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华工疑云 华工的工资其实没有那么低

合集下载

一战百年:参战华工在法国

一战百年:参战华工在法国

一战百年:参战华工在法国作者:郑斌来源:《齐鲁周刊》2014年第27期有媒体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多达14万的中国劳工在欧洲战场上为协约国军队服务,其中近三分之二是山东人。

法国签订的合同为3万多份,英国方面招募的劳工多达10万人。

很多中国劳工回到中国时和他们离开时一样穷困。

他们的薪水被大量汇入了中国兴业银行,但因为这家银行在战后资不抵债,很多工人都没能把薪水取回。

不久前,全球公益慈善联盟和法国华人共进会在法国巴黎凯旋门举行仪式,隆重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在欧洲的中国劳工。

当时,各方代表分批向凯旋门下无名战士墓敬献花圈,缅怀100年前为法国的自由与和平献出宝贵生命的中国劳工。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领事部主任李平应法方邀请,为无名战士墓长明灯添火、拨旺火焰。

英国驻法国大使馆代表吉姆·托尔贝发表致辞,代表英国政府向参与一战的中国劳工表示敬意和纪念。

法国国防部负责老战士事务的国务秘书代表、法国军方代表、美国和俄罗斯驻法大使馆代表,法国华侨华人会执行主席王加清等侨领和300多名华侨华人,也参加了仪式。

一曲二胡,夹着阵阵哀思不久前,全球公益慈善联盟和法国华人共进会在法国巴黎凯旋门举行仪式,隆重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在欧洲的中国劳工。

在仪式现场,华人音乐家演奏起二胡曲,音符夹着阵阵哀思,寄托对100年前在法国和比利时等地安息的中国劳工的哀思。

仪式组织者、法国华人共进会会长杨华告诉记者,1916年,一战参战国法国和英国因劳力匮乏,与中国政府签订招募华工合同,共招收约14万名华工。

这些华工,基本都在欧洲大陆战场后方做工,负责修筑铁路和公路、架设桥梁、挖战壕、装卸弹药及农业生产等。

其中不少在一战中为保卫法国和英国捐躯的华工英灵,长眠于法国北部的墓园。

作为参战国,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法国,有着成千上万的中国农民被作为劳工,为士兵们提供后勤支援。

据统计,后来约有3000名华工定居法国,成为法国华人社会的最初组成部分。

中国劳工在一战中的贡献与牺牲

中国劳工在一战中的贡献与牺牲

中国劳工在一战中的贡献与牺牲1914年的一战,作为历史上最具规模的战争之一,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各个国家。

尽管中国并没有直接参与这场战争,但中国劳工在一战中贡献巨大,为战争胜利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一、劳工派遣与壮举一战期间,中国经历着复杂的政治局势,正处于民族独立和国家建设初期。

然而,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仍积极响应联盟国的呼吁,派遣劳工参与兵工制造、修筑战壕、运送军火等非战斗工作。

据估计,中国在一战期间派遣劳工高达14万人。

中国劳工的派遣不仅是政府的决策,更是无数普通民众主动参与的结果。

因为当时中国经济条件相对较差,许多劳工选择寻找机会到国外工作,以此支持家庭和国家。

正是这种牺牲精神,让中国劳工在一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二、在兵工厂的劳动中国劳工在一战期间主要被派遣到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的兵工厂中从事生产工作。

他们被分配到军火制造工厂,负责制造枪械、子弹、火炮等军用物资,为盟军提供了重要的后勤保障。

这些劳工通过吃苦耐劳,忍受艰辛的工作条件,在战争中起到了关键的支持作用。

中国劳工在兵工厂中表现出色,以其高度的技术熟练度和出色的工作效率受到各国雇主的赞誉。

他们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认真负责的态度,迅速融入工作环境,确保生产线的正常运转。

三、修筑战壕与军事工程除了兵工厂的工作,中国劳工还主要参与修筑战壕和军事工程。

战壕的修筑对于一战的推进起了重要作用,而中国劳工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不畏严寒和疲劳,挖掘土壤,建设起防御工事。

他们的努力为盟军提供了强大的战略支持,有效地保护了士兵的生命,并为战争的胜利贡献了力量。

四、牺牲与追忆尽管中国劳工在一战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他们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战争期间,许多劳工因工作环境恶劣、疾病等原因而不幸牺牲。

这些名字或许不为世人所熟知,但他们的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五、对中国的影响与反思中国劳工在一战中的贡献体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角色和责任担当。

一战时几十万华工赴欧洲帮助协约国 以工代兵

一战时几十万华工赴欧洲帮助协约国 以工代兵

一战时几十万华工赴欧洲帮助协约国以工代兵(图)2015年04月16日15:29 来源:北京晚报手机看新闻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字号分享到人人分享到QQ空间原标题:一战时几十万华工赴欧洲帮助协约国以工代兵(图)“华工团”在去法国的途中今年是二战纪念七十周年,隔着轰轰烈烈的二战,一战给人的感觉有些淡远。

在有些人看来,那是别人的战争,因为战争的烽火是在欧洲战场燃起并展开。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除了战后巴黎和会,中国作为战胜国一员,无缘分得胜利一杯羹的屈辱,事实上还有几十万华工,因为这场战争,被招募到异国他乡。

一些人工作劳动的营地,距一战战场咫尺之遥。

作为壮劳力被运输过去,华工的作用是填补欧洲因战争而造成的人力亏空。

战后,他们大批归国,但也有一部分继续留在那里,参与战后欧洲的重建。

在欧洲这片陌生的土地,他们的生命与足迹显得无足轻重,如今也仅留下墓碑与一些战壕艺术品。

但是他们身后的遗存,却是“一个被卷入工业化战争旋涡的非交战国子民,其战争体验变化无常的混合物。

”一战始于1914年7月28日,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最初还想在战争中保持中立。

但是此时的中国租界林立,租界又分属于交战双方,利益之争,使得中国不可避免地被拖入战争。

在听取了袁世凯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的建议后,当时的民国政府决定派遣平民劳工前去帮助处于战争中的协约国。

以工代兵,几十万劳工,于1916年后陆续踏上征程。

他们中以文盲居多,到达目的地,要经过长达几个月陆路海路辗转。

有人在艰苦的途中丧生,最终到达人数,法国招募的有四万,英国招募的有九万四千人。

在营地做工,却也不得不融入西方社会。

这是一个艰难的双向过程,一方面打量西方,另一方面也被西方打量。

承受着身份卑微与文化冲突带来的误解,却又在以智慧不屈地抗争。

一战华工的历史其实还远不止于这些。

一本由旅法历史学者马骊编著的《一战华工在法国》今年推出,诸多海外学者跨学科研究的成果告诉我们,在他们劳作于法国期间,一批勤工俭学的中国留法学生怎样与他们相遇,蔡元培、晏阳初等一批中国知识精英,怎样为他们办学校、办杂志,致力于“华工行为现代化的培养。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山东劳工为何受各国青睐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山东劳工为何受各国青睐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山东劳工为何受各国青睐一战期间,法国、英国及美军使用的华工不少于17.5万人,其中山东人占的比例应该不少于80%。

俄罗斯使用的华工不少于3万人,以东北人为主,其次是山东人,如果考虑到当时东北人大量是籍贯山东,按照那时候盛行的祖籍分辨习惯,认为俄罗斯华工基本是山东人也完全可以。

1918年协约国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熙评价华工为“第一等工人,亦可为卓越之士兵”,这应该跟华工以山东人居多密切相关。

中国参加一战,分军队与华工两部分。

军队方面,海军有海容号巡洋舰,陆军方面有参战军与赴俄支队。

参战军是边组建边训练边准备开拔,具有战略预备队的意义。

参战军有三个师,其中马良第二师驻扎济南,所部已经向青岛移动、整备,随时准备从海路开拔前线。

马良第二师是以山东人居多的军队,也就是说,如果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力投入战场,那么,首先上战场的将是山东人。

中国方面在前已经投入战争的人员是华工,华工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山东人。

所谓华工,实际上就是不拿枪的战士。

凡战争,军队能够投入一线作战的部队只能占30%-50%,其余部分需要用于后方防务和后勤;即使投入一线作战的部队,也只能是部分投入战斗。

一般来说,战争现代化水准越高,所需要解决后勤、工事等问题的人力就越多,直接投入一线作战的战斗员数量反而越少。

一战的特点是大规模使用远程火炮、机枪、滑膛步枪、圆锥柱形子弹和飞机,因此,欧洲战场无论西线、东线,都发生了战前谁都没有估计到的空前伤亡,各方出现了兵员严重损缺的危机。

因此,当华工投入战争,协约国就得以将后勤、工事等作业让华工承担,抽调兵员补充一线战斗。

输出华工是中国政府与协约国之间的外交和战争合作,由于中国直至1918年8月14日才正式向德、奥宣战,所以,形式就采用了商业劳务输出的方式,最重要的输入国是法国、英国、俄罗斯,此外美军也使用了大量华工。

一战期间中国到底输出了多少华工,至今尚无准确数字,我估计总数应在25万人左右。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骗招入满华工的地位与待遇考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骗招入满华工的地位与待遇考
众所周知 ,日人从 1935 年起便有组织地骗招华工入满 。1937 年后日本为在满洲实施第一 次产业“开发”掠夺五年计划 (1937 —1941 年) 和在苏满边境修筑永久性军事工程的“北边振兴 计划”(1939 —1942 年) ,更以“免捐 、免税”和“高薪”为诱饵 ,从关内华北等地大规模骗招廉价劳 工入满 ,使 1938 —1940 年的 3 年中 ,入满打工的华工每年以 50 —100 %的幅度递增 ,年均达百 万人之众 。这种情形到 1940 年下半年发生了根本变化 ,当年末 ,出现大批在满华工提前返乡 现象 ,特别到 1941 年初旧历春节过后 ,正值往年华工赴满打工的高峰期 ,入满各口岸诱招的华 工总数仅有 1516 万人 ,较上年同期减少近 30 万人 ,骤减了 2Π3 ①。多数华工拒绝赴满打工现 象 ,是 1941 年前日本骗招入满华工政策失败的标志 ;也为我们研究这一时期华工在满的真实 地位与待遇提供了深入观察的窗口 。我们可以此为切入点展开调查 ,并与华工幸存者证言相 对照加以考证 。
表2
1938 年至 1940 年天津市土建业劳工实质赁银比较表
年代
项目
物价指数 ( %)
生活费指数 ( %)
赁银指数 ( %)
实质赁银指数 ( %)
康德 5 年 (1938 年)
100
100
100
100
康德 6 年 (1939 年)
பைடு நூலகம்
149
159
163
103
康德 7 年 (1940 年)
263
266
业力工日均工资为 1155 元 ,比满洲奉天市土建力工日均工资 114 元高 10 % ;同期天津土建业
技工日均工资为 215 元 ,比奉天市技工日均工资 212 元 ,高 14 % ①。

我认识的一位老华工

我认识的一位老华工

我认识的一位老华工作者:陈传席来源:《粤海风》2014年第05期我对一战时中国华工赴欧问题向无研究,但我上中学时认识一位老华工,他说他去法国从未做过苦工,而是帮她们“印种”。

当时法国男人死于战争中太多,几个城市连及农村,几乎没有中青年男人,只剩下女人。

他们去了主要是陪法国姑娘睡觉,帮助她们怀孕生孩子。

几十年来,我也一直认为华工去欧是为了帮她们传宗接代,而书上讲华工在欧洲受苦,都是宣传词。

后来看了一些资料,并非完全如此,大多数华工还是去做苦工的。

但我所了解的这位华工经历,也并非孤例,虽非普遍现象,也可算是部分现象。

记于此,以供研究华工问题专家参考。

时间:1967年夏秋之际。

(47年前之事,当时是“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我被打成反革命,判刑二十年,后从牢中逃跑,到了北京,直到1967年初才回。

1968年5月之后,又忙着联系下放农村,所以,定在1967年不会错。

老华工当时身穿丝绸衣裳,摇着扇子,应该在夏秋之际。

)地点:安徽省泗县城内银行西便门前及银行大院内。

那时县城只有这一家银行。

当时我是安徽省泗县中学的学生。

泗县在安徽省北部,十分贫穷、落后。

离铁路又远,这里的人大多孤陋而寡闻。

有一天我在学校看书,有人告诉我泗县来了一位法国老头,住在银行内,你不去看看?其实,他不是法国老头,而是中国老头,从法国回来的。

我到了银行,银行的正门台阶较高,西边还有一个边门。

边门前,坐着一位清瘦的老人,身穿白色而微黄的丝绸衣裳,摇着芭蕉扇。

当时的中国人都非常贫困,他这一身穿着,以及形象气质,都和常人不同,绝不是一个劳动者。

我当时虽然只有17岁,但对历史还比较熟悉。

知道他实际上是一位老华工,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去了法国。

我便和他聊了起来,他一个人坐着无聊,也乐意和我讲话。

当时并没有采访的意思,只是出于好奇心,想了解他的一些经历,他也不隐瞒,很乐意告诉我。

因为我懂一点历史,提出的问题多,他也讲得兴致勃勃。

我没有问他的姓名,或者他讲了,我已忘记了。

一战时三千法国女郎争嫁中国劳工之谜

一战时三千法国女郎争嫁中国劳工之谜

一战时三千法国女郎争嫁中国劳工之谜作者:来源:《新传奇》2015年第11期1918年,一战终于结束,大多数的华工返回中国,但仍有部分因某种原因定居下来。

据保守统计,至少3000名法国女郎,突破当时白种人不与有色人种通婚的劣习,与华工结婚,并使这些中国人得以合法定居。

大多数华工聚居在巴黎里昂火车站一带,组成了最早的华人社区。

中国男人广受好评一战爆发后,因为法英俄的壮丁大多奔赴前线作战,且兵员伤亡巨大,致使后方劳力奇缺。

为此,从1916年5月开始,上述三国从中国河北、山东等地招募了至少20万劳工——其中14万在法国。

他们多从事伐木、开矿山、制军火、挖战壕等最艰险、最繁重的工作。

另据已有的档案显示,一战期间,13到30岁的法国男性,每三个就有一个死于战火,15到49岁之间的法国男性死亡率达13.3%。

据统计,1914年法国征募了770万士兵奔赴战场,其中战死140万人,负伤与失踪达350万人,使得法国青壮年损失惨重。

相比之下,妇女数量逐渐增加。

针对人口锐减、适龄壮丁奇缺境况,法国各界精英深感忧虑,纷纷提出各种解决补救方案。

有的提出成立伤兵结婚协会,使伤兵结婚生子,要求妇女为国家做出牺牲,担负起抚养家庭的责任;有的主张鼓励早婚;有的提出战争结婚倡议,于若干期限内,分批次给军人假期,准其自由归家,并许以此假期内选择配偶的权利;更有个别理想主义者,主张一夫多妻制。

在此背景下,华工与法女的通婚遂有了很大的可能性。

华工毕竟是健康正常的男人,至少比残疾的伤兵强,至少比有妇之夫受欢迎。

中国男人也有很多优点,如温顺、乐于助人,即使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也能够自立、勤俭,普遍具有顾家的责任感。

华工在法国,工作成绩表现颇为优秀,加上长官约束甚为严格,举止合乎法度,因此深得法国女郎好感与欢迎。

华工在星期日和中国节日放假期间,组织文艺活动,演出中国的京剧、梆子戏、杂耍、舞狮、龙灯等节目,当地居民也赶来观看。

每逢周日,华工还经常结队到农村去玩,到法国人家里去做客,但一般限于方圆15公里之内,这样当天可以返回工地。

一战中的华工军团

一战中的华工军团

Our Team
CONTENTS Amazing
02
Presentation, only Style remains the same. Q 欧洲战场上人力资源的需求 向中国寻求帮助 Web Design 招募华工
Lorem Ipsum is simply dummy text of the printing and
潜龙之殇
对于中国华工的事迹,不仅被许多学者所 调查研究,也被拍成了历史纪录片。历史 纪录片“潜龙之殇”,不仅首次揭秘历史 真相,更努力从当代视角对过去作出新的 诠释。该片由加拿大的纪录片导演乔丹·帕 特森(Jordan Paterson)创作,已获得 许多的电影大奖。
“潜龙之殇”的英文片名是“Tricks on the Dead”, 取自伏尔泰的“历史不过是我们在死者 身上玩弄的把戏”。 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大战期间,十四 万中国劳工被英法两国招募,并送往炮火硝烟的 西线战场。数千人为了家庭生计,牺牲了他们的 生命。战争结束后,中国本以为凭借着自己国民 的鲜血和牺牲换来的战胜国地位,终于可以将自 身推上国际舞台,享有与其他战胜国同等的权利。 但是,十四万中国劳工对协约国军队所做的贡献 被无视、遗忘。他们的故事早已被掩埋在历史的 尘沙中。
首先招收华工的是法国,法国也是最重要的华工雇佣国,其他为英国、俄国、美国。 法国招收、使用华工最多,给予的待遇在法、英、美三国中具有代表性。法国方面华 工待遇对于那个时代的中国劳工来说,可以认为安排得很周全,是以往中国输出劳工 所从来没有获得过的良好。 华工出发时,可领取蓝布衫2件、棉衣1件、裤子2条、棉裤1条、毛内裤1条、布鞋1 双、帽子1顶、袜子2双、席子1张、旅行被1条及碗碟用具等。到法国后,可以再领皮 鞋1双、带领子帽子1顶。去法国和回中国时免路费、饭费,不领工资,去时每天发1 法郎,到法国后扣除40法郎用于将来回中国时饭费。到法国后半年(意即每半年)发 放蓝布衫2件、裤子2条、鞋帽袜,棉衣裤等等。华工上船出发后,家属可以另外从银 行领取安家费50法郎。在法国期间,华工除享受法国工人同等的节假日外,还可以另

一战中的二十万中国劳工军团,其中约5万人加入了苏俄红军

一战中的二十万中国劳工军团,其中约5万人加入了苏俄红军

一战中的二十万中国劳工军团,其中约5万人加入了苏俄红军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参战各国伤亡惨重,人员奇缺。

中国的段祺瑞政府于1917年8月14日对德奥宣战,但是中国没有派军队赴欧作战,而是派出了二十万劳工。

当时法国和英国共招募华工14万人左右,其中近三分之二为山东人。

他们大多从事挖掘战壕、筑路等战勤工作,约两万人为此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李肇星在墓园中凭吊一战华工派往俄国的劳工有7万多人,他们替沙皇军队挖战壕,或在后方工厂做苦工。

赴俄国的中国劳工与赴法国劳工相比,虽然劳动环境都是一样恶劣,但他们从事的是最累最繁重的工作,毫无安全保障可言,自然条件极其恶劣,加之缺医少药,致使华工死亡很多。

赴法国的劳工所能得到的报酬要比赴俄国的劳工略多一点,而且许多战后从俄国归来的劳工所挣的钱则几乎贬值成了废纸。

一战中的中国劳工在一战中,德国海军控制了波罗的海的海航线,俄国决定修建通往北极圈的摩尔曼斯克海港的铁路,这条铁路长1000多公里,以沟通来自西方协约国的军事援助。

俄国人从中国东北招募1万名华工修建这条铁路。

摩尔曼斯克在北极圈内,冬天气温极低,其自然条件可想而知,结果死亡很多华工,可以说“摩尔曼斯克铁路是在中国工人的遗骨上建起来的”。

苏俄红军中的中国团1917年,苏俄“十月革命”后不久,内战爆发,约有5万中国人参加了苏俄红军,这些中国人一向以勤劳聪明、肯于吃苦著称,列宁亲自签署命令,将该部队称为“中国军团”。

其中最有名的是张福荣和任辅臣,他们分别担任独立的中国军团团长。

任辅臣团在韦尔霍图尔战役中牺牲了上千名官后,仅62人幸存。

1958年,总理说:任辅臣是我们的先烈,他的革命业绩是我们国家的光荣。

1927年,苏联政府在彼列科普镇修建了一座纪念碑,借以表彰中国军团的英雄事迹。

1961年中苏关系恶化,纪念碑被捣毁。

本文作者:类人猿讲历史。

中国劳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贡献

中国劳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贡献

中国劳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贡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劳工作为盟军提供了重要的劳动力支持,他们的贡献在战争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尽管他们的贡献往往被忽视或淡化,但是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后方,中国劳工都为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中国劳工在战场上展现了勇敢和坚韧的精神。

许多中国劳工自愿加入志愿军,与盟军一起作战。

他们在战斗中表现出的英勇和坚持不懈的意志给盟军提供了宝贵的支持。

尽管他们面临着与敌军的激烈战斗和艰苦的环境条件,但他们毫不退缩,尽职尽责地完成任务。

其次,中国劳工在后方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服务。

在前线,他们负责修理和维护军事设施,确保战士们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

他们还负责运输军需物资和弹药,确保战斗力的持续供给。

此外,中国劳工还参与了战地医疗工作,为受伤的士兵提供帮助和照顾。

中国劳工在经济建设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角色。

他们在战争期间积极参与到工业生产中,为盟军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和资源。

许多中国劳工在战争期间工作了数年,为战争胜利提供了强大的后方支持。

他们的劳动为盟军战胜敌军提供了重要的物资基础。

此外,中国劳工还为战争的国际援助提供了支持。

他们通过努力工作和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为盟军提供了经济援助。

中国劳工的努力和奉献不仅仅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也是为了维护和平与正义。

然而,中国劳工的贡献在长期以来一直未能得到足够的认可和肯定。

他们在战争中所受的伤亡和遭遇的艰难境地往往被忽视或淡化。

这是不公平的,因为中国劳工的付出和牺牲对于战争胜利的实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中国劳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他们在战场上表现出的勇敢和坚韧精神,以及在后方提供的支持和服务,都为盟军取得战争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尽管他们的贡献曾被忽视,但我们应该铭记并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和感谢,让他们的贡献得到应有的认可与赞扬。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铭记他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中国的角色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劳工和洋务运动

中国的角色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劳工和洋务运动

中国的角色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劳工和洋务运动中国的角色: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劳工和洋务运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但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劳工和洋务运动方面。

本文将探讨中国在这两个方面的发展和对全球历史的影响。

一、劳工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支持战争生产和服务。

中国的劳工成为这一需求的重要来源。

中国劳工被招募到法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主要从事工厂生产、农业劳动以及军事后勤等工作。

这些劳工面临着艰苦的工作条件和不公平的待遇,但他们的付出对于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中国劳工通过奋斗和团结,展现出了他们的强大意志和工作能力。

他们以良好的纪律和高效的工作效率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誉,并推动了中国劳工运动的崛起。

二、洋务运动同时期,中国也经历着洋务运动的兴起。

这一运动旨在引进西方技术和理念,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以更好地面对外部的压力和竞争。

洋务运动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封闭态度,开始与外国合作,引入先进的工业技术和管理经验。

这一运动的推动者,如曾国藩、李鸿章等名人,积极致力于改革和现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让中国了解到了自己的不足,吸取了外国技术和文化的优点,并将其融合到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中。

中国开始建设铁路、电报线路、造船厂等重要基础设施,为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打下了基础。

三、影响与启示劳工运动和洋务运动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发展:中国劳工的努力和洋务运动的推动,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世界各国对中国劳工的需求带来了大量的外汇,促进了中国的出口贸易和工业发展。

2. 全球化:中国劳工的移民经历和洋务运动的带来的技术和文化交流,促进了全球化的进程。

中国劳工的参与拉近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距离,加深了人文交流。

3. 社会意识觉醒:中国劳工的经历让他们对自身权益和尊严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为后来的劳工运动奠定了基础。

洋务运动的选拔制度和现代化设施建设,也为中国后来的改革开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历史趣闻:“一战”时期的华工与法国女人

历史趣闻:“一战”时期的华工与法国女人

历史趣闻:“一战”时期的华工与法国女人历史趣闻:“一战”时期的华工与法国女人闲来上网浏览,忽然发现一串关于“华工与法国女人”的帖子,忽然想起了四十多年前也有一位老先生曾向我谈及此事,不免来了兴趣,便就读起这些帖子,想一览究竟。

读罢方知,还真有这么回事!不过,那位老先生对我说的就更为精彩,现给拾来,作个记叙,以弥不足。

不过,网友们是这样说的,先请读一读他们发出的帖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做牛做马”的14万中国劳工在傲慢的欧洲白人眼里,他们只是一群健壮的廉价“工蚁”而已。

先后到达欧洲的14万多华工,其中有9.6万人被分配给英军,3.7万人由法国支配,另外还有1万余人则在美国赴欧远征军中服役。

他们是怎么去的?帖子中说:1917年的山东还是德国人的地盘,此刻德国人在欧洲战场上和英国人、法国人打得不可开交。

在欧洲战场上,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一方在德国的步步紧逼下损失惨重,仅仅1916年7月发生的索姆河之战,英军伤亡就达40万人。

随着战争的演进,协约国一方面临着严重的人力资源危机。

当协议国兵员锐减、劳力奇缺,难以为继之时,英国一位军官提出:“为什么不用中国人?”为了让更多的欧洲人从工业劳动中解放出来走向前线参战,英国和法国将他们的目光投向中国廉价又丰富的人力资源,希望中国人可以作为工人前往欧洲支援协约国一方的作战。

于是,在德国人无暇顾及的远东地盘上,一场大规模的劳工招募运动悄悄拉开。

实际上,早在1915年底,一位名叫陶履德(Truptil)的法国人打着进行农业开发的旗号来到北京,他的真实身份是法国陆军部中校,他此行的真正目的是与北洋政府秘密谈判中国劳工招募事宜。

后来,北洋政府与法国达成协议,由袁世凯的心腹梁士诒控制的惠民公司专门负责招募及运送华工。

与此同时,英国人则利用其在山东威海卫的租借地,并利用教会网络,悄悄地在山东和河北两省招募中国人。

由于北洋政府不愿意得罪德国人,这些招募计划一开始都是半官方的,但是在1917年中国宣布参战后,开始转由中国政府劳工部组织劳工输出。

参加一战的华工事迹简介

参加一战的华工事迹简介

参加一战的华工事迹简介
一战期间,中国在世界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从一开始,一大批华工已经走上了参战的征程。

他们勇敢地登上了战场,在空中、海上和陆地上,发挥着自己的英勇与智慧,以矢志不渝的精神,为实现中国的独立而战斗。

他们又勇敢地保卫着外国总部所在地,看守着外国侨民居住地和工业区,维护着中外Business。

他们自信地与敌人作战,帮助中外友人、搭建抗敌战线和联立军队,并参加了数场大型战役。

他们坚定不移地支持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将自己的爱国精神传承了下来。

他们的令人自豪的事迹成为中国历史的一页美丽的记载,永远不会被淡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劳工与抗战意识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劳工与抗战意识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劳工与抗战意识在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经济正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变革。

这个时期的中国,由于历史原因和外部压力,经历了殖民主义的侵略、内外战乱频仍等严峻的考验。

而正是在这个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对中国劳工运动和抗战意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今年代表的中国劳工群体成为了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的机会。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劳工市场面临着巨大的人力短缺,于是许多欧洲国家纷纷通过招募外籍劳工来填补空缺。

而中国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人力输出国之一。

大量的中国劳工被招募到法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参与建设和军事工作。

中国劳工在异国他乡的艰苦工作环境中经历了巨大的磨砺。

他们接受了新的工作要求,学习了新的技能,并以较低廉的雇佣成本成为建设和战争努力的关键组成部分。

然而,他们也面临着与当地社会的文化差异、歧视和不公平对待等问题。

这些困难激发了中国劳工的抗争意识,推动他们为自己的权益而斗争。

其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也为中国劳工提供了一个认识和思考国际形势的机会。

通过与欧洲的接触,中国劳工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世界各国之间的冲突和战争带来的毁灭性后果。

同时,他们也开始认识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压迫和剥削,并开始思考中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在中国,这段时期正是中国革命运动的高潮时刻。

中国共产党等革命组织积极运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机遇来宣传教育工人,引导他们认识到他们自身的权益和命运。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劳工逐渐形成了抗战意识,并在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表达出抵制外来压迫的态度。

此外,中国劳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经历也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和民族主义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他们看到了西方劳工运动以及其他殖民地和附属国家劳工的斗争经验,认识到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因此,他们更加坚定地推动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并将劳工问题提上了议程。

总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劳工成为了中国革命运动的重要力量。

中国劳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劳动条件与抗争

中国劳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劳动条件与抗争

中国劳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劳动条件与抗争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许多国家为了满足战争所需,大量需求劳动力。

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的劳动力输出国,不可避免地参与到了这场世界大战中。

然而,中国劳工在这一时期所面临的劳动条件十分恶劣,他们也展开了持久而顽强的抗争。

一、劳动条件的恶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中国的经济状况并不尽如人意。

然而,战争爆发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需求迅速增加,以满足其战争生产的需要。

许多中国劳工被征召或自愿参与到战争中,他们被派往海外从事劳动工作,特别是在法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国家的工厂和矿山中。

然而,中国劳工在这些工作场所中所面临的劳动条件极为恶劣。

他们通常被迫接受较长的工作时间,高频的工作强度和危险的劳动环境。

工厂主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对中国劳工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甚至存在体罚和虐待现象。

二、中国劳工的抗争面对恶劣的劳动条件,中国劳工并没有被压制住,他们展开了自己的抗争。

他们发动了一系列的罢工和示威活动,旨在争取更好的工作条件和权益保障。

首先,中国劳工通过组织工会来加强集体行动。

他们利用工会组织平台,协调劳工之间的合作,形成了对雇主的集体抗议力量。

工会为劳工提供了法律援助和义务教育等服务,帮助劳工了解自身权益,并为维护劳工权益提供支持。

其次,中国劳工采取了罢工行动。

罢工成为中国劳工最常用的抗争手段之一。

劳工们放弃工作,以此迫使雇主满足他们的要求。

这一行动不仅展示了劳工团结一心的力量,也向雇主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即如果不能改善劳动条件,劳工将采取更加激烈的措施。

此外,中国劳工还通过抗议游行和示威活动来表达自己的诉求。

他们走上街头,高举标语牌,进行示威和抗议,吸引了国内外的关注。

这些活动使更多人了解了中国劳工的困境,为他们的抗争努力提供了更大的支持和声援。

三、抗争的影响与启示中国劳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抗争对于当时的社会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中国劳工的抗争使得国际社会对于劳工权益问题更加关注。

一战华工的历史故事

一战华工的历史故事

一战华工的历史故事今天给您讲讲一战华工那些事儿。

话说一战的时候啊,欧洲打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到处都缺人手。

这时候呢,就有人把目光投向了远在东方的中国。

当时啊,很多华工就被招募了。

这些华工啊,那可真是来自五湖四海。

他们有的是种地的农民,有的是有点小手艺的工匠,就这么怀揣着各种各样的想法,踏上了去欧洲的征程。

这一路可不容易啊。

他们先得漂洋过海,坐那大船在海上晃悠好久。

那船里的条件可差了,又挤又闷,好多人在船上就开始晕船,吐得七荤八素的。

到了欧洲之后呢,华工们可干了不少活儿。

他们有的被派到工厂里,那工厂里机器轰鸣的,华工们就像勤劳的小蜜蜂一样,帮忙生产各种军需物资。

像制造枪炮子弹的那些零件啊,他们做得可精细了。

还有的华工被派到了前线附近,不过可不是让他们去打仗,而是挖战壕。

这挖战壕可是个苦差事,得一锹一锹地把土挖出来,还得挖得又深又宽,好让士兵们在里面躲避敌人的炮火。

华工们特别能吃苦,不管是冰天雪地还是烈日炎炎,他们都在那吭哧吭哧地干活。

而且他们特别聪明,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对那些洋玩意儿不太熟悉,但是很快就能上手。

比如说欧洲的一些工具和设备,他们摆弄几下就知道怎么用了。

有个挺有趣的事儿呢,华工们的饮食习惯和欧洲人可不一样。

欧洲人吃面包奶酪,华工们就想念自己家乡的米饭面条。

有时候啊,他们就想办法自己弄点中国食物。

有的华工还会在休息的时候,用简单的食材做出像模像样的中国菜,那香味啊,能把周围的欧洲人馋得直咽口水。

华工们在欧洲也遭遇了不少危险。

毕竟是战争时期,炮弹可不长眼睛。

有时候炮弹就落在他们干活的附近,那真是特别吓人。

可是他们也没有就这么被吓倒,等危险一过,就接着干活。

一战结束之后呢,华工们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但是他们的故事却一直流传着。

这些华工啊,在一战的历史上可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的勤劳、坚韧和智慧。

而且啊,他们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呢。

一战华工的奇迹!法国女孩争相出嫁,公司标语:外籍劳工只招华人

一战华工的奇迹!法国女孩争相出嫁,公司标语:外籍劳工只招华人

⼀战华⼯的奇迹!法国⼥孩争相出嫁,公司标语:外籍劳⼯只招华⼈中华民国成⽴不久,随着萨拉热窝的⼀声枪响,第⼀次世界⼤战正式爆发,与第⼆次世界⼤战相⽐⽽⾔,此次⼤战规模、损失、知名度都相差巨⼤,因为⼀战主战场在西⽅⼤陆,很多⼈就有疑问,在这场世界⼤战之中,中国扮演了什么⾓⾊、有没有加⼊呢?答案⽏庸置疑,中国政府参加了这次⼤战,并且还是战胜国,⼀战时期,中国派遣⼗⼏万劳⼯前往欧洲战场,主要负责后勤⼯作,虽然⼀战华⼯没有战功,却依然创造乐属于⾃⼰的奇迹。

作为世界⼤国,中国为什么没有派军队参加,反⽽以派遣劳⼯形势参加呢?在第⼀次世界⼤战爆发是,中国刚刚结束清朝封建统治,中华民国政府组建不久,加上袁世凯窃取总统之位,积极谋划复辟称帝事宜,把军队⽤来镇压和防备国内⾰命势⼒,根本⽆暇派遣军队参加,甚⾄在战争初期,中华民国政府宣布中⽴政策,后来还是⼀些有识之⼠认为,⼀战德国必定战败,中华民国应该加⼊英法同盟,以便战后收回德国在中国的侵略利益,就这样,北洋政府才决定派遣⼗⼏位劳⼯参战。

凡尔登战役之后,英法联军损失惨重,不得不同意中国派遣劳⼯的决定,⽽且还开出⼗分丰厚的聘请待遇,就这样⼗⼏万华⼯离开祖国,登上前往异国他乡的客轮,但是他们⽆论如何也想不到,这次出国会遭遇什么经历,这些为英法联军修建战壕、防御⼯事的华⼯,经常被德军炮⽕袭击,损失⾮常惨重,⽆数⼈葬⾝枪炮之下,失去归国机会,不仅如此,这些华⼯根本没有享受到之前商定好的优厚待遇,薪⽔连⼀半都不够,甚⾄还要受到虐待。

但是中国⼈⾛到哪⾥都能创造奇迹,⼗多万华⼯在极其艰难的遭遇之下,凭借坚韧和好学精神,很多⼈都成为⼀流技术⼈员,这让西⽅国家⾮常震惊,甚⾄很多法国公司招⼈标语明确写着:外籍劳⼯,只招华⼈。

数⼗万华⼯⽤他们顽强的精神赢得西⽅国家认可,⼀战结束之后,很多华⼯兄弟已经成为⾼级技术⼯⼈,法国战后重建急需这些技术⼈员,因此他们终于享受到不⼀般的丰厚待遇,法国⼥孩对华⼯精神⾮常有好感,都争相希望嫁给华⼯兄弟,据统计⼀战华⼯和法国⼥孩组建了3000多个家庭。

一战后赴法华工境遇钩沉

一战后赴法华工境遇钩沉

一战后赴法华工境遇钩沉
姚娜;施兴和
【期刊名称】《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20)002
【摘要】第一次世界大战末,中国对同盟国宣战,提出"以工代兵",派遣劳工赴欧向协约国提供人力支援,为协约国赢得战争的完胜做出重要贡献.然而,战后华工没有得到任何物质补偿和精神抚慰,在留欧与返国的善后方面遭受种种不幸,其生活处境苦不堪言.华工悲剧的根本之因在于当时没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为其遮风挡雨.华工赴欧参战为中国赢得战胜国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对20世纪初国际格局的重组,加速东西方文明相互交融,促进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发挥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总页数】6页(P26-31)
【作者】姚娜;施兴和
【作者单位】合肥学院管理系,安徽合肥 230601;合肥学院管理系,安徽合肥2306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61
【相关文献】
1.欧战赴法华工寻踪 [J], 沈启鹏
2.一战赴法华工中的“黑号” [J], 谢清明
3.浅论一战期间的赴法华工及其婚姻 [J], 谢清明
4.从《华工周报》看一战期间赴法华工的教育 [J], 李文彬
5.我国赴法华工的革命斗争(1916—1922) [J], 梅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战时14万中国劳工闯荡欧洲,娶了3000法国姑娘,死后墓碑一致朝东

一战时14万中国劳工闯荡欧洲,娶了3000法国姑娘,死后墓碑一致朝东

一战时14万中国劳工闯荡欧洲,娶了3000法国姑娘,死后墓碑一致朝东1914年7月28日一战爆发后,一群群高大俊俏的中国男青年被依次带入外国兵站中央的一间屋子。

在房间里他们一丝不挂,按统一的方式接受洋医生们的仔细检查。

既包括身高、牙齿这些外在条件,也还有肺结核、支气管炎、沙眼等内在疾病。

足足有21项之多。

他们可不是在选秀,而是为了去欧洲支援打仗。

话说一战爆发后,北洋政府为了遏制日本在华的侵略扩张,主动参加到英、法、俄的协约国一方来,对德宣战。

而当时的英、法、俄等国则因战事紧缺劳动力,本着“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原则,便要中国派遣劳工到欧洲战场代替士兵作战,这就是“以工代兵”计划。

出国打工在现在虽然看来不算稀奇,但在当时却是个新鲜玩意。

如何吸纳年轻优质的壮劳力呢?一个字:钱!据当时的《招工合同》,赴欧的中国工人每月可以领到12块大洋,另外还有10块大洋的养家费专门给他们在中国的家属。

当时1块大洋就能花好久,一下挣这么多对于普通的中国人来说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于是许多淳朴老实、任劳任怨的年轻小伙怀揣着改善家庭的希望,就上了外国人的船。

当然这里面并不都是文化水平低的下大力,也有少部分是为了“开眼看世界”,例如来自山东的马春苓、孙干,他们去欧洲之前本是乡村教师,出国则是为了考察欧洲、改善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劳工中一半以上都是来自山东,因为英、法等国都想要身体素质好、适应能力强而又吃苦耐劳的工人。

就这样,经过层层筛选之后,整个一战期间英、法共招募到了14万华工。

这里面约有10万人划到了英军的中国劳工旅,4万人给了法军指挥。

他们大部分都服务于法国战场,被称为“西线华工”。

与之对应的叫“东线华工”,则是由俄国招募的服务于俄国本土和远东一带。

其实去西线战场的路途是很波折的。

英、法为了压缩成本,把华工塞到很简陋的船上,一路漂洋过海,首先跨越太平洋,然后要借道加拿大,再横跨大西洋到达法国。

因为加拿大要对过境的华工收人头税,英、法为了省钱则想尽办法“偷渡”华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一战华工疑云华工的工资其实没有那么低
导语:总体而言,华工是十分优秀的,这一点已经由当时法国政府特别是军方所肯定。

不过,华工作为个人并非为了支持协约国的道义,而是出于就业和获
总体而言,华工是十分优秀的,这一点已经由当时法国政府特别是军方所肯定。

不过,华工作为个人并非为了支持协约国的道义,而是出于就业和获取远高于国内的报酬、薪水目的。

一战华工的待遇并没有那么差
曾经,孙中山、章太炎等革命党人激烈批评推动中国参加一战的北京政府,但并未就华工的待遇问题进行指责。

在中国大陆极左历史时期,提到一战华工时,只是从阶级剥削论角度泛泛戴帽子,也拿不出具体事实进行批判。

当然,所有从否定北洋政府出发的立场,不会愿意肯定一战华工有较好待遇。

百年前在派遣华工谈判中,北洋政府是将待遇及薪金问题作为重要问题提出和要求,这是华工待遇及薪水得到保证的基本前提。

那么,一战华工一般的待遇到底如何呢?
首先招收华工的是法国,法国也是最重要的华工雇佣国,其他为英国、俄国、美国,美国所使用的华工主要是由法国、英国招收后调拨。

俄国使用华工的数量、待遇一直很含糊,我估计数量将近10万人,待遇则最差。

法国招收、使用华工最多,给予的待遇在法、英、美三国中具有代表性。

法国招工最重要是通过惠民公司进行,由于该公司作了广泛的招工广告和宣传,也就给后人留下了比较清晰的资料。

根据惠民公司的情况,法国方面华工待遇对于那个时代的中国劳工来说,可以认为安排得很周全,是以往中国输出劳工所从来没有获得过的良好。

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