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人民版)(历史)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四节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共17张PPT)
知识点三、清朝的边疆政策
阅读课本《清 时期疆域全图》 回答两个问题: 1、关于对清朝 的边疆政策基 本原则的认识。 2、关于“改土 归流”基本概 念的认识。
1、关于对清朝的边疆政策基本原则的 认识: 提示: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 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大事 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 管理。
课堂小结
中国自秦朝建立起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以 来,经历了两千年的演变过程,到明清时期,封 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达到顶峰。君主专制高度 强化,已极大地妨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 芽的成长。而当时西方许多国家则通过资产阶级 革命和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从而 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中国 社会的发展步伐,从此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从 而埋下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
时期 名称 职权 特点 明太祖时期 设立殿阁大学士 仅 备 皇 帝 顾 问 兼 协 品秩较低,不参与决 理奏章 策
明成祖时期 正式设立内阁
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地位逐渐上升,有专
门的衙署和属官
可 以 “ 票 拟 ” 对 奏 首辅权压群臣,六部
明宣宗时期 内阁制走向完善和疏的处理意见,地位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
成熟 变得更加重要 构了
知识点二、军机处
材料一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 外,直(连日值班)者多虑漏泄军机,始设军需房于 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 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 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四课 专制时代晚期 的政治形态
木头凳高级中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孙猛
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件人民版必修1
一
二
三
三、清朝的边疆Biblioteka 策 1.基本目的 稳定国家疆域和清朝统治,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基本原则 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 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 3.主要措施 (1)在中央设立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理藩院,管理蒙古、 西藏和新疆事务。 (2)加强边疆地区的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卫,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地实 行“改土归流”。 4.重要影响 大大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基本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
探究点
当堂检测
史料导入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影响 (1)积极影响: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 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对于稳定和重建封建统治秩序、恢复和 发展社会经济、粉碎内部分裂叛乱、抵御外来入侵、巩固和发展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消极影响:①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明末清 初以后,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政治上,专制统 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 受到压制和打击;③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 碍了科技的创新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探究点
当堂检测
史料导入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例题】 “当明朝经过创造的阶段而固定下来时,朝廷的主动部 分实为百官臣僚之集团而不是君主……虽说在理论上讲,这种权力 (皇权)并无限制,最后的办法仍是以人本主义调和这天授皇权,或者 说是强迫地执行开明专制。”作者认为明朝( ) A.官僚体系为决策的中心B.皇帝为决策的绝对中心 C.君主专制得以空前强化D.以人文主义为思想基础 题目立意:本题考查明朝君主专制统治下的官僚体系。 解题指导:抓住关键信息“朝廷的主动部分实为百官臣僚之集团 而不是君主”“最后的办法仍是以人本主义调和这天授皇权,或者说 是强迫地执行开明专制”,这强调的是百官臣僚在决策中的重要性, 故A项正确;B项与题干观点相悖,故错误;C项题干材料中未体现,故 错误;题干中的“以人本主义调和这天授皇权”并未说明以人文主义 为思想基础,故D项错误。 答案:A
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一.四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3.特点 政治 (1)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_______机构。
(2)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受司礼监的太监牵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四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新知初探•思维启动
课程标准 1.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 2.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 的影响。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内阁制度的形成 1.背景
六部 (1)明太祖废丞相,使_____直接隶属于皇帝,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具体举措 理藩院 (1)中央设______,管理蒙古、新疆和西藏的 事务。 交通 (2)重视边疆地区_______建设和军事防卫。 (3)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 土司 ①背景:明代出现废除_____实行流官统治的 做法。 ②实行:雍正年间和乾隆时期。
③意义:大大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要点二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历史影响
1.积极影响
(1)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有利于
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2)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 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 的发展。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3)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 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件人民必修1 (1)
二、军机处
1.军机处:
雍正 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设 (1)设立:清朝_____ 立军机房。 (2)地位: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3)职责: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4)特点: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高,政治决策
封闭。
君主专制 (5)意义: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_________ 制度 进一步加强。 _____
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 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 ——《明神宗实录》
思考:材料体现了内阁制度的哪些特点?
提示:材料表明明代阁臣只是皇帝顾问,不具备宰相的 职权。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探究总结】
我国古代丞相制与内阁制的主要区别
1.基本性质不同:
(1)丞相制是中央)内阁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终不是中央 一级的法定行政机构,仅仅属于皇帝处理国政的咨询机 构。
2.主要职责不同:
(1)丞相职责明确,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协助皇帝处 理全国政务。 (2)内阁的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六 部百司,只能为皇帝决策提供咨询。
3.政治地位不同:
【探究训练】
1.(2016· 山东学业水平考试)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丞相曾 经是百官之首。废除了丞相制度的朝代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 )
【解析】选D。明太祖朱元璋罢除丞相职位,使吏、户、
礼、兵、刑、工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并且明确宣布成 为定制。中国历史上的丞相制度被废除。故D正确。
探究1
内阁制度的形成
【问题探究】
1.阅读课本第一目下第一、二自然段及“资料卡 片”“学习思考”,思考: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理由 是什么?“朝廷总之”的确切含义指的是什么? 提示:理由:丞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 动荡。含义:皇帝总揽大权。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教案
第4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导入: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中有两位显赫的重臣:索额图和明珠。
他们不仅担任高官,而且是皇亲国戚,分别被称“索相”“明相”。
这是错误的,你知道原因吗?在明清时期,统治者又各自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巩固统治,这些措施又有怎样的影响呢?【学习目标】1、了解明朝废丞相,设立内阁的史实2、了解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史实3、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及人治的诸多弊端【整体感知】本课以“废丞相”、“设内阁”、“设军机处”、“改土归流”为重点讲述明清专制皇权的加强。
图示:【自主学习】阅读单一、内阁制度的形成1.背景:废除丞相制度(1)原因:朱元璋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的教训,永远废弃丞相制度。
(2)措施:罢除丞相职位,使六部_______________,并宣布成为定制。
(3)影响:达到了__________的目的,但导致繁杂的政务集于皇帝一身。
思考:明初废除宰相制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宰相制度的废除反映了什么趋势?(1)根本原因:宰相制度不利于皇权的高度集中。
(2)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2.设立: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________的助理机构。
3.特点:始终未取得法定的地位,不是__________________机构。
4.职权:________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受司礼监太监的牵制。
5.影响: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宦官参政,是导致明代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
温馨提示:明朝内阁和近代西方内阁:明朝内阁首辅及成员由皇帝任命,职责是只备顾问,无决策权,是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西方近代内阁为法定机构,是国家决策管理机构,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成果。
二、军机处1.军机处(1)设立:清朝雍正年间,为_______________的需要,设立军机房。
(2)特点:①职责:最先是________,后来又由单纯处理军务逐步扩大到处理其他政务。
历史必修ⅰ人民版1.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课件.
②导致政治腐败,政局动荡; ③思想文化的控制、束缚中国资义萌芽发展, 阻碍了科技进步,造成社会发展迟滞,使中 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1、明太祖废除丞相的根本原因是( ) A.加强专制皇权的需要 B. 六部全力扩大后,宰相已经形同虚设 C. 丞相胡惟庸阴谋篡权所致 D. 皇帝要在臣民中树立“勤政”的形象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通过材料分析军机处的职责是什么?
1、由最初单纯的处理军务扩大到了处理其他政务;
2、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问题探究】
积君极主:专制①维制护度统的一加,强安对定社中会国;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②组织水利工程,加快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 ③保证中外文化的正常交流 ; ④为抵御外来侵略提供保证; ⑤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
2、废除丞相制度以后, 明
朝在皇帝和六部之间逐步建立的官制是( )
A. 三司
B. 枢密院
C. 内阁
D. 军机处
强 化 地方制度
宋 代: 路、州、县 唐 代:道、州、县三级
汉 代:州、郡、县
秦 朝:郡县制
清 代: 设立军机处
皇帝
君
明
代: 废丞相、置内阁
主 中央官制 宋
专
唐
代:二府三司制 代:设三省六部制
集 中
制
汉武帝时期:设立“中朝”对抗“外朝”
政
秦
朝:设置三公九卿制
中央集权
体
清 代: 沿用行省制,加强去边疆 地区的管理
1.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课件 (人民版必修1)
清 代:
君
明
代: 废丞相、置内阁
主 中央官制 宋
代:二府三司制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复习资料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三次转折第一次转折: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以王权为中心的王位世袭制所取代(夏朝,启)第二次转折:以王权为核心的宗法制、分封制到以皇权为核心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秦朝,秦始皇)第三次转折: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向近代民主政治的转变(鸦片战争后)第1课中国早期(夏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知识体系梳理】夏:创立王位世袭制,“家天下”制度确立,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商:①实行宗法制;②王权和神权结合,占卜成为主宰国政的主要手段。
西周:建立完备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礼乐制世卿世禄制(世官制)一、早期国家的出现-----传说时代(国家的政治权力接替通常以禅让制的方式实现)1、区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2、原因:农耕经济的发展二、夏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奴隶社会的开端))影响: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实现了第一次转折(“家天下”取代“公天下”),影响中国长达四千多年。
三、商朝2、政治特点:1)以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
)结合(占卜成为主宰国政的主要手段)1.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含义:又称“封建制”、封邦建国,周王把一定的和,分别授予、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3.西周时期主要的诸侯国:齐(姜子牙),宋(商旧贵族),鲁、燕、卫、晋是姬姓王族的封地。
4.受封诸侯的权力和义务权力:享有世袭统治权。
还可以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义务: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5.分封制的特点:①分封对象多元;②以血缘关系层层封授,等级森严;③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④土地和义务相联系;6.分封制的影响:积极:①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巩固统治、扩大疆域。
②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消极:诸侯独立性强,实力增强后,逐渐削弱了周天子权威,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闭性的特征更为明显; 速:办事效率高。
隆宗门内军机处
⑷军机处的评价: ①明显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 ②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军政
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标志着君主专 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隆宗门内军机处
清朝除设军机处之外,还采取什么措施来加强皇权? 实行密折制;文字狱等
——《神宗实录》卷五一一页
1.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
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
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
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钱穆
认为皇帝成为“政府的真正领袖”是因为
A.唐朝设政事堂
B.元朝设中书省
C.明朝废除宰相制 D.清朝设军机处
2.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立和废除体现了 A.国家统一的需要 B. 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C. 权力相互制约的需要 D.政令统一的需要
内阁制 内阁首辅
相似
地位 不 (权力来源) 同 职权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法定,制度赋权 非法定,咨询机构
宰相制度赋予
皇帝个人意愿,信任
参与 决策
侍从顾问,无决策权,不能正 式统领百官,受宦官牵制
对皇权 作用
一定程度 制约皇权
不能制约,君主专 制强化的产物
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 非宰相!”
返回
课堂探究
简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过程。
早期政治制度演变:文明时代出现王权,夏商王位世袭制、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
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过程
•秦
西汉 东汉 唐 宋 元 明 清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一 古代中国 的政治制度第4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教案
第四节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教案合江县马街中学胡元芳【教学目标】【导入】师:请看下面的漫画:宋相站议事明相跪议事汉相坐议事材料一:汉哀帝曾经说:“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下逮以治天下也。
”──《汉书·孔光传》材料二:唐太宗曾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1.丞相制度何时设立的?据材料一、二概括丞相的积极作用和危害。
秦朝:在中央设三公九卿制,其中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相权很大。
积极作用: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率领百官筹划全国政务,减少皇帝的决策失误等。
危害:丞相可能因权力过重而威胁皇权。
2.为了解决丞相因权力过重而威胁皇权的矛盾,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让平民出身的人参议要政;确立内外朝制度,相权一分为二。
唐太宗:完善三省六部制,加强皇权,相权一分为三。
宋太祖:推行二府三司制,进一步加强皇权分散相权。
材料三:明太祖《皇明祖训》: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敢相压。
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3.据材料三指出明太祖朱元璋为对丞相的作用有何个人认识?他是如何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的?个人认识:他认为秦朝设置丞相而速亡;汉唐宋等朝代丞相多而专权乱政,是政治动乱的根源。
解决办法:废除宰相,分相权于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材料四:胡惟庸案:朱元璋称帝后,先后任命过四名丞相,其中胡惟庸任职时间最长,权势最重,朱元璋感觉胡惟庸是极大威胁,便于洪武十三年以“擅权枉法”等罪名,杀了胡惟庸。
人民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件 (共24张PPT)
4)对外关系:闭关锁国,禁止或限 制海外贸易
积极开拓殖民地,抢占商 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谢 谢!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021/8/92021/8/92021/8/92021/8/98/9/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1年8月 9日星 期一2021/8/92021/8/92021/8/9
地方官员
皇 帝
三、清朝的边疆政策
1.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 (1)尊重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上层 (2)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 2.理藩院 职权:主管边疆民族(蒙、新、藏)事务 3.改土归流 含义:废除土司,实行流官统治。中央设置府、厅、
州、县,委派有任期的朝廷官员进行管理
清 颁 给 达 赖 喇 嘛 的 金 印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21/8/92021/8/92021/8/9Aug-219-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021/8/92021/8/92021/8/9M onday, August 09, 20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人民版)(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 人民版《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培养学生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具体史料的分析,使学生在分析、比较、概括中去探究问题,思考问题,从而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的进程的认识及客观全面的评价,认识到君主专制制度的积弊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教学重点】:内阁制度的形成;军机处;清朝的边疆政策。
【教学难点】:君主专制制度的评价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的阻碍。
【探究方式】: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问题探究、小组讨论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提问:“大一统”的君主专制制度形成于从何时?在演进与强化的过程中包括着几对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在明以前的封建历史进程中,统治者是怎样逐步解决这两对矛盾的?(学生结合学过史实加以归纳)。
由此导入新课,说明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并达到顶峰,这表明中国政治制度的成熟,同时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也预示着封建社会渐趋衰落。
二、讲授新课:(一)、内阁制度的形成(明)1、明太祖: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1)原因结合课本学习思考“朱元璋为什么要废丞相职位?”让学生广开思路展开探究。
(如可从历史原因、现实需要、朱元璋的出身等方面去思考)。
展示材料: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一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君臣即对劾奏,处以重刑。
――摘自《明太祖实录》结合材料,请学生思考:明太祖所言罢相的理由有哪些?其罢相后所设机构有何特点?(2)概况学生在阅读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可让学生试着建构明中央政府改制前后架构图,并从中选出合理的示范作进一步的评析。
(3)认识评价:引导学生从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两方面去思考。
其中,在弊端上的认识上,结合课本正文材料引导学生得出丛杂的政务集中于皇帝一人之身,皇帝不但精力不够,才能和经验也难以胜任,这必然导致积压、失察、拖拉、草率等不良结果,最关键的是影响办事效率。
由此引入下一个知识点。
2、明永乐帝:设立内阁制展示材料:材料一、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
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
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
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谯让随之矣。
政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摘自《皇明大政记》材料二、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授之西后拟之。
可谓有其实乎!吾以谓有宰相之实者,今之宫权(宦官)也。
阅读材料,结合课本知识学生探讨:内阁有何权力?与丞相的地位与权力相比有何不同?进一步探讨:内阁的设立带来什么弊端?以上两个问题学生结合课本和材料都能归纳出来。
课外延伸:说说你所了解的有关明朝宦官专权的人物和史实?(学生可从语文知识和课外阅读中讲到魏忠贤和东林党等史实。
)思考:内阁制的设立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学生可扩展探讨。
如反映了明朝专制统治加强,政治制度的逐步成熟,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等。
)(二)、军机处的设立(清)1、问题探究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思考:(1)军机处设立于何时?设立军机处的直接原因和根本目的是什么?(2)军机处的职权如何?从中说明了什么?(可强调说明:军机处不是“决策”机构,它只是将皇帝的旨意跪受笔录,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
)(3)如何认识军机处设立的作用、影响。
(a、精简了行政办事手续,提高了工作效率;b、加强了皇权,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c、表明封建制度的衰落,因为加强君主专制再无更好的选择了。
)2、密折制学生阅读归纳出其内容及作用。
3、总体评价认识军机处和密折制(结合课本从两方面去分析)(三)、清朝的边疆政策1、学生阅读课本归纳:清政府处理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清中央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是什么?有何职权和作用?2、改土归流(1)原因土司世袭,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中央集权(2)含义结合课本“知识链接”加以分析(3)概况(4)意义课本分析比较简单,可让学生展开讨论。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的状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学生讨论思考:怎样认识君主专制制度?(或如何评价君主专制制度?)在分析这个问题时,要学生掌握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评价一个历史事情或一个历史人物,要把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并且能一分为二地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地对其评价。
【参考分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①一方面,它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②另一方面,它在思想文化的控制、政治统治的腐败、兵役徭役的无度方面,又起着消极作用。
因此对于每个朝代或不同帝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影响,必须作正反两方面的分析与比较,才能得出较为客观的结论。
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后期,消极作用逐渐增大,尤其是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而封建专制主义的强化,却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其危害尤为严重。
】从其弊端中引入下一个知识点:(四)、近代化浪潮与清末政治1、专制政治的强化对中国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从对东西方的比较中去分析)●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就是实行社会转型,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近代社会。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力从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的变化;二是生产方式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变化;三是政治由封建专制向资本主义民主共和的变化。
其核心是工业化。
同时还包括对外政策和中央机构的一系列变化。
2、在后专制主义时代(说明中国已步入近代史时期),清政府的改良(1)目的(2)内容(3)评价■知识链接盛世的概念及相关史实想一想:出现盛世的社会历史原因有哪些?逆向思考:史学界认为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的衰落时期,你认为此时期“衰落”的表现有哪些?(解答以上两个问题,由于高一学生知识水平和历史认知还有不足,只要求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有一定的认识有足够,也可引导学生思考“盛世”与“衰世”的辩证关系。
)三、小结课后学习探究:你认为君主专制制度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四、作业(一)、选择题1、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的根本目的是()A.健全中央职能B.厉行思想控制C.监视官吏百姓D.强化君主专制2、《明太祖实录》载:“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面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
今礼所言不得隔城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
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上述材料反映出明太祖朱元璋()A.要抑制清除权臣,加强皇权 B.解除地方割据C.皇权与相权的冲突D.改革官制3、君主专制制度在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主要在于()A.激化了阶级矛盾B.出现了宦官专权的局面C.统治阶级集团内部争夺激烈D.严重阻碍了新的生产力的发展4、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立与废除,体现了()A.封建专制制度的需要 B.相权威胁皇权C.国家统一的需要D.君臣相互制约5、清朝加强皇权的主要措施是()A.增设军机处 B.废除丞相C.大兴文字狱D.设立理藩院6、对军机处这一机构职能的理解,正确的是()A.相当于秦朝的丞相B.主要职能是军事指挥调动的机构C.是替代宰相职能的工作班子D.是皇帝的机要秘书班子7、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设军机处,表明()A.皇权与相权矛盾加深B.皇权日益强化C.皇权与相权矛盾缓和D.相权战胜皇权8、清朝军机大臣的基本职责是()A.决定清朝的国家大事B.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C.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D.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9、清朝君主专制权力的强化,基本上完成于()A.顺治帝时B.康熙帝时C.雍正帝D.乾隆帝时10、清朝理藩院的设置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清创立闻专门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B.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C.清政府重视对少数民族的政策D.清政府中央机构日趋完善11、对“改土归流”政策叙述错误的是()A.元朝时在西南地区创设土司制度B.明朝时开始推行“改土归流”C.清朝开始大规模地施行“改土归流”D.“改土归流”是一个阻碍西南地区发展的地方管理制度12、“改土归流”的影响在于()①加强了清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②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的局面③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门交流④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3、对密折制叙述错误的是()A.由清雍正帝创立B.加强了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C.客观上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D.导致了宦官专权现象的出现14、面对近代化的浪潮,晚清统治者实施改良,其结果是:()A.消除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B.摆脱了政治上的被动局面C.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D.并未从根本上触动专制主义皇权15、清末改良未能挽救清朝灭亡命运的根本原因是()A.改良只是骗局,没有真正实行B.改良措施并不能体现近代化的方向C.列强反对中国实行改良,制造障碍D.改良不能解决当时的各种社会矛盾二)、材料分析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材料2: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
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军机处》材料3:军机处直(值)庐初仅板屋数间,……(属员)直舍仅屋一间半。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材料4: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者,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军机大臣)亦只供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回答:根据以上材料,结合军机处设置的原因、特点和职能的演变过程,评述其实质及影响。
参考答案:原因: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
(1分)特点:保密性强、机构精干,办事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