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下册数学电子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电子版教案
也可以像右面这样用图表示。 师:观察 18 的所有因数,你有什么发现? 师:谁能将这些发现用数学语言概括出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 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2.对应练习。 尝试完成教材第 7 页第 2 题第(1)小题。(学生独立完成, 师:刚才我们一起找出了一个数所有的因数,你能找出一个数所有的倍数吗? (1)课件出示例 3:2 的倍数有哪些?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2)请一个小组组长代表汇报,全班同学反馈,教师讲解: 列乘法算式找。用 2 依次与非零自然数相乘,所得的积就是 2 的倍数。即 2×1=2,2× 2=4,2×3=6,2×4=8,„„ 这里的积都是 2 的倍数,所以 2 的倍数有 2,4,6,8,„
【情境导入】 1.教师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图形,把从正面、上面和左面观察到的形状连一 连。
教师对学生的连线作肯定评价,并演示连线结果。 2.引入新课。 师:刚才,同学们都是从正面、上面和左面观察立体图形,并且能准确地辨认从三个方 向看到的平面图形。如果给出从正面、左面、上面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反过来,你能 摆出这样的立体图形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根据从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摆几何体。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2)) 【新知探究】 1.教学例 2 (1)课件演示例 2 的条件和问题,点名让学生说说怎样理解例 2 的已知条件和根据条件求 要解决的问题。 (2)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小正方体动手摆一摆,教师巡视,对理解有困难的学生予以 指导。
一、观察物体(三) 第 1 课时 观察物体(1)
【教学内容】 教材第 2 页例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前面学习了从正面、上面、左面三个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立体图形得到平 面图形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观察物体的。学生通过动手实际操作,发现用 4 个同样的小正 方体可以摆多种符合题目要求的立体图形,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学情分析】 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习的积极性会提高,但由于立体感还不是很强,所以需要 多次操作才能明确根据从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图形,可以摆出很多种不同的立体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摆一摆的活动,使学生学会从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出不同的立体图形。 2.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想一想,培养学生简单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从一个面看到的形状摆出立体图形。 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正方体若干、投影仪
五年级下册数学电子教案通用
五年级下册数学电子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3章《分数的乘除法》的详细内容。
具体包括: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解题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2. 能够熟练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及其应用。
难点: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解题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子白板、投影仪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如:小明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被他平均切成4份,小明吃掉了其中的3份,请问他吃掉了多少个苹果?2. 新课讲解:a. 分数乘法运算规则b. 分数除法运算规则c. 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方法3. 例题讲解:讲解分数乘除法的具体应用,让学生通过例题掌握运算规则。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分数乘除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分数的乘除法》2. 主要内容:a. 分数乘法运算规则b. 分数除法运算规则c. 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方法3. 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计算:$\frac{3}{4} \times \frac{2}{3}$,$\frac{5}{6} \div \frac{1}{2}$b. 应用题:小明有4个橙子,每个橙子被他平均切成3份,他吃掉了其中的2份,问他还剩下多少个橙子?2. 答案:a. $\frac{3}{4} \times \frac{2}{3} = \frac{1}{2}$,$\frac{5}{6} \div \frac{1}{2} = \frac{5}{3}$b. 小明还剩下$\frac{4}{3}$个橙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分数乘除法的掌握程度,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分数乘除问题,如:$\frac{3}{4} \times \frac{2}{3} \div \frac{1}{2}$,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科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
教科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引言本教案是针对教科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制定的,旨在帮助教师全面了解教材,并设计出科学有效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研究兴趣和能力。
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与计算教学目标- 了解小数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能够识读小数,将小数转换为分数,将分数转换为小数- 能够进行小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教学内容1. 小数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小数与分数的转换3. 小数的加减法4. 小数的乘除法教学活动1. 让学生观察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小数,并与分数进行对比,引导他们理解小数的概念和特点2. 制作小数与分数转换的练卡片,让学生进行配对练3. 利用小数算题进行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4. 运用日常实例,设计小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的练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计算第二单元:图形的认识和作图教学目标- 能够识别常见的二维图形,了解其属性和特点- 能够使用尺规作图工具,绘制一些简单的图形- 能够进行图形的放缩和平移操作教学内容1. 常见二维图形的识别和属性2. 尺规作图工具的使用3. 图形的放缩和平移教学活动1. 准备一些常见的二维图形展示给学生观察,让他们描述图形的特点和属性2. 教授尺规作图的基本原理和步骤,让学生进行绘图练3. 设计一些图形的放缩和平移题目,让学生进行操作和解答4. 使用计算机软件或绘图工具,让学生进行图形设计和创作第三单元:时间、日期和时钟教学目标- 能够读取和理解常见的时间、日期的表示方法- 能够使用时钟和日历进行时间的计算和表达- 能够解决与时间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1. 时间和日期的表示方法2. 时钟和日历的使用3. 时间问题的解决教学活动1. 让学生观察常见时间和日期的表示方法,引导他们理解时间的概念和表达方式2. 制作时钟和日历的练卡片,让学生进行识读和计算练3. 设计一些与时间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决...结束语本教案覆盖了教科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全部内容,并针对每个单元制定了教学目标和活动,希望能够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篇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教材分析可能性是学习数学四个领域中“统计与概率”中的一部分,“统计与概率”中的统计初步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已经涉及,但概率知识对于学生而言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学生以后学习有关知识的基础。
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是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并能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关键是如何让学生把对“随机现象”的丰富的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统计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有一定的简单分析和判断能力,但学生只是初步的感知这种不确定事件,对具体的概念还没有深入地理解和运用。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教师做出适当引导,学生就会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的。
所以教材选用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引入学习内容,设计了多种不同层次的、有趣的活动和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为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创造机会。
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这些情境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丰富对不确定现象及可能性大小的体验。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数学思考:培养学生简单的逻辑推理、逆向思维和与人交流思考过程的能力。
问题解决:能由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逆推比较事件多少。
情感态度: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够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逐渐对统计与可能性知识产生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用“可能”“不可能”“一定”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能够列出简单试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难点:能根据可能性的大小判断物体数量的多少。
五年级下册数学电子教案通用
五年级下册数学电子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3章《分数与小数》的第1节和第2节,详细内容涉及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能够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
2. 了解小数的定义,能够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运算。
3.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数学运算掌握分数与小数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数的加减运算,尤其是异分母分数的通分与运算。
重点:分数的基本概念,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小数的初步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分数与小数的教具模型。
学具:学生每人一份分数与小数学习卡片,计算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分蛋糕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平均分配蛋糕。
2.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讲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分数加减运算的原理。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例题进行随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数的概念与运算(10分钟)介绍小数的定义,并通过实例讲解小数的加减运算。
5.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数与小数的转换方法,并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分享。
六、板书设计1. 分数的概念与表示方法2.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3. 异分母分数的通分与运算4. 小数的定义与加减运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3)已知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米,宽是3米,求长方形的面积。
2. 答案:(1)1;1/5;8/8(或1)(2)0.3;0.4;0.35(3)15平方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分数加减运算的掌握程度较好,但对小数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下节课加强讲解。
2. 拓展延伸:请学生课后思考分数与小数的转换方法,并尝试用小数表示更多的生活实例。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分数加减运算中异分母分数的通分与运算。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3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3篇)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一教材理解按照全套教科书的安排,本课时学生开始学习第三种图形变换——旋转。
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移与轴对称两种图形变换,对图形变换具备一定的认识。
在学生对平移、轴对称、旋转概念及其性质都有一定的了解后,课本又综合运用这些图形变换的性质进行图案设计。
设计理念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此在本节课中我采用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教师启发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学情简介学生已经学习了平移与轴对称,对于图形的变换已经有所认识。
从平移与轴对称的学习来看,学习一种图形变换大致包括以下内容:⑴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这种图形变换;⑴探索这种图形变换的性质;⑴作出一个图形经过这种变换后的图形;⑴利用这种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⑴用坐标表示这种图形变换。
本章“旋转”的教学也是从以上几个方面展开。
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2.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在方格纸上旋转90°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在方格纸上旋转90°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讨、点拨式教学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要想把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怎么说?2.钟表上分针从12转到6,转了多少度?这时时针转了多少度?二、新课讲授1.探索旋转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1)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例2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的图形。
教师:刚才观察三角形的旋转过程你发现了什么?你怎样判断三角形是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组织学生观察,并在小组中交流讨论。
(2)三角形旋转后,三角形有什么变化?教师再次演示风车旋转的过程,让学生观察。
五年级电子版教案数学下册(精品7篇)
五年级电子版教案数学下册(精品7篇)五年级电子版教案数学下册篇1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发现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
2、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利用特征进行判断。
3、通过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的活动过程,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探索活动中,发现规律,并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数字卡片等。
学具准备:每人几张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我们能不能通过观察个位上的数来确定是不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共同来研究。
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一)活动一:复习巩固。
1、前面我们研究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能用你的话说一说他们的特征呢?2、请你举例说明。
(请学生说,教师把学生的举例板书在黑板上。
)3、说说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观察特征。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二)活动二:探索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1、在书上第6页的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
(先独立完成,看谁找的快?)2、观察3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参与到讨论学习中。
先独立思考,想出自己的想法。
然后与四人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的发现。
生1:3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有0、1、2、3、4、5、6、7、8、9没什么规律。
生2:十位上的数也没有什么规律。
生3:将每个数的各个数字加起来试试看3、你发现的规律对三位数成立吗?找几个数来检验一下。
(1) 自己先找几个数试一试。
(2)然后在小组内说说你验证的结论。
(三)活动三:试一试在下面数中圈出3的倍数。
28 45 53 87 36 65(先自己圈,然后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四)活动四:练一练1、请将编号是3的倍数的气球涂上颜色。
36 17 54 71 45 48(自己独立完成,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
)2、选出两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分别满足下面的条件。
电子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8篇)
电子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8篇)电子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借助实际操作和图形语言,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
2.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揭题1.猜一猜:有4个苹果,每人得到2个,1个,1/2个,你知道这三次分别是几个人分苹果吗?2.引入并板书课题:分数除法(二)设计意图:设疑激趣。
明确目标。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1.分一分,引导感知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
2.画一画:引导完成27页的画一画,理解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3.引导完成28页的填一填,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4.引导归纳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
总结归纳计算法则。
三、反馈矫正出示P28的试一试。
1.统一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2.指导完成P28练一练的1~4题。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1.引导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布置预习: P29 分数除法(三)板书设计:分数除法(二)4÷1/2=4×2=8 ;4÷1/4=4×4=16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电子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2教学目标: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各列一道乘法算式。
2、师:看你能不能读懂下面的算式?出示:因为2×6=12所以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3、师: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指名生说一说)师:你有没有明白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了?那你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4、你能不能写一个算式来考考同桌?学生写算式。
2024年五年级下册数学电子教案通用
2024年五年级下册数学电子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三章《分数的乘除》和第四章《方程》的部分内容。
具体包括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以及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能熟练进行分数乘除运算。
2. 学会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重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步骤,一元一次方程的列式和解题思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分数乘除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 例题讲解(1)讲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通过例题演示运算步骤。
(2)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通过例题展示解题思路。
3. 随堂练习出示分数乘除法和一元一次方程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4. 课堂互动学生互相检查练习结果,讨论解题过程中的问题,教师答疑解惑。
六、板书设计1. 分数乘除法运算规则2. 一元一次方程解法3. 例题解答步骤4. 课堂练习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frac{3}{4} \times \frac{5}{6} \div\frac{2}{3}$(2)一元一次方程题:解下列方程。
$2x 5 = 3x + 1$(3)应用题:小明有$\frac{3}{5}$的苹果,他吃掉了$\frac{1}{4}$,还剩下多少苹果?2. 答案(1)$\frac{5}{4}$(2)$x = 6$(3)$\frac{9}{2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存在的问题。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分数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尝试解决更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及其应用。
五年级下册数学电子教案
流程
参考项目
内容
定
标
给
法
自
主
交
流
学法指导:
一、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观察
(一)2的倍数的特征。
(二)5的倍数的特征。
二、学生看书,自学
三、效果检测
(一)谁能说一说是2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展
示
质
疑
精
讲
点
拨
问题要点:
1、是2、5倍数的数的特征。
2、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巩
固
拓
展
反
馈
总
结
练习设计:
1、在1~100的自然数中,2的倍数有()个,5的倍数数有()个。
(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学生利用p18的表。在学生的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呈现学生已圈出3的倍数的百以内的数表。)
师:请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3的倍数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一下。
展
示
质
疑
精
讲
点
拨
问题要点:
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巩
固
拓
展
反
馈
总
结
练习设计:
巩固练习:
完成p19做一做
达标测评: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
流程
参考项目
内容
定
标
给
法
自
主
交
流
学法指导:
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案标题: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将按照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章节顺序,设计相关教学活动和练习,涵盖以下内容:1. 小数的认识与运算2. 分数的认识与运算3. 三角形、四边形和多边形的认识与性质4.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5. 直角坐标系与平面图形6. 时、分、秒的认识与运算7. 二维图形的变换与对称性8. 数量关系与函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步骤:第一课:小数的认识与运算1. 引入小数的概念,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 通过课堂讨论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小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
3. 进一步引入小数的加减运算,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掌握小数的运算方法和技巧。
第二课:分数的认识与运算1. 通过图形和实物的例子,引入分数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
2. 通过课堂讨论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分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
3. 进一步引入分数的加减运算,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和技巧。
第三课:三角形、四边形和多边形的认识与性质1. 通过图形的展示和讨论,引入三角形、四边形和多边形的概念和性质。
2. 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辨认和分类各种图形,并能描述其性质。
第四课: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1. 引入数据的概念和重要性,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2. 通过课堂讨论和练习,让学生能够运用图表和图形的方式展示和分析数据。
第五课:直角坐标系与平面图形1. 引入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和用途,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理解直角坐标系的基本原理。
2. 通过课堂讨论和练习,让学生能够在直角坐标系中准确地表示和定位平面图形。
第六课:时、分、秒的认识与运算1. 引入时、分、秒的概念和用途,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理解时、分、秒的关系和转换方法。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8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8篇)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一教案设计设计说明1.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
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主动探究,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在学生探究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时,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时间,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再通过比较、整合,得出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和同伴的努力,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2.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上促进发展。
本节课的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在课前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探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收获的多少可能不同,但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两张完全一样的方格纸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今天,老师带着你们一起去“分数王国”和“小数王国”里玩一玩。
(课件出示情境图)师:“分数王国”里有哪些数呢?“小数王国”里呢?(生汇报)师:“分数王国”的士兵和“小数王国”的士兵吵了起来,它们在吵什么?生:和0.06都说自己更大。
师:和0.06哪个数大?你能帮助它们吗?(板书课题——“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设计意图:用“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里的士兵吵架这个情境导入新课,营造一种氛围,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然后以比较“分数王国”里的与“小数王国”里的0.06哪个数大的问题情境引入,让学生产生分数和小数互化的需要,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7页情境图。
师:比一比,“分数王国”里的与“小数王国”里的0.06哪个数大?(2)大胆猜测,探究比较方法。
方法一把分数化成小数来比较。
=1÷20=0.05,因为0.060.05,所以0.06。
方法二把小数化成分数来比较。
0.06=,=,因为,所以0.06。
课件展示学生没有想到的画图法,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
0.06>师小结:比较分数与小数的大小时,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或者把小数化成分数。
新版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新版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熟练运用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理解并运用各种运算符的优先级。
3. 学会在运算中使用括号,正确解决复杂的计算题。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
2. 掌握运算符的优先级。
3. 学会使用括号解决复杂的计算题。
三、教学内容1. 加法运算- 加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2. 减法运算- 减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 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3. 乘法运算- 乘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 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4. 除法运算- 除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 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5. 运算符的优先级- 加法和减法的优先级问题- 乘法和除法的优先级问题- 使用括号解决优先级问题6. 运算规则的综合运用- 综合运用各种运算规则解决复杂的计算题四、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和提问,让学生自主探索运算规则。
2. 讲解与演示相结合:老师讲解运算规则并结合实例演示。
3. 练巩固: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练题进行巩固和反馈。
五、教学评价1. 课堂练:通过练题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运算规则的掌握情况。
2. 实际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对运算规则的应用情况。
六、教学资源1.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2. 练题册3. 教具:计算器、白板、彩色笔等七、教学安排八、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实践运算规则,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思维活跃,较好地掌握了数学运算规则。
但在运用括号解决复杂计算题时,部分学生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和辅导。
下一次教学中,我将重点强调括号的使用方法,并提供更多的练习题进行训练。
同时,我还将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6篇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6篇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一教科书第58页综合应用: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
1、通过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让学生认识到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外表积与它的长、宽、高的相差程度有关的道理。
2、通过数学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获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方法以及成功的体验。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策略意识、实践能力和空间观念。
让学生体验到,在体积相等的情况下,要使外表积较小,长、宽、高应越接近的道理。
为每组学生准备8个规格为16某8某4〔单位:cm〕的长方体纸学具盒,包装纸,直尺,透明胶,剪刀等。
一、课前引入师:观察自己桌上的学具盒,你发现这些学具盒有什么特点?生:形状都是长方体,每个盒子的规格都是16某8某4〔单位:cm〕,每组都有8个。
师:如果我们要将这8个长方体盒子包装成1盒,怎样包装更省包装纸呢?今天我们就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二、设想与摆放1、设想与摆放设想:〔1〕要将这些长方体的盒子包装起来,在包装的过程中要考虑哪些问题呢?〔2〕要到达节省包装纸的目的,应该考虑哪些问题?学生思考后发表意见:要想节约包装纸,学具盒中间不能留空隙,外表要平整;摆法不同,所用的纸的大小不同;接头处尽量不要浪费等等。
〔3〕明确长方体盒子的摆法不同是造成包装纸用量大小的主要原因。
2、记录与计算〔1〕你认为造成所需包装纸大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所需包装纸的面积=所摆的长方体的外表积+接头局部用纸量〔按2dm2计算〕生:摆成的大长方体的外表积越大,所用的包装纸越多,反之就少。
〔2〕究竟哪种摆法会更节约包装纸呢?师:你们可以先将几个盒子摆一摆,量出所摆的长方体的长、宽、高,计算出摆成的不同长方体的外表积,从而算出所用包装纸的面积,并将数据和计算过程记录下来。
〔3〕小组合作:记录3种不同摆法下的包装纸用量,并选择一种用纸最少的方案。
为什么这种方案的用纸量会最少?在全班进行交流。
三、交流与比拟比一比谁的方案用纸少,并分析出用纸量不同的原因。
五年级下册数学电子精品教案通用
五年级下册数学电子精品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第五章“分数的乘法和除法”:第一节分数乘法,第二节分数除法,第三节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第六章“几何图形的运动”:第一节平移,第二节旋转。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能够熟练进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2. 能够识别并描述几何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几何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问题,平移与旋转的区别和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展示分数乘除例题,几何图形平移旋转动画。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尺子、分数乘除运算卡片、平面图形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超市购物时如何计算折扣,激发学生对分数乘法的兴趣。
复习分数的基本概念,为学习分数乘除法做铺垫。
2. 教学分数乘法(15分钟)讲解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结合实际例题进行演示。
随堂练习:发放分数乘法运算卡片,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3. 教学分数除法(15分钟)引导学生发现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通过例题讲解加深理解。
随堂练习:发放分数除法运算卡片,学生自主练习。
4. 教学分数乘除混合运算(15分钟)分析混合运算的顺序,讲解解决方法。
例题讲解,让学生跟随解题步骤进行学习。
随堂练习:完成分数乘除混合运算题目。
5. 教学几何图形的平移和旋转(20分钟)展示平移和旋转动画,让学生直观感受两者的区别。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图形,设计一个平移和旋转的例子。
分享成果:各小组展示并解释设计的平移和旋转。
六、板书设计分数乘法、除法、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
平移与旋转的定义、区别及特点。
七、作业设计2/3 × 4/55/7 ÷ 2/31/4 × 2/3 ÷ 1/2答案:8/15;15/14;1/32. 设计一个包含平移和旋转的图形,并描述其变化过程。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课题观察物体(三)课型新授课备课人执教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
能分析和分辨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情况。
能力目标通过推测和拼搭图形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及探求数学知识的兴趣。
重点能根据从正面、上面或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推测出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
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教学过程教学预设备注目标导学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创境激疑同学们都玩过积木吧,老师给你们4个小正方体木块,请你们摆出从正面看到的是下图的图形。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观察物体(三)。
合作探究1.学生探究。
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若干个小正方体。
师:现在同学们每个小组都有若干个小正方体,请你们自主探究一下,怎样拼搭立体图形,才能从正面看到的是,看一看哪个小组得出的方法最多。
学生分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动手操作,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交流。
2.探究结果汇报。
(1)一共有4个小正方体,从正面看到的是,可以先一行摆3个小正方体,剩下的1个小正方体的摆放位置有如下几种情况:①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1个的后面,如下图。
②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1个的前面,如下图。
师:摆出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是不同的,但是从正面观察时,看到的图形是相同的。
还有其他的拼搭方法吗?学生思考,动手实验。
3.学生探究。
师:如果再增加一个同样的小正方体,也就是用5个同样的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的形状不13课题因数与倍数课型新授课备课人执教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自主探究,找出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数之间存在因数和倍数的关系,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情感目标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概括、分析和比较的能力,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电子教案
执教时间:年月日教案总课时:1
教学反思:
执教时间:年月日教案总课时:2
先摆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摆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确定立体图形。
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只有唯一的一种情况。
教学反思:
执教时间:年月日教案总课时:3
教学反思:
执教时间:年月日教案总课时:4
教学反思:
执教时间:年月日教案总课时:5
教学反思:
执教时间:年月日教案总课时:6
教学反思:
执教时间:年月日教案总课时:7
教学反思:
执教时间:年月日教案总课时:8
(3)教学质数和合数概念。
针对表格提问:什么数只有两个因数,这两个因数一
教学反思:
执教时间:年月日教案总课时:9
教学反思:。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课程概述本教案主要涵盖了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的数学课程内容。
本教案旨在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与巩固数学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学生应能够:- 理解和应用数与代数的概念;- 掌握简单的计算技巧,包括加减乘除;- 运用图表和图形解决问题;- 发展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包含以下几个主题的数学课程内容:1. 数的认识和运算2. 分数和小数3. 几何图形与位置关系4.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教学活动本教案中的教学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他们的主动研究能力。
以下列举了一些教学活动的例子:- 数字游戏:通过参与数字游戏,学生能够加深对数的认识和运算的理解。
- 分组比赛: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分数和小数的计算比赛,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能力。
- 几何图形拼贴:学生使用几何图形拼贴出各种不同的图案,并解释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
- 数据收集与分析:学生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使用图表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呈现。
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旨在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
评估方法包括课堂练、小组讨论、个人作业和考试等。
通过评估结果,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知识。
教学资源本教案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具、活动材料和参考书籍等。
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这些资源,并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
教学计划本教案的教学计划根据每个主题的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安排来制定。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教学进度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并确保充分时间的复和巩固。
以上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的概述。
希望通过本教案的实施,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数学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进度进行灵活调整,以达到教学目标。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5篇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5篇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能运用通分的知识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在比较大小的同时体会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提高观察、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的过程中,感受通分的必要性,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通分的意义。
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学方法】(1)运用转化原理,组织好铺垫训练,帮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迁移。
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铺路搭桥,激活学生思路,引导学生去获取新知;(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课堂评语,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兴趣,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
(3)练习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注意练习的形式、梯度和侧重点,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导语:我们学习了分数大小的比较有两种情况,还记得吗?谁来说一说是哪两种情况?有部分同学很快说出:一种是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较大;另一种是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较大2、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的复习题,看谁回答得又快又对:在圆圈里填上﹤﹥或﹦23441124○ ○ ○ ○ 55789736二、探究新知教师导入新课:如果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怎样比较大小呢?1、教师谈话引入:我知道同学们都很喜欢读书,老师给大家推荐一本好书《人民的好警察任长霞》,这本书介绍了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胀任长霞的先进事迹,我们书中的同伴红红和亮亮正在读这本书。
2、出示图片,交流方法。
教学预设(1)求谁看的页数多实际就是求什么?(就是比较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二的大小)(2)今天我们就学习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板书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比较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二的大小?(2)交流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教学预设:●用画图的方法比较。
小学数学最新-五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精品
感受。
学生
思考、讨论、交流。
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 回答。
设计意图
将 数学 问题与生 活联系起 来,激活学 生积极的 情感, 引导 学生主动 参与学习。
学习 新课
教 学 过 程
1、提示课题。 引言,出示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2、教学例 1:“收集数据” ( 1)组织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 2)引导学生整理数据。 同学们想一想, 这个统计表应该怎样制?要 分几栏? ( 3)引导学生完成条形统计图。 出示第 2 页中的条形统计图。 提问:图中每格代表几?每种车的辆数如何 用竖条表示出来?如果收集的数目较大时又 该怎么办呢? ( 4)小结。
○2 要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必须先 知道什么条件?
○3 怎样求全班共投中多少个? ○4 怎样求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求平均 数? 2、教学例 2。 ( 1)指名读题。 ( 2)启发提问: ○1 例 2 与刚才学的例 1 有什么异同? ○2 要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必须先 知道什么条件? ○3 怎样求全班共投中多少个? ○4 怎样求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求平均 数?
学
设
反
计
思
第(一)单元
第( 1)小节( 2)课时
教学课题 数据的收集和单式统计表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 初步学会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组整理的方法,会填写简单的统计表。 2、 理解对数据进行分组整理和编制统计表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教学应用意识。 3、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组整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培养学生的教学应用意识 统计表
活动 内容 引入 新课
学习 新课
教 学 过 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教科版五年级数学教案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教学进度计划科目:数学年级:五年周次月日教学内容1 3.01--3.04 观察物体(三)2 3.07--3.11 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3 3.14--3.18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表面积4 3.21--3.25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探索图形5 3.28--4.01 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数6 4.04--4.08 分数的基本性质7 4.11--4.15 约分、通分8 4.18--4.22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9 4.25--4.29 一至四单元复习10 5.04--5.06 图形的运动(三)11 5.09--5.13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12 5.16--5.20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13 5.23--5.27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14 5.30--6.03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打电话15 6.06--6.10 折线统计图16 6.13--6.17 数学广角——找次品176.20--6.24 五至八单元复习186.27--7.01 总复习197.04--7.08 总复习207.11--7.15 期末考试学期总备课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观察物体、图形的运动(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其中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
教学目标 1. 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 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 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8.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观察物体、图形的运动(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其中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
学情分析本班有学生50人。
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纯真善良的本性。
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能够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
个别学生能力较差,计算和应用题都存在困难。
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本班的整体成绩。
教学重点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准备1.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2.积极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学习的效率。
3.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
4.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
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课时约65课时课时安排一、观察物体(三)(2课时)二、因数与倍数(8课时)1、因数和倍数2课时左右2 、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左右3、质数和合数………………………………………3课时左右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左右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左右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7课时左右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1、分数的意义...............................4课时左右2、真分数和假分数...........................3课时左右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左右4、约分.....................................4课时左右5、通分.....................................4课时左右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3课时五、图形的运动(三)(4课时)...............4课时左右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左右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课时左右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左右七、折线统计图(4课时).....................4课时左右打电话.........................................1课时八、数学广角——找次品......................3课时左右八、总复习(8课时)第一单元单元备课教学内容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
2.通过观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3.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教学准备小正方体数个、多媒体课件。
总课时2课时安排观察物体2课时(练习1课时)课题观察物体课时1备课时间 2 月28日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能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3、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模式问题探究式教学准备电子白板教学流程一、引入:谜语导入请同学们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耳朵)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研究观察物体(板书)二、探究:(一)整体观察1、教师将一个对面涂有相同颜色的长方体举起静止不动,叫学生观察并提问:你观察到的正方体是什么样的?在你的位置上观察,你看到了哪几个面?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自由走动,观察。
汇报交流。
3、解释应用教师出示两个正方体的立体图,一个有虚线,另一个没有。
提问:谁能用刚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正方体为什么这样画?学生解释说明。
(二)分别从三个面进行观察(出示例1)1、教师提问:我们分别从几个不同的方向去观察这个图形,看看它的正面、左面以及上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图形,把它们分别划出来。
学生离开座位自由观察。
2、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以组为单位在投影以上展示交流。
3、总结学生的发言: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三、新知应用:1、做教科书例22、智力游戏:两个同学为一组做游戏,一个同学画,另一个同学猜,负责猜的同学要想办法通过你提问的问题确定这个物体是什么,猜完后,在把物体拿出来验证一下,看是否猜对了。
3、学生玩游戏,教师指导四、评价练习:兴趣探索,根据以下几幅图找出1的对面是几,2的对面是几,3的对面是几。
五、全课总结: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1、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2、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3、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或正方体相对的教学反思《观察物体》的教学,我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后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同时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第二单元 单元备课教学内容 1、因数和倍数2、2. 2、5、3的倍数的特征。
3.质数和合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难点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总课时8课时安排1、因数和倍数………………………………………2课时左右2 、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左右3、质数和合数………………………………………3课时左右课题因数和倍数(1)课时1备课时间 2 月28日教学目标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会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教学难点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教学模式问题探究式教学准备电子白板教学流程一、引入:教师用课件出示口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