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二节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
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概述藻类和苔藓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和苔藓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合于人类的关系3、通过对藻类、苔藓植物的观察,学会观察和研究生物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指导,交流,引导,设疑评价,鼓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藻类、苔藓植物的学习和观察,关注这些植物的生存状况和生存环境,培养学生热爱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的情感。
重点与难点:突出“生物圈”不同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以及这些绿色植物的最基本的特征。
藻类、苔藓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观察、讨论、讲解和归纳相结合。
学习过程:一、引入新课置身于森林中,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一大片的绿色,走在校园中、回家的路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大片绿色植物。
生物圈中到底有哪些绿色植物,它们与我们人类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来看一看。
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50多万种。
它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也有差别,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板书: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二、学习新课同学们,你能判断这些植物属于哪一类群吗?(出示课件)(一)藻类植物宋朝欧阳修有一首诗《春日西湖》“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
”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色?学生回答。
淡水中含有大量的单细胞植物衣藻,我们看看它的结构。
有鞭毛、细胞核、眼点、叶绿体,结构简单,全身只有一个细胞构成。
我们常见的淡水植物还有水绵,夏季的中午,水绵常常漂浮在水面上,这是为什么?进行光合作用。
我们看看水绵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有植物的基本结构。
除了淡水植物还有海洋植物,我们来欣赏一些海洋藻类的图片,在欣赏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思考以下三个问题:1、这些藻类植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2、藻类植物的形态与你平时常见的陆生植物有什么不同?它们有专门的根、茎、叶等器官吗?3、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初中生物《苔藓和蕨类植物》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是介于藻类植物与种子植物之间的类型,因此教材将这部分内容放到了第二节。
《课程标准》中对本节课的要求是“概述苔藓、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材在编排上,一是通过观察葫芦藓、地钱等当地常见的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并与藻类植物进行比较,得出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二是通过观察肾蕨等当地常见的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孢子囊群和孢子,并与苔藓植物进行比较,得出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同时帮助学生强化生物进化的观点,增强学生热爱植物和保护植物的情感。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描述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能力目标:通过对观察这两大类植物类群,描述其特征及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比较总结、合作与交流等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提高学生对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的关注程度。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的活动,认识到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难点: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关系。
教学方法:自学、讨论、探究活动相结合。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苔》,让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走近苔藓和蕨类植物。
师:“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这里的绿色是谁?关于苔藓植物你想知道什么?生:形态结构、生活环境、在生物圈中起什么作用师:想了解这些问题,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走进今天的生物课堂。
2、学习新知:一、苔藓植物师:那么接下来啊我们观察老师为大家带来的葫芦藓,他们在形态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这与它们的生活环境不同有关么?(激发学生仔细观察,深入探究苔藓植物形态结构的兴趣。
)生:我们组通过观察讨论一致认为苔藓植物有根茎叶,但它的叶很薄,是绿色的,没有叶脉,所以我们推断它没有输导组织。
它的根也很简单,所以它吸水和无机盐能力不强,就长的矮小。
师:很好,它们观察得很认真,还有没有小组要补充或有不同意见?生:但是他们没发现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只起固定作用。
藻类、苔藓、蕨类植物 生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节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是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植物细胞的结构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到绿色植物的种类及其形态的学习。
本节既是学习绿色植物的开始,又为八年级学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及“生物的进化”奠定基础。
师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要把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放在首位,培养学生关注这些植物的生存状况、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特征。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动手观察、资料分析,获得观察、分析比较学以致用的能力。
2.通过合作探究和成果展示,获得团队协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1.认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2.关注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存状况,增强保护环境意识。
3.教学重、难点1.重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结构特点。
2.难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结构特点。
三、学情分析通过对细胞的生活、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等内容的学习,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三者之间在形态和结构上有什么不同,与人类的关系如何却了解不多。
再者,七年级学生刚接触生物学不久,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都需进一步培养和改进。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围绕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直观的实物资料,引导学生探究,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不局限于一个小小的教室,而是让他们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一样,在体验中主动地获取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更加热爱生物学科。
四、教学方法观察比较法、归纳总结法、启发引导法等。
五、教具准备教师准备:观察实验器材,水绵、蕨类、苔藓植物实物,PPT课件。
六、课时安排: 1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节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教后反思本节课学习主要围绕着形态特征、生活环境和与人类的关系三者。
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教案
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教案篇一: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教案第三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 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关注这些植物的生存状况。
能力目标:通过对三种植物的观察学会观察合和研究生物的一般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生物圈中各种各样绿色植物的情感,进而发自内心的热爱生物二、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 1.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板书: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一、藻类植物二、苔藓植物三、蕨类植物篇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张明伟《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青岛第四十九中学张明伟[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材简介]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生物之一,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包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极为密切。
本单元从生物圈的角度扼要介绍绿色植物的类群、形态、生理和分布。
特别重视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人类的关系。
对于本章知识,学生应通过观察与思考、实验、讨论等活动获得。
增加学生对这些植物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关注生物圈中各种各样绿色植物的情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特征。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和人类的作用。
3.通过自主探究、动手观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观察、独立思考、资料分析,合作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关注生物圈中这些植物的生存状况,增强保护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特征。
初中生物_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设计思想】根据我们农村中学学生接受能力弱的特点,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学习新的知识。
学生分组动眼看、动手量、动手摸植物,用多种体验的手段进行对比学习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知识,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嘴,动笔,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
【教材分析】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是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
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植物体的层次结构的基础上来学习。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是生物圈中比较低等,但分布较广泛的植物类群,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极为密切。
是学生认识绿色植物的起点和基础。
也是本章的一个重点。
【学情分析】我们农村中学的孩子基础薄弱,生活在农村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对采集植物实验材料活动非常感兴趣,有很强的好奇心、表现欲。
能够将所学到的一些知识运用在生活中,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和生活问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教会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意识到保护植物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1、能说出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2、通过对比观察,动手测量,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的能力。
3、认同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4、关注生物圈中绿色植物,培养学生爱护植被,珍爱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生活环境、特征。
2、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多媒体演示,启发互动,小组合作等策略【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利用课余时间到大自然中观察各种绿色植物的生存状况和生存环境,并采集一些实物、标本,增加对这些植物的感性认识,培养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的情感。
教师:1、各种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标本、模型2、新鲜的水绵、海带、紫菜、地藓、盆栽蕨类植物(10盆)放大镜、培养皿、清水、尺子、等等教学流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新朋友,你想了解它们吗?你知道它们的名称吗?这些植物与我们校园中平时你见的植物,与老师桌上的植物相同吗?通过下面的学习你就会知道它们的不同之处了,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环节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一)藻类植物师:“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章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生物和生物圈”、“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生物圈中的植物类群,教材在编排上遵循从细胞到个体再到群体、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材根据植物不同类群的繁殖特点和分类地位,将本章内容分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两节,因此学习《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一节内容,不仅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同时也为今后的“光合作用”、“生物多样性”、“生物的分类”、“生物进化”等教学奠定了基础。
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初中生物教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学情分析:对学生而言,绿色植物是生活环境中常见的,即使是藻类、苔藓和蕨类这三类低等植物,他们也不陌生,但是对于它们三者之间在形态和结构上有什么不同、与人类的关系如何却了解得不多;再者,七年级学生刚接触生物学不久,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都需进一步培养和改进。
因此如何让学生们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发现式学习方式,是本节的重要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并树立生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分析资料,了解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以及与人类或生物圈的关系。
2.在分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生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 培养学生具有关心生物圈中多种多样的绿色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教学重点: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2.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教法:讲述法、谈话法、启发式、情境教学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对比和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或查询书籍、网站,搜索有关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形态结构、生活环境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关系的资料。
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二节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第1课时备课
小协镇初级中学教案六年级生物学科主备人:刘夫华审核人:刘夫华课题名称第二节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课时安排共 1 课时时间2018年2月28 日第 1 课时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
2.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
3.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4.通过比较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不同之处,树立生物进化的观点。
学习重点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
学习难点通过比较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不同之处,树立生物进化的观点。
学案教案一、自主学习1.常见的苔藓植物有、,常见的蕨类植物有、。
2.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的环境中,一般具有和。
有根,主要起的作用。
植株。
3.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的植株。
具有真正的,蕨类植物的根、茎、叶中具有组织。
二、合作探究1、苔藓植物与藻类植物相比,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2.它们有专门的根、茎、叶等器官吗?3.蕨类植物比我们刚才认识的藻类、苔藓植物能更好的适应陆地环境,这是为什么呢?一、导入新课1.藻类植物的生活环境是怎么样的?2.藻类植物的形态结构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来学习另外两类绿色植物《苔藓和蕨类植物》二、目标认定师生共同认定目标。
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要求:根据自主学习提纲,先自己自学,然后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共同解决自学过程中的问题,有疑问记录下来。
学习任务一、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点拨】你能不能用苔藓植物的相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呢?出示幻灯片:在大森林里迷路了,我们怎么辨别南北?(学生答案可能五花八门,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回答)学习任务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学生动手观察鸟巢蕨叶片背面的褐色隆起,来学习生殖细胞——孢子。
进一步了解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都称为孢子植物。
(二)合作探究要求:小组展示。
其它小组补充质疑、评价,教师适当追问补充完善。
三、拓展提升某地建了一座燃煤发电厂,几年以后,这里原本绿茸茸的苔藓都不见了。
教案精选:初中生物《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初中生物《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教案精选:初中生物《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并树立生物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培养学生观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重点和难点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课前准备学生:1、课前利用课余时间到大自然中观察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并采集一些实物、标本(强调少量即可,要爱护环境),上课时带回来。
2、查询书籍、网站,搜集一些有关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方面的资料,扩大知识面。
教师:1、CAI课件(一组展示不同类群绿色植物的图片;苔藓植物成片生长的图片;藻类植物及其生活环境的图片,苔藓植物及其生活环境的图片,蕨类植物及其生活环境的图片;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的图片。
有关孢子植物的视频资源。
)2、新鲜的海带、紫菜(带根状物);盆栽葫芦藓;盆栽铁线蕨。
3、准备投影内容:(1)思考:你认识图片中有哪些植物?你知道它们是依靠什么(种子,还是孢子?)繁殖后代的?(2)讨论:1、藻类植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2、它们有专门的根、茎、叶的器官吗?3、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有什么作用?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3)讨论:1、苔藓植物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2、从形态上看,苔藓植物与藻类植物有区别吗?有哪些主要区别呢?3、如果在苔藓植物生长很茂盛的地区修建一座燃煤的火力发电厂,几年以后,这里的许多绿茸茸的苔藓植物还会有吗?为什么?(4)思考:蕨类植物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它与藻类植物、苔藓植物有什么区别?4、做好、印好《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比较表》(学生每人一张,要求课后贴在书上)课时分配1课时教学过程引言:教师先用CAI课件展示一组多种植物及其生活环境的图片(海带、紫菜、葫芦藓、墙藓、铁线蕨、肾蕨、油松、侧柏、小麦、桃花及其生活环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你认识图片中有哪些植物?你知道它们是依靠什么(种子,还是孢子?)繁殖后代的?”小组对提出的问题讨论后,达成共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有的靠孢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有的靠种子繁殖后代(种子植物)。
第一章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人教优质课教学设计精品
思考: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那它们所需要的物质是从哪里获得的呢?
展示藻类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图片。
提问:如果养鱼缸长期不换水,缸的内壁上就会长出绿膜,水会变成绿色,这些绿膜可能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二、苔藓植物
讲述:从诗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引出苔藓植物。
汇报藻类植物生活环境、结构特征。
分析回答: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全身都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能进行光合作用。
思考并回答藻类与人类的生活关系。(①释放氧;②可做鱼类饵料;
③可供食用;④可供药用。会引起赤潮、水华等现象。)
分析得出:鱼缸水变绿,是因为鱼的食物的粪便使水中含有丰富的物质,藻类植物大量繁殖引起的。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新课
引导思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它们的生活环境不同,形态各异,科学家们将它们分成四大类群,哪四大类群呢?引出本章及本节课题。
思考植物的四大类群名称,阅读课本。
充分利用课本,提高效率。
探究新知
一、藻类植物
展示:显微镜下池塘水中的藻类。
介绍:鼓藻、栅藻、新月藻
观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图示葫芦藓的结构及课本P75的方法,观察本地常见的苔藓植物。
讨论:
(1)与藻类植物相比,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
(2)从形态上看,苔藓植物与藻类植物有哪些主要区别?这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关系吗?
提问:某地修建了一座燃煤火力发电厂,几年后,原来在这里生长的许多绿茸茸的苔藓植物不见了。这是为什么?
观察、思考、回答:诗句中的“苔”指的是“苔藓植物”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
第三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 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关注这些植物
的生存状况。
能力目标:通过对三种植物的观察学会观察合和研究生物的一般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生物圈中各种各样绿色植物的情感,进而发自内心的热爱生物进而发自内心地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激发发奋学习,将来报效祖国的美好愿望。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三、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讨论法。
六、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带三单元 第一章 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识别常见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了解它们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提高观察能力和分类技能。
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尊重。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识别常见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了解它们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类技能。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植物图片和实物,如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等。
2. 准备相关的实验器械,如显微镜、切片等。
3. 安排学生预习相关内容,并提前观察一些植物样本。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分为以下五个环节: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图片,让学生了解这些植物的特点和分类,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学习这些植物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2. 藻类植物的教学:(1)藻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发展环境,让学生了解藻类植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实验观察藻类植物的结构,让学生了解藻类植物的细胞结构和生理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藻类植物的认识。
3. 苔藓植物的教学:(1)苔藓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发展环境,让学生了解苔藓植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标本展示,让学生认识苔藓植物的种类和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标本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苔藓植物,加深学生对苔藓植物的认识。
4. 蕨类植物的教学:(1)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发展环境,让学生了解蕨类植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视频展示,让学生了解蕨类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价值。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蕨类植物,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认识。
5. 教室小结: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保认识。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是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研究了植物细胞的结构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到绿色植物的种类及其形态的研究。
通过探究过程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同时,注意总结区分比较各种绿色植物的要点,在分析原因的同时,使学生评价与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本节课从生物圈的角度扼要介绍较低等绿色植物的类群、形态和分布。
特别重视这三种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在教材的编排中,将三类植物放在一节内介绍,有利于学生对这三类植物的特征进行横向的比较。
但主要是材简化了这三类植物的知识介绍,降低了知识难度,把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放在首位,强调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养成,培养学生具有关心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且好动,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望,想要了解自己身边的绿色植物。
在教学中,尽可能带一些同学经常吃过或是经常见到的植物到教室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化。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研究,从而把握课堂重难点。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包括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特征,以及说出它们对生物圈和人类的作用。
能力目标包括进行有关资料分析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学会自己思考和结合信息得到正确的结论;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研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学会与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通过自主探究、动手观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本节课的情感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通过亲自观察三种植物,培养学生“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
其次,通过探讨、交流、促进探索、创新、合作精神的养成,研究从别人那里学到知识,并意识到合作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有效途径。
最后,让学生认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关注生物圈中这些植物的生存状况,增强保护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观察三种植物的外形特征,归纳、比较三种植物的异同点。
3.1.1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第一章
第一节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特征。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动手观察、资料分析,获得观察、分析比较学以致用的能力。
2.通过合作探究和成果展示,获得团队协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2.关注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存状况,增强保护环境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结构特点。
2.难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结构特点。
三、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观察实验器材,海带、蕨类、苔藓植物实物,PPT课件。
四、教学过程
1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藻类、苔藓、蕨类植物
六、教学反思
学生对观察实物是很感兴趣的,通过观察容易达成概述生活环境、结构特征的知识目标。
本节课是按照植物类群的顺序来进行的。
苔藓植物材料不好获得。
如果实物材料足够丰富,将三种植物类群的结构特征进行同时学习对比,对于程度比较好的班级,会更有挑战的动力。
2。
七年级生物教案第二节苔藓和蕨类植物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概述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各种植物,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自主探究、比较综合、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说出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并树立生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重点:不同的植物类群以及这些绿色植物的最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你家都养了那些植物?生:我家养了君子兰、吊兰、蝴蝶兰、仙人掌、石榴。
师:哇,可真不少啊。
还有吗?生:我家有肾蕨。
生:我家没养植物,但是我课前上网查了一些绿色植物的资料,现在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物圈中一共有三十多万种绿色植物,其中大多数是有种子的,也就是俗称结籽的。
由于生活环境不同,不同地方的植物种类也不一样,比如说沙漠中就有我们学过的耐旱的骆驼刺,仙人掌等。
师:嗯,说得非常好,看来同学们现在不但会收集资料,还会筛选资料了,真棒。
那么老师也不甘落后,请看大屏幕,这是老师找到的一些绿色植物的彩色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都有哪些职务是你见过的或认识的,再比较比较它们的形态和生活环境,你又发现了哪些问题?(大屏幕上:紫菜、裙带菜、墙藓、葫芦藓、肾蕨、胎生狗脊、满江红、樱桃、小麦、柳树) 生:我发现它们的形态结构差别很大,没有规律,有的长长的,有的非常短,有的还奇形怪状的。
师:正如刚才同学们查到的,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有三十多万种,,它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也有差别,那么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四大类: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正是这些绿色植物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植物界,也正是它们养育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你愿意成为它们的好朋友吗?那就让我们走进它们吧。
既然最后一种叫做种子植物,也就是说区别于前三种没有种子的植物的,我们把藻类、苔藓和蕨类就称为非种子植物。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这三种绿色植物。
讲授一、苔藓植物师:很好,这位同学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得很多,相信大家也知道了藻类植物的生活,但是啊,对于藻类植物的作用,我看说的还不够全面,有没有同学知道的?(没有学生举手)好,请看老师的解释(大屏幕课件四个方面展示:释放氧,可做鱼类饵料,可供食用,可供药用。
七年级生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理解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特征;2.掌握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结构和生活方式;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特征和分类;2.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结构和生活方式;3.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1.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活方式的理解;2.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殖方式的区分。
教学准备:1.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标本;2.实验材料:显微镜、玻璃片、盖玻片、试管、草炭培养皿、温水、湿纸巾等;3.图片和视频资源。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与导入(10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外观和生活环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这些植物的观察和想法,并对班级一起进行简要讨论。
Step 2:概念与分类(20分钟)通过展示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标本,解释它们的特征和分类,重点强调它们的分别。
Step 3:结构与生活方式(30分钟)Step 4:生殖方式(30分钟)介绍苔藓植物的生殖方式,并通过实验演示或视频播放展示生殖现象。
然后,介绍蕨类植物的生殖方式,鼓励学生对其生殖器官进行观察并记录。
Step 5:重要作用(15分钟)介绍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重要作用,如肥料、水土保持等,并与学生进行相关讨论。
Step 6:课堂讨论与总结(15分钟)让学生围绕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结构、生活方式、生殖方式以及重要作用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每组派出一名代表发表讨论结果。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
Step 7:拓展延伸(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家自主学习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更多知识,并提供相关图书、视频等资源,让学生深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Step 8:作业布置要求学生以苔藓植物或蕨类植物为主题,设计一张海报或简报,展示其特征、结构、生活方式和重要作用。
鼓励学生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
评价方法:1.学生观察和记录报告的完成情况;2.学生发言与讨论的积极程度;3.学生设计的海报或简报的质量和创意。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生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1.教学指导思想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生物学课本在编写方式上进行了较好的改进。
修订后的义务教材并不过分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从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出发,结合生物学科特点,突出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因而更具有时代特色。
教材在变,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应随之改变。
在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为学生积极构建开放的学习空间,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发展他们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倡导研究性学习是实施素质教育目标的一条重要途径。
2.教材分析“藻类植物”是“形形色色的植物”中的一节教学内容。
由于第二部分教学内容是按由高等到低等的顺序介绍植物的主要类群,“新类植物”一节在知识结构上处于承上启下的作用。
修订后的这节课摒弃了一些细碎繁琐的形态结构知识,淡化了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生殖特点知识,因而更加突出了实验的作用。
对于实验材料的要求,提出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观察本地常见的几种该类植物。
由于我校是所城镇中学,校园中很难采到蕨类植物。
故教师在课前组织学生到家乡的山野阴湿地带去采集。
如果将这次采集活动和本章“调查校园或家乡的主要植物”的实践活动相结合,则可以更深层次地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也更能体现研究性学习的特色。
3.教育目标3.1 知识目标 ①识记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②知道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
3.2 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动手能力。
②培养学生具有收集处理图文资料信息的能力。
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系统概括能力。
3.3 情感目标 ①了解家乡的生物资源状况、培养爱家乡的情感。
②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学会珍爱生命,提高环保意识。
③培养坚韧不拨的毅力和团结合作的互助精神。
4.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通过研究性学习获得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知识;实验观察几种蕨类植物。
难点:调查活动中的组织教学和植物的鉴别;蕨类植物靠孢子来繁殖后代。
5.教学策略5.1 课前——在研究中学习(1)进入问题情境阶段教师提前利用部分课时,引导学生观看蕨类植物的图片,思考在什么地方可能有蕨类植物大量生长,从而帮助学生确立研究的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下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二节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的
1.概述苔藓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苔藓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并树立生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观点。
3.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分析推理、实验观察、自主探究、比较综合、合作
交流等多种能力。
二、重点难点
1、重点:苔藓植物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
2、难点:为什么苔藓植物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请学生观察玻璃缸内的水绵和盆栽的葫芦藓(或小墙藓)提出问题:它们的生活环境有
何不同?当学生答出:水绵生活在水中,葫芦藓生活在陆地上时,再给学生出示葫芦藓的生境图,使他们了解到葫芦藓生活于陆地上阴湿的地面和背阴的墙壁上,并引导他们答出这些
毛茸茸像绿色绒毯一样的植物在植物界中属于苔藓植物,从而引出苔藓植物的课题。
出示学
习目标(投影):
1.概述苔藓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苔藓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并树立生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培养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分析推理、实验观察、自主探究、比较综合、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我相信,通过大家的高效自学,这三个学习的目标一定能达到,大家有没有信心?二、弓I 导自学(一)
I、内容:自学课本7页第1、2自然段,结合课件中有关的苔藓植物的图片。
2:方法:对照自学思考题快速默看这一框题内容,划出重要语句。
3、要求:五分钟钟内完成自学任务,并回答思考题。
(出示思考题)
(投影)(1)苔藓植物的形态特点是什么?
(2)常见的苔藓植物有哪些?
4、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5、检查自学效果。
先解决各小组在自学中出现的问题。
做检测练习(一)进行巩固。
6、评点:着重帮助学生分析生活实际中常见的苔藓植物如何辨别。
三、引导自学(二)
1内容:自学课本8页第1 2自然段,观察新鲜的盆栽葫芦藓和挂图,
2、方法:事先准备好新鲜的葫芦藓,发放给学生们,让学生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葫芦藓的形态和颜色,用尺子测量一下它的高度,并提出问题讨论:①葫芦藓植株呈什么颜色?植株平均高度是多少?②葫芦藓的假根与绿色开花植物的根相同吗?③葫芦藓的茎与叶与绿色
开花植物的茎与叶相比较有何特点?对照讨论题快速默看这一框题内容,划出重要语句。
3、要求:五分钟钟内完成自学任务。
(出示思考题)
(1)葫芦藓的形态结构怎样?
(2)假根的作用是什么?
4、学生自学。
(时间大约5分钟)
5:检查:
(1)提问各讨论题,根据学生的回答,纠正出现的问题。
(2)做检测练习(二)
四、引导自学(三)
1、内容:自学课本8页第3自然段。
2、方法:对照自学思考题,快速默看这部分,划出重点语句
3、要求:3分钟后能完成自学思考题
4、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投影)(1)苔藓植物为什么作为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2)哪些有毒气体会对苔藓植物影响较大?
5、检查、评点。
6、做检测练习(三)
五、总结苔藓植物的主要特点。
1、方法:让学生根据本节自学和所观察的材料由各小组总结。
2、在分析、比较基础上,由学生归纳出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教师要强调以下两点:
①一般具茎和叶,但无输导组织。
②受精过程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环境中。
六、复习巩固选择以下题目供学生在课上练习:
题目:请指出以下哪些特征是与葫芦藓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
①假根②真根③茎和叶内有发达的机械组织④茎和叶内无输导组织⑤受精过程不需要水⑥受精过程需要水
七、课堂达标检测
父亲的格局决定家庭的方向
一个家庭的福气运道,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家庭成员共同努力得来的。
家庭要想和谐兴旺,首先要走对方向,父亲的格局就决定着家庭的发展方向。
曾国藩曾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心中格局的大小,决定了眼光是否长远,眼光是否长远又决定了事物的成败。
家庭的发展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家庭需要经营,需要规划。
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父亲作为家庭中的男性,承担着家庭领导者的职能,是家庭权威”的代表。
作为家庭列车的火车头,父亲的眼光要远,格局要大,只有父亲的格局大,才能确保家庭的发展方向不出错。
老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人的一生中有大部分时间都在家庭中度过,观念、思想等都会通过家人间潜移默化的影响来传递。
如果父亲有一个大格局,那在他的妻子、后辈子孙都会受到好的影响。
在家庭生活中,父亲有大格局,就是在家庭遭遇困难或变故时,不退缩,能够顶住压力。
对待家庭小的损失不斤斤计较,不浑浑噩噩混日子,积极对待生活,对于家庭发展有大致的规划。
蒙田曾说: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
”
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老师,父亲是孩子在人生中接触的第一个男性形象,他肩负着帮助孩子正确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的重任。
父亲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有大格局,孩子才能健康茁壮成长,才能为家庭的兴旺积蓄后备力量。
在教育孩子中,父亲的大格局体现在不给孩子贴标签,懂得孩子的品格比能力更重要。
说到才女,不少人会想到民国时的合肥四姐妹”进而感叹合肥张家是个风水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