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大一统秦汉政治 优质课

合集下载

何晓勇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讲课教案共36页文档

何晓勇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讲课教案共36页文档
Thank you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 没有自 由。— —洛克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课教案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何晓勇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讲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讲课课件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讲课课件

02
汉朝的政治发展
刘邦建立汉朝
总结词
刘邦作为汉朝的开国皇帝,通过战争 和政治手段,成功推翻了秦朝,建立 了新的王朝。
详细描述
刘邦原为沛县泗水亭长,后加入反秦 义军,成为楚汉战争的胜利者。他建 立了汉朝,并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 济和文化措施,巩固了新生的政权。
汉武帝的政治改革
总结词
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国家 的发展。
秦朝的法律制度在统一六国后得到了 广泛的推行,为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奠 定了基础。
汉朝的法律制度
汉朝初期,法律制度沿袭秦朝 ,但随着儒家思想的影响加深 ,汉朝的法律制度逐渐发生了
变化。
汉文帝、汉景帝时期,推行“ 约法三章”,废除了秦朝的一 些严刑峻法,如连坐、族诛等

汉武帝时期,颁布了《九章律 》,以儒家经典为指导思想, 规定了各种犯罪的刑罚,使法 律制度更加完善。
详细描述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设立中朝与外朝,提高了皇帝的权 威;并通过一系列政策,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和开发。
汉朝的政治制度
总结词
汉朝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治制度——郡县制,这一制度一直沿用至明 清时期。
详细描述
汉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地方事务。同时,汉朝还建立了 察举制度,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官僚体系。此外,汉朝还完善了法律制度,制定了 《九章律》等重要法典。
医学
秦汉时期的医学也有所发展,如《黄帝内经》的 编纂,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秦汉时期的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
01
秦汉时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重视农业发展,限制商业和手工
业的过度扩张,以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优质教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优质教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优质教案附件四:课堂教学设计表地区授课教师姓名XXX课题名称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题来□年级:高一年级□教材版本:人民版源□所属章节: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设计思路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是围绕着秦朝中央集权制确立为中心展开的。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于高一新生来说,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

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然后再解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概念,最后再评价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在当时起到的积极作用,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课标要求:了解秦的统一;知道皇度创立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史实,分析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学情分析:学生对XXX统一六国的历史有简单的积累,平时也接触秦灭六国题材影视作品,对这段历史及XXX等人物较为熟悉,这就为高中的自主研究奠定了基础。

但学生不能真正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与内容,以及对整个封建社会政治发展的深远影响。

本课内容讲述秦朝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确立,更注重学生的理性认识能力。

1.知识与能力知道秦的统一和皇度的创立、郡县制的建立;了解秦王朝集权政治制度的主要表现形式;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产生的历史影响。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图片、文献等资料,感知认知历史现象,从而提升自己提炼和运用历史信息的能力3.情绪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研究,使学生知道XXX创建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集权政治制度,奠定了其后历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为中国长期的大一统局面奠定了基础。

通过了解秦王朝政治制度,培养学生客观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意识。

重点:中心集权制度的形成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导入:利用《秦时明月》动漫视频导入,然后发问,通过视频,秦王XXX的目标是什么?他是如何去实现的呢?1、六王毕,四海一(板书)—秦朝中心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引导学生结合地图和课文内容归纳1、过程:1)BC230~BC221年,灭六国,结束割据2)北方:BC215年,北击匈奴,收回河套;筑长城,修直道3)南方:南征百越,统一岭南4)西南:开辟“五尺道”,将“西南夷”归入版图2、意义:1)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课标与学情分XXX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2)推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渡:请同学们看西周与秦朝地图,秦统一后,面对疆域辽阔的帝国,地方该如何去管理,XXX和群臣展开了一场讨论:PPT展示丞相XXX、廷尉XXX和秦王XXX讨论资料,请三位同学阅读归纳)资料一:丞相XXX:“诸侯初破,燕、齐、XXX,不为置王,毋以填之。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件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件

2.中央官僚机构
皇帝 三公九卿制度
三公
九卿
御史 大夫
丞 相
太 尉
奉 郎 卫 廷 典 宗 治 少 太 常 中 尉 尉 客 正 粟 府 仆 令 内 史
九 卿
奉常 郎中令 卫尉 太仆 廷尉 典客 宗正 治粟内史 少府
宗庙礼仪教和教育事务 宫中警卫
宫门屯卫
宫廷车马 司法 少数民族和外交事务 皇室宗族 国家财政 皇家财政
今日灵渠之风采
4、西南夷
秦始皇统一中国,在云南设置郡县,开“五尺 道”,从四川宜宾至云南曲靖附近,因路宽仅五 尺,故称“五尺道”。五尺道的开辟沟通了首都 咸阳经四川与云南东部的联系,现残存长约350米。
北至长城
西 到 陇 西
人口达2000万
东 到 大 海
南到南海
一.郡县制
(地方行政体制)
二.皇帝制度
请阅读分析这场辩论,说明双方各执己见的理 由是什么?秦始皇为什么采纳李斯建议?
地方建立郡县制

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机构,最高长官 为郡守。(负责对上受命中央,对下督 责属县。)

郡的下级行政机构,最高长官为县令或 县长。(负责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 法、狱讼和兵役。)
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
动,不得世袭。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皇帝 中央机构
郡(地方最高统治机构)
郡守(行政)
监御史(监察)
郡尉(军事、治安)
县 乡
道(少数民族地区)

亭(十里设一亭,负责
地方治安)
分封制 以血缘为基础
郡县制
以地域为划分基 础 诸侯官位、封土 官员皇帝任命、 世袭 派遣 地方容易出现割 地方服从中央, 据 加强了中央对地 方的控制

1.2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课件-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高中历史精品公开课

1.2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课件-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高中历史精品公开课
以填(音镇:安定)之。请立诸子, 唯上幸许。”
李斯
❖:“周文(王)、武(王)所封子 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 如仇雠(chou),诸侯更相诛伐, 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
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
(国家)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 侯不便。”
•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 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 又复立国,是树兵(引发战 争)也,而求其宁息,岂不 难哉!”
思考:“三公”具体指什么?“三公”的职责是 什么?
御史大夫
丞相
太尉
三公九卿制
皇 帝
主管军事 (虚有其位)
有何作用?
百官之首 协助皇帝 处理全国 政事
丞相助手
负责监察系 统
三公
少府
治粟内史
宗正 典客 廷尉 太仆 卫尉 郎中令 奉常
九卿
秦朝廷的一场辩论
王绾
பைடு நூலகம்
❖:“诸侯初破,燕、齐、荆(楚国 的别称)地远,不为置王,毋(无)
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
秦朝官僚机构示意图
皇帝 (皇权至上)
三公九卿 (互相牵制)
郡(守)县(令) (皇帝任命,服从 命令)
集权于 皇帝
集权于 中央
汉承秦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李白曰:“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司马迁曰:“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 诸侯史记尤甚······秦取天下多暴,世异变,成功 大”。
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示意图
皇帝
最高统治者
三公九卿
中央行政机构


地方行政机构


材料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后,秦王嬴 政认为“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 世。”因此,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 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商议后向秦王 建议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 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 皇’”。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 着“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 帝”。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件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件

朝中(1)、中央机构
三公九卿

、 (2)、
地 方
地 方Βιβλιοθήκη 行 政制 度郡 县


郡守、郡丞、郡尉 县令、县丞、县尉 三老、啬夫、游徼

里 里正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1
分封制
郡县制
实行 条件
与宗法制相联系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
划分 基础
传承制 度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诸侯王位世袭
按地域划分
根本 区别
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
走向“大一统” 的秦汉政治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
一、秦的统一
1、经过:
(1)、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灭六国,结束割据
(2)、北击匈奴、夺河套、修直道、长城
(3)、平定岭南,设郡管理 (4)、西南:开辟“五尺道”,任命官吏
2、历史意义:
巩固统一,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的形成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3
4.[2017·合肥模拟]中国近代考古学家罗振玉在评价某 一制度时说:“度才而使之,程能而任之,朝不道则夕斥之 矣,夕不道则朝罢之矣。……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 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此制度( )
A.是由秦始皇最早创立 B.最突出的特点是等级森严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以父系的血缘关系为基础
() A.世官政治受到了冲击 B.君主的选官权旁落 C.察举制开始形成 D.官员举荐人才成为时代共识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9
• 材料一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 帝。

——铜方升铭文

• 材料二: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件(讲课)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件(讲课)

练一练
2.秦朝构筑的北方国防体系主要包括
①直道 ②长城 ③蒙恬的边防军 ④五尺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④ D.①②③④
A
the end
拓北方:击匈奴、夺河套、修长 城、筑直道
辟南方:征岭南、修灵渠、置郡县
服西南:开“五尺道”、任官吏
展疆拓土,巩固统一的努力
①北方:北击匈奴
辽 东
临 洮
修筑长城
修筑直道
②南方:南征越族
今日灵渠之风采
湘 水
漓 水
灵渠
③西南方:开辟“五尺道”, 任命官吏——西南夷
北至长城
西 到 陇 西
人口达2000万
3、法家学说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4、秦国变法比较彻底,实力最强,具备进 行统一战争的条件。 5、嬴政的雄才大略,任用外来人才,正确的战略 和策略。
秦灭六国形势图
燕 赵 齐


韩 楚
秦灭六国形势图
燕 赵 齐



秦灭六国形势图
燕 齐



秦灭六国形势图
燕 齐


秦灭六国形势图
燕 齐

秦灭六国形势图


秦灭六国形势图
时间:前230年——前221年
方式:远交近攻 领导者:嬴政

公元前221年 都城:咸阳
六合之内,皇帝之上。 西涉流沙,南尽北户。 东有东海,北过大夏。 人迹所至,无不臣பைடு நூலகம்。
《史记·秦始皇本纪》
问题: 秦王消灭六国,结束割据,那么,他是否
就一劳永逸安于现状呢?
” 开疆拓土:
东 到 大 海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讲课课件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讲课课件

灵渠
九原郡
陇西郡
西南夷
辽 东 郡
南海郡
秦朝统一的原因及意义
一、原因:
(1)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增强; (2)灵活运用“远交近攻”的对外战略; (3)人民渴望统一,是大势所趋; (4)秦始皇个人的雄才大略;
二、意义:
(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战乱局面,符合 历史发展要求,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 了基础,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2)对周边地区施行政治控制,不仅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 模,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的形成。
德高三皇,功盖五帝
皇帝
始皇帝
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 统一六国后,秦王说:“朕为始 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 于万世,传之无穷。” 材料二:“天下之事无小大,皆 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 倚办于上”。 材料三:秦代,“天子独以印称 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 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 ‘朕’”的建议。 ——《史记· 秦始皇本纪》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
是就中央决策而言的,具体指皇帝个人的专权
中央集权:
是就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言的,具体指地方服 从中央。
专 制 主 义 中 央 集 权 制 度
专制主义
皇帝制度
中央
中央集权
三公九卿制
地方
郡县制
皇帝制度
“三皇:天皇、地皇、泰皇”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史记· 秦始皇本纪》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 治
《古风》
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雄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聘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万,起土郦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优秀课件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优秀课件

学生活动
请绘制“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
中 央 集 权 制 度
皇帝制度
中央官制
Hale Waihona Puke 地方机构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理解教材 如何看待中央集权制度在历史上的影响?
对秦朝的影响:1)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对 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 了重要作用;2)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3) 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 秦的暴政观念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 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 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 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秦统一后,嬴政认为“名号不更, 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于是下令 大臣“议帝号”。 始皇帝
三公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九卿
奉 常
郎 卫 太 廷 中 尉 仆 尉 令
典 客
宗 正
治 少 粟 府 内 吏
三公九卿制
郡 县 制
专 制 主 义 中 央 集 权 制
材料一:秦王:“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 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材料二:“天子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丞相 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本质特点是什么? 本质特点:皇权至上,皇位世袭,即君主专制,皇 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
争鸣
●有人质问:“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郡县制
既然能够加强中央集权,为什么秦朝很快就覆灭了?
●柳宗元回答说:因为秦朝统治者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群众,“人怨
于于下”,所以一呼百应,揭竿而起,一下子推翻了秦的统治。 “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他的意思说,秦王朝的灭亡在于 严刑峻法激起人民怨恨,并不是因为郡县制度不好。 你认为柳宗元的看法对不对?为什么? 观点一:柳宗元的看法是正确的。因为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制 的建立和巩固国家统一,郡县制的推行有着历史的必然性。秦朝 速亡的主要原因是秦的暴政。沉重的徭役和赋税,残酷的刑罚将 农民推上了绝境,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农民起义推翻了秦朝 统治。 观点二:柳宗元的看法是不正确的。理由,例如废分封使秦始 皇孤立无援等。(理由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优秀教学案例(1课时4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优秀教学案例(1课时4页)
3.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观点,进行辩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三)小组合作
1.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共同探究历史问题。如: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历史问题进行研究,通过查阅史料、讨论分析,形成小组结论。
2.鼓励学生分工合作,发挥团队精神。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职责,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1.情景创设丰富多样: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角色扮演、历史讨论等多种方式,创设了丰富的历史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增强了学生的历史兴趣和参与感。
2.问题导向深入浅出:本节课设计了一系列深入浅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3.小组合作紧密有效: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发挥团队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2.学生能够运用史料实证,对秦朝和汉朝的政治制度进行比较和评价。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提高史料分析能力。
3.学生能够理解大一统政治制度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认识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趋势。通过对历史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的历史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组织小组展示和评价,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如:小组代表向全班展示研究成果,其他同学给予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和学生共同对课堂学习进行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学生则可以从学习方法、合作态度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优秀课件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优秀课件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太 尉
丞 相
御史大夫

奉 郎 卫 太 廷典宗 治 少(
常 中 尉 仆 尉客正 粟 府列





郡郡
郡 监御史
尉守
县县


尉令丞

有 三 啬游 秩 老 夫徼
亭长 里正


❖ 秦律规定,对收藏违禁书籍的人处以灭族的酷 刑。
❖ 如何评价秦朝的“挟书律”?
❖ 秦律规定,“敢有挟书者族”,即对收藏违禁 书籍的人处以灭族的酷刑。这一方面加强了思 想控制,暂时有利于秦朝的专制统治。但从长 远来看,反而加剧了阶级矛盾,加速了秦朝的 灭亡。同时,“挟书律”的颁布使得古代中国 的文化典籍遭到了严重破坏,并钳制了人们的 思想,不利于社会发展。

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 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诸侯初破,燕、齐、荆地 远,不为置王,毋以填 之,请立诸侯,唯上幸 许。
❖ (1)以何种地方体制统治国土的问题。
❖ (2)绾:立皇子为王,封于各地;李斯:行 郡县制。
❖ (3)采纳了李斯的主张。正确。原因:郡县 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势力 崛起,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件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件

★海内为郡县
三、海内为郡县 4.郡县制的特点 (1)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2)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5.郡县制的意义 (1)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是中央集权制形成 重要环节,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政 局稳定,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3)历代沿用,对后世影响深远。
概念解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
❖专制主义:相对于民主政治而言。表现为皇帝个人专断独裁, 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政财大权都具有独 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指全国军政财大权全都 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 ❖核心是集一切权力于皇帝:地方之权集于中央,又集中央 之权于皇帝一人之手。
探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积极:对秦朝(1)有利于疆域的初步奠定,加强中央集权,巩
固统一。(政治)
(2)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 济建设以及救灾行动,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
(3)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的形成、巩固、发展; (民族)
(2)对后世: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 文化发展的制度保障。 •消极影响:(后期为主) ①政治上:易形成暴政和腐败现象,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③经济上: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的萌芽,束 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造成渐渐落后于西方的局面。 ②思想文化: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压抑了创 造力。
宫 廷 御 马
少数 民族 司 外交 法 事务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优秀课件8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优秀课件8

这反映了秦朝时期皇帝制度有何特点?
1.皇帝制度的确立
皇帝独尊: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确立“皇帝”称号;皇帝自称“朕”;命令称 “诏”,印称“玺”。 皇权至上: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制”或
皇位世袭:“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 力集中的另一体现。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 穷。”──《史记卷六· 秦始皇本纪》

北方
长城
陇 西
河套 直 六合之内,皇帝之上。 道 西涉流沙,南尽北户。 东有东海,北过大夏。 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史记· 秦始皇本纪》
大 海
西南夷
岭南

南海
一.皇帝制度 二.中央官制
(中央行政体制)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三.郡县制
(地方行政体制)
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 “议帝号”。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古有天皇,有地皇, 有泰皇,泰皇最贵”。因此,臣等愿“昧死上尊号”,请王为 “泰皇”。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 ‘帝’位号,号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 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 “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 二:“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 倚办于上”。 三: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国时,卿大夫 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 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据载,秦朝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 于天,既寿永昌”。
第2课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中中中 国国国 之之之 境政教 ,,, 得得得 汉秦孔 武皇子 而而而 后后后 定行立 。。。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优秀课件16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优秀课件16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皇帝 中央机构
郡(地方最高统治机构)
郡守(行政)
监御史(监察)
郡尉(军事、治安)
县 乡
道(少数民族地区)

亭(十里设一亭,负责
地方治安)
思考:分封制和郡县制有何区别?
1、基础不同:
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郡县制是在“大一统”条件下实行的,以地域为基础。
这反映了秦朝时期皇帝制度有何特点?
皇帝制度的确立
皇帝独尊: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确立“皇帝”称号;皇帝自称“朕”;命令称 “诏”,印称“玺”。 皇权至上: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制”或
皇位世袭:“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 力集中的另一体现。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 穷。”──《史记卷六· 秦始皇本纪》
1、过程
(1)东灭六国,建秦朝 (2)北击匈奴,收河套,修长城,筑直道 (3)南征岭南、凿灵渠、置郡 (4)辟“五尺道” 辖西南夷
2、意义:
归属中原
(1)扩大统一帝国的规模。 (2)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北方
长城
陇 西
河套 直 六合之内,皇帝之上。 道 西涉流沙,南尽北户。 东有东海,北过大夏。 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2、官员的产生与待遇不同:
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 官位不世袭,官员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重要标志。
3、与中央的关系和影响不同: 诸侯国的独立性很大,容易发展成割据势力; 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有利 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4、性质不同: 分封制是贵族政治,郡县制是官僚政治。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

中央集权:就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言的,具 体指中央对地方拥有统治权,全国军政财大 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 绝对服从中央。
1.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皇帝制度2.中央官僚Fra bibliotek构:三公九卿制
3.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 4.加强思想控制:挟书律
1、皇帝制
皇帝独尊: 特点:a、
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 “玺”。
九卿
奉 郎 卫 廷 典 宗 治 少 太 常 中 尉 尉 客 正 粟 府 仆 令 内 史
朝议
中央机构讨论国家军政 大事的方式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 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 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 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 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 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 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 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 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 哉!廷尉议是。」
朝议在当时有何意义?
各位爱卿:天下 初定,如何巩固 秦的江山?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 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 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 安宁,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 疏远,相攻击如仇,诸侯更相诛伐, 周天子弗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 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赏赐 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 之术也。置诸侯不便。——李斯
于是使御史悉案问世諸生,諸生傅 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余人, 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
---------引自《史记· 秦始皇本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封诸侯世袭,世 卿世禄
皇帝任命、派遣、无封地 领俸禄,不得世袭
地方与中 封国具有一定的独立 中央垂直管理郡县,地 央关系 性,但履行一定义务 方直属中央
实质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影响
最初巩固统治,扩大 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形成, 疆域,后来诸侯割据,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导致分裂 有利于国家统一稳定
相同点 都是地方行政制度,都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制。“三公九卿” 分工严密,各司其职, 而又互相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 最终权力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保 证专制皇权不至旁落。 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将作 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 帝私家服务的。

朝议制度
又称庭议,主要功能是为皇帝提供决 策咨询。
辽东
临洮
(1)作用: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
(2)遭受破坏:君主专制
汉承秦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奠定 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皇帝制度下,君主专 制反映的则是皇帝与官员 间的支配与依附关系。 皇权与相权矛盾开始 出现。
发展历程: 萌芽:战国 确立、巩固: 秦朝西汉
中央集权反映的是中央与地 方的权力分配关系。加强中央集 权是指削弱地方独立管治的权力,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延续。
完善: 隋唐
加强: 宋元
强化(顶 峰):明清
结束: 辛亥革 命
5、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材料一:……,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 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 定和巩固发展国家的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 主体的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 ——大纲版《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 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 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一(岳麓版)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王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 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 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 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 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 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廷尉议 是。”
积极方面: 1、有利于多民族封建专制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2、能有效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从事大规模生产活动 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3、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 4、为后世所沿用,成为中国古代王朝基本政治制度, 影响深远 消极方面: 1、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 2、思想上表现独尊一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 文化繁荣 3、封建社会末期,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材料三:秦朝的重大工程建设
原阿 图房 宫 宫 复 广西兴安灵渠 秦 长 城 遗 址
兵马俑一号坑
材料四: 有学者统计,秦代的刑法不下20余种,有宫、鲸、笞、 劓、斩趾、城旦舂(苦役)。同样是死刑,也名目繁多,如戮、坑、 绞、枭首、囊扑、剖腹、车裂等,秦法对嬴政雷厉风行地推行各种 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给人们带来极 大的苦难。 ——高中历史必修一(岳麓版) 材料五: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分封子弟。 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 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 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 材料六 “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 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
郡 县 制 ( 地 方 行 政 体 制 )
皇 帝

县 乡 里
郡守(行政)
郡尉(军事)
监御史(监察) 县丞(刑狱)
县令(行政)
县尉(军事)
三老(教化) 啬夫(赋税) 游徼(治安) 有秩(民政)
里正
交通要道上十里设一亭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比较表
不同点 划分标准
分封制
以血缘关系划分
郡县制
按地域划分
官吏任免
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秦二世而亡的看
法。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首先要梳理出历史人 物各方面的有关史实,然 后对史实加以归类,归类 后,从主观动机和客观后 果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中, 作出综合评价。评价时, 要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 出;要坚持辩证的方法, 要坚持两点论的原则。
秦直道: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2至公元前210 年命蒙恬监修的一条重要军事要道。秦直道南起京 都咸阳军事要地云阳林光宫(今淳化县梁武帝村), 北至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孟家湾村),穿 越14个县,700多公里。路面最宽处约60米,一般 亦有20米,它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类似今天的 高速公路。
问题:请综合以上信息,归纳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 及其本质。
秦 朝 的 中 央 官 制
管 理 军 事
理协 政助 事 皇帝 处
监 察 百 官
宫廷 宫门 宫廷 警卫 屯卫 御马
皇室 事务
皇室 财政
宗庙礼仪 教育事务
司法 少数民族 外交事务
国家 财政
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
课时总结
走 向 大 一 统 的 秦 汉 政 治
实现统一,继续开拓疆土 ——中央集权制建立的前提条件 地方:废分封,行郡县
皇帝制度
中央
三公九卿 朝议制
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的确立
材料一:夏、商、西周封建(分封)而延, 秦郡邑而促(短促)。 材料二: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 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 贿。……咎在人怨,非郡邑制失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三:郡县之制,垂两千年而弗能改矣, 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 哉? ——王夫之《读通鉴论》
国秦 兼 并 六
咸阳

人口达2000万
北至长城 河套 直 道
西 到 陇 西
东 到 大 海
西南夷
岭南
南到南海
北方:派蒙恬北击匈奴, 夺河套,修长城,筑直道 南方:征岭南,修灵
西南:开辟“五尺
道”,任命官吏
渠,置郡县
发生在秦始皇时期的争论: 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 远,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 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
演变: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
汉武帝时,实行推恩令,消除地方割据, 巩固大一统。
材料一: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 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 ‘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着‘皇’,采 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 材料二:“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 成事,依办于上” 材料三: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国时,卿 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 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据载,秦朝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 天,既寿永昌”。 ——《史记·秦始皇本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