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梅棹忠夫与马克思的东方观
《2024年关于梅棹忠夫内蒙古调查资料的考察》范文
《关于梅棹忠夫内蒙古调查资料的考察》篇一一、引言梅棹忠夫是一位知名的社会学家,其对内蒙古地区的深入调查资料,为我们了解该地区的文化、社会、经济等多方面情况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本文将就梅棹忠夫的内蒙古调查资料进行深入考察,以期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梅棹忠夫的内蒙古调查背景梅棹忠夫的内蒙古调查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内蒙古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梅棹忠夫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内蒙古地区的多个地区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三、调查内容及方法梅棹忠夫的调查内容涵盖了内蒙古地区的文化、社会、经济、民族等多个方面。
他通过访谈、观察、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对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民俗风情、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他的调查方法严谨、细致,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四、文化方面的考察梅棹忠夫在文化方面的调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内蒙古地区的民俗风情、传统文化等方面。
他通过访谈和观察,记录了当地人的生活习惯、节日庆典、民间艺术等方面的内容,为我们了解内蒙古地区的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五、社会方面的考察在社会方面,梅棹忠夫的调查让我们更加了解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
他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了当地居民的收入状况、教育水平、医疗保障等方面的内容,为我们了解当地社会的发展状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六、经济方面的考察在经济发展方面,梅棹忠夫的调查资料显示,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在畜牧业、农业、工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他的调查资料为我们了解当地的经济结构、产业发展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七、总结梅棹忠夫的内蒙古调查资料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内蒙古地区的文化、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情况。
他的调查方法严谨、细致,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研究依据。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料,为推动内蒙古地区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浙江省2012年高三调研语文测试卷
浙江省2012年高三调研语文测试卷高三2011-11-29 18:11浙江省2012年高三调研语文测试卷一、语言文字应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愧怍(zuò)饿殍(piǎo)踯躅(zhú)优胜劣(lûâ)汰B.桎梏(ɡù)攻讦(jiã)脖颈(ɡěnɡ)木直中(zhōnɡ)绳C.似(sì)的麂(jǐ)皮跌宕(dànɡ)纵横捭(büi)阖D.岑(cãn)寂媲(pì)美召(zhào)唤大腹便便(pián)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透过山中经年弥漫的浓雾,依稀可见有着曼妙纹身的斑马在跳跃嬉戏,使人感觉仿佛在梦境中一般。
B.不曾被任何外在的力量裹胁,内心的焦燥不安将裹挟着随之而来的反应向着未知的将来绵延而去。
C.平心而论,只要是用良知拷问自己,就不会把老是犯事归罪于血液里胆汁质含量高而特别容易冲动。
D.他翻来复去找寻的那条街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在过去,它却是坐落在城市中心的一条繁华街道。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修复古籍要先染好色,再裁剪、锤平,用糨糊粘贴、重新装订,染料和糨糊里必须尽量少化学成分,以免破坏纸张。
B.张翔跑马拉松跑到42公里处还一直领先,眼看胜利一蹴而就,他想,最后195米务必咬牙坚持。
C.在当下中国,网络游戏作为一个产业被推动的同时,更被指责为导致人格沦丧、网瘾泛滥、家庭破裂的祸根。
D.你能够从图书馆那么多堆满书籍的书架中挑出这么一本看起来并不起眼的书,真可以称得上是大浪淘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即使我国的大部分地区近50年来气温呈上升趋势,个别地方春季的平均温度仍旧突破了近年的最低点。
B.他正自在悠闲地享受着远离尘嚣的天然美景,忽然想起昨天傍晚是谁发给自己一条莫名其妙的短信。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新时代意义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新时代意义马克思是19世纪思想家和社会理论家,其著作《资本论》等作品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指的是他对东方社会的独特分析和理论观点。
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的研究和分析,为我们认识东方社会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当前,随着世界格局的不断变化和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新时代意义也日益凸显。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在新时代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球视野。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的联系和相互依存越来越密切,使得对世界各地社会的理解需要更加全面和准确。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通过对东方社会的分析和理解,拓宽了我们对世界社会多样性的认识,为我们提供了构建全球视野的新思路。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研究成果,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不同文化和传统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拓展了我们的世界观。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在新时代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历史思考。
东方社会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发展路径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马克思通过对东方社会的历史和文化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揭示了东方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特点,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历史思考。
在当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深入理解东方社会的历史和文化,对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全球挑战、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在新时代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社会发展思路。
东方社会与西方社会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和思维模式,因而也需要不同的思想和理论来指导其发展。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通过对东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探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社会发展思路。
这种思路是以东方社会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结合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为东方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在新时代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随着东方国家的崛起和发展,对其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认识也越来越重要。
而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作为重要的思想资源,为我们提供了系统的分析框架和深刻的思想观点,使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认识东方社会。
浅析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
浅析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浅析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摘要: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是相对于马克思西方社会理论,是对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思考。
其核心主要是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思想,影响和指导了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
关键词:东方社会理论卡夫丁峡谷对现代化发展路径的思考是马克思思想中一以贯之的主题。
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这个主题在马克思那里大致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从19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马克思对现代化的思考主要限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的本性,揭示现代化的本质、内在矛盾及历史进程,从而形成了他的西方社会理论,即资本主义理论。
第二阶段从70年代到80年代,马克思思考现代化的视野由西方扩展到东方,探讨后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发展路径问题,从而形成了其东方社会理论。
一、马克思提出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马克思晚年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并提出了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理论的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马克思在写《资本论》第三卷“地租篇”的过程中阅读了大量的关于印度、中国、阿尔及利尔等西欧之外的东方国家的资料。
其中奇特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引起了他极大兴趣。
马克思一度中断《资本论》写作,为研究亚细亚生产方式做了大量的笔记(学术界称之为“人类学笔记”)。
在这些笔记中包含着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理论。
二是19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马克思恩格斯与俄国青年革命者之间频繁的通信,使他们注意研究俄国问题。
马克思提出的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和吸收“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等著名论断就是在给俄国女革命家查苏利奇的复信中提出来的。
二、东方社会理论的实质东方社会理论,它是相对于西方社会理论而言的,主要以占世界人口绝大数国家和地区的东方世界为背景,特别是以印度、俄国、中国三国为典型,是马克思晚年关于东方社会的历史发展、现实社会状况以及未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理论。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的实质是探讨东方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思考后发展中国家非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发展路径的理论构想。
“生态史观森林思想”与当代日本的东西方观
“生态史观森林思想”与当代日本的东西方观作者:王向远来源:《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年第05期摘要在当代日本的东方学(东洋学)思想建构中,出现了一股生态学层面的东西方文明比较论的思潮,梅棹忠夫“文明的生态史观”最先把地理、风土、环境、生态与“比较文明学”结合起来,提出了“东洋—中洋—西洋”的世界三分法,进而把东洋最东端的日本和西洋最西端的西欧划归为两个对称的“第一世界”,其他则被划归“第二世界”,以此来取代以往的“东方—西方”世界观,凸显日本文明的独立性与特殊性。
随后,安田喜宪、岸根卓郎从“环境考古学”及“森林文明”论的角度,以喜马拉雅山为坐标划分“东方—西方”,强调日本文明的卓越特性与优越位置,梅原猛则从哲学宗教及“森林思想”的角度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结论。
关键词日本“东洋学”; 东洋—中洋—西洋; 生态史观; 森林思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学界对战前国家主义意识形态的“东洋学”思想及“亚细亚主义”做了一定意义上的清算反省。
大部分学者尤其是学院派的学者,仍然一如既往地从事文献学、实证性的个案问题的研究并生产相关的知识,而在思想生产力上则相对贫弱。
另一方面,一些学者则接受了东方学中的“东方—西方”的思考基础,发挥东方学特有的不分学科的或跨学科的方法优势,承续和辻哲郎《风土论》以“风土”来论述世界文化的思路,引进环境科学、生态学的观念和方法,提出了“文明的生态史观”“环境考古学”“森林文明”等概念范畴,对东西方文明问题做出了新的思考与论述。
其中梅棹忠夫开其端绪,安田喜宪、根岸卓郎、梅原猛等人继其后,20世纪后半期以来形成了一种思想言论传统,也是日本当代东方学思想中最为活跃的一脉。
一、“文明的生态史观”与“东洋—中洋—西洋”论在世界东方学即日本东方学思想史上,如果用“认同—辨异”的功能论来衡量的话,那么战后日本思想家梅棹忠夫(1920—2010)的“文明的生态史观”无疑属于“辨异”的,那就是对近代思想家冈仓天心的亚洲认同理论有意识地加以反拨。
论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收稿日期:2021-03-2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古代社会史笔记研究”(项目编号:16BKS003)。 作者简介:叶志坚,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社会史。
· 48 ·
论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思和恩格斯从事革命活动的重要内容。 《纽约每日论坛报》的写作,使马克思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东方社会。查阅《马克思恩格斯
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2 卷(1998 年版)中还有许多有关印度问题的文章,如《不列颠在 印度的统治》《东印度公司,它的历史与结果》《印度问题。——爱尔兰的租佃者权利》《战争问 题。——议会动态。——印度。》《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等。这些文章不仅前后呼应, 而且分析问题鞭辟入里,是马克思关于殖民地问题的极为重要的论著。
当然,马克思对东方问题的关注以及对东方社会理论的阐述绝不仅仅局限于《马克思恩格 斯全集》第 12 卷之中。其他还有《东方战争》《东方战事。——奥地利和法国的财政。——君士 坦丁堡的设防》《俄国的外交。——关于东方问题的蓝皮书。——黑山》等篇章。从目前笔者查
· 49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21 年第 3 期
第二,摩尔根的著作,为马克思思考人类社会发展道路提供借鉴参考的材料。摩尔根的《古 代社会》不仅揭示了无阶级的原始社会的社会结构,阐释了人类社会历史上依次演变的家庭和 婚姻形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血缘亲属关系,而且还涉及私有制、阶级、国家等方面的重要内容。 其实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中,还有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与阶段的揭示和阐述。只要我们阅读 摩尔根《古代社会》就会发现,该著作有一个副标题“人类从蒙昧时代经过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 的发展过程的研究”。这个副标题概括了“古代社会”的历史进程。在摩尔根看来,“人类是从发 展阶梯的底层开始迈步,通过经验知识的缓慢积累,才从蒙昧社会上升到文明社会的。”[3](P3)摩尔 根从“人类文化”发展的视域,把人类早期的发展阶段做了较为详细的划分,把它划分为七个发 展阶段,这就是:低级蒙昧社会、中级蒙昧社会、高级蒙昧社会、低级野蛮社会、中级野蛮社会、高 级野蛮社会、文明社会七个阶段。
近三十年来我国“理论东方学”的主流形态———从“亚细亚生产方式”到“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和“马克思主
近三十年来我国“理论东方学”的主流形态 ———从“亚细亚生产方式”到“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东方学”◎王向远内容提要 近三十多年来,我国学界在探讨“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时强化了“东方学”的意识,更注意东方认同与东西方之间的辨异,从晚年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的一系列论述的研究中,提炼出“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这一概念,探讨“东方社会非资本主义发展”问题,又在此基础上尝试建构“马克思主义东方学”,从而对东方及中国社会的独特发展道路做出理论阐释与学术探索。
从“亚细亚生产方式”到“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东方学”,形成了近三十年来我国“理论东方学”的主流形态。
关键词 理论东方学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 马克思主义东方学 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0)04-0001-10 东方学是关于东方研究的一整套思想体系与知识体系。
东方学的学术理论、学科理论或曰“理论东方学”也是我国东方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论东方学”所关心的,是东方西方之间的认同与辨异、共通性与差异性、东方区域性与世界性的关系等基本问题。
近百年来,针对这些基本问题,我国学术理论界展开过东西方文化优劣消长的四次论争,进行过“亚细亚生产方式”及其定性定位问题的讨论,还围绕当代美国学者萨义德提出的“东方学”,形成了关于“东方主义”以及“汉学主义”的争论。
①本文所要论述的,是我国的理论东方学建构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之间的关系问题。
1990年代后的三十年来,学者们以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的理论见解为依据,着力于阐释“亚细亚生产方式”及晚年马克思所揭示的东方社会的特性,并且将当代中国的思想资源与理论实践纳入“东方学”层面加以阐发研究,探讨东方及中国社会独特的发展道路,使“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理论探讨发展到“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研究,再发展到总体的“马克思主义东方学”的建构。
现在,我们从东方学学术史,特别是理论东方学的角度,对这一理论过程加以回顾评述,当具有一定的思想理论价值与学术价值。
再评梅棹忠夫《文明的生态史观》
关 键词 : 棹 忠夫 ; 梅 文明 的 生态 史观 ; 异议 中图分 类 号 : 03 07= 1 文 献标 识码 : 文章 编 号 :6413 (0 0 0 - 8 -5 K 9/ 9 33 A 17 . 0 2 1 )4 0 2 7 0 0 收 稿 日期 :0 9 1 —8 2 0 —2 1 作者简介 : 张传琳 (9 1 ) 男, 18一 , 河南商丘人, 硕士研 究生, 主要从事世界史研究。
史
早 一 书 出 版 。 鉴 于 图 书 资 源 及 语 言 知 识 所 不 是 启 于近 年 的事 实 。在 很 早 以前 , 在 数 百 年
日本 就 已 经 踏 上 与 其 他 亚 洲 各 国 不 同 的 历 限 , 见 到 原 书 日文 版 , 者 所 读 是 日本 昭 和 5 之 前 , 未 笔 5 …(6这 5 年第 2 9版 ( 1 8 即 9 0年 ) 中 译 本 。 近 年 来 国 内 曾 史 道 路 。 p’ 些 观 点 充 分 表 达 出 作 者 对 日本 文 的 日本 近 代 化 过 程 中 确 实 受 到 了 西 有 过 一 批 学 者 针 对 梅 棹 忠 夫 博 士 的 这 一 论 点 做 明定 位 的思 考 , 但 没 没 出 过 一 些 解 读 和 于E , 者 认 为 有 些 认 识 不 够 全 欧 各 国 的 影 响 , 是 日本 “ 有 改 变 信 仰 , 有 摧 }评 笔
《 明 的 生 态 史 观 》 一 书 作 者 是 日本 著 名 貌 并 不 与 亚 洲 各 国 接 近 , 而 却 与 西 欧 相 似 。 但 文 J 然 学 者梅棹 忠夫 ( Ume a a a 博 士 ,9 7年 他 发 是 绝 不 能 说 日 本 就 是 西 欧 。 以 为 日 本 属 于 亚 洲 s o T d o) 15 确 从 表 了 《 明 的 生 态 史 观 序 说 》的 著 名 论 文 , 起 了 或 者 东 洋 , 实 是 西 洋 的 看 法 , 我 们 的 角 度 看 , 文 激
牧口常三郎与梅棹忠夫之生态文明观及其当代价值
合天时、因地利,不 同的自然条件对社会发展有不 同的影响 ,人与 自然的关系渗透到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 , 影响着我们人生经历的各个方面 , 我们如果忽视这种关系会产生很多的问题。 ] [不但会破坏环境 ,而且会危 3 及人类 自身 。 第 二 , 自然塑造人 格 ,提升道 德 ,人应 该敬畏 自然 。牧 口认为 自然是人类 生命 和精神 之源 ,对 自然界 的 这种美 丽和谐 之感会对 我们 的道德生 活产生影 响 。 自然界 是我们 的教 育者 、启 蒙者 、领导者 和安慰者 。人类 在与 自然 的亲密 接触 中 ,个性 变得稳定 ,道德 日趋成 熟 ,有助 于培养 人 的身 心和人 格 。4 类 只是 宇宙众 多 【人 J 事物 中的一员 ,当我们 认识 到这个宇 宙及宇 宙 中众 多 的事 物 超 出人 类 的理解 和想 象 时 ,人 会感 到 能力有 限 , 油然而生 对大 自然 的尊 敬和敬畏 。 【 5 第三 ,生态环境与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牧口认为 日 本和英 国气温适度和四季更替 ,……这些岛国不但 适宜物质生活,而且还适宜精神生活 ,多变又温和的气候激发并培养发展 了人的精神。英 国从欧洲大陆接受 .
21 年 1 0】 月
Jn 2 l a .0 1
牧 口常三 郎与梅棹 忠 夫之 生态 文 明观及 其 当代 价值
张颖 夫 ,田冬
( .大理学 院教育 科学学 院 ,云南 大理 1
[ 摘
610 2 703 .中央 民族 大学文学 院 ,北京
108 ) 00 1
要]气候与环境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 问题 。 日 工业化 之始 ,牧 口常三 郎提出地球是人类 的 本
观点 来 阐述 他 的生 态文 明思想 。
第一 ,人与 自然应平 等交往 ,保护环 境 。牧 口认 为应该把 自然 万物都 当成人 自身 的一 部 分而 推 己及物 , 努力 从 自然的观点 来看待 人与周 围世界 的联系 。只要我们 真诚地走 近 自然 , 自然就 会欢迎 你 、鼓励 你和支持 你 ,最后向你展现她的精神本质 ,人与 自然将开始一种永恒的友谊。 ]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是抽象的,它必须 2
唐宋社会变革论
唐宋社会变革论(一)五十年代唐宋变革论这一领域研究的展开,尽管是以对宋代社会的研究进展为基础,但是,与中国史的其它时代研究的深化、相关领域的日本史研究的动向、研究者立足的历史理论的研究进展等不无关系,而且,同研究者周围的世界局势,特别是中国的政治动向有着密切关系,自成中心的课题和研究方法自然改变。
战后,日本中国史研究的框架转变很大。
由于战败,反省战前的中国史研究和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使日本学者拟定了克服中国停滞论这一最重要的课题。
由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兴起,把中国史纳入世界史普遍发展的一个环节,人类社会从原始共产社会向社会主义相继而起的发展这一所谓世界史的基本法则适用于中国史,宋史研究这一领域也不例外,拟定出围绕封建制的问题。
为了论证中国史也和西方世界一样发展,检验封建制被视为占有关键位置的论证。
这不仅仅是站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立场的学者,而且也是站在文化史观立场的学者共有认识。
当然,不可能同战前的研究彻底地断裂开。
在充分继承内藤湖南(1922)提出的唐宋变革的意义的同时,如前所述,加藤繁的庄园研究(1928)成为战后宋代地主制研究的基础。
战后,唐宋变革论战的开端者是前田直典。
他设想东亚的中国、朝鲜、日本的历史具有平行法,以这一基本构想为基础,前田反对由内藤提倡而被其门下继承的唐中期为中世、宋代以后为近世社会的说法。
根据加藤的大土地所有论,即唐代中期前的大土地主要由奴仆耕种,均田制破坏以后,土地由佃农使用甚为流行(加藤1944)。
前田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唐代末年古代终结说”(前田1948)。
这一学说并不是倡导“宋代中世说”,但开了“宋代中世说”的先河,具有重大意义。
前田之后,立足于“唐末古代终结说”,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唐宋变革论。
首先,石母田正依据加藤1928、周藤1933年的实证成果,认定中唐以前的大土地所有为古罗马的奴隶制大土地所有制(colonatus),把此后形成的庄园制视为隶属性的佃户制(1ati—hundiumlatihundium)。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浅识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浅识【摘要】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浅识,本文围绕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的思考展开探讨。
首先介绍马克思与东方社会的关系,分析东方社会的特点。
其次探讨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的思考,以及东方社会的发展路径。
最后总结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启示,对当代社会的借鉴,展望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发展。
通过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为当代社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浅识,特点,思考,发展路径,启示,借鉴,发展。
1. 引言1.1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浅识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是他在研究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理论思考。
在马克思的眼中,东方社会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发展路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的研究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了人类社会的演变过程,同时也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当代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通过深入研究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社会发展的脉络,发现社会发展的规律,为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从中汲取智慧与启示,不断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在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和价值。
2. 正文2.1 马克思与东方社会马克思与东方社会的关系可以追溯到他对印度和中国等东方社会的研究和思考。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了印度和中国这两个古代文明的经济结构和生产关系。
他指出,印度的社会结构是由种姓制度和土地所有权决定的,而中国则有着独特的封建经济和农业生产方式。
马克思认为,这些特点使得印度和中国的社会发展路径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
在马克思看来,东方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结构都与西方社会存在明显差异,这也为他的社会理论提供了更丰富的材料。
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的研究并不停留在表面现象,而是深入探讨了其背后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
他认为,东方社会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发展方向,同时也为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解提供了新的视角。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是一个内容极为丰富的思想体系,它不仅是一般的社会历史观,而且是包括西方社会和东方社会各自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的东方社会理论,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以占世界人13的大多数的广大东方国家为对象,特别是以印度、俄国和中国社会的历史、现实及未来发展趋势为典型,所进行的理论概括和总结。
虽然这一理论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为更多的人所重视,然而,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都是在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东方社会理论的指导下取得的。
综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所阐述的东方社会理论,它的实质用一句话概括起来就是,东方社会由于自身历史所形成的特点,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己经发展到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在先进国家无产阶级的帮助下,俄国及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结成工农联盟,积极参加并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就可以在取得革命胜利后,跨越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木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的提出,涉及到怎样理解人类社会演进的一般规律的问题。
马克思从世界历史的高度,总结了西方和东方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概括岀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演进的几个时代的一般进程和顺序。
否定这个一般演进的秩序,把历史看作是杂乱无章的或可以随意摆布的东西,也就否定了历史的规律性,这显然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
但是,马克思也从来反对用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去裁剪世界历史,坚持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在过程是一般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因此,概括•出历史的一般演进秩序,并不是要求每个国家或民族都必须一丝不差的依次经历一番,并且每个时代必须经历同样长的时间,遭受同样多的曲折,不容许有任何的跳跃。
可以说,马克思正是基于这种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的原则,才创立了他的东方社会理论。
所以马克思在提出东方社会理论的同时,就批评了有的人将他在《资木论》中“关于西欧资木主义起源的历史概括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的观点,批评了那种认为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的机械论观点,明确指出,“他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犀。
哲学--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读后感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主义理论》读后感韩红有一首歌叫“条路”,每当我听到这首歌时,总让我心潮澎湃,浮想联翩,引起无穷的历史遐想。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让我产生强烈的历史与现实对比和联想。
哪一个国家能做到这一点?旧中国能做到吗?我们这一代中国人承载了这样一个历史使命和责任。
120年来,几代中国人用他们的思考,拼搏,斗争,牺牲,用他们的血和泪,用他们的智慧和艰辛,筑建和书写了这条“条路”。
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中国的近代史就印证了恩格斯的这句箴言。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
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东方社会理论,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以占世界人13的大多数的广大东方国家为对象,特别是以印度、俄国和中国社会的历史、现实及未来发展趋势为典型,所进行的理论概括和总结。
马克思从世界历史的高度,总结了西方和东方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概括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演进的几个时代的一般进程和顺序。
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中国问题全面论述的核心是中国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即“中国道路”问题。
“中国道路”问题的实质是东方社会现代化的非资本主义发展。
一马克思从来没有主张亚洲国家走“西方化”,“欧洲化”的道路殖民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
资本的原始积累是和对殖民地的残酷掠夺和剥削分不开的。
19世纪60年代以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亚、非、拉各国的侵略,重点在亚洲。
波斯、中国和印度成了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和争夺的重要对象。
1804年以后,俄、英、法、美、奥等国强迫波斯签订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
马克思晚年的跨越论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新探
马克思晚年的跨越论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新探【摘要】马克思晚年的跨越论探讨了东方社会的发展道路,并对传统观念进行了颠覆。
随着思想的转变,马克思认识到东方社会的独特性,试图突破西方中心主义的局限,探索东方社会的发展模式。
跨越论的内容和影响激发了对传统理论的重新思考,为东方社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的观点揭示了其对多元文明的尊重与借鉴,为东方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东方社会的独特发展模式展现了其与西方社会不同的文明特质,为世界提供了多元发展的范例。
马克思晚年的跨越论对东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为未来东方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展望和希望。
【关键词】关键词:马克思、晚年、跨越论、东方社会、发展道路、新探讨、思想转变、观点、独特发展模式、启示、展望1. 引言1.1 马克思晚年的跨越论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新探马克思在晚年思想的转变中,提出了跨越论的概念,探讨了东方社会的发展道路。
这一思想对于东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马克思在对东方社会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中,认识到东方社会具有着独特的发展模式,不同于西方社会的发展路径。
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的观点主要体现在他对东方社会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结构的分析中,他认为东方社会存在着一种自身适合的发展模式,而不应简单地复制西方社会的模式。
东方社会的独特发展模式,不仅体现在经济结构和社会制度上,还表现在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上。
马克思晚年的跨越论对东方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为东方社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在未来,东方社会可以借鉴马克思的思想,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出更加繁荣和富裕的未来。
2. 正文2.1 马克思晚年的思想转变马克思晚年的思想转变主要体现在对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的反思和总结上。
在接受俄国革命风暴的影响后,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他开始重新审视工人阶级的革命实践,认为革命的主体应当是工人阶级,而不是资产阶级。
评价梅掉忠夫《文明的生态史观》.doc
评价梅掉忠夫《文明的生态史观》《交明的生态史观》一书作者是日本著名学者梅掉忠夫博么1957年他发表了《交明的生态史观序说》{自著名论文激起了日本乃至世界科学界的强烈反响,后收入作者在五、六十年代的其他一些文章编成《文明的生态史观》‘书出版.鉴于图书资源及语言知识所限,未见到原书日文版笔者所读是日本昭和55年第29版哪19g}年功中译本.近年来国内曾有过一批学者针对梅掉忠夫博士的这一论点做出过一些解读,笔者认为有些认识不够全而撰写此文提出一些拙见。
一、《文明的生态史观》主要内容作者首先肯定了世界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并存、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逐渐融合的现实,对印度社会与日本社会分别形象地比喻为“磐石’,和“陀螺’,磐石的推动需要很大的社会能量,而陀螺必须转动才有相应的稳定.并且认识到亚洲其他各国的走向发展道路的不可逆转性,“日本即使不能作为榜样,亚洲各国必然实现近代化①的趋势也是不可更改的,并且实际上在不断地稳步而顺利地为实现近代化而努力;日本即使不能作为榜株仍然应当通过技术援助等形式对这些国家的近代化进程给予充分的协助”。
该书的第二个重要内容是对日本文明的定位即日本的坐标.作者指出,日本有种种社会而貌并不与亚洲各国接近然而却与西欧相似.但是绝不能说日本就是西欧.以为日本属于亚洲或者东洋确实是西洋的看法从我们的角度春则决不是这样.从现在的情形春可以这样说“日本是亚洲的孤儿飞然而稍加思氯这却并不是启于近年的事实。
在很早以前早在数百年之前日本就己经踏上与其他亚洲各国不同的历史道路。
这些观点充分表达出作者对日本文明定位的思考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确实受到了西欧各国的影响,但是日本“没有改变信仰,没有摧毁过去信仰的神完’。
在领先其他亚洲国家实现文明的同时保持了自己的独特性.这一文明的历程其实是一个与西欧国家平行并进的关系,而不是西欧化的结果。
本书的第三个重要内容也即核心问题即是关于世界第一地区和第二地区的讨论.作者以欧亚大陆为考察对象将其定义为旧世界又把旧世界划分为第一地区和第二地区.第一地区包括日本和西!吮是文明高度发展的地区,其他即第二地区,主要指四大集团-中国世界、印度世界、俄国世界、伊斯兰世界这些世界的结构大致相同,都有一个文明中心国家以及周围的卫星国家但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衰落了.作者以生态学作为论述的理论支拣指出从亚欧及北非辽阔的地域构造存在着由东北斜向西7,截断整个大陆的巨大的干旱地带.而古代文明都以这干旱地带的正中或者其边缘的热带草原作为建立的基地尼罗河、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黄河流域以及地中海地区都是如此.帝国的形成很可能与拓垦和水利事业的组织有关.”干旱是恶魔之巢而在干旱地带居住的人类集团,具有强烈的破坏力,第二地区的历史大致是破坏与征服的历史游牧民族是暴力的主角.第二地区表现出往复交替的建设与破坏过程.而近代以后四大帝国建立后却又而临一轮新的暴力侵扰的过干即第一地区的侵略势力作者还对第一地区和第二地区的文明发展的生态因素做出了具体的说明。
日本东洋学的世界区域划分与“中洋”概念的生成
日本东洋学的世界区域划分与“中洋”概念的生成◎王向远内容提要 “中洋”这一世界区域划分法与区域概念的创制形成,在日本的“东洋学”学术史上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从一些学者对“东洋/西洋”中的“东洋”这一区域概念的科学性提出质疑,发展到宫崎市定将“东洋”拆分为“东亚/西亚”两个区域,最后是梅棹忠夫明确提出和倡导“中洋”这一概念,用来概括既不是东洋也不是西洋的、包括印度和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在内的广大地区,并被学界关注和接受。
有了“中洋”概念,“东洋/中洋/西洋”三分区域才能真正成立,从“东洋/西洋”二分法推进到“东洋/中洋/西洋”三分法,更新了东洋学及世界史研究的思路,有助于矫正“东洋/西洋”二元对立观念以及由此形成的西方中心主义。
“中洋”这个区域概念的提出使学者们不再把那个广大区域作为东洋与西洋的边缘,而是作为“中洋”的本体来把握,大大推动了“中洋”研究,并且出现了杉勇《中洋的历史与文化》那样的专门著作。
“中洋”概念的发明作为一项重要的学术思想贡献,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与借鉴。
关键词 东洋学(东方学) 世界区域划分 中洋〔中图分类号〕K10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4)04-0057-09 无论是在西方的东方学、中国的东方学还是日本的东洋学中,世界区域的划分与历史时期的划分一样,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古希腊人最早将他们所认识的世界划分为东与西两个世界,而研究“东方”的东方学也在古希腊萌芽,并在近代西方产生。
日本的“东方/西方”二分观念来自西方,又受到中国的“东洋/西洋”概念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命名了一门新的学科“东洋史学”,并且成为东洋学的起点与基础。
从东洋史学的创始者那珂通世在19世纪末提出“东洋史”与“西洋史”的世界历史二分法以来,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洋史”与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洋史”相对而立,二者合在一起成为世界史。
但是,这个模式在形成不久之后就受到了质疑,主要是对“东洋”这个概念的质疑。
东方马车读后感
东方马车读后感《东方马车》是法国作家加缪的一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人生意义的哲学故事。
小说以一个普通人梅尔索的视角展开,通过他的经历和思量,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
梅尔索是一个普通的办公室职员,过着平庸而乏味的生活。
他每天循序渐进地工作,没有任何激情和追求。
然而,一天,他蓦地发现自己的生活变得毫无意义,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存在和人生的价值。
小说的情节发展紧凑而引人入胜。
梅尔索在追求人生意义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挑战和困惑。
他与各种人物进行对话和交流,包括一位哲学家、一位牧师和一位法官。
通过这些对话,梅尔索思量了自由意志、责任和宗教信仰等重要的哲学问题。
在小说的高潮部份,梅尔索参加了一场马车赛。
这场赛车比赛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人类对命运的抗争。
梅尔索在比赛中表现出色,但最终却被判定为违规,被取销了比赛资格。
这一事件让梅尔索对人生的意义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思量。
通过《东方马车》,加缪向读者传达了他对人生意义的思量和探索。
他认为人生本身没有固定的意义,每一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生活赋予意义。
他强调了个体的自由意志和责任,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地选择和承担自己的生活。
这部小说引起了我对人生意义的思量。
我开始思量自己的生活是否故意义,以及如何为自己的生活赋予更深层次的意义。
通过阅读《东方马车》,我认识到人生的意义是主观的,每一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此外,我还深刻体味到自由意志和责任的重要性。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和选择负责,而不是将责任推给其他人或者外部因素。
惟独通过积极地选择和承担,我们才干为自己的生活赋予真正的意义。
总之,《东方马车》是一部充满哲学思量的小说,通过梅尔索的经历,引起了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思量。
这部小说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深层次的思量,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有权利选择和塑造自己的生活。
我相信,惟独通过积极地思量和行动,我们才干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
论毛泽东的东方理论——凯歌行进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东方学”
论毛泽东的东方理论——凯歌行进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东方
学”
俞良早
【期刊名称】《理论探讨》
【年(卷),期】2006(0)2
【摘要】上个世纪50年代,毛泽东从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出发阐述了关于东方的观点,内容包括加强中国与苏联两个东方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团结,加强中国同东方处于革命斗争之中的国家之间的团结。
当前国际政治形势的特点是“东风压倒西风”。
他还从中国及东方的社会实际出发论述了东方观点,内容包括中国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但是中国的民主革命过程决不是短暂的;东方国家搞建设要学习西方的文化和科学技术;东方国家搞经济建设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等。
【总页数】5页(P5-9)
【关键词】毛泽东;东方;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东方学”
【作者】俞良早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A841.63
【相关文献】
1.论"马克思主义东方学"臻于成熟--列宁东方社会理论的地位 [J], 俞良早
2.论"马克思主义东方学"的出发点--兼驳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东方社会理论的观点 [J], 俞良早
3.延安时期毛泽东研读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考略 [J], 谢忠强
4.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主体互动探究——以毛泽东与党的理论工作者为考察对象 [J], 张涛;高福进
5.近三十年来我国“理论东方学”的主流形态——从“亚细亚生产方式”到“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东方学” [J], 王向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明的海洋史观
文明的海洋史观《文明的海洋史观》的作者是川胜平太。
作者在这本书中十分强调海洋史观,并且文明史、海洋史及海洋亚洲是本书的关键词,其中心论题是近代文明起始于亚洲文明。
其海洋史观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梅棹忠夫的生态史观,并结合了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连续性对外贸易带来的产品变化会引起社会变化"的历史观。
贯穿此书的海洋史观则将日本与欧洲产生近代新文明归于“作为对来自海洋亚洲冲击的一种反应”。
可以说,川胜平太受到梅棹忠夫影响的同时,川胜平太吸收布罗代尔“的历史观,更侧重空间而非时间。
虽然马克思唯物史观与生态史之间看似毫无关联,但作者从海洋与陆地的视角,将二者归纳为陆地史观,并相对应地主张海洋史观,他对梅棹忠夫进行批判继承。
在书籍的第三章作者对文明的海洋史观进行了梳理。
其中对日本史学界陆地史观向海洋史观转变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大冢文雄是日本战后马克思主义史学带头人,以大冢文雄为代表的陆地史观主要以内陆农村为考察对象进行研究。
梅棹忠夫提倡“文明的生态史观”,强调斜贯欧亚大陆的辽阔干燥地带上经“畜牧革命”建立起游牧社会,干燥地带的游牧社会与湿润地带的农业社会是对等力量。
川胜平太则强调海洋史观的支柱为海洋与岛屿,关注物产集合与商品交流史。
三者的区别在于对社会变迁的动因解释不同,唯物史观认为是生产力,生态史观认为是暴力,海洋史观认为是来自海外的压力。
欧洲与日本依托海洋进入世界舞台时,东南亚因其位于东西文明十字路口的优越地理条件,一面接触海洋伊斯兰文化,一面接触海洋中国文化,成为海洋亚洲的中心。
第四章为“结之章”,作者集中表达了对21世纪日本的国土构想一构建漂浮在西太平洋“丰饶半月弧”上的“花园岛”。
19世纪以英国为核心的大西洋世界经济中心于20世纪被太平洋两侧的美、日所取代,在“太平洋”时代到来之际,作者认为日本应该兼顾内外,同时完善国内基础设施与面向太平洋的开放政策,超越东西方文明的和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梅棹忠夫与马克思的东方观比较摘要:梅棹忠夫从生态史观的视角分析了文明与生态的关系,为日本在世界上重新进 行了文明的定位,这区别与传统的东西方的划分,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观察东方的视角。
马克、东方革命论等观点。
梅 思则是从原始公社出发来解析东方社会,提出“亚细亚生产方式”棹忠夫与马克思在对印度殖民地的分析有着相似之处,但两者的东方观有着更大的区别。
马 克思更多是从生产力与生产方式上来分析不同的文明,而梅棹忠夫则是从生态环境进行分 析。
关键词:梅棹忠夫,马克思,东方梅棹忠夫在《文明的生态史观》一书中,用游记的形式记载了各个地区的文 明的进程,通过不同地区文明的比较,为日本在世界上找到了文明的座标。
一、梅棹忠夫确定日本的文明座标梅棹忠夫在《文明的生态史观》中深切地认识到亚洲各国的巨大差异,思考“‘日本是东方之国’这一说法,可以看作是 了亚洲的概念,并对日本进行定位。
关于日本的位置的一种座标表示方式。
将日本作为东方诸国之一,纳入东方集团 之中, 与西方诸国对比, 确定了它的位置。
并且其中也包括了较只是北纬多少度, 东经多少度这种地理位置更深刻的意义。
因为所谓东方、西方,是考虑其文化原” [1]型的历史的观念。
于是确定了日本在历史的文化的空间的座标。
“‘日本是东方之国’这一提法,又的确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
他接着指出,将现代日本面临的许多问题,领会为东方与西方,或者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纠 葛的观点,虽然有人数次提出,我却不敢苟同。
因为这样的座标轴的设定,未免 过于简单。
第一,虽然说日本是东方国家之一,日本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一种,然 而这只是告诉我们其文化的类型,却缺乏测定其文化种别的刻度。
应当指出日本 在东方国家中的特殊性,日本与其他的东方国家有怎样的区别。
如果认真比较, 可能会发现出乎意料的显著的不同。
第二,有决定意义的是,将世界划分为东方 和西方,原本就是荒谬的。
从主观考虑,所谓东方与西方的比较,似乎是出色地 分析了世界,然而实际上却忽略了既非东方亦非西方的地区。
例如,从巴基斯坦 到北部非洲的辽阔的地区,这一居住着几亿人口的所谓伊斯兰世界,究竟是东方 还是西方?西欧的人们大约称这一带为东方, 而我们也不把这里看作与我们具有相统意义的东方。
我们发现,从许多方面来看,这里实际上大致接近西方。
但是,” [2] 梅棹忠夫继续指出,“所 如果说这里也归为西方,西欧的人们想必大为惊诧。
谓东方与西方的说法, 只能不明确地表示位置与文化内容, 虽然是很方便的说法, 但如果要进行稍微具有科学意义的讨论,则难以发生效用。
用这样的表示法,不” [3]能表示日本在世界的位置。
他从确定日本文化在世界文明中坐标出发,列举了一系列事实,指出了东西 文化两分论的片面性和简单化,是从“血统”方面来分析文化问题的,是一种继 承论的观点,而看待日本的文化,应该用机能论的观点。
日本是一个现代化的国 “有强大的工业生产力,建立了编辑全国的交通通信网;完备的行政组织、 家,教育制度;教育之普及,物资之丰富,生活水平之高;平均年龄高,死亡率低;” [4] 从总体上看,日本人的生活方式是高度的文明生活。
发达的科学和艺术等等。
他用文明的程度来划分世界,认为,日本与西欧相似,都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 国家,是世界的第一地区,位于世界的东端与西端的顶点,这两处相距遥远,然 而在支配历史的动力学方面相似之处很多,可以归为一个范畴。
而第二地区则是 除去第一世界之后的全部地区。
其中存在四个大的集团, 即中国世界、 印度世界、 伊斯兰世界以及俄罗斯世界。
“明 确定了日本的文化座标以后,梅棹忠夫还探讨了日本的现代化。
他认为,治维新以来的日本的近代文明与西欧近代文明的关系,呈一种平行并进的形势。
起初,日本由于落后,被迫引入相当数量的西欧的文化因素,构成大致的蓝图。
然后近代化的事业开始启程, 但是并不是说从西欧随意引进。
在新的因素出现时, 相应地全面修正旧的体系,以促使新因素不断成长。
新的因素,既有从西欧引进 的,也有经过努力由内部自生的。
与西欧相同,并不是一开始就有汽车、电视。
在这种新因素出现时,以西欧风格,即修正旧的体系,促进其成长。
新的因素, 有从西欧各个国家出现的情形,也有从新大陆引进的情形。
” [5] 总之,日本并不 是完全以西欧为目标的,日本与西欧各国在许多自然条件是相似的,不是继承西 欧文化。
梅棹忠夫不是单纯从地理位置来看待东方,他用文明来划分东方与西方,把 世界化为第一地区与第二地区, 并从生态史观的视角去分析第一地区与第二地区 文明发育的不同。
为分析东方社会长期处于落后的状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为了解东方社会提供了线索。
但他过分强调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的作用,没有看到 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历史大转变时期,除自然地理环境之外,历史文化背 景、人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乃至机遇所起的作用都是不能忽视的。
二、梅棹忠夫将世界划分为第一地区与第二地区梅棹忠夫提出了生态史观,“由种种人类生态学现象的现实存在,是能够再 进一步上升提炼为哲学观念的。
这一观点如果能够成立,就可以说建立了一种能。
[6]够说明历史演变规律的历史观,生态学的历史观,或可简称为生态史观”在《文明的生态史观》一书中,他用游记的形式记载了阿富汗、印度、巴基 斯坦等国家的文化特征,通过与日本的比较,得出日本有种种社会面貌并不是与 亚洲各国相近,而与西欧相似,日本的近代文明与西欧近代文明,呈一种平行并 进的形势。
他从生态史观的角度来证明这种文明的相似性,将世界分为第一地区 和第二地区。
其中第一地区包括西欧和日本,是湿润地带;第二地区包括中国、 俄国、印度、阿拉伯等国家,是干旱地带。
东南亚地区属于半干旱地区,是世界 文明圈的中间地带,梅棹先生把这一地区化为第二地区,但属于生态特征不鲜明 的第二地区。
在第二地区存在着由东北斜向西南,截断整个大陆的巨大的干旱地带,古代 文明都以这一干旱地带的正中或者其边缘的热带干草原作为建立的基地。
尼罗 河、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等河谷,黄河流域以至地中海地区,实质上都是如此, 与拓垦和水利事业的组织有关。
此后, 第二地区建立起了真正的古代帝国。
然而, 干旱地带是恶魔之巢。
为了克服自然干旱条件和灌溉农业,就要产生一个强有力 的政权,通过强大的组织力量来促进农业发展,产生了力量强大的帝国,形成专 制主义。
但这一地区有猛烈的暴力事件,要对来袭有所防备,必然造成社会生产 力的大量耗费,王朝只有有效地排除暴力,才能成功地导致繁荣兴盛。
正是这种 东方的专制主义与不断地防止暴力事件,建设与破坏无休止的交替。
因此,即使 一时能够建立繁荣富足的社会,其内部矛盾蕴积以至新的革命爆发,最终致使这 一社会不可能成熟。
其根本条件是土地状况。
这些因素阻碍了第二地区建立完善 的封建制度以及资本主义商业的发展。
大部分地区成为第一地区各国的殖民地或 半殖民地,最终经过几个阶段的革命,走向新的现代化的道路。
第一地区是作为野蛮落后的地区开始历史的起程,从第二地区引进了文明,此后,经历封建制、专制主义、资产阶级革命,现在成为资本主义具有高度现代 文明的地区。
梅棹先生认为这与第一地区的生态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第一地区是 得天独厚的地区,处于中纬度的温带,雨量适度,土地肥沃。
由于基本上为森林 所覆盖,因此,在技术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难以成为如第二地区那样的文明的发 源地。
但在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 则不存在诸如热带雨林那样的困难, 这里是边缘地带,很少受到外敌入侵,能保持生产力的持续发展。
总之,所谓的 第一地区,犹如平安地避免了来自第二地区的攻击和破坏的温室,其社会封置于 其中,由于条件优越,得以轻松舒畅地发育,经过数次蜕皮,生长至今的状况。
建立了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
梅棹忠夫还对东南亚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东南亚这一地区“自然条 件不好,森林覆盖面积大,以致不能产生高水平的文明。
在古代,是与日本相同 的未开化的野蛮地区,后来,由于相邻地区较高水平文明的输入,建立了根据其 模式仿造的帝国。
这一点也于日本相通。
此后则不同了,受到其他文明的侵入或。
[7] 东南亚与东欧都属于夹在大文 者其连锁反应的影响,破坏与兴亡反覆不息”明圈之间的中间地带,属于特征不鲜明的第二地区。
梅棹先生认为,“从历史前进的道路的类型方面,第一地区和第二地区的区 别是重要的,它导致社会制度、宗教、文化的广大范围内的差别。
如果特别注意 日本,可以说,属于第一地区的日本和属于第二地区的中国、印度比较,地理位 置上都属于亚洲,文化内容上却有着鲜明的差异”。
[8]梅棹忠夫用生态史观的视角分析了文明与环境的关系, 他指出人类文明的产 生与发展与其自然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揭示了西欧与日本为何能够先于其 他地区走上现代化道路。
生态史观从宏观上勾勒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构建了现代 化发展的世界博士,阐释了日本文明在世界中的地位。
生态史观为认识文明演进 和社会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弥补了以往研究方法上的不足。
对于分析各 国自身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但他只看到了生态环境对文明 的作用,并把生态作为人类文明演进的决定性甚至唯一的因素,完全不考虑社会 因素,显然是一种环境决定论。
在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的历史大转变时期, 除了自然地理环境之外,历史文化背景、人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乃至机遇所起的作 用都是不能忽视的。
三、马克思的东方观马克思的亚洲与东方论,也即亚洲与东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理论,包括:亚洲 “根本革命”论、“亚细亚形态”论、“东方社会主义”论及人类时代进步论。
马克思在四个时间段上,将东方理论推向新的高度。
1853-1857 年,重点开展对印度与中国的研究,谴责英国的侵略行为,揭示 资本扩张给亚洲带来的灾难,他指出,英国殖民者有里两个嘴脸,一个是“文明” 的嘴脸,一个是野蛮的嘴脸,当他们一旦离开自己“文明的故乡”,转向殖民地 的时候, 伪善和野蛮的本性就一概暴露无遗。
马克思还指出了东方对西方的作用, 他认为,“东方的发现”促进了西方的发展,西方通过对东方的掠夺与侵略,引 发了西方列强的发展,东方的牺牲换取了西方的“发展”。
东方在与西方接触的 过程中,刺激了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的迅速发展。
列强在侵略的过程中, 也促进了亚洲的觉醒,促使亚洲的改革与革命,开展一场“根本的革命”1857-1858年,写作《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形式》,通过对亚洲尤其是印度 的研究,提出著名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对亚洲的历史特质作科学的论证。
马克思提出了亚细亚的所有制形式。
这种生产方式主要是马克思通过对印度的研 究所得出的结论。
马克思发现,印度人自古以来,都是通过农业和制造业的家庭 结合,产生特殊的社会制度,即所谓村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