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学院学术分论坛第一场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研究生培养质量工程研究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研究生培养质量工程研究杨方,孙秀兰,刘元法(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摘要]为了支撑“食品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建设,进一步提高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研究生培养质量,该文分析了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培养方案、师资队伍、监督管理、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通过构建以研究生为主体,“研究生导师库”“行业导师库”“督导库”三位一体的智慧化平台;修订“国际化”“多元化”“科学性”“交叉性”新的培养方案;打造以国际学术教育大师、交叉型导师、产业导师为稳定三角结构的导师团,和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资深导师领衔的督导队伍;建立关键环节公示报备制度,完善激励约束制度;形成多元化闭环评价体系,显著提升了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研究生培养质量,对其他学科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智慧化平台;研究生主体;督导制;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多元化评价体系[基金项目]2019年度江南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一流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导师库的建立及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大数据分析”(1025210162190300)[作者简介]杨方(1989—),女,江苏南京人,工学博士,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助理,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孙秀兰(1976—),女,山东聊城人,工学博士,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刘元法(1974—),男,山东济南人,工学博士,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1)05-0017-04[收稿日期]2020-12-12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了作为国民教育体系顶端的研究生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并指出了研究生教育改革在推动我国从研究生教育大国向强国迈进中的重要作用[1];江苏省学位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厅根据新时期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编制了《江苏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2],从学科建设、学位授权管理、研究生培养体系、质量保障机制、国际联合培养、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细化了具体任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黄晓辰
博士
梁小进
博士
隋银强
硕士
蒋春美
博士
21
蔡 瑞
博士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葡萄酒学院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六日
1
2012 2012 2010 2010 2011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葡萄与葡萄酒中低聚体单宁的化学合成 沙棘源微生物类胡萝卜素裂解酶的分离纯化 及酶学性质的研究 脂环酸芽孢杆菌免疫磁性分离富集体系建立 及性能评价 酒 酒 球 菌 (Oenococcus oeni) 学研究进展 相 关 生 物组
陈东方
博士
陈贤情
博士
13
沈 玥
14:45~15:00
2011
博士
油体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Melatonin treatment of pre-veraison grape (Vitis vinifera L.) berries increases berry size and synchronicity of berry development, and alters wine aroma components 虾青素抑制大鼠脑衰老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14
孟江飞
15:00~15:武万强
15:15~15:30
2012
博士
中间休息(15:30-15:45)
16 17 18 19 20 高振红 15:45~16:00 16:00~16:15 16:15~16:30 16:30~16:45 16:45~17:00 17:00~17:15 2011 2012 2011 2012 2012 2012 博士 拟茎点霉代谢合成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途径 分析及其糖基化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基于人工嗅觉系统的嗜酸耐热菌的检测 A genetic locus linked to ethanol tolerance in Oenococcus oeni 酿酒葡萄皮渣的红外干燥研究 炭黑曲霉在葡萄和酿酒过程中的生长和产毒 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基于脂肪酶和酯酶指纹分析的脂环酸芽孢杆 菌鉴定方法研究
精心收集的28个关于文献检索互助的学术论坛
精心收集的28个关于文献检索互助的学术论坛个人分类:科研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文献检索,文献互助,学术科研,论坛在国内做科研,学会基础的文献检索知识很有必要。
同时由于国内高校购买的国外数据库比较少,权限比较低,因而国内涌现了一大批综合性学术科研论坛,以解决大家在科研中碰到的困难。
自己平时也去过不少论坛,下面收集了28个仍在运营的关于文献检索和文献互助的学术论坛,并结合会员数量和今日、昨日发帖量进行排列:(说明:有些论坛会员数量虽然上万,但是每天发帖量太少,不够活跃,就排在后面了。
会员数量、每日发帖量为2010.12.3日晚上的数据)丁香园/bbs/ 会员: 212万小木虫/bbs/ 会员: 114万博研联盟/ 会员: 73万零点花园/bbs/ 会员: 52万诺贝尔学术资源网/ 会员: 35万红军长征/bbs/ 会员: 29万代理中国/ 会员: 22万今日:827 昨日:969子午学术论坛/bbs/ 会员: 22万今日:273 昨日:313鸭绿江学术资源论坛/ 会员: 20万今日:566 昨日:572萍萍家园/ 会员: 14万今日:921 昨日:995博学天下论坛/ 会员: 12万读书园地 会员: 8万愚愚学园/ 会员: 7万红樱桃化学化工网/ 会员: 5万今日:339 昨日:733小米粒资源网/ 会员: 4万今日:864 昨日:899师生联盟/ 会员: 9032 今日:504 昨日:577我要文献网/ 会员: 14231 今日:307 昨日:340星莹学术论坛/bbs/ 会员: 38万(老牌论坛,但最近发帖量比较少)阿果资源网/bbs/ 会员: 26万今日:134 昨日:137卓虎学术资源网/bbs/ 会员: 16万今日:29 昨日:41极限学术服务论坛/bbs/ 会员: 4万今日:23 昨日:29face学园/free/bbs/ 会员: 1万今日:36需予科研家园/ 会员: 1万今日:0 昨日:5龙王学术/ 会员: 6689 今日:374 昨日:422科研加油站/bbs.php 会员: 4189 今日:56 昨日:79共享中国/bbs.php 会员: 3555 今日:0 昨日:0库库学园/ 会员: 977 今日:6 昨日:18gigapaper /gigaforum/index.php Member: 5797 Today: 518, Yesterday: 935, (老外的一个关于文献检索的论坛,里面很多免费资源)以上论坛虽说都是综合性论坛,但也有各自的侧重点,比如有的偏医药,有的偏化学,也有的偏理工;有的在专业资源方面比较强,也有的在文献检索方面有优势。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二十届年会在长沙召开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二十届年会在长沙召开作者:***来源:《中国食品》2023年第21期“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当代的食品科技工作者以“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为初心,以大食物观为指引,以跨界的思维和探索的精神,服务于新时代中国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当前,世界已经进入大科学时代,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需要以科技创新寻找最优解。
在我国全面进入第二个百年新征程的大背景下,为让食品科技更具深度、更接地气,更好地赋能我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产学研协同创新、互通有无、融合发展。
10月24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二十届年会在湖南长沙召开。
本届大会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湖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等7家单位共同承办,长沙市科学技术协会支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孙宝国以及朱蓓薇、吴清平、陈坚、陈卫、任发政、柏连阳、单杨、谢明勇等9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出席大会。
本届大会以40余场活动、近300个精彩的大会发言和专题报告,全面展示新时代中国食品科技的整体水平和风采,进一步梳理和凝练中国食品工业面向未来的主要科学问题和形成重要的战略思考。
来自食品科技界和产业界的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近2000人参会。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邵薇主持大会开幕式。
在年会开幕式上,还举行了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会士授予仪式,2023年度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突出贡献奖、杰出青年奖、《中国食品学报》优秀论文奖的表彰仪式,发布《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2022年版)》《乳品与成年人营养健康专家共识》。
此外,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陈克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玛氏食品(中国)有限公司进行战略合作签约,并与湖南富马科食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进行装备捐赠签约。
坚持“双向发力”食品科技创新要“沉下去、走出来”作为我国食品科技领域的品牌盛会,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年会是食品科技界与产业界共同探索新课题和新发现的重要信息源,是开拓创新思路、碰撞智慧火花的关键平台,承载着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与责任。
校级优秀共产党员陆柏益同学先进事迹-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
浙江大学优秀学生共产党员推荐表填报学院: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级、班级、专业等。
附:研究生期间主要成果1.Baiyi Lu, Xiaoqin Wu, Xiaowei Tie, Yu Zhang and Ying Zhang, Toxicology and safety of anti-oxidants in bamboo leaves. Part 1: Acute and subchronic toxicity studies on anti-oxidant of bamboo leave.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2005, 43 (5): 783-792 IF=2.082.Baiyi Lu,Xiaoqin Wu,Jiayi Shi, Yuejie Dong, Ying Zhang, Toxicology and safety of antioxidant of bamboo leaves. Part 2: Developmental toxicity test in rats with anti-oxidant of bamboo leaves.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2006, 44 (6): 1739-1743 IF=2.083.Baiyi Lu, Ying Zhang, Separ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diversiform phytosterols in food materials using SCE and UPLC-APCI-MS. Analytica Chimica Acta, 2007, 588: 50–633. IF=2. 894.Baiyi Lu, Xiaoqin Wu, Ying Zhang, Studies on phytosterols in bamboo shoot using UPLC-APCI-MS (ACS, Accepted)5.Yu Zhang, Bili Bao, Boyi Lu, Yiping Ren, Xiaowei Tie, Ying Zhang, Determination of flavone C-glucosides in antioxidant of bamboo leaves fortified foods by reversed-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2006, 1065: 177–185 IF=3. 156.Liming Cong, Baifen Huang, Qi Chen, Baiyi Lu, Jing Zhang, Yiping Ren, Determination of trace amount of microcystins in water samples using liquid chromatogramphy coupled with triple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er. Analytica Chimica Acta,2006, 569 (1-2): 157-168 IF=2. 897.Yiping Ren, Baiyi Lu, Wenqun Liao, zengxuan Cai, Tiexiao Wei, Simultaneous quantification of 4 water-soluble vitamins in fortified infant foods by 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triple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er(Analytica Chimica Acta, in submission). IF=2. 898.陆柏益,张英,吴晓琴.黄酮类化合物的潜在毒性作用. 中国中药杂志, 2006, 131(7):533-5379.陆柏益,张英,吴晓琴.竹叶黄酮的抗氧化性及其心脑血管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林产化学与工业, 2005, 25 (3) : 120-12410.陆柏益,龚金炎,刘志河,潘惠慧,张英.毛竹笋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及气质分析. 中国中药杂志,已录用11.张英, 沈建福, 俞卓裕,陆柏益,楼鼎鼎. 竹叶黄酮作为抗衰老护肤因子的应用基础研究. 林产化学与工业, 2(2004)96-10012.张英,陆柏益,吴晓琴, 等.从竹笋中提取的植物甾醇类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中国发明专利,CN 200410099219.813.张英,陆柏益,吴晓琴,等.竹笋氨基酸肽类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中国发明专利,CN 200510025443.714.张英,陆柏益,吴晓琴,等. 竹笋氨基酸肽类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国际PCT专利15.张英,陆柏益,吴晓琴, 等. 高品质不溶性植物膳食纤维微粉及其制法和用途. 中国发明专利, CN200610024729.816.张英,陆柏益,吴晓琴, 等. 梅树提取物的用途. 中国发明专利, CN200610118018.717.张英,陆柏益,吴晓琴, 等.梅树非果部分提取物的用途,中国发明专利, CN200610118773.518.张英,陆柏益,吴晓琴,等.梅树非果部分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中国发明专利, CN200610118774.x19.张英,吴晓琴,陆柏益, 等. 竹叶总黄酮作为抗衰老护肤因子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CN03115653.320.张英,吴晓琴,张泳华,蔡华芳,陆柏益.竹叶总黄酮在前列腺疾病防治药物及其保健食品中的应用.中国发明专利,CN 03128889.821.张英,吴晓琴,俞卓裕,楼鼎鼎,陆柏益,等.竹叶抗氧化物及其用途.中国发明专利,CN 200310107871.5。
学术青年论坛发言稿范文
学术青年论坛发言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很高兴能有机会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对于学术的思考和看法。
作为青年学者,我深知自己在学术道路上的渺小和不足,但也深信每一个青年人都有自己的声音和观点,都能在学术交流中获得成长和收获。
在我看来,学术不仅是追求知识的过程,更是一种探索的精神和思考的态度。
我们要敢于挑战传统观念,敢于提出新的观点和假设,敢于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只有不断地探索和假设,才能推动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同时,我认为学术也需要有批判性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
我们不能只是轻率地接受他人的观点和结论,而应该学会对其进行深入的考量和讨论。
只有通过批判性的思维,才能够筛选出真正有意义的知识和观点,同时也能够避免盲目跟风和盲目崇拜。
最后,我想强调学术需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勤奋的态度。
在学术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不断突破自我,不断进步。
学术是一种持续的探索和学习,需要我们付出持久的努力和勤奋的汗水。
谢谢大家!愿我们每个青年学者都能在学术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不断突破自我,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
学院论坛总结特点
学院论坛总结特点引言学院论坛作为大学生活中重要的信息交流平台,扮演着多种角色。
学院论坛不仅是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才华、分享经验的平台,也是促进师生交流、增强学术氛围的重要渠道。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总结学院论坛的特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学院论坛。
1. 多样性和包容性学院论坛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平台,涵盖着各种各样的话题和内容。
学院论坛上的帖子可以包括学术讨论、课程疑问、校园活动、社团介绍、学习资源分享以及生活琐事等等。
论坛通过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社区。
学院论坛并不局限于特定的群体,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并发表观点,这使得论坛有着很高的包容性。
2. 知识共享和学习机会学院论坛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同学们可以在论坛上向其他人提问并得到解答,也可以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资源。
论坛上的学习资源不仅包括课程讲义、习题解析,还有一些实用的学习工具和方法。
这些信息的共享推动了学院论坛的知识共享和互助学习的特点。
3. 有效的交流和互动学院论坛是一个有效的交流和互动平台。
同学们可以通过发帖、回帖以及私信等方式与其他人进行交流。
论坛上的回复和讨论环节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通过论坛的讨论,同学们可以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并且得到各种观点和建议。
4. 社交和活动推广学院论坛也是一个社交和活动推广的平台。
不仅学术讨论,各种校园活动和社团活动也经常在论坛上进行宣传和组织。
同学们可以借助论坛发布活动信息、招新启事等。
通过论坛的帮助,学生们可以更方便地了解和参与各种校园活动,活跃校园氛围。
5. 匿名发帖和隐私保护学院论坛中,大部分论坛都支持匿名发帖。
这种匿名发帖的特点使得同学们能够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减少了顾虑和压力。
同时,论坛也注重隐私保护,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和发帖记录不被泄露。
6. 快速获取信息和反馈学院论坛是同学们获取信息和反馈的重要渠道。
学院论坛上有关于选课、考试安排、作业要求以及学校通知等丰富的信息,同学们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重要的学校动态。
第三届食品科技创新论坛暨2020大健康食品发展论坛在上海召开
第三届食品科技创新论坛暨2020大健康食品发展论坛在上海召开作者:来源:《食品安全导刊》2020年第10期伴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和《健康中国行动》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的陆续出台,通过膳食干预来改善人体健康已逐渐成为消费者、业界和专家的共识——食品既要安全、好吃,更要营养、健康。
第三届食品科技创新论坛暨2020大健康食品发展论坛秉承“科学创新、技术落地”的主旨,以科技为依托,致力于促进食品行业的良性发展与健康升级。
本届论坛邀请了管理机构领导、行业科学家、高校知名教授及企业生产一线的研发总监等围绕大健康主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致力于解读健康食品行业法律法规政策,分析行业现状,展示最新研究成果,将“产、学、研”高效结合,为行业服务、为企业服务,并在为食品工业创新发展及国民健康事业夯实基础的同时提供发展动力。
主论坛开幕式上,《食品工业科技》杂志社副主编冯媛媛、食品伙伴网总经理李远钊、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丁钢强,以及江苏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朱建国博士分别致辞,并颁布了《中国食品饮料行业企业创新价值排行榜》。
江南大学校长陈卫院士做了题为《从益生菌到健康微生物组》的报告,他提到,益生菌是指活的微生物,足量摄入后对宿主健康有益,且已被临床试验证明存在多种益生功能。
陈卫深入剖析了人类与益生菌的关系——人体是行走的微生物组,主要分属6大门,其中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为主要优势菌群。
经研究发现,仅凭健康微生物组解密人类基因组并不能完全掌握疾病与健康的关键问题,且在健康评估与监测、新药研发和个体化用药,以及慢性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等方面仍存在巨大黑箱,因此既需关注微生物的结构组成,也需关注其上游(宿主遗传背景)、下游(代谢产物)的影响。
陈卫明确指出,未来益生菌的发展趋势为个性化、精准化的微生态干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以《新形势下大健康产业的食品科技创新》为题进行了报告。
学术论坛会议主持词
学术论坛会议主持词学术论坛会议主持词1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欢迎来到第五届科技文化节区域经济分论坛暨第六届论文大赛现场。
科技文化节,始创于20xx年,在学校各部门尤其是研究生处的领导和支持下,己成我校研究生进行思想交流、学术探讨、展示自我和提升自我的一个重要平台。
论文大赛是科技文化节的一个重要的品牌活动,它对于丰富研究生学业生活、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将介绍来到现场的嘉宾和评委老师,今天来到大赛现场的有:研究生处戴林副处长,研究生处陈明杰老师,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唐陆元教授,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段小梅研究员,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编辑部副主任刘昌用博士。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老师的到来。
本次大赛进行前期,同学们积极参与,评委会共收到参赛论文13篇,经过老师的初步筛选,有8位同学进入了今天的决赛。
他们分别是:1号选手,10级琚晓星;2号选手,09级罗秀娇;3号选手,08级郭英;4号选手,09级吴帮帮;5号选手,08级刘岳平;6号选手,08级李晓燕;7号选手,10级东童童;8号选手,09级钱东平。
祝贺各位!预祝你们今天能够有个优异的表现。
现在进入今天论坛的第一单元,首先由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邹璇博士致论坛开幕词。
接下来有请研究生处戴林副处长/陈明杰老师给大家讲话。
大赛正式开始之前我先公布一下比赛规则,1、每位选手有10-15分钟时间进行陈述,评委老师点评5-10分钟,在倒计时三分钟和一分钟的时候将有工作人员举牌示意。
2、由台下的评委团成员指派1-2名评委专家针对参赛作品进行现场提问,专家提问不得超过两名。
3、观众提问环节:专家提问后由请一名台下的观众进行提问。
4、由台下的评委团对参赛作品进行评价,时间为5分钟。
评委老师参照评分表为每位参赛选手打分,由工作人员统计出分数后,我将适时公布得分。
5、根据比赛得分,本次大赛共决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 2名三等奖 5名。
第1届学术论坛策划书
第15届学术论坛策划书学术论坛是 --- 学院一年一度的学术盛宴,旨在扩大不同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为 -- 院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通过邀请院士讲座,领略名家风采的同时,提高研究生的科研热情。
迄今为止,机车学院学术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14届,在师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届学术论坛从发布征稿通知开始就陆续收到很多高质量的投稿论文,为了响应众多投稿者的投稿热情,同时也为了吸引更多人次的研究生参与其中,本次学术论坛分为分论坛和主论坛。
分论坛一、论坛时间11月18日 -- 分论坛11月19日 --- 分论坛二、论坛地点-- 论坛: --报告厅---分论坛:--- 报告厅三、论坛举办单位---研究生会四、论坛目的11月初,各系的评阅老师将从投稿论文中评选出20篇优秀入围论文。
本次分论坛的目的是从这20篇入围论文里面评选出10篇优秀论文。
五、论坛组成根据投稿论文研究方向的不同,本次分论坛分为 --- 分论坛。
这两个论坛分开举办,其中机论坛共14篇入围论文,评选7篇优秀论文; --- 分论坛共6篇入围论文,评选3篇优秀论文。
五、论坛评选形式本次优秀论文评选包括评委老师打分和现场观众投票两个环节。
----分论坛为例,20位论文作者依次上台通过PPT的形式展示入围论文,评委老师在每一个作者展示完毕以后打出分数,通过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计算该作者的平均分,最后按照平均分的大小给出20位入围作者的老师打分排名;所有作者展示完毕以后,现场观众通过网络投票的形式评选出10位优秀论文作者,按照支持率的高低给出20位入围作者的网络投票排名。
老师打分排名×0.6+网络投票排名×0.4就得到每位作者的最终排名分数,最终排名分数最小的7位作者为优秀论文获奖者(如果分数相同,允许并列)。
例如A同学的老师打分排名为2,网络投票排名为4,那么A同学的最终排名分数为2×0.6+4×0.4=2.8。
参加学术论坛的心得体会
参加学术论坛的心得体会前阵子,我有幸参加了一个学术论坛。
这对我来说,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那感觉,别提多奇妙了!去之前,我心里那个忐忑啊,就跟揣了只活蹦乱跳的小兔子似的。
毕竟这学术论坛在我心里,那可是高大上的存在,到处都是学术大拿,我这小菜鸟能行吗?但又一想,去见识见识,总归没坏处,于是硬着头皮就去了。
到了会场,好家伙,那场面可真够壮观的!人来人往,每个人都西装革履,一脸严肃,搞得我更紧张了。
我赶紧找了个角落坐下,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
论坛开始了,第一位上台的专家那叫一个厉害,PPT 做得精美绝伦,讲的内容更是深奥又前沿。
我瞪大眼睛,竖起耳朵,生怕错过一个字。
可听着听着,我就有点懵了,那些专业术语就像一群调皮的小精灵,在我脑袋里蹦来蹦去,就是不肯乖乖排好队让我理解。
我只能一边点头假装听懂,一边在心里默默叫苦。
好不容易熬到了中场休息,我赶紧跑到外面透透气。
正走着,听到旁边两个人在激烈地讨论着刚刚的演讲内容。
我凑过去听了一会儿,发现自己完全插不上话,只能灰溜溜地走开。
下午的论坛依然精彩不断。
有一位学者分享了他最新的研究成果,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实验和数据分析,得出了一个让人惊叹的结论。
我看着那满屏的图表和数据,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陌生的星球,完全找不到方向。
不过,在这看似“煎熬”的过程中,也有让我特别兴奋的时刻。
有一个互动环节,我鼓起勇气提了一个问题。
本来以为会被嘲笑问得太幼稚,没想到那位专家非常耐心地给我解答,还表扬我善于思考。
那一刻,我心里乐开了花,之前的紧张和不安一下子烟消云散。
一天的论坛结束了,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
路上,我一直在回想这一天的经历。
虽然很多内容我没有完全理解,但那种浓厚的学术氛围、学者们对知识的追求和探索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
我发现,学术并不是遥不可及的高山,而是一条充满挑战和乐趣的道路。
只要有勇气迈出第一步,不断学习和积累,总有一天我也能在这个领域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FFI第四届食品配方创新论坛
FFI第四届食品配方创新论坛•厦门站成功举办作者:来源:《食品安全导刊》2022年第10期9月14—16日,由上海智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福建省食品工业协会联合主办的FFI第四届食品配方创新论坛·厦门站于福建省厦门市举办。
本次论坛设全体大会和三大分论坛——乳品饮料、创新休食、预制菜及调味品,邀请到中国疾控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科院、中国食品工业发酵研究院、中国农科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大、江南大学、浙工商、华南农大、上海交大、上海食品研究所、云南白药、亿滋、良品铺子、惠发食品、中沃、珍味小梅园、金多多、暴肌独角兽、罗盖特、帝斯曼、思宾格、菲仕兰、凯斯克、安琪酵母、浩天、华康、励成、米特加、福瑞达、唯康、施耐德等60余家国内外权威专家共同揭秘新原料、新工艺、新成果在乳品饮料、创新休食、预制菜及调味品领域的新应用。
同时,本届论坛吸引到伊利、蒙牛、光明、洽洽、盼盼、大闽国际、康比特、达利、回头客、佳格、味之素、盐津铺子、福马咪咪、海欣集团、安井、安德食品、喜多多、蜡笔小新、力诚食品、艾兰得、华文劲仔、界界乐、好望水、赞赞赞(上海)、一家人食品、上厨食品、福建亲亲、燕之屋、大洲新燕、燕之初、燕安居、伯力爵、浩明乳业、亚明食品、中宝食品、新乡良润、荷乐士、巧妈妈、富邦、一鸣、融创、恒兴集团、豪士、康之味、维维食品等600余位食品行业代表出席。
会后,参会代表们纷纷表示通过本届论坛更精准地了解到与本企业发展相关的主题。
全体大会FFI 2022·厦门站全体大会的开场报告是由国际食品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浙江工商大学食品营养科学联合研究中心的饶平凡带来的《赋予食品自发驱动销售的健康功能》,他同与会者放眼食品与感官,为促进产品销售增加新的体感驱动力,赋予食品真实的健康功能。
慢性病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近年来,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伴随而来的生活方式与膳食结构的巨大改变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症等的风险呈逐年上升态势,且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不健康的饮食便是引发慢性病的因素之一。
学院学术交流_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在过去的一年里,我院在学术交流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学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紧紧围绕学院发展目标,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为师生搭建了一个学术交流、合作与发展的平台。
现将我院2021年度学术交流工作总结如下:二、主要工作及成果1. 学术讲座与研讨会(1)举办各类学术讲座20余场,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授课,涵盖了我院各个学科领域。
(2)组织举办学术研讨会5场,邀请了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及我院教师共同探讨学术前沿问题。
2. 学术交流活动(1)组织师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20余场,提高了学院在国内外学术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院讲学,拓宽了师生的学术视野,促进了学科交叉与融合。
3. 学术成果(1)学院教师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ISTP等高水平论文20余篇。
(2)学院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为学院科研实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4. 学术团队建设(1)加强学术团队建设,鼓励教师开展跨学科合作,形成了多个具有特色的学术团队。
(2)支持教师申报各类学术奖项,提高学院在国内外学术界的竞争力。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学术交流活动组织不够丰富,对师生的吸引力有待提高。
(2)学术成果转化率较低,部分科研项目未能得到有效应用。
2. 改进措施(1)进一步丰富学术交流活动形式,增加学术讲座、研讨会等环节,提高师生的参与度。
(2)加强学术成果转化工作,推动科研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学院的社会影响力。
(3)加强对学术团队的支持力度,鼓励教师开展跨学科合作,提升学院整体学术水平。
四、结语2021年,我院在学术交流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学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为学院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2篇一、前言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XX学院在学术交流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为了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为今后工作提供借鉴,现将本年度学院学术交流工作总结如下。
食学导论——构建揭示食事客观规律的自主知识体系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2卷(第1期) 003394J.Shanxi Agric.Univ.(Social Science Edition) No.1 Vol.222023食学导论——构建揭示食事客观规律的自主知识体系刘广伟(中国人民大学食政问题研究中心,北京 100872)摘要:为何是“民以食为天”,而不是“民以农为天”?因为,农事以食物为重心,食事以食者为重心。
农学是从食物生产角度确立的知识体系,食学是从食者需求角度确立的知识体系。
农学以1万年来的食物驯化为内容,食学以550万年来人类个体的生存健康、群体的和谐共处、种群的可持续发展为内容。
农学是对食事的部分认知,食学是对食事的整体认知。
食学是一个更大的知识体系,覆盖人类所有的食事问题,是解决人类食事问题的全球公共产品。
现代社会中,食物生产与食物利用认知分离,带来的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引起学界广泛的关注。
从我国食事问题治理来看,食品安全仅仅依靠食品科学是不够的,健康中国仅仅依靠医学是不够的,乡村振兴仅仅依靠农学是不够的。
“以食为天”强调的是重要性,“食为政首”强调的是优先性,“食学之治”强调的是根治性,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系统的食学知识体系。
食学,是食事学的简称。
本研究论述了构建食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内容,从食学科学体系的定义、任务、结构出发,介绍了食学的“3⁃13⁃36”基本科学体系,阐述了构建食学科学体系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食物;食者;食事;食学;食事问题;知识体系中图分类号:S⁃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6X(2023)01⁃0007⁃13一、食事问题的整体性食事问题的整体性是指各部分问题之间的关联性。
食事问题是人类生存、发展、持续的主要矛盾,它没有因为文明的进步而减少,反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错综复杂,依靠现有的相关学科已经无法全面彻底解决,因为许多问题都是在现代文化、科技的环境中产生的。
中国谚语“民以食为天”,为何不是“民以农为天”?因为,农事以食物为重心,食事以食者为重心。
食品科学让生活更美好——第六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暨食品科学重大基础理论研究高峰论坛
食品科学让生活更美好——第六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暨食品
科学重大基础理论研究高峰论坛
李悦
【期刊名称】《中国食品》
【年(卷),期】2010(000)018
【摘要】@@ 2010年8月5日,"第六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暨食品科学重大基础
理论研究高峰论坛"在北京建设大厦举行.本届论坛由北京市食品研究所,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主办,美国谷物化学家学会(AACC)、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工商大学支持协办.共有来自美国、
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南非、奥地利、伊朗等十余个国家的二十余位国际食品专家及中国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食品企业等单位从事食品及生物技术研究的专家,学者500余人进行学术交流、成果推广、产品展示.大会开幕式在一片热烈的气氛
中拉开了帏幕.
【总页数】4页(P64-67)
【作者】李悦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暨第六届国际食品科学技术交流会将于
11月份在广州举行 [J],
2.群贤毕至躬逢胜饯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四届年会暨第六届国际食品科学技术会议圆满落幕 [J],
3.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暨第六届国际食品科学技术交流会将于2005年11月在广州举行 [J],
4.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四届年会暨第六届国际食品科学技术会议将于11月在广州举行 [J],
5.第十一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暨第六届中国食品产业产学研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第五届中国食品科技成果展通知(第一轮)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食品学术会议
食品学术会议食品学术会议第一章前言:食品学术会议是为了促进食品科学领域的发展而举行的。
通过这些会议,我们可以了解最新的研究、开展合作、发掘新的合作机会以及获取来自世界各地不同领域的学者们所提供的重要见解等等。
本文将介绍一次观察者的参加食品学术会议的经历和所感所想。
第二章会议内容这次会议涉及到了食品生产、包装和质量管理等多方面领域的研究。
在本次会议中,最引人瞩目的是来自美国的一项关于使用激光技术检测食品中残留农药的研究。
据介绍,这项技术的应用已经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另外,在本次会议中,还有一项新型微生物高通量筛选技术的应用介绍。
这种技术不仅能够为食品安全提供快速的检测手段,同时也能够在寻找新型食品添加剂和改良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章会议互动在这次会议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学者们之间开放思想和精湛的技术。
在一些技术和研究方向上,不仅仅是展示出了自己的技术,同时也分享着自己的经验,以便能够为大家提供更好的进展。
在会议过程中,各位学者都在尽最大的努力去探究科学之道,共同探讨出食品科学研究领域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开展深入的交流。
在这样的互动交流下,学者们能够深入的探究到科学领域中的各个方面。
第四章结束语这次观察食品学科领域的会议,使我们更加了解了目前食品学术界的前沿发展方向以及国际上关于食品学科的最新研究和技术。
此次会议也是学者们在食品学术界的精神力量的体现。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科的发展必将越来越好。
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能在食品生产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果。
学术交流会开幕式致辞
学术交流会开幕式致辞尊敬的各位嘉宾,亲爱的同仁们:大家好!首先,我代表XX大学(或组织方名称)欢迎各位莅临参加本次学术交流会的开幕式。
在这里,我要向所有支持、参与和关心本次学术交流会的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学术交流是推动学术进步和促进学院交流合作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
本次学术交流会汇集了众多学者、专家和业界人士,他们来自不同的学科领域,在各自的研究方向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
今天,我们在这里聚集一堂,共同探讨并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和最新发现,旨在促进学科间的跨界交流与学术合作,为推进学术研究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古代先贤所倡导的治学准则,也是我们学术界人士一直以来努力追求的理想境界。
在现代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不仅给我们的学术研究带来了诸多机遇,也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只有通过不断地质疑和思考,我们才能保持学术创新的活力。
而学术交流恰好提供了一个思想汇聚、火花碰撞的平台,这将为各位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搭建桥梁,甚至是推动学术成果向实践应用的转化。
本次学术交流会以“共融•共担•共商•共成”为主题,旨在促进学术界之间的协作合作和资源共享。
我们将开设主题演讲、分论坛、学术展览和交流互动等多个环节,围绕学术前沿、创新思维和行业应用等方面展开深入研讨。
相信在本次交流会上,各位学者们将能够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也将能够从其他学者的报告和讨论中获得新的启示和灵感。
学术交流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各位嘉宾的大力支持和努力奉献。
我要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参加并发表报告;我要感谢各位组委会成员的辛勤付出和细致安排;我要感谢所有支持和关心本次学术交流会的单位和个人。
正是因为你们的辛勤汗水和付出,才使得本次交流会得以成功举办!最后,我衷心祝愿本次学术交流会取得圆满成功!希望各位学者们在本次交流会上能够通过学术的碰撞和交流,收获新的启示和思考,不断深化自己的研究,为学术界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谢谢大家!。
微生物与鱼露风味的形成关系研究进展
微生物与鱼露风味的形成关系研究进展
马昊鑫;陈秋月;曾庆;陈桂斌;贾溅琳;王林果;彭海川;张崟
【期刊名称】《中国调味品》
【年(卷),期】2024(49)3
【摘要】微生物是鱼露风味形成的关键因素,可以利用其自身代谢和其中的酶水解对鱼肉中的蛋白质、脂肪进行分解,产生系列风味物质。
为了促进鱼露产品制作工艺的改进,文章在总结鱼露中风味物质来源的基础上,从鱼露的新发酵工艺、发酵微生物种类以及外源酶与其风味形成关系的几个方面,总结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微生物发酵与鱼露风味形成关系的研究进展,发现酵母菌、乳酸菌、葡萄球菌、芽孢杆菌、微球菌等是促进鱼露风味形成的主要微生物,其中酵母菌能够促进具有蔬菜清香味的醇类以及具有水果香味的酯类物质形成,乳酸菌能够促进具有酸味和乳香味的酸类以及具有肉香味和坚果味的醛类物质形成,这些微生物的存在赋予了鱼露独特的风味,是当前鱼露发酵微生物的研究重点。
【总页数】5页(P209-213)
【作者】马昊鑫;陈秋月;曾庆;陈桂斌;贾溅琳;王林果;彭海川;张崟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64.9
【相关文献】
1.耐盐微生物对鯷制鱼露风味形成的影响
2.传统发酵食品中微生物多样性与风味形成之间关系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3.白酒酒曲微生物菌群对其风味形成影响研究进展
4.黄酒微生物及其与风味形成关系的研究进展
5.酸笋微生物与风味形成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学院成功举办“2011年研究生文化节”
学术分论坛第一场
2011年11月29日晚七点,以“交流展示,历练成长”为主题的食品学院第一场学术分论坛在格物楼六层多功能厅举行。
我院2011级研究生何晓叶主持本次论坛,并邀请食品学院博士生导师张富新教授及朱彩萍副教授为本场点评嘉宾,此次活动还选派了付成程、夏秋敏、孙翔宇等三位同学作为学生评委,参加本次论坛的还有校研究生会的干部代表以及我院的全体研究生。
在论坛开始前,首先由张富新教授做了开场致辞,张老师充分肯定了学院开展学术分论坛的重要性,并提出学术水平就是在不断地讨论中提高的,张老师还鼓励大家多看专业领域文献,尤其是阅读大量的外文文献,张老师的一席话让大家获益匪浅。
在本场报告中,我院三位研究生顾浩峰、周劝娥、马婷婷为大家做了精彩的汇报,内容分别为羊奶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研究、苦苣菜黄酮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和时间对红枣浊汁稳定性的影响。
在论坛中,报告人根据自己所研究的课题展开了详细的汇报,使同学们对当今食品行业新的研究领域有所了解,并且熟悉了我院目前所从事的研究工作。
在顾浩峰的报告中,同学们接触到了有关羊奶婴幼儿配方奶粉方面的知识,了解了羊奶婴幼儿奶粉的优点,顾浩峰的报告思路清晰,全面详细,将专业的知识讲解得浅显易懂,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周劝娥同学的报告内容主要植物新资源开发利用方面
的,她用英文的报告形式详细的介绍了苦苣菜黄酮的分离纯化方法,并深入讨论了其抗氧化活性,周劝娥同学准确的英文表达及精心制作的PPT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本场的最后一位报告人马婷婷同学就浑浊红枣汁的贮藏稳定性展开了深入讨论,通过她的报告,使同学们了解了影响枣汁浑浊稳定性的因素以及延长枣汁货架期的技术,马婷婷同学流利的表达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报告结束后,张老师和朱老师对每位同学的报告做了详细的点评,其他同学也积极提问,报告人认真详尽的做了回答,并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及试验研究交流经验和看法,形成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
两个多小时的学术报告结束了,但是它带给每位参与者的影响不会结束,不仅扩宽了同学们的视野,而且还激发了同学们的科研积极性,此次学术分论坛活动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作者:马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