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的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
教师资格证重点难点整理
教师资格证重点难点整理一、教育学教育学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点科目之一,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原理、教育心理学以及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以下是教育学科目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的整理。
1. 教育原理教育原理是教育学科目中的重点内容,主要涉及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教育学说的发展历程。
考生需要掌握如下内容:a.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b.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如个别差异原理、因材施教原理等;c. 著名教育学家的教育观点和理论,如杜威、维果茨基等。
2.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科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学习、记忆、思维、情感等心理过程与教育实践的关系的理解。
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内容:a. 学习理论和学习风格,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b. 学生成长与发展理论,如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毛主席的教育思想等;c.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如班级管理、学生评价等。
3. 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是教育学科目中的难点内容,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法律法规的掌握情况。
考生需要了解以下法规内容:a. 《教师法》和《教育法》的主要内容;b. 关于学生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c. 与教育管理相关的法规,如《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标准》等。
二、学科教学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另一个重点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所教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了解。
以下是学科教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的整理。
1.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学科教学知识的核心内容,考生需熟悉自己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并了解不同年级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2.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点考察内容,考生需要了解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a. 多媒体教学方法,如利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等;b. 问题导入法,如通过提问引起学生思考等;c. 合作学习法,如小组合作学习等。
3.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点考察内容,主要考察考生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和反馈能力。
最新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必背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必背目录第一章职业理念15%(4+1)第一节教育观第二节学生观(每年都出题)第三节教师观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10%(8)(只出单选)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15%(4+1)有2节职业行为(只单选)职业道德(单选+解答)第四章文化素养12%(9)(只出单选)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48%(4+1+1)三种题型:1单选:每年固定29,2分(第一到第五章都会出)2材料分析:3道第一、三、五(阅读理解)章3作文汇总一 职业理念第一节 教育观一、素质教育的概述(一)素质教育观的概念(不需要背,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看看就可以)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一)面向全体(1适龄儿童6周岁,2受教育机会公平)(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除了成绩,还看道德、兴趣、德智体美劳,但不平均发展)(三)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五)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两全两发展记忆魔法创新和实践 【答题技巧】材料分析题改卷标准:踩点给分、多写不扣分材料分析题高分秘诀:三步走战略、总分总模式第一步(总):判断行为正确与错误正确:值得表扬,体现了··的要求,我们应该向他学习;错误:违反了··的要求,应该如何改正。
第二步(分)理论要求+材料分析注:分条罗列、逻辑清晰第三步(总)总结理论和材料分析第二章 学生观一、全面发展的学生观(不需要背,理解的基础上看一下就可以)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重点)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转移,教师不能将个人意志强加到学生身上。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第三项不用记)2、学生是发展的人(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出单选)①顺序性:要循序渐进,不可“拔苗助长”“陵节而施”②阶段性: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教育,注意各阶段的衔接和过渡。
教师资格证重难点突破指南
教师资格证重难点突破指南教师资格证考试是许多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的人必须面对的一道关卡。
对于考生来说,了解并突破考试中的重难点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难点及突破方法,帮助您更有效地备考。
一、考试科目与重难点分布教师资格证考试通常包括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以及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等科目。
1、综合素质这一科目主要考查考生的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以及基本能力。
其中,法律法规和文化素养部分的知识点较为繁杂,需要考生花费较多时间记忆。
而阅读理解、写作等基本能力的提升则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练习。
2、教育知识与能力该科目涵盖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如教育的本质、教育目的、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学习理论等。
其中,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些概念和理论较为抽象,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
3、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此科目因考生所选学科不同而有所差异。
重点考查考生对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以及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能力。
对于非师范专业的考生来说,学科专业知识可能是一个挑战,而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则需要考生熟悉教学流程和方法,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
二、重难点突破方法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根据考试时间和自身情况,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
将学习任务分解为每天或每周的具体目标,确保有条不紊地进行复习。
2、系统梳理知识点对于繁杂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或知识框架的方式进行梳理,建立知识体系,便于理解和记忆。
3、深入理解抽象概念对于教育心理学中的抽象概念,如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动机理论等,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理解。
也可以通过观看相关的教学视频、阅读解释性的文章来加深认识。
4、多做练习题通过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熟悉考试题型和命题规律。
对于错题,要认真分析原因,查漏补缺。
5、积累写作素材在综合素质科目中,写作占据较大分值。
平时要注重积累时事热点、教育名言、优秀范文等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高校教师资格证复习重点
《教育学考试大纲》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质一、单选1.人们普遍把(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2.“七艺”指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中国六艺礼乐射御书树3.由于(自然科学诸学科逐渐从哲学中分化出来),部分科学知识进入了大学教学。
4.高等教育的形式复杂化。
国际上出现了中等后教育和第三极教育等新的高等教育概念。
5.从高等教育的性质看,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依据专业分工培养高级人才的活动。
6.高等教育既可以是学术性专业教育,也可以是职业性专业教育。
7.高等教育的领导权由谁来掌握取决于(政权的性质)。
8.(一个国家的政体)与高等教育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9.(民主问题)始终是教育与政治间关系的核心。
10.在现代经济社会,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间联系密切,(经济结构)已经成为确立高等教育结构和结构内部调整的基本依据。
11.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4%的投入,33%的经济增长贡献。
12.(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
13.中世纪大学的办学目的与方向决定了其智能基本上是(培养专门人才)。
14.(发展科学智能)产生的背景是1810年洪堡柏林大学的创办。
15.威斯康星大(校长范海思)是一所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赠地学院。
威斯康星思想服务社会16.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18世纪)。
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19世纪初德国大学)。
社会服务是现代高校职能的延伸(19世纪末美国大学)。
二、多选1.高等教育出现了多样化,如美国形成了研究性大学、一般性大学、文理学院、社区学院。
2.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包括:培养专门人才、科研发展科学、直接为社会提供服务。
3.柏林大学创办的基本原则: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4.直接为社会服务包括:教学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设备开放服务。
三、判断1. 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
2.阿什比提出,人类教育史上发生过四次教育革命:第一次将教育的责任由家庭转移到专门的机构;第二次将书写文字作为教育工具;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使教科书成为教学基本依据;第四次是光、电、磁等科技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等。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点整理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点整理一、综合素质概述综合素质,是指一种综合性的素质,它不仅包括个人知识、技能和能力,还包括对社交、文化、时事和思想等方面的了解和认识,同时诉求一个人的心理、道德和文化素养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在教育发展中,综合素质已经开始成为重要的指标之一。
根据教育部门的规定,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综合素质部分占考试总分数的15%。
二、考点分析综合素质考试主要考查考生对于教育文化、法律法规、政治经济和社会热点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各方面的重点内容:1.教育文化教育是一项人类文明的基石。
了解中国教育文化的历史和现状非常重要。
需要了解《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国家教育政策,知道如何进行入学考试等方面的信息。
2.法律法规作为教师,必须了解教育法律法规。
了解教育法是一项必修课程。
知道公民的基本教育权利和义务,了解学校的制度和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了解诸如教育不平等、校园欺凌等和校园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也非常重要。
3.政治经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是一个社会综合素质的重要部分。
政治经济知识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也占有相应份额。
了解政治、经济示范区的建设、金融政策、外贸政策、税收政策、当前社会热点等方面的信息非常有意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社会发展趋势。
4.社会热点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对于社会热点的考察占分数较大。
社会热点包括国家政策与发展、公共政策、社会心态、社会风气、国际局势等方面。
了解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激发学生思考,开阔学生视野。
三、备考建议针对以上考点,以下是备考建议:1.阅读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方面的资料教育法律法规方面需要通过阅读政府部门发布的资料来学习。
根据自身需要,可以阅读教育部召开的会议纪要、公告、法律法规等相关资料。
经济与政治方面可以适度阅读报纸、杂志、政府机关相关网站等资料。
2.了解国家政策及时对应信息了解当前国家政策的重要性,因为最新的政策很可能成为教育首领的标准。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归纳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归纳一、教育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2. 教育政策和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如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
3. 学生权益保护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二、教育学基础知识1.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如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和任务等。
2.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学派,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等。
3. 教育的分类和层次,如幼儿教育、基础教育等。
三、心理学基础知识1.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如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发展过程。
2. 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和特点,如感知、思维、记忆等。
3. 儿童情感发展的阶段和特点,如情绪、情感表达等。
4. 儿童行为发展的阶段和特点,如动作、社交行为等。
四、教育教学理论1. 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分解,如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培养。
2. 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如教材的选择和使用。
3.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如讲授、讨论、实践等。
4. 教学评价的方法和工具,如考试、作业、观察等。
五、课程与教材分析1. 教材的质量和适用性分析,如内容的准确性、难易程度等。
2. 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如知识点、能力要求等。
3. 教材的分析和解读,如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组织等。
六、教学设计与评价1. 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如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组织等。
2. 教学设计的评价和改进,如教学效果的评估、教学过程的反思等。
3. 教学评价的方法和工具,如考试、作业、观察等。
4. 教学评价的结果和应用,如教学改进的措施、学生发展的指导等。
七、班级管理与学生发展1. 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规则的制定和执行、班级活动的组织等。
2. 学生发展的评价和指导,如学习情况的评估、个性特点的了解等。
3. 学生问题的处理和解决,如纪律问题、学习困难等。
八、教育技术应用1. 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
2. 教育技术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中的应用,如教学资源的利用、教学环境的创设等。
2024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讲义
2024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讲义2024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讲义一、考试科目与内容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科目主要涉及教育理论、课程与教学论、小学学科知识与教学等知识。
具体内容包括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小学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与评价、学科知识与教学等。
二、重点知识点梳理1、教育目的:了解教育目的的内涵与外延,掌握教育目的的功能与价值,理解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与方法。
2、教育制度:熟悉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了解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层次和类型,关注教育制度的发展与改革。
3、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掌握小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理解影响小学生发展的因素,了解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标准和保障。
4、小学班级管理:掌握班级管理的概念与原则,熟悉班级管理的模式与方法,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5、班主任工作:了解班主任的职责与角色,掌握班主任工作的策略与方法,提高班主任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6、课程设计:理解课程设计的概念与原则,掌握课程设计的方法与技巧,了解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实践。
7、教学过程与评价:掌握教学过程的要素与特点,理解教学原则与方法,熟悉教学评价的标准与工具,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
8、学科知识与教学:掌握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了解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提高所教学科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
三、复习方法与技巧1、全面复习:通读教材,全面掌握教育理论、课程与教学论、小学学科知识与教学等知识,形成初步的知识框架和体系。
2、重点突破:针对重点知识点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结合例题和实际案例进行练习和掌握。
3、实践应用:结合实际教学情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能力。
4、模拟测试:进行模拟考试,检测知识掌握程度和应试能力,针对不足进行补充和强化。
四、备考资料与建议1、教材复习:选用教育部推荐的教材,结合考试大纲进行系统复习。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汇总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是必考科目之一,其涵盖了广泛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本文将汇总一些必考知识点,以供参考。
一、教育基础知识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了解教育的基本概念、特点、目的和功能,以及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2、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理解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教育目的:掌握教育目的的概念、层次结构和实现途径,以及不同教育目的论的观点和特点。
4、教育制度:了解教育制度的概念、类型和特点,以及我国现代学制的演变过程。
二、课程与教学知识1、课程理论:掌握课程理论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以及课程编制的过程和方法。
2、教学理论:了解教学理论的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以及不同教学理论的特点和应用。
3、教学方法:掌握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其特点、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4、教学评价:了解教学评价的概念、类型和原则,以及教学评价的过程和方法。
三、学生发展知识1、认知发展:了解认知发展的概念、阶段和特点,以及认知发展对教育的意义和影响。
2、情感发展:掌握情感发展的概念、阶段和特点,以及情感发展对教育的意义和影响。
3、品德发展:了解品德发展的概念、阶段和特点,以及品德发展对教育的意义和影响。
4、个性发展:掌握个性发展的概念、类型和特点,以及个性发展对教育的意义和影响。
四、班级管理知识1、班级管理理论:了解班级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以及班级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2、班级组织建设:掌握班级组织建设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以及班级组织的类型和特点。
3、班级日常管理:了解班级日常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以及班级日常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4、班级突发事件处理:掌握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原则和方法,以及班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
五、教育教学技能知识1、教学设计: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学设计的步骤和应用。
河南教师资格证科目二考试内容
河南教师资格证科目二考试内容一、考试内容大概有这些方面教育知识与应用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可不少呢,像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与社会、人的发展关系等,这里面每个小部分都能出好多题。
比如说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相互作用,就可能会出选择题或者简答题。
中学教学这一块,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教学原则和方法都是重点。
像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这些,你得知道它们的含义、要求,还要能结合实际教学例子来理解,这在考试里很容易出案例分析题。
中学生学习心理部分,学习的认知基础像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这些心理现象得了解。
学习动机、学习迁移也是重点内容,动机的分类、迁移的类型等,考试里选择题、辨析题都可能考到。
中学德育部分,德育的目标、内容、原则、方法等是常考点。
例如德育的疏导原则,怎么在教学中运用这个原则来教育学生,这就很可能出现在简答题或者案例分析题中。
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这方面,要会根据给定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
比如给你一篇中学语文课文,你要能设计出完整的教学流程,从导入、新授、巩固练习到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环节,这在考试里占的分值还挺高的。
教学实施里,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这些知识点要掌握。
像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教学评价的类型,什么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各自的特点是什么,都要清楚。
二、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大概占比30%。
这部分题目就是考查你对各个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程度。
比如说问你“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思想家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昆体良D.苏格拉底”,你得准确选出答案是B。
辨析题,占比20%左右。
这种题就是给你一个说法,你要判断它的对错并且给出理由。
例如“凡是能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
”这就是错的,你得解释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那些没有目的偶然影响人的活动不是教育。
教育知识与能力教师资格考试重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教师资格考试重点一、计划性、系统性和连贯性考生需要统筹规划自己学习的过程,按照相对系统的顺序,有连贯性的进行复习,而非想起什么就学什么。
以下给考生提供一个基本的、参考的学习和复习计划:一)学习计划1、泛读教材,理解考试内容第一轮复习应在1-2月内完成,主要是泛读教材,理解教材内容,大致了解考试体系和内容,做到对考试内容有基本的了解和认知。
2、精读教材,熟悉考试内容第二轮复习在泛读之后,应该在3-4月内完成,主要是精读教材,熟悉教材内容,逐渐加深对考试体系和内容的理解,对考试要求和难度有更深入的认知。
3、练习题,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第三轮复习在精读之后,应该在5-6月内完成,主要是通过做题来加深理解和应用知识,熟悉考试的形式和题型,提高解题的能力和速度。
4、模拟考试,提升应试能力第四轮复习在练习之后,应该在7-8月内完成,主要是通过模拟考试来提升应试能力,熟悉考试的流程和时间管理,提升答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二)复习计划1、建立知识框架在开始复习前,考生应先对教材进行整体的阅读和理解,建立知识框架,明确每个部分的内容和重点。
2、逐个突破在建立知识框架后,考生应逐个突破每个部分的内容,特别是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记忆。
3、注重实际应用在学习和复习过程中,考生应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通过解决问题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4、定期复习考生应定期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以保持记忆和理解的状态。
二、高效学习策略一)时间管理有效的时间管理是成功的关键。
考生应该对自己的学习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分配,避免无效的学习和浪费时间。
以下是一些时间管理的建议:1、制定计划: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天要完成的任务和学习内容,以及完成任务的时间表。
2、优先级排序:将任务按照重要性和紧急性进行排序,优先处理紧急的和重要的任务。
3、避免拖延:不要拖延任务的处理,及时完成任务可以提高效率和质量。
4、合理休息:在学习过程中,适当的休息和放松可以帮助恢复精力,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资格证重点科目梳理
教师资格证重点科目梳理对于想要从事教育行业的人来说,考取教师资格证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教师资格证考试涉及多个科目,每个科目都有其重点内容。
接下来,咱们就来好好梳理一下这些重点科目。
首先是《综合素质》这一科目。
它涵盖的知识面非常广泛,包括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以及基本能力等方面。
职业理念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包括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师观。
教育观强调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观则要求我们把学生看作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和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教师观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研究者,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教育法律法规方面,需要了解各种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清楚教师和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主要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
这不仅是理论知识,更是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时刻践行的准则。
文化素养部分考查范围广泛,包括历史、地理、科学、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的常识。
这需要我们平时有广泛的阅读和积累。
基本能力则包括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写作能力。
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提升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练习来实现;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我们能够清晰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信息处理能力则侧重于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的掌握。
再来说说《教育知识与能力》。
这一科目主要涉及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
教育学部分,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目的、教育制度等都是重点。
例如,要清楚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的特点,理解教育与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等因素的相互作用,明确我国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的演变。
教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也是必考内容,包括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
了解不同教学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德育的相关知识也不容忽视,要掌握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知识点归纳整理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知识点归纳整理
1. 教育心理学
- 研究理论
- 思维发展与培养
- 研究动机与研究兴趣
- 研究困难与研究障碍
2. 教育学原理
-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教育目标的分类及特点
- 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 学生个别差异与教育个性化
3. 小学语文教育学
- 语文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 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 文学常识与文学作品欣赏
- 语文教材的选用与设计
- 课程标准与评价体系
4. 小学数学教育学
- 数学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 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 数学思维培养与形成
- 数学课程的构成与实施
- 教学媒体与资源的利用
5. 小学英语教育学
- 英语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 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 英语词汇、语法的教学
- 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的培养
- 评价英语教育质量的标准
6. 小学音乐、美术、美育教育学- 音乐教育的特点与目标
- 音乐教学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 美术教育的特点与目标
- 美术教学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 美育教育的重要性与实施
以上为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知识点的归纳整理,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准备考试。
2024教师资格证中学政治高频考点
2024教师资格证中学政治高频考点教师资格证考试是每年都会举行的一项重要考试,而中学政治作为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一项必考科目,其中有一些高频考点是考生们备考时需要重点关注的。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2024年中学政治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高频考点,希望能够帮助到正在备考的考生们。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考生们需要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创新和发展等。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指导思想,考生们需要熟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方法,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等。
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考生们需要了解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继承和发展,以及毛泽东思想在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践等。
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学历史课程的重要内容,考生们需要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时间线和重要事件,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现行政治制度,考生们需要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发展历程,包括新中国的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和发展等。
通过对以上五个高频考点的整理,相信考生们能够更好地把握2024年中学政治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点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常考知识点归纳汇总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常考知识点归纳汇总(简)尊重家长的意义:有利于调动家长教育的潜能,形成教育共识;有利于促进家长素质的提高,形成教育的优势;有利于化解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矛盾,形成教育的合力。
(简)尊重家长的道德要求: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教育学生尊重家长。
(简)教师团结协作的重要意义:有利于保证教育的联系性和一贯性;有利于能增进学校整体的教育智慧;有利于营造优良的育人氛围;有利于增进教师职业人生的归属感和职业幸福感。
(判)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教师热爱学生时其对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热爱学生时我国教育方针对教师的根本要求;热爱学生时素质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多、简)教师热爱学生的意义:热爱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奋发向上;热爱学生为教师的施教提供了感情基础;热爱学生为教师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创造了契机;热爱学生有利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热爱学生有利于激励教师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简)热爱学生的基本要求:要深入了解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要始终信任学生;要严格要求学生;要平等对待学生。
(多)严格要求学生的道德特征: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恒、严而有方、严而有情。
(单、判)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职责。
(单、判)教书育人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单、判)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终体现。
(多、简)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明确教书的内容;把握育人的方向;教书育人要结合学科、融入感情。
(简)教书育人的途径: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要有奉献教育事业的精神;要勤于学习,用于实践;要将道德教育融入到各门学科教育之中。
(简)严谨治学的途径:教师要夯实学科专业知识;教师要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教师要掌握教育和心理科学知识。
(判)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活动对教师的一种起码要求,是教师所必备的道德品质。
(简)如何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教师要有开朗的性格、平静的心境和健康的情绪;教师要有广泛的兴趣;教师要有高雅的生活品味。
教师资格证背诵必过版
教师资格证背诵必过版一、教育心理学1、学习的概念和类型2、认知心理学派的学习理论3、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学习理论4、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学习理论5、建构主义心理学派的学习理论6、多元智能理论7、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8、学生的人格发展与培养9、学生的情绪、情感的发展与培养10、学生的道德发展与培养11、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12、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方法13、学生的学习评估与反馈二、教育法律法规1、教育法律法规的概念和类型2、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3、教育行政管理制度4、学校管理制度5、教师管理制度6、学生管理制度7、教育法律法规的监督和执行8、教育法律责任9、教育纠纷的处理方式10、教育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三、教育伦理学1、教育伦理学的概念和原则2、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3、教师职业规范的内容4、教师职业行为准则的遵守5、教育伦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6、教育伦理学的发展趋势和挑战7、教育伦理学的研究方法与途径8、教育伦理学的重要性和意义9、教育伦理学的基本范畴和概念10、教育伦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原则的内涵和应用价值。
教师资格证背诵终结版教师资格证是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必备证书,对于想要从事教育事业的人来说,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教师资格证背诵终结版,帮助大家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一、教育理念1、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和爱好,学生的情感和认知发展,引导学生积极向上、自信、自律。
2、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交能力。
3、师生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互动式教学: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024年教资考纲
2024年教资考纲一、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知识与能力是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要考察内容,主要涉及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应掌握基本的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等知识,理解教育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初步的教学设计。
二、学科知识与教学学科知识与教学是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要考察内容,主要涉及考生所报考的学科知识以及学科教学方面的知识。
考生应掌握所报考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初步的学科教学,并具备一定的学科教学能力。
三、教师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教师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是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要考察内容,主要涉及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规范和要求。
考生应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和要求,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和社会责任,具备一定的道德素养和行为规范意识。
四、教学设计与实践教学设计与实践是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要考察内容,主要涉及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方面的知识。
考生应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初步的教学设计,并具备一定的教学实践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
五、学生发展与教育学生发展与教育是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要考察内容,主要涉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考生应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特征,并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六、教育评价与反思教育评价与反思是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要考察内容,主要涉及教育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教学反思的能力。
考生应了解教育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常见的评价工具和技巧,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2024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
2024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高中数学作为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一门重要科目,对于考生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挑战。
本文将介绍2024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的相关内容,包括考试大纲、考试重点、备考建议等,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一、考试大纲2024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的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数与式:包括数的性质与关系、有理数、无理数、实数、复数、数轴、绝对值、整式与分式、分式的加减乘除等。
2.函数与方程:包括函数的概念、函数的表示与性质、函数的运算与初等函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方程与不等式、一次方程与一次不等式、二次方程与二次不等式、函数方程、函数不等式等。
3.几何与变换:包括二维几何、三维几何、解析几何、图形的性质、相似与全等、平移、旋转、镜像、对称、坐标变换等。
4.统计与概率:包括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表示与分析、概率与统计的基本概念、概率与统计的计算方法等。
二、考试重点根据考试大纲,2024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的考试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与式:数的性质与关系、有理数与无理数、整式与分式的运算等。
2.函数与方程:函数的概念与性质、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幂函数与指数函数、函数的方程与不等式等。
3.几何与变换:二维几何与三维几何的基本概念与性质、图形的相似与全等、平移、旋转、镜像、对称、坐标变换等。
4.统计与概率: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表示与分析、概率与统计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方法等。
三、备考建议为了顺利通过2024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的考试,考生们需要制定科学的备考计划,并遵循以下几个备考建议:1.熟悉考试大纲:详细了解考试大纲中的内容要点,明确自己需要重点复习的部分。
2.掌握基础知识:高中数学是建立在初中数学基础之上的,因此要确保自己已经掌握了初中数学的基本知识。
3.理论与实践结合:高中数学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中,因此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高校 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一、知识概述《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①基本定义: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就是在准备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过程中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涵盖教育教学、心理学相关知识、师德师风等诸多方面。
比如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教学这个知识点就涉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内容。
②重要程度:在获取高校教师资格证这个大目标下,这些知识点就是敲门砖。
没有掌握足够的知识点就没法通过考试,也就不能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就像你想进别人家屋子却没钥匙一样。
③前置知识:可能需要一些基本的人文社科知识打底,像对教育史多少有点了解就更好。
例如在学习现代教育理念的时候,如果知道古代教育和近代教育的一些特点,对比起来就更好理解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创新之处。
④应用价值:实际应用场景就是在今后的高校教学工作中。
比如说掌握了学生心理学知识点,就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当学生出现学习态度问题时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包括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多个板块,每个板块又有许多小的知识点分支。
就像一棵大树,主干是几个大板块,树枝则是小的知识点。
②关联知识:教育学原理中的教学设计和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就有关联,好的教学设计是基于学生的学习理论的。
比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自主建构知识,那么教学设计就可以多设计一些学生自主探究的环节。
③重难点分析:一般重难点集中在教育心理学里像学习动机、态度改变这些理论,这些知识点既抽象又需要深刻理解和应用。
关键的点在于理解这些心理现象背后的原理和机制。
④考点分析:从考试的角度看,教育法律法规的考点以记忆为主,会考查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教育心理学的考点更多是理解并应用,常以案例形式出题。
三、详细讲解【这里面多种类型混合所以综合讲解】①概念辨析:以教学方法为例,像讲授法就是教师以讲述、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
它的核心要点就是教师主导知识传递。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教师资格证是教师职业的重要证书之一,对于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较高。
其中,教育知识与能力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点内容。
教育知识与能力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在本文中,将详细介绍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重点。
第一,教育学知识是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重点之一。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科学,是教师专业知识体系的基石。
教师应具备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基本素养,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在教育学知识方面,教师应具备教育人的本质特征、教育的基本任务、教育的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知识。
第二,心理学知识也是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重点。
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个体和群体的行为等内容。
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引导学生及时调整心态、提高学习成绩。
教师应具备心理学测试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能够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问题。
第三,教育法律法规是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法律法规是规范教育行为的法律和相关法规,教师应了解学校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具体内容。
教师应熟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了解学生权益保护、学校安全管理、教育处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同时,教师应了解教育行政部门的组织职能和管理规定,了解学校的章程和教育行政规定。
除了上述的教育知识方面,教育能力也是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重点之一。
教育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和评价能力等方面。
首先,教师应具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能力,能够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其次,教师应具备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能力,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
最后,教师应具备客观公正的评价能力,能够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资格证重点知识点整理
教师资格证重点知识点整理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的一项重要证书,具备教师资格证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条件。
无论是考试还是教育理论,都需要教师们对教师资格证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深入了解和掌握。
下面将为大家整理一些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点知识点。
一、教育学教育学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核心科目之一,主要考查教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在教育学知识点中,重点掌握以下内容: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的定义、教育的特点和教育的目标等。
2.教育学的理论:包括教育主张理论、教育思想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等。
3.教育学的方法:教育科学方法和教育技术方法等。
二、心理学心理学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必考的科目,主要考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
在心理学知识点中,重点掌握以下内容:1.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心理学的定义、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等。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方法、观察方法和问卷调查方法等。
3.心理发展理论:包括儿童心理发展理论、青少年心理发展理论等。
4.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实施方法等。
三、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考查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
在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中,重点掌握以下内容: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
2.学校管理法规:包括学校章程、校规校纪、教职工管理等。
3.教育行政法规:包括教育行政机构的组织和职责、教育经费的管理和使用等。
四、教育论文写作教育论文写作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考查教师们的学术写作能力和研究能力。
在教育论文写作知识点中,重点掌握以下内容:1.写作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等。
2.论文写作方法:包括查阅文献、制定论文大纲、展开论证等。
3.论文写作技巧:包括语言表达清晰、逻辑思维严密、数据分析准确等。
五、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一项重要科目,主要考查教师们的研究方法和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出的2011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一、教育学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收,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上的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24、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25、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
26、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
从根本上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
27、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28、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心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29、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
30、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
31、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
32、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智力发展的水平。
教学过程中要把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只重视能力培养的形式教育论(英国洛克)和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实质教育论(英国斯宾塞)都是错误的。
33、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这是中心环节;(4)巩固知识;(5)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35、主要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环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
36、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是启发式和注入式。
我们应当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3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38、常用的教学方法:(”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谈话法;⑧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演示法;②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①练习法;②实验法:⑧实习作业法;④实践活动法。
(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
(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欣赏教学法;②情境教学法。
3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40、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教学目的明确。
(2)内容正确。
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关键。
(3)结构合理。
上课有高度计划性、组织性、效率高、效果好。
(4)方法恰当。
(5)语言艺术。
(6)板书有序。
(7)态度从容自如。
41、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4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
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
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
德行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顷序发展的,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品德培养的开端,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43、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础。
44、德育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45、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6、德育的途径:思想政治课是特别的重要途径,其它各科教学是最经常、最基本途径。
47、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三种。
48、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49、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其中观察法是一种最基本的了解方法。
50、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这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心理学5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52、心理过程:(”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
53、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动力(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54、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人的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映象。
55、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56、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
意识的基本特性:自觉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性。
57、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58、需要的种类:(1)根据起源分:生理需要、社会需要;(2)根据对象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5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也称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60、动机产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刺激诱因。
6l、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
62、兴趣的品质特性:倾向性(又称指向性)、广博性、稳定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
63、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
(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6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65、成就结构理论认为:有三种现实的课堂结构:合作型、竞争型、个别化型。
合作型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66、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常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四个方面: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
67、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是成就动机理论。
6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整合。
69、生物钟现象:人体内的一切物理变化和化学都是有节律的,这些节律性的变化就是所谓的“生物钟”的机制。
70、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71、注意的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动的组织特性。
72、注意的种类: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7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
间接性与概括性是思维的两大基本特征。
74、思维的种类:(1)根据凭借物与思维形态划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2)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则分:非形式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
(3)根据指向性和答案不同分: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75、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
76、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77、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1)提出问题(发现矛盾的过程)。
(2)明确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
(3)提出假设(以假设形式找到解决问题方案)。
(4)检验假设(通过理论和实践形式检验假设)。
78、启发是从其它事物能够看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对解决问题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
79、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心理倾向亢又称心向。
80、迁移是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影响。
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是正迁移,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反之为负迁移。
81、理解是学生对教材中有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82、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面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
感性材料是想象的基础,实践活动是推动想象的原因和动力。
83、想象的种类:(”根据想象时有无目的意图分:有意想象、无意想象:(2)在有间想象中,根据内容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分:再造想象、创造想象;(3)根据想象活动与现实的关系分:幻想、理想、空想。