汇编成长达10卷本的巨著《综合哲学体系》。
1873年,他还写了《社会学研究》,这本书由我国清末学者严复汉译出版,书名《群学肄言》。
斯宾塞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实证主义哲学和庸俗进化论的社会学思想为理论基础的。
斯宾塞的哲学与法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有密切的联系。
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认为,哲学的任务不在于揭露世界的本质,而只在于描述自然过程与社会过程的表面现象和联系,通过人所感受的经验的实证事实去认识。
因此,它要求哲学应与科学调和起来,借助科学的实证来认识现象范围之内的东西。
卢梭的教育思想
第3单元卢梭的教育思想(近代外国教育思想)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运动中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建立“主权在民”的国家。
他通过教育代表作《爱弥尔——论教育》,提出了以人的自由发展和自然教育为基础的培养新人的教育理想。
卢梭的教育思想对西方近代,乃至现代教育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卢梭的生平和思想基础卢梭出生于日内瓦一个贫穷的钟表匠家庭。
刚出生不久,他母亲便去世。
10岁时,他父亲与人发生纠纷也离他而去。
由于生活贫困,卢梭12岁时不得不停学开始独立谋生。
他先后当过学徒、仆役、家庭教师、私人秘书,有时为生存,还靠抄乐谱甚至流浪卖艺为生,饱尝了人间的辛苦和生活的磨难。
在这期间,卢梭通过自学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1742年,卢梭离开日内瓦来到巴黎,结识了狄德罗等许多启蒙思想家,并参加了《百科全书》的编写工作。
1749年,法国狄昂学会以《科学与艺术的进步能使道德改善还是使道德堕落》为题举办征文活动,卢梭参加了征文并获得了首奖。
卢梭在征文中指出,科学和艺术只为少数富人所享有,助长了贵族的腐败和对穷人的剥夺。
科学和艺术的进步是以多数人的贫困和少数人的享乐为代价的,它使得社会道德堕落、风气败坏。
卢梭的论文犀利、尖锐,与众不同,社会反响强烈,卢梭一举成为文坛名人。
此后,卢梭又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著作。
1754年,他发表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批判了封建专制社会下的不平等现象,阐述了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政治主张。
1762年,他发表了《社会契约论》,提出了“主权在民”的思想。
同年,他又发表了教育小说《爱弥尔——论教育》,系统地阐述了反封建专制的自然教育和自然神论的思想。
由于书中谴责基督教神学,小说一问世,便激起了新旧教会和政府当局的仇视,被列为禁书,判为当众销毁。
卢梭本人也受到通缉,到处逃亡。
他先后逃到日内瓦、伯尔尼、英国,身心倍受摧残,直到晚年,才回到法国过起隐居的生活。
第十章 近现代外国学前教育思想
• 二、论教育的作用和教育目的
• 强调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
• “我们在出生的时候所没有的东西,我们在长大的时候所 需要的东西,全都是由教育赐予我们。”
• 人的教育来源于三个方面:自然的教育、人的教 育和事物的教育。
• “自然的教育”是指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潜能进行的 教育。
• “人的教育”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的有意识、有目 的的指导作用、
• 丰富感性经验:触觉、视觉、听觉、味觉,重视触觉和视 觉的发展
• 在日常游戏中尽可能的让儿童利用各种感官,尽可能多的 参加户外活动
• 在教育方法上,提倡“自然后果法”,主张以儿童的行为 所产生的自然后果去惩罚他,使儿童从自己的行为后果中 得到自然的教育。
• 知识教育的目的是促使儿童理性的发展,让儿童学会如何 独立地学习,并培养对学问的兴趣。
• 教育的任务就是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中 都能得到自我发展的自由
• 儿童的内在潜能是在环境的刺激、帮助下发展起来的,是 个体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 有准备的环境的标准和要求: • 必须是有规律、有秩序的生活环境; • 能提供美观、实用,对幼儿有吸引力的生活设备和用具; • 能丰富儿童的生活印象; • 能为幼儿提供感观训练的教材或教具,促进儿童的智力发
自由活动至关重要 教育应本着自由的原则进行
• 自由与纪律
• “纪律和自由是一件事物不可分的两部分——犹如一枚铜 币的两面。”
• 自由不是放纵,纪律应该是一种主动的纪律,不是强迫形 成的。
• 自由活动不仅是儿童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形成良好纪律 的重要方式。
• 三、教育环境
• 为儿童的身心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不要用监督和教 学干扰儿童
外国近现代教育思潮
Page
9
二.自然教育思潮
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 1712-
1778)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运动中著名的思想 家和教育家 教育著作:《爱弥尔》——提出了以人 的自由发展和自然教育为基础的培养自 然人的教育思想
Page
10
1.自然教育原则
在批判封建教育的基础上,卢梭提出了教育要顺应自然的原则,即儿 童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自然发展顺序,符合儿童的天性。因此,“如 果你想永远按照正确的道路前进,你就要始终遵循大自然的指引”。 卢梭认为教育可以归于三个来源:“自然”“人”“事物”。在儿童 教育中,必须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
(2)儿童期(6岁到12岁),与之相应的是国语学校。每个城镇和乡村都应设立一所国
语学校,招收一切适龄儿童,而不论他们的种族、性别和家庭背景,最重要的学习内 容是祖国语言,同时包括计算、测量、道德教育、历史、地理、唱歌等。
Page
6
(3)少年期(12岁到18岁),与之相应的是拉丁文学校。每个大城市都应有一所拉丁
夸美纽斯提出了学年制,以便使学校工作组织能够有秩序。在提出“学年”概念的同
时,他还提出了“学季”“学日”“学时”的概念
夸美纽斯以前,欧洲各国普遍采用个别教学的教学形式。夸美纽斯总结前人 经验,明确提出了班级授课制。他把学生按年龄和成绩分组,将成绩相近的 学生结合为一个整体,以便更容易地引领学生学习相同的内容;要求每个教
Page
25
2、学校即社会 杜威认为,既然教育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 活的一种形式。他强调说,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 形的社会。”在学校里,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到一个雏形的状 态,应该呈现儿重现在的社会生活。就“学校即社会”的具体要求来 说,杜威提出,一是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 全部含义;二是校内学习应该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两者之间应有自 由的相互影响。 但是,“学校即社会”并不意味着社会生活在学校里的简单重现。 杜威又认为,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应该具有3个比较重要的功 能,那就是:“简单和整理所要发展的倾向的各种因素;把现存的社 会风俗纯化和理想化;创造一个比青少年任其自然时可能接触的更广 阔、更美好的平衡的环境。”
近现代外国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荟萃
近现代外国教育家教育思想荟萃文/俊采星驰汇集整理一、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人——夸美纽斯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1592—1670)是捷克著名的教育家。
其父是“捷克兄弟会”16世纪初捷克出现的一种新教派,会员多为下层贫民。
的成员,夸美纽斯的一生也与兄弟会结下了不解之缘。
12岁时,父母双亡,夸美纽斯中断了初等教育,后由兄弟会资助受完了中等和高等教育。
1614年,夸美纽斯担任一所文法学校的教师,开始研究教育问题。
1618年,担任兄弟会牧师兼兄弟会学校校长。
1618~1648年,捷克人民为反抗德意志天主教会的统治进行了长达30年的战争。
捷克战败后,夸美纽斯离开祖国,开始了终生的流亡生涯。
流亡波兰期间,夸美纽斯继续在兄弟会创办的中学里任教,并探讨教育改革问题,他的几部重要教育著作也相继问世,如《语学入门》《大教学论》《母育学校》。
其中的《语学入门》一书很快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
《大教学论》的中译本曾于1939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84年将其列入《外国教育名著丛书》之中。
1642年,夸美纽斯来到瑞典,为那里的学校编写教科书。
不久,他又应邀到匈牙利担任学校教育顾问,并在这里完成了他的另外几部教育著作,如《论天赋才能的培养》《泛智学校》《创建纪律严明的学校准则》《世界图解》等。
1654年起,夸美纽斯辗转波兰和荷兰,最后移居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直至逝世。
夸美纽斯生活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代,他是这个时代产生出来的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一、论教育适应自然夸美纽斯所属的捷克兄弟会十分重视儿童的教育,主张实行普及的初等教育,企图通过教育来杜绝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受此影响,夸美纽斯把教育摆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并且终身致力于教育的改革与推广工作。
他认为,所有的人都可以受教育,都有发展的天赋;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有知识、有道德、有信仰的人,为来世作好准备。
由此出发,他批判了当时学校的种种弊端,认为它们是儿童才智的屠宰场,只知道死记硬背,传授的全是一些无用的知识,扼杀了儿童的天性,违背了自然的秩序。
中外教育简史-近现代外国的教育思想
二.<大教学论>:西方第一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
三.泛智教育:强调,人类的本性是善良的,只要发展人的智力,给人以广泛的知识,就可以合个人和社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四.论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教育对社会的改良作用,一生致力于泛智教育,扫除愚昧和无知,使国家和民族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四.实验教育学
代表人物:德国的莫伊曼,赖伊和美国的桑代克
第二节 现代西方教育思想流派
凯兴斯坦纳 德国
“公民教育”是他的教育思想和办法指导原则:”劳动学校”是一种学校组织形式和教育机构.
三.蒙台梭利的自由教育思想
1.对3-6岁的儿童进行四个方面的训练:筋肉的训练;日常生活的训练;感官的训练和初步知识的教育.
2.显著特点是:主张儿童自由自在的发展和强调儿童早期肌肉及感官训练的重要性.
哲学基础之上的教育思想; 宇宙精神即绝对精神,神的意志; 谢林.
一. 论教育的两个原则:
1. 教育适应自然原则:
2. 人的”自动”发展原则
二.论学前儿童教育
第七节 史宾塞的教育思想
英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 实证主义哲学和庸俗进化论的社会学思想为教育理论基础
一. 关于智育,德育和优育的论述
B. 形式阶段说: 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是兴趣发生的四个阶段变化.
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
明了阶段:观念活动处于静态的钻研,了解新知识.
联想阶段:动态的钻研,进行思考,把上一阶段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形成
新知识
系统阶段:静态的理解,使新旧观念形成新的知识系统.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第4单元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近代外国教育思想)裴斯泰洛齐 1746~1827)是瑞士着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思想家。
他接受了法国教育家卢梭的关于适应人的自然本性进行教育的思想,把教育的重点放在慈善教育和普通教育上,努力探索教育规律,改革教学方法,力图通过教育改善人民的生活。
为此,他被誉为“贫苦者之友”。
他的教育思想在许多国家得到传播,对近代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裴斯泰洛齐的生平和教育活动裴斯泰洛齐出生在瑞士苏黎世一个医生的家庭,5岁时父亲病故,他和兄弟、姐姐从小在母亲和一女仆的照顾下生活。
9岁时,裴斯泰洛齐开始上学,但由于他发育不良,性格内向,学校生活带给他更多的是孤独和寂寞。
童年时代,对他影响比较大的是在农村外祖母家生活的时期。
农民生活的贫困,富人子弟的尽情享乐,使他产生了对穷人的深切同情。
从此,“消除苦难的根源”成为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裴斯泰洛齐生活的时代正是瑞士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时代,旧的农业经济在逐步解体,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
当时,法国的启蒙思想运动也影响了瑞士,上大学的裴斯泰洛齐接触到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尔》成了卢梭政治和教育思想的崇拜者。
在学校里,他和一些朋友参加了一个进步的“爱国者”的组织。
由于宣传社会改良思想,这个组织被取消,裴斯泰洛齐也被迫中断了学业。
从此,裴斯泰洛齐走向社会,开始了新的生活。
1768年,他在苏黎士附近的“新庄”,建立了一个试验农场,试图帮助农民改善生活,由于管理不善试验失败了。
但失败却使他找到了适合他的工作,在抚养自己儿子的过程中,裴斯泰洛齐开始了最初的教育工作。
他决心按照卢梭的方法教育孩于,但发现其中有一些缺点。
于是,他按照自己对儿童及教育方式的理解,做了观察记录,并记下了“教育3岁孩子的日记”。
同时,他也开始关注其他孩子的教育问题,特别是贫困儿童的教育问题。
1774年,裴斯泰洛齐又在“新庄”办起了一所孤儿院,收留了50个5-10岁的孤儿和流浪儿。
外国近现代教育思想(一)[1]
中华教育学习网
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
(3)莫尔的教育思想 莫尔的教育理论主要体现在他的《乌托邦》当中,在该书中,莫尔要求废除私有制,实行公共教育制度,所有 儿童不分男女皆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教育目的是培养儿童仁慈、公正、勇敢、诚实、仁爱而不争的品质和对神的 虔诚;教育内容主要是古代作家尤其是古希腊作家的哲学、历史、戏剧、医学和植物学等作品,此外还进行体育和 劳动教育。可见,宗教精神与古典主义是莫尔教育思想的重要特征,在这一点上,他与伊拉斯谟和维夫斯等人非常 相近。 (4)温斐林的教育思想 温斐林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是,在办学宗旨上,他强调人文之学要以维护社会的道德为标准;在教学内容上, 他反对古典语言学习中专注文法的形式主义倾向;在教学方法上要求顾及儿童的个性。 (5)比代的教育思想 比代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体现在《论王侯的教育》,比代认为在政治上理想的政体是君主制,因此,他的教育 目的就是培养君主,培养具有高尚的德行和渊博的人文知识和虔诚的基督教信仰的君主;在教育内容上,比代主张 学习希腊语、拉丁语和历史学。1530年,比代在法王弗朗西斯一世的支持下,创建了具有鲜明人文主义色彩的法兰 西学院。
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
二、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一)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形成于文艺复兴时代,兴盛于18世纪,到19世纪前期仍有所发展。其主要代表人物为卢梭 (1712~1778)和裴斯泰洛齐(1746~1827)。在卢梭时代,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反对封建社会对人性 的压制,强调教育要以人的自然发展为中心。在裴斯泰洛齐时代,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强调教育既要注 重人的自然发展,也要注意人的发展与社会的结合。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成为近代西方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华教育学习网
近代外国学前教育思想总结
近代外国学前教育思想总结近代外国学前教育思想主要包括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弗洛贝尔幼儿园理论和雷滋教育理论。
这些思想在现代学前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促进了儿童身心发展及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
蒙台梭利教育理论是由意大利医生玛利亚·蒙台梭利创立的一种学前教育理念。
蒙台梭利相信孩子在早期是天才,并提倡按照儿童自身的节奏和需求来进行教育。
她提倡为儿童提供一个自由探索的环境,注重培养儿童的自主性、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强调通过实际经验的积累来促进儿童的认知、语言以及感官和运动的发展。
弗洛贝尔幼儿园理论是由德国教育学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弗洛贝尔提出的一种儿童教育理念。
弗洛贝尔强调通过在幼儿园中开展各种活动,如游戏、手工、音乐等,来帮助儿童发展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交等多方面的素质。
他认为幼儿园应该是一个充满快乐、互动和探索的学习场所,通过自主活动和与他人的合作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雷滋教育理论是由美国教育家伊兹贝拉·雷滋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
雷滋主张培养幼儿的自主性、探索精神和创造力,鼓励幼儿通过身体活动来学习和发展。
她强调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充分参与,并通过自身的实践与环境进行积极互动。
雷滋的理论主张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在激发儿童的兴趣和发展他们的想象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些外国学前教育思想的出现和发展,对学前教育的理念和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这些理论共同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将儿童视为具有独特需求和潜力的个体,主张根据儿童的兴趣和能力来进行教育。
其次,这些理论都注重儿童的身体发展和实践经验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可以促进儿童的综合发展。
同时,这些理论也鼓励儿童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认为自主探索和与他人的互动可以促进儿童社交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然而,近代外国学前教育思想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这些理论的创始人往往是在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提出的,其教育理念不完全适应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
近现代外国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总结
近现代外国教育家教育思想荟萃夸美纽斯如《语学入门》《大教学论》《母育学校》。
其中的《语学入门》一书很快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
《大教学论》的中译本曾于1939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84年将其列入《外国教育名着丛书》之中。
一、论教育适应自然(一)直观性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自觉性原则(四)巩固性原则三、论学制和班级授课制四、论教学内容和教科书(一)论教学内容夸美纽斯的教育和教学思想是与他的“泛智论”密切相关的。
夸美纽斯一方面强调泛智教育,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儿童;另一方面,他又强调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意知识的实用性。
他说:“只有那些易于指明用途的事情才应教给学生。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第117页。
凡是无用的东西都应当抛弃。
夸美纽斯指出,泛智教育并不是要求人们通晓一切科学和艺术;人生是短暂的,而知识则是无限的;因此,应当学习那些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所帮助的知识,为生活而学习。
(二)论教科书他的名着《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独立的教育学的诞生。
二、教育上的哥白尼——卢梭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1778)是18世纪法国着名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一书问世,指出国家起源于契约,社会是由人们通过契约的形式而组成的,卢梭出版了他的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儿》,系统地提出了他的教育思想,对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卢梭的教育思想是18世纪法国社会发展的产物。
当时的法国封建等级制度森严,教会和贵族统治着整个社会,他从资产阶级的利益出发,在抨击封建的、宗教的旧教育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教育理论,自然教育就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
一、论自然教育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教育名着《爱弥儿》一书中。
在这本书中,卢梭明确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
二、论各年龄阶段的教育主要分为实施自然教育,卢梭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过程,将人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并对各个时期的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
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
第6单元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近代外国教育思想)福禄培尔(FriedrichFloebel,1782~1852)是德国19世纪著名的教育家,他因首创“幼儿园”名称,并积极设立幼儿园机构,而在世界幼儿教育上享有盛名。
他被认为是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
他提出的学前幼儿教育理论、幼儿活动方法以及为幼儿设计的许多游戏和玩具,对近代、乃至现代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福禄培尔的生平及教育活动福禄培尔出生在德国一个信奉路德新教的牧师家庭,自幼受到宗教影响。
他的童年也是历经各种苦难的。
他的母亲在他出生9个月后便离开了人世。
他从小没有受过系统的正规教育,10岁上学,中学没有毕业便开始做学徒。
但他勤奋好学,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数学、植物学等,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长大从事教育工作后,他经常回忆自己的童年时代,认为一个教师应当经常地回顾自己的童年,以便从中悟出教学工作的原理。
以后他又试过许多职业,做过见习林务员、保险统计员、建筑师等。
1800年,在别人的资助下,他进入德国耶拿大学学习,深受德国哲学家费希特和谢林思想的影响。
但由于缺少资金,两年后他中断了学业。
以后他又在农场和林场任职。
在一次教学活动中,福禄培尔非常投入,他终于找到了自己向往以久的教学工作。
他说,我好像找到了自己从不知道但一直向往的东西,好像我的生活终于发现了它的本来面目。
为了搞好教学,他曾去瑞士的伊佛东访问裴斯泰洛齐,做见习教师。
回国后,他采纳了裴斯泰洛齐的一些教育方法,如适应自然,设立自由的学校环境,进行实物教学等,并开始研究游戏对儿童身体发展和握知识的意义兴问题。
1811年,福禄培尔又进入大学,学习谢林的哲学思想,并把谢林的思想作为自己教育思想的基础。
1817年,福禄培尔在家乡开办了一所初等学校,进行儿童活动和自我发展的实验,并采用一套综合的课程体系教育儿童。
在这所学校实验的基础上,1826年,福禄培尔写了《人的教育》一书,阐述了关于儿童教育的基本主张。
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
第6单元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近代外国教育思想)福禄培尔(FriedrichFloebel,1782~1852)是德国19世纪著名的教育家,他因首创“幼儿园”名称,并积极设立幼儿园机构,而在世界幼儿教育上享有盛名。
他被认为是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
他提出的学前幼儿教育理论、幼儿活动方法以及为幼儿设计的许多游戏和玩具,对近代、乃至现代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福禄培尔的生平及教育活动福禄培尔出生在德国一个信奉路德新教的牧师家庭,自幼受到宗教影响。
他的童年也是历经各种苦难的。
他的母亲在他出生9个月后便离开了人世。
他从小没有受过系统的正规教育,10岁上学,中学没有毕业便开始做学徒。
但他勤奋好学,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数学、植物学等,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长大从事教育工作后,他经常回忆自己的童年时代,认为一个教师应当经常地回顾自己的童年,以便从中悟出教学工作的原理。
以后他又试过许多职业,做过见习林务员、保险统计员、建筑师等。
1800年,在别人的资助下,他进入德国耶拿大学学习,深受德国哲学家费希特和谢林思想的影响。
但由于缺少资金,两年后他中断了学业。
以后他又在农场和林场任职。
在一次教学活动中,福禄培尔非常投入,他终于找到了自己向往以久的教学工作。
他说,我好像找到了自己从不知道但一直向往的东西,好像我的生活终于发现了它的本来面目。
为了搞好教学,他曾去瑞士的伊佛东访问裴斯泰洛齐,做见习教师。
回国后,他采纳了裴斯泰洛齐的一些教育方法,如适应自然,设立自由的学校环境,进行实物教学等,并开始研究游戏对儿童身体发展和握知识的意义兴问题。
1811年,福禄培尔又进入大学,学习谢林的哲学思想,并把谢林的思想作为自己教育思想的基础。
1817年,福禄培尔在家乡开办了一所初等学校,进行儿童活动和自我发展的实验,并采用一套综合的课程体系教育儿童。
在这所学校实验的基础上,1826年,福禄培尔写了《人的教育》一书,阐述了关于儿童教育的基本主张。
第11章外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学前教育史》教案
也包含依据人的天性和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育的含义。
标志着西方学前教育研究从神学化向人本化的方向转变。
并对儿童身体的养护和体育提出了许多颇有价值的见解。
家、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是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是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其教育主张被视为新旧教育的分水岭,
《斯坦斯通信》
概念引入人的生命和教育中的教育家。
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对生活实际的理解使外部的东西内化。
这样不仅能对儿童实施社会的公共教育,
主要帮助幼儿认识世界的基本特征。
洛克的教育思想
第2单元洛克的教育思想(近代外国教育思想)洛克(John Locke,1632 ~1704)是英国近代早期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他的建立在“自然、权利基础上的天赋人权”论和“社会契约”论、他的“白板说”,以及他在教育代表作《教育漫话》中所阐述的绅士教育的主张都对西方近代社会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当然,作为贵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洛克的思想又带有时代的局限性,恩格斯称他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妥协的产儿”。
一、洛克的生平和思想基础洛克出生在一个律师的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15岁时,洛克进入威斯敏斯特公学学习拉丁文和希腊文。
1652年,他进入牛津大学,获得文学士和文学硕士学位。
在大学期间,他还研究过哲学、物理学、化学和医学,并运用培根的感觉论思想和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反对牛津大学的经院主义和狭隘的神学。
1666年,洛克结识了代表英国大资产阶级利益的辉格党领袖沙夫茨别利伯爵,并担任其家庭教师和医生,以后又任伯爵的秘书,这对洛克的政治观有很大影响。
在跟随沙夫茨别利期间,洛克还负责教育伯爵15岁的儿子,积累了一定的教育经验。
在以后教育伯爵的孙子时,洛克的教育思想得到了系统化。
在伯爵的影响下,洛克开始从政,成为辉格党的重要的理论家。
1682年,因政治斗争失败,洛克随伯爵逃往荷兰,1688年英国革命结束后回到英国。
1689年,担任英国高等法院委员。
1690年,发表了《政府论》和《人类理解论》。
1693年,他又发表了从1683年以来陆续写作的《教育漫话》。
1696年,洛克担任英国“贸易、殖民委员会’”的委员,在任期间,负责制订了“贫穷儿童劳动学校计划”,反映了他对英国劳动人民和贫穷儿童受教育的敌视态度。
以后,洛克还写了“关于理解的指导”一文作为修订后的《人类理解论》的一章。
1704年,洛克去世。
洛克的教育思想与他的政治观和哲学观是密切联系的。
在政治观上,洛克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君权神授”论,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的主张。
第十章 外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
点击添加标题
20%
三、对夸美纽斯学前教育理论的评价
夸美纽斯的主要贡献是在历史上首次从普及教育角度 将学前教育纳入统一学制;首次深入系统研究家庭条件 下学前教育。第一部幼儿教育著作和看图识字课本,其 点击在添标学题前教育方面的成1就0%,可谓是前无古人,后近两百年 点击没极添加有的标来一题者面。就是近,代由的于学当前30时教他育处家于都的深时受代他背的景影是响欧。洲其由消 封建制度逐渐向资本主义40制% 度转变的过渡时期,他又出 生在具有宗教氛围的家庭,因此他的学前教育思想具 点击有添加一标定题地矛盾性和宗教20色% 彩。对学前教育的启示主要 是:学前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自然发展以及感官教育是 儿童进行学习的基础。
2.德育 道德教育一直被 夸美纽斯所重视。 他认为德行要从 幼儿时期就开始 培养起来,否则等 他们成年后就很 难改变其德行。
3.智育 夸美纽斯认为
智慧是虔信也 是德行的基础, 是非常宝贵的。
二、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理论
(七)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及方法 1.体育
培养一个人健康的1身0%体要注意下四个方面:①从婴幼 点击儿添标时题期开始就要注意幼儿的健康。②在喂养方面,作为 点击一添加个标母题亲应该把母乳喂30养看作自己的责任,因为母乳喂
有意义。他认为幼儿一般都是精力旺盛活泼好动的,只
要对幼儿没有害处的1活0%动,幼儿喜欢的话,成年人不应 点击该添标去题限制他们,要学会放手,让幼儿尽情地玩耍。他认 点击为添加幼标儿题在自由活动的过30程当中不仅身体得到了锻炼,
让身体更加健康敏捷,而40且% 幼儿的思维和专注力也得 到磨练和提高。
点击添加标题
们在神的眼中具有无法估40量% 的价值。他们是清白无罪 的而不是生来有罪。在他看来,儿童比金银和珍宝更 珍贵。儿童是上帝给予20父% 母独特而宝贵的财产。
2020年幼儿教师资格证中外幼儿教育思想
2020年幼儿教师资格证中外幼儿教育思想一、西方近代幼儿教育思想★★★★★(一)洛克的幼儿教育思想洛克认为,绅士要既有贵族的风度,能活跃于上流社会和政治舞台,又要有事业家的进取精神,是发展资产阶级经济的实干人才;绅士应受体育、德育和智育等方面的教育。
洛克认为英国当时的一般学校成分复杂,学生教养恶劣,不利于绅士的培养。
他主张严格、慎重地挑选德行、能力好,并且娴于礼仪、精通人情世故的导师,从幼年起就对未来的绅士进行家庭教育。
洛克的《教育漫话》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将教育分为体育、德育、智育三部分,并作了详细论述。
它强调环境与教育的巨大作用,强调在体魄与德行方面进行刻苦锻炼。
这些思想对西方近代教育家,特别是对l8世纪的法国教育家影响很深。
洛克的教育思想还包括“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
(二)卢梭的幼儿教育思想1.强调幼儿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针对传统的封建旧教育残害人性和违反自然的弊病,卢梭明确提出了教育要“归于自然”。
教育必须遵循自然,如果我们改变了这个自然法则,结果就是毁了孩子。
因此,教育要尊重、适应并促进儿童身心的自然发展。
2.强调根据幼儿的特点进行教育卢梭强烈批评封建旧教育不顾儿童天性的发展,抹杀了儿童与成人的区别,强调应当根据儿童的特点进行教育。
他提出儿童期是“理性睡眠时期”。
因此,儿童期要以感觉教育为主,在对儿童进行智力教育之前要先发展他们的感觉能力和充实他们的感觉经验。
3.强调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针对封建旧教育让儿童通过“念书本”学习,卢梭强调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让儿童完全自由地进行活动,通过各种活动,促进儿童感官的发展,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并作为理性活动的基础。
4.提出“自然后果法”以自然教育理论为依据,卢梭反对体罚,提出了“自然后果法”。
例如,当一个性情暴烈的儿童打坏了他所使用的家具时,不要忙着给他另外的家具,而要让他感觉到没有家具的不方便。
外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教案
外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教案章节一: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1. 简介夸美纽斯的教育背景和其在教育学领域的地位。
2. 解析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观念,包括自然适应性原则和感官教育。
3. 分析《大教学论》中对学前教育的论述和提出的教育方法。
4. 探讨夸美纽斯学前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章节二:洛克的学前教育思想1. 介绍洛克的教育观念及其在学前教育领域的贡献。
2. 解析洛克的白板说和绅士教育观念,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3. 分析洛克在《教育漫话》中对学前教育的论述和提出的教育方法。
4. 探讨洛克学前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章节三:卢梭的学前教育思想1. 简介卢梭的教育观念及其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地位。
2. 解析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念,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3. 分析卢梭在《爱弥儿》中对学前教育的论述和提出的教育方法。
4. 探讨卢梭学前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章节四: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1. 介绍福禄贝尔的教育观念及其在学前教育领域的贡献。
2. 解析福禄贝尔的幼儿园教育观念和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3. 分析福禄贝尔在《人的教育》中对学前教育的论述和提出的教育方法。
4. 探讨福禄贝尔学前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章节五: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1. 简介蒙台梭利的教育观念及其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地位。
2. 解析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和自我教育观念,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3. 分析蒙台梭利在《蒙台梭利教学法》中对学前教育的论述和提出的教育方法。
4. 探讨蒙台梭利学前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章节六:裴斯泰洛齐的学前教育思想1. 介绍裴斯泰洛齐的教育观念及其在学前教育领域的贡献。
2. 解析裴斯泰洛齐的爱的教育和和谐发展观念,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3. 分析裴斯泰洛齐在《林哈德与葛笃德》中对学前教育的论述和提出的教育方法。
4. 探讨裴斯泰洛齐学前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章节七:斯宾塞的学前教育思想1. 简介斯宾塞的教育观念及其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地位。
外国教育史第六章
第六章外国近现代教育思想第一节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一、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影响久远。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
文艺复兴前期是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时期,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比较狭窄;文艺复兴后期是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开始贴近现实生活时期,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比较宽泛;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形成的新教思想,是人文主义思想的运用和推广。
此后,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更加注重现实生活,强调"遵循自然",强调新知识和新方法,充溢着一种入世、求实的现实主义精神,反映了社会进步对教育的客观要求,被称为唯实主义教育思想。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维多里诺、伊拉斯谟、拉伯雷、蒙田、路德、加尔文、夸美纽斯、洛克等。
二、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主张1、文艺复兴前期文艺复兴前期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比较重视以古典语言和古典学科为中心的教育活动,并把宗教教育作为人文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代表人物有维多里诺,伊拉斯谟。
(1)维多里诺的人文主义教育实践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里诺(1378-1446),把它所创建的孟都亚宫廷学校称为"快乐之家",反映出他反对封建教育压制儿童个性的教育思想。
他提出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培养精神、身体、道德都充分发展的人,因此他重视智、德、体、美诸育的普遍实施。
他的学校中不仅设有古典学科,也注意自然科学和数学课程的开设。
在教学法上,他要求注意儿童的兴趣,多运用直观和练习的原则与方法,使教学做到生动、实际、有趣,以利于发展儿童的个性。
他提出了体育应被看作是高尚的、于科学知识教育并重的教育内容。
在道德教育方面,他要求发展儿童的优良品质,并特别注重教师对学生的示范,同时也注重让学生阅读有关宗教方面的书。
维多里诺最早把人文主义的理想付诸于教育实践,他被称为"第一个新式学校的教师"。
他主张通才教育,并以古典学科作为课程的中心,强调古典著作对陶冶和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这些见解促进了古典人文学科的发展。
外国近代教育家思想的相同点
外国近代教育家思想的相同点一、其思想都受当时时代背景的影响。
赫尔巴特所处的时期资产阶级与封建制度之间矛盾日益尖锐,但是,当时德国资产阶级却还没有实际力量从封建贵族手中夺取政权,表现出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对封建制度不满;另一方面,畏缩不前,屈服于封建势力。
杜威所处的时代,是美国南北战争大规模扩张和改革的时期。
由于当时工业革命和经济发展以及垄断资本的高度集中,阶级矛盾深化,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也不断出现,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派标榜自己的教育为现代教育,和赫尔巴特形成对立面。
二、其思想都以哲学为核心,把哲学,心理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并对其教育研究起到理论指导作用。
赫尔巴特18岁时进入当时德国哲学革命的中心——耶拿大学习法律和哲学,读了不少斐希特、谢林、莱布尼兹和康德的著作。
在他们思想的影响下,赫尔巴特在哲学、伦理学、美学等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为其以后在心理学、教育学方面取得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杜威在密歇根工作了十年。
在此期间,他主要致力于黑格尔和英国新黑格尔主义哲学研究,对霍尔与詹姆斯在美国提出的新实验生理心理学进行了深入研究。
这为其以后教育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其教育思想都以社会的目的作为教育目的。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目的分为“可能的目的——选择的目的,必要的目的——道德的目的”。
前者在于通过教育培养人未来从事某项社会职业的能力,后者在于通过教育形成人类的共同道德品质。
这样,两者的教育既培养了人类社会生存能力,又使之具有社会正义观念。
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论,为的是巩固资产阶级政权,维持现存资本主义制度,具有鲜明的社会性。
杜威提出,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
通过教育,社会能明确地表达它自己的目的。
他主张“使每个学校都成为一种雏型的社会生活”,“引导和训练每个儿童成为社会成员,用服务的精神熏陶他,授予有效的自我指导的工具,”“为一个有价值的,可爱的,和谐的大社会,”“提供最深切而最好的保证。
第五章 外国近现代教育思想
第五章外国近现代教育思想一、人文主义教育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提出“泛智思想”;洛克《教育漫话》,提出绅士理论;《白板说》二、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代表人物:卢梭,裴斯泰洛齐卢梭《爱弥儿》裴斯泰洛齐:要素教育,教育心理学化的提出者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简述/论述)(1)形成和发展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形成于文艺复兴时代,兴盛于18世纪,到19世纪前期仍有所发展。
主要代表人物为卢梭和裴斯泰洛齐。
①在卢梭时代,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反对封建社会对人性的压制,强调教育要以人的自然发展为中心。
②在裴斯泰洛齐时代,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强调教育既要注重人的自然发展,也要注意人的发展与社会的结合。
(2)卢梭的基本主张:教育应遵循人的自然本性,使人得到自由的发展;人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要以自然的教育为基准;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自然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儿童的特点,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自然的教育要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施教。
(3)影响①确立了一种教育遵循自然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②影响了几代教育家(赫尔巴特、福禄培尔、第斯多惠、杜威等)的教育思想和实践;③奠定了现代欧美新教育改革的思想基础。
三、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简述/论述)【德国费希特】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形成于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在19世纪的德国得到较快的发展。
主要特征是强调教育是国家和民族振兴的重要手段,国家应对全体国民进行全民教育和全面教育,培养民族精神。
1.教育基本主张:(1)法国唯物主义者爱尔维修(1715—1771年)、狄德罗(1713—1784 年)反对教会的教育管理权,主张由国家创办世俗教育,并把教育交给新的国家政府管理;国家应当推行强迫义务教育。
(2)拉夏洛泰在《论国民教育》中系统地提出了国家办学、管理教育的思想。
(3)费希特主张: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培养国民的素质;国家的振兴应通过教育来实现; 教育应培养国民的爱国主义情操,个人利益应服从国家的利益;国民教育应通过全民教育和全面教育来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巩固性原则。他认为传授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运 用,因而,学了知识没有巩固下来是不能发展儿童的智 慧的。他要求教师在讲课时,要讲清事物的原因和理由, 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知识。同时,也要让学生将 所学的知识加以练习和运用。
(4)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原则
(5)量力性原则。他说“一切学科都应加排列,使其适 合学生的年龄,凡是超出他们的理解的东西,就不要给 他们学习。”
为了宣传和落实“泛智教育”思想,他写下了 《泛智的先声》(1637~1639),并在匈牙利创办 了“泛智学校”,制订了详细的计划。夸美纽斯 的“泛智教育”思想成为他的学校体系思想的基 础。
1.从教育适应自然和“泛智教育”的思想出发,夸美纽 斯论述了学校教育的体系和普及教育的思想。他认为, 人受教育的最好时期是从出生到成年(0~24岁)这一阶 段。他把这一时期按照人的发展顺序划分为4段,每段6 年,分别设立相应的学校。
授应与学生的心理相适应,学校的设置要满足不同儿童的学习需 要等等。)
2.夸美纽斯利用自然论证教育,同时又赋予自然以神启 的色彩,这是他神学世界观的必然局限。
四、“泛智教育”论和学校教育体系
在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中,“泛智教育”是其重 要的内容。夸美纽斯在教育活动中十分重视对 “泛智论”的研究,在他看来,学校教育的基本 功能应当给人以广泛的知识教育。教育应当把一 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
夸美纽斯关于普及教育和扩大教育对象的主张,尽管在 当时不可能实现,但反映了他对民主和平等理想的追求。
3.家庭教育思想 他认为家庭教育是儿童发展的重要教育阶段。
要求父母要亲自抚养子女,使儿童的生活充满快乐。
应使儿童从小就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乐观、开朗 的性格。
在小学教育阶段,他主张要对所有的儿童进行共同的教 育,防止过早的、人为的分化。他要求所有的儿童都要 先学国语,为以后学习拉丁语打下基础。
1.洛克的生平:
15岁时,洛克进入威斯敏斯特公学学习拉丁文和希腊文。 1652年,他进入牛津大学,获得文学士和文学硕士学位。 1666年,洛克结识了辉格党领袖沙夫茨别利伯爵,并担 任其家庭教师和医生,以后又任伯爵的秘书。在跟随沙 夫茨别利期间,洛克还负责教育伯爵15岁的儿子,积累 了一定的教育经验。
第二节 洛克的教育思想
洛克(1632~1704)是英国近代早期著名的哲学家、 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的建立在“自然、权利基础 上的天赋人权”论和“社会契约”论、他的“白 板说”,以及他在教育代表作《教育漫话》中所 阐述的绅士教育的主张都对西方近代社会和教育 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洛克的生平和思想基础(392—393)
出生到6岁是婴儿期:母育学校接受家庭教育,培养儿 童的外部感觉。
6岁到12岁为儿童期:在每一村落设立国语学校,使儿 童接受初等教育,培养儿童的内部感觉(包括想象力和 记忆力等)。
12岁到18岁为少年期:在每一城市设立一所拉丁语学校, 对儿童进行中等教育,培养儿童的理解力和判断力。
从18岁到24岁为青年期,在每一王国或省设立一所大学, 对青年进行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意志力。
他说:“我们的格言应当是,凡事都要跟随自然的领导, 要去观察能力发展的次第,要使我们的方法依据这种顺 序的原则。”他还说,“自始至终,要按学生的年龄及 已有的知识,循序渐进地教导”,教师的任务在于认识 和保护儿童的天性,反对强制性的教育观念和做法。
评价:
1.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是他对自然、社 会和教育进行一定认识的结果,其中许多思想是具有合 理性的。(教学科目的排列应适应学生的年龄,教学内容的讲
2.教育作用:
(1)社会:教育是改造社会、建设国家国家的改良在于青年得到合适的教 导”
(2)个人:高度评价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 认为人的天赋发展的如何,关键在于教育。 他说上帝在人心中播下了三颗种子:知识、 德行、虔信,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发展它们。
二、论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1.教育目的: (1)从宗教世界观出发:教育的目的是为来世生活做
好准备。他说:人生的终极目标是超于现世的人生,达 到未来的永生,现世的人生是永生的一种准备。 (2)从现实生活出发:做好来世准备,必须获得知识、 德行与虔信,即必须通过现世的教育来完成。教育的直 接目的是为现世的人生服务,培养具备完全知识、完美 德行和坚定信仰的人。
洛克的“白板”说对近代教育思想的影响:
(1)它确立了新的儿童发展观。既然人的观念 不是天生的,那么从获得观念的角度来看,儿 童在本质上就与成人有区别。虽然儿童刚出生 就与成人有同样的素质,但儿童没有观念和经 验,他们是在不断成长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感 知获取各种经验的。
(2)确立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由于个体出生 时心灵都是一块“白板”,无任何观念,因此, 个体只能通过后天的学习来获取观念,必须通 过自己的理智进行独立的学习。
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年龄特征进行教育,是他的适 应自然原则的又一重要内容。这一原则的中心思想是 “普遍的秩序”,即客观规律。
教育适应自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教育要适应大自然的发展法则。他认为大自然的 法则是教育的正确法则。(教育工作是有规律的,教育 工作者应遵循这些规律。)
二是指教育要适应儿童个体的自然发展,即适应儿童的 天性、年龄特征。
夸美纽斯认为集体教学还可以使学生之间相 互帮助和竞争,对学生的发展是有利的。
(三)论教学过程和教学用书
1.教学过程
在他看来,教学开始时,要先讲一些有趣和实用 的东西,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讲课时应涉及以前 学过的内容,也要阐明与新知识的联系。课上要 有提问,学生回答不要重复原来的问题。教师要 当着学生的面表扬回答得好的学生,对不用功的 学生要当场批评。讲完课后要及时提问学生以前 或当时学过的内容,这样可以巩固教学成果。
(2)哲学观:
他提出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白板”说。洛克认 为,如果说人的观念、知识是天赋的话,那么人 的观念、思想获取的途径只能是天赋,但事实是 人们不必通过这一途径,而可以通过其他的途径, 如天然感官就可以得到确实可靠的知识。因此, “人心中没有天赋的原则”,人心如同一块白板, 理性和知识都是通过人的感官和经验获得的。
第五章 近代外国教育思想
本章主要介绍了夸美纽斯、洛克、卢梭、 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福禄培尔和斯宾 塞等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人物介绍:
夸美纽斯(1592~1670)是捷克著名的教育家。他 继承了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教 育思想,总结了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经验,在教 育的许多问题上都进行了研究,为近代教育理论 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他的教育代表作《大教学论》 的完成,标志着教育学科成为独立的学科。他被 后人称为最注重教育实践的人和教育科学的奠基 人。
二、绅士教育论
1693年,洛克发表了他的教育代表作《教育漫 话》(关于绅士教育)。该书反映了洛克的政治 和哲学思想,探讨了当时资产阶级最关心的绅士 培养和教育问题,对英国乃至西方近代教育思想 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论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1.教育作用: 个人:洛克十分重视教育对于人的培养作用。 “我们
(一)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他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 始的。因此,教学要为儿童提供感知事物的条件,并在 尽可能的范围内使一切事物都放在儿童的感官面前。
夸美纽斯从理论上论证了直观教学原则,这在当时具有 革新意义,但是他过分夸大了直观的意义,把直观知识 和间接知识对立起来。
(2)循序渐进原则。夸美纽斯认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 有序的,因而教学活动也应按一定顺序进行。他主张, 在教学上,要合理地安排教学科目的顺序。在知识的安 排上,要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 知、由具体到抽象。同时也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反 对强制性教学。
评价:
夸美纽斯首次提出的这种前后衔接、统一 的学校教育体系,打破了封建教育的等级 制限制,阐明了人的发展的有序性和学校 系统化的思想,这对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 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2.普及教育
夸美纽斯十分重视通过设置学校开展普及教育工作,提 出普及教育思想——“把一切知识交给一切人。”
针对当时封建社会等级教育只注重富人子弟,而穷人 子弟很少上学的现状,他提出:“所有城镇乡村的男孩 和女孩,不论贫富和贵贱,都应该进学校。” 同时, 他强调广大劳动人民有一定的受教育权。为了实现普及 教育的理想,他呼吁帝王和官吏为民众兴办学校,鼓励 从事教育的工作者献身于普及教育,恳请学者和神学家 促成普及教育事业。
(二)学年制和班级教学组织形式
(1)学年制。
夸美纽斯提出学校工作应实行学年制,各校应在 一年的同一时间开学,同时放假。每年招生一次, 秋季开学。同时,学校工作应按年、按月、按日、 按时计划好,使学校的全部工作有序和充实。
(2)班级教学组织形式。
针对个别教学低效的弊端,夸美纽斯主张实 行班级集体教学。就是把学生由个人编成小 组,再由小组组成班级,由一位教师面向全 体学生集体授课。为了组织好教学,夸美纽 斯主张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许多个十人小组, 每组由一名优秀学生做“十人长”,协助教 师进行教学。他认为这样一个教师同时可以 教几百个学生。
一、夸美纽斯的生平及思想基础
P383—384页 自学
重点:他先后撰写了《语言和科学人门》(1631 年)、《母育学校》(1632年)、《大教学论》 (1632年)、《泛智的先声》(1637~1639)、《世 界图解》等重要著作。其中《大教学论》是西方 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标志着 教育学科成为独立的学科。
1690年,发表了《政府论》和《人类理解论》。1693 年,他又发表了从1683年以来陆续写作的《教育漫话》。 1696年,洛克担任英国“贸易、殖民委员会”的委员, 在任期间,负责制订了“贫穷儿童劳动学校计划”,反 映了他对英国劳动人民和贫穷儿童受教育的敌视态度。
2.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