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全备课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分数除法》集体备课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分数除法》集体备课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除法》集体备课一、备课目的本次备课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备课内容1.分数除法的概念和性质分数除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分数除法的性质和特点2.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同分母的分数除法不同分母的分数除法3.分数除法的运用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分数除法简化运算运用分数除法检验结果的合理性三、备课步骤1.导入阶段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分数除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2.理解与探究阶段分组讨论同分母的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小组合作探究不同分母的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3.讲解与演示阶段教师对同分母和不同分母的分数除法进行讲解和演示,并解答学生的疑问4.实践与巩固阶段学生进行同分母和不同分母的分数除法的练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些分数除法应用问题5.总结阶段分享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教师总结本次课的重点、难点和注意事项6.作业布置布置练题和应用题作为课后作业,巩固学生的研究成果四、教学方法1.合作研究法:利用小组合作探究不同分母的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演示法:教师通过演示解题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和方法。

3.提问法:教师通过提问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五、教学资源1.教学课件:准备针对分数除法的教学课件,包括示意图、运算步骤等。

2.教学练:准备一些同分母和不同分母的分数除法练题,供学生课堂练和课后作业。

六、评估方式1.课堂表现评估:通过学生上课表现、参与讨论和解题情况等进行评估。

2.课后作业评估:对学生完成的练题和应用题进行评估,检查学生对分数除法的掌握情况。

以上是本次《分数除法》集体备课的内容和步骤,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的教学工作。

如有需要,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祝备课顺利!。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能在同一个圆里,找出任意的半径和直径并且会自主完成已知半径求直径或已知直径求半径的题目。

(3)让学生学会用圆规画圆。

用圆规可以画出半径已知的圆或直径已知的圆。

过程与方法:(1)体验动手活动,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2)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抽象概括等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能与人合作、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圆的认识,感受到美源于生活,体验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目标:1、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动,观察、体会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

2、了解、掌握多种画圆的方法,并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3、在活动中,感受圆与其它图形的'区别,沟通它们的联系,获得对数学美的丰富体验,提升学生对数学文化的认同。

教学重点:探索圆的各部分名称、特征和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实际动手操作,体验圆的特性。

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圆1、出示幻灯:生活中的圆摄影,你在这些美丽的画面中发现了什么图形?你在生活中哪里见过一个圈?2、揭示课题:圆无处不在,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它。

板书:圆的认识3、同学们喜欢玩套圈的游戏吗?现在就来试试?我这里有一个玩具,要求你站在离它三米远的地方,扔一个圈。

你能站在哪里?我们用三厘米代表三米。

你能标出你在这本书里的位置吗?2、实投学生成果(由画几个点到多点,直到圆)问:站在所有这些点上可以吗?为什么?只能站在这几点上吗?出现圆后问,还有地方站吗?3、课件演示师:那么到底可以站在哪?(圆上任意一点)圆上这样的点有多少个?二、操作中认识圆1、屏幕上有一个圆,同学们能利用现有的工具制造一个圆吗?2、学生画圆,师巡视3、汇报不同画圆的方法(先找用圆形工具画的汇报)拿线绳画的黑板演示谈:这位同学用这么长的绳子在黑板上画了这么大一个圈。

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集体备课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集体备课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集体备课教案第一单元圆一、圆的认识与圆的周长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是在学习了常见的几种简单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圆和球形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P2~15.本单元教材内容包括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及应用。

教学目标:1.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知道是轴对称图形,会用工具画圆。

2.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3.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求圆的周长。

2.教学难点:对圆周率“π”的真正理解;画具有定半径或直径的圆。

3.教学关键:能真正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一些主要的计算公式。

二、圆的面积教材内容分析:把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的问题是常用的思想方法,而“化曲为直”是推导圆面积公式的基本思想,教材注重这些思想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用这个思想来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材首先创设了一个“节水型灌溉”的生活情境,呈现了一个旋转喷水器喷水的情境,喷水区域形成一个圆,并提出一个问题“喷水头转动一周可以浇灌多大的面积”,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体会计算圆的面积的必要性,并引发研究圆面积的兴趣。

教学时,先要引导学生理解情境,如可以让学生讨论“喷头旋转一周,喷到的地方形成什么图形”“圆的面积是指哪一部分”“圆的半径是多少”等。

估一估教材安排了“估一估”的活动,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面积度量的含义,感受“化曲为直”的思想,同时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

教材采用了方格纸估算圆面积的方法,呈现了一个10×10的正方形(每个方格代表1米2),并把半径5米的圆置于其中。

教材呈现了两种估计方法:第一种是利用正多边形的面积进行估计。

圆的面积比圆外切正方形的面积小,比圆内接正方形的面积大。

圆外切正方形的面积是100米2,圆内接正方形的面积是50米2,所以圆的面积大于50米2、小于100米2。

第二种是用数方格的方法进行估计。

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集体备课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集体备课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集体备课教案第一章:分数乘法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会进行计算。

2.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会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数乘整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2. 整数乘分数:整数乘分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3. 分数乘分数: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学重点与难点:1.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2. 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3.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的意义。

2. 讲解:讲解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并进行示范。

3.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4. 小结:总结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第二章:分数除法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会进行计算。

2. 理解分数除以分数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会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数除以整数: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2. 整数除以分数:整数除以分数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3. 分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的意义是已知两个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教学重点与难点:1. 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2. 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3. 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的意义。

2. 讲解:讲解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并进行示范。

3.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4. 小结:总结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优秀6篇)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优秀6篇)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优秀6篇)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篇一在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里,教学了百分数的意义,并联系后项是100的比,体验了百分数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教学了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尤其是百分数与小数的相互改写,为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做了必要的准备;还教学了简单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初步应用了百分数。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继续教学百分数的应用,包括四个内容,依次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根据已知的税率求应缴纳的税款以及根据已知的利率求应得的利息,与折扣有关的实际问题,较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编排了六道例题、四个练习,把全单元的内容分成四段教学,最后还有单元的整理与练习。

1.以现实问题中百分数的意义为突破口,通过推理分析数量关系,探索算法。

解答例1的关键是理解问题的具体含义,教材借助直观的线段图,让学生思考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应该怎样理解。

明确这个问题是求实际造林面积超过原计划的公顷数相当于计划造林公顷数的百分之几,从而产生先算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4公顷,再求4公顷是计划造林面积16公顷的百分之几这样的思路。

或者先算出实际造林面积是原计划的125%,再得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25%的结论。

两条思路、两种算法都是把原计划造林公顷数看作单位1(即100%),在线段图上能清楚地看到,两种解法最终都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部分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练习一第1题利用已知的是百分之几求增长百分之几,或者利用已知的增加百分之几求是百分之几,通过百分数之间的相互转化,进一步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含义,还带出了下降百分之几这个概念。

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与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前者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与原计划造林公顷数相比,后者是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的公顷数与实际造林公顷数相比,解决两个问题的算式中,被除数的意义不同,除数也不同。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练习》集体备课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练习》集体备课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练习》集体备课目的本次集体备课的目的是帮助六年级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他们在数学方面的能力。

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

3. 练解决实际问题中涉及分数乘法的计算。

教学内容1. 分数乘法的定义和性质。

2. 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和计算步骤。

3. 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引入课题:通过引入一道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分数乘法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2. 讲解分数乘法的定义和性质:清晰地介绍分数乘法的概念,强调分数的乘法是重复加法的操作。

3. 演示分数乘法的计算过程:通过具体的计算示例,引导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

4. 分组练:学生分小组进行练,相互合作完成一定数量的分数乘法计算题目。

5. 汇报和讨论:各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解题思路和结果,进行讨论和交流。

6. 探究实际问题: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

7. 总结和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强调重点和难点。

8.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分数乘法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资源1. 课件:准备一份包含分数乘法定义、性质、运算法则和计算示例的课件。

2. 黑板和白板:用于展示和讲解分数乘法的步骤和实例。

3. 练题:准备一些练题,包括计算、应用和思考题。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理解情况和解题能力,评估他们对分数乘法的掌握情况。

2. 练和作业评价:对学生完成的练和作业进行评价,发现他们的问题和进步,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 小组合作评价:通过学生小组的汇报和讨论,评价他们的协作能力和解题思路。

通过本次集体备课,希望能够提高学生在分数乘法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他们的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最新5篇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最新5篇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最新5篇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2、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⒈、复习旧知。

⒈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⒈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⒈、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些和分数乘法有关的练习吧!(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

⒈、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7题。

这道题是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练习,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进行交流。

(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是否可以进行约分,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乘。

)⒈、出示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8题到第13题。

这六题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分数乘法问题,题目中设计到很多课外知识,这些练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一位数乘分数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而且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

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阅读并理解题意,然后再独立解答,最后组织交流汇报。

三、全课总结。

计算时,要掌握好计算方法,准确计算。

板书分数乘法练习课40×11/20=22(种)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通过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通过分数乘分数的应用的广泛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其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创设情境:李伯伯家有一块1/2 公顷的地。

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1/5 ,种玉米的面积占3/5根据题目所给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预设: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1)理解题意:这块地共有1/2 公顷,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1/5 ,应把这块地的面积看作单位“1”。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第一单元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一、单元教材分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一册第一单元的第一个课题。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过去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的。

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

由研究平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

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

二、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各部分名称,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经历观察,交流,归纳等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过程。

3、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在总结和归纳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关系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难点:建立“立体图形”的空间概念,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

四、单元课时划分:13课时五、单元课时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第1、2页例1、例2和“练一练”,完成练习一第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建立图形的表象的过程,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一个稍大的纸盒及一个有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体的纸盒教学过程:一、迁移互助: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互助】(1)互助方法:说一说。

互助形式:一对一。

互助目标:能够说出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

今天我们学习立体图形。

像罐头盒、魔方玩具、牙膏盒、排球、肥皂盒,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里面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要点(第一单元)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要点(第一单元)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要点(第
一单元)
本文档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的要点,主要涵盖第一单元的内容。

以下为要点概述:
1. 知识点梳理
- 了解整数的概念和性质
- 掌握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的表示方法
- 理解正整数和负整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 初步了解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2. 研究目标
- 能够正确理解整数的概念和性质
- 能够运用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的表示方法解决问题
- 能够比较正整数和负整数的大小
- 能够进行简单的整数加法和减法计算
3. 教学重点
- 教学重点放在整数的概念和性质上,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
- 着重讲解正整数和负整数的表示方法及其在数轴上的位置
- 强调正整数和负整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及其比较方法
4. 教学步骤
- 导入整数的概念,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对整数的思考- 讲解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的表示方法及其在数轴上的位置
- 通过练题巩固学生对整数概念的理解
- 强调正整数和负整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引导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 给学生提供实际问题,引导他们运用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
- 通过课堂小结,确保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5. 课堂活动
- 利用数轴游戏加深学生对正整数和负整数位置的认识
- 分组比赛,操练正整数和负整数的大小比较
- 设计情景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运用加法和减法计算
6. 作业布置
- 布置作业,巩固学生对整数概念和运算方法的掌握
- 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研究兴趣
以上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要点的概述,希望能对备课工作有所帮助。

如果需要更详细的备课内容,请参考教材和教学大纲。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分数比较》集体备课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分数比较》集体备课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比较》集体备课一、备课目标:本课通过介绍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分数比较的基本规则,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分数比较计算。

二、备课内容:1. 引入:* 利用实际情境引发兴趣,例如:小明和小红在分数上比较谁吃了更多的巧克力。

* 引导学生思考分数的大小概念和比较方法。

2. 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分数的相同分母比较:比较分子大小。

* 分数的相同分子比较:比较分母大小。

* 小数与分数的比较:动手转换,比较大小。

* 分数与整数的比较:将整数转化为分数后进行比较。

3. 练活动:* 配置适量练题,包括分数比较和实际问题的分数比较计算。

* 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加深对分数比较的理解。

* 师生互动,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4. 提高拓展:* 对部分学生有能力的,引导他们进行分数的等分比较。

* 将分数比较问题应用于实际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备课重点:* 确保学生理解分数比较的基本规则。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计算。

四、备课方法:* 通过实际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 运用多种比较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情况下的分数比较规则。

* 创设合作研究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解决问题。

五、备课评价:*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表达和解题情况。

* 收集学生的练作业,查看他们在分数比较方面的掌握程度。

* 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六、备课时间:本备课计划预计用时1课时(40分钟),可适当调整安排。

七、备课附件:* 练题:见附件一。

* 实际问题:见附件二。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分数化简》集体备课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分数化简》集体备课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
化简》集体备课
目标:
本次集体备课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分数化简的方法和技巧,能
够熟练地将分数化简为最简形式。

教学内容:
1. 分数化简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分数化简,为什么需
要进行化简。

2. 分数化简的方法:介绍分数化简的步骤和常用的技巧,例如
找最大公约数等。

3. 分数化简的练:设计一些分数化简的练题,让学生通过实际
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问题引起学生对分数化简的兴趣,并激发他们思考的欲望。

2. 知识讲解:简洁清晰地介绍分数化简的概念和方法,通过示
例演示让学生理解。

3. 练指导:提供一些简单到复杂的练题,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
和提示,以巩固所学知识。

4. 提高拓展:设计一些较难的分数化简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
和探索,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 综合训练:设计一些综合性的练,巩固学生的分数化简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

6. 总结点拨: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和点拨,强调分数
化简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教学资源:
1. 教材: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2.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练纸等。

评估方法:
通过课堂练、小组讨论、个人表现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估,了解
学生对分数化简的掌握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掌握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案集体备课(10课时)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案集体备课(10课时)

思源学校六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教案思源学校六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教案引导:这道题求吃了多少千克,也就是求3千克的103是多少千克。

(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投影出示例题3。

李伯伯家有一块21公顷的地。

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51,种玉米的面积占53。

1.问题一: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1)提问:求“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怎样列示呢?(实际上就是求21公顷的51是多少公顷,列示是:21×51。

)(2)探究21×51的计算方法。

①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张正方形纸表示一公顷,先画出它的21,表示21公顷。

②再涂出21公顷的51。

引导理解:求21公顷的51是多少公顷,就是把21公顷平均分成5分,取其中的1份。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在组织全班交流。

板书:21×51==5×21×1=101(公顷)2.问题二: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⑴学生独立列出算式:21×53板书:21×53==5×23×1=103(公顷) 3.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思源学校六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教案在这里,我们是否也可以进行先约分呢?该怎样进行约分呢?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⑷交流讨论。

通过交流得出:分数乘分数,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约分再乘。

约分时,分子的两个因数和分母的两个因数进行约分。

⒊解决问题二:乌贼30分钟可以游多少千米?5⑴学生独立解答,约分:⑵教师指导,分数乘法也可以这样直接约分。

⒋试一试。

109×454还可以怎样进行约分呢?板书:(计算过程)强调:分数和分数相乘,可以采用分子和分母交叉约分。

三、练⒈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汇报时重点交流约分的方法。

⒉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2、3题。

先让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再让学生独立计算,最后组织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窗1:分数乘整数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页。

教材简析:《分数乘整数》一课是在学生掌握整数乘法、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学内容属于分数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 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 进行探索性思考,并进行分析和归纳。

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一)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引入信息窗1。

(课件出示信息窗1情境图)师:同学们,老师学校要举行一次小手艺展示活动,老师班里有一位小强同学也想参加。

看,他准备制作一个漂亮的风筝,这个风筝还带有长长的尾巴呢。

可就在制作这个风筝尾巴的时候,小强遇到困难了,不知道该用多少材料,咱们都来帮帮他,好吗? 2.交流信息,列出算式。

师:仔细看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随学生发言依次板书算式。

追问:每一种列式各是怎样想的?怎么知道求6个21相加的和,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明确:相同整数连加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那么可以联想到相同分数连加也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

联想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学习方法。

3.拓展、丰富认识。

谈话:如果要做个大一点的风筝,根据提供的数学信息(风筝的尾巴是由9根布条做成的,每根布条长127米)做这个大风筝的尾巴,需要多少米布条?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板书:用加法计算:127 +127+127+127+127+127+127+127+127 用乘法计算: 127×9 9×127明确: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尽管乘法简单,乘法是在加法的基础上得到的,所以有了乘法,可不能把加法忘记了。

【设计意图: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为探究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服务的,在教学中,从做风筝尾巴要用多少米布条的实际问题为起点,引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问题。

把原来的乘法概念扩展到分数范围,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了解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之后,教者特别强调把127×9还原成连加算式,通过强烈、鲜明的对比,学生再一次深刻的感受到用乘法算式表示的优势,由此进一步强化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有了乘法,可不能把加法忘记了,有了新朋友可不能忘记老朋友啊”,通过教师的小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提升了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 (二)认读分数乘整数算式。

质疑:在这些乘法算式中,21和127是什么数?(板书:分数)6和9呢?(板书:整数)这是什么样的题?(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能不能再举出几道这样的题目?学生举例,老师随机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列举算式,自己提出研究内容,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明确了探究方向;另一方面,也为后面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探究素材。

】 (三)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独立计算。

谈话:尝试计算21×6,你觉得怎样算好就怎样算,不仅要会算,还要把道理说清楚。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了解信息,并相机让学生把几种典型做法板书在小黑板上。

2.小组内说想法。

3.算法交流,分析比较:黑板上有序板贴学生的不同做法:①21×6=0.5×6=3(米) ②21×6=21+21+21+21+21+21=26=3(米) ③21×6=261x =26=3(米)④21×6=6261x x =126(米) ⑤21×6=621x =121(米) 谈话: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黑板上几种不同的做法,只看结果,判断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明确:第④和第⑤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结合实际情况,所需6根布条总长度不能小于或等于一根布条的长度。

(1)请学生当小老师讲解每种算法的计算道理,鼓励学生互相质疑、答疑。

老师针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提问:21×6=0.5×6=3(米)怎么会想到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的?(引导学生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21×6和21+21+21+21+21+21这两部分相等吗?为什么?26是怎样得来的? 在方法③中,为什么分母2不变,单单只把分子1和6相乘呢? (2)课件演示方法③的计算道理。

(3)再回顾21×6=6261x x =126和21×6=621x =121两种做法,指出错误原因。

【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教者注意充分挖掘文本资源,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探索计算方法,极大程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产生了多种算法,有效地落实“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理念。

“为什么分母2不变,单单只用分子1去乘6”,这是理解的难点,在这里,教者不断地“追问”,看似多用了时间,多费了笔墨,实则提升了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也为后面总结计算方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 二、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一)独立计算9×127。

(二)组间交流:说说计算的道理。

(三)全班交流:1.请1位学生说计算过程,课件板演。

2.说计算道理。

3.质疑:为什么不用第①和第②种方法计算?(引导学生体会第①和第②种方法或有局限性,或者麻烦,所以用第③种方法较普遍,适用于任何一道分数乘整数题。

) 4.学生小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通过亲身体验发现了计算的一般方法,达到了真正理解的目的。

】 三、探索计算中的简便方法 1.独立计算10×152,之后请一位同学说计算过程。

2.独立计算8117×36。

①质疑:怎么这次的做题速度明显落后了,你们遇到什么问题?(使学生产生探究简便方法的心理需求)②讨论:能不能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想办法使计算再变得简单一些? ③课件出示简便算法:先约分再计算。

3.独立计算4913×21,再次感受简便算法。

【设计意图:先约后乘这种简便计算方法的教学并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而是在师生共同计算、观察、比较的基础上自然生成出来的。

教师在教学完分数乘整数的一般计算方法后,教师并没有立刻把算法优化,而是引导学生继续用这种方法做,促使学生自己亲身体验后发现:一般方法挺麻烦。

通过这一引导,寻找更优算法的想法呼之欲出,并成了全体学生的追求方向,这样,再引入简便算法的学习就水到渠成了。

】 四、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多媒体出示帮助老师完成十字绣作品——“寿字图”的画面。

谈话:老师的妈妈下个月就要过70大寿了,老师想把这幅作品送给她老人家。

现在知道了这幅作品的面积大约是45平方分米,如果我每天绣56平方分米,40天能绣完吗?帮老师来解决这个问题,好吗?先独立思考。

老师班里三位同学是这样做的: 小强:56×40 小丽:45×56小方:45÷40 他们做得对吗?同学们讨论讨论。

【设计意图:解决问题的素材仍然是关于“小手艺”的内容,体现了情境创设的连贯性,同时,所选题目也体现了浓浓的生活味,很强的开放性,练习的过程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民主性。

】五、课堂回顾,交流收获师:时间过得真快,一节课就要结束了,大家有什么收获?谁会用一个字母式子表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师: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能更清楚、明了地表示计算方法。

好,这节课,同学们不仅探索出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而且还能用它解决问题。

收获真不少!【设计意图:课的最后,老师不仅与学生一起回顾了本节课学到的数学知识,还要求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计算方法,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符号感。

】(市北区教研电教室 邢燕)第二课时一、 通过回忆,梳理知识1.出示信息窗1的情境图,引导学生回忆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进行的小手艺展示活动吗?我们一起计算了做这个风筝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布?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生:“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整数,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 2.师:“你能举出几个分数乘整数的算式吗?” 生举例:“32×5 、8×43 、127×15…… 3.师随学生的口述进行板书并提出要求:“谁能说说这几个算式的意义?”生:“32×5表示求5个32是多少?8×43表示求8个43是多少?”4.师:“在练习本上进行计算,指名学生板演。

集体订正,指名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生1:“32×5用分子和整数的乘积做分子,分母不变,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 生2:“8×43可以运用简便算法,先将整数和分母约分,再计算。

”同时教师适时强调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

【设计意图】从情境图出发,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的知识,并通过学生自己举例子进行复习,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梳理,顺理成章,做到以人为本。

二、基本练习,适时拓展1.学生独立完成自主练习1(1)学生审题,并按要求填空;(2)集体订正,并要求学生说出从加法算式到乘法算式的根据。

2.学生完成自主练习2订正时让学生说说题意并列算式,说乘法算式的意义并口算出结果。

3.独立完成自主练习4、5、6题(1)学生独立审题,分析题意并解决实际问题;注意第4题是一道假分数乘整数的乘法,与真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相同。

(2)集体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解题时运用了哪些数量关系?如:第5题运用了速度×时间=路程这一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第6题运用的是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4.限时口算比赛,自主练习10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设计意图】基本练习是每节练习课最重要的一环,通过不同形式的基本练习,学生可以查漏补缺,解决疑难,使学生不理解的部分得以理解,使基本理解的变为理解清晰。

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与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组教材,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追求实效,精讲多练,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综合练习,张扬个性1.自主练习3主要让学生练习约分,有一些数比较大的,学生不太好发现,要仔细观察,比如13/49×21、3/14×35,分数的分母和整数的公因数都是7;26×2/13这道题,整数和分数的分母的公因数是13,也可以再给学生补充几道类似的题目,如:5/11×33、2/17×51、5/19×38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