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资本主义形成及其本质习题(1)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习题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一、辨析题1、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价值量。

错误。

劳动生产率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然劳动时间决定的。

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但价值量是不变。

2、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没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正确。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构成了商品。

因此,对人有用即具有使用价值但不是劳动产品,就不具有价值,也不是商品。

3、“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正确。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果。

最初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并不是金银。

在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金银具有一般商品无法比拟的优点,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不易损害,宜于长期保存;硬度小,质地均匀,易于分割,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逐渐稳定在一种商品,即货币上。

4、相对m是超额m产生的前提错误。

⑴相对m的概念⑵超额m的概念⑶由于资本家竞相追逐超额m,使得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从而实现了相对m的生产,可见,相对m是超额m产生的结果,而不是前提。

5、全体资本家都能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而只有少数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错误。

(1)相对剩余价值:在劳动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2)虽然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都是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剩余价值。

(3)相对剩余价值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而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因此,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全体资本家都能获得相对剩余价值,而只有少数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6、固定资本就是不变资本,流动资本就是可变资本。

错误。

⑴划分的依据不同:前者是根据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后者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m生产中作用不同划分的⑵划分的内容不同,C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资料,因只包括劳动资料,V单指劳动力和生产资料⑶划分的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揭示的构成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而后者的划分是为了揭示m的真正来源。

马哲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马哲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二、多项选择题1 .关于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B .所有权是所有制的基础C .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它是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D .同一种所有制可以有不同的所有权2 .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它是()A .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B .商品的社会属性C .交换价值的基础D .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3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A .个别劳动B .社会劳动C .具体劳动D .抽象劳动4 .货币的本质通过它的职能体现出来,货币有多种职能,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支付手段D .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5 .以下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 .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B .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C .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D .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6 .简单商品经济中所包括的各种矛盾主要是()A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 .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C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D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7 .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B .交换价值和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C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D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8 .一切商品都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这表明()A .缺少使用价值和价值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成为商品B .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C .有使用价值,但不是劳动产品,也不是商品D .有使用价值,也是劳动产品,但只是供生产者自己消费,也不是商品9 .影响市场上商品价格变化的规律有()A .商品价值的变化B .货币价值的变化C .供求关系的变化D .平均利润率的变化10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是()A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B .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C .商品交换必须实行等价交换D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1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别是()A .具体劳动是劳动的具体形式,抽象劳动是一般人类劳动B .具体劳动是体力劳动,抽象劳动是脑力劳动C .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反映社会生产关系D .具体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12 .在下列几种价值形式中,没有本质区别的两种形式是()A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B .扩大的价值形式C .一般价值形式D .货币形式13 .价格受市场供求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作用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这是因为()A .商品交换都是按照价格与价值相一致的原则进行的B .从商品交换的总体看,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C .从商品交换的较长时间看,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D .各种商品价格的波动,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的14 .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 .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 .价格受价值影响,随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动C .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D .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但不反映供求关系15.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主要有()A .劳动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增加了B .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在劳动总量中的比重增加了C .农业劳动已成为物质生产劳动的基本形式D .在总的劳动消耗量中物化劳动的比重增加而活劳动的比重相对减少了16 .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有()A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 .价格围绕交换价值上下波动C ,价格围绕成本价格上下波动D .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17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生产这种商品的()A .劳动生产率成正比B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C .劳动生产率成反比D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18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结果是()A .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B .转移了生产资料的价值C .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D .创造出剩余价值19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A .维持劳动者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B .劳动者维持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价值C .养育子女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D .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费用20 .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A .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B .为计算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C .为计算资本周转速度提供了依据D .为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奠定了基础21 .借贷资本的特点是()A .一种资本商品B .一种商品资本C .一种所有权资本D .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G 一G'22 .在数量上相当于平均利润的剥削收入有()A .产业利润B .商业利润C .借贷利息D .银行利润23 .在资本主义现实中,剩余价值是采取各种转化形式出现的,它们有 ( )A .成本B .工资C .利润D .利息24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导致()A .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B .利润率的提高C .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比例的降低D .资本周转速度的减缓25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共同点()A .都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B .都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C .都增加了剩余价值量D .都提高了剩余价值率26 .剩余价值规律()A .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达到目的的手段B .反映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C .在资本主义社会起主导作用D .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27 .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的用于生产的棉花属于()A .不变资本B .固定资本C .可变资本D .流动资本28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同其他劳动过程相比较体现出来的特点是()A .创造新的使用价值B .创造新的价值C .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属于资本家D .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29 .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公式是()A .剩余价值/可变资本B .剩余价值/全部预付资本C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D .年剩余价值量/预付可变资本30 .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学说论证了()A .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B .技术进步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C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D .利润率的下降趋势31 .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A .对工人的剥削程度B .预付资本量的大小C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D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3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工作日有所缩短,这表明( )A .对工人剥削程度有所减轻B .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C .必要劳动时间大为缩短D .相对剩余价值成为主要剥削形式33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是( )A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B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C .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D .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34 .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客观必然性是由()A .社会再生产的规律决定的B .社会再生产的形式决定的C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的D .竞争规律决定的35 .下列现象掩盖资本主义剥削实质的是()A .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B .不变资本只是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C .资本主义工资是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D .资本主义利润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36 .资本积累、积聚和集中的相互关系是()A .资本集中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B .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实现条件C .资本积聚有利于资本集中D .资本迅速集中会加快资本积累37 .资本积累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减少,表现为()A .原有资本有机构成不变,追加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绝对量增加,相对量减少B .原有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出现机器排挤工人C .原有资本和追加资本有机构成都提高,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绝对量增加,相对量减少D .原有资本和追加资本有机构成都提高,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绝对量和相对量都增加38 .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是因为()A .工资被看做是全部劳动的报酬B .工人一般在提供了劳动之后,资本家才付工资C .工资依劳动时间长短而不同D .工资依劳动效率高低而不同39 .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表明()A .其实质是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B .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了社会财富的创造并且是价值创造的物质C .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是价值的源泉D .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和劳动力要素(工人的劳动)共同创造价值40 .剩余价值与利润这两个范畴之间的关系是()A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B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转化形式C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D .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41 .资本主义积累过程总是伴随着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直接后果是()A .个别资本增大B .对劳动力需求减少C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D .平均利润率下降42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主要表现在()A .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B .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C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D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43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A .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B .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C .反映了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要求D .作为上层建筑,为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提供政治保障44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的两个基本方面是()A .立法司法职能B .对内职能C .对外职能D .行政职能45 .资本主义的国家机器包括()A .资产阶级政党B .军队、警察C .监狱、法庭D .政府机构46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有()A .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压迫和控制的政治职能B .对邮政、铁路、水路、文教、卫生保健、社会福利等事业进行管理的公共管理职能C .进行国际交往的职能D .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职能47 .与奴隶制、封建制国家相比,资本主义国家()A .政治上对多数人实行民主,对少数人实行专政B .代表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C .政治上要求形式上的自由民主、正义平等D .经济上要求自由竞争、等价交换48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A .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B .政治组织形式C .选举制度D .政党制度49 .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中提出了()A .主权在民B .天赋人权与社会契约论C .分权制衡D .自由、平等、博爱50 .资本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有()A .私有财产不可侵犯B .主权在民C .人们当家作主D .分权制衡51 .资本主义政权的分权制衡是指()A .立法权B .管理权C .行政权D .司法权52 .资产阶级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很大作用,包括()A .代表资产阶级执掌政权,对政府施加影响、控制议会B .制定和推行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方针、政策C .操纵选举D .控制群众团体和舆论宣传53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是()A .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B .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平等C .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D .制定和推行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方针、政策54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前的积极作用有()A .批判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B .启发民众进行资产阶级革命C .保证资产阶级的胜利D .为资产阶级建立国家提供理论依据55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是()A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民的意志和愿望B .集中地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文化的精华C .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D .是资产阶级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56 .我们可以借鉴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有()A .关于人类政治生活客观规律的探索B .关于经济运行一般规律的揭示C .关于思维规律的研究D .关于司法实践历史经验的描述「多项选择题答案〕1 . ACD2 . ABCD3 . CD4 . AB5 . ABD6 . ACD7 . ABCD8 . ABCD9 . ABCD 10 . ABC 11 . ACD 12 . CD 13 . BCD 14 . AC 15 . ABD 16 . AD 17 . BC 18 . ABCD 19 . ACD 20 . ABD 21 . ABCD 22 . ABD 23 . CD 24 . AC 25 . ABCD 26 . ABCD 27 . AD 28 . CD 29 . AC 30 . ABD 31 . ABCD 32 . BCD 33 . AD 34 . CD 35 . CD 36 . ACD 37 . BC 38 . BCD 39 . AB 40 . ACD 41 . BCD 42 . ABC 43 . ABCD 44 . BC 45 . BCD 46 . AB 47 . CD 48 . ABCD 49 . ABCD 50 . ABD51 . ACD 52 . ABCD 53 . ABC 54 . ABCD 55 . CD 56 . ABCD三、辨析题1 .商品的价值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习题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习题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一、单项选择题1、作为商品的计算机软件,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A、软件磁盘本身B、软件的有用性C、购买软件的货币D应用软件的计算机2、马克思说:“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没有用,不能称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这说明A、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C、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3、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A、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B、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C、满足人们需要的物实体D、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4、投入某种物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量不变,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之间,两者的变化表现为A、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B、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增大C、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减少D、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大5、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A、剩余价值学说B、生产价格理论C、劳动二重性学说D、劳动力商品理论6、个别劳动的社会性质,通过A、商品的有用性来体现B、商品的广告传播来体现C、商品的交换来体现D、商品质量的鉴定来体现7、货币的本质是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B、商品的等价物C、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D、商品相对价值形式8、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的对立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C、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D、商品与货币的对立9、劳动生产率变化与商品价值量变化的关系是A、与单位时间内所形成的价值量成正比B、与单位时间内所形成的价值量成反比C、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正比D、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10、商品的二因素之所以是使余价值和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是因为A、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B、使余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C、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D、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11、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A、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使用价值B、没有价值的东西就没有使用价值C、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D、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有价值12、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13、价值的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A、具体劳动B、抽象劳动C、私人劳动D、社会劳动14、商品的本质属性是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价格15、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A、具体劳动B、剩余劳动C、商品的生产形式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16、同等重量的黄金和生铁,黄金的价值比生铁的价值更大,这是由于A、生产黄金比生产生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B、黄金的使用价值比生铁的使用价值更大C、黄金是贵重的,稀缺商品,而生铁不是D、黄金过去是、现在仍然是重要的价值尺度,而生铁不是17、货币是在长期的商品交换中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因此货币的本质是A、一般等价物B、特殊的商品C、商品世界中的一员D、在长期的商品交换中产生的18、在市场机制中,最重要的机制是A、供求机制B、价格机制C、竞争机制D、风险机制19、价值规律对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调节作用的实现形式是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时间的矛盾运动B、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运动C、价格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围绕价值波动,从而影响各个市场主体的利益D、市场价格围绕生产成本上下波动20、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作用,是通过A、国家宏观调控实现的B、市场自发实现的C、自觉运用和自发作用共同实现的D、价格实现的2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取决于A、生产每个商品的劳动生产率B、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C、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D、社会劳动生产率22、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关键是运用A、商品二因素原理B、劳动二重性原理C、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原理D、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原理2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实质是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与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C、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D、物质资料再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的统一24、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10%,由此形成商品个别价值低于其社会价值的那部分是A、超额剩余价值B、绝对剩余价值C、相对剩余价值D、剩余价值25、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问题上,首先要区分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B、劳动和劳动力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26、某纺织厂因棉花价格上涨而增加了资本的垫支,它影响该厂的A、资本技术构成B、资本价值构成C、资本物质构成D、资本有机构成27、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集中的直接后果是A、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B、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C、绝对剩余价值总量快速增长D、社会就业率明显提高28、解决资本总公式形式上矛盾的根本条件是购买到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说,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劳动力商品A、使用价值的特殊性B、价值构成的特殊性C、形成条件的特殊性D、物质内容的特殊性29、剩余价值A、在生产领域中产生,可以离开流通领域B、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生产领域C、在生产领域中产生,通过流通领域来实现D、既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也在生产领域中产生30、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是通过生产者的A、具体劳动而增值B、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C、抽象劳动而增值D、抽象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31、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A、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值程度B、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程度C、生产资本的增值程度D、不变资本增值程度32、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依据是A、资本各部分有不同的实物形式B、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值过程中起不同作用C、资本各部分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D、资本各部分的流通形式不同33、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A、工人的劳动报酬B、工人的劳动价格C、工人根据自己提供的劳动量参与分配的形式D、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34、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原因是A、降低劳动力价值B、追逐超额剩余价值C、获取绝对剩余价值D、获取相对剩余价值35、以资本积累的方式扩大个别资本的规模,是通过A、许多分散小资本的集合B、大资本对中小资本的合并C、个别资本的资本积累D、组织股份公司36、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A、表现为劳动的价格B、是劳动力的价值C、是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D、是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的转化形式37、个别资本通过组织股份公司使生产规模扩大是A、资本的积累B、资本的积聚C、资本集中D、社会资本的扩大38、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A、单个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商品个别价值的结果B、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C、单个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劳动力价值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D、资本家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增加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39、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A、逐渐消失B、能发生价值转移C、借助于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D、借助于抽象劳动而再生产出来40、从分析资本流通公式可以找到价值增殖的根源在于A、G--W阶段的货币上B、G--W阶段商品的购买行为上C、G--W阶段中所购买商品价值上D、G--W阶段中所购买商品的使用价值上41、资本主义生产的两重性是A、一方面是使用价值生产,另一方面是价值生产B、一方面是具体劳动生产,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生产C、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生产,另一方面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生产D、一方面是劳动资料生产,另一方面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生产42、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4:1,m’=100%,一年周转4次,其年剩余价值量和剩余价值率分别为:A.80万,100%B.40万,400%C.40万,100%D.80万,400%43、从劳动过程看,正在修配厂检修的汽车是A、劳动工具B、劳动资料C、劳动产品D、劳动对象44、机械设备成为资本是因为它是A、生产物质资料的手段B、生产商品的手段C、现代化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D、剥削雇佣劳动的手段45、超额剩余价值是A、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必要劳动时间缩短所生产的剩余价值B、降低劳动力的价值而获得的剩余价值C、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而使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D、由于延长工作日的绝对量所生产的剩余价值46、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A、延长工人工作日而获得的B、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C、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的D、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47、资本积累的实质是A、用暴力剥夺小生产者B、为了增加社会财富C、为了社会进步D、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去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48、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A、简单再生产B、资本积累C、物质资料再生产D、可变资本49、资本技术构成是指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B、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之间的比例C、机器设备与雇佣工人之间的比例D、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50、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在于,资本积聚的结果会使A、社会资本总额增加B、个别资本规模扩大C、剩余价值总量增长D、资本有机构成提高51、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A、扩大再生产是资本积累的源泉B、资本积累本身就是扩大再生产C、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累无内在联系D、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52、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是指C﹕VA、C的比重不断扩大B、V的比重不断扩大C、C与V同比例上升D、C与V 同比例下降53、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A.商品与商品的对立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D.商品与货币的对立54、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因为剩余价值被看作是生产商品中所A、耗费的可变资本的增加额B、预付的不变资本的增加额C、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D、耗费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55、一般情况下,获利水平低于平均利润率的资本是A、产业资本B、商业资本C、银行资本D、借贷资本56、商业资本作为一种独立职能资本,也获得平均利润,直接原因是:A.商业部门和产业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转移B.产业资本家为销售商品,将部分利润让及给商业资本家C.商业资本家加强对商品雇员的剥削D.产业部门将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分给商业部门57、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是A、各部门资本之间相互竞争的结果B、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C、部门内部各企业相互竞争的结果D、资本积累的结果58、资本主义银行利润的最终来源是A、存款利息低于贷款利息的差额B、存款利息高于贷款利息的差额C、银行职工创造的剩余价值D、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59、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A、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B、价值转移方式的不同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60、马克思所提出的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的一系列基本条件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是A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的核心问题B、社会总产品必须在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同时得到实现C、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保持着比例关系的平衡 D、社会资本再生产要求比例关系的协调发展61、下列物质资料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A、机器B、库存产品C、原料D、燃料62、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63、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价值如何增殖B、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形成C、剩余价值的实现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64、在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资本是A、商品资本B、货币资本C、生产资本D、流动资本65、产业资本循环具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66、再生产需要两大部类之间、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是A、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B、社会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C、人类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D、一切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6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A、生产绝对过剩B、生产相对过剩C、生产不足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6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A、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C、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D、生产无政府状态二、多项选择题1、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和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价格受价值影响,随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化C、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D、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但不反映供求关系E、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又制约供求关系2、价值规律作用的实现有赖于A、市场竞争B、劳动生产率提高C、价格波动D、资源的有效配置E、供求关系的变化3、“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这句话表明A、使用价值与价值不可分离B、只有具备使用价值的东西,才可能有价值C、一定量的价值存在于一定量的使用价值之中D、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其使用价值量决定的E、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有机统一体4、出现商品交换以来,总共出现的几种价值形式有A、简单的价值形式B、扩大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D、具体价值形式E、货币形式5、简单商品经济包含着一系列内在矛盾,它们是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E、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6、就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来说A、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B、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C、价值的大小决定于使用价值D、使用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价值E、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关系7、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因素,缺一不可。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习题)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习题)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习题)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一、单选题:1、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2、生产力和生关系的统一构成( C )A.经济基础 B.上层建筑 C.生产方式 D.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3、商品是( A )A.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劳动产品B.直接满足生产者需要的劳动产品C.不进入商品流通而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D.直接以税收形式上缴的劳动产品4、商品的二因素是指( C )A.价值与价格 B.使用价值与价格C.使用价值和价值 D.交换价值和价值5、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是( C )A.商品的效用 B.商品的使用价值C.商品的价值 D.市场上的供求关系6、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C )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或局部)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D.交换价值与价值的矛盾7、商品价值是( B )A.使用价值的内容与基础 B.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C.商品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 D.商品的价格表现形式8、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B )A.个别劳动时间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剩余劳动时间 D.超额劳动时间9、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 A )A.反比 B.正比 C.没关系 D.在一定条件下按相同方向变化10、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是( B )A.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单位商品价值量提高B.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C.劳动生产率下降时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D.劳动生产率下降时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11、商品生产者要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必须使自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 B )A.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小于最高的个别劳动时间12、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A )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B.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C.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13、货币的本质是( C )A.生产关系 B.物品奥特曼C.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D.纸币14、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 B )A.价格等于价值 B.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C.价格高于价值 D.价格低于价值15、社会分工是指( A )A.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B.同一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C.按性别和年龄自然形成的分工 D.企业内部的分工16、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A )A.劳动力成为商品 B.带来剩余价值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1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是( A )A.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C.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统一D.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统一18、资本增殖是发生在:( B )A.流通中 B.生产中 C.购买中 D.销售中19、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工人新创造的全部价值是( A )A.劳动力自身价值和剩余价值 B.商品的价值C.剩余价值 D.劳动力自身的价值20、作为资本的货币和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的根本区别在于( D )A.能否买到商品 B.能否买到生产资料.C.能否买到生活资料 D.能否带来剩余价值21、按价值周转方式划分,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 B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C.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 D.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22、同时属于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生产资料是( A )A.设备 B.原料 C.燃料 D.辅助材料23、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A )A.剩余价值 B.交换价值 C.商品的价值 D.社会产品24、在80年代中后期,由于温州很多企业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导致了在全国市场上抵制“温州货”现象。

马原第四章习题.doc

马原第四章习题.doc

A.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 C.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 7. 价值规律是( ) A.自然经济的基本规律 C.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8. 剩余价值来源于( ) A.不等价交换 C.工人的剩余劳动 9.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 A.商品 B.价值 B.个别劳动时间决定D.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生产的商品决定 B.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D.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B.工人工资的扣除D.劳动力的价值 ) C.剩余价值 D.创造财富 10.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A.小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C.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分离 11. 劳动力使用价值的特点是( A.能创造物质产品 C.能创造剩余价值B.劳动成为商品D.劳动力成为商品)B.能形成价值D.能创造比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更大的价值) 12.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 A.在生产中位置是否移动 C.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 13. 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因素是( A.工人工资的高低 C.工人劳动强度的大小 14. 交换价值的基础是( A.使用价值 B.价值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B.在运动中职能是否变化D.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B.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 D.剩余价值率的高低)C.价格D.创造商品的劳动) B.使用价值和价值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B.两次劳动 D.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一、单项选择:1. 冏品是:( )A.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B. 一切物品C.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D. 一切有用的物品2. 价值的本质是( )A. 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B.抽象劳动C.具体劳动D.社会生产关系3. 一定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由( )A. 使用价值构成B.交换价值构成C.价值构成D.货币构成4. 冏品的二因素是指( )A. 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5.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A. 两种劳动 C.两个过程的劳动 6. 商品的价值( )A.工人的具体劳动B.工人的抽象劳动C.剩余价值D.资本家的省吃俭用16.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B.劳动力价值的实现问题C.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D.平均利润的实现问题17.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A.生产与需要的矛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1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A.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B.生产不足的经济危机C.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D.生产严重短缺的经济危机二、多项选择题1.冏品的二因素是()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2.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A.具体劳动B.社会劳动C.抽象劳动D.私人劳动3.劳动力的价值包括()A.维护自身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劳动者家属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掌握一定技术必需的教育和训练费用D.劳动者实际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4.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A.揭示了价值的真正来源B.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C.揭示了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的影响D.揭示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5.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A.货币资本B.生产资本C.商品资本D.固定资本6.资本周转时间由两方面构成()A.生产时间B.流通时间C.销售时间D.购买时间7.资本主义的利润率()A.是剩余价值与全部可变资本的比率B.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C.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D.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8.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B.商品实行等价交换原则C.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D.价格总是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三、辨析题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不同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第四章_练习题

第四章_练习题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一、单项选择题1.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 )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2.资本的本质是( )A.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B.购买商品的货币C.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D.购买劳动力的货币3.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C.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D.工人工作日不变,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4.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A.它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B.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C.它们在生产使用价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D.它们在流通中采取的形态不同5.资本周转时间包括( )A.购买时间和生产时间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C.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D.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6.根据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可将其划分为( )A.不变资本、可变资本B.货币资本、商品资本C.借贷资本、银行资本D.固定资本、流动资本7.在下列生产要素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 )A.厂房、设备B.原料C.燃料D.劳动力8.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I(v+m)=II c B.I (v+m)+I I (v+m)=I I (c+v+m)C.I(c+v+m)=I c+I I c D.I (v+m)>II c9.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在量上( )A.二者相等B.利润率大于剩余价值率C.利润率小于剩余价值率D.二者没有关系10.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可以以一定的数量比例关系相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有( )A.价值B.效用C.交换价值D.价格11.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货币流通规律D.社会再生产规律12.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了棉花是作为( )A.流动资本B.固定资本C.可变资本D.剩余资本13.劳动力商品的最重要的的特征是()A.劳动力存在于健康的人体内B.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剩余价值的源泉C.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商品D.劳动力价值的决定受历史因素的影响14.作为商品的计算机软件,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A.软件磁盘本身B.软件的有用性C .购买软件的货币D.应用软件的计算机15.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A.顾客用10元钱可购买5斤苹果B.顾客购买了5斤苹果,一周后付款10元C.顾客用10元钱购买了5斤苹果D.顾客向水果店以每年2元的价格预定5斤苹果16.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A.是逐渐消失的B.能发生价值增殖C.借助于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D.借助于抽象劳动而再生产出来17.资本主义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形成()A.超额剩余价值B.超额利润C.平均利润D.商业利润18.反映资本家对雇佣工人剥削程度的是()A.利润率B.利息率C.剩余价值量D.剩余价值率19.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A.延长工人工作日而获得的B.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C.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的D.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20.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一个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的结果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1.C 2.C 3.C 4.B 5.B 6.D 7.A 8.A 9.C 10.A 11.A 12.A 13.B 14.B 15.C 16.C 17.A 18.D 19.D 20.C二、不定项选择题1.商品是( )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B.具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的劳动产品C.具有价值而没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D.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2.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导致( )A.商品价值下降B.劳动力价值上升C.劳动力价值下降D.相对剩余价值增加3.通过对G-W-G′资本总公式的分析,可以发现( )A.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运动的目的B.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C.剩余价值是在流通中产生的D.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中产生的,但不能离开流通4.生产时间包括()A.劳动时间B.正常停工时间C.自然力对劳动对象独立发生作用的时间D.生产资料储备时间5.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因素,两者的关系是( )A.有使用价值就有价值B.有价值就有使用价值C.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有价值D.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6.下列选项中,属于货币支付手段的有( )A.地租B.租金C.工资D.债务7.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的基本职能有(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8.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是()A.劳动者没有人身自由B.劳动者有人身自由C.劳动者除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D.劳动者必须具备高水平的技能9.产业资本的循环所经历的三个阶段中,有( )A.两个属流通阶段,一个是属于生产阶段B.一个属流通阶段,两个属于生产阶段C.两个属于销售阶段,一个属于生产阶段D.一个属于购买阶段,一个属于销售阶段,一个属于生产阶段10.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A.货币资本B.生产资本C.商品资本D.固定资本1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再生产)周期经历的阶段有()A.危机B.萧条C.复苏D.停滞1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有()A.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B.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与生产发展缓慢之间的矛盾C.社会生产无限扩大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13.产业资本的循环是()A.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统一B.资本生产和商品生产的统一C.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D.三种资本循环形式的统一14.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A.生产时间B.流通时间C.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D.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15.资本主义农场的役畜、种畜和奶牛等属于()A.固定资本B.流动资本C.不变资本D.可变资本16.资本家用于购买原材料的那部分资本属于( )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固定资本D.流动资本17.增加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是靠( )。

马克思-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练习

马克思-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练习

2021/4/6
10
2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A 劳动力成为商品 B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C货币是一般等价值物 D货币是财富的一般代表 22、货币与资本的关系,正确的是 A 货币本身就是资本 B 任何数量的货币都能成为资本 C 凡是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都是资本 D 只有能增值自身价值的货币,才是资本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下列内容作为尺度的 A 具体劳动 B 简单劳动 C 复杂劳动 D 个别劳动
2、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 A 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价值量不变 B 劳动生产率降低时价值量不变 C 单位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D 单位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2021/4/6
1
3、商品生产者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A 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 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 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 个别劳动时间大大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4、商品的二因素是对立统一的,这对矛盾的解 决有赖于 A 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B 货币的出现并充当交换媒介 C 商品交换的实现 D 商品物质实体的消亡
8、货币的本质是 A 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 C 流通手段 D 价值的表现形式
9、价格标准是由货币的下列职能派生出来的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支付手段 D 贮藏手段
2021/4/6
4
10、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A 可以用观念的货币 B 必须是现实货币 C 必须用金属货币 D 必须是支付债务的货币 11、商店里出售的各种商品,都贴有价格标签,这 些价格标签表明货币在 A 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B 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 C 发挥支付手段的职能 D 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
2021/4/6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的本质因素是()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价格2.商品经济是()A.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B.为他人而生产的经济形式C.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D.存在于一切社会的经济形式3.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A.创造新价值B.创造剩余价值C.创造必要价值D.创造使用价值4.两种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的原因,在于他们()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B.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C.对人们有共同的效应D.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的人类劳动5.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对这句话应理解为()A.商品不可能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B.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C.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D.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以()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7.投入某种物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活动量不变,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之间,两者的变化表现为()A.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B.商品数量不变,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大C.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D.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大8.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A.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B.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C.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D.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9.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10.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A.具体劳动B.剩余劳动C.商品的生产形式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11.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A.劳动二重性学说B.资本有机构成学C.剩余劳动学说D.平均利润学说12.在一切社会里,社会财富由()A.价值构成的B.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构成的C.资本构成的D.货币构成的13.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A.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B.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C.它具有计量单位D.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1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15.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A.剩余价值学说B.生产价格理论C.劳动二重性理论D.劳动力商品理论16.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A.不等价交换B.劳动成为商品C.劳动力成为商品D.货币所有者把货币投入生产领域17.剩余价值来源于()A.不等价交换B.工人工资的扣除C.工人的剩余劳动D.劳动力的价值18.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A.劳动过程和使用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D.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19.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A.在生产中位置是否移动B.在运动中职能是否变化C.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D.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20.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因素是()A.工人工资的高低B.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C.工人劳动强度的大小D.剩余价值率的高低2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A.生产与需要的矛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2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A.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B.生产不足的经济危机C.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D.生产严重短缺的经济危机2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A.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B.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D.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的矛盾24.产业资本是()A.生产资本B.工业资本C.社会总资本D.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25.产业资本循环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A.流通阶段B.生产阶段C.购买阶段D.售卖阶段26.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A.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B.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商品资本C.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27.货币资本的职能是()A.生产剩余价值B.实现剩余价值C.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D.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28.资本周转是从资本运动的()A.连续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B.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C.实现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D.矛盾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29.资本的周转速度和()A.周转时间成正比,周转次数成反比B.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次数成正比C.周转时间成正比,周转次数成正比D.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次数成反比30.把生产资料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其依据是()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周转方式B.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存在形态C.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D.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31.能够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资本是()A.生产资本B.货币资本C.商品资本D.流通资本32.下列选项中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A.原料B.燃料C.辅助材料D.机器、设备33.社会总资本(社会资本)是指()A.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总和B.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的总和C.国内投资的资本和向国外投资的资本的总和D.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所有个别资本的总和34.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C.社会总产值的构成问题D.国民收入的分配问题35.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A.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B.同一部门内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C.同一部门资本家追求超额利润的结果D.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36.资本主义法制的核心是()A.民法B.宪法C.刑法D.行政法37.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A.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B.允许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立执政C.不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D.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38.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A.文学、艺术和宗教B.道德、伦理C.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D.哲学、历史39.美国采取权力制衡的组织形式,其中立法权属于()A.国会B.总统C.最高法院D.最高检察院40.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是()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抽象的人性论C.利己主义抽象的人性论 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二、多项选择题1.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A.资本家靠自身勤劳致富,兴办资本主义企业B.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C.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D.资本家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2.分析资本主义经济之所以从商品开始,是因为()A.资本主义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B.资本主义社会财富普遍采取商品的形式C.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D.商品包含着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萌芽3.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它是()A.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B.商品的社会属性C.交换价值的基础D.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4.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A.个别劳动B.社会劳动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5.在下列几种价值形式中,没有本质区别的两种形式是()A.简单的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形式6.简单商品经济中所包括的各种矛盾主要是()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7.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B.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中C.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8.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生产这种商品的()A.劳动生产率成正比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C.劳动生产率成反比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9.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A.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B.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C.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D.是随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10.劳动力的价值包括( )A.维护自身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劳动者家属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掌握一定技术必需的教育和训练费用D.劳动者实际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11.劳动力的使用价值()A.是大于自身价值的源泉B.是资本积累的直接源泉C.是扩大再生产的直接源泉D.是价值的源泉12.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A.揭示了价值的真正来源B.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C.揭示了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的影响D.揭示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13.产业资本循环包括两个过程()A.购买过程B.生产过程C.消费过程D.流通过程14.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A.货币资本B.生产资本C.商品资本D.固定资本15.产业资本循环是()A.产业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并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带着增殖回到出发点的运动过程B.生产资本的运动C.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D.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16.资本周转时间由两方面构成()A.生产时间B.流通时间C. 销售时间D.购买时间17.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D)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在生产资本中的比重B.流通时间的长短C.固定资本周转速度D.流动资本流通的速度18.资本主义的利润率()A.是剩余价值与全部可变资本的比率B.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C.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D.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19.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有()A.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压迫和控制的政治功能B.对邮政、铁路、水路、文教、卫生保健、社会福利等事业进行管理的公共管理职能C.进行国际交往的职能D.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职能20.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是()A.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B.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平等C.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D.制定和推行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方针、政策21.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前的积极作用是()A.批判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B.启发民众进行资产阶级革命C.保证资产阶级的胜利D.为资产阶级建立国家提供理论依据22.资本主义政权的分权制衡是指()A.立法权 B.管理权 C.行政权 D.司法权23.资本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有()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主权在民 C.人民当家作主 D.分权制衡答案:。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练习题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练习题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练习题一、单项选择:1.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2.一定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由( )A.使用价值构成B.交换价值构成C.价值构成D.货币构成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 )A.生产与需要的矛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4.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 )A.必要劳动时间B.剩余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5.货币的本质是(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B.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C.商品的等价物D.商品相对价值形成6.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A.不等价交换B.劳动成为商品C.劳动力成为商品D.货币所有者把货币投入生产领域7.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 )A.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的价值B.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C.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D.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能够在消费过程中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8.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A.劳动过程和使用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D.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9.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 )A.在生产中位置是否移动B.在运动中职能是否变化C.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D.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10.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因素是( )A.工人工资的高低B.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C.工人劳动强度的大小D.剩余价值率的高低1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B.生产不足的经济危机C.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D.生产严重短缺的经济危机12.资本的周转速度和( )A.周转时间成正比,周转次数成反比B.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次数成正比C.周转时间成正比,周转次数成正比D.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次数成反比13.把生产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其依据是( )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周转方式B.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存在形态C.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D.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14.下列选项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 )A.原料B.燃料C.辅助材料D.机器、设备15.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C.社会总产值的构成问题D.国民收入的分配问题16.利润本质上是( )A.成本价格的产物B.所费资本的产物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D.剩余价值17.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 )A.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B.同一部门内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C.同一部门资本家追求超额利润的结果D.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18.把剩余价值看成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就转化为( )A.成本价格B.生产价格C.利润D.利息19.某钢铁厂因铁矿石价格上涨,增加了该厂的预付资本数量,这使得该厂的资本构成发生了变化,所变化的资本构成是( )A.资本技术构成B.资本价值构成C.资本物质构成D.资本有机构成20.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五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文档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五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文档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五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耿伍群 2013.11.21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习题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 )。

A. 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B.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C. 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D.社会分工以及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2.商品经济是( )。

A. 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B. 为他人而生产的经济形式C. 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D.存在于一切社会的经济形式3.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 )。

A. 资本家靠自身勤劳致富,兴办资本主义企业B. 劳动者自愿脱离土地到城市做工,为资本家进行积累C. 资本家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D.通过暴力手段迫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把大量财富集中在资本家手中4.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这句话说明( )。

A. 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C. 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5.两种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 )。

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B.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C. 对人们有共同的效应D. 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的人类劳动6.价值的实体是( )。

A. 具体劳动 B.抽象劳动C.私人劳动 D. 社会劳动7.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8.与一般劳动产品相比较,商品的主要特点在于( )。

A. 它是用来满足生产者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B. 它是用来馈赠他人的劳动产品C. 它是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D.它是为生产者自己消费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9.两种商品相互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就是商品的( )。

A. 使用价值B. 交换价值C. 价值D. 价格10.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重要特点是,随着其使用价值的消费(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题 第4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题 第4章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一、单项选择:1.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2.价值的本质是( )A.一般人类劳动;B.抽象劳动;C.具体劳动;D.社会生产关系;3.一定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由( )A.使用价值构成;B.交换价值构成;C.价值构成;D.货币构成;4.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A.两种劳动;B.两次劳动;C.两个过程的劳动;D.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5.商品的二因素是由( )A.劳动生产率决定的;B.劳动时间的二重性决定的;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D.劳动的复杂程度决定的;6.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7.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因此( )A.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B.没有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使用价值;C.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D.产品中只要有劳动就一定有使用价值;8.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 )A.必要劳动时间;B.剩余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9.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A.不等价交换;B.劳动成为商品;C.劳动力成为商品;D.货币所有者把货币投入生产领域;10.劳动力成为商品是( )A.一切社会共同存在的现象;B.私有制社会共同存在的现象;C.封建经济存在的现象;D.资本主义社会才出现的现象;11.剩余价值来源于( )A.不等价交换;B.工人工资的扣除;C.工人的剩余劳动;D.劳动力的价值;1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A.劳动过程和使用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D.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13.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 )A.在生产中位置是否移动;B.在运动中职能是否变化;C.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D.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14.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因素是( )A.工人工资的高低;B.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C.工人劳动强度的大小;D.剩余价值率的高低;1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 )A.生产与需要的矛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1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B.生产不足的经济危机;C.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D.生产严重短缺的经济危机;1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 )A.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B.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D.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的矛盾;18.产业资本循环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 )A.流通阶段;B.生产阶段;C.购买阶段;D.售卖阶段;19.产业资本循环的一般公式是( )A.G—W…P…W’—G’;B.W…P…W’—G’—W;C.P…W’—G’—W…P;D.W’—G—W…P…W’;20.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B.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商品资本;C.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21.资本周转是从资本运动的( )A.连续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B.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C.实现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D.矛盾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22.把生产资料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其依据是( )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周转方式;B.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存在形态;C.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D.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23.能够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资本是( )A.生产资本;B.货币资本;C.商品资本;D.流通资本;24.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C.社会总产值的构成问题;D.国民收入的分配问题;25.生产成本是( )A.资本主义生产费用;B.实际生产费用;C.活劳动的耗费;D.物化劳动的耗费;26.利润本质上是( )A.成本价格的产物;B.所费资本的产物;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D.剩余价值;27.反映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增值程度的是( )A.剩余价值率;B.利润率;C.平均利润率;D.年剩余价值率;28.利润率是( )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B.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C.剩余价值与所费资本的比率;D.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29.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 )A.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B.同一部门内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C.同一部门资本家追求超额利润的结果;D.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30.生产价格是( )A.预付资本加利润;B.预付资本加平均利润;C.成本价格加利润;D.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二、多项选择题:1.商品的价值是( )A.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B.商品的社会属性;C.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D.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的体现;2.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 )A.具体劳动;B.社会劳动;C.抽象劳动;D.私人劳动;3.劳动力的价值包括( )A.维护自身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劳动者家属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 劳动者掌握一定技术必需的教育和训练费用;D.劳动者实际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4.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 )A.揭示了价值的真正来源;B.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C.揭示了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的影响;D.揭示了整个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5.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货币资本;B.生产资本;C.商品资本;D.固定资本;6.产业资本循环是( )A.产业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并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带着增殖回到出发点的运动过程;B.生产资本的运动;C.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D.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7.考察产业资本循环的重点在于( )A.资本运动经历的阶段;B. 资本运动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C.在循环的各个阶段上资本的形态的变化D.产业资本正常运动的条件;8.资本周转时间由两方面构成( )A.生产时间;B.流通时间;C. 销售时间;D.购买时间;9.生产成本的形成( )A.表明了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B. 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C.混淆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D.使剩余价值表现为耗费资本的增加额;10.生产价格是( )A.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 B.市场价格加平均利润;C.生产成本加剩余价值;D.价值的转化形式;三、问答题:教材15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同步综合练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同步综合练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同步综合练习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P183)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和基础是〔〕A.劳动力成为商品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C.社会分工D.价值规律起基础性作用答案:C2.(P183)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A.人与人的关系B.人与自然的关系C.生产关系D.交换关系答案:B3.(P184)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答案:C4.(P185)具体劳动〔〕A.反映社会生产关系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C.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D.创造剩余价值答案:C5.(P186)决定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中由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决定的因素是〔〕A.生产条件B.劳动强度C.劳动熟练程度D.生产规律答案:A6.(P187)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以〔〕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答案:B7.(P188)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该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A.成正比B.成反比C.不成比例D.反向变化答案:A8.(P191)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指〔〕A.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B.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答案:C9.(P189)货币的本质是〔〕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B.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C.流通手段D.价值的表现形式答案:B10.(P190)贵金属货币和纸币在执行何种职能时其作用有较大区别〔〕A.价值尺度职能B.流通手段职能C.支付手段职能D.贮藏手段职能答案:D11.(P190)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通货膨胀〔〕A.不会发生B.可能发生C.取决于商品数量D.是不可防止的答案:A12.(P190)支付工资的货币执行的是货币的〔〕A.价值尺度职能B.流通手段职能C.支付手段职能D.价格标准职能答案:C13.(P191)价值规律是〔〕A.自然经济的基本规律B.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C.产品交换经济的基本规律D.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答案:B14.(P194)在私有制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会导致小商品生产者〔〕A.都成为资本家B.都成为雇佣工人C.两极分化D.彻底破产答案:C15.(P198)决定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价值的因素中一般不包括〔〕A.生存资料B.生产资料C.延续和养育后代所需费用D.教育培训费用答案:B16.(P198)决定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价值的因素中对各因素都有影响和渗透作用的因素是〔〕A.维持生存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延续和养育后代所需的费用C.教育培训费用D.历史和道德因素答案:D17.(P19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A.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殖B.货币投入流通的目的是为了带来剩余价值C.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商品D.货币可以购买到生产资料答案:C18.(P199)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创造新价值过程的统一D.劳动过程和转移旧价值过程的统一答案:B19.(P199)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的特征是〔〕A.物质财富创造过程B.价值形成过程C.价值增殖过程D.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过程答案:C20.(P203)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通过〔〕A.个别资本家降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实现的B.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C.各个资本家降低个别劳动时间而实现的D.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答案:D21.(P203)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A.生产绝对剩余价值B.生产相对剩余价值C.降低劳动力价值D.获取超额剩余价值答案:D22.(P201)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流通资本D.流动资本答案:A23.(P205)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是〔〕A.剩余价值B.可变资本C.资本积累D.剩余劳动答案:C24.(P206)反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上的比例的是资本〔〕A.有机构成B.价值构成C.技术构成D.数量构成答案:C25.(P206)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是以〔〕A.社会总资本的增大为前提B.生产资本的增大为前提C.流通资本的增大为前提D.不变资本的增大为前提答案:D26.(P207)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指〔〕A.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B.人口增长超过生产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C.人口增长超过资本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D.劳动力供应超过资本对劳动力需求而出现的人口过剩答案:D27.(P210)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主要有〔〕A.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B.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及专制专制制三种C.两党制和多党制两种D.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三种答案:A28.(P214)资本主义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是〔〕A.法院B.检察机构C.议院或国会D.警察机构答案:C29.(P217)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A.议会制B.三权分立制C.民主共和制D.普选制答案:A30.(P219)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A.实用主义B.利己主义C.自由主义D.民主主义答案:B31.(P218)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A.只具有历史进步性B.只具有阶级局限性C.既有历史进步性又有阶级局限性D.既无历史进步性也无阶级局限性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试题及答案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试题及答案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D)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的对立C.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对立D.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2.商品的二因素之所以是使用价值和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是因为(B )A.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C.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着D.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3.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A )A.同类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B.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C.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D.商品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4.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区别在于(D )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两个不同的劳动过程B.具体劳动是体力劳动,抽象劳动是脑力劳动C.具体劳动是简单劳动,抽象劳动是复杂劳动D.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5.企业向职工发放工资时,货币执行的职能是(D)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6.在同一劳动时间内,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出的商品的数量和单位商品价值量发生的变化是(C)A.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B.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增大C.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D.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7.作为商品的计算机软件,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B )A.软件磁盘本身B.软件的有用性C.购买软件的货币D.应用软件的计算机8.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表明(D)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B.商品不可能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9.某地连续干旱,农民采取各种措施,如深打井、扩大灌溉面积等,保证了蔬菜供应,但蔬菜价格普遍上涨,造成蔬菜价格普遍上涨的根本原因(C)A.蔬菜价格放开B.蔬菜供不应求C.蔬菜价值在增大D.蔬菜运费增加10.把生产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C )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转移方式B.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实物存在方式C.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D.在资本流通中的不同速度11.某资本家投入资本100万元,用于购买生产要素(生产资料80万元,劳动力20万元),经过生产过程生产出商品价值130万元,其剩余价值率为(B )A.100%B.150%C.200%D.250%12.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于生产的(B)A.具体劳动而升值B.具体劳动转移到新商品中C.抽象劳动而升值D.抽象劳动转移到新商品中13.资本主义条件下,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D)A.商品价值B.商品价格C.剩余价值率D.平均利润率14.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各个部分(D )A.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B.价值周转的方式不同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15.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C)A.产品的销售时间B.产品的购买时间和生产时间C.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D.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16.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D)A.价值如何增值B.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形成C.剩余价值的实现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17.假定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是2000,剩余价值也是2000,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是3000,这时社会总资本(B)A.只能进行简单再生产B.有可能进行扩大再生产C.既不能进行简单再生产,也不能进行扩大再生产D.只能进行萎缩的再生产18.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D)A.延长工人工作日而获得B.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C.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D.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19.资本有机构成是指(D)A.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关系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关系C.预付总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关系D.能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20.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采取的组织形式是(A)A.分权制衡形式B.股份制形式C.“参与制”形式D.垂直形式(二)多项选择题1.在商品经济中,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ABC)A.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两种使用价值交换时的量的比例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C.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不同质的,商品的价值是同质D.交换价值取决于供求关系,而价值则取决于使用价值2.决定和影响商品价格变动的因素有(ACD )A.商品本身的价值B.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C.货币的价值D.市场供求关系3.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和供求三者的关系是(ABD)A.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并制约供求关系C.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但不反映供求关系D.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4.同一劳动时间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ACD )A.商品使用价值总量增加B. 商品的价值总量减少C.商品价值总量不变D. 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5.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ACD)A.它们的价值再现在产品价值中B.它们的价值由劳动者的劳动再生产出来C.它们的价值量不会发生变化D.是使用价值生产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因素6.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是(ABC)A.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靠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出来的B.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物质基础不同,因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所起的作用不同C.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整个过程,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无数资本家不断地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D.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超额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产生的结果7.保证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条件(CD)A.产业资本必须经过三个阶段的运动B.产业资本必须有三种循环形式C.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存D.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在时间上继起8.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是(ACD)A.生产资本的构成B.平均利润率的大小C.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9.马克思分析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是(AC)A.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c、v、m三部分构成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C.社会生产分为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消费资料两大部类D.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10.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ABCD)A.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手段和方式B.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C.是资产阶级进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D.具有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三)简答题1.指出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中的作用?答: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习题及答案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人类社会有史以来存在的两种类型的经济形式是A.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B.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C.商品经济与产品经济D.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A.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B.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C.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D.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及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3.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A.剩余价值学说B.生产价格理论C.劳动二重性学说D.劳动力商品理论4.资本原始积累,就是A.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B.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C.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D.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5.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这段话说明A.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C.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6.价值是商品的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物质属性D.一般属性7.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A.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B.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C.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D.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8.作为商品的移动电话,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A.移动电话本身的各种功能B.移动电话对消费者的效用或有用性C.为购买移动电话消费者所付出的货币D.用来支持移动电话的软件9.《资本论》中有这样的表述“对上衣来说,无论是裁缝自己穿还是他的顾客穿,都是一样的”,这主要是因为无论谁穿A.上衣都起到着使用价值的作用B.上衣都起到着价值的作用C.上衣都是抽象劳动的结果D.上衣都是社会劳动的结果10.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是由A.商品的价值量决定的B.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C.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11.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核心观点是A.劳动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B.劳动是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C.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D.劳动的唯一目的是获得剩余价值12.“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大一第一学期马哲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参考答案

大一第一学期马哲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参考答案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1. B 2.D 3.C 4.A 5.B 6.B 7.B 8.D 9.C 10.D11.A 12.D 13.B 14.A 15.B 16.C 17.D 18.C 19.A 20.B 21.A 22.C 23.C24.A]二多项选择题:[参考答案:1.AC 2.BD 3.AD 4.AD 5.BD 6.AC 7.CD8.ABCD 9.ABCD 10.ABD 11.AD 12.ABCD 13.BCD 14. ABCD]三、辨析题:[参考答案要点:]1.答案要点:错误。

商品经济是一种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社会经济形式,而市场经济则是指对社会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当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成熟阶段,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时,商品经济才发展为市场经济。

所以两者是不能等同的。

2.答案要点:错误。

马克思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为了揭露剩余价值的源泉是可变资本(即劳动力)创造的,而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不变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它的价值只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它的价值量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而只有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才有资本周转方式快慢的不同。

3.答案要点:错误。

资本的现象形态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即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

资本的本质既不是物,也不是货币,而是解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它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所以资本和货币不能等同。

4.答案要点:命题错误。

(1)流动资本是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以及劳动力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

从价值周转方式看它们都是一次全部投入生产过程,并随着产品的出售,一次全部收回。

(2)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和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形式存在的资本在价值回收方式上存在不同。

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物质形式上只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随着使用价值的完全消耗,其价值也随之全部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马克思考试复习题4

马克思考试复习题4

B.没有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使用价值
C.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
D.产品中只要有劳动就一定有使用价值
【正确答案是】:A
9、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 )
A.必要劳动时间
B.剩余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正确答案是】:D
10、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
【正确答案是】:A
35、商品二因素中的价值是( )。
A.商品的自然属性
B.商品的社会属性
C.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
【正确答案是】:B
36、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
A.剩余价值学说
B.生产价格理论
C.劳动二重性学说
B.可变资本
8
C.资本积累
D.剩余劳动
【正确答案是】:C
50、货币的本质是( )
A.价值符号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正确答案是】:D
51、资本的有机构成可表示为( )
A.c∶v
B.m∶c
D.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正确答案是】:D
34、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段话说明( )。
A.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C.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D.劳动力商品理论
【正确答案是】:C
37、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
A.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与商品使用价值数量成正比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单多等习题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单多等习题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价格2、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创造新价值B、创造剩余价值C、创造必要价值D、创造使用价值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问,它是以( )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4、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 )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竞争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5、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表明( )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6、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创造的( )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7、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 )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8、商品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9、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作用是通过( )A、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B、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C、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D、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实现的10、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 )A、具体劳动B、剩余劳动C、商品的生产形式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11、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2、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 )A、劳动二重性学说B、资本有机构成学C、剩余价值学说D、平均利润学说13、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 )A、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B、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C、它具有计量单位D、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14、资本集中的方式是( )A、资本积聚和资本积累B、竞争和剩余价值的资本化C、竞争和信用D、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15、资本主义地租是( )A、平均利润转化来的B、超额利润转化来的C、垄断利润转化来的D、企业利润转化来的16、资本是一种运动,资本循环是从( )A、资本运动的形式和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B、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C、资本运动的实现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D、资本运动的矛盾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17、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1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过剩的危机B、生产不足的危机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1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出周期性的原因在于(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周期性D、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20、下列实物形态的资本中,同时属于生产资本、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是()A、原料和燃料B、辅助材料C、机器设备D、商业设施21、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A、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B、价值周转方式不同、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22、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根本是因()A、预付的资本总量增加了B、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C、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D、剩余价值率提高了23、最鲜明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是( )A、政治职能B、经济职能C、社会职能D、对外交往职能24、资本主义法制的核心是( )A、民法B、宪法C、刑法D、行政法25、美取权力制衡的组织形式,其中立法权属于( )A、国会B、总统C、最高法院D、最高检察院26、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的实质是(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B、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C、协调统治阶级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D、人民当家作主27、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 )A、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B、允许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立执政C、不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D、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28、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A、文学、艺术和B、道德、伦理C、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D、哲学、历史[单项选择题答案]1、B2、D3、B4、A5、B6、A7、D8、C9、D 10、A11、D 12、A 13、B 14、C 15、B 16、A 17、C 18、C 19、B20、C 21、D 22、B 23、A 24、B 25、A 26、C 27、D 28、C二、多项选择题1、关于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关系,下列说确的是( )A、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B、所有权是所有制的基础C、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它是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D、同一种所有制可以有不同的所有权2、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它是( )A、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B、商品的社会属性C、交换价值的基础D、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A、个别劳动B、社会劳动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4、货币的本质通过它的职能体现出来,货币有多种职能,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5、以下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说确的是( )A、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B、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C、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D、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6、简单商品经济中所包括的各种矛盾主要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7、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B、交换价值和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C、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容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8、一切商品都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考研政治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试卷1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考研政治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试卷1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考研政治(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试卷1(总分50, 做题时间90分钟)1.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SSS_SINGLE_SELA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B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C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 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矛盾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C解析: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

商品生产者劳动的社会性质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每个商品生产者在社会分工体系中从事的是某一种商品生产,他们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

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又是按照自己的利益和要求进行的,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

故正确答案选C。

2.劳动力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它在消耗过程中( )SSS_SINGLE_SELA 能够转移自身的价值B 能够保存自身的价值C 能够获得新的使用价值D 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D解析: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货币所有者购买到这种特殊商品,能够获得剩余价值,货币也就转化为资本。

3.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是( )SSS_SINGLE_SELA 资本家只占有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B 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C 工人对资本家的人身依附D 资本家对工人的雇佣剥削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B解析: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不是完全占有,也不是人身依附,而是基于劳动者完全的人身自由。

资本家只能通过购买劳动力的方式,将出卖了劳动力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在一起进行生产并取得剩余价值;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单项选择题
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A.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
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商品诸因素中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因素是()
A.使用价值B.价值
C.私人劳动D.社会劳动
3.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
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
C.价值D.价格
4.具体劳动()
A.反映社会生产关系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C.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D.创造剩余价值
5.决定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中由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决
定的因素是()
A.生产条件B.劳动强度
C.劳动熟练程度D.生产规律
6.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大大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7.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该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A.成正比B.成反比C.不成比例D.反向变化
8.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指()
A.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
B.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9.货币的本质是()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C.流通手段
D.价值的表现形式
10.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通货膨胀()
A.不会发生B.可能发生
C.取决于商品数量D.是不可避免的
11.支付工资的的货币执行的是货币的()
A.价值尺度职能B.流通手段职能
C.支付手段职能D.价格标准职能
12.“物以稀为贵”这种现象在商品经济关系中主要是指()A.商品稀少价值就大B.使用价值决定价值
C.供求关系对价格有影响D.心理因素决定价值
13.价值的规律是()
A.自然经济的基本规律 B.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C.产品交换经济的基本规律 D.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
14.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主要是()
A.商品价格同价值相等 B.商品价值同价格相等
C.商品价值围绕价格波动 D.商晶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15.在私有制商晶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会导致小商品生产者()A.都成为资本家B.都成为雇佣工人
C.两极分化D.彻底破产
16.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在流通中购买到()
A.生产资料 B.劳动力 C.劳动资料 D.劳动对象
17.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 )
A.它由剩余价值决定
B.它包括历史和道德因素
C.它由自身的使用价值决定
D.它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1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A.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殖
B.货币投入流通的目的是为了带来剩余价值
C.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商品
D.货币可以购买到生产资料
19.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创造新价值过程的统一
D.劳动过程和转移旧价值过程的统一
20.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的特征是()
A.物质财富创造过程
B.价值形成过程
C.价值增殖过程
D.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过程
21.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
A.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B.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2.一个资本家通过提高效率、加强管理等方法所获得的剩余价值或利润是()
A.绝对剩余价值 B.相对剩余价值
C.超额利润 D.垄断利润
23.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
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
C.流通资本D.流动资本
24.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是()
A.剩余价值B.可变资本
C.资本积累D.剩余劳动
25.资本的价值构成是()
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B.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比例
C.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
D.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比例
26.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是指()
A.不变资本比重增大B.可变资本比重增大
C.流通资本比重增大 D.流动资本比重增大
27.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指()
A.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
B.人口增长超过生产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
C.人口增长超过资本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
D.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需求而出现的人口过剩
28.资本主义国家政体主要有()
A.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
B.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及专制独裁制三种
C.两党制和多党制两种
D.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三种
29.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机构是()
A.法院B.检察机构C.议院或国会D.警察机构30.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
A.议会制B.三权分立制
C.民主共和制 D.普选制
3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A.实用主义B.利己主义
C.自由主义D.民主主义
32.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A.只具有历史进步性
B.只具有阶级局限性
C.既有历史进步性又有阶级局限性
D.既无历史进步性也无阶级局限性
二、多项选择题
1.商品是()
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B.人类劳动的产品
C.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D.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的体现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
A.自然分工
B.劳动分工
C.社会分工
D.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3.商品二因素是指()
A.价值B.交换价值
C.使用价值D.价格
4.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A.个别劳动B.社会劳动
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
5.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D.储藏手段
6.剩余价值()
A.是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
B.是生产资料的自然报酬
C.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D.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7.资本主义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是依靠()
A.延长工作日B.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C.增加劳动强度D.提高劳动生产率
8.决定剩余价值率的因素有()
A.剩余价值量B.可变资本量
C.必要劳动时间D.剩余劳动时间
9.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主要表现在()
A.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
B.竞争的压力
C.垄断的需要
D.市场经济的要求
10.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
A.政党制度B.国家制度
C.民主制度 D.三权分立制度
11.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制度中的三权指的是()A.立法权 B.执法权
C.司法权 D.行政权
12.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主要体现在资产阶级的()
A.人生观B.价值观
C.道德观D.思维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