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颜回

合集下载

(优选)孔子弟子颜回

(优选)孔子弟子颜回
5-9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 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译文】 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两个相比,谁更好一些呢?”子贡回答说:“ 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他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
呢,知道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说:“是不如他呀,我同意你说的,是不如他 【评析】
1孔子之大弟子颜回
颜回生平 颜回素以德行著称。严格按照孔子关于“仁”“礼”的要求,“敏于事 而慎于言”。故孔子常称赞颜回具有君子四德,即强于行义,弱于 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他终生所向往的就是出现一个“君臣 一心,上下和睦,丰衣足食,老少康健,四方咸服,天下安宁”的 无战争、无饥饿的理想社会。 公元前481年,颜回先孔子而去世,葬于鲁城东防山前。孔子对
1孔子之大弟子颜回
<论语> 而自己却只能是老师讲了一步,他只能知道两步而已.由此可见,子 贡是一个很坦诚也很谦虚的人. 知人者智,自知则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有自知之明的人既能 全面认识自己,又能很好地了解别人,这样的人才是有智慧的人.现 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很少注视自己,一双眼睛紧盯着别人,自以为自 己比别人都高明.实际上,以已之长比人之短,这样的做法是可悲的.
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 国公
,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山东曲阜还有“复 圣庙”. 颜回跟随孔子周游列国,过匡地遇乱及在陈、蔡间遇险时,子路等人对孔子
的学说都 产生了怀疑,而颜回始终不渝,并解释道;“老师的理想很高,学问 很深,所以才不被一般世人所理解、采用,这正是他们的耻辱。”孔子听了很高 兴。
1孔子之大弟子颜回
<论语> 仁德是有境界的,树立志向是修养的第一步.孔子将立志分为树立个 人理想和树立社会理想两个方面,其个人理想是做一个道德高尚的 人;社会理想则是追求一个和谐的社会;并且他对弟子们关于志向的

孔子弟子颜回_颜回是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弟子颜回_颜回是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弟子颜回_颜回是个什么样的人颜回,字子渊,后世尊称其为复圣,春秋时期鲁国曲阜人,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为人好学,被孔子称为“仁人”。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孔子弟子颜回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颜回是个什么样的人颜回是一代大儒,是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首,孔子对颜回的评价非常的高,可以说颜回是符合儒家标准的大贤,颜回是一个非常好学的学生,是孔子的崇拜者,是能够将孔子的儒家理论学以致用的人,也正是因为如此,孔子才最喜欢颜回,甚至开玩笑说,如果颜回家里富裕的话,愿意给颜回做一个管家,可见对其喜爱。

说到颜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第一个需要说的就是,颜回是一个聪明好学的人,正是因为聪明所以对于孔子教授的理论没有任何疑问,能够完全的吃透,所以从来不提问,甚至孔子都怀疑颜回是不是非常愚笨,不会提问。

但是经过观察,孔子消除了自己的疑虑,原来颜回完全可以做到活学活用的,所以颜回死后,孔子大哭,再也没有像颜回那么好的学生了。

颜回又是一个安贫乐道的人。

孔子评价其“一箪食一瓢饮,身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从这里可以看出颜回完全不被贫困的生活所困扰,只要是能够每天有所学,每天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精神愉悦。

颜回又是一个尊师重道的人,颜回输冠在颜回明明知道自己没有错的情况下,还是毫无异议的将自己的帽子送给了别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其对孔子的尊重,即使是心里有疑惑,也不去拂逆自己的老师,这一点现在的很多人都做不到。

颜回坐忘是个怎样的故事《庄子-大宗师》记载了关于颜回的一个小故事,一次颜回跑来对孔子说,我进步了,老师,孔子问,怎么进步了?颜回说,我忘记仁义了。

孔子说,好是好,不过还不够。

过了一段时间颜回又跑来跟孔子说,老师,我又进步了。

孔子问,怎么进步了?颜回说,我忘记礼乐了。

孔子说,还不够。

又过了一段时间,颜回再次来找孔子还是说自己又进步了,孔子又问是怎么进步了,颜回说,这次我“坐忘”了。

孔子非常惊叹,问,你是怎么样“坐忘”的?颜回答道,整个身体感觉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将自身的一切完全的忘却,感觉到自己与整个世界相通,与清静融合。

颜回(颜渊)简介(孔子学生)

颜回(颜渊)简介(孔子学生)

颜回(颜渊)简介(孔子学生)颜回:(前521,前481年)春秋末鲁国人。

字子渊,亦颜渊,孔子最得意弟子。

《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

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反、仁”(《雍也》)。

不幸早死。

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

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

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

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陋巷简居颜回所处的时代,已是中国的春秋末期,不但周天子的王权继续衰落,而且各诸侯国的公室也衰落了,由春秋初期的“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进而变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陪臣执国命”。

“陪臣” 即臣之臣。

如诸侯国的卿大夫对诸侯称臣,对天子则自称“陪臣” ;卿大夫的家臣对诸侯而言也称“陪臣”。

春秋时鲁国为“三桓”执政(即鲁桓公后裔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把持国政),至鲁昭公、定公、哀公时,家臣势力兴起,家臣叛乱屡有发生。

鲁昭公四年(公元前 538 年),叔孙氏家臣竖牛软禁并饿死了叔孙豹,设计杀害了叔孙豹的两个嫡子,拥立庶子叔孙诺。

鲁昭公十二年(公元前 530 年)季平子立,对家臣南蒯未加礼遇,南蒯便密谋以公子怒代替季平子:“吾出季氏,而归其室于公,子更其位,我以费为公臣。

” (《左传?昭公十二年》)事泄,南蒯以费叛归齐。

鲁定公五年至九年(公元前 505 年至前 501 年),季氏家臣阳虎专政,并把持了鲁国国政。

阳虎之乱是鲁国家臣叛乱中持续最长、影响最大的一次叛乱。

阳虎的权势凌驾于“三桓”之上长达三、四年。

阳虎原本为孟孙氏庶支,后为季孙氏家臣,季平子时很受重用。

季平子死,季孙斯(桓子)立,阳虎已是季氏三世“元老”。

在处理季平子葬礼上,阳虎与季孙氏另一家臣仲梁怀发生争执。

颜回尊称颜子,字子渊,春秋

颜回尊称颜子,字子渊,春秋

颜回尊称颜子,字子渊,春秋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颜回。

颜回尊称颜子。

字子渊。

春秋末期鲁国人。

十四岁拜孔子为师。

终生师事之。

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

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

赞其好学。

仁人。

历代文人学士对颜回推尊有加。

以颜回配享孔子。

祀以太牢。

历代帝王封赠有加。

本名,颜回。

别称,颜子。

颜渊。

子渊。

字号,渊。

所处时代,春秋时期。

民族族群,华夏族。

出生地,鲁国。

出生时间,公元前521年。

去世时间,公元前481年。

主要作品,《论语》。

主要成就,孔门十哲之一。

孔门七十二贤之首。

儒家五大圣人之一。

尊称,复圣。

老师,孔子。

信仰,儒家思想。

人物生平。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

极富学问。

《论语·雍也》说他“……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为人谦逊好学。

“不迁怒。

不贰过”。

孔子称赞他“贤哉。

回也”。

“回也。

其心三月不违仁”。

不幸早死。

颜回素以德行著称。

严格按照孔子关于“仁”“礼”的要求。

“敏于事而慎于言”。

故孔子常称赞颜回具有君子四德。

即强于行义。

弱于受谏。

怵于待禄。

慎于治身。

他终生所向往的就是出现一个“君臣一心。

上下和睦。

丰衣足食。

老少康健。

四方咸服。

天下安宁”的无战争。

无饥饿的理想社会。

公元前481年。

颜回先孔子而去世。

葬于鲁城东防山前。

孔子对他的早逝感到极为悲痛。

不禁哀叹说;“噫!天丧予!天丧予!”颜回一生没有做过官。

也没有留下传世之作。

他的只言片语。

收集在《论语》等书中。

其思想与孔子的思想基本是一致的。

后世尊其为“复圣”。

元文宗封颜回为兖国复圣公。

明嘉靖时罢封爵。

止称“复圣”。

明陈镐纂清孔胤植重纂《阙里志·弟子职》:“元文宗至顺元年。

加赠“兖国复圣公”。

《明史·礼志四》:“其四配称:复圣——颜子。

宗圣——曾子。

述圣——子思子。

亚圣——孟子。

”名字由来颜回。

名回。

字子渊。

《说文》:“渊。

回水也。

”《管子》曰:水出于地而不流者。

命之曰渊。

颜回的人物事迹

颜回的人物事迹

颜回的人物事迹
颜回(前521年-前491年)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孔庙大成殿四配之首,被称为“複圣”。

他也是孔门十哲德行科的高材生,是孔门弟子
中德行修为最高者。

颜回的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礼崩乐坏的时代,他坚守儒家的仁义之
志和王者之政,被视为“愚儒”和“矫饰”,但他并未因此改变自己
的志向。

他崇尚夏教忠、殷教敬、周教文,希望在衰败混乱的社会中,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现状。

颜回在学问上非常用功,深得孔子的赞赏。

孔子曾经称赞他:“用之
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和“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孔子对他的早逝感到悲痛,哀叹说:“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回家境贫困,但他安贫乐道,以“愿贫如富、贱如贵,无勇而威,
与士交通,终身无患难”自勉自慰。

他主张为人要谨慎,克己,多注
意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而不应该严以待人。

他与孔子谈论志向时,
曾说我无伐善,无施劳(我希望我不炫耀自己的长处,有功劳,也不
夸耀)。

颜回在历史上的地位非常高,自汉代起,他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
时祭孔时独以颜渊配享。

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複圣公”。

明嘉靖九年改称“複圣”。

山东曲阜还有“複圣庙”。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颜回的事迹,建议查阅历史典籍。

颜回 简介

颜回 简介

颜回简介颜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曹姓,颜氏,名回,字子渊,鲁国宁阳(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鹤山乡)人,尊称复圣颜子,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十四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

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

周敬王三十九年(公元前481年),去世。

历代文人学士对颜回推尊有加,配享孔子、祀以太牢,追赠兖国公,封为复圣,陪祭于孔庙。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极富学问。

《论语·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雍也》)。

不幸早死。

颜回素以德行著称。

严格按照孔子关于"仁""礼"的要求,"敏于事而慎于言"。

故孔子常称赞颜回具有君子四德,即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

他终生所向往的就是出现一个"君臣一心,上下和睦,丰衣足食,老少康健,四方咸服,天下安宁"的无战争、无饥饿的理想社会。

公元前481年,颜回先孔子而去世,葬于鲁城东防山前。

孔子对他的早逝感到极为悲痛,不禁哀叹说;"噫!天丧予!天丧予!"颜回一生没有做过官,也没有留下传世之作,他的只言片语,收集在《论语》等书中,其思想与孔子的思想基本是一致的。

后世尊其为"复圣"。

元文宗封颜回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时罢封爵,止称"复圣"。

明陈镐纂清孔胤植重纂《阙里志·弟子职》:"元文宗至顺元年,加赠"兖国复圣公"。

《明史·礼志四》:"其四配称: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

"颜回以舜为志。

关于颜回的论语

关于颜回的论语

关于颜回的论语
《论语》中有很多关于颜回的记录,其中一些与颜回的品质和行为有关。

1.在《论语·雍也篇》中,孔子称赞颜回安贫乐道,不轻易发怒,
不追求奢华的生活,而是一直保持谦逊和好学的态度。

原文:“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2.在《论语·公冶长篇》中,孔子也称赞颜回是好学的典范,并指
出他虽然贫穷,但始终保持快乐的心态。

原文:“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3.《论语·先进篇》也记录了颜回的一些言行。

例如,当颜回听到
他的老师孔子去世时,他痛苦不已,甚至哭晕了过去。

这表明颜回对孔子的感情非常深厚。

4.在《论语·子罕篇》中,孔子也谈到了颜回的好学和谦逊的品质。

他说:“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意思是说,颜回是唯一一个能够一直保持勤奋好学的人。

总之,《论语》中记录了颜回许多值得称赞的言行和品质,包括安贫乐道、谦逊好学、对老师的深厚感情等等。

这些记录反映了颜回在孔子心中的重要地位和他所具有的优秀品质。

浅析孔子最喜爱的弟子

浅析孔子最喜爱的弟子

浅析孔子最喜爱的弟子颜回,孔子三千弟子之一。

作为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他勤劳好学的品质和安贫乐道的精神及仁礼治国的思想,使其成为七十二贤人之首。

颜回的一生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的行为与事迹影响了千千万万儒门学子,他的人格魅力,对后人影响也巨大。

本文从颜回的生平出发,阐述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并从历史角度对颜回做出客观的评价。

标签:颜回人格魅力影响一、颜回概述颜回,字子渊。

春秋末年鲁国人。

生年不详。

是孔子的学生,也是孔子最欣赏的弟子,敬重孔子如同敬重自己的父亲。

颜回的思想品德高尚,天资聪颖,敏而好学,吃苦耐劳、安贫乐道,不仅另同窗深深佩服,也令其老师孔子多加称赞,更令后人对其刮目相看。

颜回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深得老师喜爱和后人敬仰。

二、颜回人格的独特魅力1.安贫乐道孔子曾这样评价他最欣赏的弟子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从孔子的这句话我们可以得出明确的结论:颜回在物质上绝对是贫乏的,甚至是极度困窘的,但是,他丰富的精神世界是谁也无法比拟的。

颜回出身于地位低微的平民家庭,作为一名草根百姓,体会不到帝王贵胄之气,自然就有了立世的根据和底子。

颜回安贫乐道,即使处于贫困当中,也毫不改变自己的志趣,好不丢弃自己的理想,坚守着自我。

生活的艰苦,地位的卑微,更加练就了他自得其乐的宽阔胸襟与胸怀天下的雄伟志向。

他的气概,令贵胄也不得不敬重三分。

换做其他人,很有可能因为忍受不了物质缺少的痛苦而失掉精神上的本真,而颜回,居陋巷而不改其乐,这种安贫乐道、豁达率真的人格魅力,多么令人钦佩!2.尊师重道颜回比老师孔子小三十岁。

颜回对待自己的老师极为尊重,宛如对待自己的至亲。

尊师重道的颜回,是世世代代为人子弟的榜样。

对于颜回来说,老师孔子是品德最高尚的、学识最渊博的人,天下任何一个人都无法超过老师在自己心中的地位。

对于孔子的教诲,颜回一字一句的牢记在欣赏,对于老师讲解的每一句话,颜回都仔细揣摩,毫不懈怠。

孔子的弟子之颜回

孔子的弟子之颜回

孔子的弟子之颜回人物简介颜回(前521~前481年):曹姓,颜氏,名回。

春秋末鲁国都城人(今山东曲阜市陋巷街)。

字子渊,亦颜渊,孔子最得意弟子。

《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

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雍也》)。

不幸早死。

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

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

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

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颜回跟随孔子周游列国,过匡地遇乱及在陈、蔡间遇险时,子路等人对孔子的学说都产生了怀疑,而颜回始终不渝,并解释道;“老师的理想很高,学问很深,所以才不被一般世人所理解、采用,这正是他们的耻辱。

”孔子听了很高兴。

颜回素以德行著称。

严格按照孔子关于“仁”“礼”的要求,“敏于事而慎于言”。

故孔子常称赞颜回具有君子四德,即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

他终生所向往的就是出现一个“君臣一心,上下和睦,丰衣足食,老少康健,四方咸服,天下安宁”的无战争、无饥饿的理想社会。

公元前481年,颜回先孔子而去世,葬于鲁城东防山前。

孔子对他的早逝感到极为悲痛,不禁哀叹说;“噫!天丧予!天丧予!”颜回一生没有做过官,也没有留下传世之作,他的只言片语,收集在《论语》等书中,其思想与孔子的思想基本是一致的。

后世尊其为“复圣”。

政治志向颜回以舜为志。

《孟子·滕文公》(上)记其语,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显然,孟子以颜回与舜、稷“同道”。

颜回很赞赏舜“无为而治”,即后来儒家所倡导的以“民”为本的“王道”政治思想。

他尝曰:“昔舜巧于使民,而造父巧于使马。

舜不穷其民,造父不穷其马;是舜无失民,造父无失马也。

”(《荀子·哀公篇》)颜回既与舜“同道”、“所追同一”,所以,当孔子要他和子路“各言尔志”时,子路答以:“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撼。

颜回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颜回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颜回有哪些优秀的品质颜回是孔子三千弟子中得到老师夸奖最多的学生,也是追随孔子时间最长的学生,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位列七十二贤之首,孔子毫不吝惜的将“仁”和“贤”归于颜回,可以说评价之高在其弟子中是绝无仅有的,颜回也得到了历代的统治者的推崇,颜回虽然是生前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成绩,死后却是荣宠万千,让人慨叹。

颜回首先是一个仁德的人,是一个贤德的人,但是无论是仁德还是贤德都是比较大的一个词语,可以根据一些小事来看其具体的表现,来总结其品质。

首先是知错就改,颜回输冠就讲述了颜回对孔子产生了误会,但是知道自己错了之后,颜回立即对孔子跪拜认错,可见其知错能改,同时孔子评价颜回“不贰过”也说明了颜回知错能改。

另外颜回还是一个尊师重道的人,颜回对孔子的评价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见其对孔子的崇拜之情,也可以见其对孔子是尊重的,对知识的学习是刻苦的。

颜回死后,孔子泪流满面地说,再也没有颜回这样的学生了。

颜回是最容易学的学生。

孔子也评价过颜回,说颜回讲课时总是沉默寡言,以为他很笨,但后来发现颜回不仅能领会孔子的精神,还能把它发挥得淋漓尽致。

从这里可以看出,颜回是一个非常好学的学生,天赋非常高。

评价颜回的最著名的一句话现在经常还在人们的口头上传播的就是孔子说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颜回的生活清贫,但是却能够做到安贫乐道,不会因为贫困而烦恼,而不愉快。

最后总结一下,颜回是一个称得上是一代大儒的人,是称得上“复圣”称号的人,其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贤德、仁德的人。

历史上的颜回究竟是谁颜回,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21年,卒于公元前481年,字子渊,又称为颜渊,春秋末期鲁国曲阜人,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曲阜,是所有弟子中孔子评价最高的弟子,不仅仅称赞颜回“好学”,而且还以“仁人”相许,历代的文人和统治者也对颜回推崇有加,颜回生前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生活潦倒,死后却荣宠万千,不禁让人感叹。

颜回简介

颜回简介

颜回,字子渊,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鲁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21年),卒于鲁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1年),享年40岁(据熊赐履:《学统》).他十四岁即拜孔子为师,此后终生师事之.在孔门诸弟子中,孔子对他称赞最多,不仅赞其“好学”,而且还以“仁人”相许.历代文人学士对他也无不推尊有加,宋明儒者更好“寻孔、颜乐处”.自汉高帝以颜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三国魏正始年间将此举定为制度以来,历代统冶者封赠有加,无不尊奉颜子.人物简介:颜回(前521~前481年):曹姓,颜氏,名回.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亦颜渊,孔子最得意弟子.《雍也》说他“一箪食,颜回像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反、仁”(《雍也》).不幸早死.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颜回跟随孔子周游列国,过匡地遇乱及在陈、蔡间遇险时,子路等人对孔子的学说都产生了怀疑,而颜回始终不渝,并解释道;“老师的理想很高,学问很深,所以才不被一般世人所理解、采用,这正是他们的耻辱.”孔子听生很高兴.颜回素以德行著称.严格按照孔子关于“仁”“礼”的要求,“敏于事而慎于言”.故孔子常称赞颜回具有君子四德,即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他终生所向往的就是出现一个“君臣一心,上下和睦,丰衣足食,老少康健,四方咸服,天下安宁”的无战争、无饥饿的理想社会.公元前481年,颜回先孔子而去世,葬于鲁城东防山前.孔子对他的早逝感到极为悲痛,不禁哀叹说;“噫!天丧予!天丧予!”颜回一生没有做过官,也没有留下传世之作,他的只言片语,收集在《论语》等书中,其思想与孔子的思想基本是一致的.后世尊其为“复圣”.。

孔子赞颜回文言文

孔子赞颜回文言文

孔子对颜回的赞扬可以从《论语》中的一些片段中找到。

《论语·述而》和《论语·颜渊》中有关颜回的对话可以被视为孔子对颜回的评价,虽然这些文字并非典型的"文言文"。

以下是一些来自《论语》的孔子对颜回的一些赞誉:
《论语·述而》:
孔子对颜回说:“回奏之示子也,'斯人也,孰无过也,百斯诸?三杯吐然诺,无怍色。

”意思是,颜回向他演奏,孔子夸赞他说:“颜回啊,你是个谦和守信之人,有谁能与你相提并论?你三次举杯,表示承诺,一点也没有生分的样子。


《论语·颜渊》:
颜回问孔子:“仲尼焉学”,孔子说:“学文(文科)礼(礼仪),习武(武功)。

"颜回继续追问:“仲尼焉学?”孔子说:“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乐为主。

”颜回接着问:“仲尼焉学?”终于,孔子回答说:“君子(高贵的人)习学氛(开始学习的时候是纯洁的),求即安也,进思退思,有所思者谓之桓(思考),思而不如也,学而不厌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也。

”这段对话展示了颜回的追问以及孔子对他的回答,强调了学习和修养的重要性。

以上是一些《论语》中关于颜回的文字,表达了孔子对颜回的赞赏和教导。

尽管这些对话没有采用典型的文言文形式,但它们揭示了孔子对颜回的评价和对学习、修养的看法。

孔子弟子颜回的故事

孔子弟子颜回的故事

孔子弟子颜回的故事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他都有哪些故事和事迹让孔子如此骄傲?下面由店铺为大家介绍颜回的一些生平故事,希望能帮到你。

颜回励志故事一孔子收徒,有教无类,不问贫富,只要认学,他都招进门里。

颜回初见孔子时,不过是个十岁多的小孩,他个头矮小,衣衫简陋,面黄肌瘦,但他的额头却出奇的高,向前凸着,双眼深凹,炯炯有神,透着机智、聪慧。

颜回向孔子三拜磕了仨头,就算成了孔门弟子了。

颜回初见,并没有给孔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后来,孔子渐渐发现,在弟子之中读书最用功的就是颜回,而且很少提问,只是瞪着一双打眼像贪食般地听孔子讲经受业。

放学了,弟子们都回家吃饭了,颜回总是最后一个走,饭后又第一个来到学堂,然后就捧卷诵读。

时间长了,孔子就觉得奇怪了,颜回为什么回家吃饭这么快?这一天,孔子派人偷偷跟随颜回,看个究竟。

原来,颜回家住东关的贫民区。

平时,颜回的父亲在城外种地,不回家吃饭;颜回的母亲又在外给人帮工,也不回家吃饭。

这样,颜母每天走时给儿子做一锅菜汤。

颜回回到家也不管凉热,拿起竹筒做成的饭碗,舀出菜汤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有时菜汤喝不饱,他就跑到井边,用水瓢舀几瓢水喝,然后拍拍胀起的肚皮,乐滋滋地拿上包,往学堂跑去。

孔子派人观察了几天,天天如此。

孔子听了回报非常怜悯,又十分叹服。

于是说了收在《论语》上的这段话:"一箪食,一瓢水,居陋港,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后来人们把颜回居住的街称为"陋港街",把颜回当年吃水的井叫做"陋港井",还在井上修建了"颜乐"亭,以追念颜回这种贫贱不改志向的德行。

二颜回家贫,平时又不善言谈,更使一些富家弟子看不起他,有时还借故侮辱他。

颜回从不和这些同学计较,只是一门子用功读书。

一天,有个同学的铜方圈丢了,就怀疑是颜回偷了。

虽然大家都在颜回面前旁敲侧击,颜回依然镇静自若,不理不睬。

这样,同学们更加怀疑是他偷的了。

关于颜回的论语

关于颜回的论语

关于颜回的论语摘要:一、颜回的简介二、论语中关于颜回的描述1.颜回的品质2.颜回与孔子的关系3.颜回的学识与教育观念三、颜回在论语中的启示1.忠诚与谦逊2.教育的真谛4.学无止境四、颜回的形象对后世的影响正文:【颜回的简介】颜回,字子渊,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人物,孔子的得意门生。

他生活在春秋末期,与孔子相差二十岁,是孔子门下年龄最小的弟子。

据《论语》记载,颜回是孔子最欣赏的弟子之一,以贤德著称。

【论语中关于颜回的描述】【颜回的品质】《论语·雍也》篇中,孔子评价颜回:“回也其心三月矣。

”这句话意味着颜回内心坚定,始终如一。

在《论语·子罕》篇中,孔子称赞颜回:“回也,其心志乎!”表现出颜回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

【颜回与孔子的关系】《论语·颜渊》篇中,孔子曾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这句话反映出颜回对孔子的尊敬与信任,同时也说明颜回是孔子的得力助手,对孔子的教诲心悦诚服。

【颜回的学识与教育观念】在《论语·颜渊》篇中,颜回向孔子请教:“回也,闻诸夫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孔子回答:“知者乐,仁者寿。

”这段对话反映出颜回对知识的渴求,同时也体现出孔子“仁者乐山,知者乐水”的教育观念。

【颜回在论语中的启示】【忠诚与谦逊】颜回的品质给后人的启示是忠诚与谦逊。

忠诚是指对道德、信仰、事业等的坚定和执着;谦逊则是一种虚心向别人学习的态度。

颜回的忠诚与谦逊为他在儒家学派中树立了崇高的地位。

【教育的真谛】颜回与孔子的对话反映了教育的真谛。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的品质。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

【学无止境】颜回的形象启示我们,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我们要不断追求知识,完善自己,做到“知者乐”,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颜回的形象对后世的影响】颜回作为孔子的得意门生,他的形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世儒家学者将颜回视为道德的楷模,纷纷以他为榜样,致力于传承和发扬儒家文化。

颜回一箪食一瓢饮解读

颜回一箪食一瓢饮解读

颜回一箪食一瓢饮解读
"颜回一箪食一瓢饮"是关于颜回的描述。

颜回是孔子的弟子之一,他非常清贫,一箪食和一瓢饮足够满足他的生活需求。

这句话意味着颜回非常节俭,对生活的要求很低,能够满足基本的温饱就感到满足了。

这句话的解读有以下几点:
1. 简朴的生活态度:颜回追求简朴的生活,不追逐奢华和物质享受,而是满足于一点点的食物和饮水。

2. 节俭的品质:颜回以节俭为美德,他通过节约和节俭来培养自己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3. 满足现状:颜回能够从一箪食和一瓢饮中获得满足,展示了他对于现状的满足和感恩之心。

4. 对内心富足的追求:颜回追求的并不是物质上的富足,而是内心上的满足和富足。

他以宽容、谨慎、礼仪等品质来丰富自己内心的世界。

这句话也引发了人们对于人生追求和幸福的思考,即生活中的真正幸福源于内心的满足,而非物质的丰富。

颜回 诗词

颜回 诗词

颜回诗词
“颜回好学”
颜回年幼时,便知用功苦。

囊萤映雪读,志向自此筑。

求师苦若渴,学识日丰足。

七十二高徒,功成在儒术。

德行共天齐,万世永瞻瞩。

这首诗描绘了颜回的求学经历和成就,强调了他的勤奋好学和德行兼备。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他的学问和道德水平都非常高,被誉为孔门七十二贤之首。

“赞颜回”
颜回短命,德业垂千古。

穷居陋巷间,不忧亦不惧。

箪食瓢饮乐,安贫自怡处。

居仁由义道,良士守之固。

这首诗赞美了颜回的品德和志向,强调了他的安贫乐道和不忧不惧的品质。

颜回虽然生活贫困,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君子。

“怀颜回”
颜回已去不复返,遗风犹在思无尽。

高山仰止景行行,瞻望长空泪沾襟。

这首诗表达了对颜回的怀念和敬仰,强调了他的品德和学问对后人的影响。

颜回虽然已经去世,但他的精神遗产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以上是一些关于颜回的诗词,这些诗词描绘了颜回的生平和成就,赞美了他的品德和学问,也表达了对他的怀念和敬仰。

颜回作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不仅学问渊博,而且品德高尚,他的思想和行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颜回好学原文及翻译

颜回好学原文及翻译

颜回好学原文及翻译颜回(前521~前481年)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却英年早逝,孔子为此非常遗憾。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颜回好学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

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鲁哀公问:“弟子孰为9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注释回:是指孔子的弟子,颜回。

尽:指全部;全都。

蚤:通“早”。

恸(tòng):极度的哀伤。

自:自从。

门人益亲:学生更加亲近。

益:(副词)更,更加。

鲁哀公:是鲁国国君。

孰:谁。

为:是。

好:喜好,爱好。

对:回答。

不迁怒:不转移愤怒。

迁,转移。

不贰过:不重复犯一个错误。

贰,重复。

过,错误。

短命死矣:命太短而死。

今:是指现在。

亡:通“无”,指没有。

译文颜回在二十九岁的时候,头发全都花白了,死的很早。

孔子哭得很悲伤,说道:“自从我有了颜回这样好学的弟子,学生更加亲近我了。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中最好学的是谁呢?”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学生最喜欢学习,他不把怒气转移到别人头上,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不幸命短而死,现在就再也没有听说有好学的人了。

”启发与借鉴不迁怒,不贰过在三千弟子中,孔子最喜欢的学生就是颜回,不仅因为他好学不倦,始终努力实践孔子的理想,还因为他有“不迁怒,不贰过”的修养。

“不迁怒”意为不把自己的怒气发到别人头上;“不贰过”是指不重复犯错误。

人难免要犯错误,但决不能重复犯错误。

比如说谎骗了父母或老师,但经指出后就要坚决改正,决不能再犯。

如果再犯,就是“贰过”,就是明知故犯。

再如玩电脑游戏玩过了头,结果耽误了功课,学习成绩下降。

这种情况发生后一定要吸取教训,以后绝不再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

要做到“不贰过”,首先要总结教训,其次要有改正错误的决心。

记住了这两点,错误就不会再犯。

对颜回的评语

对颜回的评语

1.孔子为何对颜回评价最高1、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极富学问。

《论语·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译文: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译文:颜回,贤德呀),“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雍也》)(译文:颜回可以三个月的时间不犯任何违反“仁”的行为)。

2、颜回素以德行著称。

严格按照孔子关于“仁”“礼”的要求,“敏于事而慎于言”(译文:做事勤快敏捷,说话谨慎)。

故孔子常称赞颜回具有君子四德,即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

3、颜回思想与孔子的思想基本是一致的。

后世尊其为“复圣”。

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很早就去世了。

孔子哭得哀痛之至,说:“自从我有了颜回这个学生,学生们就更加亲近我。

”鲁国国君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

不幸年纪轻轻死了。

之后再没有发现好学的人了。

”自汉代起,颜回因为较易查考的关系,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渊配享。

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

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

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2.孔子对颜回的评价原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dan 去声)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译文:孔子说:“多么有贤德啊,颜回!一竹篮饭,一瓜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

多么有贤德啊,颜回!”颜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91年)尊称颜子,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

十四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

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

孔子弟子中最得意门生是谁

孔子弟子中最得意门生是谁

孔子弟子中最得意门生是谁颜回,字子渊,后世尊称其为复圣,春秋时期鲁国曲阜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为人好学,被孔子称为“仁人”。

颜回十四岁时拜孔子为师,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在遇到危险或叛乱时,子路等人都对孔子即他的学说产生了怀疑,只有颜回始终站在孔子这边,并替孔子辩解。

孔子关于“礼”、“仁”的要求,颜回都严格遵守,“敏于事而慎于言”,孔子因此经常称赞他有君子四德。

颜回一生所向往的是一个没有战争饥饿的理想社会,“君臣一心,上下和睦,丰衣足食,老少康健,四方咸服,天下安宁”。

公元前481年,颜回去世,被安葬在鲁城东防山前。

孔子悲痛万分,忍不住哀叹:“噫!天丧予!天丧予!”颜回没有当过官,也没有什么传世之作,只有一些言语被收录在《论语》中,他的思想基本与孔子的一致,后世尊称其为复圣。

首先颜回是一个非常好学的学生,凡事老师一般都是喜欢好学的学生,从颜回死后孔子痛哭说,颜回死后就再也没有像颜回那么好的学生了。

可见作为学生颜回是非常好学的。

颜回不仅仅学习刻苦,同时也是非常聪明的,但是颜回的聪明往往表现为对孔子思想的理解上一点就透,甚至是做到活学活用,但是往往表现的有点大智若愚。

孔子就曾经说:“回也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贡也称赞颜回聪明,说颜回是“以一知十”而自己却只能是“以一知二”,一个学生既好学又聪明,怎么能不得到老师的喜欢呢?再者颜回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最坚定的支持者。

孔子周游列国寻找实现自己理想的国家的时候一直没有找到,被困在山野里,七天七夜没有吃一粒米,于是很多学生对孔子的儒家思想产生了怀疑,甚至是子游与子贡这样的大弟子也动摇了,只有颜回是孔子坚定的支持者,颜回认为老师的大道不行是因为那个世道出现了问题,“不容然后见君子”,也就是说君子之道在混乱的世界里得不到应用,不是君子不好,而是因为世道不好。

这样一个理解自己的坚定的支持者,孔子能不喜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颜回是一个按照孔子所教导的儒家思想要求自己的人,可以说完全符合了孔子对于“仁”的要求,所以孔子毫不吝惜的将“仁”归于颜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第六》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第六》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第六》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论语·先进第十一》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论语·先进第十一》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第十一》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论语·先进第十一》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论语·先进第十一》
季康子问曰:”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论语·先进第十一》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论语·述而第七》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第九》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为政第二》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冶长第五》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第五》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论语·先进第十一》
子畏於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论语.先进第十一》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子罕第九》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论语·子罕第九》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第十一》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论语·先进第十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