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_教学设计_教案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教案
三、影响交通运输的因素
影响交通运输的因素
自然因素
社会因素
经济因素
技术因素因素
教后反思
教师总结:
自然因素--重要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决定因素
技术--是保障
学生讨论回答
了解交通运输线、点组成的交通运输网及其布局的影响因素
案例分析
思考:
1、了解南昆铁路的概况(起讫点、经过地形区、沿线主要资源、修建铁路遇到问题)。
2.试分析南昆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
3.思考南昆铁路的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学生合作探讨
2.通过案例,学会分析影响交通运输方式的因素。
情感态度
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正确认识,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
2.树立正确的科学观、环境观,人生观。
教学重点
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教学难点
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
课时总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1.适合航空运输的货物是
A.①B.②C.③D.④
2.货物④最佳运输方式是
A.公路B.铁路
C.河运D.海运
学生思考回答
加深学生对本节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检查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
板书设计
第1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二、发展趋势
1.高速化
2.大型化
科目
地理
教材
必修二
备课人
学校
课题
第五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能够根据所需选择合运输网及其布局的影响因素。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内容详析
运速的要求不一样 , 如微电子产品需要 的运输速度快而对 运量要求小 ; 铁矿石的运输要求运 量大 、 运费便宜而对速
度要求不高 ; 保鲜类商品对运输速度要求较高 。
商 业网点分布 的密度 商业 网点分布 的位置
—面
圈 2
交通运输综 合化的趋势 已 日趋 明显 ,对 区域发展 的 影响也更 大 , 如上海虹桥枢 纽站 , 是综合交通 枢纽 , 占地 总 面积 2 . 6 6千米 z 目前虹 桥机场 面积的 58 , , 是 .倍 整个 项 目由 7 大层 次组成 , 即由铁路 客运专线 、 航空港 、 磁悬 浮、 城市轨道交通 、 面公共交通 、 地 连接沪杭 磁悬 浮、 京沪 高铁 7 分组成 。通过上海虹桥枢纽 站可缩短江浙沪之 部 间的距离 , 降低周边地区的商务物流成本 。通过这一交通 枢纽把人流、 物流聚集 , 然后发散到长江三角洲 , 这对整个
教 材 新 析
课标要求 学生能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 式和布局 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密度 、位置及商业 中心 的形成 和布局 的影响。一个地区商业网点的密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 但 交通运输 的影响最为重要 , 如山区的商业 网点密度小于平
●交通运输影响商业 网点分布 位置 、密度和商
中心 的形 成 。 2教 学难 点剖 析 .
地区。
疑点三: 交通 最优 与 市场 最优
●交通枢纽的形成往往会促进聚落服务范围的扩 大 和聚落等级的提升 ;交通 干线往往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 轴, 从而影响城市 的外部轮廓形状 , 形成不 同的城市形态。 ●交通条件对 聚落空 间形态 的影响 ,一方 面新 的交 通运输方式会带动聚落空 间形态 的变化 ,另一方面某种 交通运输方式 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
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一个地区主要交通方式 发生变化 ,会引起该地区聚
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2)某种交通方式的 衰落 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2.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及影响 (1)变化: 交通运输网 的形成。
(2)对聚落空间的影响: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 交通干线 扩
要布局在主要交通线附近 交通通达度决定了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新 的交通线的修建,可以带动沿线旅游业的发 展
对旅游业
的影响
[例2] (2011·北京高考)下图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的某城市中心城区月
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根据图中交通网络,可以推断该城区 (
D
)
A.甲地是城市中心商务区所在地 C.对外联系主要通道在西北方向
山区
平原 交通便利,交通线路密集成网
2.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1)原因: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 便捷的交通 ,这样才 能吸引大量购物者,即 交通最优 原则。
(2)表现:
①很多商业网点建立在 市区环路边缘 或 市区边缘 的 高速公路沿线。 ②大城市中商业中心的 形成 和 布局 ,与交通运输的 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因素
影响
交通线对商品农业的影响最明显,商品农业一
对农业
的影响
般沿交通线分布;乳畜业、园艺业等产品容易 变质,需要及时运输,也要沿交通线分布;自 给农业对交通线分布要求较低。交通线的延伸,
扩大了商品农业的销售范围
因素 对工业的 影响
影响 交通线对工业的影响最明显。交通运输成本
是工业的一项重要支出,因此,工业企业都
展,这些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 发展轴 。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教学设计
() 2 在不 同时期 , 嘉兴城 的地域形 态是 如何变 化 的?形 成 的原因是 什么 观察 、 分析 、 思考 、 讨 究 、合 作学 习的习惯 ,
会 带 动 聚 落 空 走访 当地有 关部 门或 者访 问长辈 , 了解 历史上 当地 交通 运输 布局发 生过 学 生 根据 课前 老 师 通过社 会实践 活动 , 培
过 渡 : 通运输 线 、 的 布局要 受到诸 多 冈素 的影 响 , 交 点 且随着 社会 、 济 、 个 发 言或 集 体 回 经 单 新
技术 条件的发展不断发 生变 化。那么 , 交通运输 布局 变化带来哪些影 响呢 答
…
、
对 聚落 空 间 。 图片 : 1 展示 株洲城 市略 图 、 日本筑 波略 图 设疑: ( ) 什么说 株洲是个 典型 的“ 1为 火车 拉来 的城 市 ”
1 通运 输 布局 的变 化对 聚落 空 问形态 的影 响 。 . 交 2 通运 输 布局 的变 化对 商业 网点 分布 的影 响 。 . 交
・ 学难 点 教
1 析交 通运 输方 式 和布局 对 聚落空 间形 态 的影 响 。 . 分
2对 商业 网点 的 区位 分析 。 .
・ 教学 目标
学 生 观 察 ,并根 据 能过 观察 , 让学生 了解 问题进行 思考 交 通 条 件对 聚 落 空 问 学 生 讨论 后 ,再 进 形态 的影响
形 态的影 响
新
() 2 日本筑波 城形成 的主要 区位 因素 是什 么?其城 市地域形 态 怎样
行 订正
阅读 : 课本 第 8 3页 通过 案例分 析 , 掌握科 案 例 论, 回答相关问题 学的 学习方 法 , 养成探 提高学 习能力
5.2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①
朔城区一中高一年级地理导学案班级 480 姓名学生使用时间2013年月日第周课题主备人审核人编号编写时间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①景华府25 2013/5/19一、本节目标1.理解聚落沿交通干线分布。
2.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二、基础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主要交通线的影响:①新的交通运输方式发展会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1)表现②交通方式的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嘉兴市:随和运输的发展而变化(2)典例大运河沿岸城市:因清末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发展缓慢2.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①聚落空间形态沿扩展,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1)表现②的形成,促使多个城市相互连接,形成沿分布的大城市带。
株洲:沿发展。
(2)典例武汉:沿分布。
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大城市带:由主要和等运输干线相连。
三、重难点解析1、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空间形态有怎样的影响?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道)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例如:湖南的株洲城市沿铁路线发展的“火车拉来的城市”;日本筑波沿交通干线形成南北狭长带状形态。
2、浙江嘉兴城市形态的演变和京杭运河沿岸城市的发展分别说明了什么?浙江嘉兴城市沿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说明交通线的发展变化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京杭运河沿河城市(因运河淤塞、海运、铁路运输的发展而发展缓慢),说明交通线的衰落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四、典例剖析练习册P112例1、例2。
五、实战演练练习册P113-114的第1-10题。
六、学习反思1。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公开课)精编版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学设计第五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材分析】自然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间产生了人和物交流的需要。
交通运输是实现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此,本章的编写就是选择了交通运输这一最重要的地域联系方式进行要点的讲授。
本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通过对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的比较,阐述了现代交通运输的主要发展趋势,并选取了“南昆铁路建设”等案例来说明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及其发展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但教材内容较少,单纯讲授教材中的内容并不能完全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求教师对交通的区位因素分析等内容进行深化。
【课标分析】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学情分析】首先,“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是初中教材的教学内容,难度较小,学生对身边的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均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其次,通过将近一年的高中地理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一般的读图、分析图和相关资料,并从中获取有用信息的方法,也具有开展一些简单调查研究的能力。
因此,教师通过展示教材案例,并进行相应知识的引导和方法的点拨,学生应该容易掌握该节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基本特点,可以对不同运输需求提出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建议。
2.了解我国当代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大型工程当中涉及到的交通运输网。
过程与方法1.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引入地理学知识,对其无序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和提升。
2.用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分析现实社会中的现象——我国正在建设的大型交通工程项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
【重点和难点】重点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2.理解南昆铁路的修建对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难点1.根据所需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2.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1什么是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主要的运输方 式? 铁路
海运 2什么是当今国际贸易的最主要运输方式?
3中短途运输方面以什么为主?公路
4什么是远程客运最重要的方式? 航空运输
5什么在天然气、石油运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管道运输
5.2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高速公路沿线
练习
1.沈大高速公路边上的西柳服装市场的区位因素是(D ) A.历史原因 B.自然条件好 C.国家政策 D.交通便利 2.形成商业中心最主要的条件有( A ) A.交通便利,便于商品集散 B.社会发展,有一定政治历史地位 C.环境优美,可发展购物旅游 D.经济欠发达、人口稀疏 3.关于影响聚落空间形态和分布的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资源的分布决定着聚落空间形态 B.军事因素对现代城市分布的影响在加大 C.交通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依然很大 √ D.政治因素对聚落空间形态起决定作用
北 京 城内码头、航道的废弃; ②以前门为中 市 心,西四和东 商 四为次中心 王城扩大,导致交通阻隔。 业 前门:铁路车站旁 ③东四、西四、西 中 单、前门、王府井 王府井:高级住宅 心 区,有便利的交通 的 西单:长安街拓展、地铁 ④西单、前 位 门、王府井 前门:地铁 置 王府井:地铁、铁路车站 变 化 ⑤环城路沿线商业中心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每个商业 企业 点 商业 网点 商业 中心
商业中心的组织形式有: 商业街和商业小区
1、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
山区商业网点
平原商业网点
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商业网点
思考:山区商业网点密度小就不合理吗?
山 交通 区 运输 对商 业网 点密 度的 影响 平 原
高三地理学案27-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
【高三地理学案】—27必修二5.2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考纲解读】1、理解交通运输发展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2、理解交通条件的改变对聚落兴衰及形态的影响。
3、掌握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的密度、位置的影响。
【考情分析】1、从考核内容上看,侧重考查交通运输对聚落和商业布局的影响。
2、从考核形式上看,多以区域图、示意图等形式为命题背景考查交通线对聚落和商业的影响。
3、从能力考查上看,注重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基础回顾】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扩展,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如课本图5.5株洲位于、与铁路线交汇处,是个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日本科学城筑波市沿发展形成南北狭长的带状形态。
2、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1)交通线的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如浙江省嘉兴市的城市形态,是随着和运输的发展而变化的。
(2)交通线的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二、对商业网点的影响2、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商业网点的分布一般是遵循市场最优原则,分布在城市的,但更多的是遵循交通最优原则,建立在或。
三、写出图中各序号代表的铁路线名称和各字母代表的铁路枢纽名称【知识结构】【课堂检查】1、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体现在哪两个方面?2、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密度的差异及原因?3、商业网点的布局原则有哪两种?各布局在什么位置?【课堂探究】一、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读“某地区城镇示意图”(图中等值线为等高线)。
已知A、B、C是该地区同等级别的3个城市,D、E、F是比A、B、C级别低的同等级乡镇。
据此回答问题。
1、如果该地区修建铁路,从经济效益考虑,最先连接哪两个城镇较为合理()A.A——EB.C——DC.A——CD.都一样2、当上述铁路修通后,D、E、F 3个乡镇哪个经济发展最快?为什么?3、石家庄市原是正定县的一个乡村,目前发展成规模远大于正定县的大城市。
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这些城市 在铁路交 汇处 。
小结:聚落沿海、沿河、沿铁路、道路等分布 小结:聚落沿海、沿河、沿铁路、道路等分布 沿海
二.交通变更与聚落的兴衰 交通变更与聚落的兴衰
形态变化 阅读教材P82,案例 , 阅读教材 2回答 题: 回答1-2题 回答 1.嘉兴市空间形态发展 嘉兴市空间形态发展 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团块状-松散状-星状 团块状-松散状- 2.解释导致嘉兴市空间 解释导致嘉兴市空间 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交通条件的改善、 交通条件的改善、区域经济的发展等
沿铁
线扩
沿江扩展
株洲城市略图
小结:聚落形态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 小结:聚落形态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 交通干线 道等) 道等)扩展
二.交通变更与聚落的兴衰 交通变更与聚落的兴衰
1.聚落形态的变化 聚落形态的变化 2.聚落的兴衰 聚落的兴衰
3.现代交通让聚落 现代交通让聚落 间的联系更紧密
三、对商业网点密度及位置的影响
受社会、自然、 受社会 商业网点的密度 ——受社会、自然、经济的影响 交通 人口 密度 组织形式 山区 闭塞 平原 方便 少 多 小 相同点
人口相对密集、 多为流动式 人口相对密集、 交通相对便利 大 多为固定式
山区
平原
位置
1.读图分析:全国大商业中心分布的特点 。 读图分析: 读图分析
商业中心— 商业中心 区域的核心 位置, 处运河岸边, 山东省的临清市地处运河岸边,明清时一度成为我 国北方有名的商埠,每日船来车往,富商云集, 国北方有名的商埠,每日船来车往,富商云集,烧制 临清砖”专供宫廷御用。但新中国成立后, 的“临清砖”专供宫廷御用。但新中国成立后,与其 他城市相比,发展缓慢, 他城市相比,发展缓慢,成为山东省的经济欠发达地 区的县市。随着京九线的开通, 区的县市。随着京九线的开通,临清市又一次面临大 发展的机遇。回答3 4 发展的机遇。回答3—4题。 3、导致临清市在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 C) 、导致临清市在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 A.资源 B.文化教育 . . C.交通 D.“临清砖”的生产 . . 临清砖” 4、导致临清市后期发展缓慢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导致临清市后期发展缓慢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D A.清王朝灭亡的政治因素 B.战争和灾害 . . C.“临清砖”的停产 D.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 . 临清砖” .
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 学案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学习材料课标: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任务一: 请认真阅读材料一材料一: 天津位于九河下梢,早期的水路运输发达,明清时期,每年出入天津卫的漕粮都有300万石,宽阔浩渺的三岔河口,每逢夏秋,粮艘估船,昼夜往来,海河上下,千帆竞发,极为壮观,后来南北物资交流也均经过天津,海河三岔口成为重要的河运码头。
2、沿海河和南北运河多处建有囤粮的仓库,陆上交通将物资由码头转运至城区内,逐渐形成了天津的基本道路格局。
请根据材料分析说明20世纪初天津城市形态有什么特点?说明原因。
任务二:请阅读20世纪80年代城区图及路网图。
材料请根据地图分析自20世纪初至20世纪80年代,天津城市空间形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0世纪初天津道路 20世纪80年代城市公路网 20世纪80年代城区图 该区域为20世纪初期天津城区任务三:材料 天津交通“十二五 ”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天津发展综合立体式交通,并把发展轨道交通作为重点项目之一,规划9条线路,将覆盖全市 。
目前,已有4条线路通车运营,正在建设中的5,6,号线。
1、天津公路交通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为什么还要进行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联系任务一、二,说明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和城市之间是什么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你预测未来5至10年里,天津城区扩展明显的区域可能会在哪里,请用阴影画在图中。
同学们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得到了一些结论,把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吧:请思考总结刚刚学习的思路与方法,并将之用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商业网点的影响”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不同交通运输时代主要交通运输工具 城市空间形态。
5.2__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假设该区域还没有大型商场,某投资者如果要布局4个 大型的商场,以尽量满足该区域所有居民的购物需求。 请在图中标注出来,并说明布局的理由。
1.城市中心地带——市场最优原则
2.市区环路边缘或高速公路沿线——交通最优原则
沈大高速公路边的服装市场
学以致用:我是城市规划师
205国道
泾县高铁站
七山一水一分田, 一分道路和庄园
必修二
第五章 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聚落:是人类 各种形式聚居 地的总称。分 为乡村聚落和 城市聚落。
阶段一
C
1.请找出图中该阶段的交通运输方式?
2.请观察图中C聚落,与下图中哪个聚落形态相似?
2.图中聚落C的空间形态可能与上面____ 乙 图相似, 河流 扩展。 沿_______
段三
交通运输网 7.图中该地区交通布局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形成了_________ 。
8. 便利的交通将聚落紧密联系在一起,多个城市相互连接, 大城市带 。 形成__________
205国道
思考:早期泾县聚落分布在哪里?现在分布在哪里?
1982年-2000年规划图 (83年制)
2004年-2020年规划图 (05年制)
河流。由此,可以归纳 3.C地主要的交通干线是______ 交通干线 扩展。 出一个地区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__________
4.根据以上结论,请画出上图聚落A的空间形态图。 (注意聚落的扩展、延伸方向)
阶段二
5.图中交通运输方式和聚落分布分别有什么变化?
6.请预测聚落A的发展(繁荣OR衰落),为什么?
图例 聚落 商业 网点
预测:合福高铁通车后,泾县将来的的聚落空间形态 和商业网点分布
2020-2021学年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二:5-2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教案
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程标准:结合实例,分析交通方式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学习目标:1.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2.通过案例分析,明确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区域的影响。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主要交通线变化的影响(1)表现①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成为聚落的主要开展轴。
②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促使多个城市相互连接,形成沿交通网分布的大城市带。
(2)典例⎩⎪⎨⎪⎧ 株洲:沿铁路开展武汉:沿江分布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大城市带:由主要高速公路和铁路等运输干线相连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1.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2.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1)原因: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便捷的交通,这样才能吸引大量购物者,即交通原那么。
(2)表现①很多商业网点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②大城市中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的开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③交通线路的改变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
1.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特点,为什么城市形态大多沿河延伸?[提示]水运是我国古代南方主要的运输方式,南方地区水网稠密,水运便利,至今仍为重要的运输方式,所以我国南方城市多沿河设城,城市形态也沿河伸展。
2.社会开展至今,为什么在广阔山区还存在着“货郎担〞“大篷车〞这种流动式的商业网点?[提示]山区交通不便,人口分散,商品流通量小,难以维持固定的商业网点存在,因此流动形式的商业网点在今天的广阔山区里仍然发挥着商品流通的作用。
知识点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材料石家庄市原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当初京广铁路修到正定县城,把车站向南迁了十几千米,建在了石家庄。
后来又有两条铁路在此与京广线相交,石家庄成了重要的铁路枢纽,现在,石家庄人口已超过百万,而正定县城仍是座小城。
[问题]上述事实说明了什么?[提示]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的开展变化,会带动整个地区城市的开展壮大。
高中地理必修2精品课件: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3.以交通最优为原则的商业街应建在( ) A.城市的几何中心处 B.居民住宅区内 C.城市的行政中心处 D.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解析 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便利的交通才能吸引大量的消费人口,市区环 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可以满足商业街的这一要求。 答案 D
4.形成商业中心的主要条件是( )
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
的影响。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2.举例说明交通运输 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3.探讨交通发展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并提出 合理化建议。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主要交通线变化的影响
知识结构
晨背索引
1.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 间形态影响的表现。
2.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因素。 3.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商业网
点分布影响的表现。
表现 新的交通方式发展会带动聚落
_空__间__形__态___的变化
典例 嘉兴市:城市形态随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
变化
某种交通方式的衰落影响聚落空 间形态的演变
大运河沿岸城市:清末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 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沿运河城市发展
缓慢,但空间形态基本_保__持__不__变__
2.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1)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__交__通__干__线__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如 株洲:沿_铁__路___发展;武汉:沿_长__江___分布。 (2)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促使多个城市相互连接 ,形成沿交通网分布的 __大__城__市__带__ 。 如 美 国 的 波 士 顿 — 纽 约 — 华 盛 顿 大 城 市 带 , 由 主 要 的 __高__速__公__路__及铁路等运输干线相连。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也在不断变化。
这些变化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将探讨这些影响。
首先,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过去人们出行主要依靠步行和骑马,交通便利性很低,出行的范围也受到了限制。
而随着蒸汽机车的发明,铁路逐渐成为主要的交通方式,大大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和距离。
后来又出现了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进一步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
现代社会中,人们可以利用各种交通工具,便捷地到达目的地,这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人们的社交范围更广了,可以去更远的地方旅行、工作和学习,这也促进了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和文化传播。
其次,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城市布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过去,城市的布局主要以步行为主,城市规模相对较小。
随着交通工具的出现,城市逐渐发展成为以道路和铁路为骨架的交通网络。
这促进了城市的扩张和功能分化。
例如,火车站、汽车站等交通枢纽的建设,使得城市的交通更加便利,吸引了大量人口聚集。
同时,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也影响了城市内部的布局。
出行便利的影响下,城市中的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开始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形成了现代城市的多中心布局。
交通工具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缩短,形成了城市群,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它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扩大了人们的社交范围,推动了城市的扩张和功能分化。
同时,它对环境和资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促使人们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还将继续变化,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挑战,我们需要在提高交通效率的同时,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5.2交通运输方式5.2
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交通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方式的兴衰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嘉兴的城市形态演变:
团块状——松散状——星状
扬州、济宁等运河城市发展缓慢
交通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2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株洲(湖南)
——“火车拉来的城市”
常州火车站
交通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3交通运输布局的一个重要变化
是形成交通运输网
交通网使多个城市连接
——形成大城市带,促进城市化
美国东部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大城市带
补充:交通对工业区的影响
交通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1交通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交通影响商业网点的位置
• 2 2交通影响商业网点的位置
国家一级服装批发市场:
西柳的布局原则——交通最优
交通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1交通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
交通影响商业网点的位置
• 2 2交通影响商业网点的位置
国家一级服装批发市场:
西柳的布局原则——交通最优
大型综合市场、超级市场等商业网点多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高速公路沿线。
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人 流 物 流 集 散 中 转
聚集
交通最优
市区环路边缘
高速公路沿线
便捷交通
如:芜湖长江园市场
长江园市场
商业 网点
人 流 物 流
集 散 中 转
2、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聚集
பைடு நூலகம்
交通最优
市区环路边缘 高速公路沿线
便捷交通
如:芜湖长江园市场
分布在城市几何中心 商业网 点布局
分布在市环路边缘 市场最优原则 交通最优原则
思考:嘉兴市聚落 形态主要经历了几 次变化?变化的原 因是什么?
时间 唐宋时期
明清时期
城市形态及变化特点 块状地域形态 沿环城河道向东、 北两个方向伸展 沿铁路迅速延展 仍以沿河伸展为主 向外扩张 以老城为中心,沿四 条公路及运河伸展 城市形态逐渐演变成星状
变化原因
初始状态
城区河流频繁 淤塞 沪杭铁路通车 陆路交通发展 缓慢 外围建立许多 工厂 公路运输迅速 发展
1909年
新中国初期
50年代中期 至60年代初
70年代后期
(2)某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 演变 扬州的变迁 在唐代,扬州在长江和大运河的
基础上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 “扬州雄富冠天下”“十里长街市井 连”“夜市千灯照碧云”,都是对扬 州繁荣的生动写照。 唐代以后,除政治因素外,港 口地位消失,实际上是扬州衰败的 主要原因。扬州城南的一段长江, 宋代以前江岸南移,宋代以后江岸 北移,造成扬州港口不是淤涨,就 是崩塌,最终失掉了对外贸易的地 位。元代以后原来由运河担负的漕 运改为海运,运河地位下降,加之 运河的淤塞与变迁,昔日繁荣的扬 州变得“门前冷落鞍马稀”。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学历案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理解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分析交通运输线路和站点的布局原则。
3、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交通运输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
(2)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2、难点综合分析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对具体交通运输线路和站点的布局进行评价和优化。
三、知识链接1、交通运输的概念: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线路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
2、现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四、学习过程(一)交通运输方式1、铁路运输(1)优点: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2)缺点: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
(3)适用范围:长距离、大运量的货物运输和中长途的旅客运输。
2、公路运输(1)优点: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2)缺点: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3)适用范围:短距离、小批量的货物运输和短途的旅客运输。
3、水路运输(1)优点: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2)缺点: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3)适用范围:大宗、远程、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运输。
4、航空运输(1)优点:速度快,运输效率高。
(2)缺点: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3)适用范围:长途、急需、贵重、数量不大的货物运输和长途的旅客运输。
5、管道运输(1)优点: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
(2)缺点:需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3)适用范围:主要运输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等液体和气体货物。
(二)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1、客运(1)考虑因素:出行目的、时间、价格等。
(2)举例:若要从_____到_____进行短时间的商务旅行,通常选择航空运输;若进行短途的观光旅游,可能选择公路运输;若为了节省费用,且时间较充裕,可能选择铁路运输。
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江南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docx
单元(章节)课题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影响本节课题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第2课时三维目标1.知识和技能(1)了解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2)了解商业网点的含义。
(3)了解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位置、兴衰的影响。
2.过程和方法(1)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2)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3)通过调查活动的形式,了解聚落的形态、商业网点的布局及形成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培养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问题探究的能力。
提炼的课题通过案例,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的影响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用案例教学,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教学难点】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的影响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资源选择自主学习,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将教材P86的活动提前,活动中两个题目分别适用于城市和农村的学生。
把学生分成两组(甲组是居住在城市的学生、乙组是居住在乡村的学生),课前一周内进行活动调查。
1.甲组:调查柯桥轻纺城商贸屮心的布局,画好地图,课上展示。
2.乙组:调查本镇的集贸市场的分布,并列出乡镇赶集日的时间表格。
(承转)交通运输影响着聚落空间的形态,对商业网点的分布同样也有影响。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首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商业网点?〔说一说)在你居住地周围,商业网点给你或你的家庭的生活提供了哪些便利?(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 提高商品流通的经济效益)。
(承转)一个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交通运输的影响至关重要。
(1)対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读图思考)根据图5.8“山•区商业网点示意”、图5.9“平原商业网点示意”,对比山区和平原的交通运输方式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交通.地形状况居民点S商店分布特点商店密度大小平原地势平坦,运输的线路较多,运输方式复杂沿交通便捷的公路分布・_^大山区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稀少,方式单一,沿地势低平的公路分布〔承转)交通运输不仅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还会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1.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2)了解商业网点的含义。
(3)了解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位置、兴衰的影响。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2)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3)通过调查活动的形式,了解聚落的形态、商业网点的布局及形成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培养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问题探究的能力。
2.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案例教学,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将教材P86的活动提前,活动中两个题目分别适用于城市和农村的学生。
把学生分成两组(甲组是居住在城市的学生、乙组是居住在乡村的学生),课前一周内进行活动调查。
1.甲组:调查柯桥轻纺城商贸中心的布局,画好地图,课上展示。
2.乙组:调查本镇的集贸市场的分布,并列出乡镇赶集日的时间表格。
〔复习引入〕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根据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活动的需求,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联合,各种交通运输线、点交织,形成了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
交通运输线和点的布局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且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发展,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那么,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带来哪些影响呢?(进入新课)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展示"株洲城市略图""日本筑波略图"(通过两幅图,帮助学生理解"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线扩展"的含义)
〔看图说明〕株洲市是沿着铁路线发展起来的,是个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日本筑波科技城,城市是沿着一条长达9千米的中轴路而发展的。
〔总结〕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可以看出,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很大。
〔阅读材料〕案例2《嘉兴聚落形态的变化》,分析说明嘉兴在不同时期,其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线而扩展。
(2)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展示案例〕《大运河沿岸城市的兴衰》
随着大运河的开凿、通航和我国南北方贸易活动的日渐频繁,扬州、济宁等运河城市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扬州还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成为我国商业贸易最繁荣的城市。
后来,由于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扬州、济宁等城市发展缓慢,而京沪铁路沿线和沿海城市迅速发展。
〔材料分析〕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调查活动1〕结合课文内容,安排课外活动(网上查询柯桥地区的地图,就地图中主要的交通线内容走访当地交通、政府部门或访问长辈)
调查柯桥交通运输布局发生过哪些变化,对本县的聚落形态有什么影响?并用图或文字表达出来。
〔承转〕交通运输影响着聚落空间的形态,对商业网点的分布同样也有影响。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首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商业网点?
〔说一说〕在你居住地周围,商业网点给你或你的家庭的生活提供了哪些便利?(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提高商品流通的经济效益)。
〔承转〕一个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交通运输的影响至关重要。
(1)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读图思考〕根据图5.8"山区商业网点示意"、图5.9"平原商业网点示意",对比山区和平原的交通运输方式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承转〕交通运输不仅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还会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2)对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
看图5.10"沈大高速公路边的服装市场",可以看出:西柳服装批发市场位于高速公路边上,交通便利,吸引了各地服装商来这里经营,其布局看重的就是便捷的交通。
城市商业中心沿干道线布局,也是追寻一种交通最优的原则。
〔总结〕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承转〕城市商业中心的发展与交通的发展和变化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阅读案例3〕《不同时期北京商业中心与交通的发展变化》
把资料和图结合起来,分析说明不同时期北京商业中心的发展与交通的发展变化的关系?
(分析:北京的商业中心分布和变化大致分三个阶段:钟鼓楼市场、三足鼎立格局形成、环路沿线商业中心出现。
相对应的交通变化,钟鼓楼市场衰退与大运河运输地位衰落、运输方式的变化密切相关,后两个阶段与城市交通干线形态变化紧密联系)。
〔承转〕商业中心的发展是随着交通的发展而变化的,集镇也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
(3)对集镇发展的影响
〔举例说明〕陕西省勉县的长林镇,过去地处汉中经褒河去甘肃、四川的必经之路,来往客商众多,商业十分繁荣。
后来由于改线,集镇逐渐衰落,至今连定期的集市贸易都没有了,完全退化为单纯的居民点。
以及运河沿线城镇如山东临清等的兴衰,亦可说明交通线的改变对聚落的影响。
〔总结〕交通线路的改变常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
〔活动汇报〕活动中两个题目分别适用于城市和农村的学生。
把课前的活动调查,分成两组(甲组居住在城市的学生、乙组居住在乡村的学生):城市与乡村对比,每组选出代表,进行汇报分析。
1.甲组:展示柯桥轻纺城商贸中心的布局图,分析轻纺城商贸中心形成的区位条件?
2.乙组:展示本镇的集贸市场的分布及赶集日的时间表格。
分析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种时间和空间格局?预测一下,若当地的交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会对赶集日集市产生什么影响?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认识到交通运输对社会、经济状况影响是非常大的。
所以交通线路的选址,要充分地考虑到当地经济的发展,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
课后习题
安全教育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