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史学对民族融合的作用

合集下载

中国民族探究之民族文化融合

中国民族探究之民族文化融合

中国民族探究之民族文化融合引言: (3)发展脉络: (3)远古: (3)先秦: (4)秦汉: (4)魏晋南北朝: (5)隋唐: (6)宋辽夏金元: (6)明清: (6)民族融合的特性: (7)参考文献: (8)引言:人类历史的前进,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文化而言,拥有文化输出与文化接受的健全机制,方能获得文化补偿,赢得空间上的拓展和时间上的延伸。

中国文化自诞生之日起,便绝非自我禁锢。

以迁徙、聚合、贸易、战争为中介,中华民族文化相激相荡,中国文化因此生气勃勃、气象万千。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形成和发展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演变,民族必然会消亡。

民族的消亡并不意味着民族从地球上消失,而是指民族之间的差别的消失,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民族融合。

民族消亡之时,正式民族融合之时。

民族融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自然趋势。

正如梁漱溟先生所说:“偌大民族之同化融合,为中华民族之一大特征。

”我想沿着时间的顺序,从远古至清代,简略分析一下在这历史岁月中的名族文化融合的过程。

由于史料真的非常多,我也不能面面俱到,我自己选择一些例子,加以说明。

发展脉络:远古:从远古洪荒时代起,我们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神州大地上。

当中华先民开辟草莽、创造物质文明之际,文化的创造也同时开始了。

大量的文献和考古材料证明:中华民族文化的溯源,不是单源而是多源的,不仅黄河流域,还有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西南高原、北方草原······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

中华文化的曙光是从旧石器时代开始的。

迄今为止,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达400多处,它们遍布中国25个省。

从巫山人、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北京人、马坝人、大荔人、柳江人、河套人至山顶洞人,在一百多万年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进行了艰苦的劳动。

在这一时期,对于文化,主要是以形成为主,加之缺乏相应的交通工具,山长水远,各种民族之间的交流非常少。

中国古代史历史选择题精选100题(附答案)

中国古代史历史选择题精选100题(附答案)

中国古代史历史选择题精选100题(附答案)中国古代史历史选择题精选100题1975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云梦县发掘了12座战国至秦汉的古墓。

在第11号墓中出土地大量秦代竹简,其中一些竹简上刻着内容具体的《田律》。

据此回答1-3题1.秦代竹简上的文字,应该是(a)A.小篆B.楷书C.金文D.隶书2.《田律》规定(大意):从春季2月开始,不准进山砍伐林木;不准堵塞林间小道;不到夏季不准入山采樵,烧草木炭;不准捕捉幼鸟或捣鸟卵;不准毒杀鱼龟;不准设置诱捕鸟兽的网罩和陷阱,以上禁令,到7月才能解除。

《田律》为我们提供的历史信息是( c )A.战国秦汉时期的法律非常严酷B.封建君主力图把山林湖泊占为己有C.战国秦汉时期人们已经意识到人与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D.《田律》中的规定是不科学的,说明人们还不尊重客观规律3.《田律》的颁布,证实了下列那句史料记载的正确性( b )A.“(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B.《史记》:“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始。

”C.《诗经》:“七月亨葵及稻。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D.“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川壅而溃,伤亦必多,民亦如之。

”一位外国史学家认为:“宋朝时期的中国正朝成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但这一潜在的可能从未实现,……宋朝时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的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

”据此回答4—5题:4.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由汉唐陆路贸易为主转为宋元海上贸易为主的原因,不包括( c )A.北方战乱,殃及丝绸之路B.南方相对稳定,经济重心南移C.封建王朝实行闭关政策D.造船及航海技术的提高5.中国在古代未能成为“海上强国”和“商业革命”未能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影响的共同原因,包括①封建制度阻碍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的发展②封建政府采取闭关自守和压制贸易发展的政策,限制了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③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未成为新的社会经济基础④封建剥削沉重,影响对外贸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a )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③每一时期的思想、文学和艺术都是以当时现实生活为源泉的,是以那个时代经济和政治为基础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探讨——以中国古代史教学为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探讨——以中国古代史教学为例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年第10期 9
教学研讨
凝聚作用。文化认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于民族政权而言,关乎其合 法性和正统性。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如何妥善处理 与汉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政治上控制中原地区后,在文化心理上与中原汉族 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隔阂,为了巩固政权,往往选择 以儒家文化为内核的中华文化认同,以此来统整内 部的民族关系,这是促成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 深层动因。孝文帝具有深厚的汉文化修养,在其影 响与治理下,洛阳成为文化气息浓郁的新都,北魏 不仅是地理上的正统,也成为文化上的正统。辽宋 夏金元时期,契丹、党项、女真都用本民族文字翻 译《史记》《资治通鉴》等文化巨著,这不仅是民 族政权治国理政的需要,也反映了对中原文化的高 度认同。民族政权从政治、文化、民族、心理等多 方面认同、尊崇中原正统王朝,这不仅有利于取得 华夏正统标识、巩固统治,更利于民族之间的交往、 交流、交融,进而拓展、丰厚了中华文化的意涵, 对于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实践逻 辑意义和历史逻辑意义。
——《资治通鉴》 设问:孝文帝以什么方式培育拓跋鲜卑的族源 认同?这有何高明之处?(参考答案:借助拓跋传 统,并以诏书的方式追溯黄帝为先祖;改汉姓。有 利于取得族人的理解,减少改革阻力;有利于建构 政权的正统性。) 意图:族源认同是迁都洛阳,以及改籍贯、易 服饰、说汉语等移风易俗的重要前提与基础。从而 引导学生认识到,孝文帝改革体现了同源共祖的族 源认同,以及大一统的国家认同,进而促进了推崇 儒学的文化认同。 材料:“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 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 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

近二十余年魏晋南北朝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史研究综述

近二十余年魏晋南北朝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史研究综述

近二十余年魏晋南北朝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史研究综述张元兴《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08年第2期摘要:本文按照少数民族与汉族间相交融的发展轨迹及其特点——冲撞、交流、融合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碰撞/交流/汉化/士人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个特殊而重要的时期,特别对于华夏文明的承启和发展显示出其突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此时期由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建立自己的政权,使中原地区呈现出民族杂糅的局面,并形成各族之间交融的现象。

再加之继秦汉以来儒家思想文化的地位相对低迷,同时又是在老庄学说之上形成的玄学及本土宗教——道教和外来宗教——佛教相互间冲突碰撞、借鉴交流并蓬勃发展的状况下,华夏文明在这种异族文化和外来宗教的冲击之下,显示出巨大的张力,特别是与各少数民族间文化交融方面。

通过两者之间的冲突碰撞、交流、融合及整合,最终为隋唐的鼎盛奠定了文化基础乃至形成中国整个民族文化特质的重要一环。

故此,史学工作者对此时期的汉族与少数民族交融方面给予了相当的重视。

本文旨在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现状进行总结。

并按少数民族与汉族间相交融的发展轨迹及其特点——冲突碰撞、交流、汉化、融合,结合研究成果状况进行综述。

一、冲突碰撞关于这一方向的研究重心学界都将其集中于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方面的冲突与碰撞,并指出胡、汉两者之间的冲突其实质上是“胡汉之间的文化冲突”,而又由此引出民族心态和意识等方面的研究。

刘晓明、黄小荣《魏晋胡汉文化习尚比较研究——兼论历史中的非理性因素》(《争鸣》1989年第5期),作者试图通过对魏晋时期胡汉文化习尚的比较,及其冲突的文化诠释,进而说明体现在文化习尚背景中的非理性因素对中国古代那种具有明显缺陷的理性文化的影响,正确评估非理性因素对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纠偏作用。

提出文化习尚的形成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

指出胡汉冲突,实质上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它除了政治因素以外具有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

固守传统与融会中西读钱穆先生《中国文化史导论》

固守传统与融会中西读钱穆先生《中国文化史导论》

固守传统与融会中西读钱穆先生《中国文化史导论》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钱穆先生的《中国文化史导论》一书所体现的对传统文化的固守与对中西文化的融会贯通。

通过对钱穆先生在该书中的观点进行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对中国文化的独特见解,以及他如何在坚守传统的积极吸收西方文化的精髓,从而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示。

文章将首先概述《中国文化史导论》的主要内容和钱穆先生的文化观,接着分析钱穆先生如何在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中寻求创新,最后探讨他对中西文化融合的看法及其对当代中国的意义。

通过这一分析,我们期望能够更全面地理解钱穆先生的学术贡献,以及他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固守传统的文化观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深入地探讨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强调了固守传统的必要性。

他认为,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历史积淀下来的智慧结晶,它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价值观和信仰。

在钱穆先生看来,固守传统并不意味着僵化不前,而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继续传承和发展。

他提倡以开放的心态来面对传统文化,既要深入研究和理解传统,又要与时俱进,赋予传统新的生命力和内涵。

钱穆先生特别强调了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他认为,儒家文化所倡导的仁爱、礼义、忠诚等价值观,是塑造中华民族性格和道德观念的关键因素。

这些价值观不仅在过去的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钱穆先生也指出了固守传统可能带来的问题。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如果过分固守传统,可能会导致文化的自我封闭和排斥。

因此,他主张在固守传统的也要保持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积极吸收和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秀元素,实现文化的多元共融。

钱穆先生的固守传统的文化观是一种既尊重历史又面向未来的文化态度。

他强调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倡在传承中发展,在固守中创新。

这种文化观对于我们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学

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学

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学在二十世纪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中国历史学经历了西方现代史学与本土传统史学的交融、创新与复兴。

在这个过程中,历史学不仅逐渐融入了国际学术主流,还为中国的社会变革和民族复兴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

从20世纪初开始,随着西方现代史学的引入,中国传统史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晚清时期,内外忧患不断。

然而,这并未阻止中国历史学界的探索步伐。

一批具有新视野的史学家,如梁启超、章太炎等,开始借鉴西方现代史学方法,反思中国传统史学,为中国历史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进入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中国历史学在思想解放和学术创新上取得了突破性成就。

这段时间,历史学界围绕马克思主义史学与中国传统史学的关系、历史分期、农民战争与历史发展等重大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争鸣。

这期间,虽然经历了许多曲折,但学术界的活跃为历史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阐释提供了历史学的支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历史学在新时期焕发出更为璀璨的光彩。

这一时期,中国历史学在众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学术成果。

对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重大事件的研究成为历史学的热点,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民族复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同时,对于古代史、近代史和世界史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丰富了中国历史学的内涵。

回顾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学,我们看到中国传统史学与西方现代史学的交融,以及在此过程中不断涌现的创新和突破。

历史学在这个时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既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革,也丰富和发展了自身的学术体系。

展望未来,中国历史学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发展壮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全球史学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随着学术环境的不断优化和史学家们的努力,中国历史学的学术交流将更加频繁,研究领域将更加广泛,研究方法将更加多样。

中国历史学将在全球史学舞台上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多的智力贡献。

新世纪以来民族融合理论文

新世纪以来民族融合理论文

新世纪以来关于民族融合理论研究综述摘要:新世纪以来,在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下,我国学术界,特别是在民族理论、民族学、历史学等学科经常性地使用民族融合这一学术术语,然而在不同学科,民族融合这一术语又有着不同的意义。

本文阐述的民族融合,涉及到历史教科书、历史研究、文化、文学及民族学、民族理论等,从综合性角度对这些成果进行综述性质研究。

关键词:民族融合民族理论综述1847年恩格斯在回答“民族在共产主义制度下还将继续存在吗”的提问时讲到:“按照公有制原则结合起来的各个民族的民族特点,由于这种结合而必然融合在一起,从而也就自行消失。

”①可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类到达共产主义社会时,民族融合是存在的。

民族融合,是指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民族特征,在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民族差别最终消失。

民族融合是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民族消亡是民族融合的实现结果。

②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对民族融合有两种认识,一种是历史上发生的民族融合;一种是将来(共产主义)的民族融合。

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已有大量的论著问世,尤其是新世纪以来这方面的研究更多。

但是从综合性角度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评述的论文不多。

本文拟从这一思路入手,对新世纪以来现有的研究进行梳理。

一、关于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研究谈到历史上民族融合,大家并不陌生,从中小学的教材,还是历史著作中,都有大量的表示,并且对于这个观点,历史学界的立场基本是一致的。

赵郁臻在《民族融合及其内容的教学实践邹议——以初中历史教学为中心》③一文中提到,中国自古以来是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民族矛盾与民族分裂甚至民族间的战争,但是民族团结与民族融合仍然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认为通过中小学课本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更容易推广,提出把与民族团结、民族融合有关的历史内容在初中历史教课书中凸显出来,如何把利用专题讲解等形式,把分散在教科书不同章节有关民族融合的内容联系一起,展现出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历史。

论中国古代正统观的演变与中华民族融合之关系

论中国古代正统观的演变与中华民族融合之关系

中原地域正统观,作为中华民族形成初期凝聚民心的一种主体精神,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产生巨大深远的影响,对民族融合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一是中原先进文化向外征伐扩张,传播了先进文化,同化感染了四周部族。二是四周落后部族相继跻身中原,自愿称臣,接受中原先进文化,要求被同化。这样,互相融合,从而扩大了中原的地域观念,也扩大了华夏文化的内涵。在先秦时期,中原主要指今河南一带,到秦统一后,中原的含义扩大到黄河中下游流域直至整个黄河流域。华夏在先秦,主要指齐、晋、郑、宋、鲁、卫等国,到秦统一后,楚、秦、吴都纳入了华夏范围。
“中国”又主要指汉朝。《南越五主传》第一卷《先主传》载:[陆]贾曰:“皇帝……统理中国之人以亿万计,地方万里……”《汉书·匈奴传上》载:冒顿……复使来谢曰:“未闻中国礼义,陛下幸而赦之”。到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汉族政权已南移,北朝人又称南朝为“中国”。前引南朝宋大将柳元景北伐时抓到大批北魏俘虏,俘虏们所说话中提到的“未敢背中国也”中的“中国”就是指南朝刘宋政权。隋唐时,周边各少数民族政权以“中国”称呼唐朝。“九姓胡附回纥者,说登里以中国富饶,今乘丧伐之,可有大利……”(注:《通鉴》卷二二六,唐德宗建中元年。)。到辽、宋、金时期,辽、金、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又将宋朝称“中国”,“五百年来,中国之英主,远则唐太宗,次则唐明宗,近则宋太祖、太宗也”。(注:《契丹国志》卷七《圣宗天辅皇帝》。)
中原地域正统观的产生,首先反映了民族在形成初始阶段并未完全稳定性的特点。任何民族的形成,首先必须有一个对原始地域的崇拜时期。斯大林认为,民族形成以四个特征为标志: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注:见《斯大林全集》第2卷第294页。)我认为,如果我们承认这四个特征,那么共同地域又是最基本最原始的特征。只有有了共同的地域,民族活动才会基本稳定下来,才能形成民族共同的语言;也只有共同的地域,才可能产生共同的市场,共同的经济生活;也只有共同的地域,才能形成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但民族一旦完全形成并稳定下来后,其地域特征显得不十分重要,而让位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以先进的经济、文化为核心的地域正统观的产生,又反映了主体民族为农业民族的历史特点,有利于主体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扩大,对形成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是十分有利的。农业民族只有在富庶肥沃的土地上才能创造出较为发达的文明。简陋的原始工具,低劣的生产力十分依赖于土地的质量,因而肥沃、松软的土地既是四周部族崇拜的对象,又是他们争夺的目标,从而形成地域崇拜。其次因为中华民族早期华夏内部的政治斗争和农业民族频繁的灾荒,使本族血缘内部的一些人口在有限的地区内迁徙,从而也冲淡了血缘本位主义在民族形成上的作用。如周祖先,楚、吴、越等祖先离开中原就是例证。再次是华夏族长久占居富庶地区,因经济、文化发达,地区比较固定,就早于四周的民族形成共同体,而先进的民族经济和较为成熟的民族文化也具有凝聚力,不但对本民族成员言,对其他还未形成民族共同体的落后部落也具有吸纳作用。《孟子·梁惠王下》载:“汤始征,自葛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四周夷狄部落纷纷归顺外族征伐者,竟然都希望外族来推翻自己的腐朽政权,这对于一个已形成民族,已有民族共同心理的共同体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也就是说,四周部落还没有形成民族共同体,因此,这些分散的部落最后完全同化为华夏民族的一员,这正是地域经济文化的吸纳作用,也是形成中华民族早期地域正统观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早期这种不重血缘种族只重居住权的特点,又表明中华民族群体主体民族的宽容性。孔子的“入华夏即华夏之,入夷狄即夷狄之”正是表明早期华夏、夷狄极易跨越民族障碍,加强民族融合的事实。但到民族完全形成并稳定下来,民族共同心理则占居主要地位,地域正统观也就让位于民族正统观了。

先秦时期中华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先秦时期中华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先秦时期中华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作者:黄剑华来源:《月读》2022年第03期中华文明在先秦时期的发展进程中,各区域之间很早就有了经济与文化方面的交流往来。

从民族史的角度看,我国远古时期就出现了多民族的交流融合。

以黄帝为代表的中原部族,通过和炎帝、蚩尤等部族的长期交往、争战、融合,逐步形成了华夏族。

后来经过尧、舜、禹时期的发展,继续融合其他很多部族而形成了汉族。

各个部族之间很早就有了通婚与联姻。

正是这种交流与联姻,增进了各部族之间的友好和团结,也促进了区域文化的相互渗透与发展。

根据古代文献透露的信息,黄帝是上古时期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统一了华夏。

长江上游最大的部族是蜀山氏,之后蚕丛开创了古蜀国。

黄帝与蜀山氏是上古时期闻名天下的两大部族,相互之间也通过联姻而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

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

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

黄帝崩,葬桥山。

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这段记载中提到了黄帝与古蜀的联姻,先娶西陵之女为正妃,又为其子娶蜀山氏女。

关于西陵与蜀山氏,后世学者通常认为西陵是岷江流域的一个地名,蜀山氏是族名,都和古蜀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其他古籍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山海经·海内经》就有“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的传说。

《帝王世纪》《世本》《大戴礼·帝系》等也有“黄帝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累祖,产青阳及昌意”,“颛顼母濁山氏之子,名昌仆”,“昌意娶于蜀山氏,蜀山氏之子谓之昌仆氏,产颛顼”的记述。

袁珂先生考证说,蜀,古字通“濁”,《世本》说的“濁山氏”也就是蜀山氏。

(参见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增补修订本)》,巴蜀书社1993年版,第503—504页,第391页)如果说《山海经》等书记述的是神话传说世系,那么《史记·五帝本紀》就是史家之言了。

略论中国史学的经世致用

略论中国史学的经世致用

略论中国史学的经世致用【摘要】中国史学源远流长,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融合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史学的经世致用理念贯穿古今,为中国史学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

中国史学在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历史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过去,更能为当代社会问题提供启示和借鉴。

史学的传承与创新是中国史学发展的关键,传承经验和文化传统,同时不断创新研究方法和理论。

中国史学的经世致用意义在于引领社会发展,促进文化繁荣,塑造国家形象。

未来中国史学需要更加关注当代问题,拓展研究领域,提升国际影响力。

中国史学在世界史学中具有独特地位,为世界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源和视角。

【关键词】中国史学、经世致用、起源、发展历程、理念、应用领域、社会发展、历史研究、当代问题、启示、传承、创新、意义、发展方向、地位、世界史学。

1. 引言1.1 中国史学的起源中国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历史观念和史学理论。

在古代,中国的史学主要以编纂史书、编纂史籍为主要形式,这些史书如《史记》、《汉书》等被认为是中国史学的开端。

中国史学的起源还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历史思想,比如孔子和墨子等先秦思想家对历史的思考和论述。

中国史学的起源在历代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史学体系和史学方法。

古代中国的史学注重对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编撰,这种方法在现代的历史研究中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

中国史学的起源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密切相关,中国史学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史学理论和方法论,这种史学理论和方法论在中国历史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和应用。

1.2 中国史学的发展历程中国史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史官制度,最早的史书可以追溯到《史记》等古籍。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史学逐渐走向繁荣。

尤其在宋元明清时期,中国史学达到了辉煌的时代。

宋代创设了“官修正史”的体制,对历史资料的整理和编纂作出了重要贡献。

元代以后开始出现私家编修的史书,更多地呈现出个人学术研究的特点。

从传统史学到多学科融合: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从传统史学到多学科融合: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近现代史研究】从传统史学到多学科融合: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摘要]大批综合性史料和专题史料的搜集、整理与面世,大量当事人回忆录、日记的出版,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此基础上,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内容日渐丰富、大批研究成果相继面世。

特别是随着社会史、新革命史、新文化史等理论的兴起,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研究也逐渐突破传统史学的研究视野,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视角重新审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历史、全面呈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多重面相已成为一种趋势。

总体而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研究已取得显著成绩,但还存在着研究论题不均衡、研究成果缺乏深度且同质化严重、研究视野较为狭窄等“瓶颈”问题,有待学界进一步突破与推进。

[关键词]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传统史学;多学科融合[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ZS08)[作者简介]郑立柱,历史学博士,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保定071002)。

[中图分类号]K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198(2021)03-0193-07郑立柱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开辟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从创建伊始即受到各方关注。

一些进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新闻记者、民主人士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写出不少评介晋察冀边区的新闻报道性作品,其中主要有(周)立波的《晋察冀边区印象记》、陈克寒的《模范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李公朴的《华北敌后——晋察冀》、周而复的《晋察冀行》等。

一些进入抗日根据地的外国友人在其著作中也对晋察冀边区进行了评介。

其中主要有霍尔多·汉森的《中国抗战纪事》、林迈可的《抗战中的中共:一个英国人不平凡经历的记述》、福代斯·卡尔逊的《中国的双星》等。

晋察冀边区领导人给中共中央及毛泽东等人的报告,如彭真的《关于晋察冀边区党的工作和具体政策报告》、聂荣臻的《抗日模范根据地晋察冀边区》等,对于认识和了解晋察冀边区有着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研究

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研究

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研究目录一、内容概览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二、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背景分析 (6)1.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 (7)2. 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要求 (9)3. 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路径 (9)三、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11)1. 深化传统文化教育 (12)a. 加强校园教育 (13)b. 开展社会教育 (14)c. 增强家庭教育 (15)2. 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16)a.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17)b. 鼓励文化创新 (18)c. 打造文化品牌 (19)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a. 挖掘历史文化遗产 (21)b. 传播中华文化精髓 (22)c.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23)4. 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 (25)a. 扩大文化交流范围 (25)b. 增进国际友谊与合作 (27)c.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 (28)四、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效评估 (28)1. 设立评价指标体系 (29)2. 定期进行绩效评估 (30)3. 及时调整完善策略 (31)五、结论与展望 (32)1. 研究总结 (33)2. 研究展望 (35)3. 研究不足与改进方向 (36)一、内容概览分析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道德伦理、家国情怀、仁爱包容等核心价值观,阐释其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积极意义。

探讨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从历史脉络、地理环境、民族心理等方面分析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内在联系,揭示二者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内在机制。

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路径:结合当代社会发展趋势,探讨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生活,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实践路径的案例分析:选取典型地区或群体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传统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具体实践措施和成效,为其他地区或群体提供借鉴和参考。

中国古代民族史观的特点探讨

中国古代民族史观的特点探讨

中国古代民族史观的特点探讨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自秦汉以后进一步成为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这一基本事实,决定了民族观念在中国古代历史与史学中的重要地位。

在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发展进程中,民族史观与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密切相联,与此同时,它的发展还受理论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制约,在理论认识与史学活动中体现出独有的特征。

第一,中国古代民族史观有着延续不断的丰富的历史记载。

史学是对客观存在的现实反映。

对于民族问题,古代史家很早就有涉及,而相应的民族史观也就发生、发展起来。

在《尚书·牧誓》、《诗经》的《大雅·尚武》、《小雅·六月》,以及《春秋》、《左传》、《国语》等历史文献中,都有许多对于多民族活动的史事的记载,从而成为中国史学上最早的民族史观的表现形式。

(参见瞿林东:《少数民族史学的发展与多民族统一国家观念的形成》,《河北学刊》2007年第6期)自此之后,在中国古代丰富的史学著述中,包括正史、典制史、地志、史论、杂史等各类著作,民族历史与民族关系都是重要的记述内容,而与此相关的民族观念,也不断丰富起来。

在这些史著当中,历代延续不断的正史修撰活动,尤其是正史当中自《史记》以来延续下来的民族列传,相对完整地记述了中国各民族之间既融合又斗争,在曲折中不断走向一统的历史进程,及与之相关的理论、制度的发展进程,成为我们今天研究民族史观最重要的文献资料。

他如典制体史书中的《通典》,地志中的《华阳国志》、《元和郡县图志》,史学理论著作中的《史通》,以及散布于历代思想家、史学家各类著作中的大量相关认识,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上,提供了更为丰富生动的思想素材,使我们有可能更为全面地了解与把握不同时期民族史观的面貌与特点。

民族史学的发展是民族史观发展的必要前提。

从总体上来看,不论是战争冲突还是友好交流,在民族融合更为深入的历史时期,民族问题就越加受到关注,民族史撰述就越加丰富,民族史观的内涵就越加深刻。

为何用“民族交融”替代“民族融合”?

为何用“民族交融”替代“民族融合”?
学界认为,“民族交融”是民族理论中的一个 新概念,它与“民族融合”有着本质的区别。2010 年 1 月,胡锦涛在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 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党的民族理论和民
第 7 期。 [12] 金观涛:《现代性及其困境》,《二十一世纪》2007
年 10 月号。 [13] 荣剑:《论历史观与历史价值观——对中国史学理论
部编教科书研讨
为何用“民族交融”替代“民族融合”?
◎◎ 赵剑峰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 邵中技 安徽省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
一、问题缘起
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 史》(七年级上下册)中,原本常用的“民族融合” 一词完全被“民族交融”所替代。进一步翻阅课程 标准,才发现早在 2011 年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 育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稿)》中,“民族融合”就 已经变了面孔,只是未引起我们的关注而已。不仅 初中课标、教材做了修改,高中课标也悄然跟进。 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中,也 是只见“民族交融”,不见“民族融合”。
三、主要区别
如何用一种形象直观的方式来区别这两个概 念,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呢?
民 族 融 合 可 以 理 解 为: 一 是“ 一 些 民 族 在 长 期交往过程中相互吸收对方的文化,逐渐生成新 的特征和认同,最终形成另外一种民族的现象和 过 程。 用 一 个 简 单 的 公 式 表 述 就 是:A+B=C, 或
若干前提性问题的认识》,《中国社会科学》2010 年第 1 期。 [15] 杨奎松:《鬼子来了:现代中国之惑》,桂林:广西
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年,第 153-161 页。 [16]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
1989 年第 4 期。 [17]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年,

中国史上民族政策及民族关系认识

中国史上民族政策及民族关系认识

中国史上民族政策及民族关系认识1、汉族的来源辩:在距今5000多年到4000多年的一千年间,地球上出现了多个文明中心,他们向周边扩展或者和周边的中心互相影响,我国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的先民大都进入了部落、部落联盟的“英雄时代”,这段历史有很强的神话色彩,但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向国家阶段过渡的社会变革情况。

当时在黄河中游、关中平原、河东盆地和河南沿河的广大地区,有姬、姜为主的部落群;在东方的海岱地区和淮泗,以及长江下游的三角地带,有风、嬴、偃诸姓为主的夷族部落群,在豫西南山地和丹水、汉水、长江中游一带有三苗,或称苗蛮部落群,三大部落群各由若干部落和更多氏族组成,他们大都以农业为主,兼营狩猎、饲养、采集的生活,在文化上各有特色,彼此交往和影响,共同创造了古代文化。

此外,还有“诸戎”、“群翟”、古越族等部落群,他们文化发展相对落后。

传说中:炎帝号神农氏,以神农为号,说明他们是以农业为主的氏族部落。

黄帝号有熊氏,又号轩辕氏,黄帝和炎帝部落发展成中原最有实力的军事集团,在和东夷的斗争中结合成部落联盟,东夷以伏羲氏为代表,传说为雷神后代,以龙为图腾,相关的是少昊凤姓部落,相传“及少昊之衰也,九黎乱德”(《国语•楚语》下)九黎就是九夷,首领蚩尤,东夷组成部落联盟,和炎黄为首的华夏部落联盟发生激烈冲突。

三苗部落联盟可能有三个部落,只知道其中一个部落首领叫驩兜,后来战败被放逐到崇山,三苗一度发达,发明了“五虐之刑”,并要北上争夺更大的活动领域。

在走向文明社会的突击中,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交往,角逐和融合的中心,中心不断扩大,最终形成炎黄部落联盟为中心,包括东夷,苗蛮大部分先民的共同体,这就是华夏族的雏形。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民族融合时期,春秋时代,居住在周边的蛮、夷、戎、狄不断袭扰中原,中原霸主也以攘夷为号召,与之斗争,于是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大迁徙,大交流,华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彼此犬牙交错,杂居共处,打破了各族间固有的地域界限,为各族的交往,融合创造了十分有利的前提,从而密切了华夏族和其他各族经济文化的联系。

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

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

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一、本文概述1、研究背景和意义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就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熔炉,其中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构成了中华文明独特而丰富的历史画卷。

在这一过程中,“胡化”现象——即少数民族文化对汉族文化的影响,以及汉胡融合——两种文化相互渗透、交融的现象,在中国古代设计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研究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古代设计的艺术风格、审美观念和社会文化背景,更能够揭示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探究,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华文明并非单一文化的孤立发展,而是在多元文化交流与融合中不断壮大和完善的。

随着近年来“国学热”和“民族复兴”等议题的兴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也日益受到重视。

因此,对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进行研究,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更能够为我们今天的文化创新和艺术设计提供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对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进行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还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深入探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

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在中国,对于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的研究,近年来逐渐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和文化研究的拓展,学者们开始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一现象。

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梳理和分析汉胡文化交流的历史脉络;二是以具体的设计作品或艺术表现为切入点,探讨汉胡文化融合在设计艺术中的具体表现。

这些研究不仅深化了我们对汉胡文化交流的认识,也为我们理解中国古代设计的独特性提供了重要视角。

相比之下,国外对于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的研究相对较少。

然而,随着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一些国外学者开始对中国古代设计产生兴趣。

中国古代史学的功能和作用

中国古代史学的功能和作用

浅论中国古代史学的功能和作用一个伟大的民族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因此也只有从自身的历史中去认识自己,才能从中吸取智慧和力量,所以对祖国历史熟知与否,就成为一个民族文化素质高低的标志之一。

因而,中国古代史学作为瑰丽的文化宝库,其对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作用与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一、增长学识,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史为鉴在历史上,人类的一切文化知识,都无法超越历史学的研究领域,并通过历史学得到传播。

历史是人类知识与智慧的百科全书,是我们认识中国文化的源泉。

因此,马克思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

”①的确,通过对中国古代史学的学习,可以增长我们的学识,这些学识作为我们知识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作为中国人如果对自己祖国的历史一无所知,那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研究历史是为了更深刻地认识现实。

为了认识今天,必须首先认识昨天和前天。

毛泽东曾说:“不要割断历史,不单是懂得希腊就行了,还要懂得中国,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

”②研究历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解释历史,说明过去,更重要的是在于认识和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史为鉴,说明现在,预见未来。

司马迁作《史记》旨在“通古今之变”,“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太史公自序》),这就包含认识历史规律之义。

古人认为史学是治国兴邦的学问,所谓“天地间大节大义,纲常赖以扶持,世教赖以撑拄。

”(章学诚:《文史通义》外篇《答甄秀才论修志第一书》)这是代代相因的传统社会下所产生的认识。

恩格斯认为:“我们根本没有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我们比任何一个哲学学派,甚至比黑格尔都更重视历史。

”③这是因为历史与现实既有区别,又紧密相连,历史是逝去了的过去,现实是由历史发展而来,今天的现实对后人来说又是历史。

所以,历史是业已凝固了的客观存在,它不可能也无法割断。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单元达标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单元达标练习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选择题1.宰相文彦博说:“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但得军情,所以有陈桥之变。

”“太祖”是指:A.李世民B.赵匡胤C.赵构D.朱元璋2.宋太祖询问宰相赵普如何避免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赵普建议他对地方藩镇“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宋太祖接受其建议而采取的“制其钱谷”的措施是()A. 派文臣做知州 B. 各州设通判 C. 设立转运使 D. 设立布政使3.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材料主要表明宋朝:A.等级森严B.商业繁荣C.重农抑商D.重文轻武4.云南某古堡山寨里矗立着一座蒋氏宗祠祠堂,门前有副对联写道:“耶律庭前千株树,阿莽蒋氏一堂春。

”那里家家户户的祖宗牌位上都写着他们是耶律阿保机的后代。

这说明该古堡山寨中的“蒋”姓村民都是族的后裔()A.党项B.蒙古C.契丹D.女真5.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繁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

这说明: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打击B.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C.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D.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6.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分别是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少数民族建立的()A.契丹、党项、匈奴B.契丹、党项、女真C.党项、女真、回纥 D.匈奴、回纥、吐蕃7.如图是中国古代某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②代表的政权是要地位()A. 金、辽B. 辽、金C. 吐蕃、金D. 满洲、辽8.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9.“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屠洪刚的一首《精忠报国》让听众热血沸腾。

与这首歌描写相符的历史人物是 ( )A.寇准 B.赵构 C.岳飞 D.戚继光10.“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论文—略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论文—略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略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民族矛盾和民族斗争最尖锐、最复杂的时期,同是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时期。

自永嘉之乱以后,汉族封建地主政权衰落,北方各少数民族统治者逐鹿中原,力图在斗争中建立政权,取得统治地位,彼此之间进行了残酷的厮杀,使民族矛盾白热化。

如刘曙攻破洛阳时,“害诸王公及百官以下三万余人。

”进攻长安时又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弄得“长安城中,户不盈百,墙宇颓毁,蒿棘成林。

”石虎“于降城陷垒,不复断别善恶,坑斩士女,少有遗类。

”可见民族矛盾斗争的激烈。

范文澜先生说:“民族斗争是民族融合的必经过程,归根还是民族融合。

”本文拟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进行一些分析,试图探索民族融合的过程和规律。

一、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的区别在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史上,是民族融合还是民族同化呢?史学家历来有不同的看法。

以范文澜先生为代表的主张民族融合,以翦伯赞先生为代表的主张民族同化。

他认为在阶级社会里“只有民族同化,没有民族融合”,“如果把封建社会的民族关系也说成是民族融合,那就混淆了阶级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关系的本质上的差异。

”1984年11月在华南师范大学召开的《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学术讨论会》上的意见,基本也与上面两种意见相同,一种意见认为“真正严格科学意义上的民族融合,在古代是不存在的,有的只是民族同化。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在中国历史上有些现象不同于民族同化,也可以称之为民族融合。

”可见这个问题至今还是一个争论的课题。

我认为在我国古代史上的民族关系是复杂的,既有融合,也有同化,两者同时存在,而以融合为主。

到底融合和同化有什么区别呢?我的理解是:所谓民族融合,就是指各民族平等相处、经济文化交流、生活习惯互相感染、生产方式逐渐趋于一致,不一定使一个民族丧失本民族原有的特征,而成为另一个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仍旧保留原有民族的特征。

当然也有些少数民族可以渐渐消失本民族的特征,而成为另一个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凝 聚 力。然 而 .文化 的内容十分广泛 .在古代 中国 ,传统 文化的 突出特点 是史学异 常兴盛 ,正如 梁启 超所言 :“ 中国于各种学 问中 ,惟史学 为最发达 ;史学在世 界各 国中 ,惟 中 国为最 发达 。 1r 研究 中 国 ”l( I
古 代 宏 观 的 历 史 问 题 ,如 果 忽 略 了 “ 史 学 为 最 发 达 ” 这 一 特 点 ,就 难 以 取 得 比较 深 入 和 全 面 的 认 识 。 惟
中国传 统史学对 民族融合的作用
乔 治 忠
f 摘 要1 中国 古 代 民 族 大 融 合 的 深 层 原 因 ,是 学术 上 值 得 探 讨 的 问题 。 民 族 融合 的 关键 因 素在 于 文 化 的认 同 .而传 统 史学 则 是 中 国古 代 文 化 中 最为 发 达 的组 成 部 分 。从 先秦 到 汉 代 ,华夏 文化 中 系统 的 礼 制 伦 理
f9 1】史记 ( 9 ) 刘敬 叔 孙通 列传 【 卷 9 M]. 京 : 中华 书局 标 点 本 ,15 北 99 [ 】史记 ( 16 滑稽 列传 [ 2 0 卷 2) M1. 北京 : 中华 书局 标 点 本 ,15 . 99 【1 2 ]史记 ( 17 司 马相 如 列 传 [ 卷 1) M]. 京 :中 华 书局 标 点 本 , 15 . 北 99
民 族 之 问残 酷 的 战 争 、异 族 统 治 的 压 迫 与 歧 视 、生 产 和 生 活 资 源 被 剥 夺 、族 群 人 员 被 强 行 分 散 和 奴 役 等 等。所谓 “ 族融 合” 民 ,应 当 指 不 同 民族 之 间 自然 而 然 、 自愿 选 择 的社 会 生 活 、文 化 习 俗 的 趋 同 过 程 。 民
终 发 挥 着 这种 凝 聚力 量 。 因 此 , 中 国传 统 史 学对 历 史 的发 展 起 到 了重 大作 用 ,在 某种 意 义上 可 以说 史学 引导
了历 史 。
『 关键 词 1传 统 史 学
民 族 融合
凝聚力中图分 类号]K 9 f 0 文献标识码 ]A f 文章编号] l0 — 3 6(0 0 2 0 0 — 6 0 0 7 2 2 1 )1- 12 0
因此 ,考察 中国传统史学对 民族融合 、民族精神凝 聚的作用 ,是 历史研究 的一个必要 的选项 。


文 化 是 古 代 中 国 民 族 群 凝 聚 力 的 核 心
人 类 自产 生 时 就 采 取 群 体 的 生 活 方 式 ,这 是 在 各 种 不 同 的 环 境 下 生 存 与 繁 衍 的需 要 。在 人 类 发 展 的 早 期 ,社 会 关 系 与 生 产 力 推 动 着 人 类 群 体 规 模 的渐 渐 扩 大 ,族 群 内 部 以 及 族 群 之 间 形 成 凝 聚 的 动 力 ,社
族 融合 的结 果 ,既 可能 是 和谐相 处 、差 异 缩减 ,也 可 能最 终归 并 为 同一 民族 。和平 方式 进行 的 民族 融 合 ,一 般是 以政 治 、经 济 、文化 比较先 进 的 民族为 核 心 。因此 ,诸 如 稳定 的社 会 秩 序 、丰 富 的社 会 文 化 、清 明的政 治机制 、发 达的 经济生 活都 可形 成为 “ 民族凝 聚力 ” 。但随着 历 史 的发展 ,各 个 民族 不 同 的政治机 制与 经济方 式积 淀成较 为巩 固 的模 式 之后 ,“ 化 ”就越 来 越成 为 民族 凝 聚力 的核 心 。这里所 文 说的 “ 化” 文 ,是指社 会 体制 、社 会 生活 升 华而 达到 的精 神层 面 的价值 与 意义 ,伦 理规 范 、思 想道 德 、 意识形态 、礼仪风 俗 、教 育理念 、学术 文艺 等等 ,皆为整体 文化 的组 成部分 。
作 者 简 介 乔 治忠 ,南 开 大 学历 史学 院教 授 、博 士 生 导 师 ( 津 , 3 0 7 ) 天 00 1。

1 2一 O
过这样 的主张 。[ 但所 谓 “ 2 1 民族 同化 ” ,应指 被 同化族 群被 迫放 弃 自己原 来 的文 化习 俗 、社 会 团体 ,投 寄 、归并 于另一强 势族 群之 中 。这 种被 迫失 去 “ 自我 ”的原 因很 多 ,例 如 :族群 生存 处境 的极 端艰 难 、
会 组织结构 比较严密 、生产 力水平相 对较高和精神 文化 比较 先进 的族群 ,一 般会成 为凝 聚的核心 。而族 群 达到一定规模 ,则可能对 外产生排抑 ,甚至发生 互相争战 。因此 ,古代 的族群凝 聚和排抑 是 民族 发展 史 上的一对矛 盾 ,二者错综 交织 ,在世 界不 同地 区形成复杂 多彩 的民族和 国家 的演 变 。在这 一 问题 的研 讨 中 ,明确 区分 “ 民族 同化 ” 民族融合 ”及 “ 、“ 民族 凝聚力 ”的概念 ,是 十分必要 的 。早有 史学家 提 出
关于 中国古 代的 民族融 合与 中华 民族 的凝聚力 ,是一个学 术讨 论 的热点 问题 。学术 界对此 既有很 多
共 识 .又 有 不 少 见 解 上 的分 歧 。在 分 析 中国 古 代 民族 凝 聚 力 的来 源 方 面 ,诸 多 论 著 从 政 治 、经 济 、思 想 文 化 、社 会 心 理 、语 言 文学 等 方 面 进 行 了 探 讨 。其 实 , 民族 融 合 的 关 键 因 素 在 于 文 化 的 认 同 , 即精 神 上
文化 和 “ 一统 ” 的 政 治 历 史观 ,成 为 民族 凝 聚 力 的精 神 核 心 。 十 六 国 至 南北 朝 时期 , 史 学 凸现 为 民族 融 合 大
的 先 导 和 最稳 定 因素 ,这 源 于 各 个 少数 民族 政 权 竞 相 仿 从 汉 族 政 权 的 官 方记 史 、修 史 体 制 ,从 而 导 致 历 史 观 、 史 学意 识 的 文化 认 同 ,以及 祖 先 血脉 的认 同 ,构 成持 久的 民 族 凝 聚 力 。 隋唐 以后 直 至 清朝 ,传 统 史 学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