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理论与研究

合集下载

旅游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

旅游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

• 第一单元 • 第二单元 • 第三单元 • 第四单元 • 第五单元
总论 旅游宏观运行
旅游微观运行 旅游运行的接待地影响
定义与学科:旅游现象的学术研究
.
21
对申葆嘉学术思想的分析
研究视角:宏观视角,以群体为出发点
基本观点:
(1)旅游是一种多元化的社会现象。
(2)旅游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
(3)旅游现象起源于工业革命时期。
.
28
《基础旅游学》目录
第四章 旅游动机与旅游需求 第一节 旅游发生的心理动因 第二节 旅游需求 第三节 旅游决策过程
第五章 旅游体验 第一节 旅游体验的意义 第二节 旅游观赏 第三节 旅游交往 第四节 旅游消费
.
29
《基础旅游学》目录
第六章 旅游流 第一节 旅游流的含义及其特征 第二节 旅游流的形成和运动模型 第三节 国内外旅游流运动的基本态势
研究视角:矛盾论 旅游实际上是人类社会固有矛盾的一种折射,即“日
常生活的空间固定性与人类的本能好奇心”之间的矛盾, 其产生具有双重基本动力:“探索+逃避”。 陈才:论旅游现象的基本矛盾,旅游学刊,2000年
.
8
各种人士对旅游学的看法
业外人士:
– 是一个没有学问(理论)的学科。 – 是一个经济管理学科。
业内人士:
– 是一个应用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科。 – 是一个谁都可以插足的学科。 – 是一个随意摆布、凭空杜撰的学科。
.
9
旅游学的产生与发展(国际)
发展进程(申葆嘉,国外旅游研究进展,旅游学刊,1994)
.
35
终极之问皆困惑:旅游现象的本质?
旅游现象是什么:广义与狭义之之争——国际国内皆困惑 狭义的定义——强调“目的性” 代表观点:谢彦君“愉悦”说 :愉悦——愉快——快感 王宁:有意义的体验 马波:人类精神生活在空间上的展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课件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 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 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他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 社会的太暴力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 ——马克思 “工人阶级不是要实现什么理想,而只是要 解放那些在旧的、正在崩溃的资产阶级社会里孕 育着的新社会的因素。” ——马克思
导 论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的有关思考: ●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重视商品经济、 ●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经济管理体制的思想 ●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双百方针)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等思想等。
导 论
二、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旗帜。
改革开放30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 引领下,中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长期、快速、 稳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 国力增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 显著成就,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并正在 向更高水平的小康迈进
导 论
被欧洲工人阶级从资本主义社会胎胞里解 放出来的社会主义: ——生产力极大发展 ——社会占有生产资料 ——社会用计划调节生产(无商品经济) ——国家逐渐消亡 …… ——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导 论
大饥荒以及由此引发的“新经济政策,列宁 开始意识到:俄国的现实条件,不可能建成马克 思所描述的社会主义。 “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的时代已经过去,今 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社会主义”——列宁
导 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一、它与中国的现代化命运结合在一起,是实 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社会 实践) 第二,它与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结合在一起,是创 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理 论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1、为什么说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2、如何认识当前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3、为什么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坚持和发展?2、为什么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中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3、为什么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4、为什么说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5、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看,实现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什么必须进一步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1、结合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理解。

2、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谈谈你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意义的认识。

3、如何认识和理解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第四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2、为什么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引领社会思潮?3、如何提高国家的文化整体实力与竞争力?4、请你谈谈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认识。

第五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1、怎样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2、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如何在全面推进社会建设中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4、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着力点是什么?第六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1、为什么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2、为什么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制度?3、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会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你认为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怎样认识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挑战?第七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力量1、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在成立90多年、执政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2、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何在?3、谈谈你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认识和理解?第八讲当代中国与世界1、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其影响将极为深远。

管理经济学-第二讲----供求理论与分析

管理经济学-第二讲----供求理论与分析

表2—1 某商品的需求表
价格—数量 价 格 需 求 量
组合
(元) (单位数)
A
1
700
B
2
600
C
3
500
D
4
400
E
5
300
F
6
200
G
7
100
某商品的需求曲线
P
O
Q
注意:实际上是需求函数的反函数,也可能为曲线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
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由多种因素 决定的
商品本身的价格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相关商品的价格 消费者的偏好 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
ed
40•0 45 3 1 400800
(2)需求的点弹性
需求的点弹性表示的是需求曲线上某一点 的弹性。它衡量在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 需求量的无穷小的变动率对于价格的无穷 小的变动率的反应程度。
需求点弹性的计算公式
假定需求函数为Q=f(P),以dQ和dP分 别表示需求量和价格的无穷小的变动量 ,以ed表示需求弹性系数,则需求点弹性 的公式为:
Y
e
Y X
Y X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X Y
X
如果经济变量可以连续变动,则当X 趋于零时,弹性公式可表示为:
Y
e
lim
X 0
Y X
dY • X dX Y
X
前者称为弧弹性(Arc Elasticity)它只是近 似地测定函数在某一区间平均弹性;后者 称为点弹性(Point Elasticity),它可以精 确地测定函数在某一点(X,Y)的弹性。
P
1 <ed <
Q=f(P)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简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简介
课程类型
1.讲授类2.研讨类
拟授课教师
王勇、刘志锁
课程总学时
36
开课学期
1
课程总学分
2
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情况有较好的把握,对社会主义改革不同模式及其结果有全局性的了解并且能够做出判断。联系实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结合自身专业,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不懈追求。
考核方式及学生成绩计算方式和方法:
开卷笔试/平时占30%,主要根据学生上课出勤和课上回答问题、参与课堂讨论情况;期末笔试占70%,主要根据学生对理论内容的掌握和是否能够结合实际对一些问题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分析情况。
课程内容及详细教学计划:
授课内容(细化到章、节、目)
教学目标
授课模式
第一讲 导论
对课程内容总体把握
适用专业
全部
预修课程

课程教学
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情况有较好的把握,对社会主义改革不同模式及其结果有全局性的了解并且能够做出判断。联系实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结合自身专业,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不懈追求。
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
第二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科学性
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
第三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实践
联系实际,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质内容
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
第三讲第一节

第二讲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实践

第二讲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实践

存在不足

该理论强调母国技术优势的削弱以至丧失 是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提条件,而事实 上,许多跨国公司在大量进行对外直接投 资的同时,也保持了母国的技术优势。
内部化理论(Internalization)


关于理论提出者 内部化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里丁大学的 P . J . 巴 克 利 ( Peter J . Buckley ) 和 M.C.卡森(Mark C.Casson),其主要理 论观点主要见于二人在70年代后期合著的《多国 企业的未来》和《国际经营论》。 内部化理论的思想渊源 内部化的思想起源于科斯(Roanld H.Coase)、威廉姆森(O1iver E.Williamson)、阿罗(Kenneth J.Arrow) 等人创立并发展的交易成本经济学。



销售额 Q
成熟期
标准化期
衰退期 创新期


0
时间T
创新阶段




通过研究开发,新产品引入国内市场,但由于产品刚从实验室 转入正式生产,技术不完善,产品也未定型,因此,最佳生产 地点只能设在美国国内。因为: A、可以方便地获得改进产品质量和扩大产品产量所需的技术、 设备、原材料等, 在国内生产有利于收集诸如消费者需求偏好等方面的市场信息, 并通过促销手段培育市场。 B、生产该新产品的企业很少且生产规模小,加上又是新产品, 因此,所生产产品绝大部分只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只有达到 一定生产规模后才有少量出口(主要是欧洲市场)。 这时,其他高收入、高消费的发达国家尚未掌握新产品的技术, 不能进行生产,要从美国进口来满足其国内需求,因此无法与 美国竞争。 美国企业可以凭借其新产品的独创性及技术、品牌等非价格因 素,维持其市场垄断地位。

中国文化通史-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论

中国文化通史-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论

第二讲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论文化研究领域是各种思潮的荟萃之地,当代世界的各种思潮都可以在这一领域中找到,如保守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东方主义、女权主义,批判理论等等。

体现各种思潮的文化理论,由于其旨趣(interesse)不同,其理论与方法论也各异。

我们今天讲述的文化理论,将以马克斯·韦伯关于“历史的文化的科学”的相关论述作为参照。

将会涉及十九世纪末叶二十世纪初叶的德国学术圈,有狄尔泰(W. Dilthey)、李凯尔特(H.Rickerte)、韦伯(M. Weber)等人。

为什么选择韦伯的理论,因为他的理论既是价值关联的(value-relation),又是价值自由的(value-free),对我们理解各种文化理论和方法都有一定帮助。

韦伯的时代,一方面是实证主义思潮的流行,另一方面是唯心主义思潮流行;因此韦伯所倡导的“历史的文化的科学”理论必须两面作战,才能最终超越两者。

1、与自然科学划界十九世纪流行伽利略式的自然科学模式。

当时欧陆学术界的实证主义思潮,主张以自然科学为典范,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论。

德国学术界曾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论战。

狄尔泰认为,自然科学关注的是物体原因方面的知识,而人文学要求理解生活的意义,所以,前者需要说明(explanation),而后者则必须理解(understanding)。

唯有通过理解,大而至于一个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小而至于一部作品的意义,才能展现给我们。

人文研究是人类关于自我的知识。

从知识性质的区分上,“理解”对于人文学科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所有人文学科都直接与间接的与人的历史发生关系,因为只有历史才能告诉我们,理解是什么。

也只有通过理解,历史与人才能发生意义间的联系。

狄尔泰将从经验中产生出来的理解观念,扩大为整个人文学的方法论基础。

与自然科学的关注点不同,人文研究关注的是人的自我知识和意义。

李凯尔特的《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强调历史的文化的科学运用的是个别化、特殊化的记述方法,人们对社会文化现象的某些方面感兴趣,是因为这些方面与价值相联系。

(完整word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二讲课后题答案

(完整word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二讲课后题答案

二.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中国化实践证明了改革是对传统社会主义道路模式的反思,开放是对传统经济理论的创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最终确立,得益于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在中国大地上成功地得到了验证。

可以这样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新发展,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市场经济、计划经济都各是一种经济体系,是配置生产资源的手段,是维护行为主体利益的一种经济制度,即维护参与经济活动所投入的资源来获取利益的经济制度。

计划经济运行的基本方式是政府计划指令,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方式是商品交换,都是与一定社会基本制度相联系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或相联系的一种经济制度,正如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与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或相联系的一种经济制度一样。

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2:“搞市场经济,不能抛弃宏观调控,而且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这样才能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3: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的不同之处是所有制。

2. 为什么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中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指明了方向。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

第二讲 理论与研究

第二讲  理论与研究

理论的概念


理论具有的特征: 1.理论来自经验的实践。 2.理论是一种抽象的、系统的认识。 3.理论的目标是对经验现实做出的解释。 定义:理论是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将经验世界 中某些被挑选的方面概念化并组织起来的一组 内在相关的命题。
理论的层次

理论是一个具有不同层次的命题体系。 社会研究将理论划分为三个层次: 1.宏观理论(一般性理论) 2.中观理论(中层理论) 3.微观理论
根据变量取值的性质不同(第五章详细介绍) —类别变量 —顺序变量 —间距变量 —比率变量 根据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自变量 —因变量 —中介变量
变量的分类


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通常为因果关系,常常用“引 起”、“导致”等词汇描述。 —“高的受教育 程度倾向于低的生育率” —“工业化导致人际关系疏远” —“酒后开车会造成交通事故” 在实验研究中:自变量是实验者主动操纵其变动的变 量,即实验刺激;因变量则是受实验刺激影响而变动 的变量。 在调查研究中:自变量多为属性变量或背景变量,比 如性别、年龄、民族等;而因变量多为行为或态度变 量。
概念的抽象程度

概念的抽象程度有高低之分。 概念抽象的层次越高,就越难以直接的观察和 描述。因为,概念抽象层次越高,涵盖面就大, 特征就越含糊。
例子 物质财富 抽象层次 高 涵盖面 大 特征 含糊
生活用品 家具 桌子 低 小 明确
概念的功能

概念的功能:构建理论的“砖石”和“基本材 料”。 概念是否有用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的考虑: —有用的概念所指称的现象必须至少是潜在可观 察的,即可以被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 —有用的概念必须是精确的。 —有用的概念是具有理论重要性的,即它在理论 中的其他一些概念相互联系,并且在解释现象上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第一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第二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当代中国国情概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但尚处于不发达阶段,是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表现为:从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看,中国目前的人口总数已超过13亿,每年还在以年均700万左右的速度增长中国文盲和半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的10℅以上。

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中国仍处在世界后列。

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虽然超过5400美元,但仍排名世界80位以后,与世界中等以上收入国家的水平仍有很大的差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简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简介
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
第三讲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
第三讲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
第三讲第五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
学习参考书(注明编者,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华中科技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关系教研室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
第二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科学性
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
第三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实践
联系实际,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质内容
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
第三讲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
第三讲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课程
主要
内容
第一讲导论
第二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三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实践
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第四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第五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实践(实验)环节

主要教材
序号
性质
教材名称
编著者
出版单位
出版时间课程类型1讲授类2.研讨类拟授课教师
王勇、刘志锁
课程总学时
36
开课学期
1
课程总学分
2
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情况有较好的把握,对社会主义改革不同模式及其结果有全局性的了解并且能够做出判断。联系实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结合自身专业,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不懈追求。

第二讲多项式理论

第二讲多项式理论
2、根式的定义与意义
3、复合根式的计算
4、根式的恒等变形和化简
32
一、有理分式的恒等
33
34
二、根式的定义和意义
35
36
三、复合根式的计算
37
38
39
40
41
四、根式的恒等变形的化简 类型1 多元代数式型
基本思想:观察代数式的结构,转化为基 本对称多项式的形式
42
类型2 一元代数式型根式 基本思想:转化为一元代数方程式
4、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中学教材规定:“把一个多项式化成 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叫做多项式的因式 分解”。要求:“因式分解要进行到不能 再分解为止。”
高等代数中规定因式分解的涵义是: “所谓因式分解是把数域F上的一个多项式 化成几个既约多项式乘积的形式。”
11
关于因式分解理论,有两个基本问题: (1)怎样判断一个多项式是否可约? (2)如果一个多项式是可约的,如何分解?
43
类型3 一元代数式型 基本思想:降低次数法
44
类型4 方程型无理根式 基本思想:构造对偶式、函数等方法,
利用相关性质求解
45
46
47
5、代数代换法
48
49
6、函数型根式——构造几何模型法
50
51
7、三角形代换法
52
指数式与对数式
题记
如果计算生命的长短 不以活着的年龄为标准, 而以人的贡献来计算的话, 那么对数的发现将人类的 寿命延长了两倍。
14
定义分析:
1、一个置换实际上是指一个排列;
2、置换的总数共有n!种。
15
判断下列多项式是否是对称多项式
16
(2)基本对称函数(基本对称多项式)

第二讲:公共管理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

第二讲:公共管理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

第二讲:西方公共管理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一、主要理论☐ 1、公共产品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系统研究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公共需求与政府公共供给之间的相互关系,重点研究了社会公共需求的弹性特点,研究了政府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的特点、种类、结构及发展规律,并对政府公共支出结构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系统深入分析。

(1)公共产品的需求弹性理论☐公共产品是区别于私人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或劳务。

公共产品的需求弹性理论主要研究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1)公众收入水平的提高,在多大程度上引起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增长。

(2)政府能否及时和如何对公共需求的增长做出反应,增加公共产品供给。

☐随着公众收入水平的提高,导致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需求增加;社会公共需求增加,对公共支出的需求必然增长,要求政府相应地增加公共支出;在现代国家,正是公民对于政府公共服务的需求和通过预算分配的福利要求,以及特殊利益集团的影响,导致了公共支出的增加。

☐(2)公共产品的供给结构演变理论与公共支出发展模型理论☐现代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结构的演变与政府职能的演变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现代政府职能演变的规律是:政府职能首先主要是提供维持性公共产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逐渐扩展到经济性服务领域;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政府职能进一步扩展到社会性服务领域。

与政府职能的演变相适应,公共支出结构也有着相类似的长期演变趋势,政府公共支出首先主要是维持性支出;然后,维持性公共支出比重逐渐下降、经济性支出比重逐渐上升;随后是维持性公共支出与经济性支出逐渐下降,而社会性支出逐渐上升。

☐2、公共选择理论☐背景:20世纪70年代,凯思斯主义陷入了困境,西方经济学界出现了新自由主义思潮,公共选择学派便是这股思潮中别具一格的一派。

亦称“公共选择经济学”“政治的经济学理论”等,它们在概念上是同称。

☐它是西方经济学中以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政治问题的重要流派,早期在美国流行广泛。

第二讲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流派与研究路线——实证主义、解释主义、批判主义的研究范式

第二讲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流派与研究路线——实证主义、解释主义、批判主义的研究范式

大卫.休谟 : “休谟问题”
科学问题:事实问题, “to be” –哪些人相信天堂和地 狱存在? –为什么一种组织类型 比另一个组织类型更 有效率? 伦理学问题:价值问题 。“ought to be” –是否应该相信天堂和 地狱存在? –效率比公平更重要吗 ? 事实陈述(factual statement)和价值判断 (value judgment)

证性研究 对
策性研究
要求:
现代社会学理论阶段 (1930-1970年代)
结构功能主义/交换论 /冲突论/功能主义/结 构主义 社会行动理论/符号互 动论/现象学/常人方 法学
当代社会学理论阶段 (1980年代-)
新功能主义 系统功能主义
韦伯 (人文主义传统)
结构化理论 理性选择理论
马克思
(批判主义传统)
批判理论/结构主义马 克思主义
量化分析的线性研究模式
第三节 诠释主义社会科学研究
是为能对人们如何创造与维持他们的社会世界 有所了解并且给予诠释,研究者透过直接详尽 的观察在自然状况下的人们,以便对于具有杜 会意义的行动,进行有系统的分析。 采实务取向(practical orientation) ,是关 于一般人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事务,或 是他们如何做好日常事务的经过。诠释社会科 学关心的是人们如何互动、如何与他人相处。 诠释社会学与社会学中的象征互动论,或芝加 哥学派相结合,常被称为研究的质化方法。 研究者常使用参与观察与田野研究。
二、学类型与研究取向
自然科学:自然事实 社会科学:社会事实 人文科学:心灵事实
三、社会研究方法的类型与取向
实证主义(positivism) 人文主义
–诠释社会科学(interpretive social science, ISS) –批判社会科学(critical social science, CSS)

第二讲社会工作研究方法论和研究范式

第二讲社会工作研究方法论和研究范式

第二讲社会工作研究方法论和研究范式学习目标:1、了解社会工作研究方法论2、掌握社会工作研究的范式一、社会工作研究的方法论方法论是关于研究方法的理论,主要从哲学角度探讨和学科体系、基本假设有关的一般原理。

把握社会工作研究方法论的重要意义在于有利于探讨社会与人类行为和研究方法、有利于理解和解释社会工作的各种现象、有利于验证和完善社会工作理论、有可能构造新的社会工作理论。

方法论是关于研究方法的理论,主要从哲学角度探讨与学科体系和基本假设有关的一般原理,即方法论探讨指导研究的基本原则、逻辑基础以及学科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方法等。

方法论是社会工作研究的宏观指南,方法论是构造社会工作理论的基础。

几种主要的方法论:1、实证主义方法论社会研究的对象是客观的,人类行为可被观察和计量,社会研究的目的是揭示客观规律,自然科学方法适用于社会研究,可通过概括归纳、验证假设发现规律。

2、反实证主义方法论社会现象不同于自然现象,不可重复;要研究人的行为及意义;应着重整体分析;主要是描述和深入分析的方法;社会科学知识是相对的;注重社会现象的过程、人的意识过程及其在与环境互动中的意义。

反实证主义偏重于构成主观经验现象的内在因素方面,具有人文主义倾向。

实证主义方法论与反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共同点是注重从事物的某个视角理解整体。

3、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强调经验与实践,整体观与历史观,占有大量资料并进行深入分析和综合。

4、建构主义方法论:互为主体、通过互动形成知识认为对“事实”会因个人经验、情景而有不同认识,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互为主体,研究结果是双方互动达成的共识,强调双方互动而达到生成性理解,知识是人们建构的结果,但这种建构又不是随意的。

实证主义方法论强调社会现象的客观性和外部原因,具有自然主义倾向,忽视“人”的因素及历史、文化因素;反实证主义偏重于构成主观经验现象的主观因素或内因,强调对人的行为应从其主观的因素方面去理解,否认客观认识的可能性;建构主义不认为存在唯一的、不变的客观事实,事实是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价值互动而达到的生成性理解;马克思的方法论思想既有其辩证性,又有其历史性论,在其指导下开展研究。

第二讲-行为学习理论

第二讲-行为学习理论
➢ 新行为主义(1930-1960年)早期行为主义经历了诸多内 部变革,形成了以古斯里、托尔曼、赫尔、斯金纳等为代 表旳新行为主义。
➢ 新旳新行为主义(60年代后来)新行为主义者旳助手和 学生如班杜拉等人又对新行为主义有所发展,形成了新旳 新行为主义。试图在认知主义和行为主义之间走出一条折 中旳道路。
▪ 桑代克简介 ▪ 桑代克旳研究爱好十分广泛,他是美国哥伦比亚学派旳主要代表,又
是动物心理试验旳首创者,教育心理学体系和联结主义心理学旳创始 人,并设计了心理测验,为美国教育测验运动旳领袖之一。正因为如 此,某些史学家将他划归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派,但也有不少人以为 他更象行为主义学派旳人物,可他本人却以为他并不属于任何一种学 派。鉴于桑代克旳研究成果对行为主义心理学派旳影响,我们暂且将 他纳入行为主义学派。 ▪ 桑代克旳著作诸多,有500多种,其中有不少是巨著和专著。主要著 作有《动物智慧》(1911)、《教育心理学》(三卷1903/1913- 1914)、《智力测验》(1927)、《人类旳学习》(1931)、《需要、 爱好和态度旳心理学》(1935)、《人类与社会秩序》(1940)等。
2.练习律
▪ 这一定律旳基本含义是,任何刺激与反应 旳联结一经练习利用,其联结必然牢固。 假如其他条件相等,不用则联结旳力量逐 渐减弱,练习则联结旳力量逐渐增大;不 用旳时间越长,则联结旳力量减弱越甚; 练习旳时间越近,则联结旳保持力越大。
3.准备律
▪ 这一定律旳基本含义是,当刺激与反应之 间旳联结事前有一种准备状态时,实现则 感到满意,不然感到烦恼;反之,当此联 结不准备实现时,实现则感到烦恼。
(二)强化
▪ 首先需要明晰旳几种概念: 强化:是指能够增强反应率旳后果。 强化物: 凡能增长反应频率旳刺激或事 件叫做强化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分化加剧、 群体及社区隔离
既存资本差距
长期失 业和贫 困
8
2.3 判断理论优劣的标准
• “真”的理论
– 一分为二的真假观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些实践是无法进行的, 人们常说的“历史不容假设”)
• 通常而言,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判断理论 好坏有三条标准:
– 1、解释范围的大小 – 2、解释的精确度 – 3、解释的简洁性
• 理论检验的需要和过程
– 竞争解释与理论检验的需要(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可能有 多个,如女人为何更喜欢逛街?) – 1、详细准确说明待检验的理论 – 2、演绎推导出一组概念化的命题 – 3、将命题操作化为可检验的假设 – 4、收集资料 – 5、分析资料(情境比较、模型比较) – 6、评价理论(通常不同情境下不同理论的解释力不同)
13
4.3 理论与经验的关系
• 理论对经验研究的作用
– 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背景,研究视野和概念框架 – 指导研究方向 – 提供研究解释
• 经验研究的理论功能
– – – – 开创理论—— 重整理论 形成新的理论关注点 廓清概念
14
例:不同的理论不同的解释机制
• 森在《饥饿与公共行为》中用权利方法分析了孟加拉湾的 饥荒史,进一步论证自己的 “权利贫困论”:
16
• 中观理论:中层理论,介于两者之间,以某一方面的社会现象或某种 类型的社会行为为对象,提供一种相对具体的分析框架。
– 由有限的几组假定组成,通过逻辑推导可以从这些假定中产生能够接受经 验研究证实或证伪的具体假设。 – 如社会流动理论、参照群体理论、贫困文化论
• 微观理论:一组命题,陈述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并且逻辑上相互联 系,其中一些可通过经验检验。
– 由逻辑的或数学的陈述所连接的一组假设或命题,是 对经验现实的某一领域或某类现象提出的解释。 – 从不太严格的意义上讲,有关现实某一领域的任何抽 象的、一般性的陈述都可以称为理论,它通常包括对 一般性概念的详细阐述。 – 以系统化的方式将经验世界中的某些方面概念化并组 织起来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命题。
– – – – 如陈述两个变量间关系的命题 社会资本越丰富,越容易找到工作 工业化导致人及关系疏远 群体规模越大,越容易产生搭便车行为
6
例:作为中层理论的贫困理论
• 美国穷人为什么不去上班? • 1、社会经济方面:
– 就业人口增加(受战后婴儿潮影响),只有高学历、高级专业人 才才能找到较好工作。 – 南方黑人北上之后, 北方贫民窟黑人就业状况更加恶化了。 – 产业结构的调整, 制造业外迁, 工作机会减少。 – 多次失业的挫折感造成下层阶级害怕找工作,进而加剧贫民窟或内 城中下层阶级的失业、犯罪、福利依赖及家庭的不稳定。贫民区 中的单身母亲、青少年未婚先孕等福利依赖人口的增加。
• 二、变量
– 有两个及以上子范畴、属性的概念。如性别、职业、 年龄。 – 自变量、中介变量、因变量;外生变量(exogenous)、 内生变量(endogenous)。
10
3. 理论的构成要素
• 三、命题和假设
– 命题(proposition)是关于一个概念的特征或多个概念 间关系的陈述。分为公理、定律、假设、经验概括。 – 假设(hypothesis)是关于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 一种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区别于assumption假 定。 – 类型:
• 条件式陈述:若A则B • 差异式陈述: A不同B也不同 • 函数式陈述:A是B的函数,A=f(B)。
– 假设来源:常识、猜测、直觉顿悟(洞察力)、现有 资料或理论
11
4.1 理论与研究的关系——科学环
建构理论、理解、归纳
理论 问题 应用理论、指导观察、演绎
形成概念 建立命题
逻辑推论 逻辑演绎
理论化
– 在孟加拉湾, 1974年,435万人沦为饥民。森对1974年饥荒的调查 发现,当饥荒爆发时,正是孟加拉粮食产量的高峰时期。1974年孟 加拉粮食产量比前一年增长13%,人均粮食产量增长5.3%。他通过 对受灾人口的统计发现,饥荒时期受害深重的是工人,尤其是农业工 人。饥荒期间,工资水平与粮食价格的交换比例急剧下降,农业工人 的就业机会减少,表明了贫困者贫困的原因在于其禀赋权利不能充 分发挥和交换权利的缺乏。
逻辑方法
经验概括
决定接受或拒绝 假设
假设
测量 样本小结 参数估计 假设检验
解释、工具、 尺度、抽样
经验研究 研究方法
12
观察
问题
4.2 两种推理方式
• 归纳推理
– 从特殊、具体观察到一般性的规律或法则。特殊的不 可穷尽性,证伪理论(波普尔,天鹅都是白的只是暂 时正确)
• 演绎推理
– 从一般的规律到特殊。在控制其他条件的情况下,一 般性理论应该在特殊情境下成立(人都是理性的,女 人是人,所以女人是理性的)。 • 归纳推理与理论建构←→演绎推理与理论检验 – “假设演绎法”:观察概括性理论推演性结论经 验检验。
• 有时候在不同标准上各有优点,则先留存现有理 论,继续探索各方面更优的理论。 • 哈贝马斯:沟通行动理论
9
3. 理论的构成要素
• 一、概念
– 现象的抽象反映。包括内涵和外延(物质贫困和精神 贫困)。 – 用以指代或刻画一类事物。概念往往与某些概念联系 相对紧密,形成概念网络,指引研究。 – 概念是社会地产生的,如“蚁族”(大学毕业生低收 入聚居群体);群体性事件研究中的“气场”(所谓" 气场"指的是由未组织化的群众为了发泄不满,相互激荡 而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情感氛围。 ) 。
• 当社会福利制度相对完善的情况下,穷人仍然到处可见。 “下层阶级” (underclass、lower class)理论兴起:认为美国的福利制度具有较 大的负效应(养懒汉),主张要求穷人通过工作来使贫困得到缓解。因 此克林顿上台后进行了一系列甩福利包袱的改革。
4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理论的概念和特征
• 定义:
第二讲 理论与研究
理论与研究
1
2 3
理论在社会研究的意义
理论及其层次 理论的构成要素 理论与研究的关系 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
4
5
2
1.0 为何需要理论
• 研究的目的在于增进对社会世界及自我的 认识与理解。 • 包括三个方面:
– 首先要准确描述现象, – 其次要对现象发生的原因进行正确的解释, – 最后,不仅能描述和解释某个特定现象还能描 述和解释某类一般现象。
• 这都要求我们能够掌握和善于运用理论
3
例:贫困理论的变化与美国济贫政策的转变
• 在20世纪以前,贫困是个人问题而不是社会问题。
• 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罗斯福新政,政府立法解决失业与贫困的 问题。贫困研究向结构理论的范式转变。 • 但此后的经济繁荣并没有使贫困消失,贫富差距反而加剧。50年代末至 60年代初,贫困文化理论兴起。此后,约翰逊政府“向贫困开战”,进 一步扩大福利项目覆盖范围,美国进入“福利爆炸”时期。
• 特征:
– 来自于经验的实践 – 抽象性、系统性 – 目标在于对经验事实进行解释
5
2.2 理论的层次
• 宏观理论:以全部社会现象或各种社会行为为对象,十分抽象,具有 很强的一般性。
–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贫困问题:对马尔萨斯的批判异化论剩余价 值剥削+资本有机构成产业后备军出路在于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 2、社会解释:社会标签论,社会支持论。
– 中产阶级黑人搬离原社区,造成社区中青少年仿效榜样丧失。 – 社区组织因无人支持而衰败,形成社会孤立。
• 3、文化解释:底层职业无前途、成功榜样牵出社区。
7
例:失业与贫困的经济社会解释
婴儿潮+黑人北上
竞争加剧
失败经历 信心丧失+家庭破裂
产业结构调整
社会支持减少
• 世界粮食生产总量极大提高,为什么还有贫困?
– 传统的供求解释,世界体系理论的解释。
• 在这种理论下,采取的论述方式、采用的资料等等都将与 其他理论有些差异。
15
5. 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
• 理论建构过程
– 观察概括(对现象反复出现的规律或特征的总结,或对变量间 反复出现的相互关系的说明) – 概括理论(从经验概括中抽象出某种具有逻辑结构的概念及关 系,形成对此类现象的更为一般的命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