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偕字次公坊州中部人原文及译文赏析
初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宋史杨徽之》原文及翻译
《宋史杨徽之》原文及翻译宋史原文:杨徽之,字仲猷,建州浦城人。
祖郜,仕闽为义军校。
家世尚武,父澄独折节为儒,终浦城令。
徽之幼刻苦为学,邑人江文蔚善赋,江为能诗,徽之与之游从,遂与齐名。
尝肄业于浔阳庐山,时李氏据有江表,乃潜服至汴、洛,以文投窦仪、王朴,深赏遇之。
乾德初,与郑玘并出为天兴令,府帅王彦超素知其名,待以宾礼。
蜀平,移峨眉令。
时宋白宰玉津,多以吟咏酬答。
复为著作佐郎、知全州,就迁左拾遗、右补阙。
太平兴国初,代还。
太宗素闻其诗名,因索所著。
徽之以数百篇奏御,且献诗为谢,其卒章有“十年流落今何幸,叨遇君王问姓名”语。
太宗览之称赏,自是圣制多以别本为赐。
迁侍御史、权判刑部。
尝属疾,遣尚医诊疗,赐钱三十万。
时刘昌言拔自下位,参掌机务,惧无以厌人望,常求自安之计。
董俨为右计使,欲倾昌言代之,尝谓徽之曰:“上遇张洎、钱若水甚厚,旦夕将大用。
”有直史馆钱熙者,与昌言厚善,诣徽之,徽之语次及之。
熙遽以告昌言,昌言以告洎。
洎方固宠,谓徽之遣熙构飞语中伤己,遂白上。
上怒,召昌言质其语。
出徽之为山南东道行军司马,熙落职通判朗州。
徽之未行,改镇安军行军司马。
未几,以足疾请告,上取名药以赐。
郊祀不及扈从,锡赍如侍祠之例。
车驾北巡,徽之力疾辞于苑中。
上顾谓曰:“卿勉进医药,比见,当不久也。
”及驻跸大名,特降手诏存谕。
明年春正月,车驾还,又遣使临问。
卒,年八十。
徽之纯厚清介,守规矩,尚名教,尤疾非道以干进者。
尝言:“温仲舒、寇准用搏击取贵位,使后辈务习趋竞,礼俗浸薄。
”世谓其知言。
徽之寡谐于俗,唯李昉、王祐深所推服,与石熙载、李穆、贾黄中为文义友。
自为郎官、御史,朝廷即待以旧德。
善谈论,多识典故,唐室以来士族人物,悉能详记。
酷好吟咏,每对客论诗,终日忘倦。
既没有集二十卷留于家上令夏侯峤取之以进徽之无子后徽之妻王卒及葬复以缗帛赐其家。
(《宋史•杨徽之》,有删改)译文:杨徽之,字仲猷,建州浦城人。
祖父杨郜,在福建做官,官职为“义军校”。
2018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天天练35有答案
天天练35文言翻译(一)[基础过关]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长安中,张柬之代杨元琰为荆州长史,与元琰泛江中流,言及则天革命【注】,议诸武擅权之状,元琰发言慷慨,有匡复之意。
及柬之知政事,奏引元琰为右羽林将军。
至都,柬之谓曰:“记昔江中之言乎?今日之授,意不细也。
”乃结元琰与李多祚等,定计诛张易之兄弟。
及事成,加云麾将军。
(选自《旧唐书》)【注】革命:古代认为天子受天命称帝,故朝代更替,君主改年号,称为革命。
(1)议诸武擅权之状,元琰发言慷慨,有匡复之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记昔江中之言乎?今日之授,意不细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阅读下面的文段,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
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
二贤人者,足未尝相过也,口未尝相语也,辞币未尝相接也。
其师若友,岂尽同哉。
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学圣人而已矣,学圣人,则其师若友,必学圣人者。
圣人之言行,岂有二哉?其相似也适然。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改)(1)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20届高考语文小题天天练【34文言翻译专练二】及解析
2020届高考语文小题天天练【34文言翻译专练二】及解析基础过关1.阅读下面的文段,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楚厉王有警鼓,与百姓为戒。
饮酒醉,过而击,民大惊。
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而击之也。
”民皆罢。
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
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李悝警其两和,曰:“谨警敌人,旦暮且至击汝。
”如是者再三而敌不至。
两和懈怠,不信李悝。
居数月,秦人来袭之,至几夺其军。
此不信患也。
(选自《韩非子》,有删改)(1)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
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谨警敌人,旦暮且至击汝。
”如是者再三而敌不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过了几个月,真的有警报了,楚厉王击鼓却没有民众前来。
于是重新申明号令后民众才相信了他。
(2)“要谨慎地戒备敌人,很快他们就要来袭击你们。
”像这样重复了好几次而敌人都没有来。
解析:(1)更令明号:重新申明号令。
(2)谨警:谨慎戒备。
旦暮:很快。
【参考译文】楚厉王有用来报警的鼓,和民众一起警戒。
有一天喝酒喝醉了,就错误地敲鼓,民众大惊。
楚厉王派人阻止民众,说:“我喝醉了和身边的人开玩笑就误敲了鼓。
”民众都散去了。
过了几个月,真的有警报了,楚厉王击鼓却没有民众前来。
于是重新申明号令后民众才相信了他。
《新唐书·杨凭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新唐书·杨凭传》原文及翻译译文1、《新唐书·杨凭传》原文及翻译译文《新唐书·杨凭传》原文及翻译新唐书原文:杨凭,字虚受,一字嗣仁,虢州弘农人。
少孤,其母训道有方。
长善文辞,与弟凝、凌皆有名。
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
凭重交游,尚气节然诺,与穆质、许孟容、李庸相友善,一时歆慕,号“杨穆许李”。
历事节度府,召为监察御史,不乐辄免去累迁太常少卿湖南江西观察使性简傲接下脱略人多怨之在二镇尤侈忲入拜京兆尹。
与御史中丞李夷简素有隙,因劾凭江西奸赃及它不法,诏刑部尚书李庸、大理卿赵昌即台参讯。
于时凭治第永宁里,功役丛烦,又幽妓妾于永乐别舍,谤议颇多,故夷简藉之痛擿发,欲抵以死。
既置对,未得状,即逮捕故官属推蹑,簿凭家赀。
翰林学士李绛奏言:“凭所坐赃,不当同逆人法。
”乃止。
宪宗以凭治京兆有绩,但贬临贺尉。
始,德宗时,假借方镇,习为僭儗事,夷简首按凭,时以为宜,而缘私怨,论者亦不与。
俄徙杭州长史。
以太子詹事卒。
凭所善客徐晦者,字大章,第进士,贤良方正,擢栎阳尉。
凭得罪,姻友惮累,无往候者,独晦至蓝田慰饯。
宰相权德舆谓曰:“君送临贺诚厚,无乃为累乎?”晦曰:“方布衣时,临贺知我,今忍遽弃邪?有如公异时为奸邪谮斥,又可尔乎?”德舆叹其直,称之朝。
李夷简遽表为监察御史,晦过谢,问所以举之之由。
夷简曰:“君不负杨临贺,肯负国乎?”后历中书舍人,强直守正,不沈浮于时。
嗜酒丧明,以礼部尚书致仕,卒。
(《新唐书·列传第八十五杨凭传》)译文:杨凭,字虚受,又字嗣仁,虢州弘农(现河南灵宝县)人。
幼年时丧父,其母教导有方。
成年以后善于写文章,与弟弟杨凝、杨凌,都很有名气。
大历年间,兄弟三人一同考中进士,被当时的人们称作“三杨”。
杨凭注重结交朋友,崇尚气节,重视诺言,与穆质、许孟容、李庸等人相互友善,被当时的人所羡慕,被称为“杨穆许李”。
先后担任节度府,朝廷征召担任监察御史,不满检束,于是请求免职离开。
2020版高考语文全程训练小题天天练34文言翻译专练二含解析
天天练34 文言翻译专练(二)基础过关1.阅读下面的文段.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楚厉王有警鼓.与百姓为戒。
饮酒醉.过而击.民大惊。
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而击之也。
”民皆罢。
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
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李悝警其两和.曰:“谨警敌人.旦暮且至击汝。
”如是者再三而敌不至。
两和懈怠.不信李悝。
居数月.秦人来袭之.至几夺其军。
此不信患也。
(选自《韩非子》.有删改)(1)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
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谨警敌人.旦暮且至击汝。
”如是者再三而敌不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过了几个月.真的有警报了.楚厉王击鼓却没有民众前来。
于是重新申明号令后民众才相信了他。
(2)“要谨慎地戒备敌人.很快他们就要来袭击你们。
”像这样重复了好几次而敌人都没有来。
解析:(1)更令明号:重新申明号令。
(2)谨警:谨慎戒备。
旦暮:很快。
【参考译文】楚厉王有用来报警的鼓.和民众一起警戒。
有一天喝酒喝醉了.就错误地敲鼓.民众大惊。
楚厉王派人阻止民众.说:“我喝醉了和身边的人开玩笑就误敲了鼓。
”民众都散去了。
过了几个月.真的有警报了.楚厉王击鼓却没有民众前来。
于是重新申明号令后民众才相信了他。
《列传-卷五十九》(宋史)简介、原文全文及翻译白话译文
《宋史》列传·卷五十九关于宋史《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
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
《宋史》全书有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共计496卷,约500万字,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
卷五十九原文杨偕王沿(子鼎)杜杞杨畋周湛徐的姚仲孙陈太素(马寻杜曾附)李虚己张傅俞献卿陈从易杨大雅杨偕,字次公,坊州中部人。
唐左仆射於陵六世孙。
父守庆,仕广南刘氏,归朝,为坊州司马,因家焉。
偕少从种放学于终南山,举进士,释褐坊州军事推官、知汧源县,再调汉州军事判官。
道遇术士曰:"君知世有化瓦石为黄金者乎?"就偕试之,既验,欲授以方。
偕曰:"吾从吏禄,安事化金哉?"术士曰:"子志若此,非吾所及也。
"出户,失所之。
在官,数上书论时政,又上所著文论。
召试学士院,不中,改永兴军节度推官。
又上书论陕西边事,复召试,不赴,即迁秘书省著作佐郎,为审刑院详议官,再迁太常博士。
宋绶荐为监察御史,改殿中侍御史。
与曹修古连疏,言刘从德遗奏恩太滥,贬太常博士、监舒州税。
以尚书祠部员外郎知光州,改侍御史,为三司度支判官。
时郭皇后废,偕与孔道辅、范仲淹力争。
道辅、仲淹既出,偕止罚金。
乃言愿得与道辅等皆贬,不报。
富民陈氏女选入宫,将以为后,偕复上疏谏上。
以尚书户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
马季良以罪斥置滁州,自言得致仕。
偕以谓致仕用优贤者,不当以宠罪人,又数论升降之弊,仁宗嘉纳之。
判吏部流内铨,徙三司度支副使,擢天章阁待制、河北转运使。
按知定州夏守恩赃数万,守恩流岭南。
明年,丁母忧,愿终制,不许,进龙图阁直学士、知河中府。
元昊反,刘平、石元孙战没。
偕闻,乃伪为书驰告延州曰:"朝廷遣救兵十万至矣。
"命旁郡县大具刍粮、什器以俟。
比书至,贼已解去。
《杨公则传南史》原文及翻译
《杨公则传南史》原文及翻译《杨公则传南史》原文及翻译杨公则传南史杨公则,字君翼,天水西县人也。
氐贼李乌奴作乱,攻白马,公则固守经时,矢尽粮竭,陷于寇,抗声骂贼。
乌奴壮之,更厚待焉,要与同事。
公则伪许而图之,谋泄,单马逃归。
梁州刺史王玄邈以事表闻,齐高帝下诏褒美。
迁扶风太守,母忧去官。
顷之,荆州刺史巴东王子响构乱,公则率师进讨。
事平,迁武宁太守。
在郡七年,资无担石,百姓便之。
高祖勒众军次于沔口,公则率湘府之众会于夏口。
郢城平,高祖命众军即日俱下,公则受命先驱,径掩柴桑。
江州既定,连旌东下,直造京邑。
公则号令严明,秋毫不犯,所在莫不赖焉。
大军至新林,公则自越城移屯领军府垒北楼,与南掖门相对,尝登楼望战。
城中遥见麾盖,纵神锋弩射之,矢贯胡床,左右皆失色。
公则曰:“几中吾脚。
”谈笑如初。
东昏夜选勇士攻公则栅,军中惊扰,公则坚卧不起,徐命击之,东昏军乃退。
湘州寇乱累年,民多流散,公则轻刑薄敛,顷之,户口充复。
为政虽无威严,然保己廉慎,为吏民所悦。
湘俗单家以赂求州职,公则至,悉断之,所辟引皆州郡著姓,高祖班下诸州以为法。
时朝廷始议北伐,以公则威名素著,至京师,诏假节先屯洛口。
公则受命遘疾,谓亲人曰:“昔廉颇、马援以年老见遗,犹自力请用。
今国家不以吾朽懦,任以前驱,方于古人,见知重矣。
虽临途疾苦,岂可僶俛辞事。
马革还葬,此吾志也。
”遂强起登舟。
至洛口,寿春士女归降者数千户。
魏、豫州刺史薛恭度遣长史石荣前锋接战,即斩石荣,逐北至寿春,去城数十里乃反。
疾卒于师,时年六十一。
高祖深痛惜之,即日举哀,赠车骑将军,给鼓吹一部。
谥曰烈。
(选自《南史》,有删节)全文翻译杨公则,字君翼,是天水县人。
当时氐人李乌奴叛乱,攻打白马,公则顽强地守卫经时,弹尽粮绝,被敌人俘虏,大声骂敌人。
李乌奴认为他的行为壮烈,更加好好地对待他,邀请他与自己共事。
杨公则假装答应他而图谋(袭击)他,计谋泄露,一人骑马逃回。
梁州刺史王玄邈把这件事上表给皇上,让皇上知道这件事,齐高帝下诏褒扬了他。
杨氏父子文言文及翻译
吾友杨公,字子云,生于明嘉靖年间,山东济南人也。
公少聪颖,好学不倦,尤以诗书自娱。
其父杨老翁,亦通文墨,雅好诗文,父子二人,相得益彰,遂成一时佳话。
公幼承家学,博览群书,于经史子集,无不涉猎。
及长,遂以文章见称于世。
其文辞典雅,议论风发,一时文人墨客,皆以公为宗师。
公之诗,更是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读之令人心旷神怡。
一日,公赴京应举,途中遇雨,遂在破庙中暂歇。
公见庙中神像,肃然起敬,遂题诗一首于壁:破庙残垣雨打风,荒郊野径独行吟。
神灵庇护行人好,愿得平安渡此生。
诗成,公感慨良多,遂将诗题传于后世,以警世人。
公归乡后,悉心教育子弟,其长子杨生,字子骏,亦才情横溢,承继父志,于诗词歌赋,无所不通。
父子二人,以文会友,于乡里传为美谈。
杨老翁见子骏才学,欣然曰:“吾儿聪慧,必成大器。
吾死之后,家业赖汝矣。
”子骏跪拜,泪流满面,答曰:“儿虽不才,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父望。
”岁月如梭,杨公年事已高,遂辞官归隐,以诗书自娱。
一日,公与子骏共赏月,感慨万千,遂赋诗一首:明月高悬照九州,父子同赏乐悠悠。
人间岁月如流水,共度此宵胜千秋。
诗成,公吟咏再三,不觉泪下。
子骏见状,亦感慨不已,遂随声附和:明月皎皎照人心,父子情深难言表。
愿得此情长相似,共度时光笑颜开。
父子二人,吟诗作对,直至深夜。
其后,杨公因疾逝去,子骏悲痛欲绝,遂依父遗愿,继续弘扬诗书文化,以慰父灵。
杨氏父子,一生勤奋好学,传承诗书文化,为后世树立了典范。
其事迹流传至今,令人敬仰。
译文:《杨氏父子传》我的朋友杨公,字子云,出生于明朝嘉靖年间,是山东济南人。
杨公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尤其喜欢诗词歌赋,自得其乐。
他的父亲杨老翁,也通晓文学,喜欢诗词,父子二人相互促进,成为一时的佳话。
杨公从小继承家学,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对经史子集都有所涉猎。
长大后,以文章闻名于世。
他的文辞典雅,议论风发,当时的文人墨客,都把杨公当作宗师。
他的诗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读起来令人心旷神怡。
《悼杨铨》原文、翻译及赏析
《悼杨铨》原文、翻译及赏析《悼杨铨》是一首积淀着无限深情的悼念亡友的诗作。
在中华民国时期,悼亡,对革命者来说是常事,因而,它也就成了鲁迅诗作的一个重要的主题。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悼杨铨》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悼杨铨近现代:鲁迅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译文腥风血雨磨不掉我当年的豪情壮志,任凭花开花谢革命的决心坚如磐石。
怎想到这大雨的日子我挥泪如雨,又为祖国痛哭失去了一位坚强战士。
注释杨铨:字杏佛,鲁迅友人。
旧时:以前。
花开花落:喻世事变化、人事荣枯。
两由之:由,任随。
之,代词,指花开花落。
两由之,任随它花开花落去吧。
何期:哪里想到。
江南雨:送杨铨入殓时,天正下雨,这里含有悲痛深切、泪如雨下的意思。
斯民:此民,指人民。
健儿:指杨铨。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1933年6月21日。
杨铨与鲁迅同为上海民权保障同盟执行委员。
1933年6月18日被国民政府特务组织暗杀于上海,6月20日在万国殡仪馆大殓。
当时,盛传鲁迅也被列入黑名单,阑此友人许寿裳劝他注意安全,不要参加杨铨的葬仪,但鲁迅毅然前往。
送殓归来,便写下这首诗。
赏析这是一首积淀着无限深情的悼念亡友的诗作。
在中华民国时期,悼亡,对革命者来说是常事,因而,它也就成了鲁迅诗作的一个重要的主题。
和一般性的悼亡之作不同的是,鲁迅在此诗中除使用“健儿”一词外,基本上不涉及被悼念者的身世、人品和才学,而主要是写诗人自己的心境和感情。
诗的前两句乍看起来和悼念挚友似无关联,全然是在写自己的感受;而就情绪的格调来看,仿佛还不免有些压抑和低回。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说明诗人近时的心境不如过去亢奋,已经被压抑到低沉、麻木的境地,甚至连花开花落、人事荣枯也激不起心中的一点微波和涟漪了。
这显然是反语,是极言压迫已经超出了可以负荷的程度;只好听之任之。
作者鲁迅在《南腔北调集(守常全集)题记》一文中说过:“革命的先驱者的血,现在已经并不希奇了。
“杨偕,字次公,坊州中部人”原文及译文赏析
“杨偕,字次公,坊州中部人”原文及译文赏析杨偕,字次公,坊州中部人。
偕少从种放学于终南山,举进士,授坊州军事推官,知汧源县,再调汉州军事判官。
在官,数上书论时政,又上所著文论。
时郭皇后废,偕与孔道辅、范仲淹力争。
道辅、仲淹既出,偕止罚金。
乃言愿得与道辅等皆贬,不报。
富民陈氏女选入宫,将以为后,偕复上疏谏上。
马季良以罪斥置滁州,自言得致仕。
偕以谓致仕用优贤者,不当以宠罪人,又数论升降之弊,仁宗嘉纳之。
及元昊入寇,密诏偕选强壮万人,策应麟、府。
偕奏:“出师临阵,无纪律则士不用命。
今发农卒赴边,虑在路逃逸及临阵退缩。
不禀号令,请以军法从事。
”诏如所请。
并人大惊畏。
有中官预军事素横,前帅优遇之。
偕至,一绳以法,命率所部兵从副总管赴河外,戒曰:“遇贼将战,一禀副总管节度。
”中人不服,捧檄诉。
偕叱曰:“汝知违主帅命即斩首乎?”监军怖汗,不觉堕笏,翌日告疾,未几遂卒。
于是军政肃然。
偕在并州日,尝论《八阵图》及进神盾、劈阵刀,其法外环以车,内比以盾。
其后王吉果用偕刀盾法败元昊于兔毛川。
元昊乞和而不称臣,偕以谓连年出师,国力日蹙,宜权许之,徐图诛灭之计。
谏官王素、欧阳修、蔡襄累章劾奏:“偕职为从官,不思为国讨贼,而助元昊不臣之请,罪当诛。
陛下未忍加戮,请出之,不宜留处京师。
”帝以其章示偕,偕不自安,乃求知越州,道改杭州。
时襄谒告过杭而轻游里市,或谓偕合言于朝。
对曰:“襄尝缘公事抵我,我岂可以私报耶?”还,判太常、司农寺,改右谏议大夫。
请老,以尚书工部侍郎致仕。
于其归,特赐宴。
尝召问,赐不拜。
卒,遗奏《兵论》一篇,帝怜之,特赠兵部侍郎。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九》,有删节)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偕止罚金止:仅仅。
B.有中官预军事素横素:一向。
C.一绳以法绳:准绳。
D.帝怜之怜:怜爱。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杨偕刚正不阿、胸怀磊落的一组是()①在官,数上书论时政。
②时郭皇后废,偕与孔道辅、范仲淹力争。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杨循吉《况侯抑中官》原文及翻译
杨循吉《况侯抑中官》原文及翻译杨循吉原文:苏州,古大郡也,守牧非名公不授,载见前闻。
自入我朝,乃得况公钟焉。
公本江西人,实姓黄氏。
初以小吏给役礼部,司僚每有事白堂上,必引公与俱,有所顾问,则回询于公以答。
尚书吕公震奇之,因荐为仪制主事。
仁宗宾天,宣宗在南京,当遣礼官一人迎驾。
众皆惮行。
吕尚书以公就命,公挺然出曰:“是固非我不可!”铺马驰七昼夜至南京。
驾发,公纱帽直领芒鞋,步扶版轿行千余里,不辞其劳。
宣宗怜之,敕令就骑。
每至顿次,则已先谒道左。
宣宗由是知其忠勤可用。
时承平岁久,中使时出四方,络绎不绝,采宝干办之类名色甚多。
如苏州一处,恒有五六人居焉,曰来内官、罗太监尤久。
或织造,或采促织,或买禽鸟花木,皆倚以剥。
郡佐、县正少忤,则加捶挞,虽太守亦时诃责不贷也。
其他经过内宦尤横,至缚同知[注]卧于驿边水次,鞭笞他官,动至五六十以为常矣。
会知府缺,杨文贞荐公知苏州。
有内官难治,乃请赐敕书以行。
下车之日,首谒一势阉于驿,拜下,不答,敛揖起云:“老太监固不喜拜,且长揖。
”既乃就坐,与之抗论。
毕出,麾僚属先上马入城,而己御轿押其后。
由是,内官至苏皆不得挞郡县之吏矣。
来内官以事杖吴县主簿吴清。
况闻之,径往执其两手,怒数曰:“汝何得打吾主簿?县中不要办事,只干汝一头事乎?”来惧,谢为设食而止。
于是终况公之时十余年间,未尝罹内官之患也。
然况公为政,特尚严峻,故时有以轻罪而杖死者。
御史某巡按在苏,况适过交衢中,拱手而过,不下轿径去。
人乃衔之,竞以为谤,故久抑遏不迁。
至九年复为留守,卒官。
然苏州至今,风俗淳良,则皆其变之也。
至于减三分粮,则其惠泽之在人者不小也。
然其初非吕尚书之荐、宣庙之知,则安得如是?而九年之间,使不满而他徙,则其政未必告成若此也。
(节选自《吴中故语》,有删改)【注】同知:知府的副职。
译文:苏州是自古以来的大郡,太守往往非名士不能担任,这些在前人的记载中都有记录。
等到了我朝,就由况钟担任。
况公本是江西人,实际上姓黄。
杨士奇《游东山记》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杨士奇《游东山记》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杨士奇原文洪武乙亥,余客武昌。
武昌蒋隐溪先生,始吾庐陵人,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
其子立恭,兼治儒术,能诗。
皆意度阔略。
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
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
隐溪乘小肩舆,余与立恭徒步。
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
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
傍有盘石,容坐十数人。
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密。
时风日和畅,草木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
遂扫石而坐。
坐久,闻鸡犬声。
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冈,田畴不衍弥望,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
一叟可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
手一卷,坐庭中,盖齐丘《化书》。
延余两人坐。
一媪捧茗盌饮客。
牖下有书数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难于言。
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
”各怀之而出。
还坐石上,指顾童子摘芋叶为盘,载肉。
立恭举匏壶注酒(17),传觞数行。
立恭赋七言近体诗一章,余和之。
酒半,有骑而过者,余故人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也。
骇而笑,不下马,径马去。
须臾,具盛馔,及一道士偕来。
道士岳州人刘氏(21),遂共酌。
道士出《太乙真人图》求诗。
余赋五言古体一章,书之。
立恭不作,但酌酒饮道士不已。
道士为能胜,降跽谢过。
众皆大笑。
李出琵琶弹数曲。
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簘声。
隐溪歌费无隐《苏武慢》(23)。
道士起舞蹁跹,两童子拍手跳跃随其后。
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立恭援笔书数绝句,语益奇。
遂复酌。
余与立恭饮少,皆醉。
起,缘涧观鱼。
大者三四寸,小者如指。
余糁饼饵投之,翕然聚,已而往来相忘也。
立恭戏以小石掷之,辄尽散不复。
因共嘅叹海鸥之事,各赋七言绝诗一首。
道士出茶一饼,众析而嚼之。
余半饼,遣童子遗予两人。
已而岁阳距西峰仅丈许,隐溪呼余还,曰:“乐其无已乎?”遂与李及道士别。
李以率从二骑送立恭及余。
时恐晚不能入城,度涧折北而西,取捷径,望草埠门以归。
《杨继盛传》原文及翻译
《杨继盛传》原文及翻译《杨继盛传》原文及翻译杨继盛,明代著名谏臣,后人以其故宅改庙以奉,尊为城隍。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杨继盛传》原文及翻译,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杨继盛传杨继盛,字仲芳,容城人。
嘉靖二十六年,登进士,授南京吏部主事,从尚书韩邦奇游,覃思律吕之学,手制十二律,吹之,声毕和,邦奇大喜,尽以所学授之。
继盛名益著,召改兵部员外郎。
俺答①躏京师,咸宁侯仇鸾以勤王故,有宠,帝命鸾为大将军,倚以办寇;鸾中情怯,畏寇甚,方请开互市②市马,冀与俺答媾,幸无战斗,固恩宠。
继盛以为仇齿未雪,遽议和,示弱,大辱国,乃奏言十不可、五谬。
疏入,帝颇心动,下鸾及成国公朱希忠、大学士,严嵩、徐阶、吕本,兵部尚书赵锦、侍郎聂豹、张时彻议。
鸾攘臂詈曰:“竖子目不睹寇,宜其易之。
”诸大臣遂言,遣官已行,势难中止。
帝尚犹豫,鸾复进密疏,乃下继盛诏狱,贬狄道典史。
其地杂番,俗罕知诗书,继盛简子弟秀者百余人,聘三经师教之。
鬻所乘马,出妇服装,市田资诸生。
县有煤山,为番人所据,民仰薪二百里外,继盛召番人谕之,咸服曰:“杨公即须我曹穹帐,亦舍之,况煤山耶!”番民信爱之,呼曰“杨父”。
已而,俺答数败约入寇,鸾奸大露,疽发背死,戮其尸。
帝乃思继盛言,稍迁诸城知县。
月余,调南京户部主事。
三日,迁刑部员外郎。
当是时,严嵩最用事,恨鸾凌己,心善继盛首攻鸾,欲骤贵之,复改兵部武选司。
而继盛恶嵩甚于鸾,且念起谪籍,一岁四迁官,思所以报国。
抵任甫一月,草奏劾嵩。
疏入,帝已怒。
嵩见召问二王语,喜,谓可指此为最,密构于帝;帝益大怒,下继盛诏狱,诘何故引二王?继盛曰:“非二王,谁不慑嵩者。
”狱上,乃杖之百,令刑部定罪。
系三载,有为营救于嵩者;其党胡植、鄢懋卿怵之曰:“公不睹养虎者耶,将自贻患!”嵩颔之会都御史张经李天宠坐大辟嵩揣帝意必杀二人比秋审因附继盛名并奏得报。
遂以三十四年十月朔弃西市,年四十。
注释1、俺答:明时鞑靼族的首领,经常侵扰明朝的西北边境。
杨士奇文言文翻译
杨士奇文言文翻译导语: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
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杨士奇文言文翻译,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原文杨士奇,名寓,以字行,泰和人。
早孤,随母适罗氏,已而复宗。
贫甚。
力学,授徒自给。
多游湖、湘间,馆江夏最久。
永乐二年选宫僚,以士奇为左中允。
五年进左谕德。
士奇奉职甚谨,私居不言公事,虽至亲厚不得闻。
在帝前,举止恭慎,善应对,言事辄中。
人有小过,尝为揜覆之。
广东布政使徐奇载岭南土物馈廷臣,或得其目籍以进。
帝阅无士奇名,召问。
对曰:“奇赴广时,群臣作诗文赠行,臣适病弗预,以故独不及。
今受否未可知,且物微,当无他意。
”帝遽命毁籍。
时籓司守令来朝,尚书李庆建议发军伍余马给有司,岁课其驹。
士奇曰:“朝廷选贤授官,乃使牧马,是贵畜而贱士也,何以示天下后世。
”帝许中旨罢之,已而寂然。
士奇复力言。
又不报。
有顷,帝御思善门,召士奇谓曰:“朕向者岂真忘之。
闻吕震、李庆辈皆不喜卿,朕念卿孤立,恐为所伤,不欲因卿言罢耳,今有辞矣。
”手出陕西按察使陈智言养马不便疏,使草敕行之。
士奇顿首谢。
群臣习朝正旦仪,吕震请用乐,士奇与黄淮疏止。
未报。
士奇复奏,待庭中至夜漏十刻。
报可。
越日,帝召谓曰:“震每事误朕,非卿等言,悔无及。
”帝监国时,憾御史舒仲成,至是欲罪之。
士奇曰:“陛下即位,诏向忤旨者皆得宥。
若治仲成,则诏书不信,惧者众矣。
如汉景帝之待卫绾,不亦可乎。
”帝即罢弗治。
或有言大理卿虞谦言事不密。
帝怒,降一官。
士奇为白其罔,得复秩。
时有上书颂太平者,帝以示诸大臣,皆以为然。
士奇独曰:“陛下虽泽被天下,然流徙尚未归,疮痍尚未复,民尚艰食。
更休息数年,庶几太平可期。
”帝曰:“然。
”因顾蹇义等曰:“朕待御等以至诚,望匡弼。
惟士奇曾五上章,卿等皆无一言。
岂果朝无阙政,天下太平耶?”诸臣惭谢。
杨士奇文言文翻译杨士奇杨士奇,名寓,以字行於世,泰和人。
板桥杂记全文,翻译赏析
板桥杂记全文,翻译赏析余怀澹心金陵为帝王建都之地,公侯戚畹,甲第连云,宗室王孙,翩翩裘马。
以及乌衣子弟,湖海宾游,靡不挟弹吹箫,经过赵李。
每开筵宴,则传呼乐籍,罗绮芬芳,行酒纠觞,留髡送客,酒阑棋罢,堕珥遗簪。
真欲界之仙都,升平之乐国也。
旧院人称“曲中”,前门对武定桥,后门在钞库街。
妓家鳞次,比屋而居,屋宇精洁,花木萧疏,迥非尘境。
到门则铜环半启,珠箔低垂。
升阶则猧儿吠客,鹦哥唤茶;登堂则假母肃迎,分宾抗礼;进轩则丫鬟毕妆,捧艳而出;坐久则水陆备至,丝肉竞陈;定情则目挑心招,绸缪宛转。
纨绔少年,绣肠才子,无不魂迷色阵,气尽雌风矣!妓家仆婢称之曰“娘”,外人呼之曰“小娘”,假母称之曰“娘儿”。
有客称客曰“姐夫”,客称假母曰“外婆”。
乐户统于教坊司,司有一官以主之,有衙署,有公座,有人役、刑杖、签牌之类。
有冠有带,但见客则不敢拱揖耳。
妓家分别门户,争妍献媚,斗胜夸奇。
凌晨则卯饮淫淫,兰汤滟滟,衣香满室;停午乃兰花茉莉,沉水甲煎,馨闻数里;入夜而擫笛搊筝,梨园搬演,声彻九霄。
李、卞为首,沙、顾次之,郑、顿、崔、马,又其次也。
长板桥在院墻外数十步,旷远芊绵,水烟凝碧。
迴光、鹫峰两寺夹之。
中山东花园亘其前,秦淮朱雀桁绕其后,洵可娱目赏心,漱涤尘襟。
每当夜凉人定,风清月朗,名士倾城,簪花约鬓,携手闲行,凭栏徙倚。
忽遇彼姝,笑言宴宴,此吹洞箫,彼度妙曲,万籁皆寂,游鱼出听,洵太平盛事也。
秦淮灯船之盛,天下所无。
两岸河房,雕栏画槛,绮窗丝障,十里珠帘。
客称“既醉”,主曰“未归”。
游揖往来,指目曰:“某名姬在某河房”,以得魁首者为胜。
薄暮须臾,灯船毕集,火龙蜿蜒,光耀天地,扬槌击鼓,蹋顿波心。
自聚宝门水关至通济门水关,喧阗达旦。
桃叶渡口,争渡者喧声不绝。
余作《秦淮灯船曲》,中有云:“遥指钟山树色开,六朝芳草向琼台。
一围灯火从天降,万片珊瑚驾海来。
”又云:“梦里春红十丈长,隔帘偷袭海南香。
西霞飞出铜龙馆,几队娥眉一样妆。
杨偕文言文的翻译
原文如下:杨偕,字子玉,号西亭,宋人也。
庆历四年生,元祐元年卒。
幼而聪慧,好学不倦,博极群书,尤精于《易经》。
长而入仕,历太常博士、秘书省正字、中书舍人等官。
性刚毅,正直无私,为官清正,得民之心。
尝曰:“为政之道,在于以德服人,以仁爱民。
苟非其人,虽有其位,亦不能久安。
”此言也,深得君子之理。
杨偕为政,常以德为先,不以权谋私,故能得民心。
一日,杨偕游于西湖之上,见渔者垂钓,问之曰:“子何自得此闲适?”渔者答曰:“吾生性淡泊,不慕荣利,唯愿得一钓船,日暮垂钓于湖上,以乐此生耳。
”杨偕闻之,心中感动,遂赋诗一首:湖上垂钓者,心闲意自得。
不慕荣利场,唯愿钓船乐。
杨偕又曰:“人生在世,当如湖上垂钓者,心无挂碍,方能得大自在。
”此言也,为世人所传颂。
杨偕为官,不畏权贵,不阿谀奉承。
一日,有大臣欲以权谋私,求助于杨偕。
杨偕正色答曰:“吾为官,以清正为本,岂能阿谀奉承,以权谋私?”遂拒绝之。
此事传为佳话,杨偕之名,更加显赫。
又一日,杨偕巡访民间,见一老妪,衣衫褴褛,愁眉苦脸。
问之,知其家贫如洗,无以为生。
杨偕遂命人赐以银两,以助其度日。
老妪感激涕零,称杨偕为“青天”。
此事传遍民间,杨偕之德,更加深入人心。
杨偕为官数十年,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
哲宗元祐元年,杨偕病逝,享年七十二岁。
其一生,为官清廉,为民造福,堪称一代贤臣。
翻译如下:杨偕,字子玉,号西亭,是宋代的人。
庆历四年出生,元祐元年去世。
从小聪慧过人,好学不倦,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尤其精通《易经》。
成年后进入官场,历任太常博士、秘书省正字、中书舍人等职务。
性格刚毅,正直无私,为官清廉,深得民心。
他曾说:“为政之道,在于以德服人,以仁爱民。
如果不是合适的人,即使身居高位,也不能长久安定。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君子的道理。
杨偕为政,常以德为先,不利用权谋私利,因此能得民心。
有一天,杨偕在西湖上游玩,看到一位渔夫在钓鱼,便问他:“你为何如此闲适?”渔夫回答说:“我生性淡泊,不追求名利,。
韩愈《送杨少尹序》全文注释翻译及赏析
送杨少尹序唐·韩愈昔疏广、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
于是公卿设供帐,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
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相去,归其乡。
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予忝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辆,马几匹,道旁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与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不落莫否。
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
然吾闻杨侯之去,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
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
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是事否。
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
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
今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
”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
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其在斯人欤?注释杨少尹:名巨源,蒲州(今山西水济)人。
疏广、受:即疏广、硫受,西汉人。
疏广为太傅,其侄疏受为少傅。
年老同时辞官,百官盛会欢送,封建时代传为美谈。
设供张:即设供帐,陈设帐度举行酒宴。
祖道:钱行。
汉史:指《汉书》。
国子司业:国子监的司业。
国子:唐代最高学府;司业:学官,是国子监的副职。
忝(tiǎn):有愧于。
谦词。
冠: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冠礼以示成年。
举:通过科举考试。
法:仿效。
没:通“殁”,死。
翻译古时候疏广、疏受叔侄二人,因为年老,同一天辞掉职位离去。
当时,朝廷中的公卿摆设宴席,在京都门外为他们饯行,车驾有数百辆之多;道路上旁观的,有很多人为之感叹并流下了眼泪,无不称赞他们贤明。
汉代的史书既记载了他们的事迹,而后世擅长绘画的人,又画下了他们的形象,到今天依然光彩照人,清清楚楚的仿佛是前不久发生的事情。
国子监司业杨巨源,正以他善于写诗来教育学生,一旦到了七十岁,也禀白丞相离职回归他的故乡。
杨州慢原文_翻译及赏析
杨州慢原文_翻译及赏析露叶犹青,岩药迟动,幽幽未似秋阴。
似梅风带溽,吹度长林。
记当日、西廊共月,小屏轻扇,人语凉深。
对清觞,醉笑醒颦,何似如今。
临高欲赋,甚年来、渐减狂心。
为谁倚多才,难凭易感,早付销沈。
解事张郎风致,鲈鱼好、归听吴音。
又夜阑闻笛,故人忽到幽襟。
——宋代·吴元可《杨州慢》杨州慢露叶犹青,岩药迟动,幽幽未似秋阴。
似梅风带溽,吹度长林。
记当日、西廊共月,小屏轻扇,人语凉深。
对清觞,醉笑醒颦,何似如今。
临高欲赋,甚年来、渐减狂心。
为谁倚多才,难凭易感,早付销沈。
解事张郎风致,鲈鱼好、归听吴音。
又夜阑闻笛,故人忽到幽襟。
吴元可,南宋末遗民词人,生卒事迹均不详。
号山庭,禾川(今江西永新县)人。
吴元可风淅淅。
天容暗淡梅花白。
梅花白。
点酥凝粉,比君不得。
清歌飞下龙沙雪。
绮疏休印蟾宫月。
蟾宫月。
婵娟虽好,有时圆缺。
——宋代·无名氏《秦楼月/忆秦娥》秦楼月/忆秦娥风淅淅。
天容暗淡梅花白。
梅花白。
点酥凝粉,比君不得。
清歌飞下龙沙雪。
绮疏休印蟾宫月。
蟾宫月。
婵娟虽好,有时圆缺。
清香浮动到黄昏,向水边、疏影梅开尽。
溪边畔,轻蕊,有如浅杏。
一枝喜得东君信。
风吹只怕霜侵损。
更新来、插向多情鬓。
寿阳妆鉴,雪肌玉莹。
岭头别后微添粉。
——宋代·无名氏《七娘子·清香浮动到黄昏》七娘子·清香浮动到黄昏清香浮动到黄昏,向水边、疏影梅开尽。
溪边畔,轻蕊,有如浅杏。
一枝喜得东君信。
风吹只怕霜侵损。
更新来、插向多情鬓。
寿阳妆鉴,雪肌玉莹。
岭头别后微添粉。
山城水隘小桥傍。
竹里早梅芳。
纵有丹青图画,难描幽韵清香。
妖娆天赋,偏宜素淡,杨氏宫妆。
雅态何须艳丽,孤标不在春光。
——宋代·无名氏《朝中措·山城水隘小桥傍》朝中措·山城水隘小桥傍山城水隘小桥傍。
竹里早梅芳。
纵有丹青图画,难描幽韵清香。
妖娆天赋,偏宜素淡,杨氏宫妆。
雅态何须艳丽,孤标不在春光。
《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文言文原文阅读赏析翻译注释
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文言文原文阅读赏析翻译注释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1)作者:王安石作品原文三司副使不书前人名姓。
嘉祐五年,尚书户部员外郎吕君冲之(2),始稽之众史(3),而自李纮已上(4),至查道(5),得其名;自杨偕已上(6),得其官;自郭劝已下(7),又得其在事之岁时。
于是,书石而镵之东壁(8)。
夫合天下之众者财(9),理天下之财者法,守天下之法者吏也。
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
有财而莫理,则阡陌闾巷之贱人(10 ),皆能私取予之势(11 ),擅万物之利(12 ),以与人主争黔首(13 ),而放其无穷之欲,非必贵强桀大而后能14)。
如是而天子犹为不失其民者,盖特号而已耳(15)。
虽欲食蔬衣敝(16),憔悴其身,愁思其心,以幸天下之给足(17 ),而安吾政,吾知其犹不行也。
然则善吾法,而择吏以守之,以理天下之财,虽上古尧、舜,犹不能毋以此为先急(18 ),而况于后世之纷纷乎(19)?三司副使,方今之大吏,朝廷所以尊宠之甚备(20 )。
盖今理财之法,有不善者,其势皆得以议于上而改为之(21 )。
非特当守成法(22),吝出入(23 ),以从有司之事而已(24)。
其职事如此。
则其人之贤不肖,利害施于天下如何也!观其人,以其在事之岁时,以求其政事之见于今者,而考其所以佐上理财之方(25),则其人之贤不肖,与世之治否,吾可以坐而得矣(26)。
此盖吕君之志也(27 )。
作品注释(1)度支副使:即三司度支副使。
北宋(至元丰前)沿袭五代制度,置三司使,总管国家财政开支。
凡户口、赋税、田产、钱谷、食货等政令,皆归于三司。
三司指盐铁、户部、度支三部。
三司使一人统领三司;副使三人分管三司,称三司副使。
度支副使,即分管度支的副使。
副使之设,始自宋真宗咸平六年(1003 )。
朝廷选拨执政侍从大臣,有时直接从度支副使擢升而来(详见续通志》卷一百)。
(2 )吕君:吕景初,字冲之。
开封酸枣(今河南延津)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偕字次公坊州中部人原文及译文赏析
杨偕,字次公,坊州中部人。
偕少从种放学于终南山,举进士,授坊州军事推官,知汧源县,再调汉州军事判官。
在官,数上书论时政,又上所著文论。
时郭皇后废,偕与孔道辅、范仲淹力争。
道辅、仲淹既出,偕止罚金。
乃言愿得与道辅等皆贬,不报。
富民陈氏女选入宫,将以为后,偕复上疏谏上。
马季良以罪斥置滁州,自言得致仕。
偕以谓致仕用优贤者,不当以宠罪人,又数论升降之弊,仁宗嘉纳之。
及元昊入寇,密诏偕选强壮万人,策应麟、府。
偕奏:“出师临阵,无纪律则士不用命。
今发农卒赴边,虑在路逃逸及临阵退缩。
不禀号令,请以军法从事。
”诏如所请。
并人大惊畏。
有中官预军事素横,前帅优遇之。
偕至,一绳以法,命率所部兵从副总管赴河外,戒曰:“遇贼将战,一禀副总管节度。
”中人不服,捧檄诉。
偕叱曰:“汝知违主帅命即斩首乎?”监军怖汗,不觉堕笏,翌日告疾,未几遂卒。
于是军政肃然。
偕在并州日,尝论《八阵图》及进神盾、劈阵刀,其法外环以车,内比以盾。
其后王吉果用偕刀盾法败元昊于兔毛川。
元昊乞和而不称臣,偕以谓连年出师,国力日蹙,宜权许之,徐图诛灭之计。
谏官王素、欧阳修、蔡襄累章劾奏:“偕职为从官,不思为国讨贼,而助元昊不臣之请,罪当诛。
陛下未忍加戮,请出之,不宜留处京师。
”帝以其章示偕,偕不自安,乃求知越州,道改杭州。
时襄谒告过杭而轻
游里市,或谓偕合言于朝。
对曰:“襄尝缘公事抵我,我岂可以私报耶?”
还,判太常、司农寺,改右谏议大夫。
请老,以尚书工部侍郎致仕。
于其归,特赐宴。
尝召问,赐不拜。
卒,遗奏《兵论》一篇,帝怜之,特赠兵部侍郎。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九》,有删节)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偕止罚金止:仅仅。
B.有中官预军事素横素:一向。
C.一绳以法绳:准绳。
D.帝怜之怜:怜爱。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杨偕刚正不阿、胸怀磊落的一组是()
①在官,数上书论时政。
②时郭皇后废,偕与孔道辅、范仲淹力争。
③偕叱曰:“汝知违主帅命即斩首乎?”
④偕不自安,乃求知越州。
⑤偕以谓致仕用优贤者,不当以宠罪人。
⑥偕对曰:“襄尝缘公事抵我,我岂可以私报耶?”
A.①②④B.②④⑥C.①③⑤D.③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偕从小在终南山学习,后中进士,为官多年,针对朝廷用
人不当的问题,多次向仁宗上书进谏。
B.杨偕与孔道辅、范仲淹为郭皇后被废,据理力争。
而孔、范二人遭贬时,杨偕表现出为人仗义的特点,并且为富民陈氏女入宫选后之事继续上书进谏。
C.杨偕性情刚烈而忠诚质朴,一心为公,敢于为国家和百姓说真话,而对持不同意见的官员不搞小动作,不公报私仇,表现出光明磊落的特点。
D.杨偕具有很强的政治才干和军事修养,平生既有胆量,又有见识,特别是在军事方面有一定的理论建树,但对敌人有些心慈手软,以致晚节不保。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偕以谓连年出师,国力日蹙,宜权许之,徐图诛灭之计。
(4分)
(2)陛下未忍加戮,请出之,不宜留处京师。
(3分)
(3)其法外环以车,内比以质。
(3分)
参考答案
10.C (绳:约束。
)
11.D (①是一般性介绍杨偕的生平作为,④是说杨偕
在舆论压力下如何自处:均不表明杨偕刚正磊落。
)
12.D (并非对敌人心慈手软,也没有晚节不保。
)
13.见“参考译文”中画线句。
(参考译文)
杨偕,字次公,是坊州中部人。
偕从小跟随种放在终南山学习,中了进士,授予坊州军事推官,担任汧源县知县,又调任汉州军事判官。
在官任上,多次递交文书讨论时事政治,又递交所写的文学理论。
当时郭皇后被废,杨偕和孔道辅、范仲淹据理力争。
孔道辅、范仲淹被贬至外地,杨偕只是罚款。
他就说自己愿意和孔道辅等人一起遭贬,没有获批。
富人陈氏之女选入宫中,准备让她作皇后,杨偕又递交奏疏进谏皇上。
马季良因罪被贬放置滁州,他自己提出愿意退休。
杨偕说,退休只适用于优秀贤良的人,犯罪的人是无权退休的。
他又多次论述升降任用中的弊端,仁宗赞赏并采纳了他的意见。
到了元昊入侵时,皇帝秘密命令杨偕选拔强壮士兵一万人,策应麟、府二州。
杨偕奏道:“出兵临战,没有纪律士兵就不效命。
现今派遣民兵奔赴边疆,恐怕在路上逃跑以及临阵退缩。
对不听号令的人,请让我用军法处置。
”皇帝下达命令同意杨偕的请求。
并州人知道后大为惊畏。
有个宦官一向干预军事,态度蛮横,以前的军帅不敢惹他,总是宽容优待他。
杨偕到任后,无论将领还是士兵,一律用军法约束。
他命令宦官率领所统领的士兵跟随副总管开赴黄河以外,并警告他说:“遇到敌人要交战,一定要报告副总管并接受副总管的指挥。
”宦官不服从副总管,拿着官样文书上告,杨偕严厉地批评他说:“你知道违抗主帅的命令就要杀头吗?”宦官非常惧怕,汗流不止,将笏板坠落地上。
第二天就请病假,不久就死了。
从此以后,军队的管理上下
严明。
杨偕在并州时曾经钻研过《八阵图》并且献上了神盾、劈阵刀,那方法是在外用战车环绕成阵,在阵内并排使用盾牌。
后来王吉果使用杨偕的刀盾阵法,在兔毛川将元昊打败。
元昊求和但不愿称臣,杨偕认为,朝廷连年征战,国家的实力一天天弱小,应该暂时答应元昊的要求,慢慢谋划消灭他的办法。
谏官王素、欧阳修、蔡襄等多次上奏弹劾:“杨偕官职是皇上的侍从官,不想着为国家讨伐敌人,却帮助元昊实现不称臣的无理要求,罪过应当处死,皇上您不忍心杀他,请求您让他到外地做官,不适宜把他留在京城。
”皇上将王素、欧阳修等人的奏章拿给杨偕看,杨偕心里很不好受,就要求出任越州知府,中途又改任杭州知府。
当时蔡襄探亲路过杭州在街上招摇过市,有人告诉杨偕可以上书告发蔡襄。
杨偕回答说:“蔡襄过去为了公事反对过我,但我怎么能用私怨报复人家呢?”
杨偕调回朝廷后,兼任太常、司农寺,改任右谏议大夫。
后来请求告老还乡,在尚书工部侍郎任上退休。
在他回家时,皇帝特地设宴欢送。
退休后皇上还曾经召见过他,并恩赐他不行跪拜之礼的待遇。
杨偕去世后,留下一篇《兵论》的奏折,皇帝很爱怜他,特地追封他为兵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