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 解题方法攻略 轨迹方程 理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轨迹方程的求解知识点

【高中数学】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轨迹方程的求解知识点

【高中数学】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轨迹方程的求解知识点轨迹方程就是与几何轨迹对应的代数描述,以下是轨迹方程的求解知识点,请考生认真学习。

符合一定条件的动点所形成的图形,或者说,符合一定条件的点的全体所组成的集合,叫做满足该条件的点的轨迹.轨迹,包含两个方面的问题:凡在轨迹上的点都符合给定的条件,这叫做轨迹的纯粹性(也叫做必要性);凡不在轨迹上的点都不符合给定的条件,也就是符合给定条件的点必在轨迹上,这叫做轨迹的完备性(也叫做充分性).【轨迹方程】就是与几何轨迹对应的代数描述。

一、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基本步骤⒈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设出动点M的坐标;⒉写出点M的集合;⒊列出方程=0;⒋化简方程为最简形式;⒌检验。

二、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求轨迹方程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直译法、定义法、相关点法、参数法和交轨法等。

⒈直译法:直接将条件翻译成等式,整理化简后即得动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通常叫做直译法。

⒉定义法:如果能够确定动点的轨迹满足某种已知曲线的定义,则可利用曲线的定义写出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定义法。

⒊相关点法:用动点Q的坐标x,y表示相关点P的坐标x0、y0,然后代入点P的坐标(x0,y0)所满足的曲线方程,整理化简便得到动点Q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相关点法。

⒋参数法:当动点坐标x、y之间的直接关系难以找到时,往往先寻找x、y与某一变数t的关系,得再消去参变数t,得到方程,即为动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参数法。

⒌交轨法:将两动曲线方程中的参数消去,得到不含参数的方程,即为两动曲线交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交轨法。

直译法:求动点轨迹方程的一般步骤①建系建立适当的坐标系;②设点设轨迹上的任一点P(x,y);③列式列出动点p所满足的关系式;④代换依条件的特点,选用距离公式、斜率公式等将其转化为关于X,Y的方程式,并化简;⑤证明证明所求方程即为符合条件的动点轨迹方程。

高考数学轨迹方程的求解知识点归纳整理-圆的轨迹方程例题

高考数学轨迹方程的求解知识点归纳整理-圆的轨迹方程例题

高考数学轨迹方程的求解知识点归纳整理|圆的轨迹方程例题符合一定条的动点所形成的图形,或者说,符合一定条的点的全体所组成的集合,叫做满足该条的点的轨迹.轨迹,包含两个方面的问题:凡在轨迹上的点都符合给定的条,这叫做轨迹的纯粹性(也叫做必要性);凡不在轨迹上的点都不符合给定的条,也就是符合给定条的点必在轨迹上,这叫做轨迹的完备性(也叫做充分性).【轨迹方程】就是与几何轨迹对应的代数描述。

一、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基本步骤⒈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设出动点M的坐标;⒉写出点M的集合;⒊列出方程=0;⒋化简方程为最简形式;⒌检验。

二、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求轨迹方程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直译法、定义法、相关点法、参数法和交轨法等。

⒈直译法:直接将条翻译成等式,整理化简后即得动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通常叫做直译法。

⒉定义法:如果能够确定动点的轨迹满足某种已知曲线的定义,则可利用曲线的定义写出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定义法。

⒊相关点法:用动点Q的坐标x,y表示相关点P的坐标x0、y0,然后代入点P的坐标(x0,y0)所满足的曲线方程,整理化简便得到动点Q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相关点法。

⒋参数法:当动点坐标x、y之间的直接关系难以找到时,往往先寻找x、y与某一变数t的关系,得再消去参变数t,得到方程,即为动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参数法。

⒌交轨法:将两动曲线方程中的参数消去,得到不含参数的方程,即为两动曲线交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交轨法。

*直译法:求动点轨迹方程的一般步骤①建系建立适当的坐标系;②设点设轨迹上的任一点P(x,y);③列式列出动点p所满足的关系式;④代换依条的特点,选用距离公式、斜率公式等将其转化为关于X,Y的方程式,并化简;⑤证明证明所求方程即为符合条的动点轨迹方程。

2023年高考数学轨迹问题的9种方法答案和解析

2023年高考数学轨迹问题的9种方法答案和解析
第5题
1.(北京市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 2020-2021 学年高二期中)已知坐标平面上点 M ( x, y ) 与
两个定点 M1 (26,1) , M 2 (2,1) 的距离之比等于 5.
(1)求点 M 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图形;
(2)记(1)中的轨迹为 C ,过点 A(2,3) 的直线 l 被 C 所截得的线段的长为 8,求直线 l 的


A.直线
B.圆
C.抛物线的一部分
D.椭圆
知识点二:直接法求轨迹
可以直接列出等量关系式
(1)根据已知条件及一些基本公式(两点间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
距离公式、直线斜率公式等。)
(2)根据公式直接列出动点满足的等量关系式,从而得到轨迹方程。
简化为:设点----列式---化简----去掉“多点”或者补上“少点”
(2,0)。求过点 A 且和◎B 相切的动圆圆心 P 的轨迹。
2
2.(天津市第三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二上学期)已知圆 M : x 2 y 2 2 y 7 0 和点
N 0,1 ,动圆 P 经过点 N 且与圆 M 相切,圆心 P 的轨迹为曲线 E.
(1)求曲线 E 的方程;
5
(3)在(2)的条件下,若过点 , 0 的直线 m 与曲线 W 有两个交点,求直线 m 的斜率
2
的取值范围.
知识点六:参交轨法
交轨法;轨迹交点法。
1. 动点满足第一个条件。求出对应的含参方程。用参数 t 表示。
f(x,y,t)0
=
2. 动点满足第二个条件。求出对应的含参方程。用同一参数 t 表示。
(1)求曲线 C 的方程;
(2)已知 A(2, 0) ,过点 F 的动直线 l 与曲线 C 交于 B , D 两点,记 AOB 和 △AOD 的面积

常见轨迹方程的求法2023届新高考数学

常见轨迹方程的求法2023届新高考数学

设 A(x1,y1 ),B(x2,y2 ),M(x,y),由韦达定理得 x1+x2=4+k,x1x2=
6.
7
知识梳理
典例精析
课堂练习
课后练习
∴x=x1+2 x2 =4+2 k ,y=kx=4k+2 k2 . 由yx==44k+2+2k, k2, 消去 k 得 y=2x2-4x. 又 2x=x1+x2=4+k,所以 x(-∞,- 6 )∪( 6 ,+∞). ∴点 M 的轨迹方程为 y=2x2-4x,x(-∞,- 6 )∪( 6 ,+∞).
课堂练习
课后练习
利用椭圆、抛物线、双曲线的定义求轨迹方程的方法.
例 4 一个动圆 M 与圆 F1:x2+y2+6x+5=0 相外切,同时与圆 F2:x2 +y2-6x-91=0 相内切,求动圆的圆心轨迹方程.
12
知识梳理
典例精析
课堂练习
课后练习
【解】设动圆半径为 r,依题意: |MF1|=2+r,|MF2|=10-r. 两式相加得|MF1|+|MF2|=12. 所以 M 的轨迹是以 F1(-3,0),F2(3,0)为焦点,长半轴长为 6 的椭圆, 方程为3x62 +2y72 =1.
【答案】 B
18
知识梳理
典例精析
课堂练习
课后练习
4. (2019 新课标Ⅱ理)已知点 A(-2,0),B(2,0),动点 M(x,y)满足直线
AM 和 BM 的斜率之积为-12 ,记 M 的轨迹为曲线 C. 求 C 的方程,并说明 C 什么曲线.
例 2 过原点作直线 l 和抛物线 y=x2-4x+6 交于 A,B 两点,求线段
AB 的中点 M 的轨迹方程.
【解】由题意分析知直线 l 的斜率一定存在,设直线 l 的方程 y=kx.把它

高考数学难点突破_难点22__轨迹方程的求法

高考数学难点突破_难点22__轨迹方程的求法

高考数学难点突破_难点22__轨迹方程的求法在高考数学中,轨迹方程的求法是一个比较常见但也较为复杂的难点。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需要考虑几个关键因素,如何确定相关点、如何利用已知条件及使用适当的数学知识等。

一、确定相关点对于轨迹方程的求法,首先需要明确或确定一些与所求轨迹相关的点。

这些点可以从已知条件中得出,如一个点的坐标、两个点的距离、特定点到直线的距离等。

这些已知条件将成为我们解题的基础。

二、利用已知条件在确定了相关的点之后,我们需要利用已知条件来求解轨迹方程。

对于不同的条件,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已知条件及相应的解决思路:1.已知点的坐标:如果已知轨迹上的其中一点的坐标,我们可以将这个点的坐标代入轨迹方程中,得到一个等式,并根据这个等式求解出其他未知量,从而得到轨迹方程。

例如,已知轨迹上的点的坐标满足$x^2+y^2=1$,则这是一个以原点为中心、半径为1的圆的轨迹方程。

2.已知点到另一点的距离:如果已知轨迹上的其中一点到另一点的距离等于一定值,我们可以根据距离公式来求解轨迹方程。

例如,已知轨迹上的点到点$(2,1)$的距离等于2,则可以列出方程$\sqrt{(x-2)^2 + (y-1)^2} = 2$,进而求解出轨迹方程。

3.已知点到直线的距离:如果已知轨迹上的其中一点到直线的距离等于一定值,我们可以利用距离公式和直线方程来求解轨迹方程。

例如,已知轨迹上的点到直线$2x+ 3y = 6$的距离等于3,则可以列出方程$\frac{,2x + 3y -6,}{\sqrt{2^2 + 3^2}} = 3$,进一步求解出轨迹方程。

三、使用适当的数学知识在解决轨迹方程的问题中,我们可能需要应用到一些特定的数学知识,如圆的性质、直线的性质、二次曲线方程等。

我们需要结合问题的具体情况,合理地选择和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

总结起来,要解决轨迹方程的问题,我们需要明确相关点、利用已知条件和适当应用数学知识。

高考数学理科必考点:轨迹方程

高考数学理科必考点:轨迹方程

高考数学理科必考点:轨迹方程
高考数学理科必考点:轨迹方程
轨迹方程就是与几何轨迹对应的代数描述,是高考数学的重要学问点,一起来复习下吧:
一、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基本步骤
⒈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设出动点M的坐标;
⒉写出点M的集合;
⒊列出方程=0;
⒋化简方程为最简形式;
⒌检验。

二、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求轨迹方程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直译法、定义法、相关点法、参数
法和交轨法等。

⒈直译法:干脆将条件翻译成等式,整理化简后即得动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通常叫做直译法。

⒉定义法:假如能够确定动点的轨迹满意某种已知曲线的定义,则可利用曲线的定义写出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定义法。

⒊相关点法:用动点Q的坐标x,y表示相关点P的坐标x0、y0,然后代入点P的坐标(x0,y0)所满意的曲线方程,整理化简便得到动点Q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
程的方法叫做相关点法。

⒋参数法:当动点坐标x、y之间的干脆关系难以找
到时,往往先找寻x、y与某一变数t的关系,得再消去
参变数t,得到方程,即为动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参数法。

⒌交轨法:将两动曲线方程中的参数消去,得到不含参数的方程,即为两动曲线交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交轨法。

直译法:求动点轨迹方程的一般步骤
①建系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②设点设轨迹上的任一点P(x,y);
③列式列出动点p所满意的关系式;
④代换依条件的特点,中学英语,选用距离公式、斜率公式等将其转化为关于X,Y的方程式,并化简;
⑤证明证明所求方程即为符合条件的动点轨迹方程。

高考解析几何轨迹问题解题策略

高考解析几何轨迹问题解题策略

高考解析几何轨迹问题解题策略
一、轨迹方程的求法
1. 直接法:直接法就是不设出动点的坐标,而是根据题设条件,直接列出轨迹上满足的点的几何条件,并从这个条件对方程进行整理,得到轨迹方程.
2. 定义法:定义法就是根据已知条件,结合所学过的圆锥曲线的定义直接写出曲线的方程.
3. 参数法:参数法是指先引入一个参数,如时间、速度等,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参数方程,再消去参数化为普通方程.
4. 交轨法:交轨法是指利用圆锥曲线统一定义,通过求交点坐标来求轨迹方程的方法.
二、轨迹问题的解题策略
1. 转化化归:将待求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将抽象问题转化为具体问题,这是解决轨迹问题的基本策略.
2. 设而不求:在轨迹问题中,设点而不求出点的坐标是常用的一种解题策略.
3. 整体代换:在轨迹问题中,有时通过整体代换可以简化运算.
4. 坐标转移:在轨迹问题中,有时可以通过坐标转移来转化问题.
5. 逆向思维:在轨迹问题中,有时通过逆向思维可以简化运算.。

高考数学知识点轨迹方程的求解.doc

高考数学知识点轨迹方程的求解.doc

高考数学知识点:轨迹方程的求解高考数学知识点:轨迹方程的求解符合一定条件的动点所形成的图形,或者说,符合一定条件的点的全体所组成的集合,叫做满足该条件的点的轨迹.轨迹,包含两个方面的问题:凡在轨迹上的点都符合给定的条件,这叫做轨迹的纯粹性(也叫做必要性);凡不在轨迹上的点都不符合给定的条件,也就是符合给定条件的点必在轨迹上,这叫做轨迹的完备性(也叫做充分性).【轨迹方程】就是与几何轨迹对应的代数描述。

一、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基本步骤⒈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设出动点M的坐标;⒉写出点M的集合;⒊列出方程=0;⒋化简方程为最简形式;⒌检验。

二、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求轨迹方程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直译法、定义法、相关点法、参数法和交轨法等。

⒈直译法:直接将条件翻译成等式,整理化简后即得动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通常叫做直译法。

⒉定义法:如果能够确定动点的轨迹满足某种已知曲线的定义,则可利用曲线的定义写出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定义法。

⒊相关点法:用动点Q的坐标x,y表示相关点P的坐标x0、y0,然后代入点P的坐标(x0,y0)所满足的曲线方程,整理化简便得到动点Q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相关点法。

⒋参数法:当动点坐标x、y之间的直接关系难以找到时,往往先寻找x、y与某一变数t的关系,得再消去参变数t,得到方程,即为动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参数法。

⒌交轨法:将两动曲线方程中的参数消去,得到不含参数的方程,即为两动曲线交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交轨法。

*直译法:求动点轨迹方程的一般步骤①建系建立适当的坐标系;②设点设轨迹上的任一点P(x,y);③列式列出动点p所满足的关系式;④代换依条件的特点,选用距离公式、斜率公式等将其转化为关于X,Y的方程式,并化简;⑤证明证明所求方程即为符合条件的动点轨迹方程。

高考备战:高考数学主要考点数学是最重要的一科了,高考复习资料很多,现在学生经常陷入书山题海不能自拔!高考题千变万化,万变不离其宗。

2024年高考数学复习拓展考点精讲精练讲义 26 立体几何中的轨迹问题含详解

2024年高考数学复习拓展考点精讲精练讲义  26 立体几何中的轨迹问题含详解

【一轮复习讲义】2024年高考数学高频考点题型归纳与方法总结(新高考通用)素养拓展26立体几何中的轨迹问题(精讲+精练)一、立体几何中的轨迹问题立体几何轨迹问题是以空间图形为素材,去探究符合一定条件的点的运动轨迹,处于解析几何和立体几何的交汇处,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数学转化和化归能力,以及对解析几何和立体几何知识的全面掌握.常见的轨迹类型有直线、圆雉曲线、球面、椭球面.二、常用的解决策略(1)定义法:借助圆雉曲线的定义判断.(2)坐标法:建立合适的坐标系,用方程来表示所求点的轨迹,借助方程来判断轨迹形状.(3)交轨法:运动的点同时在两个空间几何体上,如平面与圆雉、圆柱、球相交,球与球相交,等等.(4)平面化:把空间几何关系转化到同一平面内,进而探究平面内的轨迹问题,使问题更易解决.空间问题平面化也是解决立体几何题目的一般性思路.三、轨迹是圆锥曲线的原理剖析令平面与轴线的夹角为θ0<θ<90°,圆雉的母线与轴的夹角为()090<<αα,如图②.(1)当<αθ时,截口曲线为椭圆;(2)当=αθ时,截口曲线为抛物线;(3)当>αθ时,截口曲线为双曲线.图②我们再从几何角度来证明.(1)如图③,在圆锥内放两个大小不同的球,使它们分别与截面切于点12,F F .在截口曲线上任取一点P ,过点P 作圆雉的母线,分别与两球切于点12,Q Q .由球的性质可知2112,PQ PF PQ PF ==,于是121212PF PF PQ PQ Q Q +=+=为定值,这样截口曲线上的任一点P 到两个定点12,Q Q 的距离之和为常数,由椭圆的定义知,截口曲线是椭圆.一、知识点梳理(2)如图④,在互相倒置的两个圆雉内放两个大小不同的球,使它们分别与圆雉的侧面、截面相切,两个球分别与截面切于点12,F F .在截口曲线上任取一点P ,过点P 作圆雉的母线,分别与两球切于点12,Q Q .由球的性质可知1122,PQ PF PQ PF ==,于是121212PF PF PQ PQ Q Q -=-=为定值,这样截口曲线上的任一点P 到两个定点12,Q Q 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常数,由双曲线的定义知,截口曲线是双曲线.(3)如图⑤,用平行于母线OM 且垂直于轴截面OMN 的平面β去截圆雉.在圆雉内放一个球,使它和圆雉的侧面与截面β相切,球与截面切于点F .设α为球与圆雉相切时切点构成的圆所在的平面,记l ⋂=αβ.在截口曲线上任取一点P ,作直线与球相切于点T ,连结PT ,有PF PT =.在母线OM 上取点,A B (B 为OM 与球的切点),使得AB PT =.过点P 作//PQ AB ,有点Q 在l 上,且FQ AB PF ==.另一方面,因为平面OMN 与α垂直,那么l ⊥平面OMN ,有l AB ⊥,所以l PQ ⊥.于是截口曲线是以点F 为焦点,l 为准线的抛物线.1.平行、垂直有关的的轨迹问题①平行有关的轨迹问题的解题策略二、题型精讲精练1.线面平行转化为面面平行得轨迹;2.平行时可利用法向量垂直关系求轨迹.②垂直有关的轨迹问题的解题策略1.可利用线线线面垂直,转化为面面垂直,得交线求轨迹;2.利用空间坐标运算求轨迹;3.利用垂直关系转化为平行关系求轨迹.【典例1】如图,在边长为a 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G 、H 、N 分别是CC 1、C 1D 1、DD 1、CD 、BC的中点,M 在四边形EFGH 边上及其内部运动,若MN ∥面A 1BD ,则点M 轨迹的长度是()A Ba C .2D .2【典例2】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Q 是正方形11B BCC 内的动点,11A Q BC ⊥,则Q 点的轨迹是()A .点1B B .线段1B CC .线段11B C D .平面11B BCC 【答案】B【分析】如图,连接1AC ,证明1BC ⊥1B Q ,又1BC ⊥1B C ,即得解.【详解】如图,连接1AC ,因为111111111111,,,,BC AQ BC A B AQ A B A AQ A B ⊥⊥=⊂ 平面11A B Q ,所以1BC ⊥平面11A B Q ,又1B Q ⊂平面11A B Q ,所以1BC ⊥1B Q ,又1BC ⊥1B C .所以点Q 在线段1B C 上.故选:B2.距离、角度有关的的轨迹问题①距离有关的轨迹问题的解题策略1.距离,可转化为在一个平面内的距离关系,借助于圆锥曲线定义或者球和圆的定义等知识求解轨迹;2.利用空间坐标计算求轨迹.②角度有关的轨迹问题的解题策略1.直线与面成定角,可能是圆锥侧面;2.直线与定直线成等角,可能是圆锥侧面;3.利用空间坐标系计算求轨迹.【典例3】已知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P 为底面ABCD 内一点,若P 到棱CD ,A 1D 1距离相等的点,则点P 的轨迹是()如图示,过P 作PE ⊥以D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2211x y -=+,平方得:【典例4】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M ,N 分别为AB ,11A B 的中点,P 是边11C D 上的一个点(包括端点),Q 是平面1PMB 上一动点,满足直线MN 与直线AN 夹角与直线MN 与直线NQ 的夹角相等,则点Q 所在轨迹为()A .椭圆B .双曲线C .抛物线D .抛物线或双曲线【答案】D【分析】根据题设分析可知:Q 点轨迹为以AN 为母线,MN 为轴,AB 为底面直径的圆锥体,及其关于11A B 反向对称的锥体与平面1PMB 的交线,应用数形结合,结合平面与双锥面相交所成曲线的性质判断Q 所在轨迹的形状.【详解】由题设,Q 点轨迹为以AN 为母线,MN 为轴,AB 为底面直径的圆锥体,及其关于11A B 反向对称的锥体与平面1PMB 的交线,如下图示:当P 是边11C D 上移动过程中,只与下方锥体有相交,Q 点轨迹为抛物线;当P 是边11C D 上移动过程中,与上方锥体也有相交,Q 点轨迹为双曲线;故选:D3.翻折有关的的轨迹问题①翻折有关的轨迹问题的解题策略1.翻折过程中寻找不变的垂直的关系求轨迹2.翻折过程中寻找不变的长度关系求轨迹3.可以利用空间坐标运算求轨迹【典例5】1822年,比利时数学家Dandelin 利用圆锥曲线的两个内切球,证明了用一个平面去截圆锥,可以得到椭圆(其中两球与截面的切点即为椭圆的焦点),实现了椭圆截线定义与轨迹定义的统一性.在生活中,有一个常见的现象:用手电筒斜照地面上的篮球,留下的影子会形成椭圆.这是由于光线形成的圆锥被地面所截产生了椭圆的截面.如图,在地面的某个占1A 正上方有一个点光源,将小球放置在地面,使得1AA 与小球相切.若15A A =,小球半径为2,则小球在地面的影子形成的椭圆的离心率为()A .23B .45C .13D .25【答案】A【分析】设21A F x =,从而可得15AA =,122A A x =+,23AA x =+,利用勾股定理可得10x =,再由离心率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在21Rt AA A 中,设21A F x =,2DA x∴=15AA =,122A A x =+,23AA x =+,2225(2)(3)x x ∴++=+,10x ∴=,∴长轴长12212A A a ==,6a =,624c =-=则离心率23c e a ==.故选:A 【题型训练2-刷模拟】1.平行、垂直有关的的轨迹问题一、单选题1.(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正四棱锥S ABCD -的底面边长为2,高为2,E 是边BC 的中点,动点P 在表面上运动,并且总保持PE AC ⊥,则动点P 的轨迹的周长为()A .62+B .62-C .4D .51+2.(2023·安徽滁州·安徽省定远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在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1AB =,14AA =,E 为1DD 中点,P 为正四棱柱表面上一点,且11C P B E ⊥,则点P 的轨迹的长为()A .52+B .222+C .252+D .132+3.(2023·江西赣州·统考二模)在棱长为4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P 满足14AA AP =,E ,F 分别为棱BC ,CD 的中点,点Q 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表面上运动,满足1//AQ 面EFP ,则点Q 的轨迹所构成的周长为()A .5373B .237C .7373D .83734.(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如图所示,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2,E ,F 分别为1AA ,AB 的中点,点P 是正方体表面上的动点,若1//C P 平面1CD EF ,则P 点在正方体表面上运动所形成的轨迹长度为()A .25+B .225+C .225+D .2225+BBA.点P可以是棱1C.点P的轨迹是正方形6.(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棱长为MP平面ABD表面上,且//二、填空题8.(2023·河南·校联考模拟预测)已知正方体则点P的轨迹长度为9.(2023春·四川绵阳内切球O的球面上的动点,2.距离、角度有关的的轨迹问题一、单选题二、填空题3.翻折有关的的轨迹问题一、单选题A .523πB .453π2.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E 为BC 的中点,将①四棱锥P AECD -的体积最大值为255AB=,上一动点,现将AED ....【一轮复习讲义】2024年高考数学高频考点题型归纳与方法总结(新高考通用)素养拓展26立体几何中的轨迹问题(精讲+精练)一、立体几何中的轨迹问题立体几何轨迹问题是以空间图形为素材,去探究符合一定条件的点的运动轨迹,处于解析几何和立体几何的交汇处,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数学转化和化归能力,以及对解析几何和立体几何知识的全面掌握.常见的轨迹类型有直线、圆雉曲线、球面、椭球面.二、常用的解决策略(1)定义法:借助圆雉曲线的定义判断.(2)坐标法:建立合适的坐标系,用方程来表示所求点的轨迹,借助方程来判断轨迹形状.(3)交轨法:运动的点同时在两个空间几何体上,如平面与圆雉、圆柱、球相交,球与球相交,等等.(4)平面化:把空间几何关系转化到同一平面内,进而探究平面内的轨迹问题,使问题更易解决.空间问题平面化也是解决立体几何题目的一般性思路.三、轨迹是圆锥曲线的原理剖析令平面与轴线的夹角为θ0<θ<90°,圆雉的母线与轴的夹角为()090<<αα,如图②.(2)当<αθ时,截口曲线为椭圆;(2)当=αθ时,截口曲线为抛物线;(3)当>αθ时,截口曲线为双曲线.图②我们再从几何角度来证明.(1)如图③,在圆锥内放两个大小不同的球,使它们分别与截面切于点12,F F .在截口曲线上任取一点P ,过点P 作圆雉的母线,分别与两球切于点12,Q Q .由球的性质可知2112,PQ PF PQ PF ==,于是121212PF PF PQ PQ Q Q +=+=为定值,这样截口曲线上的任一点P 到两个定点12,Q Q 的距离之和为常数,由椭圆的定义知,截口曲线是椭圆.一、知识点梳理(2)如图④,在互相倒置的两个圆雉内放两个大小不同的球,使它们分别与圆雉的侧面、截面相切,两个球分别与截面切于点12,F F .在截口曲线上任取一点P ,过点P 作圆雉的母线,分别与两球切于点12,Q Q .由球的性质可知1122,PQ PF PQ PF ==,于是121212PF PF PQ PQ Q Q -=-=为定值,这样截口曲线上的任一点P 到两个定点12,Q Q 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常数,由双曲线的定义知,截口曲线是双曲线.(3)如图⑤,用平行于母线OM 且垂直于轴截面OMN 的平面β去截圆雉.在圆雉内放一个球,使它和圆雉的侧面与截面β相切,球与截面切于点F .设α为球与圆雉相切时切点构成的圆所在的平面,记l ⋂=αβ.在截口曲线上任取一点P ,作直线与球相切于点T ,连结PT ,有PF PT =.在母线OM 上取点,A B (B 为OM 与球的切点),使得AB PT =.过点P 作//PQ AB ,有点Q 在l 上,且FQ AB PF ==.另一方面,因为平面OMN 与α垂直,那么l ⊥平面OMN ,有l AB ⊥,所以l PQ ⊥.于是截口曲线是以点F 为焦点,l 为准线的抛物线.1.平行、垂直有关的的轨迹问题①平行有关的轨迹问题的解题策略二、题型精讲精练1.线面平行转化为面面平行得轨迹;2.平行时可利用法向量垂直关系求轨迹.②垂直有关的轨迹问题的解题策略1.可利用线线线面垂直,转化为面面垂直,得交线求轨迹;2.利用空间坐标运算求轨迹;3.利用垂直关系转化为平行关系求轨迹.【典例1】如图,在边长为a 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G 、H 、N 分别是CC 1、C 1D 1、DD 1、CD 、BC的中点,M 在四边形EFGH 边上及其内部运动,若MN ∥面A 1BD ,则点M 轨迹的长度是()A Ba C .2D .2【典例2】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Q 是正方形11B BCC 内的动点,11A Q BC ⊥,则Q 点的轨迹是()A .点1B B .线段1B CC .线段11B C D .平面11B BCC 【答案】B【分析】如图,连接1AC ,证明1BC ⊥1B Q ,又1BC ⊥1B C ,即得解.【详解】如图,连接1AC ,因为111111111111,,,,BC AQ BC A B AQ A B A AQ A B ⊥⊥=⊂ 平面11A B Q ,所以1BC ⊥平面11A B Q ,又1B Q ⊂平面11A B Q ,所以1BC ⊥1B Q ,又1BC ⊥1B C .所以点Q 在线段1B C 上.故选:B2.距离、角度有关的的轨迹问题①距离有关的轨迹问题的解题策略1.距离,可转化为在一个平面内的距离关系,借助于圆锥曲线定义或者球和圆的定义等知识求解轨迹;2.利用空间坐标计算求轨迹.②角度有关的轨迹问题的解题策略1.直线与面成定角,可能是圆锥侧面;2.直线与定直线成等角,可能是圆锥侧面;3.利用空间坐标系计算求轨迹.【典例3】已知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P 为底面ABCD 内一点,若P 到棱CD ,A 1D 1距离相等的点,则点P 的轨迹是()如图示,过P 作PE ⊥以D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2211x y -=+,平方得:【典例4】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M ,N 分别为AB ,11A B 的中点,P 是边11C D 上的一个点(包括端点),Q 是平面1PMB 上一动点,满足直线MN 与直线AN 夹角与直线MN 与直线NQ 的夹角相等,则点Q 所在轨迹为()A .椭圆B .双曲线C .抛物线D .抛物线或双曲线【答案】D【分析】根据题设分析可知:Q 点轨迹为以AN 为母线,MN 为轴,AB 为底面直径的圆锥体,及其关于11A B 反向对称的锥体与平面1PMB 的交线,应用数形结合,结合平面与双锥面相交所成曲线的性质判断Q 所在轨迹的形状.【详解】由题设,Q 点轨迹为以AN 为母线,MN 为轴,AB 为底面直径的圆锥体,及其关于11A B 反向对称的锥体与平面1PMB 的交线,如下图示:当P 是边11C D 上移动过程中,只与下方锥体有相交,Q 点轨迹为抛物线;当P 是边11C D 上移动过程中,与上方锥体也有相交,Q 点轨迹为双曲线;故选:D3.翻折有关的的轨迹问题①翻折有关的轨迹问题的解题策略1.翻折过程中寻找不变的垂直的关系求轨迹2.翻折过程中寻找不变的长度关系求轨迹3.可以利用空间坐标运算求轨迹【典例5】1822年,比利时数学家Dandelin 利用圆锥曲线的两个内切球,证明了用一个平面去截圆锥,可以得到椭圆(其中两球与截面的切点即为椭圆的焦点),实现了椭圆截线定义与轨迹定义的统一性.在生活中,有一个常见的现象:用手电筒斜照地面上的篮球,留下的影子会形成椭圆.这是由于光线形成的圆锥被地面所截产生了椭圆的截面.如图,在地面的某个占1A 正上方有一个点光源,将小球放置在地面,使得1AA 与小球相切.若15A A =,小球半径为2,则小球在地面的影子形成的椭圆的离心率为()A .23B .45C .13D .25【答案】A【分析】设21A F x =,从而可得15AA =,122A A x =+,23AA x =+,利用勾股定理可得10x =,再由离心率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在21Rt AA A 中,设21A F x =,2DA x∴=15AA =,122A A x =+,23AA x =+,2225(2)(3)x x ∴++=+,10x ∴=,∴长轴长12212A A a ==,6a =,624c =-=则离心率23c e a ==.故选:A 【题型训练2-刷模拟】1.平行、垂直有关的的轨迹问题一、单选题1.(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正四棱锥S ABCD -的底面边长为2,高为2,E 是边BC 的中点,动点P 在表面上运动,并且总保持PE AC ⊥,则动点P 的轨迹的周长为()A .62+B .62-C .4D .51+【答案】A【分析】由题意,动点P 的轨迹为过E 且垂直AC 的平面与正四棱锥S ABCD -的交线,再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求解即可.【详解】如图,设,AC BD 交于O ,连接SO ,由正四棱锥的性质可得,SO ⊥平面ABCD ,因为AC ⊂平面ABCD ,故SO AC ⊥.又BD AC ⊥,SO BD O ⋂=,SO BD ⊂,平面SBD ,故AC ⊥平面SBD .由题意,PE AC ⊥则动点P 的轨迹为过E 且垂直AC 的平面与正四棱锥S ABCD -的交线,即如图EFG ,则AC ⊥平面EFG .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可得平面//SBD 平面EFG ,又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可得//EG SB ,//GF SD ,//EF BD ,又E 是边BC 的中点,故,,EG GF EF 分别为,,SBC SDC BCD 的中位线.由题意222,226BD SB SD ===+=,故()16622622EG EF GF ++=++=+.即动点P 的轨迹的周长为62+.故选:A2.(2023·安徽滁州·安徽省定远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在正四棱柱点,P 为正四棱柱表面上一点,且A .52+B .2因为11AC ⊂平面1B A 1111ED B D D ⋂=,则取1CC 中点F ,连接而11D C ⊥平面1BCC 又1,B F FE ⊂平面1B故选:D4.(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如图所示,正方体P 是正方体表面上的动点,若1C P A .25+B .2【答案】B【分析】要满足1//C P 平面CD 中点G ,11A B 的中点H ,连结迹为三角形1C HG ,求出周长即可【详解】取1BB 的中点G ,A 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因为,F H 为分别为11,AB A B 的中点,BB的中点A.点P可以是棱1C.点P的轨迹是正方形【答案】B【分析】如图,取棱BC的中点必过D点,进而取A D中点F【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取棱的性质求解点P 轨迹即可求解6.(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棱长为表面上,且//MP 平面1ABD ,则动点A .22B .【详解】E 、F 、G 、M 分别是1AA 、11A D 、1B C 1AD ,//EM AB ,所以//EF 平面1ABD 1ABD //平面EFGM ,故点P 的轨迹为矩形12G =,所以22MG =,所以1EFGM S =⨯【点睛】本题考查面面平行的判定和面面平行的性质,以及正方体的截面问题,属综合中档题二、填空题【答案】10【分析】先推出BC ⊥,,EF CF AC ,推出BC 【详解】因为AB 是圆柱下底面圆又BC AD ⊥,AC AD 设过A 的母线与上底面的交点为因为⊥AE 平面ABC ,因为AE AC A = ,所以点D 在平面ACE 依题意得5AE =,OA 所以矩形AEFC 的面积为1DD ⊥平面ABCD ,AC ⊂平面ABCD ,则1DD AC ⊥11,,DD BD D DD BD =⊂∩平面1BDD ,于是AC ⊥平面则1AC BD ⊥,同理11⊥AB BD ,而1,,AC AB A AC AB = 令1BD 交平面1AB C 于点E ,由11B AB C B ABC V V --=,得13S 311【答案】3305π【分析】由题意画出图形,得BN ⊥平面DCP ,所以【详解】如图所示,在1BB 上取点P ,使得12BP PB =,连接112NC NB =Q ,CP BN∴⊥又DC ⊥平面11BCC B ,DC BN∴⊥又DC CP C Ç=Q ,DC ⊂平面DCP ,CP ⊂平面BN ∴⊥平面DCP又点M 是棱长为32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DCP 与球O 的截面圆周.2.距离、角度有关的的轨迹问题一、单选题故选:C2.(2023·河北·统考模拟预测)已知正四棱锥(底面为正方形,且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正方形的中心的棱锥为正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正方形边长为则动点Q 形成轨迹的周长为(A .2π11根据等体积法得(143ABCD PAB S S +△∴11344423263PE ⎛⎫+⨯⨯⨯⨯=⨯ ⎪⎝⎭【详解】,取AD 的中点H ,连接EH ,则1//EH AA .1111ABCD A B C D -中,1AA ⊥底面ABCD ,所以EH ⊥底面ABCD.EFH 为EF 与底面ABCD 所成的角,则60EFH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 ,因为该正方体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2π,22233π12π2a a ⎛⎫==⎪ ⎪⎝⎭,解得2a =,12AA a ===,从而23HF =,的轨迹为以H 为圆心,23为半径的圆在正方形ABCD 区域内的部分,如图中,23HG HM ==,3AH AHG πAHG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截圆锥面所得轨迹问题,考查了转化化归思想,属于难题7.(2022秋·河南·高三期末)棱长为1的正方体11ABCD A B C -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有()①若点E 满足1AE B C ⊥,则动点E 的轨迹是线段;②若点E 满足130EA C ∠=,则动点E 的轨迹是椭圆的一部分;若130EA C ∠= ,则E 在以1AC 为轴,母线所在直线为平面1BC 与圆锥的轴1AC 因为11//,A B CD 所以1A E 与CD 所成的角等于当E 为1BC 中点时,1B E tan EA B ∠二、填空题8.(2023春·湖南长沙·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则正方体表面到P 点距离为5的点的轨迹总长度为【答案】35π2⎛⎫+ ⎪⎝⎭【分析】根据以P 为球心,5为半径的球与正方体表面的交线长度来求得轨迹总长度【详解】以P 为球心,5为半径的球与正方体表面的交线长度即为所求,在平面11ABB A 和平面11ADD A 上轨迹是以圆心角为π2的两段弧,弧长为在平面1111D C B A 上的轨迹是以A 在平面ABCD 上的轨迹是以A 为圆心,因此,轨迹的总长度为352⎛+ ⎝故答案为:35π2⎛⎫+ ⎪⎝⎭9.(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三棱锥到底面ABC 的距离为4,且三棱锥【答案】43π【分析】设ABC 直角边的边长为得出球心O 到底面ABC 的距离连接,,OD OG OH ,则有OG OH =2GH a =,5GD a =且GH GD ⊥设O 到平面DCHG 的距离为:d 则在三棱锥O DGH -中,有O GDH V -所以11113232GH GD d OG ⨯⨯⨯⨯=⨯⨯3.翻折有关的的轨迹问题一、单选题A .523πB .453π【答案】D设三棱锥S ABC -外接球的球心为,,O SAC BAC 的中心分别为易知1OO ⊥平面2,SAC OO ⊥平面BAC ,且12,,,O O O①四棱锥P AECD -的体积最大值为255③,EP CD 与平面PAD 所成角的正弦值之比为④三棱锥P AED -的外接球半径有最小值A .①③B .②③【答案】C取PA中点为G,则,GF EC平行且相等,四边形所以,点F的轨迹与点G的轨迹完全相同,过,H G的轨迹是H以为圆心,55HG=中点F的轨迹长度为55π.②错误;由四边形ECFG是平行四边形知//ECAB=,上一动点,现将AED....。

高考数学难点突破_难点22__轨迹方程的求法

高考数学难点突破_难点22__轨迹方程的求法

高考数学难点突破_难点22__轨迹方程的求法难点22:轨迹方程的求法轨迹是一个几何对象的运动过程中所留下的轨迹,轨迹方程是研究轨迹的数学工具之一、在高考中,轨迹方程往往是一道比较复杂的题目,考查学生对平面几何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从轨迹方程的基本概念、推导方法和例题讲解三个方面来突破难点22一、轨迹方程的基本概念轨迹方程通常由若干个关联点的坐标关系确定。

可以是一条曲线、一个闭合图形或是一个点的集合,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可以是直线、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等各种图形。

二、轨迹方程的推导方法在求解轨迹方程时,需要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列出方程式,然后根据方程式进行推导,最终得到轨迹方程。

(1)通过代数方法推导轨迹方程:通过解方程组,来获取图形上特定点的坐标关系,从而得到轨迹方程。

(2)通过几何性质推导轨迹方程:根据图形的几何性质进行推导。

例如,利用垂直、平行、相切等性质,可以推导出轨迹方程。

三、轨迹方程的例题讲解例1:已知直线l过坐标原点,并且向量(3,4)与直线l垂直。

求直线l的轨迹方程。

解析: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由题意可知直线l过坐标原点,因此方程为y=kx。

直线向量(3,4)与直线l垂直,说明这两个向量的点积为0。

即3k+4=0,解得k=-\frac{4}{3}。

因此,直线l的方程为y=-\frac{4}{3}x。

例2:已知点P(x,y)在椭圆C:\frac{x^2}{a^2}+\frac{y^2}{b^2}=1上,并且点P的切线与直线x=1垂直。

求椭圆C的轨迹方程。

解析:椭圆C的方程为\frac{x^2}{a^2}+\frac{y^2}{b^2}=1、设过点P(x,y)的切线方程为y=k(x-1),根据题意得知,点P的切线与直线x=1垂直,因此k的值为0。

代入点P的坐标得到y=0。

将点P的坐标带入椭圆C的方程,得到\frac{x^2}{a^2}=1、解得x=\pm a。

因此,椭圆C的轨迹方程为x=\pm a。

高考数学重要知识点轨迹方程的求解

高考数学重要知识点轨迹方程的求解

高考数学重要知识点轨迹方程的求解高考数学中,轨迹方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轨迹方程主要讲述了一个点随着一些条件的变化而形成的轨迹。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给定的条件,确定点的坐标,并通过数学方法得出其轨迹方程。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下轨迹方程的求解方法。

轨迹方程的求解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直线轨迹:在数学中,直线是一种常见的轨迹形式。

当我们需要求解一些点在直线上的轨迹方程时,一般需要两个条件来限定点的坐标。

通过解方程可以得到轨迹方程。

例如,设点P(x,y)在直线l上,且满足条件2x-3y=6,那么可以通过解方程2x-3y=6得到轨迹方程。

2.抛物线轨迹:另一个常见的轨迹形式是抛物线。

对于求解抛物线上一点的轨迹方程,我们一般需要给出点的横坐标或纵坐标,并通过一定条件和关系推导出轨迹方程。

例如,设点P(x,y)在抛物线y = ax^2 + bx + c上,且满足条件P(1,2),那么可以通过代入条件,解出a、b、c,并得到轨迹方程。

3.圆轨迹:圆是另一种常见的轨迹形式。

当我们需要求解点在圆上的轨迹方程时,一般需要给出点到圆心的距离或者给出边缘点的坐标,通过数学关系来求解出轨迹方程。

例如,设点P(x,y)在圆上,且与圆心A(a,b)的距离等于r,那么可以通过点到圆心的距离公式,得到轨迹方程(x-a)^2+(y-b)^2=r^24.椭圆和双曲线轨迹:椭圆和双曲线也是常见的轨迹形式。

当我们需要求解点在椭圆或双曲线上的轨迹方程时,一般需要给出点到中心的距离或者给出边缘点的坐标,并通过数学关系来求解出轨迹方程。

例如,设点P(x,y)在椭圆上,且与中心O(0,0)之间的距离的和恒定为d,那么可以通过代入条件,解得轨迹方程。

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题目给出的具体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数学工具来求解轨迹方程。

另外,我们还需要注意数学推导过程的准确性和严密性,避免漏解或者得出错误的轨迹方程。

除了上面介绍的常见情况,还有一些其他的轨迹形式,例如双曲线的渐近线、追踪问题等,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推导和求解。

高考数学知识点:动点的轨迹方程

高考数学知识点:动点的轨迹方程

高考数学知识点:动点的轨迹方程高考数学知识点:动点的轨迹方程动点的轨迹方程:在直角坐标系中,动点所通过的轨迹用一个二元方程f(x,y)=0表示出来。

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差不多方法:直截了当法、定义法、相关点法、参数法、交轨法等。

1、直截了当法:假如动点运动的条件确实是一些几何量的等量关系,这些条件简单明确,不需要专门的技巧,易于表述成含x,y的等式,就得到轨迹方程,这种方法称之为直截了当法;用直截了当法求动点轨迹一样有建系,设点,列式,化简,证明五个步骤,最后的证明能够省略,但要注意“挖”与“补”。

求轨迹方程一样只要求出方程即可,求轨迹却不仅要求出方程而且要说明轨迹是什么。

2、定义法:利用所学过的圆的定义、椭圆的定义、双曲线的定义、抛物线的定义直截了当写出所求的动点的轨迹方程,高考生物,这种方法叫做定义法.这种方法要求题设中有定点与定直线及两定点距离之和或差为定值的条件,或利用平面几何知识分析得出这些条件。

定义法的关键是条件的转化??转化成某一差不多轨迹的定义条件;3、相关点法:动点所满足的条件不易表述或求出,但形成轨迹的动点P(x,y)却随另一动点Q(x′,y′)的运动而有规律的运动,且动点Q的轨迹为给定或容易求得,则可先将x′,y′表示为x,y的式子,再代入Q的轨迹方程,然而整理得P的轨迹方程,代入法也称相关点法。

一样地:定比分点问题,对称问题或能转化为这两类的轨迹问题,都可用相关点法。

4、参数法:求轨迹方程有时专门难直截了当找到动点的横坐标、纵坐标之间的关系,则可借助中间变量(参数),使x,y之间建立起联系,然而再从所求式子中消去参数,得出动点的轨迹方程。

用什么变量为参数,要看动点随什么量的变化而变化,常见的参数有:斜率、截距、定比、角、点的坐标等。

要专门注意消参前后保持范畴的等价性。

多参问题中,依照方程的观点,引入n个参数,需建立n+1个方程,才能消参(专门情形下,能整体处理时,方程个数可减少)。

高考数学辅导:轨迹方程的求解

高考数学辅导:轨迹方程的求解

2019年高考数学辅导:轨迹方程的求解轨迹,包含两个方面的问题:凡在轨迹上的点都符合给定的条件,这叫做轨迹的纯粹性(也叫做必要性);凡不在轨迹上的点都不符合给定的条件,也就是符合给定条件的点必在轨迹上,这叫做轨迹的完备性(也叫做充分性).【轨迹方程】就是与几何轨迹对应的代数描述。

一、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基本步骤⒈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设出动点M的坐标;⒉写出点M的集合;⒊列出方程=0;⒋化简方程为最简形式;⒌检验。

二、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求轨迹方程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直译法、定义法、相关点法、参数法和交轨法等。

⒈直译法:直接将条件翻译成等式,整理化简后即得动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通常叫做直译法。

⒉定义法:如果能够确定动点的轨迹满足某种已知曲线的定义,则可利用曲线的定义写出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定义法。

⒊相关点法:用动点Q的坐标x,y表示相关点P的坐标x0、y0,然后代入点P的坐标(x0,y0)所满足的曲线方程,整理化简便得到动点Q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相关点法。

⒋参数法:当动点坐标x、y之间的直接关系难以找到时,往往先寻找x、y与某一变数t的关系,得再消去参变数t,得到方程,即为动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参数法。

⒌交轨法:将两动曲线方程中的参数消去,得到不含参数的方程,即为两动曲线交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交轨法。

*直译法:求动点轨迹方程的一般步骤①建系——建立适当的坐标系;②设点——设轨迹上的任一点P(x,y);③列式——列出动点p所满足的关系式;④代换——依条件的特点,选用距离公式、斜率公式等将其转化为关于X,Y的方程式,并化简;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高考数学总复习 基础知识名师讲义 第七章 第十一节轨迹方程的求法 理

高考数学总复习 基础知识名师讲义 第七章 第十一节轨迹方程的求法 理

第十一节轨迹方程的求法知识梳理一、“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概念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C(看作满足某种条件的点的集合或轨迹)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f(x,y)=0的实数解建立了如下关系:(1)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那么这个方程叫做曲线的方程,这条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二、求曲线的(轨迹)方程求曲线的轨迹方程是解析几何的两个基本问题之一.求符合某种条件的动点的轨迹方程,其实质就是利用题设中的几何条件,用“坐标化”将其转化为寻求变量间的关系.这类问题除了考查学生对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等基础知识的掌握外,还充分考查了各种数学思想方法及一定的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它一般分为两类基本题型:一是已知轨迹类型求其方程,常用待定系数法,如求直线及圆的方程就是典型例题;二是未知轨迹类型,此时除了用代入法、交轨法、参数法等求轨迹的方法外,通常设法利用已知轨迹的定义解题,化归为求已知轨迹类型的轨迹方程.因此在求动点轨迹方程的过程中,一是寻找与动点坐标有关的方程(等量关系),侧重于数的运算,一是寻找与动点有关的几何条件,侧重于形,重视图形几何性质的运用.(1)用直接法求曲线(轨迹)方程的基本步骤.①建系设点: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设曲线上任一点坐标M(x,y);②列几何等式:写出适合条件的点的集合P={M|P(M)},关键是根据条件列出适合条件的等式;③化为代数等式:用坐标代换几何等式,列出方程;④化简:把方程f (x ,y )=0化成最简形式;⑤证明:证明化简后的方程就是所求曲线的方程.除个别情况外,化简过程都是同解变形,所以步骤⑤可以省略不写.如有特殊情况,可适当加以说明,步骤②也可省略.(2)求曲线轨迹方程应注意的问题.①要注意一些隐含条件,若轨迹是曲线的一部分,应对方程注明x 的取值范围,或同时注明x ,y 的取值范围,保证轨迹的纯粹性;②若轨迹有不同情况,应分别讨论,以保证它的完整性;③曲线的轨迹和曲线方程是有区别的,求曲线的轨迹不仅要求出方程,而且要指明曲线的位置、类型.基础自测1.(2013·衡水中学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ABC 中,已知A (1,1),B (4,1),C (2,3),则AB 边上的高的方程是x =2B .方程y =x 2(x ≥0)的曲线是抛物线C .已知平面上两定点A 、B ,动点P 满足|PA |-|PB |=12|AB |,则P 点的轨迹是双曲线D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的方程是y =x解析:A 选项中高线为线段,B 选项中为抛物线的一部分,C 选项中是双曲线的一支.故选D.答案:D2.已知点A (-2,0),B (3,0),动点P (x ,y )满足PA →·PB →=x 2,则点P 的轨迹是( )A .圆B .椭圆C .抛物线D .双曲线解析:设动点P 的坐标为(x ,y ),则PA →=(-2-x ,-y ),PB →=(3-x 、-y ),由PA →·PB →=x 2,得y 2=x +6,因此选C.答案:C3.已知椭圆x 24+y 23=1的左、右两个焦点分别是F 1,F 2,P 是这个椭圆上的一个动点,延长F 1P 到Q ,使得|PQ |=|F 2P |,则Q 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解析:提示:用定义法求轨迹方程.答案:(x +1)2+y 2=161.曲线C 是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 1(-1,0)和F 2 (1,0)的距离的积等于常数a 2(a >1)的点的轨迹,给出下列三个结论:①曲线C 过坐标原点;②曲线C 关于坐标原点对称;③若点P 在曲线C 上,则△F 1PF 2的面积不大于12a 2.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__.解析: ①曲线C 经过原点,这点不难验证是错误的,如果经过原点,那么a =1,与条件不符;②曲线C 关于原点对称,这点显然正确,如果在某点处|PF 1||PF 2|=a 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处也一定符合|PF 1||PF 2|=a 2;③三角形的面积S △F 1F 2P ≤a 22,因为S △F 1F 2P =12|PF 1|·|PF 2|sin∠F 1PF 2≤12|PF 1|·|PF 2|=a 22.所以②③正确. 答案:②③2.(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已知圆M :(x +1)2+y 2=1,圆N :(x -1)2+y 2=9,动圆P 与M 外切并且与圆N 内切,圆心的轨迹为曲线C .(1)求C 的方程;(2)l 是与圆P ,圆M 都相切的一条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A ,B 两点,当圆P 的半径最长时,求|AB |.解析:由已知得圆M 的圆心为M (-1,0),半径r 1=1,圆N 的圆心为N (1,0),半径r 2=3.设动圆P 的圆心为P (x ,y ),半径为R .(1)因为圆P 与圆M 外切且与圆N 内切,所以|PM |+|PN |=(R +r 1)+(r 2-R )=r 1+r 2=4,由椭圆的定义可知,曲线C 是以M ,N 为左右焦点,长半轴长为2,短半轴长为3的椭圆(左顶点除外),其方程为x 24+y 23=1(x ≠-2). (2)对于曲线C 上任意一点P (x ,y ),由于|PM |-|PN |=2R -2≤2,所以R ≤2,当且仅当圆P 的圆心为(2,0)时,R =2.所以当圆P 的半径最长时,其方程为(x -2)2+y 2=4,当l 的倾斜角为90°时,则与y 轴重合,可得|AB |=2 3.当l 的倾斜角不为90°时,由r 1≠R 知l 不平行于x 轴,设l 与x 轴的交点为Q ,则|QP ||QM |=R r 1,可求得Q (-4,0),所以设l :y =k (x +4),由l 与圆M 相切得|3k |1+k2=1,解得k =±24. 当k =24时,将y =24x +2代入x 24+y 23=1(x ≠-2)并整理得7x 2+8x -8=0,解得x 1=-4-627,x 2=-4+627,所以|AB |=1+k 2|x 1-x 2|=187. 当k =-24时,由图形的对称性可知|AB |=187, 综上,|AB |=187或|AB |=2 3.1.(2013·盐城模拟)设M 、N 为拋物线C :y =x 2上的两个动点,过M 、N 分别作拋物线C 的切线l 1、l 2,与x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且l 1与l 2相交于点P ,若AB =1.(1)求点P 的轨迹方程;(2)求证:△MNP 的面积为一个定值,并求出这个定值.(1)解析:y ′=2x ,设M (m ,m 2),N (n ,n 2),则依题意知,切线l 1,l 2的斜率分别为k 1=2m ,k 2=2n ,切线方程分别为y =2mx -m 2,y =2nx -n 2,则A ⎝ ⎛⎭⎪⎫m 2,0,B ⎝ ⎛⎭⎪⎫n 2,0,设P (x ,y ),由⎩⎪⎨⎪⎧ y =2mx -m 2,y =2nx -n 2,得⎩⎪⎨⎪⎧ x =m +n 2,y =mn .①因为AB =1,所以|n -m |=2,即(m +n )2-4mn =4,将①代入上式得:y =x 2-1, 所以点P 的轨迹方程为y =x 2-1.(2)证明:设直线MN 的方程为y =kx +b (b >0).联立方程⎩⎪⎨⎪⎧ y =kx +b ,y =x 2.消去y 得x 2-kx -b =0, 所以m +n =k ,mn =-b ,②点P 到直线MN 的距离d =⎪⎪⎪⎪⎪⎪k ⎝ ⎛⎭⎪⎫m +n 2-mn +b 1+k2,MN =1+k 2|m -n |,所以S △MNP =12d ·MN =12⎪⎪⎪⎪⎪⎪k ⎝ ⎛⎭⎪⎫m +n 2-mn +b ·|m -n |=14·(m -n )2·|m -n |=2. 即△MNP 的面积为定值2.2.已知椭圆E :x 2a 2+y 2b2=1(a >b >0)过点P (2,1),F 1、F 2为其左、右焦点,且△PF 1F 2的面积等于 2.(1)求椭圆E 的方程.(2)若M ,N 是直线x =-32上的两个动点,满足F 1M ⊥F 2N ,问:以MN 为直径的圆C 是否恒过定点?若是,请给予证明;若不是,请说明理由.解析:(1)设椭圆的焦距为2c ,由S △PF 1F 2=12·2c ·1=2, ∴c = 2. ∴两个焦点为F 1(-2,0),F 2(2,0).又椭圆E 过点P (2,1),∴2a =|PF 1|+|PF 2|=4,得a =2. ∴b 2=a 2-c 2=2,∴椭圆E 方程为x 24+y 22=1. (2)设M ,N 的坐标分别为-32,m ,⎝ ⎛⎭⎪⎫-32,n , 则F 1M →=⎝ ⎛⎭⎪⎫-32+2,m ,F 2N →=⎝ ⎛⎭⎪⎫-32-2,n . ∵F 1M →⊥F 2N →,∴F 1M →·F 2N →=0,即94-2+mn =0,mn =-14. 以MN 为直径的圆C 的圆心为⎝ ⎛⎭⎪⎫-32,m +n 2, 半径为|m -n |2, ∴圆C 的方程为⎝ ⎛⎭⎪⎫x +322+⎝ ⎛⎭⎪⎫y -m +n 22=m -n 24, 即x 2+y 2+3x -(m +n )y +2=0. 令y =0,整理得x 2+3x +2=0,得x =-1或x =-2,∴以MN 为直径的圆C 必过定点(-1,0)和(-2,0).。

高考数学复习---轨迹方程规律方法及典型例题

高考数学复习---轨迹方程规律方法及典型例题

高考数学复习---轨迹方程规律方法及典型例题【规律方法】求动点的轨迹方程有如下几种方法:(1)直译法:直接将条件翻译成等式,整理化简后即得动点的轨迹方程;(2)定义法:如果能确定动点的轨迹满足某种已知曲线的定义,则可利用曲线的定义写出方程;(3)相关点法:用动点Q 的坐标x 、y 表示相关点P 的坐标0x 、0y ,然后代入点P 的坐标()00,x y 所满足的曲线方程,整理化简可得出动点Q 的轨迹方程;(4)参数法:当动点坐标x 、y 之间的直接关系难以找到时,往往先寻找x 、y 与某一参数t 得到方程,即为动点的轨迹方程;(5)交轨法:将两动曲线方程中的参数消去,得到不含参数的方程,即为两动曲线交点的轨迹方程.【典型例题】例1.(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双曲线2222:1(0,0)x y C a b a b−=>>的一条渐近线为y =,(1)求双曲线方程;(2)过点()0,1的直线l 与双曲线交于异支两点,,P Q OM OP OQ =+,求点M 的轨迹方程. 【解析】(1)由渐近线为y知,ba=(),0c 到直线y ==2c =,224a b +=②,联立①②,解得21a =,23b =,则双曲线方程为2213y x −=.(2)因为直线l 与双曲线交于异支两点,P Q ,所以直线l 的斜率必存在,且经过()01,点,可设直线:1l y kx =+,与双曲线联立得:()223240kxkx −−−=,设()()()1122,,,,,M x y P x y Q x y ,则有122122Δ023403k x x k x x k ⎧⎪>⎪⎪+=⎨−⎪−⎪⋅=<⎪−⎩解得k <由OM OP OQ =+uuu r uu u r uuu r 知,()1221212223623k x x x k y y y k x x k ⎧=+=⎪⎪−⎨⎪=+=++=⎪−⎩两式相除得3x k y =,即3x k y =代入263y k=−得22230y y x −−=,又k <2y …, 所以点M 的轨迹方程为()222302y y x y −−=…. 例2.(2022春·吉林辽源·高三辽源市第五中学校校考期中)已知过定点()01P ,的直线l 交曲线2214y x −=于A ,B 两点.(1)若直线l 的倾斜角为45︒,求AB ;(2)若线段AB 的中点为M ,求点M 的轨迹方程.【解析】(1)由题得l 方程为:1y x =+,将其与2214yx −=联立有22114y x y x =+⎧⎪⎨−=⎪⎩,消去y 得:23250x x −−=,解得=1x −或53x =. 则令A ()1,0−,B 5833⎛⎫ ⎪⎝⎭,,则AB=. (2)由题,直线l 存在,故设l 方程为:1y kx =+.将其与2214y x −=联立有:22114y kx y x =+⎧⎪⎨−=⎪⎩,消去y 得:()224250k x kx −−−= 因l 与双曲线有两个交点,则2240Δ80160k k ⎧−≠⎨=−>⎩, 得205k ≤<且24k ≠.设()()1122,,A x y B x y ,. 又设M 坐标为()00x y ,,则12120022,x x y y x y ++==. 因A ,B 在双曲线上,则有()221112012212120222144414y x x x x y y k y y x x y y x ⎧−=⎪+−⎪⇒=⇒=⎨+−⎪−=⎪⎩. 又M ,()01P ,在直线l 上,则001y k x −=.故000014y x x y −=2200040x y y ⇒−+= 由韦达定理有,12224k x x k +=−,12284y y k +=−. 则M 坐标为22444,k k k ⎛⎫ ⎪−−⎝⎭.又0244y k=−,205k ≤<且24k ≠,则01y ≥或04y <−. 综上点M 的轨迹方程为:2240x y y −+=,其中()[)41y ⋃∞∈−∞−+,,. 例3.(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通常运用类比猜想的方法研究问题.(1)已知动点P 为圆222:O x y r +=外一点,过P 引圆O 的两条切线PA 、PB ,A 、B 为切点,若0PA PB ⋅=,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2)若动点Q 为椭圆22:194x y M +=外一点,过Q 引椭圆M 的两条切线QC 、QD ,C 、D 为切点,若0QC QD ⋅=,求出动点Q 的轨迹方程;(3)在(2)问中若椭圆方程为22221(0)x y a b a b +=>>,其余条件都不变,那么动点Q 的轨迹方程是什么(直接写出答案即可,无需过程).【解析】(1)由切线的性质及0PA PB ⋅=可知,四边形OAPB 为正方形, 所以点P 在以O 为圆心,||OP长为半径的圆上,且|||OP OA , 进而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2222x y r += (2)设两切线为1l ,2l ,①当1l 与x 轴不垂直且不平行时,设点Q 的坐标为0(Q x ,0)y 则03x ≠±, 设1l 的斜率为k ,则0k ≠,2l 的斜率为1k−,1l 的方程为00()y y k x x −=−,联立22194x y +=, 得2220000(49)18()9()360k x k y kx x y kx ++−+−−=,因为直线与椭圆相切,所以Δ0=,得22222000018()4(49)9[()4]0k y kx k y kx −−+⋅−−=, 化简,2222200009()(49)()(49)40k y kx k y kx k −−+−++=,进而2200()(49)0y kx k −−+=,所以2220000(9)240−−+−=x k x y k y 所以k 是方程222000(9)240−−+−=x k x y k y 的一个根, 同理1k−是方程222000(9)240−−+−=x k x y k y 的另一个根, 202041()9y k k x −∴⋅−=−,得220013x y +=,其中03x ≠±,②当1l 与x 轴垂直或平行时,2l 与x 轴平行或垂直, 可知:P 点坐标为:(3,2)±±,P 点坐标也满足220013x y +=,综上所述,点P 的轨迹方程为:220013x y +=.(3)动点Q 的轨迹方程是222200x y a b +=+以下是证明: 设两切线为1l ,2l ,①当1l 与x 轴不垂直且不平行时,设点Q 的坐标为0(Q x ,0)y 则0x a ≠±, 设1l 的斜率为k ,则0k ≠,2l 的斜率为1k−,1l 的方程为00()y y k x x −=−,联立22221x y a b+=, 得2222222220000()2()()0b a k x a k y kx x a y kx a b ++−+−−=,因为直线与椭圆相切,所以Δ0=,得()222222220000222()4()[()]0a k y kx k y kx b a a b −−+⋅−−=,化简,222220002222202()()()()0a b a b a k y kx k y kx b k −−+−++=, 进而220220()()0y x b k a k −−+=,所以222000022()20x k x y k y a b −−+−= 所以k 是方程22200022()20x k x y k y a b −−+−=的一个根, 同理1k−是方程222000022()20x k x y k y a b −−+−=的另一个根,2020221()y k ax b k −∴⋅−=−,得222200x y a b +=+,其中0x a ≠±, ②当1l 与x 轴垂直或平行时,2l 与x 轴平行或垂直, 可知:P 点坐标为:(,)a b ±±,P 点坐标也满足222200x y a b +=+,综上所述,点P 的轨迹方程为:222200x y a b +=+.。

高考数学解析几何中求轨迹方程的常见方法(含答案)

高考数学解析几何中求轨迹方程的常见方法(含答案)

解析几何中求轨迹方程的常见方法一、直接法 当所求动点的要满足的条件简单明确时,直接按“建系设点、列出条件、代入坐标、整理化简、限制说明”五个基本步骤求轨迹方程, 称之直接法.例1 已知直角坐标平面上点Q (2,0)和圆C :,动点M 到圆C 的切线长与的比等于常数(如图),求动点M 的轨迹方程,说明它表示什么曲线.二、定义法定义法是指先分析、说明动点的轨迹满足某种特殊曲线(如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的定义或特征,再求出该曲线的相关参量,从而得到轨迹方程.例2 已知ABC ∆中,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b c a ,,依次构成等差数列,且b c a >>,2=AB ,求顶点C 的轨迹方程.三、点差法将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交点代入圆锥曲线的方程并对所得两式作差,得到一个与弦的中点和斜率有关的式子,可以大大减少运算量.我们称这种代点作差的方法为"点差法"。

例3 抛物线24y x =焦点弦的中点轨迹方程是 。

四、几何法122=+y x MQ ()0>λλ几何法是指利用平面几何或解析几何知识分析图形性质,发现动点的运动规律和要满足的条件,从而得到动点的轨迹方程.例4 已知点)2,3(-A 、)4,1(-B ,过A 、B 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1l 和2l ,求1l 和2l 的交点M 的轨迹方程.五、参数法参数法是指先引入一个中间变量(参数),使所求动点的横、纵坐标y x ,间建立起联系,然后再从所求式子中消去参数,得到y x ,间的直接关系式,即得到所求轨迹方程.例5 过抛物线px y 22=(0>p )的顶点O 作两条互相垂直的弦OA 、OB ,求弦AB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例6 设椭圆中心为原点O ,一个焦点为F (0,1),长轴和短轴的长度之比为t .(1)求椭圆的方程;(2)设经过原点且斜率为t 的直线与椭圆在y 轴右边部分的交点为Q ,点P 在该直线上,且,当t 变化时,求点P 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图形.六、交轨法12-=t t OQ OP求两曲线的交点轨迹时,可由方程直接消去参数,或者先引入参数来建立这些动曲线的联系,然后消去参数来得到轨迹方程,称之交轨法.例7 如右图,垂直于x 轴的直线交双曲线12222=-by a x 于M 、N 两点,21,A A 为双曲线的左、右顶点,求直线M A 1与N A 2的交点P 的轨迹方程,并指出轨迹的形状.例8 已知两点以及一条直线:y =x ,设长为的线段AB 在直线上移动,求直线P A 和QB 交点M 的轨迹方程.七、代入法当题目中有多个动点时,将其他动点的坐标用所求动点P 的坐标y x ,来表示,再代入到其他动点要满)2,0(),2,2(Q P -ι2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高考理科数学解题方法攻略—轨迹方程题目 高中数学复习专题讲座曲线的轨迹方程的求法 高考要求求曲线的轨迹方程是解析几何的两个基本问题之一 求符合某种条件的动点的轨迹方程,其实质就是利用题设中的几何条件,用“坐标化”将其转化为寻求变量间的关系 这类问题除了考查学生对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等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充分考查了各种数学思想方法及一定的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因此这类问题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也是同学们的一大难点重难点归纳求曲线的轨迹方程常采用的方法有直接法、定义法、代入法、参数法(1)直接法 直接法是将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或者等量关系,直接坐标化,列出等式化简即得动点轨迹方程(2)定义法 若动点轨迹的条件符合某一基本轨迹的定义(如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圆等),可用定义直接探求(3)相关点法 根据相关点所满足的方程,通过转换而求动点的轨迹方程(4)参数法 若动点的坐标(x ,y )中的x ,y 分别随另一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可以以这个变量为参数,建立轨迹的参数方程求轨迹方程,一定要注意轨迹的纯粹性和完备性 要注意区别“轨迹”与“轨迹方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典型题例示范讲解例1如图所示,已知P (4,0)是圆x 2+y 2=36内的一点,A 、B 是圆上两动点,且满足∠APB =90°,求矩形APBQ 的顶点Q 的轨迹方程命题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利用“相关点代入法”求曲线的轨迹方程知识依托 利用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和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建立线段AB 中点的轨迹方程错解分析 欲求Q 的轨迹方程,应先求R 的轨迹方程,若学生思考不深刻,发现不了问题的实质,很难解决此题技巧与方法 对某些较复杂的探求轨迹方程的问题,可先确定一个较易于求得的点的轨迹方程,再以此点作为主动点,所求的轨迹上的点为相关点,求得轨迹方程解 设AB 的中点为R ,坐标为(x ,y ),则在Rt △ABP 中,|AR |=|PR |又因为R 是弦AB 的中点,依垂径定理 在Rt △OAR 中,|AR |2=|AO |2-|OR |2=36-(x 2+y 2)又|AR |=|PR |=22)4(y x +-所以有(x -4)2+y 2=36-(x 2+y 2),即x 2+y 2-4x -10=0因此点R 在一个圆上,而当R 在此圆上运动时,Q 点即在所求的轨迹上运动 设Q (x ,y ),R (x 1,y 1),因为R 是PQ 的中点,所以x 1=2,241+=+y y x , 代入方程x 2+y 2-4x -10=0,得244)2()24(22+⋅-++x y x -10=0 整理得 x 2+y 2=56,这就是所求的轨迹方程例2设点A 和B 为抛物线 y 2=4px (p >0)上原点以外的两个动点,已知OA ⊥OB ,OM ⊥AB ,求点M 的轨迹方程,并说明它表示什么曲线命题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参数法”求曲线的轨迹方程 知识依托 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错解分析 当设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 1,y 1),(x 2,y 2)时,注意对“x 1=x 2”的讨论 技巧与方法 将动点的坐标x 、y 用其他相关的量表示出来,然后再消掉这些量,从而就建立了关于x 、y 的关系解法一 设A (x 1,y 1),B (x 2,y 2),M (x ,y ) (x ≠0) 直线AB 的方程为x =my +a由OM ⊥AB ,得m =-yx由y 2=4px 及x =my +a ,消去x ,得y 2-4p my -4pa =0所以y 1y 2=-4pa , x 1x 2=22122()(4)y y a p = 所以,由OA ⊥OB ,得x 1x 2 =-y 1y 2 所以244a pa a p =⇒= 故x =my +4p ,用m =-y x代入,得x 2+y 2-4px =0(x ≠0) 故动点M 的轨迹方程为x 2+y 2-4px =0(x ≠0),它表示以(2p ,0)为圆心,以2p 为半径的圆,去掉坐标原点解法二 设OA 的方程为y kx =,代入y 2=4px 得222(,)p p A k k则OB 的方程为1y x k =-,代入y 2=4px 得2(2,2)B pk pk - ∴AB 的方程为2(2)1ky x p k =--,过定点(2,0)N p ,由OM ⊥AB ,得M 在以ON 为直径的圆上(O 点除外)故动点M 的轨迹方程为x 2+y 2-4px =0(x ≠0),它表示以(2p ,0)为圆心,以2p 为半径的圆,去掉坐标原点解法三 设M (x ,y ) (x ≠0),OA 的方程为y kx =,代入y 2=4px 得222(,)p p A k k 则OB 的方程为1y x k=-,代入y 2=4px 得2(2,2)B pk pk -由OM ⊥AB ,得M 既在以OA 为直径的圆 222220p p x y x y k k+--=……①上, 又在以OB 为直径的圆 222220x y pk x pky +-+=……②上(O 点除外), ①2k ⨯+②得 x 2+y 2-4px =0(x ≠0)故动点M 的轨迹方程为x 2+y 2-4px =0(x ≠0),它表示以(2p ,0)为圆心,以2p 为半径的圆,去掉坐标原点例3某检验员通常用一个直径为2 cm 和一个直径为1 cm 的标准圆柱,检测一个直径为3 cm 的圆柱,为保证质量,有人建议再插入两个合适的同号标准圆柱,问这两个标准圆柱的直径为多少?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定义法”求曲线的轨迹方程,及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知识依托 圆锥曲线的定义,求两曲线的交点错解分析 正确理解题意及正确地将此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是顺利解答此题的关键 技巧与方法 研究所给圆柱的截面,建立恰当的坐标系,找到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 解 设直径为3,2,1的三圆圆心分别为O 、A 、B ,问题转化为求两等圆P 、Q ,使它们与⊙O 相内切,与⊙A 、⊙B 相外切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并设⊙P 的半径为r ,则|PA |+|PO |=(1+r)+(1 5-r)=2 5∴点P 在以A 、O 为焦点,长轴长2 5的椭圆上,其方程为 3225)41(1622y x ++=1 ① 同理P 也在以O 、B 为焦点,长轴长为2的椭圆上,其方程为(x -21)2+34y 2=1 ②由①、②可解得)1412,149(),1412,149(-Q P ,∴r =73)1412()149(2322=+- 故所求圆柱的直径为76cm 例4已知A 、B 为两定点,动点M 到A 与到B 的距离比为常数λ,求点M 的轨迹方程,并注明轨迹是什么曲线解 建立坐标系如图所示, 设|AB |=2a ,则A (-a ,0),B (a ,0) 设M (x ,y )是轨迹上任意一点则由题设,得||||MB MA =λ,坐标代入,得2222)()(ya x y a x +-++=λ,化简得(1-λ2)x 2+(1-λ2)y 2+2a (1+λ2)x +(1-λ2)a 2=0(1)当λ=1时,即|M A|=|M B|时,点M 的轨迹方程是x =0,点M 的轨迹是直线(y 轴)(2)当λ≠1时,点M 的轨迹方程是x 2+y 2+221)1(2λ-λ+a x +a 2=0 点M 的轨迹是以(-221)1(λ-λ+a ,0)为圆心,|1|22λ-λa 为半径的圆 学生巩固练习1 已知椭圆的焦点是F 1、F 2,P 是椭圆上的一个动点,如果延长F 1P 到Q ,使得|PQ |=|PF 2|,那么动点Q 的轨迹是( )A 圆B 椭圆C 双曲线的一支D 抛物线2 设A 1、A 2是椭圆4922y x +=1的长轴两个端点,P 1、P 2是垂直于A 1A 2的弦的端点,则直线A 1P 1与A 2P 2交点的轨迹方程为( )A 14922=+y xB 14922=+x yC 14922=-y xD 14922=-x y3 △ABC 中,A 为动点,B 、C 为定点,B (-2a ,0),C (2a ,0),且满足条件sin C -sin B =21sin A ,则动点A 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4 高为5 m 和3 m 的两根旗杆竖在水平地面上,且相距10 m ,如果把两旗杆底部的坐标分别确定为A (-5,0)、B (5,0),则地面观测两旗杆顶端仰角相等的点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_5 已知A 、B 、C 是直线l 上的三点,且|AB |=|BC |=6,⊙O ′切直线l 于点A ,又过B 、C 作⊙O ′异于l 的两切线,设这两切线交于点P ,求点P 的轨迹方程6 双曲线2222by a x -=1的实轴为A 1A 2,点P 是双曲线上的一个动点,引A 1Q ⊥A 1P ,A 2Q ⊥A 2P ,A 1Q 与A 2Q 的交点为Q ,求Q 点的轨迹方程7 已知双曲线2222ny m x -=1(m >0,n >0)的顶点为A 1、A 2,与y 轴平行的直线l 交双曲线于点P 、Q(1)求直线A 1P 与A 2Q 交点M 的轨迹方程; (2)当m ≠n 时,求所得圆锥曲线的焦点坐标、准线方程和离心率8 已知椭圆2222by a x +=1(a >b >0),点P 为其上一点,F 1、F 2为椭圆的焦点,∠F 1PF 2的外角平分线为l ,点F 2关于l 的对称点为Q ,F 2Q 交l 于点R(1)当P 点在椭圆上运动时,求R 形成的轨迹方程;(2)设点R 形成的曲线为C ,直线l y =k (x +2a )与曲线C 相交于A 、B 两点,当△AOB 的面积取得最大值时,求k 的值 参考答案1 解析 ∵|PF 1|+|PF 2|=2a ,|PQ |=|PF 2|,∴|PF 1|+|PF 2|=|PF 1|+|PQ |=2a ,即|F 1Q |=2a ,∴动点Q 到定点F 1的距离等于定长2a ,故动点Q 的轨迹是圆 答案 A2 解析 设交点P (x ,y ),A 1(-3,0),A 2(3,0),P 1(x 0,y 0),P 2(x 0,-y 0) ∵A 1、P 1、P 共线,∴300+=--x yx x y y ∵A 2、P 2、P 共线,∴300-=-+x yx x y y 解得x 0=149,149,3,92220200=-=-=y x y x x y y x 即代入得答案 C3 解析 由sin C -sin B =21sin A ,得c -b =21a ,∴应为双曲线一支,且实轴长为2a,故方程为)4(1316162222a x a y a x >=-答案 )4(1316162222ax ay a x >=- 4 解析 设P (x ,y ),依题意有2222)5(3)5(5yx yx +-=++,化简得P 点轨迹方程为4x 2+4y 2-85x +100=0答案 4x 2+4y 2-85x +100=05 解 设过B 、C 异于l 的两切线分别切⊙O ′于D 、E 两点,两切线交于点P 由切线的性质知 |BA |=|BD |,|PD |=|PE |,|CA |=|CE |,故|PB |+|PC |=|BD |+|PD |+|PC |=|BA |+|PE |+|PC | =|BA |+|CE |=|AB |+|CA |=6+12=18>6=|BC |,故由椭圆定义知,点P 的轨迹是以B 、C 为两焦点的椭圆,以l 所在的直线为x 轴,以BC 的中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可求得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728122y x +=1(y ≠0) 6 解 设P (x 0,y 0)(x ≠±a ),Q (x ,y ) ∵A 1(-a ,0),A 2(a ,0)由条件⎪⎩⎪⎨⎧-=±≠-=⎪⎪⎩⎪⎪⎨⎧-=-⋅--=+⋅+y a x y a x x x ax y a x y a x y a x y 220000000)( 11得 而点P (x 0,y 0)在双曲线上,∴b 2x 02-a 2y 02=a 2b 2即b 2(-x 2)-a 2(ya x 22-)2=a 2b 2化简得Q 点的轨迹方程为 a 2x 2-b 2y 2=a 4(x ≠±a )7 解 (1)设P 点的坐标为(x 1,y 1),则Q 点坐标为(x 1,-y 1),又有A 1(-m ,0),A 2(m ,0),则A 1P 的方程为 y =)(11m x mx y ++ ①A 2Q 的方程为 y =-)(11m x m x y -- ②①×②得 y 2=-)(2222121m x mx y -- ③又因点P 在双曲线上,故).(,12212221221221m x m n y n y m x -==-即代入③并整理得2222ny m x +=1 此即为M 的轨迹方程(2)当m ≠n 时,M 的轨迹方程是椭圆(ⅰ)当m >n 时,焦点坐标为(±22n m -,0),准线方程为x =±222nm m -,离心率e =mn m 22-;(ⅱ)当m <n 时,焦点坐标为(0,±22n m -),准线方程为y =±222mn n -,离心率e =nm n 22-8 解 (1)∵点F 2关于l 的对称点为Q ,连接PQ , ∴∠F 2PR =∠QPR ,|F 2R |=|QR |,|PQ |=|PF 2| 又因为l 为∠F 1PF 2外角的平分线,故点F 1、P 、Q 在同一直线上,设存在R (x 0,y 0),Q (x 1,y 1),F 1(-c ,0),F 2(c ,0)|F 1Q |=|F 2P |+|PQ |=|F 1P |+|PF 2|=2a ,则(x 1+c )2+y 12=(2a )2又⎪⎪⎩⎪⎪⎨⎧=+=221010y y c x x得x 1=2x 0-c ,y 1=2y 0∴(2x 0)2+(2y 0)2=(2a )2,∴x 02+y 02=a 2故R 的轨迹方程为 x 2+y 2=a 2(y ≠0)(2)如右图,∵S △AOB =21|OA |·|OB |·sin AOB =22a sin AOB当∠AOB =90°时,S △AOB 最大值为21a 2此时弦心距|OC |=21|2|kak在Rt △AOC 中,∠AOC =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