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技术》第一章第9节

合集下载

《第9节多媒体元素与超链接》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自编模拟

《第9节多媒体元素与超链接》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自编模拟

《多媒体元素与超链接》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让学生掌握多媒体元素的基本概念,了解超链接在网页制作中的作用及创建方法,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多媒体作品制作的基本能力,同时提升其自主探究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理论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多媒体元素与超链接》课程的相关资料,了解多媒体元素和超链接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 多媒体元素认识:学生需识别不同的多媒体元素,如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并能够区分其在网页中的重要作用。

3. 超链接制作:学生需学会在网页中插入超链接,理解超链接的作用及在网页交互中的作用,能够正确设置超链接的目标地址和显示文本。

4. 实践操作:学生需利用所学知识,自主设计一个包含多媒体元素和超链接的简单网页,要求网页布局合理、内容丰富、交互性强。

三、作业要求作业要求如下:1. 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并保证作业的完整性和质量。

2. 理论学习部分需有详细的笔记记录,以备后续复习。

3. 多媒体元素和超链接的使用需符合规范,不得出现错别字、错位等问题。

4. 实践操作部分需有明确的网页设计思路和步骤记录,网页内容需与所学知识紧密结合,具有实际意义。

5. 作业需以个人或小组形式提交,提交前需进行自查和互查,确保无误后再提交。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理论学习部分:评价学生对多媒体元素和超链接的理解程度及笔记的完整性。

2. 实践操作部分:评价学生网页设计的合理性、美观度、交互性及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3. 团队合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小组作业中的协作能力和对团队贡献的程度。

五、作业反馈作业反馈如下:1.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2. 对于优秀作业,将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表扬,激励学生继续努力。

3. 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疑惑。

4. 作业成绩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纳入期末总评。

《第9节仿真环境下的机器人》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自编模拟

《第9节仿真环境下的机器人》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自编模拟

《仿真环境下的机器人》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让学生掌握以下内容:1. 理解机器人及仿真环境的基本概念;2. 学会使用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3. 初步尝试编写简单的机器人控制程序。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作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理论知识学习:通过课堂讲解和PPT展示,使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定义、发展历程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学习仿真软件的操作界面及基本功能。

2. 操作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仿真软件进行基础操作练习,包括但不限于软件的启动与关闭、界面的基本导航、机器人的创建与删除等。

3. 编程体验:通过示例,学生了解机器人编程的基本思路,尝试编写简单的移动、转向等控制程序,并观察机器人在仿真环境中的反应。

4. 案例分析:分析一个简单的机器人应用案例,如自动扫地机器人等,加深学生对机器人应用的理解。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认真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做好笔记;2. 在操作实践中,学生需独立完成软件操作练习,并记录下操作过程中的疑问和困难;3. 在编程体验环节,学生需尝试编写至少一个简单的机器人控制程序,并确保程序能在仿真环境中正常运行;4. 案例分析部分,学生需查阅相关资料或网上信息,了解至少一个机器人应用案例的详细信息,并做好记录;5. 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逾期不交者按相关规定处理。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操作实践的熟练度、编程体验的完成度和案例分析的深度进行综合评价;2. 评价方式: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及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相应的成绩;3. 鼓励学生在作业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创新点,对于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可给予额外加分。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指出学生在作业中存在的不足和错误,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建议;2. 对于共性问题,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和纠正;3.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经验,共同进步;4. 作业反馈将作为学生后续学习的参考和依据,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第9节多媒体元素与超链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信息技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第9节多媒体元素与超链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信息技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六、教学资源拓展
1. 拓展资源
(1)多媒体素材库:提供丰富的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素材,供学生练习和创作。
(2)在线教程:提供多媒体元素与超链接的详细操作步骤,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
(3)教学视频:通过视频演示多媒体元素与超链接的插入与设置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突出多媒体元素与超链接重点,强调多媒体元素与超链接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多媒体元素与超链接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多媒体元素与超链接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 要求:包含至少一张答案:
- 步骤一:新建一个演示文稿,插入一张图片作为封面。
- 步骤二:插入一段音频和一段视频,分别设置超链接,实现从封面跳转到音频和视频页面。
- 步骤三:设计音频和视频页面的内容,确保与超链接的设置相匹配。
- 步骤四:预览演示文稿,检查超链接是否正常工作。
四、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
- 电脑及投影仪:用于演示多媒体元素和超链接的插入与设置。
- 多媒体素材: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等,用于教学演示和学生实践。
2. 课程平台:
- 信息技术教学软件:用于展示和操作多媒体元素与超链接。
3. 信息化资源:
- 在线教程:提供多媒体元素与超链接的详细操作步骤。
- 教学视频:通过视频演示多媒体元素与超链接的插入与设置过程。
5. 题型五:多媒体元素与超链接的创新应用
- 题目:请举例说明多媒体元素与超链接在实际生活中的创新应用。

《第9节 仿真环境下的机器人》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自编模拟

《第9节 仿真环境下的机器人》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自编模拟

《仿真环境下的机器人》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仿真环境下的机器人操作,了解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操作机器人进行简单的移动、旋转和缩放操作,熟悉仿真环境下的操作界面。

2. 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对机器人进行修改和调整,观察其行为变化。

3. 结合教材中的案例,尝试编写简单的机器人程序,实现预设的功能。

4. 在完成上述任务后,完成一份关于机器人操作的经验总结报告。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完成后,需在班级群里分享截图或视频记录,展示自己的操作成果。

2. 鼓励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时,积极寻求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3. 提交经验总结报告时,需阐述自己在机器人操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及可以改进的地方。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机器人操作过程的流畅性、准确性,以及程序编写的规范性和逻辑性。

2. 评价方式: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评分,同时针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和指导。

五、作业反馈1. 鼓励学生主动寻求反馈,特别是对机器人操作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积极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2. 作业反馈应在下一节课上进行,教师将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和个别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通过本节课的作业,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仿真环境下的机器人操作技能,还能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经验总结报告的撰写,学生可以更好地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同时,教师也应该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进一步掌握在仿真环境下的机器人编程技巧,提高机器人运行效率和问题解决能力。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

课题:第一章第9节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学习目标:(第一课时)1.学习利用静电力、电场强度等概念研究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等物理量的变化2.学习运用静电力做功、电势、电势差、等势面等概念研究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的能量转化3.了解示波管的工作原理,体会静电场知识对科学技术的影响学习重难点:加速及偏转导学案:使用说明:用严谨认真的态度完成导学案中要求的内容,明确简洁的记录自己遇到问题。

预习部分(20分钟)1.平抛的基本公式2.平行金属板形成怎样的电场?电场线如何画?带电粒子放入后受力情况画图?3.由上图分析如果由静止释放将做何运动?补充:在处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问题时,常常因“重力是否可以忽略”而迷茫。

处理这一问题时方法可归纳为两种(1)只有在带电粒子的重力远远小于静电力时,粒子的重力可以忽略(2)一般的说,微观带电粒子如电子、质子、离子、α粒子等除有说明或有明确的暗示外,处理问题时均不计重力。

而带电的液滴、小球等除有说明或有明确暗示外,处理时均应考虑重力。

探究部分探究点一带电粒子的加速问题1:在真空中有一对宽为d的平行金属板,两板间电势差为U。

若一个质量为m、带正电荷q的粒子,由静止释放计算其到达负极板时的速度?方法一:(利用牛顿定律及运动学公式)方法二:(动能定理)拓展:如果有初速度如何?(加速或减速两种情况)问题2:试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探究点二带电粒子的偏转问题1:如图分析电子受力情况以及运动形式直线还是曲线?并试着画出运动轨迹。

问题2:与平抛运动对比有何相似之处?我们将如何处理此类问题?问题3:如图平行极板长L,相距d,极板间电压U,一电子沿水平于板面方向射入电场中初速度为V0.求(1)电子射出电场时的时间;(2)沿垂直于板面方向的位移(偏转位移或侧移量);(3)末速度大小及方向? 要求自己作图标明相应物理量拓展:(1)大量带电粒子,质量不同,带电量相同,以相同的速度垂直电场进入并穿过同一个平行极板,它们的运动时间相同吗?运动轨迹相同吗?(2)出电场后的运动形式?当堂检测1.真空中有如图所示匀强电场带点粒子能够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理由?2. 密立根油滴实验进一步证实了电子的存在,揭示了电荷的非连续性.如图所示是密立根实验的原理示意图,设小油滴质量为m,调节两板间电势差为U,当小油滴悬浮不动时,测出两板间距离为d.可求出小油滴的电荷量q=_______.3.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只受电场力作用时,它不可能出现的运动状态是( )A.匀速直线运动B.匀加速直线运动C.匀变速曲线运动D.匀速圆周运动4.真空中有一对平行金属板,相距6.2cm,两板电势差为90V。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9课《演示文稿巧编辑》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9课《演示文稿巧编辑》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演示文稿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演示文稿制作与编辑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发现了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首先,学生在制作演示文稿时,对于整体布局和设计理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强调演示文稿的整体美观性和协调性,引导学生把握设计原则。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演示文稿的基本概念。演示文稿是一种通过幻灯片形式展示信息的工具。它是表达观点、分享成果的重要手段。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制作一个关于“我的爱好”的演示文稿,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演示文稿的制作和编辑技巧、图片与文字的协调搭配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演示文稿巧编辑》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展示自己的作品或想法的情况?”(如课堂报告、故事分享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演示文稿制作的奥秘。
-图片与文字的协调搭配:学生在插入图片和设置文字时,往往难以置:动画效果的设置较为复杂,学生可能难以掌握,需要详细讲解并演示。
-演示文稿放映与分享的操作:学生可能在演示文稿放映和分享过程中遇到问题,需要教师指导解决。

黑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9课《多彩风车》说课稿

黑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9课《多彩风车》说课稿

黑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9课《多彩风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多彩风车》是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9课的内容。

本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通过使用画图工具,设计并制作一个多彩风车。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画图工具的基本功能,如线条、颜色、形状等,来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此外,学生还将学习如何保存和展示自己的作品,以及如何给予和接受同伴的评价。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画图工具使用基础,对于基本的功能如线条、颜色、形状等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然而,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往往缺乏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同时提高他们使用画图工具的熟练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画图工具的基本功能,创作出具有个性的多彩风车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学生能够学会如何运用线条、颜色、形状等元素来表达自己的创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体验信息技术带来的乐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画图工具的基本功能,创作出具有个性的多彩风车作品。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线条、颜色、形状等元素来表达自己的创意,以及如何给予和接受同伴的评价。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任务驱动法、分组合作法和启发式教学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视频等,来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系列多彩风车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讲解演示:讲解画图工具的基本功能,如线条、颜色、形状等,并进行现场演示。

3.任务驱动:给学生发放任务单,要求他们根据指定的要求创作一个多彩风车作品。

4.分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互相交流、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5.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给予和接受同伴的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9课《体验在线应用》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9课《体验在线应用》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9课《体验在线应用》教案(一)年级:三年级上册学科:信息技术版本:浙教版(2023)【教材分析】这是一节关于信息技术的课程,旨在帮助三年级的学生掌握如何体验和使用在线应用。

课程强调了信息素养的培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以及信息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并掌握在线应用的基本概念,如在线学习平台、在线协作工具等,能熟练操作一款在线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体验在线应用的便利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理解在线应用在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网络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包括丰富多彩的在线应用、信息查询以及在线收集信息。

难点是在线收集信息的技能。

三、教学内容1. 在线应用的定义和类型介绍。

2. 选择一款常见的在线应用(如Google Docs或钉钉等)进行操作演示和实践。

3. 讨论在线应用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四、教学方法1. 演示教学:教师操作在线应用,学生观察学习。

2. 实践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操作在线应用。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在线应用的使用体验和应用场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在线应用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知:介绍在线应用的种类,然后选择一款应用进行详细讲解和操作演示。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在线应用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分享交流:每组选派代表分享操作体验和发现的应用场景,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和补充。

5. 总结提升:回顾本课内容,强调在线应用的重要性和正确使用方式。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如操作是否熟练,是否能理解并解决遇到的问题。

2. 小组评价:评价小组的分享交流,看是否能准确表达操作体验,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

3. 自我评价:让学生自我评价本课的学习收获,反思自己的操作过程,提出改进的地方。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第9课 小小按钮用处大》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第9课 小小按钮用处大》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第9课小小按钮用处大》教案一年纪:小学六年级下册学科:信息技术教材版本:泰山版【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一部分,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App Inventor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通过设计手机APP程序,提高学生使用技术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App Inventor的启动方式和界面。

让学生初步掌握App Inventor界面设计的方法。

通过设计手机APP程序,提高学生使用技术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并感受App编程的简便和乐趣。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App Inventor的启动方式和界面。

初步掌握App Inventor界面设计的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App Inventor界面设计的方法。

教法:讲练结合、任务驱动。

教学准备:计算机房设备准备。

练习素材。

演示课件。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

介绍能能的奶奶年龄大了,容易忘事,能能想设计一种“记录吃药”的App软件。

引入新的编程软件App Inventor的知识。

导出课题:第9课小小按钮用处大。

探索新知-任务一:按钮触发得提醒。

介绍App Inventor的界面以及各部分的用法,比较与Scratch界面的不同之处。

按钮可以感知用户的触摸,启用属性可以决定按钮是否能够感知到触摸。

改变按钮的某些外观特性。

探索新知-任务二:制作“便签”App。

小组讨论“便签”App与上一个“记录吃药”App有什么不同。

小组展示讨论结果。

这个App中,我们需要“按钮”“标签”“文本输入框”三个组件,将这三个组件像积木一样组装好,设置每个组件的属性。

学生尝试操作、展示作品。

学生按照任务要求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新知识。

提醒学生课后继续练习,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板书设计:第9课小小按钮用处大App Inventor组件面板工作面板组件列表组件属性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第1章 第9节 第1课时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和偏转(41张PPT)

第1章 第9节 第1课时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和偏转(41张PPT)
对应学生用书P34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 (2011· 福建高考 ) 反射式速调管是常用的微
波器件之一,它利用电子团在电场中的振荡来产生微
波,其振荡原理与下述过程类似.如图所示,在虚线MN 两侧分别存在着方向相反的两个匀强电场,一带电微粒 从 A 点由静止开始,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直线在 A、 B 两点 间往返运动.
长6 cm,求电子离开偏转电场时的速度及其与进入偏转 电场时的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
新 课 程 新 设 计 名 师 同 步 导 学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一章 静电场
【解析】
在加速电场中获得的动能 ① ② ③ 2qU0 m ④
新 课 程 新 设 计 名 师 同 步 导 学
1 2 Ek= mv0=qU0 2 Eq 在偏转电场中的加速度a= m l 时间t= v0 由①式得v0=
第一章 静电场
新 课 程 新 设 计 名 师 同 步 导 学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一章 静电场
第9节 第1课时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和 偏转
新 课 程 新 设 计 名 师 同 步 导 学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一章 静电场
新 课 程 新 设 计 名 师 同 步 导 学
首页
上一页
新 课 程 新 设 计 名 师 同 步 导 学
答案:D
2.功能观点分析 粒子在电场中偏转同样只受电场力的作用,所以仍然 可以根据动能定理定量计算出射速度等物理量.表达式qU 1 2 1 2 = mv - mv 0 适用于一切电场,尤其适用于仅需求解出射 2 2 速度时,但无法仅用此式求解出射速度的方向和偏移量等 物理量.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9课《媒体播放器》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9课《媒体播放器》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9课《媒体播放器》教案(一)年级:四年级上册学科:信息技术版本:冀教版【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主要围绕媒体播放器展开,包括媒体播放器的种类、功能以及常见媒体播放器的使用方法。

教材还介绍了不同的媒体文件格式及其用途,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媒体素养,增强对媒体信息的辨别能力。

教学目标本课旨在通过介绍媒体播放器的种类和功能,让学生掌握常见媒体播放器的使用方法,并学会识别不同的媒体文件格式及其用途。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媒体素养、合作与交流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媒体播放器的种类和功能。

常见媒体播放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识别不同的媒体文件格式及其用途。

在不同场景下选择合适的媒体播放器。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能够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然而,对于媒体播放器的使用,他们可能还缺乏一定的经验和技巧。

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让学生掌握媒体播放器的使用方法和识别不同的媒体文件格式上。

教学准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

投影仪及屏幕。

常见的媒体文件(如MP3、MP4、AVI、RMVB等格式)。

几种常见的媒体播放器软件(如QQ音乐播放器、暴风影音、VLC Media Player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首先展示几种常见的媒体文件,如音乐、视频、图片等,然后提问学生:“你们平时是如何播放这些媒体文件的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接着,教师介绍媒体播放器的种类和功能,让学生初步了解媒体播放器的概念。

二、讲授新课1. 媒体播放器的功能教师详细讲解媒体播放器的功能,包括播放音频、视频、图片等媒体文件,支持多种媒体格式,具有播放控制、音量调节、字幕显示等功能。

2. 常见媒体播放器的使用方法QQ音乐播放器:教师演示QQ音乐播放器的安装和使用方法,包括搜索歌曲、播放歌曲、下载歌曲等。

暴风影音:教师简要介绍暴风影音的特点,并演示其基本使用方法。

同时,教师可以展示Windows Media Player等其他常见媒体播放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播放器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第9节评价小报作品》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自编模拟

《第9节评价小报作品》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自编模拟

《评价小报作品》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评价能力,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小报作品评价的要点和方法,加深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互相评价,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沟通能力。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收集小报作品:学生需在教师指导下,从已完成的同学中收集若干份小报作品,作为评价的样本。

2. 评价标准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并理解小报作品评价的标准,包括内容、设计、技术运用等几个方面。

3. 小组讨论:学生需分组进行讨论,对每份小报作品进行评价和讨论,形成小组内的评价意见。

4. 评价表填写:每个小组需使用教师提供的评价表,对每份小报作品进行客观评分和简要评价,评分应依据事先制定的评价标准进行。

5. 小组展示: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作品展示,向全班汇报本组对作品的评价结果及理由。

三、作业要求1. 准时完成: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步骤的作业内容。

2. 独立思考:在讨论和填写评价表的过程中,学生需独立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3. 尊重他人:在评价过程中,学生需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避免恶意评价或贬低他人作品。

4. 记录详细:填写评价表时,学生需详细记录自己的评价理由和依据,确保评分公正合理。

5. 积极展示:在小组展示环节,学生应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听取他人意见。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主要由教师进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价标准:1. 收集与理解能力:学生对小报作品的收集与理解程度。

2. 小组合作: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填写评价表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情况。

3. 客观性:学生填写评价表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4. 展示能力:学生在小组展示环节的表达和展示能力。

五、作业反馈作业完成后,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反馈和点评,指出学生在作业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

此外,教师还将对本次作业的整体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评价小报作品的标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信息筛选、整理和表达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后续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打下基础。

2024秋闽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9课 绘制有趣味的图形》教学设计

2024秋闽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9课 绘制有趣味的图形》教学设计

2024秋闽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9课绘制有趣味的图形》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闽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是第9课《绘制有趣味的图形》。

本课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计算机绘图工具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意表达能力和信息素养。

在掌握基本绘图技巧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趣味性和创意性的图形作品。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计算机绘图工具的基本操作,包括线条的绘制、颜色的填充、图形的组合与变换等。

-理解图层概念及其在图形设计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绘图工具的基本操作与图形的绘制方法。

-颜色的应用及图形的编辑技巧。

2. 教学难点:-创意图形的设计与构思,如何将创意转化为具体的图形作品。

-图层概念的理解及其在图形设计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图形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2. 探究学习(15分钟)-教师演示绘图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界面布局、工具选择及使用方法。

-学生跟随教师示范,进行基本操作练习。

-教师讲解图形的绘制与编辑技巧,包括绘制基本图形、缩放、旋转、复制等。

-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掌握图形编辑技巧。

3. 创意实践(15分钟)-教师讲解颜色的基本属性和渐变色的使用方法。

-学生尝试为图形填充颜色,并应用渐变色效果。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图层概念,并讲解其在图形设计中的应用。

-学生分组合作,设计并绘制具有趣味性和创意性的图形作品。

4. 展示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阐述设计思路和创作过程。

-教师和同学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5. 总结提升(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闽教版(2020)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9课《绘制有趣味的图形》教案及反思

闽教版(2020)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9课《绘制有趣味的图形》教案及反思

闽教版(2020)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9课《绘制有趣味的图形》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主要围绕图形绘制软件的基本操作展开,通过学习使用软件工具绘制简单图形,并进行组合、变形和填充等操作,以创作出具有趣味性的图形作品。

教材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掌握图形绘制的基本技巧,并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创作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掌握图形绘制软件的基本操作,如选择工具、绘制直线、曲线、多边形等。

- 学会使用图形变换工具对图形进行缩放、旋转、扭曲等操作。

- 了解颜色填充工具的使用,为图形添加色彩。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分析,学会分析图形构成,掌握图形绘制的一般步骤。

- 通过小组合作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 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提升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图形绘制软件的基本操作及图形变换工具的使用。

- 创意图形的构思与创作。

2. 教学难点:- 图形变换工具的灵活运用,实现复杂图形的创作。

-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趣味性的图形作品。

四、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信息技术课程有一定的兴趣。

他们喜欢动手实践,乐于探索新知识。

然而,他们在图形绘制方面的技能还较为薄弱,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加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一系列富有趣味性的图形(如卡通动物、植物、生活用品等),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让学生感受图形的魅力。

2. 提问引导:询问学生是否想要学习如何绘制这些有趣的图形,并引出本课的主题《绘制有趣味的图形》。

(二)新知讲授1. 工具介绍:介绍本节课所使用的绘图软件的基本界面和工具,如线条工具、填充工具、橡皮擦等,并演示如何使用这些工具绘制简单的图形。

《第9节评价小报作品》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第9节评价小报作品》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第9节评价小报作品》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9节《评价小报作品》,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对小报作品进行评价,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1. 能够对小报作品进行评价,包括内容、设计、色彩等方面;2. 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小报作品的优点和不足;3. 能够通过评价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包括:1. 如何准确地评价小报作品;2. 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小报作品的优缺点。

教学方法包括:1. 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对小报作品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2. 教师引导,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准确评价小报作品,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优缺点。

难点: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小报作品的优缺点。

解决办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小报作品案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评价作品的优点和不足。

2.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互相学习,提高评价能力。

3. 教师引导,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评价标准和方法,培养批判性思维。

4. 提供评价模板,让学生按照模板进行评价,规范评价过程,提高评价准确性。

5. 鼓励学生多参与实践活动,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对小报作品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1. 软硬件资源:电脑、投影仪、白板。

2. 课程平台:课堂派、学习通等。

3. 信息化资源:小报作品评价模板、小报作品案例库、在线评价系统等。

4. 教学手段: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提问讨论法、实践操作法等。

五、教学实施过程1. 课前自主探索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发布预习资料(PPT、视频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小报作品评价,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第9节 画同心圆》教学设计

《第9节 画同心圆》教学设计

《画同心圆》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画同心圆的基本操作,理解同心圆的观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熟练应用画图工具箱中的工具绘制同心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应用画图工具箱中的工具绘制同心圆。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有创意的同心圆作品。

三、教学准备:1. 教材、课件、计算机教室及相关设备。

2. 准备一些简单的同心圆图片和素材,用于激发学生兴趣。

3. 提前安置学生预习相关内容,为教室讲解做好准备。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是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画同心圆》教学的第一课时,具体教学过程如下:1. 引入新课(5分钟)老师通过简单的PPT展示一些应用画图工具绘制出的有趣图案,引发学生对同心圆的学习的兴趣。

接着向学生诠释同心圆的观点和作用,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展示教学目标(3分钟)老师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掌握画同心圆的方法和技巧,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同心圆图案的绘制等。

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和目标。

3. 示范讲解(15分钟)老师通过PPT和画图工具进行示范,详细讲解如何应用画图工具画同心圆,包括绘制圆的步骤、选择颜色、调整大小等。

同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示范过程中的细节和技巧,以便更好地掌握画同心圆的方法。

4. 学生实践(25分钟)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进行实践操作。

老师可以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学生需要独立完成同心圆的绘制,并在操作过程中加深对画图工具的应用和理解。

5. 作品展示与评判(15分钟)老师展示学生们的作品,并给予评判和反馈。

可以表扬优秀作品,同时指出不足的地方和改进方法。

通过评判和反馈,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进步情况。

6. 教室小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并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应用画图工具,发挥自己的创意和能力。

苏科版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第9课《衣架》教案

苏科版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第9课《衣架》教案

苏科版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第9课《衣架》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第9课《衣架》教案,主要让学生了解衣架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利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如衣架,他们可能有所了解,但未必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衣架的构成和功能,进而掌握制作衣架的技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衣架的结构和制作过程,学会制作简单的衣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利用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环保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衣架的结构和制作过程。

2.教学难点:制作衣架的技巧和创意发挥。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衣架的构成和功能。

2.实践教学:让学生动手操作,掌握制作衣架的技巧。

3.创新教学: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制作独特的衣架。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衣架样品、制作材料(如塑料管、挂钩等)、工具(如剪刀、胶水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份制作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架制作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衣架的制作过程,展示制作衣架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制作衣架的步骤,学生跟随教师动手操作,掌握制作衣架的技巧。

4.巩固(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衣架制作,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巩固制作技巧。

5.拓展(5分钟)教师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制作独特的衣架,学生相互展示、交流,分享制作心得。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制作的衣架,强调环保意识和资源利用能力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环保。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个衣架,下节课带来展示。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9课 《多种形状我来画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9课 《多种形状我来画 》教学设计

《多种形状我来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课标版(2015)三年级上册活动二用计算机画画部分《第九课多种图形我来画》。

本节课知识点比较多,是学生在初识画图软件的打开、窗口布局,学习铅笔、橡皮工具后,进一步学习工具栏中的矩形、椭圆、多边形和圆角矩形工具,最后综合运用这几种工具来画画。

对于使用工具,学生学习起来没有难度。

如何综合运用工具,借助工具来画图,就有些难度了。

所以我认为,我应该用最直接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工具的使用,把重点放在综合运用工具中。

所以本节课,我采用微课导入——观察质疑——学生演示——任务驱动的步骤,把重点放在学生的综合运用和创作中。

本节课创新处有两个:一是在计算机教室里使用投影设备来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整体学习,这种集中式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二是使用微课辅助教学。

学生是有差异的,用微课来辅助教学,把微课发到学生机上,方便后进生随时参考学习。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虽然初步系统的学习信息技术,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电脑已经是他们常见的工具,鼠标的操作和对电脑对话框的使用非常熟悉,对新知识容易接受和掌握。

同时他们的好奇心强,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浓厚,渴望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任务驱动教学在这个年级非常有用,评价也较易实施。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矩形工具、椭圆工具、多边形工具和圆角矩形工具,以及它们的作用。

2、技能目标:掌握矩形工具、椭圆工具、多边形工具和圆角矩形工具的使用方法,并能够综合运用,完成作品。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自我挑战,用于创新的能力,通过竞赛来体验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1、矩形工具、椭圆工具、多边形工具和圆角矩形工具的使用。

2、四种工具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难点:正方形、圆形等图形借助shift键来得到,以及合理应用。

教学准备:1、电子教案、课件、微课、任务卡、尚德好少年卡。

2、学生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激趣导入1、[复习旧知]“同学们,前面我们主要学习了画图软件的窗口,下面就让我们比赛一下,我来指,你来说。

九年级上期《劳动技术》教案

九年级上期《劳动技术》教案

九年级上期《劳动技术》教案第一章:劳动与技术教育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概念、意义和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定义和意义。

2.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作用。

3.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定义和意义。

2. 新课导入:讲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认识和体会。

5. 总结:强调劳动与技术教育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总结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概念、意义和作用。

2. 思考如何运用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进行实际操作。

第二章: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原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原则。

2. 让学生掌握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原则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热爱和认同。

二、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原则。

2. 劳动与技术教育基本原则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原则。

3. 案例分析:分析劳动与技术教育基本原则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劳动与技术教育基本原则的理解和体会。

5. 总结:强调劳动与技术教育基本原则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总结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原则。

2. 思考如何运用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原则进行实际操作。

第三章: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方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方法。

2. 让学生掌握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热爱和认同。

《第9节画同心圆》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北师大版九年级全册自编模拟

《第9节画同心圆》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北师大版九年级全册自编模拟

《画同心圆》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旨在使学生掌握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画同心圆的基本操作,加深对图形绘制工具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计算机绘制图形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次作业内容为使用信息技术软件绘制同心圆。

具体要求如下:1. 启动信息技术软件,选择绘图工具。

2. 绘制一个标准的圆形,作为同心圆的中心圆。

3. 以中心圆为基础,利用复制、粘贴、缩放等操作,绘制出至少三个大小不同的同心圆。

4. 对所绘制的同心圆进行美化,如添加颜色、线条等。

5. 保存作品,并为其命名,命名应包含课程名称及学号等信息。

三、作业要求1. 操作规范:学生需按照软件的操作规范进行绘制,不得随意更改软件设置或使用非法插件。

2. 图形质量:所绘制的同心圆应线条流畅、大小比例协调,颜色搭配合理。

3. 创新性:鼓励学生在完成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发挥创意,对图形进行美化或添加其他元素。

4. 时间控制:作业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得拖延。

5. 格式要求:作品需按照教师指定的格式保存,文件名应清晰明了。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所提交的作品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包括操作规范性、图形质量、创新性和时间控制等方面。

2. 评价方式采用综合评价法,即综合考虑学生的作品质量、操作熟练程度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3.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优秀作品将在班级展示并给予表扬。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品进行认真批改,指出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给出改进意见。

2. 对于创意突出、操作熟练的学生,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表扬,并展示其作品,以资鼓励。

3. 学生应根据教师的反馈意见,对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以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4. 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通过以上作业设计方案,旨在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让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课程基本操作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提高冷却器的交换热性能。(降低 冷却水入口温度,提高冷却水流量,及 时清除冷却器沉积物,采用软化水等) 6.合理设定工作压力。(在满足生产 要求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排气压力可节 约电能。) 7. 采用变频调速节能控制。
四、掌握重点
(五)制冷压缩机的节能措施 1.根据实际温度需要选取制冷机型号。 2.对运行参数合理控制,适当提高蒸发 温度,降低冷凝温度。 3.采用就地无功补偿技术,减少线路损 耗。 4.采用变频控制技术调节制冷量提高制 冷机的制冷系数,有效节约电能。
第九节 电机系统节能技术
一、知识结构 (一)概述 (二)普通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三)常用机械负载的特性 (四)风机和泵类负载的节能 (五)电动机的经济运行 (六)电动机软启动节能技术 (七)变频调速节能技术 (八)空气压缩机节能技术 (九)制冷压缩机节能技术 (十)电动机的发展方向
二、了解内容
(一)电动机系统的组成及目前的运行状况 (二)变频调速的应用实例 (三)电动机的发展趋势
三、理解要点
(三)常用机械负载的特性 1.水泵类负载特性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风机类负载特性 3.恒功率负载特性 4.恒转矩负载特性
三、理解要点
(四)根据泵及风机工作点要求选择电动机 容量 1.对负荷基本不变的电动机:若电动机输出 功率为P,根据公式 Pe (1 ~ 1.45)P 选取电动机额定功率。 2.对负荷变化的电动机:先求出负荷变化周 期内电动机输出的平均功率P,然后按 Pe (1 ~ 1.45)P 选取电动机额定功率。
四、掌握重点
(四)空气压缩机的节能措施( 7个方 面) 1.选用节能型电动机。 2.提高传动效率。(合理配置电动机 与压缩机之间的传动装置,减少机械传 动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3.减少摩擦损耗。(空压机内部的活 塞与缸套之间保持良好的润滑。) 4.减少压力损失和泄漏。
四、掌握重点
(四)空气压缩机的节能措施
四、掌握重点
(三)变频调速节能技术分析 通常配置风机、水泵、压缩机时,其 额定流量高于需要的实际流量。其次, 生产状况改变时对流量的需求也发生变 化,因此,需要对流量进行调节。若采 用节流调节,会造成能量损失。若采用 变频调速来调节流量,可取得较好的节 电效果。
四、掌握重点
(三)变频调速节能技术分析 以风机为例 假设:风机运行时转速 为n1,轴功率为P1,通过变频调速,风 机转速降低为n2,轴功率降低为P2。那 么风机轴功率与转速之间存在下列关 系, P2 P1 (n2 n1 )3 ,即风机两种运行 工况下的轴功率之比是转速之比的立方。 假设风机转速下降10%,则轴功率下降 27.1%。
0
四、掌握重点
(一)电动机拖动风机及泵类负载的节能 1.选用节能型电动机、风机、泵。 2.按正常操作流量的1.1~1.15倍及风压 余量不超过10%的要求考虑选用风机。
四、掌握重点
(一)电动机拖动风机及泵类负载的节能 3.选用泵时,在满足所需最大压力的情况 下,其额定流量为正常操作流量的1.1~1.5 倍,扬程余量不超过8%。 4.根据负载功率的大小,合理选择电动机 的额定功率,使电动机运行时的平均负 载 率在0.7~1之间,确保电动机高效运行。
三、理解要点
(一)电动机的分类 1.根据工作电源的不同,可将电动机 分为交流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其中交 流电动机又分为单相电动机和三相电动 机,异步电动机和同步电动机。 2.按转子结构分类,可将异步电动机 分为笼型感应电动机和绕线转子感应电 动机。
三、理解要点
(二)普通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1.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2.直流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3.同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四、掌握重点
(二)电动机软启动的特点及节能分析 1. 起动电流从零线性上升至设定值,无 冲击电流。 2.可以引入电流闭环控制,使电动机在 起动过程中保持恒流,确保电动机的平稳 起动。 3.可根据负载特性调节起动过程的各种 参数,保证电动机处于最佳的起动状态。
四、掌握重点
(二)电动机软启动的特点及节能分析 4.降低了电动机在空载或轻载时的输 入电压,减小了电动机的损耗,提高了 功率因数,减少了线路损耗。 5.具有过载、过流、缺相、过热等保 护功能,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三、理解要点
(五)电动机变频调速的基本工作原理 根据电动机学理论,交流电动机 60 f n 的同步转速为: 。 p 异步电动机的实际转速总是低于 同步转速的,且随着同步转速的变化而变 化。在p固定时,电动机的转速正比于电 源的频率f。这种通过变频器来改变电源 频率实现速度调节的过程称为变频调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