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合唱文化

合集下载

俄国民歌的艺术特色

俄国民歌的艺术特色

俄国民歌的艺术特色俄罗斯民族是一个艺术天分极高的民族。

广袤的大地,悲壮的历史,为无数特立独行的天才作曲家创造独特旋律提供了素材;漫长的黑暗统治,恶劣的自然环境,激发了他们创作的动力与激情。

下面店铺就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俄国民歌的艺术特色。

回首那中世纪的漫漫长夜,在一个不知自由为何物的国度,即便是用以抒发心声的音乐,也被统治者限制在僵化的条文之中而难逃专制的魔掌。

较之西欧那些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国,俄罗斯无疑后起之秀。

在彼得大帝改革之前,俄罗斯对西欧古典音乐几乎是闻所未闻。

当时的东正教会定下严厉教规,使得莎士比亚以后两百年,印刷术出现后三百年,教会仍然牢牢控制着所有领域。

他们禁止民众涉足音乐,对教会音乐亦横加限制,乱挥斧钺,艺术和音乐的传播皆在被操控甚至随意篡改之列。

在圣歌演唱中,教会有意剔除了乐器与和声,理由是神圣的上帝不能被器乐所干扰,更不能被和声对位所淡化。

东正教文化坚决反对文艺复兴,抵制宗教改革和骑士时代任何新知识的传播与发散。

另外,蒙古金帐汗国的统治也为沙皇遗留下了歧视妇女的东方传统。

这一切大大阻碍了欧洲音乐技法在俄罗斯的传播。

由于自我封闭,俄罗斯人孤陋寡闻,只了解古罗马的舞者,却对十一世纪以来歌唱爱情的游吟诗人和十二世纪以来德国的诗人音乐家一无所知。

而在天主教或新教国家,这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常识。

那些用竖琴演唱诗歌的流浪艺人的即兴表演,通常会被教会作为异教徒和魔鬼的诱惑而被处罚;其乐器往往被包裹起来浇上油焚烧;政府官员有责任仔细审查他们的每一行歌词,以寻找“魔鬼”的蛛丝马迹。

这无疑是俄罗斯历史上不堪回首的梦魇。

俄罗斯的非宗教音乐十八世纪起开始流行。

人们对音乐的兴趣,引起民间歌曲的收集和改作,这些民间歌曲对后来俄国音乐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下半叶,作曲者和演奏者相继出现,到七十年代舞台上已有反映城乡生活的歌剧演出。

十九世纪上半叶,俄罗斯形成独特而新颖的音乐流派,出现了俄国古典音乐的奠基人格林卡。

中俄高校合唱教学比较研究

中俄高校合唱教学比较研究

中俄高校合唱教学比较研究作者:苏超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年第05期摘要:通过对中俄合唱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的方式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合唱体系落后和人才匮乏的原因;中国的合唱发展才刚刚起步,对于合唱指挥的内涵及在社会上所起的作用还不了解,其中还存在很多误区,这与俄罗斯全民合唱艺术存在很大的差距;俄罗斯的民间音乐发展很早,它对合唱指挥艺术的形成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次俄罗斯高校合唱课程的教学体系设置完善、师资力量的雄厚也是其合唱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因此,我国高校合唱教学体系改革迫在眉睫,为实现合唱指挥教学模式的转变,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所在,探究适合国内的教学手段,对于中国合唱事业及高校合唱指挥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俄高校;合唱教学;比较中图分类号:J6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5-0188-01近年来由于世界合唱节的诞生而引起了全球合唱的热潮,通过频繁多彩的国际合唱活动的互动,世界各国的合唱活动日益繁荣,在各洲各国各地区间贯通了交流的轨道,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与覆盖面。

合唱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文化生活,共享艺术和谐汇成了国际合唱艺术历史性的新浪潮。

但是面对中国合唱事业的现行状态,与国外一些合唱事业发达的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出现这种状况主要由于中国的政治、文化、历史背景以及宗教信仰与国外不同,其次是音乐素养基础存在较大差异,客观上来说,以上原因受国家历史背景的限制在短期内都无法实现历史性的颠覆与创新,因此我们更应该积极、开放,要用世界的目光审视这一切、剖析自我,用冷静、客观理性的态度去认识去判断我们和世界合唱的发展水平有多的大距离,首先我们要承认的是这个距离是由多方面造成的,包括前面涉及几项本质性原因外,另一个尤为突出的问题是由于中国合唱指挥人才培养机制的不完善,从而导致中国专业团体的枯萎与专业指挥的断层,使合唱失去了引领与示范而徘徊。

俄罗斯文化中的民间音乐有何独特韵味

俄罗斯文化中的民间音乐有何独特韵味

俄罗斯文化中的民间音乐有何独特韵味俄罗斯,这片广袤的土地孕育了丰富多样且独具魅力的文化,其中民间音乐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迷人的光芒。

俄罗斯民间音乐的独特韵味首先体现在其丰富的旋律上。

这些旋律往往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或欢快激昂,或悠扬深沉。

欢快的旋律常常伴随着快速的节奏,让人不禁随之起舞,仿佛能感受到俄罗斯人民在庆祝丰收时的喜悦;而深沉的旋律则像是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和生活的艰辛,引人深思。

比如,在一些传统的舞曲中,跳跃的音符和灵动的节奏巧妙结合,展现出俄罗斯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特点。

俄罗斯民间音乐的节奏也是其独特韵味的重要组成部分。

节奏变化丰富多样,有时紧凑有力,有时舒缓平稳。

在一些劳动歌曲中,节奏与劳动的动作相呼应,既能协调劳动的节奏,又能增添劳动的乐趣。

而在一些叙事性的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则随着故事的情节发展而起伏,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歌词在俄罗斯民间音乐中同样占据着重要地位。

它们大多反映了俄罗斯人民的日常生活、爱情、劳动、历史以及对大自然的赞美。

歌词简洁明了,却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哲理。

通过歌词,人们可以了解到俄罗斯人民的价值观、信仰和对生活的热爱。

比如,一首关于爱情的歌曲可能会用朴实的语言描绘出恋人间的真挚情感,让人感受到爱情的美好与纯洁。

俄罗斯民间音乐所使用的乐器也为其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常见的乐器如手风琴、巴拉莱卡琴等,都具有独特的音色和演奏风格。

手风琴的声音宽厚而温暖,能够奏出富有情感的旋律;巴拉莱卡琴则清脆悦耳,在欢快的乐曲中常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乐器的独特音色相互交织,共同营造出了俄罗斯民间音乐丰富多彩的音响效果。

俄罗斯民间音乐还与舞蹈紧密相连。

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引导着舞蹈的动作和步伐,而舞蹈的姿态和情感又反过来诠释了音乐的内涵。

在俄罗斯的传统舞蹈中,舞者们身着华丽的民族服装,随着音乐的节奏旋转、跳跃,展现出俄罗斯民族的豪放与热情。

这种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使俄罗斯民间音乐的魅力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展现。

俄罗斯中小学的合唱教学(三)

俄罗斯中小学的合唱教学(三)

当检 查第 一女高 音声部 时,录音机 唱法 。 AM. . 叶夫 谢 耶 夫 指 出 ,如 果
经验证 明,组 建 中小 学合 唱团 播放 的是第 二女高音 和 中音演 唱 的 持 续音 是一 个属音 ( 属和弦 )或主 时,从一 开始就应 该同时进 行齐 唱 声 部 ;当检 查 第 二女 高音 声 部 时, 音 ( 主和弦 ) ,多声部 听起来 就比较 和多声部合 唱的训练 。演 唱多声部 录音机则 播放 第一女高音 和中音 声 清晰准确。 作 品可以培养和激 活旋律 听觉 ( 同 部 ; “ 当检查 中音声 部时,录音机 播 下一步就是 练习运 用八度 、五
佐 夫改编 的俄罗斯 民歌 《 着泥鳅 加多声部 演唱的学生都能真正 听到 这 样 写道 : 齐唱 是 多声 部合 I 跟 “ 走》 。建议 刚 开始学 习多声 部 唱 法 多声部 ,都能在 多声 部合 唱时表现 基 础。教师首先 应该使全 班在 的童声合唱团选择每个 合唱声部都 自如。通常是 当 他们 将 自己的声 部 部 齐 唱时达 到整 齐 和谐。 ”从 :
俄 罗斯中小学 的合唱教学 ( ) - -
_[ ]阿利耶夫著 俄 董茉莉编译
2 第一批多声部作品 .
员养成精 力高度 集中、认 真聆 听音 多 声 部 合 唱 呢?许 多 教育 家
最早 的多声 部作 品主要 是指那 乐 的 好 习 惯 。 大 家 知 道 ,学 生 f I l p 多声部 合唱作为演唱活 动的一
些 略加 改 编 的 民歌 。最 好 选 择 每 个 便 能 从 头 至 尾 地 听 多声 部 作 品 ,但 式 ,只有 已经 完 全 掌 握 齐 唱 相一
声 部都 有各 自独 立 的旋律 和通俗易 是 真 正 听 进 去 的 不多 ,这 就 是 多 声 唱技 能 的合 唱 团才 能为之 。侈 懂 的歌 曲,例 如,c 布拉 戈奥布 拉 部技 能方面的问题 。并非每一个 参 有的中小 学音乐教育教学参 考 .

俄罗斯歌曲的特点

俄罗斯歌曲的特点

俄罗斯歌曲有着独特的特点,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特点:
1. 情感丰富:俄罗斯歌曲注重情感的表达,通常富有激情、深沉和浪漫的情感色彩。

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经常传递出深情和内心的感受。

2. 抒情和民歌风格:俄罗斯歌曲经常采用抒情、悲伤、浪漫和民俗风格。

它们常常具有旋律舒缓、柔美、抑扬顿挫的特征,以及独特的音调和音乐模式。

3. 强调合唱和多声部演唱:俄罗斯歌曲经常采用多声部的合唱形式,重视声部的配合和协调。

这种演唱方式营造出深厚、浑厚的音乐氛围,给人深刻的印象。

4. 土地色彩:俄罗斯歌曲往往与俄罗斯的大地和自然景观相关,在歌曲中表达出对土地的热爱和对祖国的情感。

5. 夸张和热情:俄罗斯歌曲有时倾向于夸张和热情的表达,音乐和歌词常常带有戏剧性和战斗精神,间或流露出戏剧化的情绪和感觉。

总的来说,俄罗斯歌曲以情感丰富、抒情和民俗风格、强调合唱和多声部演唱,以及与土地和祖国相关的主题等为特点。

这些特点赋予了俄罗斯歌曲独特的韵味和魅力,使其在国际音乐舞台上备受瞩目。

俄罗斯民族音乐发展继承和传播论文(共3篇)

俄罗斯民族音乐发展继承和传播论文(共3篇)

俄罗斯民族音乐发展继承和传播论文(共3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浅谈俄罗斯民族音乐特征及对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启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各国民族音乐都有其特殊性,都在不同程度反映着其本民族的文化,体现了本民族人民的淳朴生活,反映了人民的心理状态,鼓舞着人民团结奋进,战胜困难。

俄罗斯民族音乐,以其独特性,在世界音乐艺术发展的历史上树起了不朽的丰碑,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俄罗斯民族音乐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一、俄罗斯民族音乐的特征(一)悲剧性特征明显俄罗斯民族是一个悲剧性的民族,特殊的历史条件造就了其民族的悲剧性,这种悲剧性已经成为了俄罗斯民族音乐特征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柴科夫斯基的作品中能真切的感觉到这一点。

与柴科夫斯基处于同一时期的音乐家将俄罗斯音乐先驱者格林卡开创的民族音乐事业推上了新的高峰。

(二)强烈的反映出俄罗斯民族坚强、倔强、刚毅的民族性格俄国人爱国,他们十分注意发挥自己的民族特性。

他们家喻户晓的音乐,如《天鹅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等,俄国人那种特有的性格显露无疑。

在《伊万·苏萨宁》中作者格林卡采用了诸多合唱,其中“第一首合唱《我们的祖国》旋律坚定有力,气息宽广,民歌风味浓厚,具有史诗的气概,表现了俄罗斯民族淳朴而宽厚的性格特征。

(三)充分的体现了俄罗斯民族强烈的民族自觉民族自觉是指本民族的共同价值的认同,以及对本民族和在本民族基础上建立起的民族国家认同。

民族自觉也是一个民族历经沧桑屹立不倒的根本精神支柱。

俄罗斯人对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高度自信,在他民族面前有以本民族为尊的优越感。

俄罗斯人民长久以来如此。

俄罗斯民族音乐不断唤醒人们内心的渴望。

尤其是战争中的歌曲是那么的令人振奋,《神圣的战争》中那种气壮山河似的豪情表现出俄国人坚强、有毅力、爱国、顽强的特点。

浅谈十九世纪俄罗斯民族乐派的特征

浅谈十九世纪俄罗斯民族乐派的特征

浅谈十九世纪俄罗斯民族乐派的特征
十九世纪俄罗斯民族乐派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俄罗斯兴起的一种音乐运动,它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本土音乐和文化
十九世纪俄罗斯民族乐派中最重要的特征是强调本土音乐和文化。

这些作曲家反对模仿西欧的音乐和文化,而是唤起俄罗斯人的自豪感和民族精神。

他们大量采用俄罗斯传统音乐的元素,如俄罗斯民歌、舞曲和宗教音乐等,融合古典乐萨满的流派,创造出了充满俄罗斯情调的音乐风格。

2.音乐美学上的探索
这些作曲家不仅在音乐中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而且在音乐美学方面探索和创新。

在和声和节奏方面,他们开始使用俄罗斯传统的五度音程和六度音程,打破了传统的调性。

同时,他们还在作品中加入强烈的动态变化和突然转折,通过这些手法表达了内在的情感和动态。

3.对民间音乐的传承和保存
4.促进俄罗斯古典音乐在国际上的影响
十九世纪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作曲家们在音乐美学方面的探索与创作成就不仅深受俄罗斯民众的欢迎,而且也使得俄罗斯古典音乐开始向国际社会推进。

例如,拉赫玛尼诺夫、斯特拉文斯基等在欧美音乐界大放异彩,深入影响了西方音乐。

总体而言,十九世纪俄罗斯民族乐派开创了一种新的音乐风格,它强调本土音乐和文化,探索创新,传承发扬民间音乐,成为俄罗斯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和象征。

俄罗斯合唱文化解读_曹通一

俄罗斯合唱文化解读_曹通一

俄罗斯合唱文化解读上海音乐学院曹通一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传统从政治与历史的角度讲,俄罗斯是一个产生得相当晚的国家。

一直到公元九世纪末,十世纪初,早期俄罗斯国家的雏形———基辅罗斯才刚刚形成,因此俄罗斯人讲自己的历史,往往是一千年。

但如果从文化的角度讲,他们的合唱艺术从十五世纪开始就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在此之后,从单音旋律发展到多声部合唱,从时间上讲,也只稍晚于西欧合唱艺术的发展。

他们的合唱传统,主要受到三方面的影响:第一,是宗教的影响,也就是东正教的影响。

东正教从十世纪自拜占庭传入俄罗斯后,对东方斯拉夫民族的凝聚,对俄罗斯国家的建立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正如西方的情况一样,由于诵经与传经的需要,俄罗斯合唱艺术最先是在宗教领域发展起来的。

当时东正教的修道院是传播文化知识的中心,同时也是合唱艺术活动的中心。

在此基础上,“十五世纪末在莫斯科就建立了由35名宫庭侍从组成的合唱团,十六世纪末又建立了由大主教侍从组成的合唱团”①,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俄国宫庭合唱团和俄国总主教合唱团,这是五百年前的历史事件了,可谓历史悠久。

这些合唱团在庆典、隆重的祈祷仪式等重大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那时的教会合唱音乐融合了各地民间流传的歌曲,发展为赞美诗,称为符号谱赞歌”②。

已经具备了不同于西方传统,而具有俄罗斯民族合唱音乐的一些主要特征;“即是一种有严格自然音阶旋律的单声合唱,歌声悠长悦耳,装饰音丰富,旋律绚丽。

到十七世纪,俄国的教堂合唱艺术出现了以新的复调音乐代替单声符号谱赞歌的新风格,音色饱满,浑厚,对比鲜明,更能表现东正教祈祷仪式的显赫气氛”③,同时非常注重表达内心世界的情感。

到十七世纪下半叶,通过沙皇宫庭合唱团和总主教唱诗班的表演,发展为教堂唱诗班大合唱,称“池座合唱”,后来很多欧洲的著名作曲家都对俄罗斯合唱团的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

法国作曲家亚当斯曾于1840年到过彼得堡,他说“宫庭合唱团的演唱使他感动得掉泪,甚至最大的乐队也不能发出如此非同寻常的音响”。

高中音乐鉴赏:第十单元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

高中音乐鉴赏:第十单元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

第十单元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单元知识链接:1、民族乐派19世纪中叶,欧洲各国民族独立斗争蓬勃发展,民族意识日益高涨,造就了一批杰出的民族革命英雄,同时也影响了一大批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爱国主义艺术家,他们的民族觉悟达到了前所末有的高度,产生了摆脱外国文化统治,建立本国近代民族文化的强烈要求。

在这种形势下,崭新的音乐流派——-—民族乐派诞生了。

民族乐派的产生,极大地丰富了音乐艺术宝库。

对世界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民族独立运动兴起的欧洲,以东、北欧等国家为中心的音乐,摆脱了以德奥为主的中欧传统音乐的影响.采用自己国家的历史、传说和民间素材,颂扬美丽的祖国、英雄的人民,创作了富有民族性的音乐,开拓了新的领域.民族乐派最先在俄国出现,后发展到东、北欧等国,其代表人物有格林卡、穆索尔斯基、鲍罗丁、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斯美塔那、德沃扎克、格里格、西贝柳斯等.民族乐派实际上是浪漫主义音乐发展的继续或派生的分支,他们把浪漫乐派所强调的个性扩大为民族性,促使世界各民族音乐空前繁荣。

2、“民族乐派”的作曲家“民族乐派”作曲家们,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融入音乐创作之中。

他们一方面继承和借鉴西欧过去的优良传统,一方面十分强调广泛收集和整理民族的音乐遗产,探索民族的音乐语言和表现形式,采用民族的题材内容,描写民族的风土人情。

“对祖国河山的赞美”正是他们音乐表现的重要内容之一。

他们的作品以反映本民族的历史和人民生活为题材,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深厚的民族感情,同时大量运用民族民间素材,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这些作曲家均属于民族乐派。

①格林卡几个世纪以来,俄罗斯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格林卡作为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把俄罗斯民间音乐素材与西欧音乐巧妙地结合起来,为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使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东方魅力产生了国际性影响。

格林卡的音乐创作中,大量地引用了俄罗斯民族音乐的素材,着意突出了俄罗斯民族的音乐风格。

俄罗斯民族风情 ——欣赏格林卡管弦乐《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俄罗斯民族风情 ——欣赏格林卡管弦乐《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俄罗斯民族风情——欣赏格林卡管弦乐《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年级:高一年级【课型】欣赏课【教学内容】格林卡管弦乐《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教材分析】本课程是《音乐鉴赏》人音版第十单元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的教学内容。

《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创作于1848年的华沙,是一部俄罗斯化的交响乐作品。

作者格林卡是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奠基人,被尊称为“俄罗斯音乐之父”。

作品采用俄罗斯民歌婚礼歌曲《从山后,从高高的山后》和舞蹈歌曲《卡玛林斯卡亚》的主题写成。

乐曲引子富有俄罗斯民族情感,第一主题(婚礼歌曲)由弦乐器齐奏后,进行三次不同的乐器变奏,旋律呈示和交织,生动地描绘出俄罗斯农村婚礼的画面。

第二主题(舞曲)在活跃而热烈的情绪中进入,仿佛宣告婚礼仪式的开始,这个主题同样运用变奏等作曲技法,表现俄罗斯民间生活习俗的风景画。

乐曲第三、四部分依次对两个主题进行二次变奏。

两个主题在性格、结构、调式等各个方面都不同,作曲家通过双主题变奏手法呈现出俄罗斯民歌的绚丽丰采。

这部作品独特的民族风格奠定了俄罗斯交响音乐的创作,为后人积累了丰富的创作财富,成为俄罗斯交响音乐中的第一部典范之作。

柴可夫斯基形象而准确地评价了格林卡这部作品的深远意义——“所有的俄罗斯交响乐都是从《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中孕育出来的,正如像果孕育出橡树一样。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聆听两个音乐主题,感受旋律、节拍、音色、速度等音乐要素在乐曲中的表现作用,并让学生初步感受俄罗斯音乐的特点,领会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二、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鉴赏分析《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两个不同性格的主题,感受音乐要素在音乐创作中的作用。

2、通过聆听与对比不同音乐主题,感受变奏曲的音乐特点。

3、认识俄罗斯民族乐派格林卡的生平和代表作品。

三、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聆听、视唱、对比等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聆听整部作品时能正确辨别两个不同性格主题。

2、通过音色辨别、故事情境等形式感受音乐创作中对比和变奏的特点,体验俄罗斯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

俄罗斯民歌

俄罗斯民歌

俄罗斯民歌引言俄罗斯民歌是俄罗斯音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是俄罗斯人民的情感抒发和文化传承的体现,也是俄罗斯民族特点的重要象征。

俄罗斯民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沉的情感深受人们喜爱,成为世界音乐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历史背景俄罗斯民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纪的古代斯拉夫人。

在那个时候,由于交通条件的落后,各地的斯拉夫人民之间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社会群体,他们通过民歌来传承祖先的智慧和经验。

在中世纪,随着基督教的传入,宗教民歌成为了俄罗斯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俄罗斯民歌逐渐从宗教内容扩展到了各个方面,包括农田劳作、战争、爱情等等。

音乐特点文字与旋律的融合俄罗斯民歌的特点之一是在歌曲中融合了文字与旋律。

通过诗意的歌词和动人的旋律,民歌能够更好地表达出俄罗斯人民的情感和思想。

这种独特的结合使得俄罗斯民歌在听众中产生强烈的共鸣。

情感丰富多样俄罗斯民歌的另一个特点是情感丰富多样。

它可以表达出俄罗斯人民的喜悦、悲伤、爱情、友情等各种情感。

不同类型的民歌以其特定的情感为主题,通过深情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将其传递给听众。

独特的音乐风格俄罗斯民歌的音乐风格独特而多样。

民歌通常采用简单的旋律和节奏,在简朴中蕴含着深刻的情感。

其中一些民歌会使用民间乐器,如巴拉拉伏琴(Balalaika)和杜德卡(Duduk)。

这些乐器的独特音色进一步增添了俄罗斯民歌的魅力。

代表作品《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俄罗斯民歌,由季莫费耶夫(Vasily Timofeev)创作。

这首歌描述了一个温馨的场景,描绘了莫斯科郊外的宁静夜晚。

歌词中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无尽的思念之情,旋律抒情动人,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茉莉花》《茉莉花》是另一首非常有代表性的俄罗斯民歌。

这首歌曲以其简单而美丽的旋律以及感人的歌词而闻名。

歌曲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和对家的眷恋之情。

这首歌曲也成为了俄罗斯民歌中的经典之作,深入人心。

论“斯维里多夫”合唱创作的民族化倾向

论“斯维里多夫”合唱创作的民族化倾向

论“斯维里多夫”合唱创作的民族化倾向作者:丁明飞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14期【摘要】思维里多夫作为俄罗斯当代作曲家,合唱创作是他创作的一个重要体裁领域。

出生农村的他对于俄罗斯斯拉夫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民族精神最为熟悉,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合唱创作扎根于俄罗斯的民族民间音乐、诗歌以及自古以来受东征教影响的较为厚重的合唱音响特点。

【关键词】斯维里多夫;合唱创作;民族化格奥尔基·瓦西里耶维奇·斯维里多夫(1915—1998)是俄罗斯当代作曲家、音乐活动家,曾师从于肖斯塔科维奇和利亚赞诺夫。

他的创作以声乐作品为主,尤以合唱作品最为著名,并首创出声乐交响曲、多乐章室内声乐音诗、合唱协奏曲等具有一定交叉性的新体裁形式。

代表作品主要有:交响诗《纪念谢尔盖·叶赛宁的诗》、清唱剧《热情清唱剧》、康塔塔《呆板的俄罗斯人》《春天康塔塔》、合唱套曲《普希金的花环》、大合唱《夜空的云》等。

除上述代表性的合唱体裁之外,斯维里多夫的的创作涉及的它体裁类型包括电影音乐、戏剧配乐、室内乐等,代表作品如《复活》《暴风雪》《伟大的战士》《小三折画》。

思维里多夫出生农村,“俄罗斯的民间音乐融化在他的血液里,民间乐器样样精通。

”因此,尽管思维里里多夫曾经受过最专业的作曲技术理论的训练且师从于肖斯塔科维奇并毕业于列宁格勒音乐学院,但是他的创作并没有因此而显得脱离俄罗斯的人民群众而不接地气,反而在创作中将更多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构成元素融入到他自己的创作当中去,形成独具一格的风格。

例如他的合唱套曲《普希金的花环》就是一部扎根于俄罗斯民族民间音乐的作品。

下面本文将从结构原则、歌词的选用以及合唱音响的追求三个方面来对思维里多夫合唱创作的民族化倾向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分节歌”的结构原则《普希金的花环》是一部由10首合唱作品组成的合唱套曲,每首作品在结构上都相对独立。

就当中的各单一作品而言,在结构的设计上以传统的单一型结构原则为主,其中第二首《》、第五首《希腊的盛宴》以及最后一首《白肋喜鹊》三首作品中均将民间音乐当中“分节歌”的形式融入到作品的结构当中。

俄罗斯音乐文化及音乐要素的研究

俄罗斯音乐文化及音乐要素的研究

俄罗斯音乐文化及音乐要素的研究【摘要】音乐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俄罗斯人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研究俄罗斯民族音乐文化对了解俄罗斯民族性格特征,总结影响民族音乐发展的因素,探寻民族音乐发展规律,指导现代民族音乐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俄罗斯民族音乐文化为例,分析俄罗斯音乐文化特质与音乐要素,为民族音乐融合借鉴他国音乐元素,推动民族音乐个性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俄罗斯;音乐文化;艺术元素;历史传承;当代启示俄罗斯民族音乐深受俄罗斯社会历史的影响,其发展脉络与社会文化的演进历程同步,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是研究民族文化与音乐发展关系的优质样本。

本文主要探究俄罗斯音乐的起源、发展历程与带给我们的民族音乐创作启示。

一、绪论(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9世纪初,俄罗斯音乐享誉世界,在世界音乐史上树立了不朽的丰碑。

可以说俄罗斯独特的自然环境、历史传承与人文习俗造就了别样的俄罗斯音乐文化。

这种音乐文化不仅反映了俄罗斯的民族性格,而且对国家的发展和文化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塑造作用。

研究俄罗斯音乐展示的文化面貌,推敲俄罗斯音乐史、作家作品和时代音乐特质,对于进一步优化当代民族音乐的繁荣创作,促进民族音乐走向世界,以及发挥民族音乐对人民群众的引导作用有重要的意义[1]。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俄罗斯音乐文化主要以18世纪后的音乐为主,18世纪前的俄罗斯音乐为宗教音乐。

俄罗斯音乐内容多来自民间。

例如,俄罗斯民间流传的一些歌谣描绘了俄罗斯民族生活与劳动的影像,尤其是描绘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音乐有强烈的感染力,并且日益影响着俄罗斯音乐在歌颂英雄、歌唱自然和表达情感的方式。

俄罗斯音乐还受到西欧音乐的广泛影响,能够主动把西欧音乐和其他民族的音乐巧妙地结合起来,为音乐家塑造本民族音乐提供了基础。

本文主要研究俄罗斯音乐文化的内涵,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对当代民族音乐文化建设的影响,力求从中总结促进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有效路径。

俄罗斯歌曲美妙的远方合唱简介

俄罗斯歌曲美妙的远方合唱简介

俄罗斯歌曲美妙的远方合唱简介
《美妙的远方合唱》是一首俄罗斯歌曲,这首歌曲以其迷人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而闻名。

作为一首合唱曲目,它展示了俄罗斯音乐的独特之处,同时也传达了人们对美丽而遥远的未来的向往和憧憬。

这首歌曲的旋律优美动人,充满了力量和情感。

合唱团的声音在歌曲中交错而又和谐地融合在一起,通过和声和合唱的方式展现了俄罗斯音乐的魅力。

歌曲中的词句表达了追求梦想、远离尘嚣、向往宁静和美好的愿望。

《美妙的远方合唱》的歌词充满了诗意和浪漫情怀,让人产生共鸣。

歌词描述了远方的美景、流动的河流、飘荡的云彩以及向往远方的心灵感悟。

它渲染了追逐梦想的激情和远离喧嚣的渴望,象征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和向往。

这首歌曲在演唱时需要合唱团的团队配合和默契,每个声部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音色。

演唱者们的清亮嗓音和情感饱满的演绎赋予了这首歌曲更加深远的意义。

《美妙的远方合唱》的演唱会经常会吸引大量观众,他们在观赏这场音乐盛宴时沉浸于歌曲的美妙旋律和歌词所传达的情感。

该曲不仅在俄罗斯国内受到赞誉,也在国际舞台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喜爱。

总之,《美妙的远方合唱》以其悦耳动人的旋律和深邃的歌词打动了人们的心灵,让人们感受到音乐的力量和美好的愿景。

这首歌曲是俄罗斯音乐文化的珍品,也是一首值得推荐倾听的作品。

无论是在演唱会现场还是通过音乐平台欣赏,它都能带给人们希望和激励,让我们对美妙的远方充满向往。

俄罗斯音乐中的独特和声

俄罗斯音乐中的独特和声

俄罗斯音乐中的独特和声俄罗斯音乐作为世界上重要的音乐传统之一,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声音。

其中独特的和声是俄罗斯音乐的重要特点之一。

俄罗斯音乐的和声风格深受东正教教堂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影响,具有绚丽多彩的声音和丰富的和声层次,给人以独特的听觉享受。

俄罗斯音乐的和声风格源于东正教教堂音乐。

东正教教堂音乐是俄罗斯历史上最重要的音乐传统之一,早在9世纪的基辅罗斯时期,此时的教堂音乐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旋律和和声风格。

在东正教教堂音乐中,和声追求庄严、崇高和内敛,常采用协和与强调低音的型式,使得音乐的声音更加厚重、有力,能够给人以震撼和超然的感受。

俄罗斯音乐还受到了民间音乐的影响。

俄罗斯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着丰富多样的民族音乐。

在俄罗斯民族音乐中,和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段。

民间音乐的和声追求激情四溢、热情奔放的风格,常常使用琶音和变化丰富的和弦进行,使得音乐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魅力。

俄罗斯音乐的独特和声体现在和弦进行的丰富多样性上。

和弦是和声的基本单位,是音乐构建和声层次的基石。

俄罗斯音乐中的和弦进行非常丰富多样,常常使用复杂的和弦进行和变化丰富的和声模式。

这种和声风格丰富了音乐的层次和内涵,使得音乐既能够表达深沉内敛的情感,又能够表现出激情四溢的热情和豪放的气势。

俄罗斯音乐的独特和声体现在声部的运用上。

声部是和声中不同音乐线的运动。

俄罗斯音乐中常常使用多声部的和声写作方式,使得音乐中的不同声部能够相互呼应、相互对话,展示出丰富的和声层次和变化。

声部的运用使得音乐具有更加立体感和层次感,使得听众可以感受到音乐的丰富性和深度。

俄罗斯音乐的独特和声体现在音乐结构的设计上。

俄罗斯音乐中常常使用复杂的和声结构,例如立体式和声结构、层级和声结构等。

这种复杂的和声结构使得音乐更加具有层次感和开放性,能够给人以高度的艺术享受和审美震撼。

俄罗斯音乐的独特和声还体现在和声的表现手法上。

和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段,它能够通过声音的组合和运动来表现音乐的情感和内涵。

俄罗斯的民族文化和传统音乐(俄罗斯民族音乐的特征)

俄罗斯的民族文化和传统音乐(俄罗斯民族音乐的特征)

俄罗斯的民族文化和传统音乐1. 俄罗斯是一个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和传统音乐的国家。

它跨越广阔的土地,拥有众多的民族和部落,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和音乐风格。

2. 俄罗斯的民族文化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以前。

在这些年里,不同民族和部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逐渐形成了今天丰富多样的俄罗斯文化。

3. 俄罗斯的音乐传统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这个国家的各个地区,人们通过歌唱和舞蹈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故事。

这些古老的传统仍然在今天的俄罗斯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4. 俄罗斯的民族音乐有许多不同的风格和类型。

其中最著名的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地区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舞曲和西伯利亚地区的民间歌曲。

这些音乐通常由琴弦乐器、笛子和手鼓等乐器演奏。

5. 俄罗斯的传统音乐还包括许多不同的舞蹈形式。

其中最著名的是卡济尔舞和俄罗斯芭蕾舞。

这些舞蹈以其优美的动作和复杂的编排而闻名,经常在各种场合和节日中演出。

6. 俄罗斯的传统音乐和舞蹈对于维护民族认同和文化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是人们凝聚力量和团结的象征,也是俄罗斯人与自己的土地和历史联系的纽带。

7. 在现代化的俄罗斯社会中,保护和传承传统音乐和舞蹈变得越来越重要。

许多学校和机构致力于教授传统音乐和舞蹈,以确保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能够延续下去。

8. 除了传统音乐之外,俄罗斯也有许多受到西方音乐影响的流行音乐和摇滚乐队。

这些乐队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并为俄罗斯音乐产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9. 俄罗斯的民族文化和传统音乐是这个国家丰富多彩的一部分。

它们代表着俄罗斯人民的情感和精神,也是他们与自己的土地和历史紧密联系的象征。

10. 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世界中,保护和传承俄罗斯的民族文化和传统音乐变得尤为重要。

只有通过传承和弘扬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俄罗斯人民才能真正理解自己的根源,并为未来的世代传递下去。

浅述俄罗斯的交响乐的民族特点

浅述俄罗斯的交响乐的民族特点

浅述俄罗斯的交响乐的民族特点【摘要】19世纪民族乐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本文主要分析了俄罗斯的格林卡、强力集团的交响乐的民族特点,并对他们的交响乐的民族特点做了简要的对比和总结。

【关键词】民族乐派交响乐作品民族特点一、格林卡交响乐的民族特点在格林卡(1804~1857)之前,俄国虽然已经产生了专业音乐,但是仍然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在很大程度上效仿西欧音乐,在内容上也是比较贫乏的,即使这样,在这个时期的音乐里也有意识的融入了民间音乐题材,但是这种民间题材在音乐中只是起到了点缀音乐的作用,并没有真正的形成具有独立风格的俄罗斯民族音乐。

直到格林卡的出现,才将西方优秀音乐技法与俄罗斯民族音乐题材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真正的形成了俄罗斯本民族的专业音乐,并为日后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842年,格林卡最为著名的一部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上演,上演之初便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但是因歌剧题材内容的原因沙皇却在歌剧未结束时离席而去。

这两部歌剧具有相同的艺术特点,都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先进人士的赞许,沙皇和贵族却对之反应冷淡,甚至排斥。

《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的序曲也是格林卡交响音乐中极为优异的作品,曲中尽显了俄罗斯音乐风格,吸纳了民间音乐的题材和民间音乐形式,用戏剧性的手法为歌剧中欲表达的内容提供了良好的烘托。

序曲中用主题的对比与发展来描述鲁斯兰的勇敢坚定和冒险精神以及在冒险途中遇到魔法师的阻挠,并在欢乐愉悦的气氛中结束了本曲,为歌剧内容发展上有了指导性的铺垫。

格林卡开启了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序幕,并为日后俄罗斯音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他之后的“强力集团”以及柴可夫斯基,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格林卡的影响,并将俄罗斯音乐推向了一个历史的高峰。

二、强力集团的交响乐的民族特点强力集团:亦称“五人团”主要成员有:巴拉基列夫、居伊、包罗丁、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穆索尔斯基。

在格林卡之后俄罗斯的民族音乐得到了强力集团的继承与发展,他们秉承格林卡的民族音乐思想,并在此之上进行了题材的拓展和技术上的突破。

俄罗斯国歌的故事

俄罗斯国歌的故事

俄罗斯国歌的故事俄罗斯国家杜马于2000年12月8日一致通过关于国歌、国旗和国徽的法律草案,决定把苏联时期的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盟》重新作为国歌。

几年前国家杜马曾通过沿用苏联国歌作为俄罗斯国歌的法律草案,但遭到包括叶利钦在内的一部分人的反对,法案因此搁浅。

这次是根据普京总统提交的议案,提议沿用苏联国歌的旋律,并重新填词。

这首歌的曲调慷慨激昂,催人奋进,影响极其深远。

普京在谈到重新用苏联国歌曲调时说:“如果有人说,不能用前苏联的标志,那我们的父母就虚度一生,活得毫无意义……”普京的话意味深长,告诫国人不能忘记过去。

民意调查中多数民众也赞成普京的提议。

而俄罗斯使用了近10年的国歌格林卡的《爱国者之歌》,由于没有歌词,带来极大不便。

如在悉尼奥运会期间,不少俄运动员就抱怨,当站在冠军台上奏起国歌时,自己没法唱,只能跟着曲调哼哼,十分尴尬。

还有格林卡的曲调旋律太复杂,不易学习和记忆。

曲调还过于柔情,不能体现俄罗斯民族粗犷豪迈的气概,无法在全民中普及,这也是俄罗斯要更换国歌的原因。

应征的国歌新歌词经预选后还有150个之多,后经层层审查,曾为苏联国歌作词的米哈尔科夫在众多高手中脱颖而出。

新千年,新世纪的钟声敲响之际,俄罗斯人终于听到了电视台播放的配上新词的国歌。

87岁的歌词作者谢尔盖·米哈尔科夫是苏联著名诗人、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

他的儿童诗影响了苏联几代人,至今仍是儿童喜爱的读物。

1943年他同爱尔·勒吉斯坦合写的国歌歌词被选中,1944年1月1日首次播放。

50年代苏共20大批判斯大林后,国歌歌词中删去了斯大林的名字。

后来人们还有意见,当局决定于1977年9月1日起停止使用国歌歌词。

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米哈尔科夫又被指定为俄罗斯新国歌格林卡的《爱国者之歌》配词,但几年也未能写出。

可就在世纪之末的最后几天里他竟为沿用的苏联国歌的曲调写出了新词。

歌词由三段组成,每段后面重复副歌。

歌词是俄罗斯,我们神圣的祖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罗斯的合唱文化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传统从政治与历史的角度讲,俄罗斯是一个产生得相当晚的国家。

一直到公元九世纪末,十世纪初,早期俄罗斯国家的雏形———基辅罗斯才刚刚形成,因此俄罗斯人讲自己的历史,往往是一千年。

但如果从文化的角度讲,他们的合唱艺术从十五世纪开始就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在此之后,从单音旋律发展到多声部合唱,从时间上讲,也只稍晚于西欧合唱艺术的发展。

他们的合唱传统,主要受到三方面的影响:第一,是宗教的影响,也就是东正教的影响。

东正教从十世纪自拜占庭传入俄罗斯后,对东方斯拉夫民族的凝聚,对俄罗斯国家的建立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正如西方的情况一样,由于诵经与传经的需要,俄罗斯合唱艺术最先是在宗教领域发展起来的。

当时东正教的修道院是传播文化知识的中心,同时也是合唱艺术活动的中心。

在此基础上,“十五世纪末在莫斯科就建立了由35名宫庭侍从组成的合唱团,十六世纪末又建立了由大主教侍从组成的合唱团”①,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俄国宫庭合唱团和俄国总主教合唱团,这是五百年前的历史事件了,可谓历史悠久。

这些合唱团在庆典、隆重的祈祷仪式等重大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那时的教会合唱音乐融合了各地民间流传的歌曲,发展为赞美诗,称为符号谱赞歌”②。

已经具备了不同于西方传统,而具有俄罗斯民族合唱音乐的一些主要特征;“即是一种有严格自然音阶旋律的单声合唱,歌声悠长悦耳,装饰音丰富,旋律绚丽。

到十七世纪,俄国的教堂合唱艺术出现了以新的复调音乐代替单声符号谱赞歌的新风格,音色饱满,浑厚,对比鲜明,更能表现东正教祈祷仪式的显赫气氛”③,同时非常注重表达内心世界的情感。

到十七世纪下半叶,通过沙皇宫庭合唱团和总主教唱诗班的表演,发展为教堂唱诗班大合唱,称“池座合唱”,后来很多欧洲的著名作曲家都对俄罗斯合唱团的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

法国作曲家亚当斯曾于1840年到过彼得堡,他说“宫庭合唱团的演唱使他感动得掉泪,甚至最大的乐队也不能发出如此非同寻常的音响”。

他认为,“皇家合唱团的水平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由于东正教的严格教规,俄国的教堂禁止使用乐器,甚至连风琴也在禁止之列,但也因此更重视人声的巨大表现力。

据统计,“十月革命前的俄国人,除少数民族外,几乎全部是东正教徒,多达一亿人”④。

而苏联解体后,宗教活动又一次达到了高潮,通常的讲法是现在80%的俄国人是教徒。

各地花大力气修建教堂,很多教堂建立了优秀的合唱团,优雅动人的教堂合唱吸引了大批听众。

同时,这些活动也吸引了大批优秀作曲家投身到宗教合唱的创作中去。

东正教的宗教活动推动了俄罗斯合唱艺术的发展,反之,合唱艺术也帮助了东正教宗教活动的开展。

第二,俄罗斯合唱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了民间音乐的影响。

俄罗斯民族的能歌善舞是举世闻名的,从早期的勇士歌、婚礼歌、轮舞歌曲开始,音乐一直在俄罗斯人的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俄罗斯是广袤无垠的,在世界上任何地方还没有这样一种对金光闪闪的在远处就能看到的教堂圆顶的热爱,对远大空间“多声部合唱”的热爱,对鲜艳色彩的热爱。

”⑤俄罗斯合唱文化的发展有其自然与民族心理的缘由。

民间音乐为俄国的作曲家提供了丰厚的创作土壤与养料,我们从格林卡、达尔戈梅斯基、莫索尔斯基、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等人的合唱作品中都可以得到印证。

第三个方面是西方的影响。

我们知道,俄国是一个后起的国家,在三百年前还相当落后。

那时俄国贵族从自己的农奴中挑选人材,组织剧团、合唱团,演出音乐会、歌剧、话剧、芭蕾舞等成为流行的趋势。

天才的农奴音乐家卡申,创作有大量合唱作品。

很多大庄园拥有豪华的剧院与音乐厅,成为俄罗斯文化在反动时期的特色。

农奴制废除后,又有很多商人巨贾成为艺术赞助人。

在这种频繁的与西方的交流中俄罗斯合唱艺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优秀作品不断涌现。

莫斯科著名的谢列梅捷沃伯爵家,早在叶卡捷林娜时代就拥有卓越的私人合唱团,他们演出了许多欧洲大型古典合唱作品。

1802年成立的彼得堡爱乐者协会视宣传大型清唱剧体裁作品为己任,在成立大会上演唱了海顿的清唱剧“创世纪”,是欧洲第一个完整演出贝多芬庄严弥撒的音乐团体,彼得堡也是欧洲最先上演柏辽兹规模宏大的“安魂曲”的城市之一。

在1812年卫国战争前后俄罗斯民族合唱学派发展很快。

非宗教的宏伟合唱形式———俄罗斯民族清唱剧诞生了。

如作曲家杰格齐亚列夫、达维多夫等人的作品。

而另一方面俄罗斯的合唱艺术是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得到发展的,即更重要的是连同西方文化的传入,西欧的革命理念也传入了俄国,使社会中的先进阶层重新审视自己对待社会制度、专制体制以及思想、文化现象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态度,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欧洲列强的连年战争以及各民族独立运动的蜂起,强烈地振撼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及原有的秩序,对俄罗斯的社会生活也造成了极大的震动。

十二月党人的起义开辟了农奴制度时代俄罗斯民族解放运动的第一个阶段,随着自由思想的成长与传播,统治集团对它们的压制也加强了,民主与专制的斗争空前激烈,在文化艺术方面,保守主义与浪漫主义也展开了斗争。

俄罗斯的浪漫主义是在民族运动与民主思想的冲击下成长起来的,民族乐派的成长也是在这种条件下进行的。

令人惊奇的是,俄罗斯的文化连同音乐艺术包括合唱艺术,却在这种严酷的环境下大踏步地跨进了世界先进行列。

二、高度的创作水平一种艺术风格的形成,在诸多因素中,专业作曲家的投入力度是最重要的。

只有他们的全力投入才能把这种艺术的水准提升到相当的高度和具有国际的声誉。

俄罗斯作曲家的创作使俄罗斯合唱艺术跟上了世界合唱发展的步伐。

马克西姆·别列佐夫斯基(1745—1777),季米特里·勃洛尼亚茨基(1751—1825),阿杰米亚·维来利亚(1768—1808)是三位18世纪俄罗斯合唱艺术的先驱。

从出生时间看,1745年出生的别列佐夫斯基,1751年出生的勃洛尼亚茨基比莫扎特出生年月都早,而维杰利亚1768年出生也早于贝多芬。

勃洛尼亚茨基写有35首合唱协奏曲,歌词选用了东正教的圣经、诗歌等,写作手法又深受西欧风格的影响。

他们创作年代的时间之早,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水平之高,可以看出,早在海顿、莫扎特时代,俄罗斯的专业合唱创作及其表演已相当繁荣。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至今。

阿尔汉格尔斯基生于1846年,是十九世纪俄罗斯著名的合唱指挥家、合唱教育家,创作有大量合唱作品。

他创作的宗教合唱“想着令人惧怕的日子”是一首杰作,乐曲旋律悠长,气息宽广,和声浓郁,同名大小调的频繁交替等,都是俄罗斯合唱的典型风格,但也借鉴了西欧的复调合唱写作手法。

结尾处的圣咏是俄罗斯式的,句子很长。

数量多,质量高的合唱音乐会也是俄罗斯音乐生活的一大特色,这种传统持续至今。

他们的合唱音乐会曲目广泛,表演出色,观众踊跃。

俄罗斯作曲家合唱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他们的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十九世纪初是俄罗斯文学与艺术的“黄金时代”,以格林卡等为代表的俄国作曲家在西方思想浪潮的冲击下走出了一条成熟的民族化道路。

而十九世纪末则被称为俄罗斯文学的“白银时代”,出现了又一个高峰。

俄国作曲家们转向了精神领域,如拉赫玛尼诺夫为数众多的宗教合唱,清唱剧“春天”,交响合唱“钟声”等。

俄国文学、艺术的巨大成就震动了全世界,而这些成就是在极端恶劣的社会与自然环境下取得的,显示了俄罗斯人民罕见的艺术天才与创造力。

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著名的合唱作品有肖斯塔科维奇的合唱交响乐,即第二交响曲“十月革命”和第三交响曲“五一节”,普罗科菲耶夫的康塔塔“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以及肖斯塔科维奇的大合唱“森林之歌”等,这些作品都是爱国主义、英雄主义风格的,颂歌式的,史诗性的,是作曲家与那个时代相结合的产物。

值得指出的是,伟大的反法西斯卫国战争和战后和平时期产生了一大批不朽的经典合唱作品,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五、六十年代,并涌现出像杜那耶夫斯基、索洛维耶夫—谢多依这样一批杰出的,具有世界声誉的作曲家。

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开始,与时代相呼应,苏联的文艺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解冻、反思是那一个时期创作的主流。

柴科夫斯基和拉赫玛尼诺夫都创作了大量的合唱作品。

令人遗憾的是,在中国这些作品人们知之甚少。

具有民族主义倾向的塔涅耶夫也以擅长合唱写作著称。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西方把拉赫玛尼诺夫的晚期浪漫风格评论为“保守”的,但在俄国,拉赫玛尼诺夫被认为是真正具有俄罗斯风格的作曲家。

俄罗斯人认为,在柴可夫斯基的作品里,西方的影响是很大的。

而拉赫玛尼诺夫的创作是地道的俄罗斯风格,且不论这些说法是否公允,至少表明了拉赫玛尼诺夫民族风格的纯正在俄罗斯是被公认的。

拉赫玛尼诺夫在1893年仅20岁的时候就写下了无伴奏合唱的宗教仪式作品《哦,主的母亲彻夜祈祷》,而又一部圣乐大合唱《彻夜祈祷》是为纪念他的一位老朋友、中世纪教会音乐的权威斯克连斯基的去世而创作的,于1915年3月23日在莫斯科首演。

这是一部公认的杰作,音乐共15段,构思宏伟而庞大,其主题大多取自东正教圣歌,曲风深邃。

俄罗斯合唱作品有一些重要的特点:1.句法结构独特,经常不用一般意义的小节划分,而是根据需要来构思乐句。

无论是宗教合唱或民间合唱,句法很少呈方整性或对称性,音乐的陈述是不间断的,呼吸自然,更接近语言的需要。

2.调式与和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自然调式的大量运用,尤其以自然小调运用为多。

大小调频繁交替。

属和声往往省略三音,即导音被省略,用空灵的纯五度替代了属和声,显得平和纯朴,“下属———主”和声的运用尤为巧妙。

3.经常运用独唱、领唱、声部领唱,与西方的四部合唱迥异其趣。

1910年从美国归来不久的拉赫玛尼诺夫创作了大型宗教合唱《圣约翰·克利索斯托》,其中第一首《我们崇敬的上帝》就具有俄罗斯合唱音乐的这些典型特征,是音乐会上最受欢迎的曲目之一。

而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十三交响曲》中的第一乐章“婆娘们的深谷”表现了诗人对反犹主义的怒吼。

三、发达的合唱艺术教育俄罗斯优秀的合唱艺术传统之所以能得以保持并发扬光大,还有赖于他们具有一个发达的合唱艺术教育体系。

这个体系有两个特点,一是规模大、人数多,二是这个体系的系统性和高水平。

世界上音乐学院设合唱指挥系的国家很少,而在俄国,每一个音乐学院都设有合唱指挥系,在中、小城市的音乐中学里也都设有合唱指挥专业与拥有优秀的合唱团,如伏尔加河下游的萨拉托夫音乐学院就拥有规模很大的合唱指挥系与实力很强的大合唱团,强大得足以向莫斯科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叫板。

他们学生的基本功扎实,学习曲目范围广、数量大,加上良好的艺术氛围及频繁的国际交流,为他们日后的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个教育体系使俄罗斯的合唱艺术有了人才上的保证,并促进了俄罗斯优秀的合唱传统得以更好的继承与发扬。

四、雄厚的群众基础俄罗斯是合唱艺术的沃土,有两大特点,一是遍地开花,二是水平很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