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志编修工作体会与启示
文化艺术学习心得体会
文化艺术学习心得体会在我的学习生涯中,我一直对文化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
通过学习文化艺术,我不仅仅提高了我的审美能力,还培养了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文化艺术学习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学习文化艺术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文化艺术是一个广阔而多元的领域。
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艺术形式都有着各自独特的魅力。
因此,我努力去理解和欣赏各种不同的文化艺术表达方式,尽量避免以自己的偏见来评判和排斥。
其次,深入学习文化背景是理解和欣赏文化艺术的关键。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文化艺术与历史、社会、人文等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
了解一个文化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以及思想观念,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解读该文化的艺术作品。
因此,我在学习过程中,注重了解相关的历史、社会和人文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欣赏中。
此外,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对于文化艺术学习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亲身参与文化艺术活动,我能够更加贴近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意图和思考。
比如,我曾参加过一次艺术展览,在与艺术家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们创作的灵感来源和创作的意图,这让我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更加深入。
另外,文化艺术学习需要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艺术作品往往是艺术家富有创意的结晶,因此,我通过锻炼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
我经常通过写作、绘画等方式来表达我的想法和感受,这不仅是对艺术的一种实践,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探索。
最后,我认为文化艺术学习是一个持久的过程,需要不断地积累和深化。
每一个学习者都需要持续地学习、研究和实践,才能够在文化艺术领域能够有所成就。
因此,我将继续培养自己的艺术素养,参与更多的文化艺术活动,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和艺术表达能力。
总结起来,通过学习文化艺术,我不仅仅提高了我的审美能力,还培养了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保持开放的心态,深入学习文化背景,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并培养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编修工作心得体会
编修工作心得体会在编修工作中,我始终秉持着“用心创作,严谨编修”的原则。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思考,我深刻感受到编修工作是一项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的工作,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首先,我深刻体会到编修工作是需要真正投入的。
只有真正用心、负责的去完成每一个稿件的编写和修订,才能够做好这份工作。
因为编修工作中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需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才能够使文章表达得更完整、更精准。
所以在编修过程中,需要我不断调整心态,给每一篇文章都用心地审读和认真的修订,才能够真正体现出我的水平和价值。
其次,中心思想在编修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
每篇文章都有着自己的中心思想,只有对它有足够的理解和认识,才能更好地突出它;只有把它表达精准,才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意思。
所以,我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理解文章所想表达的中心思想,认真对待,认真推敲每一个细节,以便更好地协助和提高作者的表达能力。
进一步来说,作为编修工作者,突出重点应该是我们一直以来坚持的原则。
因为一篇文章中,必然会有重点和次重点,对于我们编修工作者来说,在认真地理解每段文字的意思后,就需要采用合适的方式凸显文章的重点和核心内容。
例如,可以通过修改词语,从一个重新的角度诠释中心思想;通过修改段落的结构,强调每个段落的重点内容,从而让文章呈现出更为丰富、更为感人的情感表达。
此外,在编修工作中要注意思辨。
不是所有的读者或作者都有足够的知识背景和理解能力,因此,编修工作者应该具备较高的思维水平和认识能力,能够分析作者所表达意思的背景和意图,遵照逻辑推理的思考方式,制定出更为合理的修改策略,保持一种较高的专业素养。
最后,在遣词造句方面,准确、简练是编修的重点。
我们不仅需要精通语文规范,还需要不断注重细节,从选词入手,尽可能使用更为精准、准确的语句。
这样,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都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出想要的语意。
总之,编修工作是一项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的工作,它需要我们用心、认真、负责地去完成。
文化艺术事业单位工作总结
文化艺术事业单位工作总结
作为一名文化艺术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我深知自己肩负着传承和发展文化艺
术的重任。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文化艺术事业单位工作的独特魅力和挑战。
在这里,我想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一次总结和反思。
首先,作为文化艺术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为了生计,更
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艺术传统。
在工作中,我时刻铭记着这一使命,努力为观众呈现精彩的文化艺术作品,为艺术家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通过自己的努力,我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文化艺术的魅力,让优秀的艺术作品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其次,文化艺术事业单位的工作需要我们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艺术修养。
在
这段时间里,我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艺术修养,努力做到在工作中做到更加专业和精准。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才能更好地为文化艺术事业做出贡献。
最后,文化艺术事业单位的工作需要我们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心。
在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团结一心,齐心协力,才能完成艰巨的工作任务。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自己作为一名文化艺术工作者的责任,我会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为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的来说,作为一名文化艺术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我深知自己肩负着重要的
使命和责任。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为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能够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文化艺术的魅力,让文化艺术事业蒸蒸日上。
社会志愿者在文化艺术活动组织工作的总结和心得体会
社会志愿者在文化艺术活动组织工作的总结和心得体会近年来,社会志愿者在文化艺术活动组织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名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志愿者,我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心得体会。
通过不断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的组织工作,我深刻认识到了志愿者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了这项工作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和分享在社会志愿者文化艺术活动组织工作中的经验和心得。
一、积极参与策划与准备工作作为一名社会志愿者,在文化艺术活动组织工作中,积极参与策划与准备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从活动主题的确定到活动内容的设计,从场地的预订到物资的采购,志愿者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确保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在策划与准备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更好地与团队合作,学会了协调与沟通,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协商,解决问题,并能提前预见可能出现的困难与挑战。
二、注重志愿者队伍的建设与培训志愿者队伍的建设与培训对于文化艺术活动的组织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我的工作中,我发现,一个团结和谐、专业素质高的志愿者队伍能够更好地推动活动的开展,给参与者带来更好的体验。
因此,在组织工作中,我注重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通过定期召开志愿者培训班,我为志愿者提供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活动组织的需求。
同时,我也注重发挥志愿者的主体性,鼓励他们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与活动主题相结合,为活动增添新意。
三、细致入微的服务与关怀作为一名社会志愿者,在文化艺术活动组织工作中,细致入微的服务与关怀对于参与者的体验至关重要。
在活动中,我时刻保持微笑并以友好的态度与参与者进行互动,耐心倾听他们的需求与意见。
我也会尽力为参与者提供舒适的环境和便利的服务,如提供饮用水、帮助解决问题等。
通过这样的细致入微的服务与关怀,我能够赢得参与者的信任与好评,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四、总结与改进工作经验在每次文化艺术活动组织工作之后,及时总结与改进工作经验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总结工作经验,我可以反思工作中的不足与问题,同时总结工作中的亮点与成功经验。
怎样做好文化艺术工作总结
怎样做好文化艺术工作总结文化艺术工作是一项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作,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在这个领域里,如何做好文化艺术工作成为了每一个从业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以下是我对如何做好文化艺术工作的一些总结和经验分享。
首先,要做好文化艺术工作,我们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无论是从事音乐、舞蹈、绘画还是表演等方面的工作,都需要我们对所从事的艺术形式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在这个领域里立足。
其次,要做好文化艺术工作,我们需要有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艺术是一个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领域,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艺术创作和实践,挖掘自己的潜力,不断地创新和突破。
只有在不断地尝试和探索中,我们才能找到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才能做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此外,要做好文化艺术工作,我们需要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文化艺术领域,很少有人能够独自完成一项作品,通常都需要和其他人进行合作。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最后,要做好文化艺术工作,我们需要有扎实的基础和坚定的信念。
在这个领域里,很少有一蹴而就的成功,通常都需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坚持。
因此,我们需要有耐心和毅力,不断地修炼自己,坚定地走自己的艺术之路。
总之,要做好文化艺术工作,需要我们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创新意识和创造力,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扎实的基础和坚定的信念。
只有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我们才能在文化艺术领域里取得成功。
希望以上总结对于从事文化艺术工作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文化艺术 心得体会怎么写
文化艺术心得体会怎么写作为一个对文化艺术有浓厚兴趣的人,我从这个领域中汲取了许多心得体会。
文化艺术是一种生活的体验,通过欣赏和参与其中,我逐渐体会到它的魅力以及对我的成长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首先,文化艺术为我提供了一个世界的窗口。
通过观赏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我能够一窥不同文化的精髓。
艺术作品传递了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使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人们所面对的问题和价值观。
例如,当我欣赏一幅古代中国山水画时,我能够感受到中国人对大自然崇拜和平和的态度。
这样的体验让我更加开阔了眼界,增强了我对世界的认知。
其次,文化艺术为我提供了一个表达自我的平台。
通过参与艺术创作,我能够找到一个真实而又自由的自我。
无论是写作、绘画还是音乐创作,艺术作为一种媒介,帮助我表达内心的情感和体验。
在这个过程中,我能够释放压力、探索自我,并且通过与观众或听众的互动,产生共鸣和沟通。
艺术作为一种沟通的工具,能够帮助我与他人建立深入的联系,分享我的感受和观点,从而培养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此外,文化艺术对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艺术作品里蕴藏着世间万物的美好,它们可以是对万物和谐共存的赞美,也有表达对社会问题的反思。
通过欣赏这些作品,我逐渐发现并坚信真善美的力量。
艺术教会了我如何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它也让我明白,社会的繁荣和稳定需要我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和对人类尊严的尊重。
作为一个艺术爱好者,我经历了从个人情感到社会责任的成长,这是文化艺术带给我的最宝贵的礼物之一。
最后,文化艺术是一种永无止境的探索。
在追求艺术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永远无法涵盖所有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元素。
每一次的探索都是对未知领域的尝试,让我保持着好奇心和学习的动力。
无论是学习不同乐器、阅读各类文学作品还是观看不同风格的电影,每一次的接触都让我对艺术有更深的理解和更丰富的体验。
因为这种无尽的探索,我相信我会在文化艺术的大海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从事文化艺术工作的感悟传承与创新的文化瑰宝
从事文化艺术工作的感悟传承与创新的文化瑰宝文化艺术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瑰宝,其在传承和创新中蕴含着无尽的价值。
从事文化艺术工作的人们,更能深刻地感悟到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与重要性。
本文将探讨从事文化艺术工作的人们在感悟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心得和体悟。
一、文化艺术的传承意义文化是社会的灵魂,艺术是文化的高度浓缩。
传承文化艺术,意味着将历史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注入到现代社会,为人们提供审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由于文化艺术所囊括的内容丰富、学识深厚,传承者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只有深入研究、广泛吸收和传承创新,才能更好地将文化艺术带入新时代。
二、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是密不可分的。
传承是基础,创新是动力。
传承是在尊重历史积累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将文化艺术的精髓传递给后世。
创新则是在传承的基础上,通过融入现代元素、与时俱进的方法,使文化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
传承与创新之间需要找到平衡点,既要保持传统的韵味和独特性,又要注入新的思想和创造力。
三、艺术工作中的传承与创新1. 传承文化艺术经典作品艺术工作者作为文化艺术的传承者,需要对经典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和学习,在表演或创作中体现出其内涵和精髓。
通过对古典作品的学习和演绎,艺术工作者可以在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同时,也将传统文化传递给观众,为观众提供一种审美的标杆和情感交流的桥梁。
2. 创新融入现代元素在传承的基础上,艺术工作者也要勇于创新,将现代元素与传统艺术相结合,使作品充满时代感和个人特色。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不仅可以为作品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推动文化艺术的发展和传播。
3. 创造性的表演和创作风格艺术工作者在传承与创新中,还需要关注个人的创造力和表演风格。
通过不断地自我探索和实践,培养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和创作手法,成为独具个性的艺术家。
在创作过程中,需要时刻保持创新的意识,勇于尝试新的艺术表达形式,以刷新观众的视听感受。
怎样做好文化艺术工作总结
怎样做好文化艺术工作总结
文化艺术工作是一项需要细心、耐心和热情的工作。
要想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
下面我将总结一些做好文化艺术工作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做好文化艺术工作需要有一颗热爱艺术的心。
只有热爱艺术,才能够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同时,热爱艺术也能够让我们更加细心和耐心地对待工作,不断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
其次,做好文化艺术工作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无论是从事文学、音乐、舞蹈还是绘画等方面的工作,都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才能够在这个领域中脱颖而出。
另外,做好文化艺术工作需要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文化艺术工作中,往往需要和其他人一起合作,共同完成一项艺术作品。
只有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才能够使得作品更加完美。
最后,做好文化艺术工作需要有一颗不断追求进步的心。
艺术是一个永无止境的领域,只有不断追求进步,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
同时,也需要不断接触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不断开拓自己的艺术视野。
总的来说,做好文化艺术工作需要有热爱艺术的心、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不断追求进步的心。
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能够在文化艺术领域中脱颖而出,创造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希望大家都能够在自己的文化艺术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编修志书工作总结
编修志书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担任编修志书的工作。
这项工作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编辑的重要性,也让我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一下我在编修志书工作中所获得的经验和收获。
首先,编修志书工作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字功底和编辑能力。
在整理志书内容的过程中,我不仅要对文字进行修辞和排版,还要对内容进行逻辑性和连贯性的审查。
这需要我具备一定的文字处理能力和编辑技巧。
通过这项工作,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还学会了如何通过编辑手段使内容更加清晰、精炼。
其次,编修志书工作需要具备细致和耐心。
志书内容繁杂,需要进行仔细的审查和整理。
在这个过程中,我要对每一个细节进行反复斟酌,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这需要我有足够的耐心和细致的工作态度。
通过这项工作,我学会了如何在细节中发现问题,在耐心中解决问题。
最后,编修志书工作需要具备团队合作意识。
志书的编修工作往往需要多人协作完成,需要与作者、编辑、排版人员等多个岗位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有效地进行沟通和协调,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通过这项工作,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还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价值。
总的来说,编修志书工作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也是一项充满乐趣的工作。
通过这项工作,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文字处理能力和编辑技巧,还学会了如何在细节中发现问题,在耐心中解决问题,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这些经验和收获将对我的未来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更加自信和从容地面对各种挑战,做出更加出色的工作。
编修工作心得体会
编修工作心得体会在工作中,编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职责,它涉及到对文本内容进行修正、修改、校对等工作,以保证文本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读性。
在进行编修工作的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够与大家分享。
首先,对于编修工作,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细心。
编修人员需要仔细阅读和理解文本内容,发现并纠正其中存在的错误或问题。
有时候,这些错误可能是拼写错误、语法错误、标点符号错误,有时候可能是逻辑错误、表达不清晰等。
只有通过细心观察和分析,才能发现这些问题并进行修正。
其次,对于编修工作,我觉得还需要保持一定的耐心。
在修正文本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思考来解决。
有时候,可能需要查阅相关资料或请教其他同事,这都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毅力。
有时候,可能还会面临一些困难和挫折,但是只要保持耐心,相信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另外,对于编修工作,我认为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编修人员需要了解相关的语法、标点符号规则,了解不同文体的表达方式和要求。
同时,还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以便在修正文本时能够做出恰当的修改和调整。
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完成编修工作。
此外,良好的沟通能力也是进行编修工作的重要素质。
编修人员需要与作者或其他同事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其意图和要求,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正。
有时候,可能需要解释自己的修改意见或提出一些建议,这就需要运用到有效的沟通技巧。
通过良好的沟通,可以减少误解和冲突,提高修正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对于编修工作,我还认为需要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编修过程中,往往需要与其他编辑、校对人员或作者紧密合作,共同完成修正工作。
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可以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同时,也能够从其他人的经验和观点中学习和借鉴,不断提升自己的修正能力和水平。
最后,我认为在进行编修工作时还需要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习惯。
文化艺术文学创作总结
文化艺术文学创作总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积极参与了文化艺术文学创作的实践,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探索创作的技巧和形式,提升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下面是对我个人文化艺术文学创作的总结和反思。
1. 创作主题选择在进行文化艺术文学创作时,我注重选择与自己生活经验相符合的主题。
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作潜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我对自然景观和人类情感感兴趣,我选择了描写自然和心灵的作品作为我的主要创作方向。
这样的主题选择使我能够在创作中获得更深入的思考和更丰富的情感表达。
2. 创作语言运用在文化艺术文学创作中,语言是表达作者思想和感情的媒介。
我在创作中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美感。
我尝试使用恰当而精确的词汇来描述所表达的意思,并努力创造出富有韵味和吸引力的语句。
通过对语言的不断磨练和提升,我使得我的作品在表达上更加生动和感人。
3. 文化传承与创新在文化艺术文学创作中,尊重传统并积极推陈出新是至关重要的。
我积极学习和借鉴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精华,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
同时,我也努力创新,试图以新的方式表达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形成独特的创作风格。
这种传承与创新的结合,使我的作品既具有长久的历史感又富有现代气息。
4. 反思与改进在创作过程中,我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反思意识。
每完成一次创作,我都会仔细审视它的不足之处,并从中寻找改进的方法。
例如,我发现自己有时在表达情感时显得过于冗长,造成了读者的阅读疲劳。
为了改善这个问题,我学习了一些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并在创作中加以运用。
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改进,我能够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并更好地与读者进行沟通。
综上所述,文化艺术文学创作是一个富有挑战和机遇的过程。
通过对创作主题的选择,语言运用的提升,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结合,以及不断反思和改进,我逐渐提升了自己的文化艺术文学创作能力。
未来,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实践,不断探索创新的创作方式和表达形式,为文化艺术文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化艺术职业发展总结
文化艺术职业发展总结文化艺术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对于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为一名致力于文化艺术事业的从业者,我深切体会到了职业发展中的挑战和收获。
通过与众多艺术家、策展人和文化机构的合作,并在实践中不断成长,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能够更好地适应并发展于这个行业。
一、对文化艺术的理解与热爱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发现对文化艺术的理解与热爱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对艺术有真正的热情,我们才能更好地与作品产生共鸣,从而以更高的质量对待每个项目。
对于我来说,艺术是与世界对话的一种方式,它可以传达思想和情感,引起观众的共鸣。
要想在文化艺术事业中取得成就,我们必须持续保持这样的激情,并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与技能。
二、不断精进的专业知识作为一名文化艺术从业者,我们需要具备广泛的专业知识。
无论是美术、音乐、舞蹈、戏剧,还是影视制作等领域,我们都需要了解和掌握相关的艺术理论、技巧和历史知识。
通过学习和探索,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与见解,并且不断进一步提升自己。
在职业发展中,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具备深度和广度的知识背景,是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关键。
三、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在文化艺术行业中,与他人合作是不可避免的。
无论是与艺术家合作创作,与团队合作完成艺术项目,还是与赞助商、策展人、发行商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我们都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在我与其他艺术家和机构的交流中,我能够倾听和理解他人的需求,能够妥善处理各种问题和冲突,保持合作的顺利进行。
艺术事业需要团队的力量,只有与他人和谐合作,我们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创作目标。
四、积极开拓与创新随着社会的变化和时代的进步,文化艺术也在不断发展。
作为一名文化艺术从业者,我们需要积极开拓与创新,不断适应新的潮流与需求。
通过参加艺术展览、学术研讨会、行业交流等活动,我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与其他艺术家和专业人士进行互动,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
同时,我也尝试使用新的媒体和技术来进行艺术创作,探索出更具创新性的表现方式。
《文化艺术志》编修工作体会与启示(二).
《文化艺术志》编修工作体会与启示(二)吴智杰一部志书的编修质量如何,在撰稿任务完成后,编审工作起着决定性作用。
新方志工作开展以来,众手编修,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志稿的质量参差不齐。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编审工作认真把好关。
此关把得严,内容不足,可以据实补齐;史实有误,可以发现和订正;体例不合,可以按规范修改;行文不严谨,可以加工修饰。
总之,凡有不足,均可在编审阶段弥补和完善。
《文化艺术志》的编修,在这方面的实践体会和得到的启示,除前文(见《天津史志》2007年第6期)谈到的以外,还有几点,继续介绍如下:l、关于篇目编排篇目的编排,应根据不同事物(项目)形成、产生历史的早晚,或根据它们在社会上和人民心目中影响力的大小,加以科学、合理的编排。
《文化艺术志》篇目的编排,有一个从不尽科学、合理到比较科学、合理的调整变化过程。
修志初期设计的篇目,全书13组文化艺术专业的依次排序是:⑴文物、考古,⑵博物馆、纪念馆,⑶图书馆,⑷美术,⑸音乐、舞蹈,⑹戏剧,⑺曲艺、杂技,⑻艺术教育,⑼艺术创作、科研、咨询,⑽电影,⑾演出场所,⑿群众文化,⒀对外文化交流。
这个设计,实际上是把全志分成两段:第一段两个项目为文物事业,第二段11个项目为文化艺术事业。
鉴于文物事业已单独编纂《文物志》,仅从文化艺术事业篇目设置情况看,上述编排是不够科学、合理的。
理由是:第一,在这些艺术专业项目中,就其形成与发展轨迹看,排在前面的图书馆在历史上并不是出现最早的;第二,从艺术品种在社会上的影响及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而言,图书馆、美术、音乐在全部文化艺术品种中都不是最突出的。
另外,若从宏观上观察一个城市(或地区)的文化艺术状况,除特殊专业研究和观察以外,一般情况下,人们首先关注的文化艺术品种,不会是图书馆、美术、音乐,应是戏剧、曲艺等。
1999年10月,我们从在京举办的“全国方志成果展览”上看到,已出版的省、市文化艺术志书,其篇目编排都把影响力较大的民族艺术品种戏剧、曲艺、杂技排在前面,把影响力较小的品种(如图书馆)和外来品种(如电影)排在后面,从中受到启发。
社会志愿者文化艺术工作总结与心得体会
社会志愿者文化艺术工作总结与心得体会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社会志愿者文化艺术工作,通过这次经历,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心得体会。
首先,作为一名文化艺术志愿者,我们不仅需要热爱文化艺术,还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活动的准备阶段,我学习了相关的舞台表演技巧、音乐欣赏知识以及文化活动的策划与组织方法。
这些知识的掌握不仅提升了我自身的素养水平,还使我能够更好地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
其次,合作与沟通是文化艺术志愿者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志愿者团队中,每个人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通过与队友的合作,我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只有所有人齐心协力,才能将一场文化艺术活动筹划得更加完善。
同时,与社区居民或参与者的沟通也至关重要。
我们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做出调整,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只有保持良好的沟通,我们才能更好地开展志愿者服务工作。
其次,我认为在文化艺术志愿者工作中,创新和持续学习至关重要。
每个活动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目标受众,我们需要寻找不同的方式和创意,使活动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
同时,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保持与时俱进。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满足参与者的需求,并为他们带来更多的文化艺术享受。
最后,作为一名社会志愿者,我们要始终保持热心和真诚的态度。
无论是与社区居民、参与者还是志愿者团队的成员交流,我们都应该积极主动地展现出自己的关怀与热情。
只有真诚的情感才能打动别人,激发他们对文化艺术的兴趣和参与。
通过本次社会志愿者文化艺术工作,我不仅加深了对文化艺术的理解和认知,还体会到了志愿者服务的重要性和意义。
文化艺术是传承和展现一个社会的精神和价值观的重要方式,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们能够通过自己的行动,为社区居民带来文化的福利和艺术的享受。
同时,这些经历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志愿者服务是一项需要持久性与专业性的工作,需要我们保持创新、合作与持续学习的态度。
综上所述,我通过社会志愿者文化艺术工作收获颇丰。
编修工作心得体会
编修工作心得体会自担任编修工作以来,我对这份任务的理解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
在开始时,我以为编修工作仅仅是对已有的资料进行整理和编辑,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逐渐认识到,编修工作并非简单的整理,而是一种对于知识的深度理解和重新构建。
对于编修工作来说,细心和耐心是不可或缺的品质。
因为这项工作需要大量细致繁琐的阅读、修改、比较和分析。
比如,我在处理一次涉及大量史料的编修工作时,我发现不仅需要深入挖掘史料的内涵,同时还要从多种史料中寻找相互印证的信息,以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同时也需要极其细致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此外,编修工作还需要一种全局观。
在处理某一段落时,我需要考虑到这一段落与整体内容的关系,以及这一段落对于读者可能产生的影响。
这种全局观使我能够更好地把握编修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同时也使我能够更好地理解编修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在编修工作中,我也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我发现自己在某些领域的知识储备还远远不够,这使我意识到自己在专业素养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为了更好地完成编修工作,我开始有意识地加强自己的学习,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加专业培训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在这次编修工作中,我也有了许多收获。
我不仅对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我深刻认识到,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编修工作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总的来说,我对于编修工作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浅到深的过程。
我深刻体会到,编修工作并不仅仅是对已有资料的整理和编辑,更是一种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重新构建。
要想做好这项工作,不仅需要细心、耐心和全局观,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为编修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编修工作心得体会范本
编修工作心得体会范本
编修工作作为文化传承和知识整理的重要环节,对于维护文献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参与编修工作的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在编修过程中,我学习到了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细致的工作方法。
每一份文献资料都承载着历史和知识,对它们的整理和修订需要极高的专注和精确。
我逐渐掌握了如何对文献进行分类、校对、注释和整理,确保资料的系统性和可读性。
此外,编修工作还要求我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处理各类文献时,我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相关的历史背景、文化特点以及专业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献内容,做出恰当的修订和注释。
在实际工作中,我也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
编修工作往往需要多个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和交流,可以更有效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创新在编修工作中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编修工作也在不断地融入新的技术和方法。
我学会了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数字化处理、数据库管理等,来提高编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这段编修工作的实践,我更加理解了编修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未来,我将继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为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时,我也会将编修工作中培养的细致、严谨和团队协作精神应用到其他领域,为自己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 1 页共 1 页。
编修工作心得体会范本
编修工作心得体会范本工作心得体会作为一名编修工作者,我有幸能够在这个团队中工作,并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在这里,我学会了如何高效地进行编辑工作,提高文章的质量和可读性。
以下是我在工作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对其他编修工作者有所帮助。
首先,一个好的编辑必须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编辑文章时,对词句的选择、语法的运用以及段落的组织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始终保持对语言的敏感性,时刻注意文章的整体风格和语言的流畅度。
同时,我也会经常参考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和经典的编辑手册,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其次,耐心和细心是编辑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品质。
编辑工作需要经常阅读、修改和纠正文章,同时还要注意识别和解决文章中的问题。
我会仔细审查每一篇文章,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修正和改进。
有时候,一个微小的错误可能会对整个文章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我在编辑过程中会反复核对,确保文章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准确、清晰和简明的。
此外,与作者的良好沟通和合作是编辑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编辑不仅要明确自己的编辑意图,还要与作者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确保双方对于文章的理解一致。
在与作者合作的过程中,我会尊重并接纳作者的观点和建议,同时也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期达到更好的编辑效果。
通过良好的合作,不仅可以提高文章的质量,还能够加深与作者的信任和友谊。
此外,在编辑工作中,我也学会了如何处理好时间和任务的安排。
由于编辑工作需要高度的专注和精力,因此我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并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
在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时,我会保持冷静和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挑战,并逐步解决问题。
同时,我会不断提高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并采取一些高效的工作方法和技巧,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最后,一个优秀的编辑还需要保持对知识的不断学习和更新。
在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只有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
作为一名编辑,我会经常关注各类新闻、时事和科技信息,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新的编辑技巧。
编修工作心得体会
编修工作心得体会编修工作心得体会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出版行业也经过了一次巨大的变革,纸质出版形式已经逐渐被数字出版所取代。
编修作为出版行业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随着行业的变革而不断地更新与完善。
在多年的编修工作中,我有幸参与了许多优秀作品的编修,也经历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体现自己的真实感受编修工作要求我们对作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感受,因此,在编修的过程中,我始终保持着一种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感受力。
对于每一篇作品,我都会仔细阅读、反复思考,力求将作品的精髓呈现出来,并在其中融入自己的感性理解和体验。
只有真正理解和感受了作品,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编修能力。
二、表达中心思想编修工作的核心在于表达作品的中心思想,因此,我们需要对作品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
在实践中,我注意到,在表达中心思想时,需要避免解读过度,不要将作者原本想表达的思想歪曲或夸大。
我们编修人员要具有透彻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将作品的中心思想精准表达出来。
这是编修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
三、突出重点在编修的过程中,有时候作品中有很多内容,但并不是每一部分都同样重要,因此,我们需要对主次关系进行把握。
在编修时,要突出作品的重点,对于次要部分则进行适度删减或合并处理。
这样可以让作品的重点更加明晰,读者也更容易抓住作品的重要内容,从而得到更好的阅读体验。
四、注意思辨编修工作需要我们具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在解读作品时要考虑多种因素,不仅仅是作品本身,还需要对社会背景、文化因素等有一定的了解和思考。
在我的实践中,我始终坚持思维开放、独立思考的原则,并且对于一些有争议性的问题,我也会秉持严谨的态度加以思考和分析。
五、遣词造句准确、简练编修工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语言表达,我们需要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作品的精髓,同时尽量避免出现语病和错别字等问题。
在我的经验中,我发现,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在词汇的选择和句式的运用上,需要多做思考和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艺术志》编修工作体会与启示吴智杰《天津通志〃文化艺术志》,是天津有史以来首次编修的文化艺术专业志书。
作为参与和主持本志编修工作的一员,看到经过全体编修人员十多年的艰苦工作已经出版的志书,由衷地感到高兴;同时,也联想到这成果来之不易。
出于对修志工作的喜爱和十多年来一起共事的同志们团结合作,认真学习,互相切磋,共同完成任务的良好工作氛围的欣慰,在志书出版之际,愿就这项工作的感受和个人的实践体会作一点回顾,一方面向领导和同仁汇报,一方面供从事续修工作的同志们参考。
一我从事文化事业管理工作近40年。
修志,是我在晚年从事的一项新的工作。
因其新不熟悉,只能是从零开始。
接触这项工作后,经过一段学习,对这项工作的意义颇感兴趣。
江泽民同志于1987年5月在上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讲道:编修地方志是我国特有的历史传统,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地方志工作,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曾积极倡导。
1956年,编纂地方志曾列入国家科学12年发展规划20个重点项目之一;1980年以来,中央领导同志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倡方志编修;1983年、1985年中宣部、国务院曾就开展和加强地方志工作先后发过文件;1986年4月第六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个五年计划》中明确列出‚编写《地方志》和艺术各门类的志书,集成有关各卷。
‛江泽民还指出: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千秋大业。
学习了江泽民同志的讲话,深感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
但是,修志,毕竟是一项专门学问,绝不是只了解其重要意义和只凭兴趣就可能做好的。
只有懂得了地方志业务知识,掌握了编修要领和熟悉了编写规范,并在实践中肯于钻研和探索,才能胜任。
我走进修志队伍十年来,除在市地方志办公室举办的修志学习班和专业会议上聆听过专家、学者讲授的编修知识和经验体会以外,主要是不断、反复学习市地志办编辑出版的《地方志基础知识选编》。
我从这部《选编》中了解了我国方志工作的历史和传统,学到了地方志编修的基本知识,包括:地方志的定义、种类和特征、方志的性质和功能,编纂新方志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编写专志的具体要求,体例的含义、构成和样式,体裁的种类和特点、体例的继承和创新,篇目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专业志篇目的设计、篇目设计中应解决好的几个问题,资料的地位与作用、资料的来源与应用、资料的鉴别与考证,等等。
这些基础知识的讲授,对编修实践是正确、有力的指导,而所讲的原则和方法,都具有可操作性。
如果说我经过几年的编修实践,在熟悉方志业务知识、掌握编修要领和编写规范方面有了不断进步和取得了一定成绩的话,那么,学习上述基础知识,则是重要途经和方法。
可以说,我的修志生涯,是从学习这部《地方志基础知识选编》起家的。
二在《文化艺术志》的编修运作过程中,遇到不少属于内容构成、篇目设臵、史实鉴别、行文规范等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在《选编》中相关内容讲述的原则、要领的启迪、指导下,经过我们联系实际,对照进行研究、分析,都得到了解决。
这类问题的解决,不仅提高了本志的编修质量,也为续修工作提供了借鉴。
下面,仅举几例。
1、关于历史溯源作为天津历史上首次编修《文化艺术志》,弄清天津文化艺术的历史源头,应当说是一个重要任务。
在志稿编审初期,我们看到天津地域的文化艺术历史源头,最早为元〃泰定三年(1326)。
即:‚是年八月,元王朝为祈求海神保佑漕运安全敕建的天后宫,在三岔河口西岸小直沽(今南开宫北大街)建成。
宫前建有戏楼,除为酬神安排乐舞、杂技表演,也是漕运船工聚集娱乐之地。
‛在本志‚蓝本‛评审会后,我们从市文物部门的考古发掘船中发现,天津地域的文化艺术历史源头,远及距今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其根据是90年代在蓟县青池村出土的属于新石器时代的古器物上有雕塑、陶纹饰等。
据此,我们修改了天津文化艺术的历史源头,即:从原记述的元〃泰定三年(1326)提前到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公元前6000至前5000年。
为此事,我们曾向市地志办进行咨询,何志英主任表示,新发现的历史文化现象,只要有史实根据,就可以如实记述。
我们相信,天津地域文化艺术历史源头时间的定位,不仅使文化艺术的历史大为提前,对其它领域历史的考察和研究将产生影响。
2、关于史实记述我们知道,‚志依史存‛。
也就是说,志的内容是由史实构成的。
史实,特别是重要、重大史实,凡应入志的,内容必须准确、完整,不能简单化,不能草率从事。
例如,《文化艺术志》的《大事记略》中,1957年第一条原稿写的是:‚3月17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来津视察。
当晚向全市党员作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
‛初见此稿,即感到这的确是一件大事,应当入志,但内容不够完整。
一是记述的内容不够严谨。
‚当晚向全市党员作报告‛,‚全市党员‛的提法似欠准确。
二是全文内容过于简单。
三是未写文艺部门是否有人到场听此报告。
为弄清这条‚大事‛,我们进行了调查了解。
在从多种文字史料上查不到理想的记述之后,我们联系时在市委办公厅秘书处任秘书的王辉同志。
王老正是当时参与组织召集这个报告会,并给各区委打电话发通知的工作人员之一。
据他回忆,当时组织这个报告会,时间很紧,办公厅秘书处几个人分头给市委机关和区、局打电话发通知,到会的都是领导同志,不可能是全市党员。
按照王老回忆的当时组织报告会的经过和毛主席讲话的内容,我们改写了此稿,订正了史实;还将向时任市文化局副局长的张映雪同志了解到的市文化局系统参加报告会人员的情况作了必要的记述。
这样,作为《文化艺术志》,这条‚大事‛的内容,就更为贴切(详见本志54页)。
又如,志稿中1994年5月,天津歌舞剧院在北京音乐厅演出《东方慧光》,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到场观看,看后即兴讲了一段称赞的话,志稿对此事只写出30几个字。
经调查,发现时在现场的一位老艺术家搞的现场录音,我们据此重新记述了赵老的讲话:‚没想到你们的演出这么好,这是东方的智慧之光。
我原以为是虔静的声音,而听到的却是发扬的声音,这声音使我振聋发聩。
佛经上说,演大雷音,击大法鼓,以唤起被蒙昧的人们,使其得到启发和觉悟。
你们的演出使我们得到享受,受到了教育。
‛同时,我们还将此后不久赵老为此剧题写的剧名‚东方慧光‛编入本志,附他的讲话之后,从而为这一史实的记述增添了光彩(详见本志97、98页)。
3、关于类目设臵‚事以类分‛,‚以类设目‛,是志书篇目设臵的基本原则。
对此,我们在《文化艺术志》编修中作了一些探索。
有时曾有不同认识,甚至有过争论,最后统一到正确的认识上来。
例如,在80年代出版的《天津简志》,其中第二十三篇《群众文化事业》一章,按三个系统各设一节,即:《文化局系统的群众文化事业》、《工会系统的群众文化事业》、《共青团系统的群众文化事业》。
在《文化艺术志》编修初期,曾打算仍以《简志》的模式按三个系统为群众文化事业设臵章节。
后经分析认为,此法似有‚条理不清‛和‚归类不准‛的问题。
理由是:我国的文化事业,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组成部分,是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文化部统一制定方针政策、发展计划和统一领导管理的。
在地方,群众文化工作也是由党委宣传部门和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统一安排发展计划、统一组织开展活动和统一领导管理的。
因此,志书中此项类目,不应分‚系统‛设臵,而应按这项事业的内涵及专业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首先应突出群众文化工作在方针政策上由中央统一领导的精神,其次是明确群众文化事业的一切活动都是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进行的。
本此精神,经反复研究,对《文化艺术志》的《群众文化篇》,决定设臵《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机构》、《群众文化活动场所》、《群众文化社团》4章;在内容构成上,将3个系统在兴办群众文化事业所作的投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就,分别梳理、集中,适当编入相关章节,在行文中注意写明所记述的群文事业发展建设成就和艺术实践活动的主办者。
这样,既依据群众文化事业的专业内涵科学、合理设臵了类目,也彰显了不同系统部门在这项事业发展、建设和艺术实践上所作投入取得的成绩,避免了按3个‚系统‛设臵章节记述同一项事业而出现‚多头‛领导和‚各自为政‛的现象。
又如,《文化艺术志》原设计的《戏剧篇》,其中《剧种》一章共列出京剧、河北梆子、评剧、话剧、豫剧等11个剧种,未列歌剧、舞剧两个新型剧种,而将其分别安排在《音乐篇》、《舞蹈篇》内。
‚蓝本‛评审会期间,一位老艺术家在审读蓝本时提出:《音乐篇》中的歌剧、《舞蹈篇》中的舞剧,均属于戏剧品种,理应编入《戏剧篇》;天津歌舞剧院的主要演员加入‚剧协‛而不加入‚音协‛、‚舞协‛,也说明这个问题。
这使我们感到,对两个新型剧种的安排,实际上是‚归类不准‛的问题。
经研究决定采纳这位老艺术家的合理化建议,将歌剧、舞剧从《音乐篇》、《舞蹈篇》中划出,编入《戏剧篇》,使剧种从原有11个增为13个。
进行这一调整、变动,既涉及了篇内容的修改,也涉及章节内容、结构的重新组合与加工。
此举虽然费时费力不小,但看到这是符合专业艺术内涵的科学、合理调整,所费精力是必要的,值得的。
4、关于内容的充实志书内容的充实程度,关系到志书内涵的分量和质量。
一部志书的编修,在撰稿阶段,有些项目的内容,不可能一下子搞完善,其内容的审视、衡量、敲定,必有一个过程。
这就需要编者在编审运作中,认真分析志文的内容,注意发现其中的不足,适当加以修改或补充,这对志书内容的充实是绝对必要的。
《文化艺术志》的编修,我们解决了不少这类问题。
例如《美术篇》稿的撰写,因所依据的《简志》内容比较简略,为充分展现天津美术事业的发展成就,我们在《绘画》一章为国画、油画、版画、漫画‚四大画种‛分别立节,并邀请专业人员撰写了文稿。
在美术理论、美术人才培养方面,原稿存有‚标题不准‛、‚资料不全‛的缺陷。
如原标题为《美术理论》的一章,其内容只是美术出版物的介绍;《美术人才培养》一章,只记述了天津工艺美术设计院一所高等美术院校,未将天津美术学院列为内容。
经过调研,得到天津美院何延喆教授和该院两位专业人员的支持、帮助,改写了这两章的文稿,前者充实内容后改为《美术理论研究》,后者的《教学机构》、《教学与专业实践》两节,增写了天津美术学院的发展历程和教学业绩,从而较好地丰富了美术篇的内容。
5、关于突出地方特点《文化艺术志》编修启动后,在篇目设计时,强调‚事以类分‛和‚按类设目‛,对具有地方特点的事物应否加以突出,不明确。
例如在美术篇的篇目设臵上,未将长期以来被称为天津民间艺术‚三绝‛的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和‚风筝魏‛风筝予以突出安排,而按艺术品种的分类,将其分编在《绘画》、《雕塑》、《民间工艺》3章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