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优质课件: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问题思考 (1)史料一为什么说“天下之趋统一,势也”? 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大诸侯国兼并小诸侯国,最终形成 战国七雄的局面,实现了区域性统一,故“天下之趋统一,势也”。 (2)史料二为什么说“不获统一……惨状将伊于胡底”? 答案 长期战乱使人民饱受战争之苦,社会经济遭受破坏。 (3)史料三体现出秦始皇成功统一中国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经过商鞅变法,秦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风气有较大改进,为统一天下 创造了条件。
1.“治世”和“盛世” 在封建社会里,封建朝廷让大多数农民(自耕农)保有一些剩余生产物,得以维持一家 人的正常生活和进行再生产,社会上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秩序安定、矛盾 缓和、民族和睦、文化昌明等现象,这就是所谓的“治世”或“盛世”。
2.“治世”“盛世”出现的原因 (1)根本原因 封建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适应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具体原因 ①前朝末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沉重打击,迫使新王朝的统治者吸取教训,调整政策。 ②当朝帝王良好的个人素质,善于用人纳谏,居安思危。 ③经济上,采取重视发展生产的措施;政治上注意整顿吏治。 ④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积极开展对外交往,互通有无。 ⑤广大劳动人民辛勤的生产活动,为“盛世”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科技新成果等因素。
答案
归纳总结
秦始皇“焚书坑儒”意在维护统一的集权政治,进一步排除不同的政治思想和见 解,但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焚书坑儒”虽然加强了思想控制,并在短时间内 得到了成功,但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不利于社会发展,钳制了当时人们的思想, 毁灭了古代许多典籍,造成文化史上难以弥补的损失。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全册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古代国家的兴亡
本单元教学目标
- 了解古代国家的兴亡原因和过程;
- 掌握秦、汉、唐三个朝代的兴亡历程;
- 能够分析古代国家兴衰因素。
教学内容
1. 古代国家的兴亡及原因分析
- 国家兴亡概述
- 古代国家兴亡的一般原因
- 不同时期的兴亡原因比较分析
2. 秦朝的兴亡及原因分析
- 秦朝的崛起
- 秦朝的统一与灭亡原因
- 秦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 汉朝的兴亡及原因分析
- 汉朝的建立
- 汉朝的兴盛与衰落原因
- 汉朝的政治制度与文化成就4. 唐朝的兴亡及原因分析
- 唐朝的建立与兴盛
- 唐朝的衰落及原因
- 唐朝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与贡献
教学方法
- 复述课堂内容并加以总结
- 分组讨论和小组报告
- PowerPoint演示
- 视频资源辅助教学
教学评价
- 课堂讨论的质量与积极性
- 小组报告的准备和表达能力- 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
- 期末考试的成绩
教学资源
-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教材
- PowerPoint课件
- 相关视频资源
教学进度安排
- 第一课时:古代国家的兴亡概述
- 第二课时:秦朝的兴亡及影响
- 第三课时:汉朝的兴亡及影响
- 第四课时:唐朝的兴亡及影响
教学反思和改进
- 加强教学资源的准备,提供更多案例和实证材料
- 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
以上是《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全册教案》的简要概述,具体教案内容请参考教材和教学资源。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第三单元第1课 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
思考:克伦威尔是否成为了第二个查理一世? 不是
1、查理一世统治性质是封建君主专制;
2、克伦威尔政权内政、外交措施巩固了资产阶级革 命成果,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3、所以他建立的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军事独裁政权。
结合时代背景,你如何认识克伦威尔独裁与资产阶级民 主之间的关系?
1、克伦威尔的独裁,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资产阶级民 主——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独裁和民主可能是 共容的;
他们提倡禁欲、戒酒、节俭和积累财富,相信每一个人的世间 命运和个人奋斗。
一、 克伦威尔与他的时代
他的时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发展 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崛起 思17想世纪基中础期:的清英教国思,想新的的资传本播主义经济因素快速发展,资产阶级 经根济本实力原大因为:增封强建,专与制此同制时度,阻英碍国资贵本族中主分义化发出展一个资本主义有 密导切火关系线的:新苏贵格族阶兰层人,民他起们义中大多数是由乡绅转变而来,在经济 利为开益首始上的与封标资建志产专:阶制1级制64一度0致的年。阻议他止会们。的强查召烈理开要自求16参25政年,继却位遭以到来英,王在查整理个一16世30
年代竟然没有召开过一次议会。他对贵族乡绅搞了两百多年的这种 议会深恶痛绝,他认定君权神授,普天之下只有他是唯一的统治 者——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于是国王和议会的矛盾日趋激化, 最终爆发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据材料说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原因?
国王暴跳如雷……
1641年,议会激进派,认为武力是最 终解决王权问题的惟一办法……
光荣革命的结果与克伦威尔1640年的期望恰好相同: 一种 君主立宪制,国王明确地服从议会,实行宗教信仰自由。
1899年,为了纪 念克伦威尔诞辰300 周年,当时的英国首 相建议在议会大厦前 树立克伦威尔的雕像, 当时,经历了激烈的 争论……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5.4课文注释:遵义会议
课文注释:遵义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1935年1月红军占领贵州遵义。
1月15—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
出席会议的中央政治局委员有毛泽东、洛甫(张闻天)、周恩来、陈云、朱德、博古。
政治局候补委员有王稼祥、刘少奇、凯丰(何克全)、邓发。
会议讨论总结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教训,批评了博古、李德军事指挥上的错误,通过了由张闻天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明确指出,红军所受到的严重挫折,主要原因是“在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造成的,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
会议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
政治局常委重新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
随即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负责长征途中的军事指挥工作。
这次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课件《圣雄甘地》
1、甘地主义形成的原因
家庭
童年的甘地 深受家庭、 印度教教义 的影响
宗教
18岁留学英 国、学习法 律吸收基督 教教义
种族歧视
24岁来到南非, 遭遇种族歧视, 萌生非暴力抗 争念头
2、甘地主义的核心内容
材料一: 因此,让我们来看看非暴力抵抗主义的力量所在。顾 名思义,它的力量在于对真理坚韧不拔的追求。这种真理,用强 有力的字眼来表达就是爱。爱的法则要求我们不要以怨报怨,以 暴力对暴力,而要……以德报怨。 —— 甘地《论非暴力》 材料二:甘地认为,“以牙还牙”的报复原则,只能导致人类丧 失理智。人们不能砍掉别人的脑袋强迫他改变信仰,不能用枪弹 穿透别人的心脏来强行灌输仁爱之心。暴力只能孕育暴力,应当 以仁慈来改造人类。 ——选自岳麓版教材
结合材料请思考“非暴力主义”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仁爱”精神。 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暴力。
探究问题一:关于甘地的经济思想 材料一:
在纺车前阅读的甘地
身穿土布服装的甘地
材料二:事实上,工业文明是疾病,因为它处处有弊端。 土布经济完全不同于一般的经济。后者不注意人的因素, 前者充分关心人。 你不可能把非暴力建立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但可以建 立在自足的乡村基础上……我设想的农村经济,完全没 有剥削,剥削是暴力的本质 建立在非暴力基础上的社会,只能由以村庄为单位的群 体组成,在这样的村庄里,尊严而和平地生存的条件是 自愿合作。 ——摘自甘地《圣雄箴言录》 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甘地的经济思想。 提倡土布经济;反对剥削,抵制西方工业文明;保 持印度的乡村经济;鼓励人们的互相帮助和合作。
材料二:当时的印度是一个种族混杂、宗教信仰根深蒂固而 复杂多样、种姓隔离和被英国实行分而治之的殖民地国家。在这 里,单纯用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说教是很难把民众发动起来的。 ——《甘地主义成功的条件是什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优质课件1:第1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三、流亡中的贫困生活
1.流亡生活:政治上受迫害和驱逐、大半生的流亡、 贫困的生活、子女的夭折。
2.流亡路线: 法国 比利时 法国 德国 法国 英国
3.恪守信念:恪守崇高的革命信念,始终以革命事业 为第一生命。
四、第一国际的灵魂
1、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1864年) ——政治活动的又一个高峰。
第五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
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
中国新民主 中国现代 主义革命 化建设
在过去的千年(1000-2000)中, 谁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最大?
千年最伟大世界领袖: 千年最伟大艺术家: 千年最伟大运动员:
谁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1999年,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 授们以同一命题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
盟”。 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
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内容节选
“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 用……它产生了它自己的掘墓人——无产阶级。
马克思揭示了阶级社会发展怎样的客观规律?
……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 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 ……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 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2.差异性 (1)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主要体现在城邦价值的实现上;而孔子的“中庸”则是建 立在关注政治生活中的人伦关系的基础上的。 (2)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侧重于阶级统治的合理性分析;而孔子的“中庸”思 想主要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决策手段。
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孔子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孔子
环境 古希腊的奴隶制城邦民主制度弊端日益暴露 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
结果仍然是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优质课件4: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10年
(特点:先弱后强、先近后远) “远交近攻”
1、秦军为什么能保持旺盛的战斗力?
2、秦国为什么能顺利统一六国?
(1◆)客阅观读条与件思:考(:历史趋势;秦国实力) ①●争社地会以经战济,发杀展人,盈各野民;族争、城各以地战区,间杀联人系加盈强城,”
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贾础谊。《过秦论》 ●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②长期频繁的战乱,……人民-渴---望--统《论一衡。·书解》 ③★商你鞅从变两法则…材…料,中为得秦到统哪一些奠有定关基秦础统。一六国的历 (2)主史观信条息件?:(嬴政的雄才大略)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你所了解的秦始皇——
•扫灭六国? •焚书坑儒? •孟姜女哭长城? •统一度量衡? •秦始皇兵马俑? •三千童男童女? •修建灵渠、郑国渠? ……
◆秦始皇的个人简历
姓名:嬴政 别名:赵政、秦王政
秦政、祖龙 出生年月:公元前259年 登基年月:公元前246年
2.差异性 (1)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主要体现在城邦价值的实现上;而孔子的“中庸”则是建 立在关注政治生活中的人伦关系的基础上的。 (2)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侧重于阶级统治的合理性分析;而孔子的“中庸”思 想主要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决策手段。
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孔子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孔子
环境 古希腊的奴隶制城邦民主制度弊端日益暴露 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
2、提示: ①经济基础: 封建自然经济分散性所决定 ②政治基础: 封建地主阶级要求加强对人民统治 ③理论基础: 战国法家韩非子的主张
二、建立集权统一国家(巩固统一的措施)
2、军事上:南征百北越到、长城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多 秦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优质课件1: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六经”
影响
成为西方思想文化的重要奠基人
创立的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 的主流,影响至亚洲、世界
一、对比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历史人物
人物
克伦威尔
华盛顿
拿破仑
背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北美独立战争和建国
法国大革命
领导独立战争;建立
赢得内战胜利;推动建
稳定秩序;颁布法典;反
贡献
共和国;从行动上捍
国立宪;巩固革命成果 卫民主
秦统一六国
▪ 结合所学与材料,分析秦统一六国的条件 材料一:秦实行“军功爵”制,“以功劳行田宅”,激励士殊 死奋战,故秦军“勇于公战”,战斗力很强。“齐之技击不可 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遇秦之锐士。”(《秦史》) 材料二:
郑国渠
▪ 结合所学与材料,分析秦统一六国的条件
材料三:“关中土地约占天下三分之一,人口不过十分之三, 财富却占十分之六。”(《史记·食货志》)
对外来干涉
入侵爱尔兰、苏格兰; 对种植园奴隶主的妥 恢复君主制;实行独裁统
局限
后期实行独裁统治
协;保留黑人奴隶制 治;后期发动侵略战争
影响 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美国除外),确立了一些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二、概括《拿破仑法典》颁布的目的、内容和影响
《拿破仑法典》是拿破仑掌握法国政权时期法制建设的最突出成就。 1.目的:确保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果实,把资产阶级所有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2.内容 (1)全力保护资本主义所有制不受侵犯,确立了绝对的个人所有制。 (2)否认封建等级制度及特权,否认人身依附关系,肯定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确认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对于贵族及教会土地的剥夺,不准封建势力反攻倒算。 (4)把大革命中形成的小土地所有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5)保证自由买卖和等价交换的原则。 3.影响 (1)法典的颁布调动了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阶级反封建斗争的积极性,他们成为拿破 仑政权的主要支柱。 (2)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成为近代以来许多国家编纂新法典时所参 考的蓝本。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第一单元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秦始皇
一.“六王毕、四海一”
二.“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功的路
秦始皇
一.“六王毕、四海一”
二.“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1.政治措施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功的路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 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 “诏”,自称曰“朕”。
——《资治通鉴》卷七《秦纪二》
为什么秦国能够完成统 一,建立中国历史上第 一个统一的王朝?
在秦统一的初期,出现哪些不利于稳定 的因素?
• 政治: • 经济: • 文化: • 思想: • 边疆:
• 分封制的影响 • 货币不统一、计量混乱 • 语言不通、文字不同 • 思想不勇功统于的开路一始,才能找到成 • 个别少数民族侵扰;边疆地区落
灵渠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措施
评价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措施
评价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措施
评价
秦始皇
一.“六王毕、四海一”
二.“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1.政治措施
2.经济措施 3.文化措施 4.思想措施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功的路
5.军事措施
6.交通措施
三.“天下苦秦”
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 半之赋,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 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澹其欲也。 海内愁怨,遂用溃畔。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功的路
度 量 衡
秦始皇
一.“六王毕、四海一”
二.“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1.政治措施 2.经济措施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功的路
3.文化措施
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人教版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案
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人教版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案一、教学背景人教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是高中历史课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通过学习历史人物的思想、行为以及对社会的影响,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和思维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
本教学案例以第一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为例,讲述如何通过儒家文化了解孔子及其思想,并启发学生反思儒家文化的当代意义。
二、教学目标1.了解儒家文化的发展背景和社会背景,掌握儒家基本思想和修身、治国、齐家治国的理念;2.了解孔子的生平、思想、教育和政治活动,掌握孔子对儒家文化的贡献以及孔子的历史地位;3.体会儒家文化对中华文明产生的巨大影响,反思儒家文化在当代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展示孔子的形象图片或视频进入话题,让学生感受孔子的超然气质,激发学生对儒家文化的好奇心。
2.讲授1.儒家文化(1)儒家文化的发展背景和社会背景。
(2)儒家基本思想:仁爱、诚信、忠恕、礼善、正直、谦让。
(3)修身、治国、齐家治国的理念。
2.孔子(1)孔子的生平。
(2)孔子的思想:仁、礼、中庸。
(3)孔子的政治活动。
(4)孔子对儒家文化的贡献及其历史地位。
3.案例分析以孔子的思想为切入点,结合典型例子进行案例分析。
如“仁爱”可以结合《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等例子进行分析。
学生可以通过案例了解孔子思想的内涵和儒家文化的实践活动。
4.课堂练习设置课堂小练习,引导学生思考儒家文化在当代的实践价值。
例如,让学生分小组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推广儒家文化”,并列出具体的实施措施。
5.总结通过回顾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儒家文化和孔子思想,以及儒家文化对中华文明产生的巨大影响。
同时,让学生思考儒家文化在当代的现实意义。
四、教学反思本教学以讲解为主,结合案例分析和课堂互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儒家文化和孔子思想,但缺乏实践环节。
因此,在后续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的互动环节,让学生通过模拟儒家文化的实践活动、制定实施方案等方式更好地体会儒家文化的实际应用。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1.1知识拓展:秦始皇简介
秦始皇简介秦始皇即嬴政(前259~前210年),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秦庄襄王之子。
13岁即王位,39岁称帝。
秦王政初即位时国政为相国吕不韦所把持。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开始亲政,时年22岁。
他免除吕不韦的相职,接着任用尉缭、李斯等人,派大将王翦等人进行统一战争。
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他在十年之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实现了四海统一。
秦王政创立了“皇帝”的尊号,自称始皇帝。
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在皇帝的直接控制下,建立自中央直至郡县的一整套官僚机构。
在法律上,以秦国原有的法、律、令为基础,吸收六国法律的某些条文,制定和颁行统一的法律。
他下令销毁民间兵器,将山东六国贵族迁移到关中,又明令禁止民间收藏武器,销毁没收得来的武器,铸造12个金人。
在经济上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并以商鞅所制定的度量衡为标准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制度。
统一全国币制。
为发展全国水陆交通,实行“车同轨”,修建驰道,直道等各种道路,开凿沟通湘江和漓江的灵渠。
在文化思想方面,以秦国通行的文字为基础制定小篆,颁行全国。
秦始皇加强思想控制,焚毁儒学诸书,坑杀了四百六十多名儒生,实行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统治。
秦始皇又派蒙恬率兵出击匈奴,还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连结起来,修筑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修建豪华的阿房宫和骊山墓,先后进行五次大规模的巡游,在名山胜地刻石纪功。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于第五次出巡途中,在返回咸阳的路上病死于沙丘(在今河北邢台)。
秦始皇末年,其版图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带,南到南海,大大超过了前代。
高中历史选修4教案
高中历史选修4教案一、教学目标- 了解历史选修4课程的重要性和研究内容;- 掌握历史选修4课程中的关键知识和概念;- 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和思辨能力;- 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模块一: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人物- 研究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人物,包括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中国领导的革命等;- 分析这些事件和人物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性;- 探讨事件和人物背后的社会背景和影响。
2. 模块二:世界历史中的重要时期和事件- 研究世界历史中的重要时期和事件,包括两次世界大战、冷战时期、欧洲一体化等;- 分析这些时期和事件对于世界历史的影响和演变;- 探讨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这些时期和事件中的角色与立场。
3. 模块三:历史与社会- 探讨历史与社会的关系,包括历史对社会的影响和塑造;- 分析历史事件对当今社会的启示和教训;- 研究不同社会对待历史的态度和处理方式。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加学生的研究兴趣;-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交流和合作;- 问题解析: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培养思辨能力;- 课堂演讲:让学生进行课堂演讲,增强表达和展示能力。
四、教学评价- 参与度评价:评估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 知识掌握评价:考察学生对历史选修4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 分析能力评价:评估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分析能力;- 表达能力评价:评估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 教科书:《高中历史选修4》;-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图书资料:相关历史书籍和资料;- 外部资源:互联网、博物馆等。
以上是《高中历史选修4教案》的主要内容和安排,希望能够帮助您进行教学准备和教学实施。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2.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共19张PPT)
之。”
——《论语》
材料五:“克己复礼为仁”
——《论语》
材料六: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 仁爱、关怀、体谅、包容
问题探究: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仁”的含义?( 对他人、
对统治者、对自己)如何实现?(材料五、六——忠恕)
“仁”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孔子明确提出,“仁” 即“爱人” ,并阐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 达而达人”。为“仁”,应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孔子特别强调“仁”的价值和作用。他认为, “仁”既是每个人必备的修养,又是治国平天下必须 遵循的原则。对个人修养,他教导学生以坚韧不拔的 精神向“仁”的方向努力。对于为政施治,他倡导立 足于对人的关心爱护,以教化的方式来达到治国安邦 的目的。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 共之。” 其所谓“德”,就是“仁”的精神体现。子 张问“仁”,孔子更具体指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 仁矣”。这五者就是“恭、宽、信、敏、惠”。五者 的出发点,都建立在对人的尊重关心和体谅上。
材料四:“面向21世纪”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在法
国巴黎召开的会议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 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问题探究:四则材料说明了什么?试结合所 学知识并联系现实总结其影响。
北欧孔子学院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成立
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 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
尼父”;唐玄宗则将其追谥为“文宣王”;宋真宗封孔子为“至 圣文宣王”;元成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代孔子被 称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材料三: 如果有人问,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哪些思想家通过他
们的存在、人格和学说对人类文化的影响最大?……德国哲学 家卡尔·亚斯佩尔斯在其著作《伟人》中,将这些伟大的人物 压缩为四人,即苏格拉底、释迦牟尼、孔子和耶稣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全册教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孔子1.孔子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对其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时代:(1)春秋社会大变革时代。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上出现新的变化,传统礼法秩序受到冲击,“礼崩乐坏”;(2)“周礼尽在鲁”影响:(1)提出“克己复礼”,维护旧的礼乐制度;(2)孔子提出“仁”(核心),反对暴政(3)提出中庸思想,主张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4)提出有教无类思想,开创私人办学的先河2.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史上的有什么地位和影响?主要内容:——思想:(1)“礼”:即周礼,要求人们能够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
主张“克已复礼”,匡正社会秩序。
主张恢复周朝的等级名分制度,实质上是力图维护奴隶制度。
体现了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
(2)核心:仁。
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给“仁”下的两个最重要的定义。
主张以爱人之心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人的重视,具有进步意义。
(3)中庸:把伦理范畴的“仁”和政治范畴的“礼”结合在一起,主张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
——政治: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不反对逐步改良。
——教育:(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打破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2)教育目标:不仅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要培养成“君子”。
(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注重言传身教。
(4)教学内容:孔子晚年整理编撰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五经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基本教材。
地位和影响:——对中国:(1)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影响深远。
(2)大教育家: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选修4.拿破仑
有人说:拿破仑是个英雄,他改变了欧洲的历史。
有人说:拿破仑是个疯子,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有人说:拿破仑具有政治与军事才能,但只有在法国革命的形势下,他才能发挥一定作用。
有人说:拿破仑没有什么才能,只是当初法国没有杰出人物,他才能崭露头角。
有人说:拿破仑执政时的措施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应该肯定。
有人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帝国,是历史的倒退,对他应该否定。
请结合“拿破仑的人生轨迹”图与教材内容,试指出各重要阶段的代表事件科西嘉爱国者;启蒙之子;崇拜英雄少尉炮兵准将少将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第一执政称帝四面楚歌流放厄尔巴岛逃出跌入悬崖一、荒野雄狮1、出身与个性沉默寡言,勇敢好斗,勤奋好学,坚韧,雄心勃勃…2、少年经历(1)求学:布里埃纳军校巴黎军事学院(2)思想: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3、机遇垂青(1)拥护雅各宾派(2)崭露头角:1793年,土伦之役(3)声名大震:1795年,平息保王党叛乱,挽救共和国学习是他心甘情愿的唯一乐趣。
他乐于读好作者写的书,对于抽象的科学他能够运用自如,其数学和历史知识扎实。
……在班上他积极地回答问题,在其他场合则具有巧妙快捷的应答技能……这个年轻人值得我们关注和帮助。
这是一位神奇的青年,是一个将要改写历史的人。
——炮术教官1779年4月年仅十岁进入布里埃纳军校学习时,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孤独。
周围的贵族同学看不起他,经常被欺负,他也为此经常和同学打架,为此经常被关禁闭。
后来他自己回忆“什么我都不在乎,我喜欢争吵,打架;我谁都不怕”。
——《拿破仑传》1785年拿破仑被派到南方炮兵团服役期间,同龄的伙伴大多数把时间浪费在咖啡、游玩和谈情说爱上,而他却在贪婪地的读书。
——《拿破仑传》为人勤劳、谨慎,兴趣广泛,博览群书,酷爱抽象科学,擅长数学、历史;沉默寡言,喜欢独处;任性、高傲、自私、善辩,自尊心强,雄心勃勃,求知欲强,有培养前途。
——军校给予的毕业鉴定二、称霸欧洲他是一位“军事巨人”。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优质课件1:第1课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附:本册总结
附:本册知识点总结
一、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治世”和“盛世”的含义以及出现的原因
1.“治世”和“盛世” 在封建社会里,封建朝廷让大多数农民(自耕农)保有一些剩余生产物,得以维持一家 人的正常生活和进行再生产,社会上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秩序安定、矛盾 缓和、民族和睦、文化昌明等现象,这就是所谓的“治世”或“盛世”。
一、弃医从政 图谋救国
材料二“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 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戏院的演说》1903年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就方法和目的而言)有何变化?
方法:以前是温和的改革,以后主张革命; 目的:以前未主张建立新的政治制度,以后主张建立共 和国
理念论、理想国、 思想
哲学王、强调法治
批判理念论,逻辑学、 法治优于人治、“中庸 “仁”“礼”、中庸之道 之道”
建立阿卡德米学园, 建立吕克昂学园,教学 兴办私学,收徒讲学,提
教育 非常重视自然科学 方法别具一格,形成 出“有教无类”“因材施
知识
“逍遥学派”
教”的教育思想
著作 《理想国》 《形而上学》《物理学》
民生主 义
平均地权 ≠平分土 地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族贵 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前提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 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 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核心
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 政治的发
分配问题
展
二、创建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6、如何评价三民主义?
进步
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表达了 反映了 推动了
一、亚里士多德的“中庸”和孔子“中庸”政治思想的异同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2.1课文注释:礼崩乐坏
课文注释:礼崩乐坏
西周时期,周公及其后继者所制定的周礼是有生命力的,人们像恪守宗教戒律一样遵行周礼的各种规定。
社会得以维持和谐,政治局面得以基本稳定。
西周末年,特别是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引起社会政治形势的较大变化,周礼日渐失去生存土壤,许多礼的规定失去往日的效力,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
所谓“礼崩乐坏”,主要不是像以前研究者所说的周礼文化知识的失传湮没,而是对周礼宗法等级制的挑战,对周礼固有精神的践踏。
春秋时代,西周所建立的由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等所组成的宗法等级制度构建的奴隶制大厦正在逐渐倒塌,作为宗法等级支柱的嫡长子制受到破坏。
诸侯朝见天子的旧礼日渐减少,相反天子却要向诸侯朝聘,周桓王在位25年,就曾5次聘问鲁国,霸主晋文公在温地大会诸侯时,竟召周襄王去参加大会,使天子威信扫地。
按周礼规定,“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而春秋时期则是“自诸侯出”,甚至“自大夫出”,还出现“陪臣执国命”的现象,导致礼乐的等级规定被冲破,原来规定只有天子才可以使用的礼仪节文、服饰、器物等,结果不仅诸侯可以用,而且大夫也可以用。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1.1知识拓展:秦朝刑法残酷
秦朝刑法残酷
秦朝刑法非常残酷,刑罚的种类繁多。
死刑有戮(先刑辱、后斩首)、弃市(杀之于市)、磔(裂其肢体而杀之)、定杀(抛入水中淹死或活埋)、族(全家处死)、夷三族、枭首(砍头)、车裂、腰斩、剖腹、凿颠、抽助、镬烹、阬(活埋)、绞、戮尸等。
肉刑有黥(又称墨刑,在脸颊上刺字涂墨)、劓(割鼻)、刖(断足)、宫(又称腐刑,去掉生殖器)等。
徒刑有城旦舂(罚作筑城、舂米等劳役)、鬼薪(服为宗庙取薪的劳役)、白粲(服为祠祀择米等劳役)、隶臣妾(罚在官府土地、手工业作坊服劳役,或在官府服杂役)、司寇(罚往边地戍守防敌)、候(罚往边地充当斥候)等。
此外,还有笞刑、髠刑(断长发为短发)、耐刑(又称完刑,剃掉鬓毛和胡须)、迁刑(近似后代的流刑)、收录(又称籍没,将其妻子没为官奴婢)、连坐(一家犯法,邻里要牵连受罚),等等。
各种刑罚无所不用其极,以致“刑戮相望于道”(贾谊《过秦论》)。
《汉书·刑法志》描述秦朝刑罚的残酷说:“赭衣(秦时罪犯皆着红褐色的囚服)塞路,囹圄成市(监狱像市场一样拥挤),天下愁怨,溃而叛之。
”。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4.1课文注释:中国同盟会
课文注释:中国同盟会
清末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在孙中山的倡导下,以兴中会和华兴会为基础,联络光复会,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8月20日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出任总理,黄兴等分任执事、评议、司法三部工作。
正式确立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纲领。
同年10月孙中山把这个纲领归结为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主义;制订《军政府宣言》、《中国同盟会总章》和《革命方略》等文件;发刊《民报》,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改良派展开论战;在国内外各地建立组织,联络华侨、会党和新军,组织领导反清武装斗争。
自1906年起,先后发动了萍浏醴起义、黄冈起义、七女湖起义、钦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廉上思起义、云南河口起义、广州新军起义和1911年(宣统三年)4月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
10月,武昌起义,各省纷起响应,爆发了全国性的辛亥革命。
上海光复后,同盟会本部由日本东京迁至上海,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又迁至南京。
1912年(民国元年)8月25日,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同盟会对于推翻帝制与建立共和,曾做出伟大贡献。
同盟会的弱点,是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的集中表现;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与它的领导政党的不健全密切相关。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1.2课文注释:吐蕃与松赞干布
课文注释:吐蕃与松赞干布
吐蕃是7世纪初到9世纪中叶藏族在中国青藏高原建立的边疆民族政权。
629年,松赞干布继赞普位,承袭祖、父的基业,消下内乱,降苏毗、羊同等部落,统一青藏高原,建都逻些(今西藏拉萨)。
他发展农牧业生产,推广灌溉,颁行治理吐蕃的“大法令”,以处理赞普王室与世家贵族、诸小邦及社会各阶层的关系,创设行政制度和军事制度。
他开展与唐、天竺、尼婆逻(今尼泊尔)的广泛交往,引进文化、技术,促进了社会的迅速发展。
松赞干布先娶尼婆逻王女尺尊公主,后来向唐朝要求按突厥、吐谷浑例娶唐朝的公主,唐太宗未许。
松赞干布遂发兵进攻吐谷浑,占领其南境,还进攻党项族和羌族,直逼唐朝的松州(今四川松潘)。
唐朝派五万骑兵与之交战,这是唐朝与吐蕃双方第一次实力接触,通过交战,双方都认识到对方的实力。
松赞干布请和,复向唐朝求婚。
唐太宗以宗室女文成公主和亲。
唐朝封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
松赞干布卒于649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㈠秦始皇一、秦统一六国1、秦国为什么能顺利统一六国?(统一的条件)(1)客观条件:①社会经济发展,各民族、各地区间联系加强,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
②久经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③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奠定基础。
(2)主观条件:①广泛吸引各国贤士②制定正确的统一方略——“先弱后强远交近攻”③接受法家思想理论2、秦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符合人民愿望,推动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二、建立集权统一国家1、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内容:①确立皇帝制度;②中央设三公九卿;(三公名称及职责)③地方实施郡县制度(2)特点:①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②地方绝对服从中央(通过郡县制)③皇帝直接任免官吏(3)影响:①巩固统一,加强了对人民统治,②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2、军事上:南征百越设四郡、北击匈奴,修筑长城意义——拓展了疆土,奠定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见课本疆域范围)3、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4、经济上:①统一度量衡制度②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5、交通上:统一车轨,修筑驰道、直道,建立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络。
(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6、措施颁布意义:①有利于巩固统一;②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三、秦始皇的暴政1、暴政主要表现:(1)“焚书坑儒”:①目的②焚书范围③后果—摧残文化,钳制思想【课本】(2)严刑酷法:(3)繁重的徭役和兵役:①修长城(目的、基础、起止点)②大兴土木,建宫殿、陵墓③北伐匈奴、南征百越2、影响: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秦朝很快灭亡。
(公元前207年,被农民起义推翻)四、评价: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政治家、有作为的皇帝。
①统一中国,结束诸侯割据的政治局面,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新纪元②创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对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③“焚书坑儒”摧残了古代文化,钳制了思想发展。
④秦始皇的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是导致秦朝很快灭亡的根本原因。
㈡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一、东征西讨定基业:①617助李渊起兵反隋②618李渊建唐③617-624统一战争(顺序薛举、刘武周、王世充)二、击破东、西突厥①626玄武门之变②629灭东突厥影响:解除来自北方严重威胁,巩固北方边防,为唐初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③635深入吐谷浑灭精兵④641与吐蕃建立密切关系,文成公主进藏。
⑤642击溃西突厥先锋,不久西突厥被灭掉。
灭西突厥影响:巩固西北边疆,广大版图。
二、贞观之治(627——649)(一)表现: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生产发展民风淳朴社会和谐民族关系融合对外开放四、评说:①杰出的军事家:随父起兵,建立大唐。
平定割据,统一天下。
灭突厥,开疆土。
②杰出的政治家:经济上,发展农业,轻徭薄赋,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科举制。
民族上,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同周边各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过入了鼎盛时期。
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这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
③杰出的皇帝:知人善任。
㈢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一、康熙初年面临的形势1、清政府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2、统一全国和保卫边疆的任务仍然繁重①台湾——郑成功②黑龙江流域——沙俄③漠西、漠北——蒙古各部3、满汉民族矛盾尚未平复4、辅政鳌拜专权二、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一)巩固统一国家1、剪出鳌拜2、平定“三藩”(1673—1681)(顺序: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平西王吴三桂)历史影响:消除了割据、分裂的隐患,加强了国家统一;巩固了中央集权;助于清除积弊,促进经济发展,安定民生。
3、收复台湾(1681—1684)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实现了统一。
历史影响: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4、抗击沙俄1685雅克萨进兵。
1689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尼布楚条约》性质:是一个通过平等谈判基础上签订的平等条约。
评价: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是中国领土,赢得了一个长期相对安宁的环境。
5、平定准噶尔部⑴主要战役:1690乌兰布通、昭莫多⑵结果影响:噶尔丹自杀,平叛取得胜利。
打击了新疆、蒙古分裂力量6、加强民族团结⑴尊崇儒家文化①表现:A.拜祭孔庙 B.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②影响:既缓和了阶级和民族矛盾,又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
⑵加强与蒙、藏民族团结,尊重喇嘛教①表现:A.在多伦与内外蒙首领会盟B.册封五世班禅(达赖是顺治帝册封)②影响:加强了对蒙古和西藏的管理。
7、治理国内:①治理黄河②改革赋税,厉行节俭③重视文教,进用文士编订《康熙字典》④开启康乾盛世评价:①功绩:康熙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抗击了外来侵略,基本奠定了中国版图,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安宁,为康乾盛世的到来奠定基础。
②消极:大兴文字狱;实行闭关政策。
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㈠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背景:春秋社会大变革时代。
①经济上井田制崩溃;②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上出现新的变化,传统礼法秩序受到冲击,“礼崩乐坏”③思想上,百家争鸣,学在民间,私学兴起。
一﹡、孔子的生平①自学礼乐:15岁时立志学习礼乐,后成为儒士,苦研《诗》《书》《礼》《乐》,在礼崩乐坏的情况下,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已任。
②从政失败:50岁时第一次获得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官至司寇,试图实现恢复后因和鲁国执政大夫的矛盾激化而下野。
③周游列国:55岁时,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没被采纳。
④献身文教:68岁时回到重国,整理编订《六经》,专门从事教育。
二、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①“礼”:即周礼,要求人们能够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
主张“克已复礼”,匡正社会秩序。
主张恢复周朝的等级名分制度,实质上是力图维护奴隶制度。
体现了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
②核心:仁。
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给“仁”下的两个最重要的定义。
主张以爱人之心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人的重视,具有进步意义。
③中庸:把伦理范畴的“仁”和政治范畴的“礼”结合在一起,主张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
三、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内容①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②教育目标:不仅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要培养成“君子”。
③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注重言传身教。
④教学内容:孔子晚年整理编撰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是我国第一套完整教科书,五经在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最基本教材。
四、评价孔子⑴对中国:①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影响深远;②大教育家: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
私学的形式保证了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连续不断的发展下来;③“六经”是留给中国最宝贵的遗产,其中五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⑵对亚洲: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⑶对欧洲:欧洲启蒙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启发五、影响1、提出“克己复礼”,维护旧的礼乐制度2、孔子提出“仁”(核心),反对暴政3、提出中庸思想,主张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4、提出有教无类思想,开创私人办学的先河㈡柏拉图: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1)哲学上主张理念论,把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对立起来,理念先于物质,知识是人先天固有,这是一种唯心论,但对后世的影响巨大,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2)政治上提出理想国,认为国家应由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构成,各守其职、各具其德;由哲学王来统治。
这一主张虽然未能实现,但给人们以一些启发。
(3)教育上创办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学校——阿卡德米学园,采用对话方式教学,培养了亚里士多德等一批人才,在欧洲教育史、科学史有重要影响。
㈢亚里士多德1、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①17岁时在雅典阿卡德米学园学习,师从柏拉图,对柏拉图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被称“学园的灵魂”②前343年,亚里士多德成为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之师。
为师期间,利用优越条件,继续研究各类科学,学术思想进一步发展。
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③亚历山大征服希腊后,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创办吕克昂学园,被称“逍遥学派”。
提出“中庸之道”。
2、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和科学成就及对人类的贡献:①哲学:A继承又突破了柏拉图的思想。
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
这一观点使他“接近了唯物主义”,但不彻底,常动摇于唯物和唯心主义之间。
B 确立了哲学研究的对象,在《形而上学》中,提出哲学所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十三个问题,其中一些问题,一直是后来西方哲学争论的中心,②生物学:对五百多种不同的动物进行分类,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
③物理学:在《物理学》中,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
④逻辑学:提出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
⑤教育:创办“吕克昂”学园,著书讲学。
⑥伦理学:提出“中庸之道”。
3、评价亚里士多德:① 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一方面总结了古希腊文化的最高成就,另一方面又建立了一些规范性的理论,在西方文化界产生了长久深刻的影响。
② “他是第一个像教授一样著书立说的人”,他系统的论著,分门别类的讨论,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③ 他的作品是批判和发展的。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使他继承了前人的思想,超越了前人的成就。
④他是一个职业教师,使古希腊教育理论发展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局限:① 基本哲学观是徘徊在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间。
②体现出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局限性。
4.关于中西方思想中“中庸”的比较:相同:都强调“恰到好处”,反对两极。
不同:①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有哲学思考,而孔子的“中庸”是出于礼法,没有更多的哲学思考。
② 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相对的,孔子从圣人的角度出发,强调要有度,“过犹不及”。
③亚里士多德主张舍两端而取其中,孔子没有否认两端是不好的。
第三单元――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㈠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一、主要活动1、1640年—1642年参与《大抗议书》的制定。
2、1642—1649①组建军队:自耕农组成、打破只有骑士和贵族才能充任军官的陈规、军纪严肃马斯顿荒原战役——铁骑军纳西比战役——新模范军——全歼王军主力②1949年处死国王,宣布英国为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